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阎崇年(百家讲坛十大经典)

百家讲坛十大经典阎崇年(百家讲坛十大经典)

走上百家讲坛,对阎崇年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为什么被打?

阎崇年,1934年4月24日出生,汉族,山东蓬莱人。

934年4月24日,阎崇年出生在山东省蓬莱市的解宋营村,汉族人。在这个半渔半农的村子里一直生活到15岁。谈起童年,他还有很清楚的印象。那时他随着家里务农,也随着渔民出海,体会过烈日炎炎的辛苦,也见过波涛汹涌的危险场面。这些经历,对他后来的人生道路影响很大。

也正是在村里,阎崇年开始上学读书,也初次接触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2003年,央视10套的科教类栏目“百家讲坛”收视率一直在科教频道的末位徘徊,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机。

2004年5月,阎崇年入主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

走上“百家讲坛”,对阎崇年来说,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

2004年,“百家讲坛”正准备开一个题目,叫做《清十二帝》。

按计划,准备请12个学者分别来讲12个皇帝。当时,编导打电话给阎崇年,请他来讲第一讲,关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因为早在1983年,他就曾写过一本《努尔哈赤传》。但阎崇年自己却有些犹豫:“我不行啊,这哪讲得好啊?”回想当时的情景,他坦承并非有意推托,而是真的心里没底。“我从没有当着电视观众滔滔不绝地讲过一个小时,平常采访个三五分钟,七八分钟倒是有。所以,我最后只得对编导说,‘好吧,试试看。行就行,不行的话,你们给毙掉就算了。’然后,我就去了。”

上了"贼船"就下不来了。

没想到,第一次录播的现场效果非常好。录完以后,“百家讲坛”的编导就提出要请阎崇年吃饭。“吃人的嘴短。吃饭的过程中,人家提出要求,你就不好意思拒绝了。”

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阎老先生疏淤理脉,用通俗生动而不失权威的语言,步步设疑、引人入胜的讲述方式,使清朝十二帝的形象真实而丰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路飙升,创下了央视10套收视率历史之最。

很多观众对“百家讲坛”的关注始于阎崇年。在“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口号中,阎老先生和他的《清十二帝疑案》被公认为“第一坛好酒”。

从2004年3月走上“百家讲坛”,阎崇年已经渐渐成为一个公众人物。有人评价其大器晚成,到了70岁才声名在外。但阎崇年却认为,成功是一个过程,没有终点。

阎崇年先生在2012年2月24日,再次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大故宫》,这是阎崇年自2004年以来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

阎崇年是新版“百家讲坛”一炮而红的第一人。

阎崇年因2004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系列讲座《清朝十二帝疑案》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他凭着长达半个世纪满学研究的深厚学术功底,不仅以史料翔实。条理清晰的讲稿内容赢得了专家、同行的认可,还以深入浅出、熟稔生动的讲座风格吸引了大批普通电视观众。特别是他的“正说”定位,对当下盛行的“戏说”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抗,如一股清新的风涤荡着日益混杂的大众传播领域和历史界。

其讲稿由中华书局以《正说清朝十二帝》结集出版后,曾长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的头把交椅,销售数近40万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正说历史的热潮。可以说,阎崇年是国内成功运用央视这一强势媒体,将历史这一严肃科学从书斋推向大众的第一人。

节目播出后的“明星”生活。

讲座播出后,阎崇年从一位书斋深处的学者变成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明星,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变化。

大量的讲学邀请及约稿几乎让他应接不暇,到目前为止,除了西藏因家人担心他的身体而没让去以外,国内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他踏过的讲台,并数次应邀到国外讲学。

当年,阎崇年无论走到哪儿,都有可能遇到喜爱他的观众。有一次在扬州参观,一位导游小姐认出了他,激动地丢下她的旅游团跑过去 合影。

谈及他的明星生活,阎崇年轻松一笑说,没有几个年潜心书斋的学术成果,我也不会被那么多人喜欢和认可,如果我现在在书房坐不住了,那我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他现在依然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简单且规律的生活。每天早4点起床,晚11点睡觉,中午就在沙发上打个盹。如果没有节目录制或其他外出活动,他便整日蜗居书房,写作累了就读书,读书累了就翻翻报刊。

学者阎崇年被掌掴,言论不当还是明清粉之争?易中天:是学术暴力!

