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杜甫的望岳的解释200(杜甫的望岳的解释)

杜甫的望岳的解释200(杜甫的望岳的解释)

详细探索杜甫《望岳》的丰富含义

杜甫自己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说他如何写诗,但对于我们这些读诗的人来说,对此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即从读者的角度看,要充分了解杜甫诗的丰富内容,不是仅仅背诵他的诗句就能做到的,而应对他的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做充分而细致的探析,才能从中挖掘出诗中蕴含的意境。这里,只就杜甫的《望岳》诗做一个分析,举一反三,可以看出要想充分了解杜甫的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中国古代有五岳,是神州大地上所有的山之中最崇高者,而五岳之中又以东岳泰山为最尊。这是因为自古的帝王巡游天下,都要首先巡游东方,而且必到泰山进行祭拜,这在中国最古的史书《尚书·舜典》里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也记载:“昔黄帝东至于海,登岱宗”。《通义》:“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白虎通》:“史称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封泰山”。可知对于古代帝王来说,岱宗泰山是何等重要与尊崇。

诗中的岱宗就是泰山,因为它是五岳之长,故称岱岳、岱宗。

泰山远古时称太山,太在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写成大,读为太,所以在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古人写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写成太,以示区别。古代的“大”字有大、太、代三音。所以太与泰、代与岱互通,因此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名称。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极大、通畅、安宁。《周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由高大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

五岳独尊的泰山

泰山南天门

泰山下的岱庙

岱庙门前的牌坊

此诗的创作时间,据学者们研究,是在唐玄宗的开元二十四年(735)前后。据后人撰写的《杜甫年谱》,开元二十三年(734),杜甫在长安“举进士不第。”开元二十五年(736),游历齐、赵。他的《壮游》诗中说:“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是下第后游山东之证。此年杜甫26岁。

因科举未成功,功名路上并不顺利,所以告辞家人,到齐(今山东)、赵(今河北)一带游历。此时他的心情是“放荡”的,“清狂”的,似乎并没有因科举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更没有犯抑郁症。若是这样,他也不会写出《望岳》的诗作。

现在来看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第一句是非常少见的起句。杜甫来到泰山脚下,抬头仰望,泰山高耸入云。可他为什么不说诸如泰山高入云、岱宗何巍峨一类的话,这样说也合乎“望岳”的诗题啊,他却非常突兀地冒出来一句:“夫如何”?

杜甫曾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知,古书中有关帝王尊崇泰山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也不从这样的事情开始,而是猛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人们猜想。

可以说,这样一句就能无限地引出“望岳”二字的丰富想像。

也就是说,望岳这样一个事,是要让诗人充分发挥想像来描写他对岱岳的种种感受,于是后面就可根据想像来写岱宗的各种情况了。

泰山在今山东中部,古代有齐与鲁二大国,则泰山为其中界。《史记·货殖传》:“泰山,其阳则鲁,其阴则齐。”是说泰山之南为鲁国,泰山之北为齐国。实际上,泰山之北再往东到海边,都是齐国。

杜甫当时并不可能乘坐飞机在高空向下望去,来鸟瞰齐鲁大地,他只是凭着想像,如同已登上泰山绝顶,能够将齐鲁大地尽收眼底。这是诗人根据想像力写出来的诗句。可知好诗绝不能少了超越的想像。

青未了,青也是想像,齐鲁大地一片青绿,未了,是说大地全是这种景色,没有一处不青绿,这正是春夏之际的景色,正是满目春色。

在北方的山东,冬天是一片苍茫,植物全都落叶了,没有了青色。这对南方人来说,是难以想像的。

我小时在鲁国的曲阜生活,后来在某年的3月时乘火车来到了四川,从陕西越过秦岭,突然,原来满目的枯黄,一下子变成了漫山遍野的青绿,整个世界为之一变,由此体会到北方与南方的季节景色之绝异。

杜甫此句特别强调“青”字,就是表明他是在春夏之际来到泰山脚下,而那时泰山南北的齐鲁大地,已是一片青绿,显示了天地间的生命之力,正在蓬勃迸发,这让人的心胸为之开阔而舒畅。科举考试的失败,在此时,又算得了什么?由此可以体会到杜甫的放荡、清狂之心境。

人生中的诗意,会让人的心境变得弘阔雄大,若无此种诗意,人生就会因某些暂时的挫折而变得灰暗无味,有的人甚至会走自绝的道路。与杜甫的诗意人生相比,是多么的可怜与渺小!

由齐鲁青未了,又可想像到“岱宗夫如何”的更多含意,那是说:

岱宗是怎样的?

一个人来到岱宗脚下,会发现岱宗的什么景象?

