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运势

乌鸫来临预示什么卡吗(乌鸫来临预示什么)

乌鸫来临预示什么卡吗(乌鸫来临预示什么)

乌鸫冬天如何养会被冻死吗?鸟中大衣哥百舌鸟冬季养护与压口方法

乌鸫是鸫科、鸫属的黑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欧洲、亚洲和非洲都有乌鸫的身影。在中国,则分布于除了内蒙和东北之外的地区,其常见程度和数量,大概只有麻雀可以一比。

乌鸫是一种常见的世界性黑鸟

乌鸫其貌不扬,很多人经常认为它是乌鸦。实际上,乌鸫拥有橙黄色的嘴巴和黄色的眼圈,可是比乌鸦萌多了。再说,乌鸦只会“哇哇”怪叫,而乌鸫却是鸟中歌唱家。它不仅自身嗓子好,而且还能学会百多种不同的鸟叫声音,堪称是鸟中大衣哥。正是由于乌鸫出色的鸣唱能力,从古至今,都深受人们喜爱。

乌鸫因善于唱歌,从古至今深受人们欢迎

现在已经到了11月底,马上就要入冬。随着天气转冷,作为乌鸫爱好者,大家也都比较关心乌鸫的过冬问题,如怕不怕冷、冬季如何养等。同时,从冬季开始,一直到来年春夏季,是乌鸫的鸣叫期,特别是春天效果最好,我们的耳朵即将迎来乌鸫优美的歌声。但乌鸫春天鸣叫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冬季的养护与压口,因为过了春节后,乌鸫就不再学口了。因此,冬季同样是乌鸫养护的关键期。鸫龟先生根据自己的养护经历,来探讨下冬季乌鸫饲养问题,供朋友们参考。

一、笼养乌鸫冬季怕冷吗?

经常有朋友问,乌鸫冬天怕不怕冷,会不会冻死,需不需要保暖等问题。理论上来说,乌鸫是不怕冷的。从乌鸫的分布区域来看,不乏冬季极寒地区,例如北欧的冬天就非常寒冷;而在中国西北的新疆,冬季同样寒冷异常,零下二三十度是家常便饭。但在这些地区,乌鸫都属于留鸟,是要在当地过冬的。因此,野生乌鸫是非常耐寒的,一般冻不死。

自然界中的乌鸫为留鸟,并不怕冷

虽然自然界中的乌鸫不怕冷,但未必说笼养的乌鸫不怕。因为笼养环境局促,不如外面“天高任鸟飞”,体质普遍要比野鸟差得多,并没有经过大自然的洗礼,在冬季还是要适当注意下保暖为好。特别是有些朋友饲养的乌鸫(例如鸫龟先生),因为前期营养缺乏,导致乌鸫迟迟未长出新羽毛,致使头和脖子等秃着,这种情况下就更怕冷。当然,这并非是指不能耐单纯的低温,更多是指不耐冬季气温突变,如因寒潮带来的短时间大风降温天气,就容易造成笼养乌鸫禁不住风寒而感冒生病。

笼养宠物鸟体质不如自然界中的同类

如果春秋和夏季,乌鸫是挂在室外饲养的,在冬季比较冷的地区,如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即北方),建议夜间或大风降温天气,转移到室内阳台或窗台来养。如果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即南方),一般只要放在避风、避雨雪的地方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进屋,或采取特别保暖措施,在降温明显的天气,可以罩上笼布。

无论什么情况,均不建议将乌鸫放在卧室等室内长期饲养。一是没有必要,只要不是气温突变,一般冻不着乌鸫。二是这样不健康,乌鸫身上会有羽屑等细小颗粒物,会带来过敏或危害人体肺部。乌鸫的排泄物,里面或多或少都有致病菌,同样不利于健康。

二、冬季如何养护乌鸫好?

冬季气候寒冷,同时又赶上乌鸫学口和鸣叫期,在日常养护上也与其他季节有所不同。由于在入冬前的换羽期,无论是褪掉旧羽毛,还是长出新羽毛,都是极耗费营养的事情。如果不注意,就会导致在入冬时营养缺乏。而冬季的学口和鸣唱,也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冬季乌鸫的养护,要更加强营养,并做好压口,以便在春季能表现更出色。在室内饲养的,还要特别注意卫生清洁。

1、冬季乌鸫饮食

乌鸫在每年的夏秋季,都要换一身新羽毛,换羽时间因乌鸫个体和饲养状况而有所不同,一般为8-10月。在入冬之前,绝大部分乌鸫都会长出厚实的羽毛,来应对冬季的严寒。无论是褪羽毛还是长羽毛,都极耗营养。鸫龟先生的乌鸫(小黑),由于今年照顾不周,只喂它八哥料等鸟食,并没有喂太多辅食(虫子、鱼虾、水果、蔬菜等),导致营养不良,在8、9月份头和脖子都基本褪完羽毛了,但一直秃着。直到最近一个多月,专门到山里的小溪里,野采了小鱼虾给它补充营养,才重新长出羽毛来。

