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泰极否来的意思解释(泰极否来)

泰极否来的意思解释(泰极否来)

成语“否极泰来”里的“否”如何读,什么意思?

标题里问题的答案先行奉上:(1)成语“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读pǐ,“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表示到了尽头;(2)吊和唁的区别:吊为“吊死”,即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有人去世);唁为“吊生”,即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只是各种变故,并没有人去世)。详情见各相关字词条,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84课,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分别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吪。有两个读音:

(一)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吪,动也。从口,化声。”形声字。《字源》陈英杰先生称:“‘动也’与‘口开’义相关,《说文》之‘动也’似非本训,当有讹误,其所引《诗》‘尚寐无吪’,见于《王风.兔爰》第一章,第二章言‘尚寐无觉’第三章言‘尚寐无聪’(聪指听力)。‘无聪’即两耳不闻,‘无觉’即长睡不醒,‘无吪’即不想说话。说话即口开,口开即嘴动。‘吪’之本义应即口开。”此解合理。

许慎《说文》的“动也。”来源于《毛传》对《诗》的解说,依照“动也”的解释,“吪”在后世典籍中也有“行动”义的用法,比如:卻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如龙如鬼,或寝或吪。”

本义之外,吪还有其他用法:(1)感化,教化。比如《诗经.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吪。”《毛传》:“吪,化也。”周公东征到远方,四国全都被教化。

(周公东征四国教化)

(2)同“讹”。错误。也写作“譌”。《广雅.释诂四》:“吪,言也。”王念孙《说文疏证》:“吪者,《尔雅》:‘讹,言也。’‘讹’与‘吪’通。郝懿行《义疏》:“《尔雅》释文:‘讹,字又作吪,亦作譌。’”此用法极生僻,不再举例。

(3)鸾死之称。《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瘞之。”张华注称:“凤死曰靡,鸾死曰吪。”比如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风靡鸾吪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

(4)同“哦”。歌唱。宋代谢逸《玉楼春》:“娇吪道字歌声软,醉后微涡回笑靥。”

(二)huā。口开。《集韵.麻韵》:“吪,口开。”未见典籍有例。

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吪字的小篆写法)

2、噆。读cǎ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噆,嗛也。从口,朁声。”形声字。本义是衔、含。比如《淮南子.览冥》:“入榛薄,食荐梅,噆味含甘。”进入树林草丛,寻觅荐梅,品尝甘甜美味。

本义之外,又用作咬;叮。《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蚊虻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会通宵不能入睡。元稹《蚁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

(庄子画像)

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噆字的小篆写法)

3、吝。读lì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吝,恨惜也。从口,文声。”形声字。本义是悔恨,遗憾。王筠的《说文句读》:“恨、惜固是一义引伸……又恨、惜兼之。”比如《后汉书.马援传》:“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马援与妻子们离别,无悔吝苟活之心。

(伏波将军马援像)

本义之外,吝字还有其他用法:(1)吝啬;贪恋。比如《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如果具有像周公那样的完美才能,假如骄傲而且吝啬,其他方面就不足取了。

(周公庙里的周公像)

(2)吝惜;舍不得。比如,不吝赐教。比如《书.仲虺之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孔传》称:“有过则改,无所吝惜。”用人之言像自己说的一样,改正过错毫不吝惜。

(3)行难。清代吴夌云《小学说》:“吝自有行难之意。”《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大致意思是:追捕鹿的时候,没有熟悉山林的人当向导,正在想进入密林中去。君子很机智,认为不如放弃追捕。进入密林很艰难。

(4)羞耻;耻辱。比如《后汉书.杨震传》:“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皋陶不與焉,盖吝之也。”李贤注称:“吝,耻也。”

吝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吝字的小篆写法)

4、各。读音有两个:

(一)gè。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异辞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会意字,我们先看字形:

(各字的字形转变)

各字的会意:从夂,像倒着的脚趾形状;从凵,像坎穴之形。古人穴居,凵就像洞穴的样子,以脚走向居穴会来至之义。典籍通作“格”。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字形,一种即上述字形,另一种就是中了“彳”旁以明行来之义。金文中或又作走形,以指代走至之义。甲骨文、金文中均使用其本义。或用作“客”,“客”与“各”同源。

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口部》:“各,古格字,故从夂。夂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各’亦‘来’也。”各的本义是至、止。

