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天上凤凰,地上金鸡:69年鸡生来就是还债的命?你认命吗?
候是充塞不成知,难免令人感想惊骇与无助。流年若大年夜吉,肯定风生水起旺时时,这一年的劳绩大年夜概大年夜于命运不好的好几年,不论是梦里梦外,都和钱密不应素,数钱数不完。那么这个年份出生的属鸡人的生平会怎么呢?
土鸡的主人财气一惯不俗,既会创造财富,一起也会守财,能够作多样化的,获利必定非浅。不稳定的婚姻也不会让工作格外的好,土鸡一边自怨自艾的为婚姻忧愁,一面又会没有满足的精力去面临他们的工作或许其他方面,这样的小鸡们即便婚姻欠好可是他们若是尽力的话就会一举两得。
再加上属鸡人擅长的就属理财了,这方面精明能干,有挣钱的地方。''正印''和''比肩''的出现则会带来贵人与助力,能在危难关头缓解厄运。靠着自己的好主意好点子,能够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不少的效益。其实他也是属于玩一玩的心态,嘴上说的很认真,其实,他的心里并没有多重视那一段感情。
属鸡人做事很稳定,有现代新潮派的大志向,脑筋转动很快。性急,喜欢打扮自己,善於交际,有贵人相助,有心和毅力如鸡司晨一样有信心。属鸡人在9月16日事后财路滔滔,进财机缘多。对付以往有借出钱财的,有助于收款追债,随意顺遂心愿。
总的来说,1969年属鸡的人年轻时穷,但福源深厚,越老越富贵,早晚发大财如泉涌,天生命运不凡,集财富于一身,能成大功,属于贵人特别青睐的那种人,事业能够取得大成就。生肖鸡的人性格比较活泼,做事更是认真努力,在今年的上半年事业上的发展跟顺利,财运却并不高,今年的后半年生肖鸡的人正财运势能够不断提高,横财收入也会不断增长。
2069年可代表个人价值的货币形态
预计2069年,人类交易的货币形态从普通的电子货币演变得更为复杂,届时货币将以贡献值存在,个人对国家对地球做过哪些贡献,都将给予一定的贡献值作为报酬,该贡献值可用于日常消费、娱乐、建设等。每个人在出生后都会将生物标识作为个人身份码,贡献值随之产生,伴随一生。死后贡献值将被人类发展委员会回收,作为地球发展基金,用于太阳系行星可居住改造计划。
公元前369年,韩国统一战国的一丁点希望(2)
本文为系列文章,分为赵国篇、宋国篇、齐楚篇、韩国篇、秦国篇,总共分4期发完。
在第1节赵国篇中,我们大致分析了一下赵成侯当时的具体抉择,以及一旦被接受韩懿侯方案可能陷入的窘境。
在这一节中,我们就宋国、齐国、楚国三国当时的处境进行讨论。
·
宋国的十字路口:宋国,通常被视为战国七雄以外最为强大的诸侯国,甚至有观点认为战国本身应该有“八雄”。
有关宋国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需要辩证的看一下。
图为公元前369年宋国的大致体量,出自布哈林战国示意图,侵删。
在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宋国与七雄在体量上确有一定的差距,但并不是特别大。另外本身由处于淮河流域的富庶地区,拥有定陶等当时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可是说是具有相当实力的。
具体分析的话,当时七雄外的列国主要有宋、中山、越、鲁、卫、周、巴、蜀、苴、义渠等国,另有一些诸侯国灭亡的过早,暂且不计入统计。上述列国本身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的生存极度依赖外交环境,一旦这种外交环境被破坏,以这些诸侯国的实力是并不能抵抗一个强国单方面的兼并的。尤其到了战国中期,强国完全可以只靠一国之力短时间消灭这类诸侯国。
齐灭宋,赵灭中山,楚灭越,秦灭巴、蜀、苴,大抵如此。相比之下,七雄中的相对较弱的燕、韩两国则在兼并的大潮中相对坚挺不少。
说到这里,我们大致也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像宋国、中山国、越国这种体量上的诸侯国,虽然和韩、燕相比差距并不算特别大,但客观上也依旧有着明显的距离。
有些朋友看到上面加粗的内容可以觉得这是正确的废话,但相信另有一些朋友看到这一段会发现,这句正确的废话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
