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998年特大洪水有多可怕?30万军人跳江布防,老百姓哭求:别跳了
1998年夏天的那场特大洪水,令人刻骨难忘。
几百万人民家园被淹,沦为灾民,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32万解放军跳进洪流,用自己身体筑成一道堤坝。
岸上的老百姓们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往河里跳,不禁心疼地哭求他们:房子我们不要了!求求你们不要再跳了!
那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啊,即便是20多年过去了,人们想起那时的场面,依然会感动到热泪盈眶。
百年难遇的洪灾长江决口,九江告危,荆江分洪。
1998年夏天,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席卷长江中下游地区。
从6月中旬开始,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就连续下了十几天的大暴雨,长江爆发了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
洪水冲上岸,很快就将老百姓的房屋淹没,树木冲垮,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极大的威胁。
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党中央立即调集大部队投入到抢险救灾的工作中。
一声令下,32万解放军武警官兵们冲到了洪灾一线。
在这场洪灾中,要数武汉、就将、荆州等地的防汛压力最大,尤其是武汉,长江和汉江在这里交互,堤坝长达长达公里,一旦决口,整个武汉都会变成一片汪洋。
为此数万名解放军日夜加固提防,打响了保卫武汉的艰难一仗。
8月4日凌晨,九江的市民们还沉睡在梦中,村里的大喇叭就开始喊,大家抓起衣服就往山上跑。
老百姓们刚刚撤离,洪水就如猛兽一般,冲毁了他们的房屋,村子里的老树被连根拔起,牲畜都被洪水卷走了。
然而老百姓们虽然进行了紧急转移,但并不意味着危险就解除了。
前发传来警报,堤坝下发现泡泉,这也意味着,很可能再次发生决堤等事故。
在这危急时刻,南京军区临危受命,副司令董万瑞亲自担任总指挥,带领着3万多名解放军前往九江抗洪,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大堤!
千年一堵,人间奇迹情况紧急,战士们没有相关的大型设备,要堵住堤坝,解放军们只能动用最简单的人力。
就这样,战士们将沙袋一代一代往堤坝上抗,可是这些沙袋,对于湍急的水流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很快就被洪水冲散了。
可是战士们并没有放弃,能多堵一分钟,就能减小一分危险。
连续奋战几个小时,战士们的腿都被泡得发肿,身上伤痕不断,但是没有一个人退下来。
8月7日,人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九江大堤出现了50米宽的缺口,靠沙石已经无法将缺口堵上。
这时候,反坦克连将自己的卡车开过来,上面装满沙石,然而5吨半重的卡车只是在水里打了个转,就被冲走了。
这时候,董万瑞想到了货轮,于是立即征用长江下游的货轮,货轮的主人二话不说就交给了解放军。
货轮卡在缺口处后,水流总算是止住了,但这并不代表着危险接触,还有许多口子和缝隙,仍在不断地渗水。
九江大堤的水流依然湍急,随着洪水的冲刷,缺口还会越来越大。
为此上级部门做出紧急指示,在大豁口搭建起一张铁网,然后往里面填充挡水物。
可是洪水的冲击太大,工兵们根本站不稳,无法进行正常作业,必须有一个挡水的屏障,减小洪水的冲击力,让他们尽快地堵住缺口。
谁也没想到,这些20出头的小伙子,竟然一个接一个地跳进了洪水里,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用自己的身体建立起一道厚厚的人墙!
就连年近60岁的董万瑞司令也同战士们一起跳了下去。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搬运沙袋的战友们挡住水流,有的战士倒下了,就会立即有人顶上来。
岸上的老百姓们看着这些战士们一个接一个的往下跳,不禁心疼的留下泪水。
如果他们没有穿上这身衣服,也不过是一群刚刚成年的孩子,正是因为他们现在的身份,他们不得不冲在最前面,把老百姓护在身后。
看着这些站在洪水中的战士们,老百姓也会心疼,他们是兵,也是谁家的儿子。
求求你们别再跳了!老百姓们哭喊着,哪怕是自己的家没了,他们也不行让这些战士们失去生命!
终于在奋战了5天5夜后,九江大堤决口被成功封堵,九江安全了!