登上泰山,又会让人看到什么景色,更让人的心境变得怎样?

岱宗难道仅仅有历代帝王巡游的遗迹吗?它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又有何种意味与启发呢?

当杜甫来到泰山之下时,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种种想法,他都要在攀登泰山的时候一一验证与感悟。

攀登泰山,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将是一种多么充实的旅行!

祖国的名山大川,都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任何人在任何时代来游历它们,都会从中获得无限的启示与生动的感受,而那些人生中暂时的挫折与失意,又算得了什么?

继续看下面的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自然间的一切山河、景物等,都是天地造化的结果。所谓造化,是说造成与化成。造成是指初生成时的样子,化成是指生成后又有长期不断的变化,所有的山河、景物,无不如此。

人们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天地造化的伟大与无私。

造化的结果是无数的神与秀。神是指神妙,非人工所能造成。秀是指秀美,让人们看到后就受到美的感动。

泰山是自然界的一大造化之结果,它是神妙的,是秀美的。在诗人看来,天地造化的全部神与秀,全都钟于泰山了。钟指聚集。

由此可知,杜甫在感受泰山的神秀与造化力量的伟大之时,他心中的诗意中,包含着造化的伟大与壮美。

感受不到天地的造化与壮美,就不是真正的游历,就不是人与山河的真正接触与相通。古人认为天人是合一的,这就要在人面对自然界的造化之结果时能感而通之,否则,人就是木头人,这样的人之人生,是没有任何诗意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前面说到泰山之阳与之阴,与这里所说的阴阳还不是一回事。

泰山之阳之阴,是地理上的南北之分,这里的阴阳是与昏晓联系在一起的。

昏晓是指昼与夜,是时间上的阴阳之分。所谓的割,就是分。

这是说天地造化的神与秀,又与天地间地昼夜阴阳变化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神秀包括了天地间的昼夜阴阳带来的种种变化。

可以想像,在充满阳光的白昼,泰山的神秀是一个样子。在一片月光的夜晚,泰山的神秀又是另外一番样子。

这都在诗人的想像中不断出现和变换,让他感受其中的变化及其带来的不同景色。

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里,写的是山上的夜景,说明在诗人看来,一般人认为没有什么景色可以欣赏的夜暗,也同样有着特定的景色,可以让人感悟许多人生的道理与意境。

所以,在面对泰山时,他会把阴阳不同的昼夜中的景色之不同与变化,也要用自己的想像力来欣赏与品味。诗人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种地方。许多人说,我不会作诗,还有一些人作了诗,但毫无诗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吧!

未完待续

杜甫的一首《望岳》,居然读出了这么多地理知识

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卷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自他,我得其助”。

还有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无论是读书还是远行,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大有裨益。

然而现实生活中,万卷书易得,万里路却难行。

随着教育部统编教材的改革,语文教材增加了小学生古诗文的数量,小学古诗文数量达到129篇。而大语文教育时代,对孩子综合素养、整体素质、知识储备、眼界见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无一不是在说明:古诗词和地理在大语文时代到来之际,是中国孩子成长道路上技能之一。

今天这套书,能让孩子轻松地跟着古诗词学历史,学地理。

跟着古诗词学地理(便携版)全4册

与中国地理相结合的古诗词读本

700+地理知识 1000+语文知识

600多个作文素材

一条地理线,学会古诗词

一条诗词线,看遍大中国

赠送300+分钟视频课程

这套书以古诗词这一传统中国文化为线索,以不同的地理地区为脉络,契合大语文教育体系。一条地理线,学会古诗词;一条诗词线,看遍大中国。

为什么推荐你买这套书:

0164首古诗词依据教育部统编教材编撰

“从2017年9月份开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将统一采用全新的“部编本”,古诗文篇目将大幅增加: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古诗,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132篇,约占课文总数30%。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

这条消息里提到的一连串数字,生生让家长“炸了”。

而这套《跟着古诗词学地理(便携版)》,里面不仅有多位知名诗人的64首经典古诗词,主要依据教育部统编教材编撰,既有耳熟能详的名家名篇,又有围绕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比如杜甫的《望岳》

熟悉的诗词既巩固了日常所学,又没有阅读的疏离感,同时延伸诗词,增加了阅读的新鲜感,丰富孩子的诗词储备。

比如 白居易的《魏王堤》

书中所选诗词,既有中小学生必背选篇,又有课外延伸阅读,切合当下中小学生实际需求,在趣味阅读的同时巩固所看所学。

所以,这套书作为中小学生课外延伸读物是非常适合的。

同时,一首古诗词一个地方。书中对每首诗还有深入解读,附有详细的诗人生平、注释、译文、赏析;对每个地方会有相关的地理地形、风土人情的解读。

比如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

通过开头的引言,将小读者带领到古诗词的世界里,并交代了创作的社会环境和人物背景。

通过注解、译文和诗词赏析理解“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深层含义之外,

也能通过诗词中对应的地标,探索其中蕴藏着的地理宝藏。比如看到了街边售卖的特色小吃——糖葫芦,亲切、美好一下子扑面而来。

如果有人担心,遇到课本之外的古诗词,孩子不理解、读不懂怎么办?