本义之外,各还有其他用法:(1)用作指示代词。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如:自个;各自。即《说文》所训“异辞也。”《书.盘庚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又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七:“她与她们不能彼此了解,所以顶好各干各的,不必过话。”也用于单纯指示词。如:世界各国;各位同志;各级干部,各种事物。

(各国国旗)

(2)异;分离。《正字通.口部》:“凡事物离析不相合皆谓之各。”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男儿既束发,出处歧路各。”

(3)用作副词。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五:“各,犹‘皆’也,‘各’‘皆’一声之转。”比如《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

(二)gě。读此音常用于方言。指特别;与众不同。比如:这个人很各,口语里说各色,自各儿(也写作“自个儿”)。

各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各字的小篆写法)

5、否。这个字有两个读音:

(一)fǒu。这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读音,也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形声字加会意字。本义是不。说它是会意字,因为否的上部是个不字,“不”是象形字,表示否定,相反之意(具体到“不”字时详细讲),“不”放在“口”上,表示否定,不开口等意,会意非常明显,不再上图解析。

“否”一般用作副词,有三种用法:(1)表示否定,和肯定词对举时,其谓语常省略。比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郑玄笺:“人皆从之而渡,我独否。”这句诗的意思是:船夫招呼我上船,别人渡河我在岸。

(招招舟子)

(2)用于应对,常独立使用,相当于“不”、“不然”。《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战国策.魏策》:“否,非若是也。”

(3)用在疑问句句末,构成是非问句。比如王维《杂诗》:“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再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pǐ。读此音时,有四个用法:(1)闭塞,阻隔不通。《广雅.释诂一》:“否,隔也。”《广韵.旨韵》:“否,塞也。”《易.否》:“否之匪人。”。陆德明释文:“否,闭也,塞也。”比如《汉书.薛宣传》:“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颜师古注称:“否,闭也。”

(2)困穷;不顺。比如成语“否极泰来”,即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成语的意义指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表示到了尽头。再比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大意是:执行顺当而成功就是“臧”,反其道就是“否”。

(周易中泰与否不同的卦象)

(3)恶;低劣。《易.鼎》:“利出否,以从贵也。”陆德明释文:“否,恶也。”比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写《出师表》的诸葛亮)

(4)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阂,闭塞不通之象。与泰卦卦象相反,如上面图示。

否的小篆写法如图:

(否字的小篆写法)

6、唁。读y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唁,吊生也。从口,言声。”形声字。本义指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此言吊生者,以吊生为唁,别于吊死为吊也。”比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驾起马车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毛传》称:“吊失国为唁。”孔颖达疏:“此据失国言之,若对吊死曰吊,则吊生为唁。”

简言之,吊与唁有区别:《毛传》所说的吊失国,只是针对《诗经.载驰》一篇语言环境而言,平常的“吊唁”一词,拆开来就是段玉裁说的吊为“吊死”,即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有人去世);唁为“吊生”,即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只是各种变故,并没有人去世)。

(载驰载驱)

唁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唁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8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周易》30个成语,30种为人处世之道!

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源”。

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

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也为人们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策略。

今日与大家分享《周易》里的30个成语,我们一起领略古老的处世智慧。

01否极泰来

出处:《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象曰:天地不交,否。”《周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象曰:天地交,泰。”

释义:“否”“泰”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谓之“泰”,不交谓之“否”;“泰”则亨通,“否”则失利。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达到一个关节点,就要向着它的对立面转化,一事物变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转化为“泰”。后来便常用“否极泰来”形容情况从坏转好。

人们说“乐极生悲”“苦尽甜来”“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等都是“否极泰来”的意思。它充分体现了辩证法思想,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任何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改变原有的形态,出现新的状况。

好可能转化为坏,坏可能转化为好,有利条件可能转化为不利条件,不利条件也可能转化为有利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这种事物互变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02出神入化

出处:《周易·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释义:神:神妙;化:化境,极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艺达到极高的境界。

03群龙无首

出处:《周易·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释义: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一个领头的。比喻众人会集,没有领头人,无法统一行动。

04革故鼎新

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释义:革:《周易》卦名,意为变革。鼎是烹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变熟,由硬变软,故引申有更新之意。革故鼎新,意为破旧立新,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05应天顺人

出处:《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释义:应、顺:顺应、顺从;天:旧指心目中的上帝。顺应天命,顺从人心。旧时常用以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中国古人认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变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应天顺人演变成为封建社会帝王登基时常用的套话。

