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有弟皆分散)

古诗词赏析 |《月夜忆舍弟》杜甫 |「唐诗」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唐诗宋词品鉴的第288首古诗词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话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注释解说:

⑴舍弟:家弟。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⑵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⑶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⑷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⑸分散:一作“羁旅”。⑹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⑺长:一直,老是。不达:收不到。达,一作“避”。⑻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品鉴鉴赏: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这是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怀乡思亲之情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安史之乱中逃难到凤翔,肃宗时任左拾遗,后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入蜀,在成都建草堂居住。一生中长期过着贫困流离的生活,不好诗篇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现实,充满忧国忧民思想,被后人誉为“诗史”。

品读唐诗《月夜忆舍弟》杜甫

品读唐诗《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房琯在陈陶兵败,引起肃宗震怒,杜甫因上书救房琯而触怒肃宗,被贬官华州司空参军,到华州后因当地发生饥荒,乃弃官西去。这首诗是乾元二年秋杜甫弃官远游至秦州时所作。时年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等地都处于战乱之中。而诗人的四个兄弟只有杜占相随,其余都失散在山东、河南一带。战争烽火不断,亲人分离,想起自己忠不见察而被贬华州,继而弃官远游,思亲怀故之情更加炽烈。

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岀战争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失散,居无定所,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戍楼的鼓声和失群的孤雁的哀呜声的映衬下,这种思念之情更愈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读来真挚感人。

杜甫很经典的一首诗,将手足情深写到了极致,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文/张强强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文化点心铺“:写文人,读诗词,讲故事,这里只讲跟文学有关的事情

在一些网友心中,中国古典诗歌不是写诗人的风花雪月闲情逸致,就是写女人的闺阁愁怨离情别恨。似乎除了这些内容,古人就没有其他什么值得写的东西了。那么,中国古典诗歌的内容真的仅仅限于这些吗?

当然不是!诗歌作为古人表情达意的一种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式,可以表现的内容非常多。大到国家政治,小到个人生活都可以拿来作为诗歌表现的题材。而且,历史上那些流传最广的也最令人感动的诗歌往往就是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

例如接下来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就是一首表现普通人亲情的诗歌。这首诗是杜甫非常经典的一首代表作,流传千年。在诗中,诗人将兄弟情深写到了极致,即使今天的我们读来依然会忍不住潸然泪下。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前四句看似信笔而写,似乎与“忆舍弟”无关,其实却是字字都在忆舍弟,句句都饱含深情。诗作一开篇就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看似突兀,实则大有深意。

诗人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描绘了边地因战乱而少人行的凄惨悲凉景象。此情此景,任谁都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亲人朋友。这就为后四句‘忆舍弟’做了铺垫,造足了气氛。而且,这样孤独悲凉的情境更加增添了‘亲情’的珍贵。

前四句大意是说:今天是白露节气,到后半夜时,大地上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我漂泊到秦州很久了,现在又到了秋天,又是在边地。那失群的孤雁在空中发出哀鸣,路上也见不到一个行人,只有军营里的更鼓远远地传来。

今夜的月亮是多么皎洁啊。但这轮月亮肯定不是家乡的月亮。在家乡过白露节的时候,月亮是多么温柔,映在露珠上,到处一片晶莹洁白。兄弟们在野地里一起追着月亮跑,真是开心。那样的日子真令人难忘啊!如今,家乡的那轮明月永远都是最亮的。

其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此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历来为后人激赏。那么,它好在哪儿?首先,它改变语序,对仗工整,足见诗人炼字的功力;其次,点明了题目中的“月夜”,既是写景,又点出了时令节气;再次,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感融入客观的景物描写中,看似突兀,其实非常的贴切。

天上这轮明月,普天之下应该都是一样的。但是作者非要从自己的个人感受出发,认为只有家乡的那轮明月才是独一无二的。这看似任性不合情理的话语里面其实却包含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后四句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光是经常出现的意象,常常与怀乡思亲联系在一起。诗人遭逢离乱,此时又是清寒的月夜,当然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沉重的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自然也分外沉痛。

这几句大意是说:在这清冷的月夜里,兄弟们呢,你们都在哪里呢?我好想寄封书信去问一问你们平安与否,但平时里山高水远尚且不能常常通信,何况现在正是在战乱不断的时候。没有家,也没有一个人可以问问兄弟们的生死,这月亮真是冷啊,而家乡的月亮肯定是多么明亮啊。

整首诗很有层次,首尾照应,承接转合自然妥贴,结构严谨,气韵流转,一气呵成。安史之乱发生后,诗人长期颠沛流离,困顿不堪。国愁家恨充塞心中,外在环境稍一触动,诗人心中的悲慨便立刻从笔下流出了。虽然这是常见的怀乡思亲题材,但诗人却写得凄楚哀伤,既使几千年后的我们今天读来依然会潸然泪下。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