话说2008年10月5日,“百家讲坛开山”、“清史头号大咖”,年届74高龄的阎崇年教授,受邀至江苏无锡新华书店,办新书签售会,读者想望风采,人头攒动。

根据记载,现场的观众热情高涨,阎崇年很高兴,对于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一直在互动。

一番交流之后,阎崇年开始了签名售书,场面一直都很正常,可是轮到一个年轻男子的时候,他迅速地出手给了阎崇年两巴掌,人们都惊呆了。

谁也没想到,有人会掌掴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更何况阎崇年还是一个老人,谁会对一个老人下手,不过该男子并没有狠命地打,似乎只是为了羞辱阎崇年。

最令人奇怪的并不是阎崇年挨打了,而是现场观众的反应,他们基本都没有指责这个男子,并且不少人都是拍手称快,还有一位眼镜男大骂活该,很快此事在网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网民们基本也是称赞该男子的做法。

阎被打得懵圈,幸亏旁人醒觉算好,挡住行凶者,一场公然斗狠、恣行凌辱的闹剧方得以平息。

事后,打人者黄海清,在阎崇年表示不予追究的前提下,被行政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本来,无端逞凶暴打欺辱一文弱老人的行径理当受到谴责,可事情的蹊跷在于:黄海清这个小人物,反藉此“一举成名天下知”,往往无数网民称许他做得对,是为“大汉出了口恶气”,甚至誉之为“掴学大师”,俨然英雄。黄海清自己,面对记者也坚称,“永不后悔,绝不道歉”————他前段时间接受采访,回顾往事,依旧表示毫不后悔。

打人事件,已过去13年之久,仍腾出人口,被反复讨论,至今搜索网页也是铺天盖地。为何影响如此巨大,在我看来,那是因为它在当下,重开了一个用暴力解决学术分歧的恶例。

表面上,黄海清之所以拳打脚踢,确实是彼此的历史观不合所致。

简单地讲,是阎崇年有关清史的专业意见,让黄海清无法忍受——你不让我顺心,所以你该揍。而这场拳击,追究起来,到底是属于阎崇年言论不当自作自受,还是多年来明粉VS清粉的总爆发,这些年来也不断引起争论。另有学者易中天等则认为,这两个理由都是在“转移视线”,事件的实质,就是“赤裸裸的学术暴力”。他说,“这个时代,年轻人不讲礼貌,不讲理性,不讲道义,讲的是醉了,讲的是二逼,讲的是伤不起,讲的是拳头出真理”,令人失望,让人杞忧。

易中天:学术争论坚持文明底线,谁都无权在公共空间动用“道德私刑。”

事主黄海清,彼时30岁,安徽人,未婚,在上海从事“汉服”的制作与售卖生意,网名叫“大汉之风”,业余迷恋网络名史。当初事后,接受采访时,黄明确陈述过打人理由。他说,之所以对阎崇年动粗,并非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核心原因,是历史观念分歧,即怎么看待明清两朝的问题。他认为,阎崇年对“清朝历史颇有褒奖”,冒犯到了他,“水火不相容”。进而推论,“他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必须用最羞辱人的方式,直接打脸给颜色看。

实际上,之前的黄海清就很狂热,为了跟阎“激辩”,致电“百家讲坛”无数次,可一直没收到理睬,为此愤愤不平久矣。这对黄自尊心的打击是极大的:我虽没有写过任何明清史文章,但我熟读《明朝那些事儿》,“明史”功底根本不逊专家,凭啥不让我跟你“对话”?于是,旧恨新仇齐发,加之沟通渠道受阻,满腔怒火遂化为紧攥的拳头,兑现为暴力手段,文绉绉的老人都不认得他,就稀里糊涂地饱受了两巴掌。

数年后,黄海清发表了《我为什么要打阎崇年》一文,坚称自己没错,拒绝反省。阎崇年本人倒无丝毫愤怒表现,他对外表示,对黄海清没任何印象,发生这种事,只是“对社会精神感到悲哀”。