除了注释、译文、疑难字注音和赏析,可以全面帮孩子理解、读懂古诗内容,感知诗人当时的创作心境,每一个地方的背后还有一张古诗的配图,它就像一个横贯古今的好旅伴,还能一边读古诗,一边看风景,更加直观。

看看这张生动的古诗配图,这首诗所描绘的场景是不是一下子就展现在眼前了呢?

02古诗词与地理相结合的大语文读物创新儿童地理解读

这套书还是一套“藏在古诗词里的中国地理”,也是一套将古诗词与中国地理相结合的大语文读物。

以古诗词这一传统中国文化为引,拓展延伸地理面,古诗词与中国地理知识的巧妙结合,妙趣横生地讲述不同地域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并将简洁的地理特征、地理地形、文化遗产、社会发展渗透于细节描述中。

从一首《哥舒歌》开始,先是将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哥舒翰,披星戴月,抗击敌人的侵扰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

紧接着走进古诗背后涉及的地方——西藏,讲到了西藏藏香、牦牛肉等各种特产。

了解一个地方当然不能错过这个地方的历史,为此还贴心地准备了这一地方有关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

还有人物背后的逸闻趣事:

既然是学地理,也少不了这个地方的地理知识。

从历史人物到地方特产,地形地貌让西藏这个地方变得熟悉起来。

再比如我们熟知的江南好风光,从一首《江南春》徐徐拉开序幕:

杜牧描绘了多元立体的江南景色,还将江南特有的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渗透于细节描述中。

花红柳绿,烟雨迷蒙中,看不完、数不尽的庙宇,这恰恰就是地方文化的一部分。

跟着诗人的脚步来到江南,了解柔美的江南、品悟曾经的地方历史,读万卷书的同时行万里路!

“跟我游”的版块,一首《枫桥夜泊》了解寒山寺的百科知识:

一首《寄扬州韩绰判官》,跟着诗人来到扬州。

认识了扬州的胭脂水粉:

不仅如此,还能跟着隋炀帝去扬州赏一赏那盛名在外的琼花:

尝一尝连乾隆皇帝都赞不绝口的三丁包:

03为中小学孩子定制构建系统的、立体的地理文化体系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套宝藏图书,虽然名为跟着古诗词学地理,但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可不仅仅是地理知识。

书中还包含500+必考知识、600+作文素材、700+地理知识、1000+语文知识,还有历史故事、人文风貌等多种刚需内容,一方面为了能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美好愿景,同时也符合通识教育人才培养规划,将传统文化、国家地理从小根植孩子的心中。

关于地理知识,我们可以了解:

庐山成因

大林花径

喀斯特地貌

还可以跟着古诗词看遍祖国的大川大河,从小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看看黄河的样子

祁连山脉

塔里木河

一首诗一个地方,跟着古诗词游中国,走遍大江南北;一首诗多个知识点,从诗人、注释、讲解、赏析再到地区、位置、人物、美食、历史等,深入了解不同的地区文化。

同时,书中还专门设置“互动拓展”栏目里面有互动学习、亲子互动、动手查等多种形式,让阅读延伸到书外,让学习更深入。

比如,去了解古人的观星台:

拓展阅读,读一读老舍笔下《北平的秋天》,再结合实际学习:

还能了解课外知识,得知治理辽河的手段之一是建水库:

大语文时代下,将传统文化精粹与中国地理整合阅读学习,既符合大语文教改趋势,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又从传统古诗词角度认识祖国大好河山,从小树立家国观念。

04320幅手绘插图,版式匠心独具让孩子身临其境

当下,学生课业繁忙,有限的时间多局限于“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走出去难,深入了解一个地方更难。

这套书用精美的手绘插图展现我国不同地理地区的典型风貌,让孩子身居家中,手握书卷,便可日行万里路,看遍祖国大好河山。

比如,跟着杜甫一起登顶泰山,体会“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壮阔,顺便再看一看绝美的泰山日出,变化万千的泰山云海。

还可以跟着白居易在魏王堤上走一走,看料峭春寒、惫懒春色。

既然古诗词是我们游中国的向导,为了便于孩子理解阅读,用不同色彩丰富的手绘插图,将深奥难懂的古诗词具象出来,使之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不仅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还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骁勇豪迈。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萋萋芳草写满离愁别绪。

