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中的私铸钱有没有价值?详解私铸钱与官铸钱的区别
在中国历史上,货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王权的象征,尽管官府很早就开始掌控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但因战乱频仍、政局动荡、政府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原因,秦统一中国后两千多年间的很多时期,币制混乱,民间私铸货币盛行。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假钱”——私铸钱。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私铸钱的发展概述一、什么是私铸钱
私铸钱为古钱币术语,是民间私炉盗铸的钱币。私铸钱一般比官铸钱轻小粗恶,从铜质到文字都明显劣于同时官炉所出之钱。私铸钱币一直是中国古代货币发行方面难以根治的“顽症”,各朝各代的私铸钱虽禁难止,存世数量均不为少。
私铸钱多为民间所铸,也有官员,军阀为利益而铸,往往工艺粗糙,材质低劣。铸造较小、较轻薄的钱币以图赚取剩余金属的价值。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私铸币"理解为古代的假钱,但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西汉初期百废待兴,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是允许民间私铸钱币的。如西汉汉文帝赐予邓通家乡蜀郡附近的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自铸钱。“邓氏钱”布满天下,邓通之财天下闻名,后来发动“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也铸造了大量钱币,将原本属于朝廷的利益据为己有。
允许邓通私铸的四铢半两钱
洛阳才子贾谊曾经就给汉文帝上《谏铸钱疏》,言说私铸钱币的种种不利。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才出台相关政策,严禁私人铸钱。将铸造钱币之权收归国有。从此之后历代对私铸钱大都明令禁止私人铸钱,但是民间依旧屡禁不止。
汉武帝时期统一货币,推行汉五铢
二、私铸钱出现的原因
1、在古代的一些特定时期,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是鼓励自由铸币的。最早的私铸钱就是秦以后、汉代的吕后制作八铢半两钱之前的混乱时期(约六年时间)出现的所谓"榆荚钱",也称荚钱。由正史的记载可知,这种榆荚钱的出现,是因为秦的十二铢半两过重,准许民间私铸小钱,利用铜钱减重增加收入、扩充军备而来。
榆荚半两
2、政府管控力度不足,币制不稳定,改制频繁,而且多有虚值的大面额货币,为盗铸者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北宋末年,因财政捉襟见肘,蔡京主持推广“当十钱”,规定新铸大钱1枚可换旧小钱10枚,导致私铸泛滥、物价飞涨、商品交易停滞,北宋政治经济很快崩溃。
大宋通宝当十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3、官方机构徇私舞弊、进行私铸钱币,从而中饱私囊。明万历年后,由于连年战争,官府开支庞大,币制恶化,物价腾贵,私铸猖獗,甚至官府铸匠也干此营生。过去各朝铸钱,不惜工本,力求精整,以防私铸,但到了天启年,铸钱或大幅减重,或降低铜的成色,加之官府铸局人员舞弊,异常轻小钱也投放市场,因而遭到抵制,据说苏州等地民众曾拒用天启钱达10个月之久。
天启通宝
总之,私铸币多出现在乱世,社会环境动荡,政府管控力度不足,人民生活艰辛,盗铸者无视严苛律法,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甚至官方机构私铸钱币,中饱私囊。
三、私铸钱的特点
1、私铸钱一般是按官方正式铸行的钱币为样板,图案、大小、厚度、重量都接近官铸钱,但偶尔也会出现奇形怪状的臆造品。
2、私铸钱多为民间工艺,工艺简陋,制作粗糙。容易出现字体不规范、铸造变形等质量问题。
私铸版八年袁大头,头像变形,嘉禾零乱,制作粗糙。
3、私铸钱成色普遍偏低,大多低于官铸版成色标准。
4、私铸钱尺寸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在重量上与标准重量不符,普遍较轻。
5、铸量有限,地域性强。私铸版在一定地域内流通,铸量较小,存世量少。
甘肃辅币孔造五文
私铸钱的危害以及防伪措施一、私铸钱的危害