三国虽然不足以和七雄抗衡,但它们依旧有着足以干扰列国甚至发动兼并战争的实力,宋国在其中尤其突出。
现在,我们看一下浊泽之战期间宋国的态势:
图为当时宋国周边的列国重镇。
图中所示,上黄圈为齐五都中的平陆,中黄圈为魏国重镇大梁,下黄圈为楚国重镇陈邑。
表面上看,宋国被齐、楚、魏三个庞然大物所夹击,可以说生存环境是相当危险的。
但认真看的话,我们应该能发现, 宋国东临越,北临鲁,西临卫,周边存在有一些宝贵的缓冲空间。更重要的在于,虽然宋国的实力远不如齐、楚、魏三国,但它的实力是远远超过其他的泗上列国的。
这样一来,齐、楚、魏三国就泗上地区的争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把宋国拉进自己的阵营。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列强对宋国多有要挟,但也常有拉拢,这种现象正是宋国特殊外交价值的体现。
当然,泗上的争夺自然也不可能局限于齐、楚、魏三国,其中的纠葛也会辐射到赵、韩、燕乃至秦国。比如,魏国压制宋国就会给韩国造成巨大的威胁,兼并卫国则会给赵国造成太大麻烦。也就在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之下,宋国也就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间。
现在回到题主的假设话题:
上图所示,如果魏国真被一分为二,东边的“梁国”能否保留有领土完整并不好说。其中,相对有可能丢失的领土,包括有红圈所示的邺邑地区,黄圈所示的河内地区,还有白圈所示的召陵地区(注)。当然,这里说的只是一种较大的可能性,我们既不能认定这些地区一定会易手,也不能认定就不牵涉其他地区。
(注:榆关地区相对比较特殊,在本图中并未标出,之后的韩国篇将做详细说明。)
“梁国”的出现,对宋国而言应当是相当有利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梁国”而言,它既要抵御来自于赵、韩、楚三国的直接兼并,又要想方设法应付齐国的压制。在这种局面下,宋国就是它为数不多的外交支点;
就宋国而言,“梁国”的出现会进一步增加它的操作空间,尤其还能拓展出大片的缓冲区,在这种环境下宋国日子自然会好过不少。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出现一个新问题:
宋国会因此而坐大甚至转化为强国吗?
我认为这种可能性存在,但不太高。
首先,“梁国”的存在会让会给宋国带来不少好处,但“梁国”在体量上还是远强于其他泗上列国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就存在有这样一种可能性——面对韩、赵、楚的包夹,“梁国”可能会把宋国当成它的主要拓展方向。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排除宋、梁两国恶性竞争的可能性。也许后来会变成一强一弱,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吞并了另一个,还有可能出现两者共同凋亡,具体的结果是很难预测的。
其次,泗上地区周边出现了第13个弱国,不只是对宋国有利,也对齐、楚、韩也十分有利。在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比如齐、楚、韩三国中的某一国率先达到了魏惠王中期的权势,成功把包括梁国在内的“泗上十三诸侯”打包收为半附庸,那么该国的实力应当是相当惊人的。由于有“梁国”这个添头,此时“泗上十三诸侯”的经济总量确实太大了,如果真有一个诸侯国能把“泗上十三诸侯”全都攥在手里,那么打破战国的均势并非不可能,甚至有可能形成马太效应——这种可能性不能说很高,但确实是存在的。
图中黄圈及红圈为本文所说的“泗上十三诸侯”。
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如果算上“梁国”,此时的“泗上十三诸侯”在体量上甚至接近强大的齐国,而且均为中原的富庶之地。
