
西安某大学女生被63页PPT控诉出轨:如此公之于众是否侵犯隐私
最近,一名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女生被她的男友以一份63页的PPT控诉出轨的事情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在讨论这个事件的时候,我们除了八卦,还应该从社会和法律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这名男子自称在上海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而被控诉的女生是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大四学生,他们是从2022年底开始交往的。然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这名女生被男友指控与两个前男友有出轨行为。男子认为女友的“出轨”行为严重伤害了他的感情。
这个事件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争议。一些人认为女生出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给男友戴绿帽子;另一些人认为,两人只是男女朋友的关系,并不是夫妻,女生的行为并没有违法,而男子制作PPT并在网络上传播则是侵犯个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
在社交网络上,“劈腿”“出轨”等桃色事件天然容易引起极大关注。然而,根据不同的情况,这些事件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性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忠诚的义务,包括感情和性方面的专一。而情侣之间则没有法定的忠诚义务。因此,夫妻中的一方出轨是明确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而情侣之间没有成文法意义上的忠诚义务,也就不能谈论不忠诚的后果。恋爱和感情也不属于民法规范的范畴,不受民法“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
除了成文法之外,还有习惯法来规范公众社会行为,包括公序良俗和道德评价等。对于确认了恋爱关系的情侣来说,习惯法同样要求他们相互忠诚。如果其中一方背叛,那么应该受到道德批判,并且应该返还礼金等。被背叛的一方也有权力通过公开事实,借助道德力量对背叛者进行惩戒。
过去这样的道德批判一般只在熟人、社区、村落、单位等小圈子内部进行。而现在,社交网络的发达可能导致这种事件迅速传播到整个网络。被批判的人不仅在小圈子里名誉扫地,还可能在整个网络范围内遭受“社会性死亡”,而且网络上的道德批判可能比熟人圈子更加激烈、直接,甚至可能引发舆论风暴。
如果将对方的信息公之于众是否涉嫌泄露个人信息,侵犯隐私权呢?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先例。2021年,有一个事件就是女网红被她的CEO男友用65页的PPT控诉的事件也成为了社交网络的热点。最终,这名男子被警方认定为“散布他人隐私”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并被行政拘留了6天。
针对此次被63页PPT控诉出轨的事件,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首先,对于事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我们应该保持怀疑态度,不应轻信传言和谣言。企业、媒体以及公众在传播事件时,应该慎重、负责任,并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如果事件确有真实性,那么我们应该将关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而不是过度关注细节和个体。我们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网络道德和隐私保护的监管,推动社会对个人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
在最近这个控诉PPT中,涉及的女生不仅被具体指名道姓,还包括她的学生证、和她“出轨对象”的照片,以及和他们的聊天记录的截图。这些信息可能被认定为个人隐私。很多法律专业人士提醒,这种“揭私”式的指控可能涉嫌违法。
还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这名男子后来发布了一份声明称,他只把制作的PPT发给了女友的室友和同事,希望她们能对她进行劝说和教育。他没有将文件公之于众,也不希望这个事件继续传播。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涉及的几方都可以向警方报案,要求警方调查清楚,到底是谁将文件上传到了公开的网络上,引发了如此大的传播。