同时,为了避免阅读疲劳,还用了多种手法定格不同片段,展现纷繁复杂的地理特点,体现版式上的独具匠心。

异形图展现西安钟楼

分格图绘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墓——茂陵

水墨写意秦岭腹地

05一流的作者团队配套动画视频课程、图书音频携带方便,环保又安全

这套书由《百家讲坛》主讲人李清泉、儿童阅读推广人艾嘉主编,多位大咖跨界推荐。

现全国青少儿播音讲书吴帆评价这套书:

“这是一套将文字与声音结合的好书。选用男女声交叉出现的方式,既不会让小读者困倦,又给人以新鲜感、适宜感。每首诗、每首词在朗读者的口中别有韵味,小读者跟着声音仿佛可以回到那时那地,听那里的故事、看那里的风景。”

这套书,不会让孩子干巴巴地看文字,打击孩子阅读的积极性。配套的图书音频,让孩子可以跟着听书,准确掌握诗词发音。

音频之外,这套书还赠送了由国内一流视频制作团队制作的动画视频课程。

配合着有趣的动画画面、抑扬顿挫的讲解,一套书轻松解决读、听、看三方位的需求,轻轻松松解决阅读的疲惫感!

而且这套书为32开,选用的是100克米色纸印刷,体积小、重量轻,一套四册,每一册有108页,出门旅行也非常方便携带!

详细探索杜甫《望岳》的丰富含义

杜甫自己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说他如何写诗,但对于我们这些读诗的人来说,对此也要给予充分的注意。即从读者的角度看,要充分了解杜甫诗的丰富内容,不是仅仅背诵他的诗句就能做到的,而应对他的诗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做充分而细致的探析,才能从中挖掘出诗中蕴含的意境。这里,只就杜甫的《望岳》诗做一个分析,举一反三,可以看出要想充分了解杜甫的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岳,中国古代有五岳,是神州大地上所有的山之中最崇高者,而五岳之中又以东岳泰山为最尊。这是因为自古的帝王巡游天下,都要首先巡游东方,而且必到泰山进行祭拜,这在中国最古的史书《尚书·舜典》里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也记载:“昔黄帝东至于海,登岱宗”。《通义》:“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白虎通》:“史称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皆封泰山”。可知对于古代帝王来说,岱宗泰山是何等重要与尊崇。

诗中的岱宗就是泰山,因为它是五岳之长,故称岱岳、岱宗。

泰山远古时称太山,太在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写成大,读为太,所以在先秦古文中,大、太通用。古人写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初、大室、大庙、大学之类,后人写成太,以示区别。古代的“大”字有大、太、代三音。所以太与泰、代与岱互通,因此相继出现了泰山、岱山、岱宗、岱岳等名称。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极大、通畅、安宁。《周易·说卦》:“履而泰,然后安”。泰字由高大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

五岳独尊的泰山

泰山南天门

泰山下的岱庙

岱庙门前的牌坊

此诗的创作时间,据学者们研究,是在唐玄宗的开元二十四年(735)前后。据后人撰写的《杜甫年谱》,开元二十三年(734),杜甫在长安“举进士不第。”开元二十五年(736),游历齐、赵。他的《壮游》诗中说:“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是下第后游山东之证。此年杜甫26岁。

因科举未成功,功名路上并不顺利,所以告辞家人,到齐(今山东)、赵(今河北)一带游历。此时他的心情是“放荡”的,“清狂”的,似乎并没有因科举的失败而心灰意冷,更没有犯抑郁症。若是这样,他也不会写出《望岳》的诗作。

现在来看诗句: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第一句是非常少见的起句。杜甫来到泰山脚下,抬头仰望,泰山高耸入云。可他为什么不说诸如泰山高入云、岱宗何巍峨一类的话,这样说也合乎“望岳”的诗题啊,他却非常突兀地冒出来一句:“夫如何”?

杜甫曾自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知,古书中有关帝王尊崇泰山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但他也不从这样的事情开始,而是猛然提出一个问题,让人们猜想。

可以说,这样一句就能无限地引出“望岳”二字的丰富想像。

也就是说,望岳这样一个事,是要让诗人充分发挥想像来描写他对岱岳的种种感受,于是后面就可根据想像来写岱宗的各种情况了。

泰山在今山东中部,古代有齐与鲁二大国,则泰山为其中界。《史记·货殖传》:“泰山,其阳则鲁,其阴则齐。”是说泰山之南为鲁国,泰山之北为齐国。实际上,泰山之北再往东到海边,都是齐国。

