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取回流失海外各大古籍——先天王雷治颠降邪大法
《道法九要 ·行法第六》: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
道法九要 · 行法第六
夫法者,洞晓阴阳造化,明达鬼神机关,呼风召雷,祈晴请雨,行符咒水,治病驱邪,积行累功,与道合真,超凡入圣。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再狐疑。欲祈雨救旱,先择龙潭江海,碧壑深渊,云龙出没之地,依法书篆,铁札投之。如不应,方动法部雷神,择日限时,登坛发用。祈晴之事,在乎诚心静念,运动旸(yáng)神,召起冯夷风部之神,扫除云雾,荡散阴霾,易歉为丰,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应之随手。驱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审究真伪。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当以诚心召将而驱之。若传人不一,闻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历而馘(guó)之。若遣祟,切不可发送酆都,没后恐有连累。戒之!慎之!若治病之法,宜仔细察其病证,次当给以符水治之。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脏之间,顺则平康,逆则成病。或嗜欲失节,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气侵则成病,以我正真之炁,涤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阳,敌彼之阴。若患者执迷邪道,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救人功满,而证仙阶,而为妙果欤。
一、每种道法之中都蕴含着天地大道
在白玉蟾真人看来,道人修持的是天地大道,所施行的每种法术之中,均蕴含着个人修持的道果。修习晴雨的法术,必须先要明心知理,德合天心,才能得心应手。修习驱邪的法术,必须先立正己之心,才能真正降魔。修习治病的法术则需要自身所修真阳攻破病患者的邪气病灶。白玉蟾真人在“明道”一章中指出,达到明道的境界后,可以“证果真仙”,这是刚刚体会到成仙后的境界;但是“行法”一章,已经明确指出,可以“证仙阶”“为妙果”。白玉蟾真人以为,修炼成仙的方式并非单纯的自我修行,而是要用道法救人危难,积累功德,这才是更广博的天地大道。
二、道法的主要形式和施行
白玉蟾说“夫法者,洞晓阴阳造化,明达鬼神机关,呼风召雷,祈晴请雨,行符咒水,治病驱邪”。“夫法者”,是所谓法的意思。“洞晓”,透彻地知道和明白的意思。“阴阳造化”,指的是万物内在的阴阳变化。“明达”,明确而透彻地了解。“机关”,现在多指处理事务的办公部门,原来是指控制事物发展变化的某个部位。“鬼神机关”,就是指能够控制鬼神活动的部门。“呼风”,就是呼唤来风雨。“召雷”,就是召请雷部诸神。“祈晴”,就是祈求天气变晴,终止淫雨。“请雨”,就是祈求天气下雨,终止酷旱。“行符”,施行符法的意思。“咒水”,对水念咒,使得法水有验的意思。“治病”,为信徒治病的意思。“驱邪”,为信徒驱除邪魔的意思。以上几项就是道法的主要形式和功能。
“积行累功,与道合真,超凡入圣。”“积行”,就是不断地施行道法。“累功”,就是不断积累修道人的善功。“与道合真”,就是同道融合为一体,修炼成真的意思。接着白玉蟾又指出,“超凡入圣”,指的是行法的人,因为不断施行八种道法,为人排忧解难,积累了足够的功德,最终修炼成真,超出一般普通人的境界,进入了有高超道法的神圣行列。
“必先明心知理,了了分明,不再狐疑。”“必先”,一定先要的意思。“明心知理”,就是心中明白、懂得道法的道理。“了了分明”,了了就是明白和清楚的意思。了了分明就是对于八种不同道法都非常清楚明白。“不再狐疑”,就是施行道法起来,没有任何怀疑和犹豫的意思。
接着,白玉蟾讲道法的施行,首先是祈雨。“欲祈雨救旱,先择龙潭江海,碧壑深渊,云龙出没之地,依法书篆,铁札投之。如不应,方动法部雷神,择日限时,登坛发用。”“龙潭”指的是地势凶险的深渊。“江海”指的是江河和海洋。“碧壑”就是绿色的山溪。“深渊”就是深深的水潭。“云龙”是能够致雨的龙。相传云龙就躲藏在这四种地方的水中。“依法”,就是按照道法的规定。“书篆”,就是画符。“铁札投之”,铁札是坛场的法器之一。符书画在纸张上,纸张不能沉入水中或水底。为了让符篆发挥召唤云龙的作用,因此,将符书装入铁札之中,或者直接书符于铁札之上。“如不应”,如果云龙没有反应和动静,也就是仍然没有雨。“方动法部雷神”,“动”,指的是惊动或者动用。“法部雷神”,指的是道法中的雷神。“择日限时,登坛发用”,“择日限时”就是要选择日子,确定时刻。“登坛”即登上法坛。“发用”即发遣和使用雷部的神灵。这是讲的祈雨的道法。