06殊途同归

出处:《周易·系辞下》:“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

释义:原作“同归殊途”,意谓通过不同道路,达到一个目标。孔子曾经说过,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个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来是一致的,但人们却有种种的思虑。

07满腹经纶

出处:《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释义:经纶:治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满腹经纶泛指人很有学问,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08匪夷所思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释义: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也形容所见事物的离奇或复杂。

09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出处:《周易·坤》:“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释义:积善:积累善举,指经常做好事;余庆:遗留福泽。旧时指经常行善的人家,一定会给子孙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谓善有善报。

10见仁见智

出处:《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释义:对同一事物,因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简作“见仁见智”。

11数往知来

出处:《周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释义:数往知来表示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即可以根据过去推测未来。

12极深研几

出处:《周易·系辞》:“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释义:极深研几指的是要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形容钻研深刻、细致。

13触类旁通

出处:《周易•系辞下》:“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释义: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能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

14探赜(zé)索隐

出处:《周易•系辞》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

释义:这一段话有两个成语:探赜索隐和钩深致远。赜:幽深玄妙。探赜索隐的意思是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钩深致远也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15谦尊而光

出处:《周易·谦》云:“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

释义:谦尊而光的意思是尊者谦虚而更显示其美德。

16改过迁善

出处:《周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释义:改过迁善是表示道德品质和作风的用语,意即:有德行的人见到别人的善良德行就学习、仿效,见到别人有错误就自觉对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决”表示迁善和改过速度很快且果断。

17履霜坚冰

出处:《周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像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释义:履霜坚冰释义是行走在结霜的大地上,便会想到结坚冰的寒冬即将到来,比喻事态逐渐发展,将有严重后果。

18物以类聚

出处:《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释义:指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现多比喻坏人和坏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结。

19见机而作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释义:见机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适当的时机就立刻行动。

20安不忘危

出处:《周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释义: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21尺蠖之屈

出处:《周易•系辞下》:“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三个成语: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龙蛇之蛰。能屈能伸,能弯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适应各种境遇,在失意时能忍耐,在得志时能施展抱负;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进的策略;龙蛇之蛰比喻引退。

22藏器待时

出处:《周易•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藏器待时和待时而动。藏器待时的意思是怀才以等待施展的时机,比喻不急于表现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机会;待时而动是说等待有利的时机,然后行动。

23朝乾夕惕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释义: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24刚柔相济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释义:刚柔相济的意思是刚强的与柔和的事物互相调剂补充,使之恰到好处。这条成语强调的是人们在处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时,必须顺应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和谐、协调、平衡,做到不偏执、不过激,从而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25信及豚鱼

出处:《周易•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释义:信及豚鱼的意思是对小猪和鱼这样微贱的东西也要讲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诚实守信。

26卑以自牧

出处:《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释义:《周易》上述话中包含两个成语: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谦谦君子指谦虚谨慎、能严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要求人们保持谦虚的态度,提高自身的修养。

2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出处:《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释义:上段话实际上形成了两条成语:一条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意思是说两个人一条心,力量很大,像锋利的刀剑一样能斩断铜铁,后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喻指紧密团结,力量无敌;一条是“金兰之友”,用来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28惩忿窒欲

出处:《周易•损》:“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释义:惩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体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强调的是克己与忍让。

29自强不息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深层次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若想强大自己,必须坚持,不放弃努力。

30厚德载物

出处:《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释义:厚德载物提倡的是一种宽容精神,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来源:国学精粹与生活艺术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成语“否极泰来”里的“否”如何读,什么意思?

标题里问题的答案先行奉上:(1)成语“否极泰来”,意思是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读pǐ,“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表示到了尽头;(2)吊和唁的区别:吊为“吊死”,即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有人去世);唁为“吊生”,即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只是各种变故,并没有人去世)。详情见各相关字词条,无兴趣内容可自行忽略。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84课,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六个汉字,分别如图:

(今天要讲的六个汉字)

1、吪。有两个读音:

(一)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吪,动也。从口,化声。”形声字。《字源》陈英杰先生称:“‘动也’与‘口开’义相关,《说文》之‘动也’似非本训,当有讹误,其所引《诗》‘尚寐无吪’,见于《王风.兔爰》第一章,第二章言‘尚寐无觉’第三章言‘尚寐无聪’(聪指听力)。‘无聪’即两耳不闻,‘无觉’即长睡不醒,‘无吪’即不想说话。说话即口开,口开即嘴动。‘吪’之本义应即口开。”此解合理。