堤在人在,堤亡人亡!这些解放军战士们,是拿生命堵住了肆意的洪水,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
抗洪英雄李向群在这场洪灾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这位累得倒在大地上口吐鲜血的解放军战士,叫做李向群,这一年不过20岁。
洪灾爆发后,广州军区某部“塔山守备英雄团”紧急奔赴长江抗洪前线。
原本李向群向单位提交了修建,但是得知发生了洪灾,他果断撤销了休假申请,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
早在两个月之间,李向群就曾随部队参与过漓江抢险任务,因为表现突出,还受到了营部的表扬。
来到荆州后,李向群发现,此时的洪水比他想象的还要凶猛,
在大堤上,李向群总是跑得最勤的那一个,能扛两袋他绝不扛一袋,只是为了能够尽快堵住管涌。
在浑浊的江水中,李向群的右脚踝上被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口子,但他能忍着剧痛一声不吭,直到排除险情。
在奋战了几天后,因为表现出色,李向群和其他九名战士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第一批火线入党的战士。
他在救生衣上写下“全力以赴”四个大字,随后,便又跑到儿跑到了大堤上。
一连奋战了14个小时候,李向群感到有些头昏脑胀,以为自己感冒了,李向群便问卫生员要了几粒感冒药,又继续与洪水作斗争。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向群多次晕倒在大堤上,每一次醒来,他最关心的都是大堤的安危。
8月21日这天,李向群高烧到了40度,可是当听到紧急集合的哨声后,李向群穿上作训服就往外跑,卫生员都来不及阻止,李向群已经跑到大堤上扛起一袋沙包。
可是当他距离大堤顶部一米的时候,李向全突然一阵眩晕,随即重重地栽倒在地,鲜血止不住地从鼻孔当中喷涌出来。
大家不住地往他身上,脸上浇水,一位大姨摘下自己的银戒指,为他刮痧。
随后,战友们将李向群送到了医院,然而这一次,李向群再也没有醒过来。
事实上,李向群并不是感冒,病毒早入侵他的身体,最终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更让人感动的是,李向群的父母得知儿子牺牲后。夫妻俩拿出2000快亲,替儿子交了第一笔也是最后一笔党费。
随后,父亲穿上儿子的“战袍”,加入了抗洪的队伍中,直至险情解除。
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中,出动了32万解放军,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屏障,保住了我们的家园。
而这其中,有许多向李向群一样的战士,把生命留在了无情的洪水中。
这就是人民的军队,当国家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会第一时间冲在人民的前面!
1998年特大洪水,6岁女孩紧抱大树9小时,如今她的工作令人自豪
1998年的洪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在这场灾难中,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江珊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她用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抱着一棵树,在洪水中坚持了整整九个小时,最终被救援人员成功救出。
那一天,洪水肆虐,无数家庭被冲垮,许多生命被夺走。然而,武警官兵和解放军却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救援工作中。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挽救每一个被困的人。在这场洪灾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这其中,江珊的坚持更是令人动容。
江珊是个普通的小女孩,但在面对洪水的冲击时,她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勇气和坚强。她紧紧抱住一棵树,不让洪水将自己卷走。九个小时过去了,她的手已经被洪水的力量割破,但她依然坚持着,没有放弃希望。终于,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江珊被成功救出。
这次经历让江珊对救援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决心长大后要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贡献。她努力学习,顺利考入警校,并在工作中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救援人员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江珊再次见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王明华。她紧紧地拥抱着他,泪水不禁涌上眼眶。她用微弱的声音表达了对他的无尽感激之情。王明华也激动地回应道:“你是个勇敢的小姑娘,我为你感到骄傲。”
江珊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后,她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她用实际行动履行着对人民的承诺,为人民服务。她参与抗疫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勇敢精神,保护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她在节目中说道:“我将一直努力,为人民做出更多的贡献。”
这个故事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更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是洪灾还是疫情,都无法阻挡人们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奉献。正是因为有了像江珊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江珊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无论遇到什么困境,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不屈不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向江珊学习,用我们的行动去改变世界。
心得体会:
这篇文章讲述了1998年洪灾中的一个感人故事,小女孩江珊在洪水中坚持了九个小时,并最终被成功救出。她的勇气和坚强令人动容,也激励着人们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江珊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在困难面前,我们应该保持信念,勇往直前。
首先,在洪灾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江珊的坚持更是令人动容。尽管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但她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勇气和坚强。她紧紧抱住一棵树,在洪水中没有放弃希望。这种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给予我巨大启示。无论遇到何种困境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江珊一样保持信念和勇气。
其次,在文章中提到江珊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后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并积极参与抗疫工作。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对人民的承诺,为人民服务。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当前全球面临疫情挑战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以江珊为榜样,积极参与到抗疫工作中,用自己的力量保护他人的生命安全。
最后,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困难的时代,文章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江珊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无论遇到什么困境,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面对,不屈不挠。只有如此,我们才能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因此,在面对困难时我将向江珊学习,并通过我的行动去改变世界。
总之,在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深刻认识到了坚持、勇气和奉献精神的重要性。无论处于何种环境和困境中,只要保持信念并勇往直前,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并为社会做出贡献。让我们向江珊学习,并以她为榜样,用行动去改变世界。
北京市退休老人,42年工龄,个人账户33万元,养老金能过1万吗?