杜甫当时并不可能乘坐飞机在高空向下望去,来鸟瞰齐鲁大地,他只是凭着想像,如同已登上泰山绝顶,能够将齐鲁大地尽收眼底。这是诗人根据想像力写出来的诗句。可知好诗绝不能少了超越的想像。

青未了,青也是想像,齐鲁大地一片青绿,未了,是说大地全是这种景色,没有一处不青绿,这正是春夏之际的景色,正是满目春色。

在北方的山东,冬天是一片苍茫,植物全都落叶了,没有了青色。这对南方人来说,是难以想像的。

我小时在鲁国的曲阜生活,后来在某年的3月时乘火车来到了四川,从陕西越过秦岭,突然,原来满目的枯黄,一下子变成了漫山遍野的青绿,整个世界为之一变,由此体会到北方与南方的季节景色之绝异。

杜甫此句特别强调“青”字,就是表明他是在春夏之际来到泰山脚下,而那时泰山南北的齐鲁大地,已是一片青绿,显示了天地间的生命之力,正在蓬勃迸发,这让人的心胸为之开阔而舒畅。科举考试的失败,在此时,又算得了什么?由此可以体会到杜甫的放荡、清狂之心境。

人生中的诗意,会让人的心境变得弘阔雄大,若无此种诗意,人生就会因某些暂时的挫折而变得灰暗无味,有的人甚至会走自绝的道路。与杜甫的诗意人生相比,是多么的可怜与渺小!

由齐鲁青未了,又可想像到“岱宗夫如何”的更多含意,那是说:

岱宗是怎样的?

一个人来到岱宗脚下,会发现岱宗的什么景象?

登上泰山,又会让人看到什么景色,更让人的心境变得怎样?

岱宗难道仅仅有历代帝王巡游的遗迹吗?它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人来说,又有何种意味与启发呢?

当杜甫来到泰山之下时,他的心中一定充满了种种想法,他都要在攀登泰山的时候一一验证与感悟。

攀登泰山,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将是一种多么充实的旅行!

祖国的名山大川,都饱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任何人在任何时代来游历它们,都会从中获得无限的启示与生动的感受,而那些人生中暂时的挫折与失意,又算得了什么?

继续看下面的诗句: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自然间的一切山河、景物等,都是天地造化的结果。所谓造化,是说造成与化成。造成是指初生成时的样子,化成是指生成后又有长期不断的变化,所有的山河、景物,无不如此。

人们在看到它们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天地造化的伟大与无私。

造化的结果是无数的神与秀。神是指神妙,非人工所能造成。秀是指秀美,让人们看到后就受到美的感动。

泰山是自然界的一大造化之结果,它是神妙的,是秀美的。在诗人看来,天地造化的全部神与秀,全都钟于泰山了。钟指聚集。

由此可知,杜甫在感受泰山的神秀与造化力量的伟大之时,他心中的诗意中,包含着造化的伟大与壮美。

感受不到天地的造化与壮美,就不是真正的游历,就不是人与山河的真正接触与相通。古人认为天人是合一的,这就要在人面对自然界的造化之结果时能感而通之,否则,人就是木头人,这样的人之人生,是没有任何诗意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前面说到泰山之阳与之阴,与这里所说的阴阳还不是一回事。

泰山之阳之阴,是地理上的南北之分,这里的阴阳是与昏晓联系在一起的。

昏晓是指昼与夜,是时间上的阴阳之分。所谓的割,就是分。

这是说天地造化的神与秀,又与天地间地昼夜阴阳变化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神秀包括了天地间的昼夜阴阳带来的种种变化。

可以想像,在充满阳光的白昼,泰山的神秀是一个样子。在一片月光的夜晚,泰山的神秀又是另外一番样子。

这都在诗人的想像中不断出现和变换,让他感受其中的变化及其带来的不同景色。

杜甫在《游龙门奉先寺》里,写的是山上的夜景,说明在诗人看来,一般人认为没有什么景色可以欣赏的夜暗,也同样有着特定的景色,可以让人感悟许多人生的道理与意境。

所以,在面对泰山时,他会把阴阳不同的昼夜中的景色之不同与变化,也要用自己的想像力来欣赏与品味。诗人与众不同之处,就在这种地方。许多人说,我不会作诗,还有一些人作了诗,但毫无诗意。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吧!