许慎《说文》的“动也。”来源于《毛传》对《诗》的解说,依照“动也”的解释,“吪”在后世典籍中也有“行动”义的用法,比如:卻昂《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碑颂》:“如龙如鬼,或寝或吪。”

本义之外,吪还有其他用法:(1)感化,教化。比如《诗经.豳风.破斧》:“周公东征,四国是吪。”《毛传》:“吪,化也。”周公东征到远方,四国全都被教化。

(周公东征四国教化)

(2)同“讹”。错误。也写作“譌”。《广雅.释诂四》:“吪,言也。”王念孙《说文疏证》:“吪者,《尔雅》:‘讹,言也。’‘讹’与‘吪’通。郝懿行《义疏》:“《尔雅》释文:‘讹,字又作吪,亦作譌。’”此用法极生僻,不再举例。

(3)鸾死之称。《禽经》:“凤靡鸾吪,百鸟瘞之。”张华注称:“凤死曰靡,鸾死曰吪。”比如康有为《将去日本示从亡诸子》:“风靡鸾吪历几时?茫茫大地欲何之?”

(4)同“哦”。歌唱。宋代谢逸《玉楼春》:“娇吪道字歌声软,醉后微涡回笑靥。”

(二)huā。口开。《集韵.麻韵》:“吪,口开。”未见典籍有例。

吪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吪字的小篆写法)

2、噆。读cǎ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噆,嗛也。从口,朁声。”形声字。本义是衔、含。比如《淮南子.览冥》:“入榛薄,食荐梅,噆味含甘。”进入树林草丛,寻觅荐梅,品尝甘甜美味。

本义之外,又用作咬;叮。《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蚊虻之类的小虫叮咬皮肤,会通宵不能入睡。元稹《蚁子》:“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

(庄子画像)

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噆字的小篆写法)

3、吝。读lì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吝,恨惜也。从口,文声。”形声字。本义是悔恨,遗憾。王筠的《说文句读》:“恨、惜固是一义引伸……又恨、惜兼之。”比如《后汉书.马援传》:“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马援与妻子们离别,无悔吝苟活之心。

(伏波将军马援像)

本义之外,吝字还有其他用法:(1)吝啬;贪恋。比如《论语.泰伯》:“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如果具有像周公那样的完美才能,假如骄傲而且吝啬,其他方面就不足取了。

(周公庙里的周公像)

(2)吝惜;舍不得。比如,不吝赐教。比如《书.仲虺之诰》:“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孔传》称:“有过则改,无所吝惜。”用人之言像自己说的一样,改正过错毫不吝惜。

(3)行难。清代吴夌云《小学说》:“吝自有行难之意。”《易.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大致意思是:追捕鹿的时候,没有熟悉山林的人当向导,正在想进入密林中去。君子很机智,认为不如放弃追捕。进入密林很艰难。

(4)羞耻;耻辱。比如《后汉书.杨震传》:“三后成功,惟殷于民,皋陶不與焉,盖吝之也。”李贤注称:“吝,耻也。”

吝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吝字的小篆写法)

4、各。读音有两个:

(一)gè。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异辞也。从口夊。夊者,有行而止之,不相聽也。”会意字,我们先看字形:

(各字的字形转变)

各字的会意:从夂,像倒着的脚趾形状;从凵,像坎穴之形。古人穴居,凵就像洞穴的样子,以脚走向居穴会来至之义。典籍通作“格”。在甲骨文中有两种字形,一种即上述字形,另一种就是中了“彳”旁以明行来之义。金文中或又作走形,以指代走至之义。甲骨文、金文中均使用其本义。或用作“客”,“客”与“各”同源。

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口部》:“各,古格字,故从夂。夂有至义,亦有止义,格训为至,亦训为止矣。”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各’亦‘来’也。”各的本义是至、止。

本义之外,各还有其他用法:(1)用作指示代词。指代一定群体中的不同个体。如:自个;各自。即《说文》所训“异辞也。”《书.盘庚上》:“自今至于后日,各恭尔事。”又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七:“她与她们不能彼此了解,所以顶好各干各的,不必过话。”也用于单纯指示词。如:世界各国;各位同志;各级干部,各种事物。

(各国国旗)

(2)异;分离。《正字通.口部》:“凡事物离析不相合皆谓之各。”宋王禹偁《酬种放徵君》:“男儿既束发,出处歧路各。”