小黑因营养不良而秃了很久,加营养后很快生羽毛

入冬时,乌鸫刚长出新羽毛,如果前期营养不好,或多或少都存在亏膘问题。同时学口和鸣唱,对营养物质的消耗也非常大。因此,冬季的营养一定要跟得上。建议主食以八哥料、鹩哥料或画眉料为主,不建议喂食鸡饲料。这是因为乌鸫是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鸟,但鸡饲料是以农作物为主制成的饲料,属于素食,并不符合乌鸫食性。而目前市面上的八哥、鹩哥、画眉等鸟食,里面都增加有牛肉、鱼虾肉、蚕蛹、五谷虫等成分,符合乌鸫偏肉食性的特点。同时,营养丰富的食物,对“上性”鸣叫也极为有利,可以使乌鸫更爱唱。

八哥料、鹩哥料和画眉料,优于鸡饲料

去年春节期间,鸫龟先生由于疏忽,没有及时购买八哥鸟食,而是用鸡饲料来喂小黑,结果原本爱叫的乌鸫变得不常开口了。春节过后,重新网购了八哥料,吃了一段时间后,小黑才重新爱叫了。同样是去年,有网友问鸫龟先生,为何他养的乌鸫毛色不好,暗淡无光,而且也不爱叫。在和他确认了是公鸟后,进一步了解到他喂食的就是鸡饲料,于是建议他更改为八哥料或画眉料,养了一段时间就好多了。由此可见,营养状况确实能对乌鸫鸣叫产生很大影响。当朋友们饲养的乌鸫,到了冬季还不愿叫时,大家可以看下是否缺乏营养。

去年经常吃活食的小黑毛色比今年漂亮的多

除了主食饲料以外,还应该在冬季多喂食一些辅食,包括虫子、鱼虾、蔬菜和水果等,其中虫子和鱼虾都以活食为最好。去年小黑吃了很多野采的小虾米(黑壳虾),今年给小黑吃的辅食是小鱼干,很少野采活食,毛色就比去年差多了。

虫子大家一般都喂面包虫,这是一种蛋白质含量非常高,同时也有营养的虫子,但不建议多喂,一天喂几条就可以了。面包虫属于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不易消化,吃多了会上火,严重的可能造成口舌生疮、消化不良,甚至直接死亡。

面包虫高蛋白、高脂肪,不宜多喂

鲜肉当中,牛肉、鱼虾肉、鸡肉等也可以作为辅食,一般来说都不容易上火。特别是新鲜的小鱼虾肉,高蛋白、低脂肪,容易消化,里面的虾壳和鱼骨,钙质含量丰富,对乌鸫骨骼和羽毛非常好,适合作为长期辅食来喂食。但猪肉无论肥瘦,都不建议喂。肥肉自不用说,几乎全是脂肪。就是瘦猪肉,脂肪含量也在25%-30%左右,容易喂出问题。再说现在猪肉价格真是贵,也并不划算。

冬季气候干燥,除了肉食外,蔬菜和水果也建议经常给乌鸫喂食,以补充维生素,荤素搭配,营养也更全面。青菜叶和苹果等都是乌鸫爱吃的,特别是苹果,可以说是超爱吃。很多朋友饲养的乌鸫生鸟,就经常采用苹果泥来开食。黄瓜、西红柿、苹果、柿子等多汁的蔬菜水果,都可以作为乌鸫辅食。其中特别需要提及的是西红柿,可以促进钙吸收,如果乌鸫腿脚不好,如站不起来等,一般连喂一两周的西红柿就可以了。

除了食物,清洁的饮用水也非常重要。乌鸫可以几天不吃食,但没水很快就死了。如果采用自来水,需要静置除氯后再给乌鸫喝,或者直接使用凉开水。在室外饲养的乌鸫,请注意要防止饮用水结冰,以防乌鸫喝不到水而渴死。为保证饮水新鲜,建议1-3天换一次水,放置过久的水,可能有病菌滋生,影响乌鸫健康。

2、冬季卫生与清洁

想要乌鸫毛色顺滑黑亮,健康不生病,除了饮食外,日常卫生和清洁也极为重要,主要包括乌鸫洗澡、晒羽和鸟笼清洁三个方面。

(1)冬季乌鸫洗澡

乌鸫是非常爱洗澡的鸟儿。鸫龟先生的小黑,因为养的比较熟,几乎每天都会放出笼自由活动会。根据观察,无论冬夏,出笼后的第二件事情就是洗澡(第一件事情是先飞两圈)。一般大家根据经验,推荐夏季每天洗一次澡,春秋每周两三次,冬季因为气温低,每周一次就可以,温度实在低,每两周洗一次也没问题。

经常洗澡,对乌鸫大有好处。一是可以清洁身体羽毛,特别是可以去除羽屑,有些体外寄生虫也可以借此除去;二是有助于羽毛更黑亮,每次洗澡后,乌鸫都会用嘴蘸取尾部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涂抹在羽毛上。我们看到乌鸫油光锃亮、泛着黑金属光泽的羽毛,秘诀就在这部分油脂。

乌鸫非常爱洗澡

关于洗澡的方法,已经养熟的乌鸫,可以每天中午定时放出笼,让乌鸫自己洗澡。如果一直笼养,可以将鸟笼底部浸入水中,乌鸫觉得需要洗澡,它就会跳下去洗。尽量不要直接用水冲,乌鸫胆小,容易受到惊吓,也容易受凉感冒。

(2)晒太阳(晒羽)

