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两个火念什么,炏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火字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火代表着光明、温暖和生命的延续。古人发明了驯火技术,以火烹调食物,让寒冷的冬天变得温暖,用火炬驱赶野兽。火对整个人来来说,举足轻重,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之一。本篇的学习笔记,跟“火”密不可分。
两个火字组成的字,我们认识的有炎热的“炎”,本篇的学习笔记是关于两个火、左右结构的“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一起看一下。
炏字的读音为【yán】,《正字通》中对该字的解释为:俗炎字。如下图书影:
也就是说,炏字“炎”字的俗写法,也就是在民间流传的一种写法,故二者的读音和含义完全一样。
要了解这个字,只需要了解汉字“炎”即可。
炎,会意字,从二火,本义为:火苗升腾。篆文当中的写法是这个样子的:
许慎《说文解字》中对炎字的解释为:炎,火光上也。从重火。凡炎之屬皆从炎。于廉切。
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炎,火光上也。洪範曰。火曰炎上。其本義也。雲漢傳曰。炎炎、熱氣也。大田傳曰。炎、火盛陽也。皆引申之義也。从重火。會意。于廉切。八部。凡炎之屬皆从炎。
二者书影如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他们二人的意思是:炏的意思是火光上升,或者说是火焰。来源《洪范》一书,这是一部古代的典籍,记录了周朝的历史和政治。《洪范》说,“火曰炎上”,就是说火的本义就是向上燃烧。这句话还引用了两本书的说法,一本是《云汉传》,这是一部讲述天文学的书,它说“炎炎”是指热气。另一本是《大田传》,这是一部讲述农业的书,它说“炎”是指火盛阳,就是说火象征着阳气。这两本书都是对“炎”的引申义,也就是说它们不是最本质的含义。汉字“炎”的结构是由两个“火”字组成的,这叫做会意字,就是说它的形象和意义都跟火有关。它的读音是“yán”,按照《切韵》的方法,可以用“于廉”两个字来表示。《切韵》是一部古代的韵书,用来记录汉字的音韵。汉字“炎”属于八画部,也就是说它由八个笔画组成。
除了本义外,炎字还有如下含义:
①动词,焚烧。
《后汉书》中说:今时复旱,如炎如焚。这句话出自《后汉书·王充传》,是王充在《论衡》中引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当时的旱灾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又发生了干旱,天气热得像火一样,大地干裂得像烧一样。反映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的历史背景,也表达了王充对时事的关注和忧虑。
②形容词,炎热、酷热。
《吕氏春秋·有始》中写到:南方曰炎天,又东北曰炎风。这句话是《吕氏春秋·有始》一篇中的一部分,是对天地的划分和描述。《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秦国相国吕不韦主持编纂的一部杂家著作,涵盖了当时各种学说和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南方的天空叫做炎天,那里的星宿是舆鬼、柳、七星。东北方的风叫做炎风,是一种热风,可以使物体干枯。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南边的天空是火红色的,有三个星座在那里。东北边的风是很热的,会让东西变得干巴巴的。
③红色。
④表示炎症,比如:嗓子发炎。
⑤指炎帝,即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嵪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
⑥比喻炙人的权势;南方;火;太阳;
⑦指汉朝,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汉朝,亦泛指以火德王的朝代。
《书·胤征》中写到:大炎昆冈,玉石俱焚。这句话是《书·胤征》一篇中的一部分,是胤侯出征前的誓师词。《书·胤征》是《尚书》的一篇,《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收录了上古到周朝的一些重要文献。这句话的意思是,火势猛烈,不管是贵重的玉还是平凡的石头,都会被焚化。这是说天子的臣子如果有罪过,就要受到严厉的制裁,不管他是高贵的还是卑微的。
《楚辞·大招》中写到:南有炎火千里。这句话出自《楚辞·大招》,是屈原的一部代表作,描写了楚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悲壮气概。这句话的意思是:南方有一片炎热的火焰,延续了千里。南方有一片火焰,它是楚国人民的骄傲和希望。 它燃烧着自由和正义,它抵御着强敌和压迫。 它延续了千里,它见证了历史和文化。 它是屈原的眼泪和心血,它是楚辞的灵魂和精华。
关于汉字炏、炎的学习笔记就码到这里了,理解有误的地方感谢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