(3)用作副词。皆。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五:“各,犹‘皆’也,‘各’‘皆’一声之转。”比如《春秋繁露.阳尊阴卑》:“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各为其上阴。”

(二)gě。读此音常用于方言。指特别;与众不同。比如:这个人很各,口语里说各色,自各儿(也写作“自个儿”)。

各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各字的小篆写法)

5、否。这个字有两个读音:

(一)fǒu。这是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读音,也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形声字加会意字。本义是不。说它是会意字,因为否的上部是个不字,“不”是象形字,表示否定,相反之意(具体到“不”字时详细讲),“不”放在“口”上,表示否定,不开口等意,会意非常明显,不再上图解析。

“否”一般用作副词,有三种用法:(1)表示否定,和肯定词对举时,其谓语常省略。比如《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郑玄笺:“人皆从之而渡,我独否。”这句诗的意思是:船夫招呼我上船,别人渡河我在岸。

(招招舟子)

(2)用于应对,常独立使用,相当于“不”、“不然”。《孟子.滕文公上》:“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战国策.魏策》:“否,非若是也。”

(3)用在疑问句句末,构成是非问句。比如王维《杂诗》:“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再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pǐ。读此音时,有四个用法:(1)闭塞,阻隔不通。《广雅.释诂一》:“否,隔也。”《广韵.旨韵》:“否,塞也。”《易.否》:“否之匪人。”。陆德明释文:“否,闭也,塞也。”比如《汉书.薛宣传》:“夫人道不通,则阴阳否鬲。”颜师古注称:“否,闭也。”

(2)困穷;不顺。比如成语“否极泰来”,即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成语的意义指坏运到了尽头好运就来了。“否”和“泰”是《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表示到了尽头。再比如《左传.宣公十二年》:“执事顺成为臧,逆为否”大意是:执行顺当而成功就是“臧”,反其道就是“否”。

(周易中泰与否不同的卦象)

(3)恶;低劣。《易.鼎》:“利出否,以从贵也。”陆德明释文:“否,恶也。”比如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写《出师表》的诸葛亮)

(4)六十四卦之一。坤下乾上。表示天地不交,上下隔阂,闭塞不通之象。与泰卦卦象相反,如上面图示。

否的小篆写法如图:

(否字的小篆写法)

6、唁。读yàn。《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唁,吊生也。从口,言声。”形声字。本义指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后多指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此言吊生者,以吊生为唁,别于吊死为吊也。”比如《诗经.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驾起马车快奔走,回国慰问我卫侯。《毛传》称:“吊失国为唁。”孔颖达疏:“此据失国言之,若对吊死曰吊,则吊生为唁。”

简言之,吊与唁有区别:《毛传》所说的吊失国,只是针对《诗经.载驰》一篇语言环境而言,平常的“吊唁”一词,拆开来就是段玉裁说的吊为“吊死”,即对遭遇丧事的人的慰问(有人去世);唁为“吊生”,即对遭遇非常变故者的慰问(只是各种变故,并没有人去世)。

(载驰载驱)

唁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唁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84,部分图片引自网络)

思想者|周山:都知道“否极泰来”,但《周易》中为何更重视“泰极否来”?

【编者按】“否极泰来”这一富有辩证思维特点的词汇,常常与“苦尽甘来”等词汇一起被用来鼓励人们从容面对逆境。但是,何谓否?何谓泰?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周山看来,读了《周易》后,才真正明白“否”与“泰”的本义,知道“否极泰来”源自“泰极否来”,是《周易》中的忧患意识的衍生品。以下是他在第二届上海易学高级论坛的演讲。

在日用而不知的日常思维活动中,“否极泰来”这一富有辩证思维特点的词汇,与“苦尽甘来”等词汇一起为人们所熟知。但很多人对于何谓“否”、何谓“泰”的认识,远不如对“苦”与“甘”那样清楚,只知道这是对身处困境中的人的激励之辞。在我看来,只有读了《周易》后,才能真正明白“否”与“泰”的本义,知道“否极泰来”源自“泰极否来”,是《周易》中的忧患意识的衍生品。

忧患之思贯穿于《周易》全书

《周易》是在周文王还是西部地区周部落领袖,因为“德高盖主”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时,在古易《归藏》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一部治国大纲。战国时代的《易传·系辞》作者推测《周易》的成因时,这样言道:“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意思是说,《周易》中的忧患之思,源自于作者被囚禁于羑里的忧患处境。