允许民间私铸钱的危害在于,私铸必然会使铜钱轻重和成色不一而造成混乱,给民众带来不便。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货币流通。据《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记载:“黔省地方,凡山深林密,……设炉私铸,大约以一铜九铅为成色;又销毁官钱,掺入铅砂,以作工本。”“每文重不过四分,每千值银三钱六七分”,以此掺入官钱。如清代中叶,潮州货币市场就流通着私铸的铜钱和外国轻铜钱,这样的劣钱,在潮州府各县市场流行成风,给当时潮州政府财税收入及潮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清私铸永正通宝
严重的如隋朝,《隋书·食货志》记载:“数年之间,私铸颇息。”隋炀帝时期,私铸现象泛滥。从最开始的每千钱重四斤二两,到每千重二斤,最后到每千钱重一斤,甚至还出现了剪铁皮、裁皮糊纸冒充制钱的情况。“货贱物贵,以至于亡”,盗铸钱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在市场上引起通货膨胀,也促使了隋王朝加快走向灭亡。
隋私铸钱沈郎五铢
二、古代政府的防伪措施
我国古代自秦朝开始,私铸钱币的行为就颇为猖獗。历代都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防伪措施,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种:
1、严刑峻法,奖惩并行,严禁伪币的制造和流通。古代各朝各代都对铸造假币的犯罪分子极为残酷,在秦代私铸钱币的惩罚是处死,而汉代则升级为闹市处死,到了唐代量刑减轻为流放三千里,宋代之时又改为绞刑,元代伪造钞者处死,明代依旧是斩刑,清代私铸货币非斩即绞。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奖赏措施,奖赏告发人和自首者,奖励查获伪钞的官员。宋代规定告发者赏银千贯,金代规定赏银三百贯,元代规定除赏钞五锭外,还将犯人的家产全部赏给告发者。
为区分私铸,剪边形五铢铜母范
2、严格管制币材,铸造钱币需要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伪钞则需要钞纸。为了从源头上制止作伪,政府采取了禁铜、榨铁以及垄断钞纸等措施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宋代时期,民间铜器制造业不断发展,为了集中币材以供宋朝政府铸钱之专用,根据《宋史》卷180《食货下二》的记载,宋朝法律就规定:“凡山川之出铜者悉禁民采,并以给官铸焉。”
3、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减少私铸的产生。宋朝时期为了顺应预防私铸钱币,同时也是统一全国货币,发展商品货币经济之需,宋太祖即位后就开始铸钱,大力铸造钱币,发展铸钱业。
4、提高官铸钱质量,改善工艺水平,加强货币本身的防伪功能。古代钱币也拥有一定的防伪技术,如特殊纸张、官押官印等。宋代为保证钱币质量,在铸钱时有严格的工序要求和操作规范。《游宦纪闻》卷二就记载:“其勇工之序有三:日砂模作,次日磨钱作,末日整作。”可知宋代特币有严格的工序要求和操作规范之则。
石范与私铸小钱的对比
5、普及、提高辨别伪钞水平,设立民间辨钞人。各地官府都在钱局设有辨钞人,专门帮助民间识别纸币真假,普及有关知识,提高人们辨别真伪的能力,辨别后收取手续费,一般收二钱,最多收六钱。这在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背景下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私铸钱的价值及收藏私铸币虽是低劣钱币,工艺简陋、制作粗糙、成色较低,很多时候都有着古代假币的性质,但却具有独特价值,且在现代市场上的价格一直攀升,其原因如下:
1、私铸钱只在一定地域内流通,铸量较小,存世量少,稀缺性是致使其价格攀高的直接推手。
2、私铸钱具有历史独特性,对于钱币学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版块,它们不但能对有些历史起到填充作用,甚至还能将某些时期的铸币断层链接起来。有些私铸币还是人民反对压迫,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以及是混战时期军阀私铸币等。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符合人们对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挖掘或追求。
晚清铸币局私铸的顺治通宝
私铸钱虽然相对于古代官铸钱,质量有所不如,但毕竟都是古代造物,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或研究价值。一些品类的私铸钱因为其稀有性,甚至在收藏市场上有更高的价值。