未完待续

中小学必背诗歌:杜甫的望岳

望 岳

[ 唐 ] 杜甫

dài zōng fū rú hé

岱 宗 夫 如 何 ?

qí lǔ qīng wèi liǎo

齐 鲁 青 未 了。

zào huà zhōng shén xiù

造 化 钟 神 秀,

yīn yáng gē hūn xiǎo

阴 阳 割 昏 晓。

dàng xiōng shēng céng yún

荡 胸 生 曾 云,

jué zì rù guī niǎo

决 眦 入 归 鸟。

huì dāng líng jué dǐng

会 当 凌 绝 顶,

yī lǎn zhòng shān xiǎo

一 览 众 山 小。

岱宗夫如何?——重读《望岳》

刘摩诃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的《望岳》,是万口传诵之作。古来的解释,都把本诗理解为站立在山外的某处遥望。讽咏多年,我并不觉得这个解释有何不妥。直到某天,我突然触电一般想到,诗人所写,会不会并非呆立一处的张望,而是在风尘旅途之上、朝朝暮暮之间的凝望呢?一旦开始这样想,诗歌便越读越生出更多意趣来。

诗歌首二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聚焦于望山,本来很清楚,关键是次句如何理解。宋代《分门集注杜工部诗》中引师氏注:“泰山跨齐鲁两国之境,眺望其山之青,已穷齐鲁而其山未穷,故曰‘青未了’。”“已穷齐鲁”是什么意思?是说诗人走遍了齐鲁,还是望遍了齐鲁,还是说泰山横跨了整个齐鲁?这些显然都过于夸张,有悖事实。还是后来清人仇兆鳌《杜诗详注》(后简称仇注)以八字释之,谓“自齐至鲁,其青未了”,要清楚许多。泰山是古代齐国和鲁国的界山,山北属齐,山南属鲁,所以仇氏的理解是,泰山绵延在齐鲁之间,“其青未了”。这样的解释自然是不错的,但细思之下,则又充满疑问。

疑问之一,“未了”是一个动态的表达,暗示着延续和扩张,充满流动性。这个流动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疑问之二,后面“阴阳割昏晓”,形容山之高大,隔绝日光,所以山南山北有昏晓明暗之别。同时写到山南山北,似乎诗人的目光也是流动的。那这个流动是真实的呢,还是想象的呢?疑问之三,颈联表现了时间的流动。“荡胸”句写的是晨景,朝云出岫,足以荡涤心胸,次句归鸟入望,显然已是黄昏。清代吴见思《杜诗论文》便说:“天际层云之晓生,凝望精专,直至暮天归鸟而后止耳。”诗人又真的如吴氏所言从早到晚呆望了一整天,还是在想象中望?一整天这样眺望,不知道诗人的脖子会不会抗议酸疼,脑子会不会抱怨无聊?所以应该像明人王嗣奭《杜臆》中理解的“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吗?如果取立望的解释,当然王氏之说最为合理。这时,回到疑问一和二,诗人也都是站在那里想象着山势的未了和阴阳的分隔,而并非亲眼所见。加上最后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其实整首诗所写,都是因望岳所引起的想象,是悬想而非实景。这时,“望岳”的“望”便成了一眼看过之后的无尽想望,成了云烟变灭的幻景内视。

上面的理解不能说有什么问题,但还是让我隐隐有些不安。齐鲁的山川原野古朴繁茂,光影在泰山峭拔的山崖上明灭变换,清晨倾崖而出的白云仿佛东海的波涛,归鸟在黄昏时分飞进紫色山峦,这些美好的景象难道没有真的进入诗人的眼中,没有给过诗人以无可名状的真实感动吗?想起我自己曾经体会过的震撼。当年本科和硕士我都在济南读,每个寒暑假回家,火车先沿京沪线南下到徐州,再沿陇海线折而向西。离开济南不久,泰山就渐渐出现在车窗外。那种绿皮火车保持着从容的节奏,车速正好可以让泰山不紧不慢地逼到眼前,直到充塞天地之间,压迫我的呼吸。岱宗夫如何?

“岱宗夫如何”,亏得杜甫想出这样妙不可言的诗句来!《韩诗外传》里面有一段文字形容高山,来解释仁者何以“乐山”:“夫山者,万民之所瞻仰也。草木生焉,万物植焉,飞鸟集焉,走兽休焉,四方益取与焉。出云道风,嵸乎天地之间。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此仁者所以乐于山也。《诗》曰:‘太山岩岩,鲁邦所瞻。’乐山之谓也。”这吞吐天地的博大,非泰山何以当之。我们的诗人该如何表现这种博大?直接堆砌描绘高大、峻峭的形容词,都只会让泰山成为与其他高山等量齐观的山,却无法使它超越于众山之上。唯“夫如何”这个虚词加疑问词的组合,才能以虚空包容万有。似乎诗人唱叹而出“岱宗”之后,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形容,唯有踌躇之、感叹之,这踌躇感叹的情态,全由一个“夫”字体现出来。而“如何”,是设问,更是感叹本身。而且三个字声音平缓周正,也最能体现博大之感。后来抗清不屈,复周游天下的李长祥在《杜诗编年》中说:“三字精神含蓄,是收拾大山水心眼。三字举目之际,意思周流无穷,不是刻画‘望’字,‘望’字精神亦即在此。”到底是有大气魄大阅历的人物,杜诗的伟大,都被他说尽了。这样的诗句不是想出来的,是被天地逼迫着喷涌出来的吧!

