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年庚是什么意思(年庚)

年庚是什么意思(年庚)

农村节气老话“夏节三庚数伏天”,三庚有多少天?今年哪天入伏?

文/农夫也疯狂

自从夏至节气(6月21日)到了以后,天气是一天比一天炎热了。虽然这两天受今年登陆的首个台风“木恩”的影响,在南方大部分地区以降雨天气为主,但是气温依然比较高,以闷热的天气为主,尤其是在中午的时候,啥也不干也会大汗淋漓。那是不是说,现在已经开始进入伏天了呢?今年哪天入伏?

农谚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意思是说一年中冬至节气以后就开始数九,其中第三个九天是最冷的。而在夏季的时候,最热的就是三伏天了。所谓“伏”,指的就是因为阴气受到阳气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而在每年中都有三个“伏天”,即头伏(初伏)、中伏和末伏。不过和数九不同,伏天的计算就有点复杂。关于何时入伏,在民间有句节气老话“夏节三庚数伏天”,说的是夏至节气之后第三个庚日就进入头伏第一天了。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庚日呢?三庚有多少天?

庚日日中的“庚”其实就是对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个字,而庚日是每十天重复一次的。具体如何计算这就要从“干支纪日法”说起了,古人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组合成为了60个单位,每个单位就代表一天。比如甲子日、癸亥、壬戌、辛酉等等。而庚日就是指含有庚字的日子,其也是每十天出现一次。一庚是十天,三庚也就是三十天。但是因为一年365天(366天)不是60的倍数,所以每年庚日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每年入伏的时间也就是不定的,但是基本都是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

古人依照干支纪日法的排序,把夏至节气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称为头伏,然后把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定位末伏的首日。而庚日之间是十天一循环的,因此头伏和末伏都是十天。但是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那么中伏也是10天。可如果出现了五个庚日,那么中伏的时间就是20天。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年份,中伏是十天,有些年份是二十天。今年夏至节气第三个庚日是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而中伏有20天,从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8月10日(农历七月初十),末伏是8月11日(农历七月十一)——8月20日(农历七月二十,8月8日立秋)。

有些人很疑惑,在夏至节气这一天日照时间是最长的,为什么要到三伏天的时候,特别是中伏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其实从节气之间的命名也可以看得出来,三伏天是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而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中伏就是处于大暑节气的时候。另外从科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的,因为夏至节气到了后,虽然白天的时间逐渐缩短了,夜晚时间不短增长了,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这样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如此一来就会有热量余存。随着热量不断积累,到了\"三伏\"期间,地面余存下来的热量几乎达到了最大值,因此天气也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

因此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并不是夏至,而是在三伏节气中的中伏和末伏这段时间,也就是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这段时间。喜欢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分享和关注农夫也疯狂,每天都会为大家免费分享一些农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谢谢大家(图片来源网络)!

被解除兵权的年羹尧毫无造反能力,雍正为何仍要将其处死

雍正三年,曾经的朝野“第一红人”,被雍正皇帝“捧上天”的年羹尧,成了“罪恶滔天”的囚犯。命运如此戏剧性的大转变,让身陷囹圄的年羹尧心有不甘而又感慨万千。他知道,皇帝已经彻底对自己翻脸,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命运能给予自己的最后眷顾。然而,雍正皇帝并没有打算眷顾这位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宠臣,在一篇声讨年羹尧罪行和极尽煽情的谕旨中,“网开一面”地赐年羹尧自裁。

我们不禁要发问,雍正皇帝为什么一定要处死年羹尧?有的朋友会说,年羹尧要造反,所以雍正皇帝要杀他。然而,年羹尧真的要“反”吗?就算年羹尧有造反之心,已然解除了年羹尧兵权、职务和爵位,年羹尧已经毫无造反能力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非将其除之而后快?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寻找一下年羹尧之死因。

​图1 年羹尧(1679年—1726年)

其一,雍正二年,平定西北叛乱,大功告成的年羹尧回京述职。应该说,雍正皇帝对年羹尧动了杀心,就在这次述职之时。对于这次年羹尧回京述职请功,雍正皇帝十分重视,也给予高规格待遇。雍正皇帝要求在京王公之下大臣都要出京城城门迎接年羹尧之凯旋,确实给足了年大将军面子。对于主子的格外恩遇,稍有城府之人都知晓收敛之必要性,但这岂是大将军之做派?欣然接受出京迎接大臣之跪拜。要知道此时年羹尧的正式职务是川陕总督,也就是正二品官衔,至于“大将军”仅是临时职务而已,并不在大清王朝正式官职之列,你年羹尧凭什么欣然接受京城一二品大员之跪拜?

