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哪一年是闰年:1900.1996.1998.2001(哪一年是闰年)

哪一年是闰年:1900.1996.1998.2001(哪一年是闰年)

2020双闰年!庚子鼠年共384天 网友:扎心!要多上1个月班

今天一早,不少网友收到一条“悲伤”的消息,2020是双闰年。

啥是双闰年?简单说,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

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公历中有闰日,也就是2月有29天的年;农历中有闰月,即1年有13个月的年即成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公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

公历2020年为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四月”,2020年春节是公历1月25日,而2021年春节是公历2月12日。即将过去的农历猪年共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鼠年全年384天。此外,鼠年还有两个立春,分别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这种情况在2012年出现过,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被安排了一个闰四月,从2012年1月23日开始,至2013年2月9日结束,共有384天。为双闰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除夕是腊月二十九;还有两个立春,年初一个,年尾一个。

另外,在2017年,农历鸡年出现过“闰6月”,从2017年1月28日开始至2018年2月15日结束,共计384天。2017年还是个“双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腊月十九又立春。

网友评论

有网友调侃:

“2月29号那天出生的终于可以过生日了,提前祝你们生日快乐”

“一年384天?太棒了,我多赚了19天”

还有网友发现, 2262年有两个春节。就是传说中的闰正月。

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从18世纪~22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正月,之后的25世纪,28-41世纪也没有出现闰正月。上一个闰正月出现在17世纪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3世纪的2262年(壬寅年)。

然而有人就说:2262年双春节怕是赶不上了。

除了双闰年,2020年还是十分具有对称美的一年!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一年除了2020年02月02日是千年一遇的对称日外。今年还有五个神奇的周六:

2020年04月04日

2020年06月06日

2020年08月08日

2020年10月10日

2020年12月12日

这五个周六全由双数组成且是极具对称美的日子,对着这“6”到飞起的周六。有网友称“今年脱单的人一定很多!”

2020双闰年!庚子鼠年共384天 网友:扎心!要多上1个月班

今天一早,不少网友收到一条“悲伤”的消息,2020是双闰年。

啥是双闰年?简单说,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

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公历中有闰日,也就是2月有29天的年;农历中有闰月,即1年有13个月的年即成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公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

公历2020年为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四月”,2020年春节是公历1月25日,而2021年春节是公历2月12日。即将过去的农历猪年共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鼠年全年384天。此外,鼠年还有两个立春,分别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这种情况在2012年出现过,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被安排了一个闰四月,从2012年1月23日开始,至2013年2月9日结束,共有384天。为双闰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除夕是腊月二十九;还有两个立春,年初一个,年尾一个。

另外,在2017年,农历鸡年出现过“闰6月”,从2017年1月28日开始至2018年2月15日结束,共计384天。2017年还是个“双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腊月十九又立春。

网友评论

有网友调侃:

“2月29号那天出生的终于可以过生日了,提前祝你们生日快乐”

“一年384天?太棒了,我多赚了19天”

还有网友发现, 2262年有两个春节。就是传说中的闰正月。

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从18世纪~22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正月,之后的25世纪,28-41世纪也没有出现闰正月。上一个闰正月出现在17世纪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3世纪的2262年(壬寅年)。

然而有人就说:2262年双春节怕是赶不上了。

除了双闰年,2020年还是十分具有对称美的一年!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这一年除了2020年02月02日是千年一遇的对称日外。今年还有五个神奇的周六:

2020年04月04日

2020年06月06日

2020年08月08日

2020年10月10日

2020年12月12日

这五个周六全由双数组成且是极具对称美的日子,对着这“6”到飞起的周六。有网友称“今年脱单的人一定很多!”

怎么判断是不是闰年?牢记一句话,再也不受困扰

相信有一些朋友,对于闰年的问题,会有这样一些疑问:怎么感觉总是在闰年?到底什么是闰年?为什么要闰年?怎么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

一些朋友为什么会有,好像总在闰年这样的感觉?很大可能是因为,把农历中的闰月,与阳历中的闰年,放在一起来理解了。

实际上,阳历才有闰年,阴历只有闰月。

阴历的闰月,也就是在一年12个月当中,多出来了1个月,成了13个月。这与阳历年中的闰年,并不是一回事。

那么在阳历中,到底什么是闰年?为什么要闰年?

我们都知道,一年有365天,这就是阳历中一年的天数。然而实际上,地球绕太阳一圈,真实用的时间是365.24219天。

显然这样一来,我们每年会少算0.24219天,每4年的话,就少算将近一天。

少算的当然要补回来了,要不然不就吃亏了。

于是便设置了闰年。

那么到底该怎么闰呢?如何才能知道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呢?

其实阳历的闰年,就是每4年多加1天,加到2月份里。也就是2月份由原来的28天,变成了29天。

所以,如果想知道某一个阳历年,到底是不是闰年?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年数去除以4,如果得到的是整数,那这一年就是闰年。

但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每4年加1天的话,其实就等于多算了0.0312天。

多算怎么办?当然要减去了。

于是便有了世纪闰年。具体办法就是,当年数是100的整数倍,则必须除以400,如果得到的是整数,就是闰年;如果不是整数,就不是闰年。

因此,如何判断某一年是不是闰年呢?就是当这一年的年数,不是100的整数倍时,就用年数去除以4,如果得到的是整数的话,这一年就是闰年,反之则不是。当这一年的年数,是100的整数倍时,就用年数去除以400,如果得到的是整数的话,这一年就是闰年,反之则不是。

这就是阳历闰年的计算方法。是不是只要弄懂了,其实很简单的?

2023年闰月的秘密,2024年又是闰年,2025年惊现闰六月

2023年出现了罕见的时间现象,接连出现了闰二月和闰六月。这一系列的时间奇观不禁让我们好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中国古代的历法智慧,如《太初历》、《授时历》、《时宪历》,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特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然而,阳历和阴历之间存在微妙的不同步,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历史上出现了“19年7闰”的规则,即每19年中会有7个闰月,以保持阴阳历的协调。

确定闰月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而公历中的闰年则是为了调整与地球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这些历法的调整不仅是对时间复杂性的回应,也揭示了规律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在每个阳光灿烂的白天和每个阴历月圆的夜晚,感受记录时间和书写历史的神奇。中国古代的历法智慧,如《太初历》、《授时历》、《时宪历》,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特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阳历以其365天的年度稳定行进,而阴历则在每年354天内轻盈跳跃。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不同步,阳历每年比阴历多出11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历史上出现了“19年7闰”的规则,即每19年中会有7个闰月,以保持阴阳历的协调。确定闰月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承载着特定的自然意义,缺少中气的月份便可能成为闰月。在民间,陕西人的观念体现了对自然周期的深刻理解:“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

这虽非科学,却是基于自然观察的生活智慧。在公历方面,每四年的闰年也是为了调整公历与地球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其中二月份会增加一天。这些历法的调整,不仅是对时间复杂性的回应,也是对规律神秘面纱的一种揭示。它们虽看似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实则紧密相连。古代的历法智慧是如何影响当今社会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呢?我们是否可以从古代的历法中汲取智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这一系列罕见的时间现象不仅让我们对古代历法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也引发了对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你对古代历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