“祈晴之事,在乎诚心静念,运动旸神,召起冯夷风部之神,扫除云雾,荡散阴霾,易歉为丰,救民疾苦。若德合天心,应之随手。”“祈晴之事”,指的是祈祷天气好转,停止雨雪之灾。“在乎”指的是运用道法的关键在这里。“诚心静念”,“诚心”是心要虔诚,“静念”就是保持安静,专心思念祈晴之事。“运动”,此处作动词用,就是运作起来的意思。“运动旸神”,就是施行道法的道士自己的阳神运作起来。“冯夷”是水神的名字,即河伯。“冯夷风部”之神,就是主管雨水的众神灵。“阴霾”,霾是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尘埃等颗粒引起的昏暗的现象。有霾的日子通常比较阴暗,通称阴霾。“荡散阴霾”,就是风神刮起大风以后,阴霾自然飘荡散去,晴空自然出现。“易歉为丰”,“易”,改变的意思。“歉”,歉收的意思。“丰”,丰收的意思。“易歉为丰”,指的是连绵的阴雨消散,使得歉收变成丰收。“救民疾苦”,就是救济百姓于歉收的疾苦之中。“若”,即如果。“德合天心”,行施道法的人所作的事情是符合天意的。那么,“应之随手”,祈祷天晴的事情,就能够随着道法的施行,立刻得到响应。这是讲的祈晴的道法。
“驱邪之道,先立正己之心,毋生妄想,审究真伪。古云:‘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当以诚心召将而驱之。若传人不一,闻法避罪逃遁者,差雷神巡历而馘之。”“驱邪之道”,指的是行施驱邪的道法。“先立正己之心”,首先要摆正自己正确的心思,也就是说,行法的人不能有邪念。“毋生妄想”,就是不能产生胡思乱想。“审究真伪”,审察和探究真的和假的,正的和邪的,善的和恶的,等等。“古云”,就是古人说的意思。“若要降魔鬼,先降自己邪”,意思是如果你要降伏魔鬼的话,你先要把自己心中的邪魔降服。然后,再以虔诚的心来召集天将,把邪魔驱除出去。“若传人不一”,如果传授道法的人不相同。“闻法避罪逃遁者”,指听到和看到道法,就畏惧得想逃避罪孽而逃逸躲藏的邪魔。“馘”是古代战争中割掉俘虏耳朵的刑罚。“差雷神巡历而馘之”,就是差遣雷部神灵,巡查抓捕和处罚邪魔。“若遣祟,切不可发送酆都,没后恐有连累。戒之!慎之!”“遣祟”,发遣邪魔的意思。“祟”,就是鬼怪邪魔以及鬼怪邪魔害人的事情。“切不可发送酆都”,意思是不可以将邪魔发送到地狱去。“没后”,指施法的道士死后。“恐有连累”,恐怕会有连累。“戒之慎之”,就是要谨慎对待,不可以发送酆都的意思。这是讲的驱邪的道法,而且单独提到“遣祟”的告诫。
“若治病之法,宜仔细察其病证,次当给以符水治之。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脏之间,顺则平康,逆则成病。或嗜欲失节,或心意不足而成邪,故邪气侵则成病,以我正真之炁,涤彼不正之邪,以我之真阳,敌彼之阴。若患者执迷邪道,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若治病之法”,为了治病而施法的意思。“宜仔细察其病证”,就是应该仔细观察病人的病症的意思。“次当给以符水治之”,就是其次应该给以符水治病。“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脏之间”,“盖”,是古汉语的发语词,作为论述的开始。“三焦”,是中医学名词,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在心下下鬲,在胃上口;中焦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盖人之气运于三焦五脏之间,顺则平康,逆则成病”,就是说人的内气运行于三焦和五脏之间,气流顺畅,人的身体就平安和健康。如果内气运行碰到障碍,逆向运行,那么人体就会生病。“或嗜欲失节”,“或”,就是有的人的意思。“嗜欲失节”,指人的嗜好欲望失去节制。“心意不足”,指人的思维控制能力不足。“嗜欲失节”和“心意不足”就可能成为侵犯人健康的邪毒。“故邪气侵则成病”,邪气侵犯人体,就使得人体阴阳失衡,酿成疾病。“以我正真之炁涤彼不正之邪”,就是施行道法的人以自身正真之炁来洗涤病人的不正的邪气。“以我之真阳敌彼之阴”,就是施行道法的人以自身的真阳来克服邪魔的阴气。“若患者执迷邪道”,“患者”,指被邪魔侵入而受邪气得病的人。“执迷邪道”,就是固执邪道,不能悔改的病者。“可方便而化之符水而治之”,可以用简便的方法,即用符水来治疗病人。这段较长,讲的是治病救人的道法。
最后,白玉蟾指出,“救人功满,而证仙阶,而为妙果欤”,指的是施行道法救人,就能建功,建功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功业满足就可以位列仙班,得到奇妙的道果。
神话传说中的七大神剑,轩辕黄帝用最后一把上古神剑打败了蚩尤