后来了解到,他对阎崇年“美化清朝”的讲解极为不满。

具体分析,如著名的“扬州十月”,本是满清入关,在扬州屠杀了整整十日,这一篇章在历史上是极为血腥的。阎崇年在《康熙帝的志与学》中,将“扬州十日”说成文化融合,原话则是:“文化融合发展,满洲是牧猎文化;蒙古族是草原文化;汉族中原是农耕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和满洲的牧猎文化融合了,但是和汉族的农耕文化有冲突。‘扬州十日’就是这些文化中的表现。”

这样的讲解完全触犯了观众的怒火,但这些并不是全部。

再比如“大汉之风”说,阎崇年把反人类的暴行,把满清政权对汉族平民种族灭绝式的杀戮说成是文化从冲突到融合的必由之路……

这些讲解,引起了部分观众的不满,也难怪小年青会忍不住当众扇阎崇年老师的耳光。

只是,掌掴他人这种做法确实不可取,至于历史的对错,自有后人评说。

阎崇年老师是“后人”中的一员,我们也是。

阎崇年该不该打”,事后十余年来一直都是热门话题。正反两派扛旗站队,互相指责,喧嚷不休至今。

的确,阎崇年的某些观点,的确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部分我也不敢苟同,但这不是打人的理由。

对于阎崇年老师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十部经典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排第四,有一位导演能“封神”

这年头,看个历史剧简直能把人气死。

不是没完没了的狗血剧情,就是没完没了的狗血爱情。

堂堂五千年历史,璀璨文明,硬是越来越拍不出好看的故事。

这边厢,大将军蓝玉在审俘虏时,被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掏出一把枪就给嘣了。

我说你抓俘虏不搜身,审俘虏还不搜身吗?

几百年前都这么尊重个人隐私了?

那边厢,朱元璋想和徐达结亲,还让马皇后屈尊做了拿手菜铁锅炖大鹅。

结果徐达张口就说:我家姑娘是鲜花,你家儿子是牛粪。

话刚落地,又补刀说:你当年在村里的名声,都比他好。

翻遍二十四史,从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

虽然你俩是发小,可如今身份毕竟不同。

你看把皇上臊成啥样了,别一手滑,诛了你九族。

这编剧,这导演,是被猪油蒙了心,还是被铁门挤了头?

与其看狗血剧生气,还不如换种形式。

看看纪录片。

说实话,一部好的历史纪录片,往往比电视剧更过瘾。

可是,好的历史纪录片在哪呢?

10 敦煌(评分:8.9)

这部纪录片由央视和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

历时六年打造而成,于2010年首播。

本片共分十集,每集讲述一个敦煌人物和一段敦煌故事。

全部合起来,就构成了这座艺术宝库的前世今生。

千年辉煌、落寞、传承与守候。

值得一提的是,其解说由著名配音师孙悦斌完成。

就是1573那个。

其声圆润,极富磁性,与敦煌的意境相得益彰。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9 楚国八百年(评分:8.6)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这部播出于2014年的片子共分八集,全景式展现了楚国从兴到亡的八百年历史风貌。

其特点是,主题宏大,激情澎湃且悲壮。

里边所贯穿的人文情怀,英雄情结,就像屈原的《离骚》般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从这一点上说,它不是一部纯粹的历史纪录片。

不过,这可以说是它的不足,也可以说是它的优点。

比如蒙羽本人,就非常喜欢这种昂扬的基调。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8 复活的军团(评分:9.0)

这是一部非常古老的纪录片,首播于2004年。

又是一部久负盛名的纪录片,凡爱秦史者,无人不知。

《复活的军团》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切入点,以故事的形式,层层揭示秦军之所以一统天下的历史真相。

尤其对秦人科技实力的展现,令人大开眼界。

2011年,跟着这部纪录片,还产生了另一部《兵马俑的神秘主人》。

片中讲了大量关于兵马俑文字的故事。

网络作家蒋胜男正是因其中一个符号受到启发,写出了《芈月传》。

当然,这个符号被解读为“芈月”,纯属无稽之谈。

依我看,明明就是个“胖”字。

07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评分9.0)