乌鸫爱洗澡,同时也爱晒羽毛。我们在野外草地上,经常能看见乌鸫摊开双翅,惬意晒太阳。与洗澡一样,经常晒太阳,同样对乌鸫好处多多。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有助于乌鸫清理羽毛和体表的病菌和寄生虫;阳光可促进黑色素形成,使羽毛更黑亮;同时多晒太阳对钙质的吸收也有益。由于冬季阳光不强烈,建议在中午前后,挂出去晒晒太阳,每天半个小时及以上就可以。

晒太阳的乌鸫

(3)冬季笼具的清洁

出于给鸟儿保暖的考虑,冬季我们一般将乌鸫养在室内阳台,甚至有很多朋友直接将乌鸫养在卧室、客厅等地方,此时就要特别注意乌鸫笼具的清洁问题。虽然鸫龟先生并不认同所谓乌鸫“吃得多、拉得多”的说法,这通常是饲养不当问题。但乌鸫毕竟是中等体型鸟,食量和排粪量比小型鸟多。鸟粪不仅有异味,而且可能含有致病菌。同时笼具内也落有不少的羽屑,这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害,如造成过敏性鼻炎或哮喘,甚至会沉积到肺部,引起肺部病变。因此建议每天及时打扫笼具,避免对家人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3、乌鸫压口

除了饮食及卫生清洁外,冬季饲养乌鸫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压口。乌鸫鸣叫的声音,分为本口和学口。本口是自己本来的声音,天生的乌鸫腔,虽然也十分动听,但毕竟不丰富,难免有单调之感。乌鸫最出名的是它的学口,号称百舌,据说可以学会100多种声音,常见的鸟叫声音,以及吹奏型的乐曲,如口哨、小号等,都可以学会。提供声音环境,让乌鸫去学习,就叫压口。根据声音来源差异,乌鸫压口可大致分为自我学习、遛鸟和录音压口三种不同的途径。

(1)自我学习

乌鸫聪明,善于学习自己听到的声音。每当有不明声音传来时,都会聚精会神,默默记在心里,第二天可能就会唱出来,这是一种自行学习的过程。但前提是周边要有丰富的鸟叫声才行,否则学口不好,还有可能学来一些乱七八糟的声音,如汽车警报声、门铃声、电话铃声、甚至猫叫、狗叫声等。这种自我学习法无法控制乌鸫学了什么,虽然说不定会有惊喜,但更大可能是学到很多我们不喜欢的声音。乌鸫大叫时是个大嗓门,如果每天四五点钟都准时响起震耳欲聋的门铃声,想想有多恐怖?

(2)遛鸟学口

遛鸟是促进鸟学口的传统方法,画眉、绣眼等常见笼鸟,多通过遛鸟来学口。乌鸫生性胆小,通过遛鸟也有助于见世面,增加胆量。同时,经常外出遛鸟,对铲屎官也是有很多好处的,例如锻炼身体、呼吸新鲜空气、与鸟友交流经验等。当然,乌鸫在遛鸟的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其他笼鸟或野鸟的叫声。遛鸟需要早晚都遛,将乌鸫挂于环境优美的山林,或鸟友集中的公园等地方,即可实现乌鸫学口。但早晚遛鸟需要大量时间,除了退休人员,上班族并不适合。

(3)跟随录音学口

乌鸫不仅可以向其他鸟现场学口,也可以通过录音来学口。这对于没有条件遛鸟的朋友,非常有利。提前录制或下载好鸟叫声音,播放给乌鸫听就可以,省去了遛鸟的麻烦。相对于让乌鸫自己学口,用录音压口也更有针对性,想听什么声音就压什么声音,每个人都可以压出自己独特叫口的乌鸫。压口方法也简单,每天早中晚各放录音三十分钟以上就可以。

正在认真学口的小黑

三、结语

自然界中的乌鸫本身不怕冷,但笼养乌鸫体质不如野鸟,在冬季较冷的北方,建议挂在室内阳台饲养。南方地区,如果平常是在室外饲养,冬季只要放在避风的地方即可,无需进屋,必要时可罩笼布。

由于前期换羽营养物质消耗大,入冬后的鸣叫期也要消耗营养,因此冬季乌鸫的饲养,在食料上要适当增加营养,同时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全面,以促进乌鸫“上性”,更好鸣叫。

冬季如室内饲养,需要保持笼具清洁,以防因鸟粪便或羽屑等,对家人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每周建议给乌鸫洗澡一两次,在中午温度较高、阳光较好时,可以将乌鸫挂出去晒太阳,有助于乌鸫清洁,毛色顺滑黑亮。

冬季是乌鸫的学口期和鸣叫期,过了春节后就不再学口了。因此要抓住冬季压口的关键时期,坚持压口,使乌鸫能够学会更多声音,使其叫声更为出色。

【特别说明】:本文为个人理解,如有不当或疑问之处,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交流。鸫龟先生,坚持解说不一样的乌鸫、乌龟和原生鱼饲养方法,领悟自然、简单、快乐养宠之道,欢迎关注。本文首发于头条,欢迎以转发的形式分享,但未经授权,请勿搬运,谢谢理解。

刀鱼馄饨、酱爆螺蛳,遇上对的美食!春雷惊百虫,哪些虫子会先醒来?鸟儿是在唱歌还是在叫唤?