说一千道一万,宋国的兴与亡本身到底还是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它将因何而兴,又因何而亡,则与齐、楚、韩三国有着紧密的联系。
齐、楚、韩三者的走向,则足以改写我们熟知的历史。
·
齐与楚,龙与蟒的纠缠:战国初期的局势,本质上是春秋时期齐、楚、晋三国争夺中原的延续,区别在于齐、楚两国各自完成了内部洗牌,而晋国被魏国替代——相比于晋国而言,魏国的地缘环境虽然比较尴尬,但总算消除了卿族的跋扈。
图为春秋中后期的形式。
图中,3个白框为春秋中后期的晋国、楚国以及经常在两者间搅局甚至时而有“复霸”倾向的齐国。4个红圈魏当时尚有一定较强实力的吴国、秦国、宋国、鲁国,四者均利用外交手段及背后的霸主国对抗另一个霸主国。需要说明,当时郑国也是有一定实力的诸侯国,不过外交策略上比较凌乱,因此未被标上。
有关齐、楚两国,很多朋友可能会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这两个国家的“变法”十分的“不彻底”,甚至还有朋友认为它们的制度停留在春秋时期——这当然是一种误会。
齐、楚两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进行过一系列的变革活动,其实在春秋后期就有一定“战国化”的特点。在战国前期,由于史料在这段时期缺失比较严重,只有魏国的变革相对完整的记录下来,秦、韩、赵等国在这段时期的变革记录只有只言片语,齐、楚、燕三国则基本失载。在战国中前期,列国才有了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等剧烈的变革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历史读物上会以邹忌变法和吴起变法概括齐国、楚国的变革活动,这样一来就有很多朋友会误以为齐、楚只有这次变革进而认为两国的制度十分落后的。
现在回看浊泽之战的时间节点,在这段时间内,楚宣王和齐威王相继继位,齐、楚两国正式进入了全盛期。从这一结果看,齐、楚的崛起绝不可能只靠某一场孤立的变革运动就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楚惠王、楚肃王、田太公、田桓公等人的在位时期,齐、楚两国即使没有过剧烈的变革运动,但也不可以盲目排除存在有一系列或大或小的变革行为。
图为当时齐、楚两国的体量。
从图中可以看到,齐国和楚国在战国前期虽然被三晋多次击败,但依旧是当时最具实力的诸侯国。
就在楚宣王、齐威王崛起的同时,魏国在魏惠王的统治下终于达到了国势的顶峰。逢泽之会后,魏惠王正式称王,不过魏国自此也走向了它的陨落。
在马陵之战和一系列的战争失败后,魏廷开始转化思路,选择了一种以外交诈术为核心的策略以替代单纯的军事对抗,即所谓的“以魏合齐楚以按兵”,也就是纵横游戏的雏形。
公元前333年,魏国在促成与齐国的徐州相王之后,魏臣惠施、公孙衍进行了一系列阴谋运作,成功引诱楚威王攻打齐国。
是役,楚军于徐州大败齐国,魏国作为齐国的与国作壁上观,鲁国勉强中立,燕、赵则趁机对齐出兵。
至于最终的结果不详,可以确定的是楚军确实退兵了,只是退兵的原因是什么说法不一。有说法称楚王提出了一些关于齐国重臣的任免作条件,齐国也向列国表现出了屈服的意思,于是列国就此罢兵,也有说法称齐国发动反攻又击败了楚军。
当然,无论这一战的结果究竟如何,“赵人闻之,至枝桑;燕人闻之,至格道”,都可以被视为五国伐齐的一次提前预演。
从之后的走势看来,纵横活动的巨大威力应当严重震撼了齐、楚、魏三国的统治者。
在这之后,魏国开始偏执地迷恋于阴谋领域,齐国则不断使用着各类手段避免自身再度陷入外交孤立,而楚国仗着自身的广袤纵深,习惯性地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沉默,除楚怀王一朝外,历代楚王对中原的纷争都显得心不在焉,非要到十分必要的时刻才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
做一个比喻的话,自徐州之战以后,齐国像九天之上的蛟龙一般呼风唤雨,楚国像密林深处的巨蟒一般伺机而动,两者在一动一静间卯足力气摆着手腕。
现在回到题主所述的假设:
红圈所示,魏国被分割为梁、晋以后,梁国将直接被纳入到泗上十二诸侯和越国的阵营中去。
毋庸置疑,这绝对是一次灾难性的地缘变故。具体影响有三:
其一,魏国这一中原头号大国的突然消失,会导致东中国均势出现部分真空,而韩国又不可能短期之内填补魏国崩溃带来的空缺,由此就会再导致制约齐、楚力量的缺失;
其二,齐国在泗上的影响力由来已久,而魏国的突然退出,自然会造成齐国在东中国的空前膨胀,并会给赵、燕两国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其三,从“墨守成规”事件看,楚国对宋国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如果魏国的牵制力量消失,而齐国又有可能和燕、赵两国交恶的话,宋国能否在楚国的威胁下生存并不好说,宋国未来将以什么姿态存活也不好说,楚国是否会对齐国落井下石更不好说。
总之,魏国的分裂可能引发的各类可能性是很难预测的,齐国可能因此而兴,也有可能因此而亡;楚国可能会因此膨胀到战国晚期的北部疆域,也就是吞并有齐内长城以南的全部领土,但也有可能被齐国压制到淮河以南。
如果再考虑韩国的因素,东中国的纷争更为难以捉摸。
·
下节预告:
韩国篇,始作俑者的盛宴
明代的锦衣卫、东厂、西厂是哪三个皇帝建立的?三者有什么关系?
众所周知,明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务机构最为发达的朝代,在朱元璋建立的这个朱氏王朝里,竟然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属的特务机关,并且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让人深恶痛绝的名声。
那么,这三个著名的锦衣卫、东厂、西厂都是哪个皇帝建立的呢,他们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人员又都是如何组成的呢?三者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呢?
锦衣卫锦衣卫是明朝皇帝的侍卫机构兼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所设的御用拱卫司,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大内亲军都督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式改为锦衣卫。
锦衣卫是朱元璋为强化皇权而建的,锦衣卫的长官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属于外臣。锦衣卫下辖17个所和南、北镇抚司。
锦衣卫主要拥有三项职能:一是具有皇帝禁卫军的作用,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二是作为皇帝的特务组织,充当皇帝的耳目。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将锦衣卫的职能提升,赋予其巡察缉捕之权,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三是“执掌廷杖”,廷杖制度始于明朝,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一种酷刑,而行刑者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在明朝初期风头甚尽,但到后来,由宦官统领的东厂成立后,锦衣卫的地位就逐渐低于东厂,到了明朝后期,由于宦官乱政,锦衣卫的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还要下跪扣头,可见锦衣卫的日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东厂东厂是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夺了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江山,自己当上皇帝后创立的。
因为建文帝既年轻,又怀柔天下,尊重士人,深得明朝大批的官员拥护。“靖难之役”后,除了大批殉难的官员外,剩下的朝廷官员也不支持朱棣的新政权。