从一个伟大帝王,到另一个伟大帝王。

从一个伟大帝国,到另一个伟大帝国。

该片以恢弘的气势,史诗的叙事手法,再现了那段峥嵘岁月。

虽然只是一部纪录片,但将其中的历史人物刻画地有血有肉。

仿佛电影一般。

尤其是对于秦始皇,以大量史实佐证,让他不再是以往的霸主、暴君形象。

他也有心路历程,他也有奋斗历史。

06 大明宫(评分:9.1)

该片于2009年9月9日,在联合国总部首映。

仅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其实力地位。

该片不长,仅有上中下三集。

但包含的历史却将近300年。

以大明宫为主线,全景展示了这座大唐权力中心从建造、辉煌到毁弃的全过程。

堪称唐史缩影。

05 神秘的西夏(评分:8.8)

这部纪录片仅按评分的话,并不能排名这么高。

但蒙羽坚信,它是被埋没的。

之所以这样坚信,主要因为这个主题比较冷门,也比较小。

不像周秦汉唐那样,被广为认可。

对于塞外三朝,别说我们普通人了,就连史学界的关注度,都不算太高。

蒙羽却格外热衷于这段被埋没的历史。

无它,因其神秘。

而且,特别喜欢导演的叙事方式。

关于导演,我们最后再说。

党项人的千年迁徙史,大白高国的光荣与梦想,为延续文明而创立的西夏文字。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神圣不朽。

在瀚海的历史长河中,绝对不应该被遗忘。

这部纪录片2015年3月首播,10月蒙羽就专程去了一趟宁夏,去追寻李元昊的足迹。

而后,还刻了西夏文的印章,手制了西夏文词典。

无它,就是喜欢。

这部纪录片还有一点很值得推崇:配乐出色。

尤其是张镒麟创作的主题曲大提琴《神秘的西夏》,雄浑悠扬,令人百听不厌,久久难忘。

在这期榜单中,绝对可以排入前三。

希望经过我的推荐,能有更多人喜欢上这部纪录片。

和这段历史。

04 河西走廊(评分:9.7)

这部片子,在纪录片爱好者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历史剧爱好者心目中的《大明王朝1566》。

《河西走廊》由央视打造,首播于2015年。

其以电影的手法,从汉代到现代,前后共展现了2000多年的历史风貌。

有大片之质感,无大片之繁琐,极具观看价值。

同样的,这部纪录片的一大亮点,还是音乐。

雅尼所作的主题曲《河西走廊之梦》苍凉悠远、雄浑古朴。

仿如天籁之音。

徐鲤所作的十几首背景音乐,也同样上乘。

03 玄奘之路(评分:9.6)

《玄奘之路》还有另一个通俗叫法:真实版《西游记》。

是的,看过之后,将彻底颠覆你心目中的唐僧形象。

公元七世纪,一个大唐的僧人踏上了丝绸之路,他要前往遥远的西方,寻求佛法。

大漠雪山,他命悬一线,城堡森林,他九死一生。

怀着坚定的信念,他终于抵达心中的圣地。

十九年时间,一百一十个国家,五万里行程。

在异国的土地上,他被奉为先知,在佛陀的故乡,他成为智慧的化身。

由于他的缘故,大唐的声誉远播万里,就连他脚上的麻鞋,也被信徒供为圣物。

可他放弃了一切荣耀,毅然返回故土。

他翻译的佛经,达到了四十七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这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他离世的时候,大唐的皇帝悲痛不已,百万人哭送。

这就是《玄奘之路》所要表达的内容。

然而,真正的精彩,并不在于取到多少真经,翻译了多少著作。

而在于取经过程中所历经的九九八十一难。

与小说中的唐僧相比,现实中的玄奘更加艰难。

因为唐僧有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相助,而玄奘只有一人一马。

很多时候,他往前走是死,往后退也是死。

只能向死而生。

这部纪录片存在的意义也至关重要。

玄奘西行成功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西游记》:

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

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徒弟孙悟空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早已面目全非。

在人人只知《西游记》的国度里,它要为玄奘正名。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一个民族创造的历史,