惊蛰,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今年的惊蛰是3月6日。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

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

点击海报中PLAY键,会听到精彩的内容哦

刀鱼馄饨

(王蔚/文、上海话音频)

而惊蛰时节有一道时令菜,叫刀鱼。你看,这几天,清蒸刀鱼、刀鱼面、刀鱼馄饨纷纷上市。

尤其是刀鱼馄饨,10只一碗的刀鱼馄饨,有卖298元的,有卖98元的,上海周边集市里还有卖25元一碗的呢,落差很大。

刀鱼分为海里刀鱼,叫海刀;长江里的刀鱼,叫江刀,还有湖里的刀鱼,叫湖刀。以江刀最为昂贵,而江刀里又分为“崇明刀”和“江阴刀”。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刀鱼馄饨的馅料用的是海产小毛刀,比手指还细,不值什么钱。对于一般的食客来说,一年里偶尔尝个鲜,鱼肉泥里拌上葱姜等多种佐料,十来个比小馄饨大点、比大馄饨小点的刀鱼馄饨,盛在浓鲜的鱼骨汤里,谁还真能吃得出是海刀还是江刀呢?

虽然江刀最鲜美,但我国长江已经十年禁捕了,哪还有什么敢公开售卖的真正江刀。每年春节过后,海刀从东海进入长江寻找产卵地,往往在长江口附近就会被大量“截胡”,再以江刀之名兜售,其“淡水化”的时间比阳澄湖的“汰脚蟹”还要短。

现在刀鱼的售价基本上是以鱼体大小作贵贱之分的。二两半大刀的批发价在每斤700元到800元,三两以上最贵的1000多元一斤,甚至还有卖3000多元一斤的,诚信的老板会标示海刀。小毛刀的批发价最低每斤不到10元,比猪肉还便宜。拿可以公开售卖的大海刀来说,以半斤鱼馅可包一斤皮子来估算,40个馄饨的原材料至少要400元,合每只10元,这还不算人工费和毛利润。

春潮迷雾出刀鱼。惊蛰前后是吃刀鱼的最佳时期。但是,真要花两三百元吃一碗刀鱼馄饨,对很多人来说怕肉痛,更怕被斩,不吃也没啥。这几天又到了“三月螺蛳四月蚌”的日子,买点螺蛳或酱爆或上汤,照样一饱口福。这倒不是吃不到葡萄讲葡萄酸。生活嘛,就是要真实点,自然点,开心点。

春雷惊百虫

作者:汤亮(上海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上海昆虫学会理事)

惊蛰前后,气温升高,多有春雨,许多植物开始复苏发芽。伴随植物新芽的长出,许多蛰伏的昆虫也在这时慢慢苏醒,开始活动。

疑步甲是上海地区的一种大型甲虫,它们以成虫越冬。在冬季来临之前,它们就各自找寻合适的越冬场所,通常是在大石块下掘出一个小土室,然后蛰伏起来。

疑步甲越冬

惊蛰后,蜗牛开始活动起来,这是疑步甲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因此,疑步甲也慢慢醒来,捕食起蜗牛。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补充,疑步甲就会在四五月完成交配和繁殖。

疑步甲

黑脉蛱蝶是上海广布的一种蝴蝶,成蝶的体色黑白相间,主要吸食树木伤口处的汁液。虽然成蝶的身影要在惊蛰之后接近五月才能看到,不过此时对黑脉蛱蝶的幼虫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黑脉蛱蝶的4龄越冬幼虫是褐色的,它们已经在落叶里爬了大半个冬季,体内的储备告急。

黑脉蛱蝶4龄越冬幼虫

惊蛰后的雨水让朴树苗开始发芽,于是幼虫们爬回枝头啃食嫩叶,很快它们就褪皮长大成5龄幼虫。越冬代黑脉蛱蝶的5龄幼虫具有特殊的粉红色,非常美丽。不过幼虫的粉色不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融入环境:朴树的嫩芽也是带有粉红色的。

黑脉蛱蝶5龄幼虫

除了以成虫越冬以及幼虫越冬的昆虫,有些昆虫以蛹越冬。上海已记录的三种大蚕蛾科物种均是如此。其中一种,樟蚕蛾的成虫期明显与其他多数蛾类不同。

樟蚕茧

樟蚕蛾每年只有一代,成虫只在惊蛰前后的时间段羽化出来。由于它们成虫的口器退化,无法进食,生命活动完全靠幼虫期储存的营养支撑。短短一周的时间就是它们成虫期的全部时光。所以在上海想要见到这种美丽的大蛾子是挺不容易的。

樟蚕蛾

对昆虫而言,经过了漫长的冬季,惊蛰的到来意味着好日子要开始:食物即将充沛。蛰伏的昆虫在惊蛰后慢慢苏醒,通过繁殖慢慢恢复个体数量。而这些恢复数量的昆虫种群又为其他动物尤其是鸟类提供了大量的食物,也为植物的开花授粉。因此,惊蛰是每年夏秋物种蝶舞鸟鸣、果实累累的起点。

仓庚鸣,鹰化为鸠

马丹整理

如果说,“惊蛰”这一节气名和虫息息相关,那么,“惊蛰”三候描述的正是鸟儿们在此时节中的活跃表现。

惊蛰三候 作者:郭文曲

惊蛰节气里,水中、土中有虫子苏醒,而鸟儿们也重新在这个春天里回到人们的身边,在大自然里露出身影。三候里的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都是在透露着春天的信息。