其二,京城之内王公贵胄下马与年羹尧行礼,年也依旧骑着高头大马,仅仅点头以应之,用现在的话说,简直就是“牛X”炸了天。这还不算,年羹尧竟然对待朝野第一近臣,皇帝最为亲信之弟怡亲王胤祥也满不在乎。在雍正皇帝一再圆滑维护之下,年羹尧和胤祥关系勉强处于“面和心不和”之状态,回京述职出于面子需要,年羹尧放下身段拜访胤祥。然而到了王府,年羹尧发现怡王府门庭气派,可能把门下人也有些狗仗人势,心中不快的年羹尧认为胤祥平时之谦和都是惺惺作态,竟然径直离去,不再登门拜见。可想而知,胤祥得知年羹尧如此狂妄之后,心中不快之滋味。

​图2 年羹尧小楷奏折

其三,年羹尧面圣之时,竟然“箕坐”。这在中国古代是很严重的不懂礼数之行为,朝野上下,敢在皇帝面前“箕坐”之人,恐怕只有他年羹尧。虽然当时雍正皇帝没有表现出不快,但是城府极深眼里不揉沙子的雍正皇帝,怎么能够不在心里有所想法?

当然了,上述三件事情,单独拿出其一,都构不成雍正皇帝之杀心,但是三件事同时上演,足以说明飞扬跋扈到了极点。此次回京述职,年羹尧真的是将京城王公大臣得罪个遍,一些风言风语不可能雍正皇帝一无所知。如此年羹尧藐视皇权的种子就算是种在雍正皇帝心里了。事实上回京述职结束时起,年羹尧已经开始失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雍正皇帝在年羹尧奏折上留下一段经典的朱批“凡人臣图公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公难;守公易,终公难……”,这是一贯被极力表扬的年羹尧,第一次受到意味深长之批评之语。只可惜,雍正皇帝的苦心敲打,并没有让年羹尧清醒过来,依然我行我素,最终断送自己大好前程,走上了绝路。

​图3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 (别称:允禵、胤祯)

年羹尧为什么会如此糊涂,一步步把自己往死路上赶呢?

在大部分朋友心目中,年羹尧应该是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夫影响,这个他个人因平叛西北战事而盛名,以及当代一些影视剧对年羹尧造型刻画有绝对关系。倘若年羹尧真是大老粗一介武夫,干出这些不懂事儿的事情,似乎还情有可原。而事实上,年羹尧是正儿八经的进士翰林出身,他绝对是一位文官。既然是文官,还是翰林出身,如此奇葩行径岂不更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这一切都跟年羹尧一生太顺了有很大关系。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二十一岁就高中进士,康熙四十八年,刚三十周岁的年羹尧就成为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康熙五十六年,西北策妄阿拉布坦正式起兵反清。战事吃紧之时,康熙皇帝五十七年,康熙皇帝任命十四子胤祯为“抚远大将军王”代父出征,同时年羹尧晋升川陕总督,协助胤祯平,正式成为最高级别地方长官,此时他还不足四十岁。

​图4 罗卜藏丹津叛乱初期的地盘

来到雍正朝,年羹尧更是平步青云。罗卜藏丹津利用大清王朝皇权交替朝政不稳之时,起兵造反。这次,年羹尧成功代替胤祯,成为大清王朝历史上第一位非满洲亲贵之“大将军”。为了不给太多满洲权贵留下口实,雍正皇帝不断地给年羹尧抬旗晋爵,直到一等公爵,这已经是异姓臣子最高爵位。又为了战事进展顺利,雍正皇帝放手授予年羹尧西北军政大事一手抓之大权,年羹尧成为当时真正权倾朝野的西北王。