总而言之,私铸钱也是我国古代钱银文明的一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必定的保值和增值功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古钱币中的私铸钱有没有价值?详解私铸钱与官铸钱的区别
在中国历史上,货币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王权的象征,尽管官府很早就开始掌控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但因战乱频仍、政局动荡、政府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原因,秦统一中国后两千多年间的很多时期,币制混乱,民间私铸货币盛行。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假钱”——私铸钱。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私铸钱的发展概述一、什么是私铸钱
私铸钱为古钱币术语,是民间私炉盗铸的钱币。私铸钱一般比官铸钱轻小粗恶,从铜质到文字都明显劣于同时官炉所出之钱。私铸钱币一直是中国古代货币发行方面难以根治的“顽症”,各朝各代的私铸钱虽禁难止,存世数量均不为少。
私铸钱多为民间所铸,也有官员,军阀为利益而铸,往往工艺粗糙,材质低劣。铸造较小、较轻薄的钱币以图赚取剩余金属的价值。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私铸币"理解为古代的假钱,但不能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这样理解,比如西汉初期百废待兴,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是允许民间私铸钱币的。如西汉汉文帝赐予邓通家乡蜀郡附近的铜山都赏赐给他,准许他自铸钱。“邓氏钱”布满天下,邓通之财天下闻名,后来发动“七国之乱”的吴王刘濞也铸造了大量钱币,将原本属于朝廷的利益据为己有。
允许邓通私铸的四铢半两钱
洛阳才子贾谊曾经就给汉文帝上《谏铸钱疏》,言说私铸钱币的种种不利。一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才出台相关政策,严禁私人铸钱。将铸造钱币之权收归国有。从此之后历代对私铸钱大都明令禁止私人铸钱,但是民间依旧屡禁不止。
汉武帝时期统一货币,推行汉五铢
二、私铸钱出现的原因
1、在古代的一些特定时期,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是鼓励自由铸币的。最早的私铸钱就是秦以后、汉代的吕后制作八铢半两钱之前的混乱时期(约六年时间)出现的所谓"榆荚钱",也称荚钱。由正史的记载可知,这种榆荚钱的出现,是因为秦的十二铢半两过重,准许民间私铸小钱,利用铜钱减重增加收入、扩充军备而来。
榆荚半两
2、政府管控力度不足,币制不稳定,改制频繁,而且多有虚值的大面额货币,为盗铸者提供了牟取暴利的机会。北宋末年,因财政捉襟见肘,蔡京主持推广“当十钱”,规定新铸大钱1枚可换旧小钱10枚,导致私铸泛滥、物价飞涨、商品交易停滞,北宋政治经济很快崩溃。
大宋通宝当十钱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3、官方机构徇私舞弊、进行私铸钱币,从而中饱私囊。明万历年后,由于连年战争,官府开支庞大,币制恶化,物价腾贵,私铸猖獗,甚至官府铸匠也干此营生。过去各朝铸钱,不惜工本,力求精整,以防私铸,但到了天启年,铸钱或大幅减重,或降低铜的成色,加之官府铸局人员舞弊,异常轻小钱也投放市场,因而遭到抵制,据说苏州等地民众曾拒用天启钱达10个月之久。
天启通宝
总之,私铸币多出现在乱世,社会环境动荡,政府管控力度不足,人民生活艰辛,盗铸者无视严苛律法,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甚至官方机构私铸钱币,中饱私囊。
三、私铸钱的特点
1、私铸钱一般是按官方正式铸行的钱币为样板,图案、大小、厚度、重量都接近官铸钱,但偶尔也会出现奇形怪状的臆造品。
2、私铸钱多为民间工艺,工艺简陋,制作粗糙。容易出现字体不规范、铸造变形等质量问题。
私铸版八年袁大头,头像变形,嘉禾零乱,制作粗糙。
3、私铸钱成色普遍偏低,大多低于官铸版成色标准。
4、私铸钱尺寸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在重量上与标准重量不符,普遍较轻。
5、铸量有限,地域性强。私铸版在一定地域内流通,铸量较小,存世量少。
甘肃辅币孔造五文
私铸钱的危害以及防伪措施一、私铸钱的危害