点击海报中PLAY键,会听到精彩的内容哦

仓庚指的是黄鹂,人们最为熟悉的黄鹂场景就是古诗“两只黄鹂鸣翠柳”。对上海而言,黄鹂确实不算特别常见,它大多时候是一种过境的候鸟,在秋季的九十月份、春季的三四月份时而能见到。

黑枕黄鹂 摄影:何鑫(下同)

不过,“仓庚鸣”想表达的含义,可能更多地是指,鸟类在春季进入繁殖期,会有唱歌的行为。从鸟类学角度来说,鸟的叫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叫做“叫”,也就是英文里的“call”,另一类就是唱,对应英文里的“sing”。这个“唱”往往就是鸟类求偶时会发出更为委婉动听的声音。很多时候,鸟儿的声音都有自己特别的曲谱,甚至还有一些鸟类会学习其他鸟的声音。

白头鹎

在上海,人们在这个季节比较容易听到的鸟类“歌唱”,除了到处都能听到的白头鹎之外,还有乌鸫鸟——它唱歌时的声音特别婉转动听。

乌鸫

棕背伯劳

此外,棕背伯劳是“模仿家”,它喜欢站在大树顶上学不同鸟类鸣唱,甚至会学城市里汽车的鸣笛声、电动车的报警声。

鹰化为鸠音频:00:0000:00

点击海报中PLAY键,会听到精彩的内容哦。音频: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博士)

对于三候“鹰化为鸠”,有不同的解释。有一种说法认为,在节气可能诞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像鹰这样的越冬猛禽在此时纷纷北返,变得没那么常见了。此处的鹰其实是一种泛指,指的是猛禽。取而代之,鸠变得越来越多见。只不过,这里的鸠并不是斑鸠,而是鸠占雀巢里“鸠”,也就说,杜鹃这类鸟会重新从南方回到了这一带(黄河中下游地区)开始准备繁殖。

大杜鹃

对于江浙地区而言,近期能在上海看到的猛禽,大多是一直居留的留鸟猛禽,比如说,红隼、凤头鹰等。尤其是,申城最近天气晴好,你只要仔细留意,就可能在公园绿地看到它们的身影。

红隼

这些留鸟猛禽大多会迎着上午的上升气流飞至高空,翱翔天际。但对普通、游隼等在上海越冬的猛禽来说,此时却是它们离开上海的时候。“鹰化为鸠”,上海的鹰走了,欲见杜鹃却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到了临近夏季的五六月份,才会有杜鹃飞来。它们就是人们俗称的“布谷鸟”,通常会在海边活动,发出“布谷布谷”的叫声。在来上海的杜鹃里,有一种特别有意思的杜鹃——和普通杜鹃不同,它的叫声是“咕咕咕咕”,被称为“四声杜鹃”。

普通

新民晚报

手绘海报:戴佳嘉 董春洁

互动技术:王康胤

音频编辑:倪彦弘

编辑:龚紫珺

你养的百舌鸟为何总生病和死亡?乌鸫雏鸟救助与喂养方法新手指南

乌鸫是一种广布于我国西北及黄河以南各省区的留鸟,其常见程度,大概只有麻雀才能与之相比。正因为如此,在每年春夏繁殖季节(3-7月份),捡到从树上掉下来的乌鸫雏鸟也是司空见惯。然而并不是每一份“爱心”都值得称道,在捡幼鸟“救助”这件事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好心办了坏事”。这是因为,一方面并非所有雏鸟都应该捡(或救),错捡(或错救)就是害了它(如出窝学飞的幼鸟);另一方面捡鸟都是偶然行为,很多人之前并没有饲养经验,匆忙之中捡回家通常没几天就养死了。就算侥幸养大了,由于是人饲养出来的,没有任何野外生存经验,放生即为杀生,通常很快就会死掉。没办法,大自然就是这样残酷,人工养大、未经亲鸟训练的雏鸟,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

然而话虽如此,可总有些朋友不以为然。他们在强烈“爱心”支配下,将本不该救助的雏鸟给捡回了家。由于没有饲养经验,每年因此而被养死的小鸟不在少数,至于生病的则更是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被(错)救回家的乌鸫雏鸟,应该如何正确饲养,以减少生病或死亡问题,供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

一、乌鸫雏鸟的分类及人工救助策略

乌鸫雏鸟在亲鸟抚养下,生长速度非常快,出壳15天后即可离窝学飞。据此,我们可以将其简单分为两类。一是出壳15天以内的,还没有飞行能力,需要一直呆在鸟窝里生活,可以称为窝雏;二是出壳15天后,具备了初步飞行能力,开始离窝生活,此时可称为飞雏(即学飞阶段的雏鸟)。区分出了窝雏和飞雏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来考虑是否需要救助掉到树下的乌鸫雏鸟了。

乌鸫窝雏

窝雏由于要依靠鸟窝生活,掉到树下都是被迫的。例如,可能是因为鸟窝过于拥挤而被其他雏鸟挤掉,或因狂风暴雨等被吹落下来。不管是什么原因掉下来的,窝雏并不具备生存能力,没人救助的话很快就会死掉。因此,窝雏是需要人为救助的,但最好的救助方法并不是直接捡回家。如果检查没有明显伤口,条件许可的话,最好能重新送回鸟窝,次之是送到鸟类专业救助机构,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时,才可以捡回我们家中饲养、救助。