事实上,忧患之思贯穿于《周易》全书。《周易》中的六爻重卦,由下往上分为地、人、天三个层次。初、二两爻为地爻,体现“地道”;五、上两爻为天爻,体现“天道”;中间的三、四两爻为人爻,体现“人道”。而忧患意识就是“人道”的重要内容。

忧患是一种生存状况,忧患意识是对这种可能发生的生存状态的防范预警。以《乾》为例:初、二两爻为力量积累期,其中初爻为自我积累阶段,九二为借助外在力量积累阶段。九三、九四是事业发展期,其中九三为事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九四为事业发展的高峰阶段。忧患意识,存在于事业发展期的始终,是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乾》卦的九三爻辞: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白天勤勉做事,晚间怵惕思省,就不会有灾祸。这里明确指出,除了需要“终日乾乾”的工作态度,还需要“夕惕若厉”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可以有效避免失误。随着事业的发展、地位升高,九四爻靠近“九五”之尊,有如登临高山之巅,此时的忧患意识必然更为强烈,远甚于“夕惕若厉”。“或跃在渊,无咎。”这是在“夕惕若厉”基础上的进一步表达。“或跃在渊”,亦即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位极人臣、事业处于高峰期所必须具有的忧患意识,这是高位者避免失误的有效保证。倘若此时得意忘形、利令智昏,难免跌落万丈深渊,万劫不复。

《周易》六十四卦是对六十四种物类发生发展终结规律的揭示,不同物类所展示的忧患意识,其表现方式也各有不同。例如,《噬嗑》是关于“用狱”的卦,其中的六三、九四两爻辞,就分别以“噬腊肉遇毒”“噬干胏得金矢”为喻,阐述了审理案件过程中的艰难性,法官不仅需要刚毅、无私,还需要多一些忧患意识。这是确保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出错(无咎)、艰难的案子也能完美结案的必要条件。《渐》卦是以鸿雁成长为喻,阐述人生循序渐进的一般规律。其中九三、九四爻辞,讲述了渐渐成长的鸿雁登上陆地之后,面临新的生存环境需要保持的忧患意识。“鸿渐于木”,即择木而栖,是具有忧患意识的鸿雁的必然选择。由于有了忧患意识,“多凶”“多惧”的第三、四爻,结语多为“无咎”。

忧患之思,存在于人的成长过程中,存在于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健康成长,为了更快发展,需要忧患之思。就《周易》六十四卦整体而言,忧患之思的最明确表达,是在《泰》《否》两卦的排列次序上:《泰》卦位列第十一,《否》卦位列第十二。由此,我们不仅从《泰》《否》两卦中,可以清楚地触摸到“泰”“否”的真正本义,而且先《泰》后《否》的排列顺序也有着深刻的含义。下面,我将分别对《泰》《否》两卦进行分析。

“天地交”,是为“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分量可能最重。不仅履道含和,生物亦离不开和。而最大的和,莫过于天地之和。天地如何和?《泰》卦卦象作了形象表达:下乾上坤。乾为天,坤为地。在上之天降于下、在下之地升于上,天地交融、阴阳和合。这种天地和合化生万物之象,名之曰“泰”。

天地之所以能够化生万物,是因为天之性为阳、地之性为阴,一阴一阳,交融激荡,化生万物。

《泰》卦卦辞用“小往大来”这四个字,揭示乾下坤上这个看似与自然现象颠倒的卦象。小往,是指象征“地”的经卦“坤”从下位前往了上位;大来,是指象征“天”的经卦“乾”从上位来到了下位。居上位的天屈尊下降,居下位的地平步青云,天地阴阳交感而化生万物,使得万物皆能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个天地交融的局面,就叫“泰”。泰的意思是通畅,并且不是一般的通畅,而是最大的通畅。所以,古人又往往将“泰”与“太”通用。

由自然之“泰”,推及社会之“泰”,天子、国君礼贤下士,以民为本,以民之所欲为己任;贤能之士汇聚于庙堂之上,谋略政治,策划经济,君臣一心,君民一意,这个局面就是几千年来老百姓一直企盼的“国泰”。孟子主张“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也是希望开创一个“国泰”局面。然而,在封建社会里,天在下地在上、君在下民在上的局面,只能是少数知识分子理想中的空中楼阁。周文王是政治家不是空想家,他构想中的“小往大来”式的理想社会,只是一种观念上、政治理念上的设想,是希望后来的统治者不要高高在上称孤道寡,而是要注意与下属、民众多沟通思想,多考察民情,对症下药治国施政,才能社会和畅。