那么《玄奘之路》就是一个人创造的历史。

这也是蒙羽为什么更加推荐它的关键所在。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在于玄奘的扮演者王新源。

他本是一位导演,自己也拍些纪录片。

据说还是位佛教徒。

为了演好玄奘,他主动去法源寺和中国佛学院体验僧侣生活。

片中,他从青年演到老年,跨度巨大,表演难度也巨大。

但他都刻画地游刃有余。尤其老年玄奘,简直神形兼备。

据说有一次拍摄时,刚到寺院,一位和尚见到他就哭了。

说仿佛看见了真正的玄奘大师。

很多人都说,他是所有玄奘扮演者中,最传神的一位。

蒙羽觉得,王新源当得起这个称号。

此外,《玄奘之路》的配乐也很出色。

程池所作的主题曲《大乘天》,能够洗涤人的灵魂。

02 大国崛起(无评分)

《大国崛起》算是历史纪录片,但不是中国的历史。

不是中国的历史,又是由中国人拍的。

之所以把它放在这个位置,自然是有理由的。

《大国崛起》承载了太多太多的象征意义,单从拍摄和播出规格就能看得出来。

当年,由它所引发的轰动,至今犹历历在目。

什么民族自信、家国情怀都抛开不提,单从创作手法本身,其影响也是巨大的。

可以说,《大国崛起》教会了我们,该如何拍纪录片,如何拍好纪录片。

所以,这个榜单中,必须有它的名字。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1 《中国通史》(评分9.1)

同样,这也是一个让很多人无法信服的排名。

别急,先听我说。

《中国通史》的整体质量,或者单独拎出一集来看,可能真的不如前边那些好。

但它胜就胜在“通史”二字,大而全,广而博。

洋洋100集,真可称之为影像版《上下五千年》或《二十四史》。

中国历史是要让中华儿女去铭记的,华夏文明是要让炎黄子孙去传承的。

面对高深而枯燥的史书,绝大多数普通人,都难以钻研进去。

从这一点上说,《中国通史》的教化意义,绝非前边那些所能比。

再次抛开这些因素不提,仍旧只论片子本身。

《中国通史》也当得起精品力作。

(此处已添加纪录片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沧海遗珠

所谓排名,都是见仁见智,其目的,无非是广而告之、佳片共赏。

所以说,认可也好,不认可也罢,都只代表个人观点。

除此之外,蒙羽还有更多推荐:

《东方帝王谷》《西汉帝陵》《黄帝》《大汉帝国》《中山国》《甲午》《下南洋》以及《百家讲坛》部分内容。

都很不错。

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性的纪录片,也很不错。如:

《汉字五千年》《昆曲六百年》《玉石传奇》《瓷路》《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我在故宫修文物》等。

封神的导演

当然是金铁木。

以上十部纪录片中,《复活的军团》《大明宫》《从秦始皇到汉武帝》《神秘的西夏》《玄奘之路》都是他拍的。

一人占据半壁江山。

除此之外,还有《书简阅中国》《佛国记》《圆明园》《问道楼观》等等。

几乎全在8分以上。

因此,他被称为“中国最会拍历史的人”。

在行业内,金铁木真的是无敌般的存在。

他拍过各种题材,尝试过各种风格。

他要做的事,就是自己超越自己。

2019年底,他的新作《风云战国之列国》正式上线。

这一次,他真的要以电影的形式拍纪录片。

每集一个国家,每个国家,有几段剧情,还邀请一些著名演员来演。

他的尝试不算成功,引来了不少批评,其中也包括蒙羽。

60分钟的时间,要展现一个国家的历史,而且还有“沉浸式剧情”,时间真的不够用。

各种浅尝辄止,观众也沉浸不起来。

不过即便饱受批评,其评分依然超过了8分。

是许多导演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更多精彩:

《山河月明》拉垮,历史剧只服这六部,《康熙王朝》排不上号

《山河月明》张芷溪带资进组?手握8部版权,她还有个影视大佬梦

张若昀《霍去病》播不了,主因在他爸爸,影视烂剧该“去去病”了

明星、名人、名利场;

猎奇、八卦、说书坊。

喜欢,就请关注、点赞、转发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