乌鸫飞雏

而飞雏则不同,它们落在地上其实是正常现象。刚开始学飞的雏鸟,就如人类跌跌撞撞、蹒跚学步的孩子,并没有相应的飞行技巧,方向也掌握不好,再加之体力也不济,因此经常会出现在飞行中掉落地面的现象。结果被不少朋友误以为不会飞,于是“爱心”大发而将其带走“救助”。殊不知幼鸟“只会跑、不会飞”只是暂时现象,基本休息一会也就可以重新飞走了,而且亲鸟一般就在附近观察着。此时将其“救助”,其实是非常不妥当的。

亲鸟正在训练飞雏觅食

雏鸟在出窝后的三四周内,亲鸟一方面要教飞行技巧,另一方面要训练其独自生存的能力(如觅食、觅水、识别危险和天敌等)。人为将其捡去“救助”,希望“养养再放生”,就是人为阻断了亲鸟的教学过程,其实是害了它。且不说贸然捡回家能否养活,就是侥幸养活了,也没有任何野外生存技巧,放生后基本就是个死,放生即杀生。

综上所述,对于掉在地上的雏鸟,是否需要人为救助要看大小。对于没有生存能力的窝雏,可以人为救助;而对于飞雏,则没有必要救助。如果发现其处在危险环境中(如道路中央、附近有流浪猫等),设法将其放置于高处即可,人离开后亲鸟会将其带离。当然,无论是窝雏还是飞雏,由于很多朋友分辨不清,每年被错捡回家“救助”的都不在少数。那么,被我们捡回家的雏鸟,又应该如何来喂养呢?

二、乌鸫雏鸟救助回家应该如何饲养?

乌鸫雏鸟被捡回家以后,人工饲养要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用什么食物来喂养,二是如何喂养,即食料和饲养方法问题。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通常就会带来饲养失败,其结果就是雏鸟死亡。那么有哪些食物可以用来喂食乌鸫雏鸟,以及要如何喂养呢?

1、哪些食物可用来喂食乌鸫雏鸟?

在自然界中,乌鸫是一种以食虫为主的杂食性鸟类,主食是蚯蚓和各类昆虫,辅食是各类植物浆果。亲鸟喂给雏鸟的主要是蚯蚓,以满足幼鸟快速生长的需要。因此,我们喂食雏鸟最好的食物当然也是蚯蚓。有条件的,建议每天都能喂几条蚯蚓给雏鸟。但如果没有蚯蚓的话,又有哪些东西可以用来喂食呢?

蚯蚓是喂食乌鸫雏鸟最好的食物

人工饲养乌鸫雏鸟,常用的食料可以用无添加剂的鸡饲料+煮熟的鸡蛋黄,加水调成软硬适中的软食,喂给雏鸟即可。也可以购买八哥、画眉、鹩哥、点颏等成品鸟食,加温水调和后喂食。当然,由于很多朋友捡鸟都是偶然行为,家中不一定都提前备好了上述鸡饲料或鸟食,此时建议去菜市场或超市购买一块大豆腐,切成细丁或捣成泥状喂给雏鸟。

豆腐切丁或捣碎可作为应急食物

就如人类的婴儿期,乌鸫雏鸟也是相对脆弱的一个时期,不能乱喂食物,否则极易造成生病或死亡。乌鸫是食虫杂食鸟,不是食谷鸟,因此像小米等谷物是不能喂的,不消化。乌鸫亲鸟在自然界中无法捉到的食物,例如面包虫、猪肉、牛肉、鸡肉、鸭肉等等各类肉食,都应少喂或不喂。

除了蚯蚓外,如果想给雏鸟补充肉食,建议可以选用菜青虫、蟋蟀、蝗虫等野外能捉到的食物;也可以选择鲜活的淡水小鱼虾,将其捏成肉泥喂食即可。鱼虾肉高蛋白、低脂肪,容易消化,不会出现“上火”现象,可以长期饲喂。

综上所述,乌鸫作为杂食性鸟类,可以吃的食物还是非常多的。但雏鸟由于较为脆弱,不可乱喂食物,以防生病。有条件的建议以蚯蚓为主食来喂养;没有条件的,以无添加剂的鸡饲料+鸡蛋黄,或八哥、画眉等鸟食来饲养。那么,有了食物以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喂养雏鸟呢?这因窝雏、飞雏而不同。

2、乌鸫雏鸟应该怎样来喂养?

