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玄武山佛祖签诗解说1一51签(玄武山佛祖签)

玄武山佛祖签诗解说1一51签(玄武山佛祖签)

粤东碣石古镇,儒释道信仰汇集,诸多神庙之真君宫(大帝公)药神

碣石这个近千年的古卫城,居住在这个古镇里的居民儒释道同供,在碣石这个不大不小的古镇里,分布着很多历史文物,它们就是本地居民供奉的“神庙”,大到玄武山(北极大帝、三宝佛祖同供)、广福寺、白马阁、中到内外两个城隍庙、内外两个祖师公(也是善堂)、真君宫(大帝公)、元帅公、妈祖、观音庙等等、小到街头小巷随处可见的土地庙、各路神仙守护神。这里的“神明”文化可以说市深入当地人的骨髓。也吸引着整个东南亚的人来此祈福。

笔者作为归来的“当地人”也被这里的这种信仰文化所吸引,这种信仰不仅仅是对心灵的告慰,更多的是由此衍生出出来的各种文化传承,例如各种民间文艺艺术、木雕、石雕、瓷片贴画、美食等等。

我有意把这个碣石古镇的各种神庙来一次系列追踪,把属于这里的“神明”一一带给各位读者。让大家从另一面了解这个古镇的历史,以及生活中的各种朴实之美。

首篇:碣石镇真君宫大帝(大帝公)

何谓真君?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拥有较高名望者被尊称为真君,真君是民间信仰及道教中对神仙的尊称。中华道家把修真得道成仙、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觉醒、觉悟的修道之士称之为真人,如三茅真君、许真君、玄坛真君、朝阳真君等。

真君宫简介

真君宫位于碣石镇清平门大帝君巷。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宫宇被废,1982年修复古迹,2014年按原貌落价重修。宫为面阔三间二进加左右厝平面布局,建筑占地面积450平方米。计有山门、拜亭、正殿、左右厢房等硬山顶建筑,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梁架结构。宫内保存有清代石刻楹联、匾额、香炉等文物。该宫对研究明、清时期碣石卫的民间信仰风俗、庙宇建筑特色等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真君宫常年香火鼎盛,“医灵大帝”成为碣石保护神之一。

传说“医灵大帝”即“保生大帝”俗称“大道公”,宋太平兴国四年(979)三月十五日出生于今龙海白礁村。自小以学医治病、普济众生为己任;一生不茹荤、不受室,云游各地,遍访名医,采集草药,搜集药方,精通医术,行医治病不分贵贱,不收酬谢,医德高尚,受到世人的崇敬,死后被世人敬奉为神,历朝历代皇帝皆有加封,封号从“大道真人”直至“保生大帝”。

在碣石古镇历史中,生活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患病没钱寻医问药,就到真君宫抽签问药,期盼能药到病除,将自己的生命寄托于神灵偶像,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在解放初期还很盛行。如常年在海上奔波的渔船民在海上患病,无法得到及时医治,也将真君宫香火带在身上、供奉在船上,作为精神寄托,以祈求保生大帝保佑平安。真君宫药签对病人的心理安慰是非常有效的,许多小病小灾的人因此而病患痊愈,所以真君宫500多年香火鼎盛至今不衰。我国各地真君宫药签因为历史原因,散失、错讹很多。但是,碣石古镇真君宫101药签保存得很完整。

清光绪13年5月,(1887年),碣石镇总兵刘永福大人,曾组织真君宫的武馆武员围守碣石卫城,军民共同抗击倭寇,清光28年(1902),刘永福大人为表彰该馆在历次抗击倭寇中的功债,观临保安馆题写【虎】字一幅,悬挂于馆内中堂上。同时将题写【虎】字绣在绒布旗上,旗杆立堂内。此字迹至今犹在。并赠送随身佩剑作为镇馆之宝。一代民族英雄刘永福大人任碣石镇总兵期间,固守边疆,威名远扬,保一方安宁,身忠职守,勤政爱民,深受碣石民众爱戴。

为了保护真君宫的文化历史,继续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社区和各界热血人士的发起,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组,对字匾、刘永福佩剑、药签、石柱等文物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