大家都知道北京市的养老金水平很高。但究竟是怎样的程度呢?可能很多人想了解一下。今天有一位北京市的退休老人留言咨询,自己能拿多少养老金?让我们看一下他的具体情况:
1.北京,1963年7月出生,2023年7月份退休。
2.正在办理退休手续。
3.工龄42年(1981年8月工作,退休恰好42年)
4.个人账户余额33万元。
5.1992年10月至1994年6月,社保单位正在补缴(补缴上之后,养老金能提升不少)。
6.1994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全额缴费。
北京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计算公式,各省份其实都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唯一不同的是过渡性养老金。
首先,基础养老金部分=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各省份不同,这主要也体现出了各地的社平工资高低不同。北京市的计发基数是全国第二,去年是11082元,比其他省份普遍高出许多,预计今年能够达到11500元左右。不过说实话,现在办理退休,由于养老金计发基数还没有公布,还是使用11082元计算临时性养老金了,所以我们还是以11082元测算。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这实际上就相当于本人历年缴费档次的平均值。如果始终按照100%缴费,平均缴费指数就是1。一般来说个人是很难测算出自己的平均缴费指数的。
但是说实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能反映差不多。一位朋友个人账户余额22万元,平均缴费指数是1.1左右。这位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余额33万元,预计平均缴费指数能在1.5以上。
假设平均缴费指数1.5,工龄42年是可以领取5818元的临时性基础养老金。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33万元,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2374元。
以上两部分余额就超过8000元了,因此估计基本养老金过1万元希望是很大。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北京市的过渡性养老金分两部分计算:
1992年10月至1998年6月,按照本人的实际缴费指数计算。
5.75年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1.5,可以领取8.62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1992年10月以前的视同缴费年限,这位老人有11.25年。这是按照视同缴费指数一计算的,正好可以领取11.2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两部分待遇求和,可以领取19.87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即2203元每月。
以上三部分相加,每月养老金可以领取10,395元。如果说等待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以后,估计还能提升三四百元的。
这样的养老金水平,相信即使在北京市也是可以衣食无忧的。而且未来随着每年养老金的不断调整,还会越来越高,所以能够安享晚年生活。
#8月财经新势力#
47岁的贾静雯和45岁的林心如
“你保养得蛮好的啊!”
——《华灯初上》里,杨祐宁演的警察阿成调侃刚认识的会所老板娘罗雨侬(林心如 饰)。
故事发生在1988年,这年罗雨侬36岁,比现实里的林心如小9岁。
林心如1976年的,今年45了。
在保养成精的女明星群体里,林心如其实真算不上驻颜有术的,各种路透里她的崩坏照不缺,但这几年低调拍戏,竟不知不觉间也摆脱了困扰很多中年女演员的“必须扮嫩才有女主角可演”的职场魔咒。
说起来也是很爽的一件事吧。这次的《华灯初上》是因为她一直想挑战一下“酒家女”的角色,但因为长了一张温柔贤惠甜美挂的脸,即便到了年纪也有深刻觉悟:不会有人来找自己演这种风情挂的。
所以干脆自己当制片人自己搞项目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
现实中的爽剧情节也应运而生:剧拍完,网飞出手买下了全球独播权,目前第一季8集已经放出,点播成绩不错,豆瓣口碑也打到了8分+,算是初战告捷,第二季据说月底就要趁热开播。
你们来品品,昔年温婉如水的紫薇格格林心如,20多年后化身台北巷弄里一家日式会所的妈妈桑是个什么水平?