窝雏和飞雏,虽然都属于雏鸟,但它们的饲养方法并不相同。窝雏,特别是出壳10天内的幼鸟,还处于懵懂状态,对人并没有警惕性,饿了就会“喳喳叫”向人乞食。因此,相对来说,窝雏的饲喂没有太大难度,只要准备好食物,在雏鸟乞食时喂给它即可。在保证食料新鲜、营养均衡、饲喂次数正常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养活。

但飞雏就不同了,虽然还不会自己吃食,但对人的警惕性高,一般不会主动乞食。捡到这样的鸟,喂食相对麻烦些。幼鸟不会主动张嘴乞食,放食物在旁边自己又不会吃,常常会因此而活活饿死。遇到这种情况,如果鸟没有受伤,最好是在哪里捡的就尽快送回哪里去,亲鸟自会照顾幼鸟。如果执意要留下饲养,那么就只能扒开嘴强制填喂,一般一两天后,基本就能主动开口乞食(如仍不乞食,就要一直填喂下去,直至死亡或会自己吃食)。

三、乌鸫雏鸟人工饲养中常见问题(疾病)与解决方法

与其他鸟类相比,乌鸫雏鸟较为皮实,不容易生病。但很多朋友捡鸟“救助”基本都是临时起意,并不具备相应的饲养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因饲养不当造成雏鸟生病,甚至死亡。总结起来,人工饲养乌鸫雏鸟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温不善致使雏鸟冻死

飞雏羽毛已经长出,一般不怕冷。但窝雏,特别是身体没有羽毛或刚长出羽毛不久的,非常怕冷。一旦做不好保温工作,雏鸟很可能就会生病或死亡。一般来说,鸟类体温偏高,约为40℃左右,拿在手中可明显感觉到暖热。如果用手感觉不到温度,或明显见到雏鸟身体发抖,那么就说明温度偏低,需要做好保暖。

窝雏无法站立,要借助鸟窝生活。建议用碗状容器,例如小碗、纸盒、小花盆等,做一个人工鸟窝,让鸟趴在里面。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雏鸟腿脚生长发育的需要。窝雏阶段的雏鸟,腿脚无法支撑身体站立,趴在窝里更有利于腿脚发育。如果将雏鸟直接养在平坦的容器内,后期容易导致腿脚发育畸形,甚至无法站立。同时,人工鸟窝也有助于保温,周边可用废旧布料等填充,晚间可以用布覆盖保暖。有些朋友喜欢将雏鸟养在电热毯上,以此来保温,此时应注意不可过于干燥(湿度要在50-60%以上)。过于干热的环境,轻则使鸟皮肤干裂,羽毛无法正常生长,重则可能会因脱水而死亡。

(2)因缺水而使雏鸟渴死

雏鸟体内水分的来源是食物,渴了也不会自己喝水。如果食料过干,就可能产生缺水现象,特别是天气较炎热时。处于缺水状态的雏鸟一般没有精神,头耷拉着,眼睛紧闭,也不再张嘴乞食,就如同快要死了一般。很多朋友不明白个中缘由,以为鸟是生病了,于是开始找各种药给鸟吃。折腾之下,雏鸟可能很快就死了。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发现及时的话,紧急喂水通常就可缓解症状。但若发现不及时,或发现了但处理失当(当生病来治),雏鸟很可能就直接渴死了。

为了避免乌鸫雏鸟因缺水而渴死,解决方法也十分简单,建议在每次喂食前,先用干净的毛笔、无针头注射器或手指等,先喂两三滴水,然后再给食物即可。

(3)饲喂不及时而饿死

乌鸫雏鸟生长迅速,出壳15天即开始离窝学飞,在此之前每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这需要大量食物作为前提。自然状态下,从天亮到天黑,亲鸟几乎一刻不停歇的去寻找食物喂食雏鸟。人工饲养下,每隔30分钟左右就要喂食一次,每日至少要喂食8次以上,才能保证雏鸟正常生长。虽然一天早中晚喂食三次,也不能说一定就不能养活,但喂食次数少,雏鸟通常会营养不良,生长状况很差,体质弱,容易生病和死亡,这也就是很多朋友反映“养着养着就死了”的原因。

因此,在决定救助雏鸟前,请考虑好自己的时间,要量力而行,而不是单凭“爱心”。没有充足的时间,请不要随意捡鸟“救助”,那样是害了它。你不捡,雏鸟还有可能在亲鸟的救助下得以存活,捡了不会养或没有时间养,等待雏鸟的基本就是死。

(4)饲养不当而使雏鸟生病

与亲鸟喂养相比,人工饲养下,食物来源单调,且很多朋友没有经验,乌鸫雏鸟容易因饲养不当而生病。除了上述冻死、渴死、饿死等情形,以下状况也需要特别注意:

①营养不良:多为饲料单一且“过素”,或喂食次数过少所致。表现为雏鸟瘦小,体弱无力、羽毛不顺滑,生长缓慢或停滞,容易生病。长期营养不良,往往会带来雏鸟死亡。解决方法是保证喂食次数,多喂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有条件的话,建议经常喂些蚯蚓、小鱼虾等鲜活肉食。

②腿脚瘫痪:人工饲养下,造成雏鸟瘫痪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如上文所述,没有使用人工鸟窝饲养窝雏,致使腿脚发育畸形;二是雏鸟不再趴窝后,没有及时上架,站杠时间过晚,导致脚爪发育畸形;三是营养不良,导致缺乏钙质、微量元素或维生素D。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鸟站不起来。

解决方法是窝雏要放在人工鸟窝里养,飞雏要及时上架。同时要保证食物营养充足,饲喂及时,早晚阳光不强烈时建议给雏鸟晒晒太阳。如果已经出现瘫痪站不起来的症状,建议在食料中添加煮熟的鸡蛋黄、蚯蚓和新鲜淡水小鱼虾肉泥,并用西红柿汁拌食,一般连喂一两周即可重新站立起来。