还需要注意的是,类似的网络控诉出轨事件不只有这一例,还有男友控诉女友出轨的,也有女友控诉男友出轨的。在讨论和评判这类问题时,不能因为执行者的性别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待。女性的隐私是隐私,男性的隐私也是隐私。男性用PPT控诉女友出轨是侵犯隐私,并且应该受到处罚,女性公开揭露男友出轨同样是侵犯隐私,也应该受到处罚。对于这类事件,相关部门应该一视同仁,要么都予以处罚,要么都不予处罚,而不能因为性别而选择性地执行法律。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民警文苑】岁月,平淡即安好
——经侦大队民警:秦枝月
农家五月天,万物竞生长。乳燕初飞,杏子新熟,麦子泛黄,梨园里的梨子已像鸽子蛋那么大,正是给梨子套袋的农忙时节。
似火骄阳正在催熟着各路庄稼。虽已下午6点钟,阳光仍锐气不减,灼得人皮肤生疼。我要求和父母一起去果园给梨子套袋,父亲勤快,先一步去了田间。
喂完猫,看着它在竹笼里不知羞耻的睡态,忍不住戳了一下它的屁股。猫先生打着呼噜没搭理我,我便戴上大红色遮阳帽,骑上电动车载着母亲一起奔梨园去了。
村外池塘边绿树荫浓,水中蛙声一片,耳畔偶尔传来林子里野鸡的叫声和扑楞声,无数的小飞虫撞到我脸上、鼻子上、嘴巴上,反应稍微慢点,就会钻进眼睛里涩疼涩疼的。
父母的梨园长势甚好:油亮油亮的树叶下小梨子星星点点地支棱着;套种的艾草劲头正旺,一株株努着向上,茁壮精神的样子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我掐了片肥厚的叶子撕开,丝丝艾绒赫然可见,浓烈的青艾味直冲鼻腔,混着些梨木的清甜,顿觉神清气爽,暑气全无。
第一次套梨袋,母亲便喋喋不休的教我,生怕我听不懂、学不会、笨手笨脚的把她寄予厚望的梨子给干掉了。但这种活计根本难不倒我,小心翼翼地套完几个梨袋,操作要领已被我基本掌握,没弄坏一只梨子,套袋速度还提高了许多。母亲也稍稍松了口气,到一旁一边干活一边伴着手机唱她最爱的秦腔戏。父亲一生沉默寡言,平日里若是没什么要事便很少与我们姊妹搭话。我们和母亲唠嗑,他就坐在旁边安静地听着。许是那天他心情很好,不时和我说上几句。偶尔说到有趣处,三人都开怀大笑,好不热闹。
梨园旁边五步之遥就是巴巴爷(父亲的爷爷)、爷和婆的坟地,我想着他们三人那会应该也是很高兴的,但我觉得我还是那个最高兴的人!
父亲比母亲大四岁,都是很好的人,勤劳、善良、好客、本分。但这两位好人却也各有各的固执,各有各的倔犟:年轻时经常会因庄稼的种植、子女的教育、生活琐事等等意见分歧发生争执。父亲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爱看书,善思考,喜欢有文化的人,说话绵里藏针,指出问题一针见血。母亲往往争辩不过,只好屈从但不免总有点忿忿然。
母亲因此常说她和父亲的婚姻属于“四六不合(音ge)”。意思是婚姻双方男人和女人年龄相差四岁或六岁,一辈子都是吵吵闹闹合不到一块。很多年前每逢她和父亲意见相左闹矛盾告状,我一般都是各打五十大板。父亲属猪母亲属兔我属老虎,所以我不怕他们俩,他们拌嘴时我会比他两个更暴烈,父亲和母亲面对狰狞的我,一般都噤声不语,互让一步。我错误的以为在我义正辞严的批判下,父亲和母亲的认知慢慢的就会同步到一个轨道上来。
后来我发现我根本没那么大的影响力。他们生活中一面各自展露着各自的好,一面在诸事上依然意见不合时居多,争执时有,但日子却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丝毫不受影响的继续行进着。母亲一边习惯性不服气的嘟囔着父亲,一边习惯性地每天清晨给父亲打好两个荷包蛋调好香油花椒和盐端到饭桌上,一日两餐变着花样尽心料理着父亲和她的生活。
如今,暮年的父母固执和倔犟的脾气明显缩减了很多,他们平静的谈论着生活琐事,和缓的语气能让人联想到“安详”这个词。偶尔父亲还会给我打电话告状说“你妈把人气的,外人(指母亲)不好办,就听不进去话”。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埋怨母亲不知道爱惜自己:大日头底下从地里叫不回去;家里有好吃的舍不得吃非要搁坏扔掉;她血压高,饭菜里盐放的少了她老嫌没味……。母亲和我聊天时会由衷说“村里同龄人里就数你大(父亲)身体硬朗,这比啥都强;你大爱看书,人家懂得多,有点文化还就是不一样”。
凡此种种,我总算也有点明白了,拌嘴也是生活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婚姻双方互相磨合的产物,是寻求一种平静平衡的途径。再吵再闹,能不离不弃,互相体恤,相扶到老,那才叫真正修成正果。
有些歌听着听着就哭了,有些书读着读着就笑了,有些路愈走会愈宽,有些情愈品愈觉浓,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再回首,才发现,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所有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终究不过是岁月激起的浪花朵朵。 如果我早懂得这些道理,在他们告状时,我会“怡吾色,柔其声”,不再疾言厉色数落他们,不会强求他们什么,笑呵呵地调侃着加入他们的斗嘴行列,换一种方式,让开场的闹剧以喜剧终结。
文字来源:经侦大队
文字编辑:雷静
文字审核:贺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