迎客↑
撩人↑
训人↑
浓妆艳抹,波浪卷,身姿曼妙,大红唇,人生三四十,正是一个女人最知道自己哪里美,怎么散发美的年纪,虽然私下对镜自揽时也心知肚明年华正在褪去,但不妨碍,在外人面前时时武装,将风情演绎得恰好,细心拿捏,怎样将将最撩人。
↑这个扎头发的撩人画面是林制片自己现场设计的
这样成熟的女人,经历过很多,也见识过很多男人,吃过生活的苦,知道如何在苦海里找到一点属于自己的甜……
所以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些离奇、狗血的事情,便有了天然的、丰沃的底蕴,那是傻白甜偶像剧女主无法承托的、被人生的熔岩锻炼过的火山泥。
罗雨侬,一个有故事的中年女人,结过婚,生过娃,坐过牢,和好姐妹苏庆仪(杨谨华 饰)一起在台北最繁华的夜生活一条街上,开了家高档私人会所,目标客户多是当时被派驻台北,有钱却寂寞的日企高管。
会所里的小姐们人人会日语,个个解语花,待客时温柔体贴,妥善周全,但下完班,却各自有人生的泥潭要蹚。
妈妈桑苏庆仪,和好姐妹罗雨侬爱上了同一个情场浪子江瀚(凤小岳 饰),多年姐妹情面临艰难考验;
白天是大学生,夜晚来兼职陪酒的爱子(郭雪芙 饰),暗恋着刚被苏庆仪抛弃的小男友何予恩,三人之间也有一个撕逼场;
资深小姐阿季人老珠黄,却身负高利贷,唯一指望是客人中村先生能娶她,带她回日本,但中村求婚的对象却是更年轻漂亮会处事的苏庆仪。
三人又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
还有另外两位小姐——刘品言演的有着悲惨身世的花子,谢欣颖演的爱上牛郎甘愿为对方贩毒的百合,和女老板苏庆仪也都各有心结和恩怨。
这家名为“光”的私人会所里,看似灯红酒绿,奢华糜烂,却也罅隙处处,危机暗藏。
故事一开场,就是“光”的一名小姐被发现陈尸山野,然后最后一集才揭晓答案——被害者身份就是苏庆仪,中间6集,就是闪回案发前数月,“光”会所内外,苏和各个姐妹之间的故事。
其实一共有24集,第一季8集围绕着悬疑点”被害者是谁”进行了铺陈;未来16集大概要讲的,是谁杀了阿苏,以及阿苏的弟弟(霍建华 饰)出狱后,会怎么帮姐姐讨回公道的事。
案情其实没有多复杂,但讲故事的手法比较日系悬疑范儿,细节处理得也扎实,年代感突出,人物群像丰满。
人人皆有动机,人人都有可疑,让整件事自始至终有谜云环绕。而这样“猜谜解谜”式的故事,也只有发生在大龄成熟女性身上,才让人信任故事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充分感受到内里人性的幽微且复杂。
两个相伴近20年,情谊绵长又富有人生阅历的闺蜜,为何会为了一个肤浅的浪子而撕逼?一群原本抱团取暖,一起努力搞事业挣钱的姐妹,为何屡屡因男人而盲目地让各自的人生变成一茶几杯具?
凤小岳这次演渣男也好绝
希望剧集的后半部在故布疑阵的同时,也能解答这种种的人性之惑,而不仅仅流于卖弄姐妹攻心计这样的戏码。
至少目前来看,林心如的这一单是干得挺漂亮的:演了自己想演的角色,拓宽了自身的表演类型,也让业界肯定了她的制片能力和眼光,在经济回报上也相当可观。
在各界嘲她“娶”了霍建华就糊掉了之后的这些年里,她先生娃带娃,安置好家庭,又复出低调拍戏,已经陆续出了多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或角色。
去年那部悬疑剧《谁是被害者》中,她特别出演主导了一系列凶杀案的“幕后黑手”李雅均,言行极端,纯素颜出镜,丑到自己都不敢看监视屏,让观众看到她想要转型的决心;聚焦边缘人的电影《迷失安迪》里,也是抛弃了一切浮华,演一个外来劳工;今年这部《华灯初上》,更让她在表演上的“野心”进一步暴露。
↑《谁是被害者》
↑《迷失安迪》
顺带,这两年她还拿了个MBA硕士学位。
骨子里一直叛逆、有主见的林心如,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温驯乖巧的紫薇格格,父母给了她甜美可人的外表,她也从中受益多年,不过如今这个样子的她才更符合我心目中的心如本色:专业干练、务实又强大。
都说女生三十岁以前的外貌是父母给的,三十岁以后的外貌则靠的是自己的修炼。这句话放在这些中年女演员的身上真是再妥帖不过。
另一位比林心如还要大两岁的台湾女演员贾静雯,年轻时也是甜美娇俏挂的,最近两三年则屡屡靠坚毅、强韧的女性角色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说起来,贾静雯转型转得比林心如还成功一些。
早在两年前,她主演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就一举拿下了金钟奖最佳女主角,今年挑战大银幕,主演钟孟宏的新片《瀑布》,更是直接封后!