朱棣对这些原建文帝的大臣也是十分猜忌,于是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迁都北京,另一个便是在锦衣卫之外另建一个更加方便自己使用的特务机关。
由于朱棣在夺江山的过程中,有几个太监出了不少的力(如郑和、道衍),朱棣可能觉得太监比较可靠些,便建立了这个由宦官掌领的特务机构——东厂。
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同年,即在北京东安门外设立了东厂。并且,东厂在全国各地还设有分支机构。
东厂的首领称为东厂掌印太监,也称厂主和厂督,是宦官中仅次于司礼监掌印太监的第二号人物。
东厂的侦缉范围非常广,上至朝廷会审的大案,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插手。东厂甚至能派人听锦衣卫审讯重犯,查看重要衙门的文件,如兵部的各种边报。
东厂的人还能潜入各个衙门内,监视各级官员的言行。东厂的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权力已在锦衣卫之上,他们只对皇帝负责,可以不经司法手续,随意督察缉拿官员和百姓,从而开明代宦官干预政治之端。
东厂从朱棣建立之初,即与明朝的命运相伴至终,存在了224年。由于东厂所办的案件中,冤案错案层出不穷,官民深受其害,因而,东厂事实上成为上至朝廷下至民间的一大害,东厂也成为历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
西厂西厂,是东厂的同胞怪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京城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明宪宗为了强化特务统治,又成立了西厂,由太监汪直担任首领。
西厂的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主要从禁卫军中选拔军官,人员的扩充速度极快,西厂不再局限于京城,而是遍布全国,其势力一度超过了东厂。
西厂对怀疑之人,不经皇帝批准就逮捕并严刑逼供,汪直等人的过激行为,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西厂一度被撤销,但很快又恢复。
随后,汪直的权力又极度膨胀,引起了明宪宗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斗争中,汪直被东厂提督尚铭等人弹劾,贬往南京。
随着汪直被逐出京城,西厂也就没有了势头。正德七年(1512年),明武宗下令撤销西厂,西厂在明朝也就成为了一个短命的特务组织。
本文参考自:《中国人应的国学知识》
被缅甸燧发枪胖揍后乾隆为何不反思?1769年12月22日清缅战争结束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被缅甸燧发枪胖揍后乾隆为何不反思?1769年12月22日:清缅战争结束。
清缅战争,乾隆死四个主将,燧发枪大胜火绳枪,乾隆为什么不反思?
这就是故步自封的结果,对于新一代武器的不重视。
清缅战争一共是4次,第1次是短促的边界战争,从第2次开始就是规模庞大的两国正式交战。
虽受到缅北地形的制约,清军至少保持上万的兵力,缅甸军队更是有二三万人。
从第2次开始,清军就发现缅甸兵装备不少火绳枪以及少量新式火枪,燧发枪。
当时缅甸是贡榜王朝时期,而西面邻国印度已经大体被英国控制。
贡榜王朝同英国人以及其他欧洲人接触很多,有很多贸易关系。
东印度公司在缅甸比较赚钱的生意,就是军火贸易。
所以,贡榜王朝从东印度公司以及其他洋人的手中,购买了一些燧发枪。
其实,燧发枪也是比较落后的火枪,相比弓箭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
以射速为例,优秀弓箭手可以做到一分钟射数箭,燧发枪最高只能1分钟2发。
弓箭基本不受到天气的影响,燧发枪不能在大风和大雨天气使用。
燧发枪在当年的射程,相对弓箭并没有什么大的优势,射击精度也不高,多使用排枪战术。
相比清军普遍装备的火绳枪来说,燧发枪却有很大进步。