年羹尧也不负众望不出一年,就将西北叛乱平定立下不世之功。期间,雍正皇帝更是无数次放下身段将年羹尧“捧”上了天,什么“朕实在是想卿了”等语,又经常不断给年羹尧赠送一些小礼物以示关怀。此时的年羹尧真的是大清王朝最受皇帝宠信之臣,恐怕都没有之一。

​图5 雍正对年羹尧说:“ 朕亦甚想你 ”

从年羹尧的亲身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年羹尧的一生几乎没有什么坎坷,顺利的如同小说主人公一般。而就是这太过顺利,让年羹尧失去了应有的理性。对于雍正皇帝看似甜言蜜语一般的吹捧,失去理性的年羹尧,早已飘飘然而忘乎所以。因此自恃高人一等的年羹尧,才敢有恃无恐地飞扬跋扈,造成了他严重的性格缺陷。年羹尧有此悲惨结局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已经铁了心将年羹尧除之,那么接下来就是雍正皇帝帝王之术的一次大展示了。按说,此时脱离西北军政集团,在京述职的年羹尧最容易对付,然而,这不是雍正皇帝的风格。雍正皇帝一切如常地让年羹尧风光返还西安。如前文所述,年羹尧前脚刚到西安,雍正皇帝就开始对其有意敲打,这仅是第一步开始。

​图6 雍正帝书法

第二步就是开始瓦解年羹尧集团,能拉拢的雍正皇帝积极拉拢,对于死心塌地跟随年羹尧的,直接划为“年党”秋后一并算账。

第三步搜集年羹尧罪名,对于对年羹尧不满以及常年受年羹尧迫害之人,当然是揭发年“罪恶”的第一梯队人选,然而这些人的言语容易给人以栽赃之嫌。不要紧,第二梯队年羹尧之前所亲信之人立马出场,从“年党”中拉拢之人,开始纷纷倒戈,十分卖力地揭发年羹尧的种种罪行。

在“拉拢集团”之中,最为“重量级”之人物,就是年羹尧的最为倚重之部下岳钟琪,可以说岳钟琪投靠雍正皇帝而远离年羹尧是明智之举,毕竟识数之人都知道哪条腿粗,同时也可以宣告年羹尧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西北军政集团,被雍正皇帝瞬间彻底瓦解。当岳钟琪手捧雍正皇帝谕旨,调年羹尧为杭州将军,岳钟琪接替川陕总督之位之时,年羹尧总算是明白了自己的处境是何等形单影只,孤家寡人一枚。

​图7 岳钟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

虽然,年羹尧已经卸任川陕总督,但是揭发年羹尧的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当雍正皇帝以雪片掉落一般的速度,转发给年羹尧举国官员弹劾之奏折,让年羹尧明白回话之时,曾经不可一世的“年大将军”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他给雍正皇帝写了一份这辈子最低三下四的奏折,乞求主子怜悯,期望能留下自己一条命,继续奉献犬马之劳。

对于年羹尧的摇尾乞怜,雍正皇帝确实有些动容,但是大清帝王就是无毒不丈夫,年羹尧在雍正皇帝心中已经是必死之人。最后,雍正皇帝处心积虑地编撰一套子虚乌有的“白虎事件”,意在阐明年羹尧造反之嫌疑,同时搜集(多不切合实际)年羹尧大罪九十二款(绝对打破吉尼斯记录),赐年羹尧自裁。年羹尧毁誉参半的人生故事就此结束,这一年他虚岁四十六。

​图8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735年)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的反复无常,也许年轻时候,人生过于顺风顺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儿,年羹尧的人生轨迹就是个典型例子。总有人说,年羹尧之死就是雍正皇帝导演的一出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大戏。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这一观点,这更像是世事对于“一帆风顺”的一记惩罚,只是年羹尧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以至于他再没有改过自新之机会。

同时,这更是雍正皇帝帝王之术的一次大展示,更是拉开了雍正朝血腥打击异己政党之序幕。不得不令人唏嘘的是,皇帝就是皇帝,那是一个普通人只因多看了一眼,就可以置人于死地的高级魔鬼。

文:王金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他是抗美援朝特等英雄,最擅长炸碉堡,曾亲手抓了一个排俘虏

历史大剧《跨过鸭绿江》这部致力于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史诗级大片,拿出了一集多的篇幅详细演绎了一个志愿军基层连长生命中最后的悲壮时刻。#了不起的青年人 #