只是,杜甫难道并没有亲眼望见泰山的博大与神妙,没有因为这博大与神妙而呆若木鸡、嗒焉若丧?他仅仅是在一望之间,就能想象到泰山的千般变化与万壑风云,就能被逼迫着唱出“岱宗夫如何”?我不敢相信。没有长久地、多角度地凝望,没有亲身感受到那无言的震撼,是写不出这样从心里涌出的伟大诗篇的。陈贻焮先生《杜甫评传》考证,天宝四载夏天,杜甫来到齐州(今济南)游玩,秋天,他又到鲁郡(今兖州)寻访李白。从济南到兖州,一路南下,跟我从前坐火车的路线一个样,不正是要沿途与泰山为伴,一路高山在望吗?于是朝见云生而心潮如荡,暮睹鸟归而瞪目欲裂,以及那些崖的明,壑的暗,山北的昏霾,山南的光耀,从早到晚,望中在眼,看之不倦。诗人终于脱口而出:岱宗夫如何!如何?从北往南,由齐入鲁,沿路望之,那青青山色总在眼中,仿佛永远不会消失。

秋天的天空无限高远寥廓,上摩苍穹、下镇地轴的泰山,在这样的季节里无疑显得更加伟大。伟大的存在给予的诱惑也格外伟大。诗人很难不相信,只要他一登绝顶,长啸吐气,天地便会许诺给他一个光明的未来,一个伟大的人生。他能抗拒这个诱惑吗?

二十二年之后的大历二年,垂垂老矣的杜甫暂住在夔州(今重庆奉节)瀼溪西岸的草堂中,后园之后就是绵延的巫山群峰,衰老多病的他却再无登上山巅的可能,于是只能在山脚处略事攀爬。在那里,视野是望不到山外风景的,他只能想象和回忆:“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又上后园山脚》)当年,他果然登上了泰山绝顶的日观峰。

光明的未来,杜甫从来不曾拥有,但他得到了一个伟大的人生。人生并不会生来伟大,唯有当某个时刻,诗人把自己应许给了伟大,他的人生才从此变得伟大起来。这个时刻,就是望岳的那天吧。

来源: 文汇报

杜甫的3首望岳诗 有三种不同的心境 您最喜欢哪一首

前言

前天回答了一个问题:如何赏析唐诗《望岳》?

一说到唐诗中的《望岳》,估计大多数人都能背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者是诗圣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但是您可能没有注意到,杜甫的《望岳》有3首,而且并不是眺望同一座“岳”。

那么诗哪三座山呢?我们分别看看杜甫这3首不同的《望岳》。

一、 最著名的《望岳》是东岳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开元24年(736),杜甫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这时杜甫的父亲任兖州司马一职,杜甫赴兖州省亲,开始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之游 。

这首《望岳》就是杜甫在漫游齐鲁时所作。

研究杜甫的清朝学者仇兆鳌说这首诗四联分别写远望、近望、细望、极望的景色与感触。诗中没有”望“这个字,但是全诗四联都是写”望“。

五言四韵八句的诗可不一定是五律,五言律诗必须是平声韵,这一首仄韵古体诗。2、4、6、8句押韵,云脚都是上声:了、晓、鸟、小。

这首诗纯粹写景,“齐鲁青未了”五个字气象宏伟、境界宽阔。隐隐有年轻人初出茅庐时的豪迈与朝气,可见杜甫对自己未来充满了信心。

这首诗被清代浦起龙认为杜甫所有的诗中,“当以是为首”,原因是“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读杜心解》)。

仇兆鳌则在《杜诗详注》中说:

少陵以前,题咏泰山者,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上半古秀,而下却平浅;李诗有六章,中有佳句,而意多重复。此诗遒劲峭刻,可以俯视二家矣。

李白《游泰山》是一组诗(6首),篇幅太长就不录入了,仇兆鳌认为虽有佳句,但是诗意有重复的缺点。

谢灵运有一首八句的古体诗泰山吟,被仇兆鳌认为前4句古秀,后四句平浅。

岱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岝崿既崄巇,触石辄芊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石闾何晻蔼,明堂秘灵篇 。

说实话,老街欣赏不了谢灵运的这首《泰山吟》。李白的六首游泰山又太长,我没有耐心细细看来,其中第二首比较喜欢,是李白常见的风格:

清晓骑白鹿,直上天门山。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扪萝欲就语,却掩青云关。遗我鸟迹书,飘然落岩间。

其字乃上古,读之了不闲。感此三叹息,从师方未还。

二、西岳华山 这首《望岳》不是标准的七律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如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因房琯之事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此时还在安史之乱时。759年,47岁的杜甫辞官去了成都依附好友严武。

从24岁到47岁,中间沧海桑田,国家如将覆之舟,个人如飘萍落叶。年轻时写《望岳》时的朝气早就消磨殆尽了。到成都之前的这两年里,杜甫写出了令人痛彻心扉的“三吏”和“三别” , 这首《望岳》也是写于将赴成都之前的时期。

这首《望岳》虽然七言八句押平韵,但是拗句很多,而且失黏失对,完全不守七律的规矩。

同是望岳,东岳泰山“齐鲁青未子”,被称为雄浑;西岳华山“诸峰罗列似儿孙”,被认为奇峭!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安得,如何得到,就是没有得到的意思。

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稍待,是等到,还是如今得不到的意思。从这两联中可以看出诗人的不得已之处。

这首写华山的《望岳》和诗人当年写泰山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不可同日而语。

三、南岳衡山 五言古风《望岳》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光阴如电,写完华山望岳的杜甫去了成都,在好友严武的照顾下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765年严武去世后,杜甫又开始了漂泊的生活。嘉州、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夔州(奉节)。

大历三年(768年) 57岁的杜甫乘舟出峡, 此后的两年杜甫在岳阳、潭州(长沙)、衡州(衡阳)、郴州之间之间漂泊。 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小船上去世。时年59岁。

衡山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位于湖南省衡阳一带,衡阳即唐朝古衡州。这首咏衡山的《望岳》写于杜甫的最后两年间,这是一首长篇的五言古风。

相比前两首,这首《望岳》更明显地流露出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此时安史之乱早已平定,但是疮痍满目的大唐盛世却一蹶不振了,再也没有恢复到杜甫年轻时的国力。

结束语

三首《望岳》,分别在杜甫青年、中年、暮年时写成。年轻时望岳无忧无虑,充满了朝气和希望。中年望岳,可以看出诗人于乱世中寻找不到方向的迷惑。暮年时望岳,杜甫已经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与磨难,诗中充满了爱国之心,对自己饱受创伤的国家依然抱有复兴的希望。

心境不同,诗境便有不同。诗境便是心境。

这三首诗中,写泰山的《望岳》最受人喜爱。大家觉得原因是什么呢?

@老街味道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创作格律诗不可不知的四种基本规则

《望岳》杜甫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名篇,全诗以写景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赞美来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感。本文将深入解析这首诗歌,并探讨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诗中描述的景象。第一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是在问当时处于泰山周围地区的人们是否安好。接下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日出时分天空中金色和银色相互交错、五彩缤纷的壮丽景象。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则是把观者直面巍峨山势、放眼远望所产生的强烈感受形容得淋漓尽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表现出作者面对大自然壮美景象时内心所产生的豁然开朗之感。

这些场景描写都极具视觉效果,在读者脑海里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力量与美感并存、神秘而奇妙的画面。但是,《望岳》不仅仅只是在赞颂大自然之美。实际上,在这首诗歌中还蕴涵着杜甫对社会和生活现实方面问题深刻思考与反思。

杜甫

从第二句开始,“造化钟神秀”,就已经超越了单纯地描述自然风光之外,在惊叹于大自然创造力同时展露出更多哲学意味:万物皆有定数,由上帝安排;阴阳两极不停转换、割裂黑白昼夜;此即宇宙规律也。言下之意,则是提示着我们应该尊重事物本身及其发展规律。

进入到第三句“荡胸生曾云”,可以理解成作者因为欣赏到如此壮丽景象而感到激动无比。“决眦入归鸟”指向从视野遥远处回头注视原点,才意识到身处何处;同时也暗示着人类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并坚信每个人都需要回归自身本真状态。

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更像是一个警策:站在高处俯瞰伟大壮丽景色时别忘记你曾经历过多少艰辛挣扎和付出等等种种体验; 身份地位虽有所变化, 但始终要谨记初衷, 并肩同行拼博前行.

总结起来,《望岳》既包含了对于人类作为个体应该怎么去看待万物及整个世界(即正确认知),也包含了对于社会整体性责任与价值取向(即正确行动)提供启示.或许杜甫用他那清新流畅灵动却富有哲理性质语言样貌阐述道理让读者直接得益匪浅吧.

总之,《望岳》作为唐代文学珍品被广泛传颂至今日, 它既能带给读者精神愉悦享受, 同样能引导我们思考存在价值以及每一个个体角色定位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