新作里她演一个单身母亲罗品文,离婚三年,和青春期的女儿关系日益紧张,恰逢疫情期间俩人要同室隔离,女儿发现母亲精神正在走向崩溃……
贾静雯前期造型还是职场白领,被要求剪短发,梳油头,后面精神病发,被画黑眼圈,嘴内塞棉花营造脸部浮肿的颓唐形象,也是完全抛弃了外形包袱,但付出后的收获也是让人意想不到——她主演的大银幕作品不多,一演就拿了个影后也像是老天突然给了个彩头。
遥想两年前,凭《我们与恶的距离》拿最佳女主时,她还调侃过,当时制片人曾一度纠结,是否要用自己这样一个快过气的女艺人来演女主角。2年后,导演钟孟宏主动给她递上剧本,说这个故事为你而写,非你不可。
这样的逆袭路径,也就一个字,爽!
出道30多年,也不能说贾静雯是被外貌耽误的演技派,而是这些年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可以承接这些厚重角色的特质。
16岁就拍广告出道,本是富家女,但谁料大学才读了一年,父亲破产,患癌,负债几百万,19岁的她不得不辍学拍戏,拼命还债。
最辛苦的时候,两年拍16部戏,常常一个人轧几个组,累到化妆时都在睡觉。化妆师好友说,当时都要想办法怎么在贾不睁眼的情况下就给她化好眼妆。
好在她事业运不错。
和林心如几乎是前后脚地在大陆爆红。林心如1998年凭《还珠格格》火遍东南亚,2000年的《小宝与康熙》,2002年的《情深深雨濛濛》也是年度爆款。而她的好闺蜜贾静雯,2001年出了《大汉天子》,2003年有《倚天屠龙记》和《至尊红颜》,热播代表作也是可以打一下的。
林心如上的那期著名的《康熙来了》里,当时就盖章过俩人是在大陆最火的女明星。
不过比起被红气推着演各种乖乖女角色心不甘情不愿最终靠自己努力撕标签转型的林心如,以前拍戏更多是为了还债的贾静雯更波折一些。
其实俩人差不多同一年代涉足影视圈,古早时期都演过《天师钟馗》单元剧
命运也是真的弄人,到30岁出头才迎来事业巅峰,终于把债还清的贾静雯,2005年遇上了一段噩梦般的婚姻——以为是嫁入豪门终于可以卸下负担,却谁想掉进的是又一滩苦海。
第一任老公孙志浩是个玩咖,花心还不负责任,最后双方以对薄公堂做结,为了争取到女儿梧桐妹的监护权,贾静雯一咬牙,给无赖般的老公支付了2600万(新台币)才脱身。
好在她性格足够坚韧,哪里跌倒了,就哪里重新来过,虽然被男人伤得厉害,却也始终相信爱情,最终等来一个年下弟弟修杰楷,忠犬又贴心,3年后来到她的生活,也治愈了她破碎的生命。
俩人这些年相继生下了人类最萌幼崽担当的咘咘和Bo妞,每次全家人整整齐齐地出镜,就让人发自肺腑地觉得,贾女神真是苦尽甘来。
如今的她,连外貌负担也没多少了,最新微博里晒的庆生照,脸蜡黄到和素人有得一拼,还做鬼脸,女神滤镜碎一地。
和前夫也早就大大方方地和解,一起出席大女儿梧桐妹的毕业典礼,因为如今自己过得足够好,足够强大,对过去反而不再怨愤,只感恩,“我想那也是走过了一段路,你自己回头看了之后,其实是感谢的。”
对强大的女性来说,曾经过往,皆为序章。
被生活历练过的特质,才是她们修炼到40岁后最引人注目的闪光点。
而人到中年,家庭经营得好,事业上又能靠专业积累获得认同的话,这样的女性,身上的自信和强大真的会发光。
就像社会你心如姐一样,有人敢当面挑衅问些不三不四的八卦?
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