燧发枪主要的特点,就是燧石的击发成功率较高。火绳枪时代,火绳击发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五十,也就是两枪有一枪打不响。
火绳枪不太适合进攻作战,即便是三段射也不怎么样,等于每次射击就有三分之一火枪会哑火,大大减弱了火力。
燧发枪的击发成功率大大提高,是火绳枪的两倍有余。优质的燧发枪,击发失败率只有十分之一,在当年算是很不错了。
除了不需要携带麻烦的火绳以外,燧发枪不会在夜战中暴露自己,不会因为阴雨和大风导致火绳熄灭,也有效提高了弹药投射量和射击精度。
只要采用三段射的方法,使用大量火枪兵轮番射击,是强悍的远程火力,可以造成敌人大量伤亡。
实战中,缅甸人发现燧发枪,特别适合缅甸这种半军半民的军队。
贡榜王朝人口是有限的,养不起很多职业士兵。一旦开战后,很多缅甸农民被临时征召入部队。
在缅甸复杂地形作战,远程火力非常重要,比步兵要重要得多。
而弓箭手的训练难度大,往往需要2年以上时间。
燧发枪只需要训练一二个月,就可以作战了。
缅甸军队使用燧发枪,可以大大弥补弓箭手的不足。
早期的火绳枪射速非常慢,一般是2分钟发射1发,火绳很容易受到缅甸潮湿天气影响。
缅甸军队装备的燧发枪,则要强得多,优秀射手可以达到1分钟2发的射速。
在防御中,燧发枪手可以杀伤很多敌军,即便穿着铠甲可以防御弓箭,也对付不了枪弹。
第2次清缅战争期间,清军4000多人猛攻缅甸军队阵地。
缅甸军队有一些燧发枪,射速、火力都远胜清兵。
双方激烈交战四日,互有死伤,但清兵伤亡较大,急忙求援。
提督李时升拨宛顶兵700名赴援,清兵仍然有比较重的伤亡。尤其在攻击缅军营地时,他们会遭到火枪反复射击,被迫停止进攻。而缅甸军队反而树立营栅,利用火枪优势逐渐逼近清兵大营。
此次清军在燧发枪上吃亏不少,却并没有仿造的意思。
何止是乾隆时期,早在康熙时代,清军就在雅克萨吃过燧发枪的大亏。
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清军仍然是清一色火绳枪,燧发枪屈指可数。
在当年,英军采用燧发枪和击发枪,已经占据了步兵作战的上风。
原则上,燧发枪对弓箭的优势不大。
但采用三段射则有了射程的优势(可以达到140米到200米,弓箭一般在120米内),可以压制清军弓箭手,进而大量杀伤步兵。
使用大刀、长矛、弓箭的清军,同英军燧发枪对抗,一定会付出较大的伤亡,必须采用合理战术才有胜利的机会。
而清军又是训练差劲,士气低落的军队,不能依靠战术获胜,自然百战百败了。
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两个原因:
其一,不重视。
雅克萨战役和清缅战争,在当年满清看来都是获胜了,我们看来不过平局而已。
皇帝对于死几个士兵根本不关心,只要能打赢战争就行。
什么弓箭、什么燧发枪,都不是皇上关心的事情。
皇上不关心,下面又何必积极。
况且,使用燧发枪的战术,同弓箭完全不同,大量制造火枪也不是简单的事情。
这涉及到一场军事变革,搞得不好就会严重影响战斗力。
这可是杀头之罪,哪个大臣敢多事?
你要说满清完全不知道火枪的厉害,这也是不对的。鸦片战争期间,清军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火绳枪,尤其水师使用得最多,只是还没前进到燧发枪而已。
其二,没有民用市场。
满清不允许老百姓使用火枪,控制得非常严格。
欧洲的火器并不是仅仅军队使用,民间也有大量火器。
小说《基督山伯爵》中,少年时期的罗杰万帕,只是意大利的普通牧童,就可以合法搞到火枪,将射击提高到极高水平。
小说《红与黑》中,主角于连报复情妇的时候,可以轻易从枪械店购买到一对燧发手枪。当时法国农民普遍都有火枪,很多人都是优秀射手。
民间大量使用火枪,火枪成为商品,自然会不断地进步。哪个工匠能发明更先进的火枪,就可以赚大钱。
那么,不断会有新式火枪诞生,越来越强,越来越实用。
相反,满清认为骑兵和弓箭手是镇压老百姓的杀手锏,是旗人立国之本。如果允许民间大量使用火枪,旗人骑兵和弓箭手都会优势全失。
一旦汉人老百姓用容易训练的火枪造反,满清的政权就不稳了。
所以,满清民间也不允许用火枪,没法发展。
说来说去还是这句话:宁赠友邦不予家奴!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