“天地不交”,是为“否”

《否》卦卦象为下坤上乾。地在下,天在上,不符合天中有地、地中有天这一“和实生物”的自然法则。所以,《否》卦表达的是如何应对不和合的环境,如何消解不和合,一步一步地走向和合,完成否极泰来的转化。

《否》卦卦象上下不交融、不沟通:“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天与地之间不交触,万物就不能生育成长;君王与民众不沟通,社会就不会井然有序。这就如同内心阴柔外表阳刚,明明是小人心肠却装出君子的模样,是一种极其不正常的状态。这无疑是一种贤路闭塞、“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非人间正道的局面。在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下,君子的正直行为必然会受到打压,整个社会都将呈现出贤能之士纷纷离去、心地阴暗的宵小之辈趋之若鹜的局面。这一种局面,就称之为“否”。在政治社会里,表现为上下级关系不通畅,人才进路不通畅,民意上达不通畅,等等。

撰写《周易》的姬昌,就身处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困在羑里撰写《否》卦时,其刻骨铭心的亲身感受,自是非同一般。

如何扭转这种不通畅的局面,使之恢复到贤路通畅、上下和畅的局面?周文王对否极泰来的转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加以分析。

第一阶段,不和合的情况刚刚形成。上下阻隔不通,贤路闭塞,民情难以上达。虽然也用“拔茅茹,以其汇”的譬喻,此时的相扶相助,不是上下一心的紧密关系,而是基层民众、包括仍处在民众中的贤能之士的力量蓄聚,以及相互之间的守望相助。这一个譬喻,重心在对那些尚处于底层的贤能之士的告诫,因而对这一譬喻的断辞是“贞吉,亨”。贞,是与民众紧密团聚的动机纯正,不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私利,而是为了积聚人脉,为上下失和的局面转变成为上下和合的局面积聚正能量。

周文王为什么要在上下失和的局面下,向那些贤能之士强调与基层民众团结在一起时要端正动机呢?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趁火打劫、谋取私利的“贤能”之士并不少见。这些动机不良的“贤能”之士,蛊惑民众、制造混乱,不仅不能给上下不和的局面转化为上下和合的局面提供正能量,反而会使上下不和的局面加速走向深渊。

当贤能之士与民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试图扭转上下不和的局面初见成效之时,如何为上下不和的“否”翻盘而成上下和合的“泰”打下更坚实牢固的基础呢?“小人吉,大人否”,这一时期处于下位的贤能之士,应该在与民众密切联系的基础上,从民众中汲取养料,寻求帮助,千万不要脱离民众,去做“利见大人”的美梦。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不和合状态严重,同时也是向和合转化的发轫期。不和合状态严重之时,即便已经积聚了相当的力量,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贤能之士仍须小心谨慎,要有忍辱负重的心理准备。在“否”势严重的局面下,“包羞”(容忍耻辱)是对于能否成就大事者的一个严峻考量。姬昌因其德才出众而受到商天子帝乙的器重,而将女儿下嫁给他。当殷商进入纣王时代,上下失和、“否”的局面形成,纣王唯恐姬昌作乱,将其囚禁于羑里。因为扭“否”为“泰”的时机尚未成熟,他甘愿承受囚禁之羞;他知道商纣王一手制造的“否”局一定会被扭转,便在羑里狱中静下心来,为子孙后代编写一部否极泰来之后的治国大纲,于是便有了《周易》的诞生。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在吴国的“卧薪尝胆”,也是一个“包羞”的成功范例。“西伯”姬昌是以诸侯的身份去天子那里接受囚禁,越王勾践则是以诸侯国国君的身份自动到另一个诸侯国国君那里侍奉,其羞耻受辱程度远甚于姬昌。

“包羞”只是权宜之计,因为挨过晚上最黑暗的时辰,黎明就要来临。这种转换的关节点,是在最黑暗的末梢;时机来临,就要及时抓住,不能白白流失机会,延长痛苦的“包羞”。

“有命无咎,畴离祉”,说的就是由“否”转“泰”时机来临时的适度把握。顺应自然,及时奋起,为废除上下不和合的政权,建立上下和合的新社会,是不会有错的。周文王在写这一爻辞时,既是对一般规律的阐述,也是对即将来临的推翻严重失和的纣王政权、建立新的周王朝的行动充满了信心。采取这一符合自然规律的行动时,应携手同患难的志士仁人,上下团结一致,才能确保否极泰来新局面的实现。