经常喂食西红柿泥或用汁拌食,可预防乌鸫雏鸟瘫痪

③伤风感冒:雏鸟怕冷,遇到气温突变,温差较大时,也容易出现感冒现象。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严重的也可能会咳嗽(上呼吸道感染)。

解决方法是将雏鸟放在避风的地方饲养,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做好保温,避免受凉感冒。生病以后,要及时治疗,药物可用鸽子药、鸡用药或儿童感冒药,根据雏鸟体重,参照说明书使用即可(切记不要过量用药,鸡用药量可减半使用,以免药死)。

④口舌生疮:即俗称的“上火”,原因多是单一大量喂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所致,例如面包虫和猪肉等。口舌生疮轻则影响雏鸟进食,重则会引起死亡。在饲喂过程中,要注意食物均衡,不可单一饲喂某种肉食。特别是窝雏,不建议饲喂面包虫,这种虫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过高,幼鸟很难消化,就算是成鸟,喂多了也容易出问题。

幼鸟喂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容易上火

⑤拉稀(拉肚子):雏鸟饲养过程中,拉稀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并不一定就是病态。造成雏鸟拉稀的原因,其一可能与食物改变过大有关,如突然换食就可能会出现拉稀。一般建议换食要循序渐进,在旧食料的基础上,逐渐加大新料的含量,直至完全改为新料。其二喂食不新鲜或变质的食物,也可能会造成雏鸟拉肚子。食料最好是现拌现喂,至少要上下午各拌食一次,以防变质影响雏鸟健康。很多朋友有将吃不完的食料放入冰箱冷藏的习惯,但再次饲喂时如果没有缓温,直接将冷食喂给雏鸟,也容易造成拉稀,需要恢复到室温再喂。其三保温不善,致使雏鸟受凉,也容易出现拉稀现象,特别是窝雏要做好保温。

雏鸟出现拉稀时,注意观察精神状况。如果吃食、精神状况和活动正常,就没有必要过度担心,一般无需用药,继续观察即可。如果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现象,此时一般为病态,考虑为肠炎。可有针对性的喂食肠道消炎药,症状轻微时也可以给雏鸟喂食大蒜水(将大蒜捣碎后泡水,取澄清液给雏鸟滴服,或拌入食料喂食),其原理是利用大蒜中所含有的大蒜素杀虫、杀菌作用。

四、结语

本文虽然谈论的是乌鸫雏鸟的救助问题,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建议人为救助,或者说不救助其实更好,特别是那些抱着“养几天再放生”、“等会飞了就放生”等心态的“救助”。乌鸫雏鸟出壳15天后就会飞,但至少要在出壳30天后才会自己吃食。也就是说,亲鸟在雏鸟会飞后还要继续喂食两三周的时间。因此,“养几天”、“会飞了”就放生,也就是放的时候是活的,不久就会饿死,因为它不会自己吃食。

更为重要的是,出窝学飞至离开父母独立生存,这短短的几周时间,是鸟生中唯一的一次受到系统野外生存训练的时期。亲鸟在这段时间内,要教会雏鸟飞行、觅食、寻找水源、躲避危险和天敌等各方面的生存技能。即便是这样,雏鸟第一年的死亡率依然非常高。而人除了能提供给雏鸟食物,其他的什么都做不了,养出来的只能是“傻鸟”,放生以后,大部分会因为没有生存技能而死亡。

死在路边的一只乌鸫雏鸟(飞雏)

所以,鸟真不能随便捡,切莫让自己的爱心害了鸟。对于控制不住自己的“爱心”,执意要将雏鸟捡回家的那些朋友们,建议捡了就要对鸟负责,如果没有专业救助机构收养,那么就作为宠物鸟饲养吧,负责它一生的口粮。如果想放生的话,建议至少要养一个月以上,等雏鸟完全会自己吃食了再放生。而且放生的环境也有要求,不是说从阳台上直接抛出去完事。最好是能选择有乌鸫出没,周边有树林和水体的地方,这样放生以后,雏鸟可以向野外的乌鸫学习生存技能,活下去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鸫龟先生,分享简单靠谱的乌鸫、乌龟和原生鱼实操饲养经验与心得体会,欢迎关注。

汉中一男子设私网捕杀野生鸟,被判刑6个月

日前,由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的汉台区首例野生动物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周某康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宣告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同时,支持了汉台区检察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责令被告人周某康在汉中市市级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由周某康赔偿生态资源损失人民币15300元。2019年初,被告人周某康为保护幼鱼不遭水鸟侵害,擅自在其承包的水库上方架设捕鸟网一张。2019年2月,其所设捕鸟网捕杀野生鸟类4只,被路过网友拍照曝光。

经鉴定所捕杀的鸟类分别为长耳鸮1只,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山斑鸠1只,系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乌鸫2只,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和“三有”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汉中市汉台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经审查认为,其行为不但涉嫌构成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而且导致鸟类种群下降,损害了鸟类在虫鼠害防治、种子传播及扩散等生态服务方面功能的发挥,影响了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遂在向法院提起公诉时一并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生态资源损失。创建美好生态环境人人有责,野生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是人类的重要责任。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猎杀鸟类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的同时又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及时提起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既追究违法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又使其承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责任,完善了此类案件的追责体系,使保护野生鸟类的法网更加牢固。

来源:陕西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