神话世界里,神仙们并非是一派祥和,诸神之间也会有战争。上古时期就有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争神之战等上古大神之间发生的神仙之战。《封神演义》更是围绕阐教、截教两大神仙阵营之间的战争而写的神魔小说。
神仙打架往往不会赤手空拳,他们都有自己的神兵利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手拿金箍棒对阵二郎神的三尖两刃刀、王灵官的金鞭、哪吒的乾坤圈等等,他们之间的打斗非常精彩,让人印象深刻。在神话传说中,有很多神仙以神剑作为兵器,本期就跟大家聊聊神话传说中的七大神剑,轩辕黄帝用最后一把上古神剑打败了蚩尤。
诛仙剑
诛仙剑来自于《封神演义》,它有四把神剑组成,分别是诛仙剑、戮仙剑、陷仙剑和绝仙剑,剑名带有“诛”、“戮”、“陷”、“绝”四字,从中就能感受到很强的攻击性。诛仙剑为通天教主所有,他曾炫耀此剑的威力:“非铜非铁又非钢,曾在须弥山下藏。不用阴阳颠倒炼,岂无水火淬锋芒?“诛仙”利,“戮仙”亡,“陷仙”到处起红光;“绝仙”变化无穷妙,大罗神仙血染裳。”诛仙剑威力非凡,神剑加上诛仙阵图,就组成了无敌的诛仙剑阵,元始天尊联合太上老君、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众神合力才破了此阵。
三五雌雄斩邪剑
此神剑由雌雄两把构成,是道教神话里张道陵天师所持的宝剑。相传张天师在鹤鸣山修道炼丹时,恰逢当地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同时,蜀地还有六天魔王、八部鬼帅等妖精邪怪常常出来侵扰百姓,青城山还有一位名叫“青城魔君”的妖怪,也是常常在人间兴风作浪。太上老君降临凡间,赐予天师“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和“阳平治都功印”三大法宝,张天师手拿神剑降伏了一众魔王。据典籍记载,三五雌雄斩邪剑“状若生铜,五节连环之柄,上有隐起符文、星辰日月之象,重八十一两,常用诛制鬼神,降剪凶丑。”
七星宝剑
七星宝剑是《西游记》里太上老君所锻造出来的神剑。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原本是兜率宫负责看守八卦炉的道童,趁机下界凡间,成为唐僧取经路上的劫难。两位小妖下界时偷走了好几件法宝,有紫金葫芦、捆仙绳、羊脂玉净瓶、七星宝剑等等,银角大王曾经用七星宝剑战胜过沙和尚,不过金角大王拿着七星剑跟孙悟空打了30回合左右,败下阵来。在太上老君打造的众多法宝里,七星宝剑算是段位比较低级的兵器,远远不及金箍棒、九齿钉耙等。
北方黑驰衮角断魔雄剑
神剑是真武大帝所用的兵器,《西游记》里真武大帝虽然出场不多,但是也能看出祂的本领不凡。道教神话里,真武大帝有两种来历,一种是天上二十八星宿的玄武所化,属于星宿神;另一种是太上老君的第八十二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在武当山学道历时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真武大帝身披金锁甲胄,执剑赤足,身旁有龟蛇二将,号称天庭第一战神。真武大帝手中所拿的神剑名为北方黑驰衮角断魔雄剑,剑长七尺二寸,代表着一年之中的七十二候;剑重二十四斤,代表着二十四节气;剑宽四寸八分,代表一年之中的四时八节。
飞烟剑
飞烟剑是《封神演义》里火龙岛的焰中仙罗宣所有,此剑一分为二,由太阳火精炼化所成。罗宣号称焰中仙,极擅火系法术,拥有飞烟剑、五龙轮、万里起云烟、照天印、万鸦壶这五件火系法宝,用以放火。飞烟剑可以发出烟雾,扰乱敌人的视线,此外神剑还能使出三味真火,让对手难以招架。
阴阳剑
阴阳剑是《封神演义》里哪吒所用的兵器,由太乙真人所赠,此剑一阴一阳,分为两把,又称阴阳双剑。小说里,太乙真人传哪吒隐现之法。哪吒大喜,一手执乾坤圈,一手执混天绫,两只手擎两根火尖枪,一手执金砖,还空三手;真人又将九龙神火罩,又取阴阳剑,共成八件兵器。为何是八件兵器呢?原来《封神演义》里的哪吒是三头八臂的形象,而在《西游记》里,哪吒为三头六臂,兵器也变成了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六件。
轩辕剑
最后一把是鼎鼎大名的轩辕剑,轩辕剑顾名思义为轩辕黄帝所有,此剑的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剑为众神助黄帝采首山之铜打造的圣道之剑,内含无穷威力。涿鹿之战中,黄帝手持此剑战胜了蚩尤,这场旷世之战不但多个部落参与其中,还有九天玄女、风伯雨师等诸神,此外还有应龙、饕餮、少昊、伍胥、伤魂鸟、夔等等。黄帝御龙飞升之后,轩辕剑留在了人世间。后来轩辕剑又传到了夏禹的手中,所以此剑又名为“轩辕夏禹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