第三阶段是“否”的局面终结期,“休否”,不和合之势得到了遏止,经历了长期的“否”之后好不容易迎来安泰。作为主持安泰局面的君主,一定要让才德之士居于各个重要岗位,辅助政治,才会吉祥。在这样一个万象更新的时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处于刚刚“新桃换旧符”的新朝开张之际,务必心存惕怵,居安思危。倘若心存“我将亡,我将亡”的忧患之思,刚从不和合不开明转化而来的和合开明之局,就能像根深叶茂的桑树一样不可动摇。周文王的这一忧思,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起着座右铭的作用,成就了许多英雄。但是,也有一些刚刚出否入泰的人,忘掉了或者原本就不知晓周文王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之忠告,成为功败垂成的失败者,如明末的李自成,经过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战争,好不容易直捣明朝京城,逼得崇祯皇帝悬树自缢。但是,进京之后,他所在的领导集团马上把精力投入到生活享受之中,全无一点点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以致很快就败退出京城,再次沦为流寇,在明王朝的残余势力与外族势力的合力攻击下,遭遇了灭顶之灾。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行将终结“否”局、入京建立“泰”局之时,头脑清醒地在北京城外召开了一个核心领导人会议:不做李自成第二!这个进城之前的临时会议主题,正是周文王讲的“其亡其亡,系于苞桑”。由此,确保了中国共产党进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上下和合的安泰局面得以长久保持。

周文王以“先否后喜”作为结束语,意味深长,是“系于苞桑”思想的进一步展开。由否转喜之后的喜,是发乎内心的喜,但不是无忧无虑之喜,而是保持着忧患意识的喜,是忧喜与共的喜。先秦时期的孟子,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可以看作是他对周文王的“先否后喜”说的一种解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他眼里,人生经历“否”境,不是坏事,而是创大业、成大事的必要条件。

“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任何一个朝代的开创者,都怀有这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刚刚从前朝腐败统治者手里夺下政权的新政者,因为亲身经历了一个社会由否转泰的过程,头脑里那一根忧患意识的弦,始终绷得很紧。但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政权交接,“系于苞桑”的忧患意识渐渐淡化。忧患意识的淡化以致消失,直接的后果就是肆无忌惮的腐败。腐败走向极端,再次“倾否”,重演政权更迭。

先《泰》后《否》,警钟长鸣

《周易》中先《泰》后《否》所蕴藏的忧患意识,不仅影响了周王朝一代又一代的统治者,也影响着此后三千年各朝代的统治者,更影响着那些在仕途经济道路上自强不息的成功人士。“泰极否来”是一条自然规律,历史上的朝代更迭,商人家族“富不过三代”等,都是对这一规律的真实写照。可见,泰极否来的忧患意识,在中国历史上,尤其科举取士之后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上,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价值。

《泰》卦乾下坤上的“小往大来”所蕴含的和合为泰的道理,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共产党的干部将自己摆在“公仆”的位置,正是乾下坤上为“泰”的具体表达。同时也告诉我们,上位者不仅姿态要放低,思想即心也要深深地扎根于社会基层民众之中,要像茅草的根须那样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和合状态,这是“国泰”的社会基础。而各级政府的忠于职守,对中央各项政策的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是“国泰”的重要保证。

当然,在整体上呈现上下和合的“泰”势之当代,并不排除局部区域或个体“否”势的存在。正是这些“否”的存在,这些“否极泰来”的奋发图强,推动着整体上的“泰”势的稳定与发展。现在那些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成功人士,大多经历过一个否极泰来、浴火重生的考验,也更能体会“泰”的来之不易,产生“泰极否来”的忧患意识。

《周易》中的先《泰》后《否》的安排,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长鸣的警钟,不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遗憾的是,在当代辞典里,我们只见“否极泰来”词条,却不见更具有现代意义的“泰极否来”词条。今天,我们仍然需要“泰极否来”的忧患意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长久的国泰民安。

【思想者小传】

周山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周易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周易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逻辑史论》《近现代的先秦名家研究》《周易文化论》《读易随笔》《周易的故事》《中国学术思潮史》《周易教程》等。(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