允许民间私铸钱的危害在于,私铸必然会使铜钱轻重和成色不一而造成混乱,给民众带来不便。严重干扰了正常的货币流通。据《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记载:“黔省地方,凡山深林密,……设炉私铸,大约以一铜九铅为成色;又销毁官钱,掺入铅砂,以作工本。”“每文重不过四分,每千值银三钱六七分”,以此掺入官钱。如清代中叶,潮州货币市场就流通着私铸的铜钱和外国轻铜钱,这样的劣钱,在潮州府各县市场流行成风,给当时潮州政府财税收入及潮地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清私铸永正通宝
严重的如隋朝,《隋书·食货志》记载:“数年之间,私铸颇息。”隋炀帝时期,私铸现象泛滥。从最开始的每千钱重四斤二两,到每千重二斤,最后到每千钱重一斤,甚至还出现了剪铁皮、裁皮糊纸冒充制钱的情况。“货贱物贵,以至于亡”,盗铸钱币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在市场上引起通货膨胀,也促使了隋王朝加快走向灭亡。
隋私铸钱沈郎五铢
二、古代政府的防伪措施
我国古代自秦朝开始,私铸钱币的行为就颇为猖獗。历代都采取了形式多样的防伪措施,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种:
1、严刑峻法,奖惩并行,严禁伪币的制造和流通。古代各朝各代都对铸造假币的犯罪分子极为残酷,在秦代私铸钱币的惩罚是处死,而汉代则升级为闹市处死,到了唐代量刑减轻为流放三千里,宋代之时又改为绞刑,元代伪造钞者处死,明代依旧是斩刑,清代私铸货币非斩即绞。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奖赏措施,奖赏告发人和自首者,奖励查获伪钞的官员。宋代规定告发者赏银千贯,金代规定赏银三百贯,元代规定除赏钞五锭外,还将犯人的家产全部赏给告发者。
为区分私铸,剪边形五铢铜母范
2、严格管制币材,铸造钱币需要铜、铁、锡等金属材料,制伪钞则需要钞纸。为了从源头上制止作伪,政府采取了禁铜、榨铁以及垄断钞纸等措施以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宋代时期,民间铜器制造业不断发展,为了集中币材以供宋朝政府铸钱之专用,根据《宋史》卷180《食货下二》的记载,宋朝法律就规定:“凡山川之出铜者悉禁民采,并以给官铸焉。”
3、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减少私铸的产生。宋朝时期为了顺应预防私铸钱币,同时也是统一全国货币,发展商品货币经济之需,宋太祖即位后就开始铸钱,大力铸造钱币,发展铸钱业。
4、提高官铸钱质量,改善工艺水平,加强货币本身的防伪功能。古代钱币也拥有一定的防伪技术,如特殊纸张、官押官印等。宋代为保证钱币质量,在铸钱时有严格的工序要求和操作规范。《游宦纪闻》卷二就记载:“其勇工之序有三:日砂模作,次日磨钱作,末日整作。”可知宋代特币有严格的工序要求和操作规范之则。
石范与私铸小钱的对比
5、普及、提高辨别伪钞水平,设立民间辨钞人。各地官府都在钱局设有辨钞人,专门帮助民间识别纸币真假,普及有关知识,提高人们辨别真伪的能力,辨别后收取手续费,一般收二钱,最多收六钱。这在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背景下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
私铸钱的价值及收藏私铸币虽是低劣钱币,工艺简陋、制作粗糙、成色较低,很多时候都有着古代假币的性质,但却具有独特价值,且在现代市场上的价格一直攀升,其原因如下:
1、私铸钱只在一定地域内流通,铸量较小,存世量少,稀缺性是致使其价格攀高的直接推手。
2、私铸钱具有历史独特性,对于钱币学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版块,它们不但能对有些历史起到填充作用,甚至还能将某些时期的铸币断层链接起来。有些私铸币还是人民反对压迫,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以及是混战时期军阀私铸币等。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符合人们对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挖掘或追求。
晚清铸币局私铸的顺治通宝
私铸钱虽然相对于古代官铸钱,质量有所不如,但毕竟都是古代造物,或多或少有着一定的历史价值或研究价值。一些品类的私铸钱因为其稀有性,甚至在收藏市场上有更高的价值。
总而言之,私铸钱也是我国古代钱银文明的一部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必定的保值和增值功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