跨过鸭绿江剧照

在最新的剧情中,20军58师173团某连连长杨根思奉命率部急行军来到长津湖地区。他们经历住了缺衣断粮和零下40度严寒的考验,凭借坚忍勇决的毅力和高度严明的纪律,在冰天雪地中潜伏。

美军一架直升机降落在莽莽雪原,原来是美骑一师师长奥利弗.史密斯亲赴前线侦察。他走下直升机,四处眺望,没有发现任何人类活动的迹象。

奥利弗.史密斯从随从军官那里要来武器,漫无目的地向荒野随机开火。一缕鲜红的血液从不起眼的雪堆里汩汩流出,不过奥利弗.史密斯却并没有看到。

跨过鸭绿江剧照

他得意地向随行军官说:“你说得对,没有人能在这里伏击!兵贵神速,我们马上进军。要扭转西线的局面,还得靠我们陆战一师!”

奥利弗.史密斯说罢便登上直升机扬长而去,只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就在他刚才离开的地方,居然潜伏着一个连的志愿军军人。

一位志愿军战士被奥利弗.史密斯射出的子弹击中了脖子,为了保证潜伏部队不被暴露,直到美军直升机离开,他都强忍着剧痛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跨过鸭绿江剧照

英勇的杨根思连队在付出冻死九人,被美军流弹误杀一人的代价后,终于坚持到了进攻的时刻。

冲锋号响起,杨根思带领志愿军战士从雪堆中跃出,很快便消灭了阵地上的敌人。严酷考验还在后边,杨根思连占领了下碣隅里南小高岭阵地后,美军为打开逃跑的通道,避免被全部歼灭的命运,开始向杨根思连队的阵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在连续打退美军9次冲击后,杨根思连队也付出惨重的代价。此时,美军又发起了新一波的进攻。杨根思连队弹尽粮绝,眼见阵地就要被美军攻陷。在此危急关头,杨根思没有丝毫犹豫,抱起仅剩的一个炸药包就向美军冲去。

跨过鸭绿江剧照

美军看得目瞪口呆,直到杨根思冲到面前才恍然大悟,怪叫着开始四散逃跑。只听一声巨响,杨根思与四十多名美军同归于尽,用生命兑现了自己“人在阵地在”的承诺。

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人杨根思式的志愿军战士英勇无畏的付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才取得了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伟大胜利。此战过后,杨根思被志愿军司令部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等英雄”称号。

《跨过鸭绿江》剧中限于篇幅,只截取了杨根思牺牲前的一段经历和事迹,未能兼顾其他。其实,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并仅限于抗美援朝战场。在入朝参战前,他就已经是解放军中有名的“爆破大王”和“战斗英雄”了。

跨过鸭绿江剧照

杨根思原名叫羊庚玺,江苏泰兴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父母早逝,8岁开始被迫给地主家放牛谋生,12岁跟随哥哥到上海做了一名童工。1942年回乡参加民兵队,1944年2月正式加入新四军。

据说,杨根思入伍登记时,因为家乡口音较重,负责登记的人听得阴差阳错,把他的名字由羊庚玺写成了杨根思。名字本来就是一个代号,羊庚玺父母双亡,无牵无挂,也没把这当成多大的事,从此便顺水推舟改名叫做杨根思了。

杨根思入伍后,作为新战士,部队并没有给他发军械,只有一根木棍做的长矛,装备算是聊胜于无了。

不过杨根思作战勇猛,人又机灵,在部队第一次参加战斗,就用这根木棍做的长矛解决了一个敌人并缴获了他的武器,从此不用扛木棍了。

跨过鸭绿江剧照

《跨过鸭绿江》剧中曾提到过杨根思投掷手榴弹技术一流,事实也正是如此。1945年春新四军南下湘粤赣边区,向日伪军发动春夏季攻势。杨根思奋勇争前,曾用两颗手榴弹炸毁敌人重要火力点,被评选为团级“战斗模范”。

1946年攻打泰安天主堂的战斗中,杨根思脸部受伤,为了包扎止血,两只眼睛全部被蒙住。在这种情况下,他靠班长的口报方位奋力盲投手榴弹,次次命中目标,炸得敌人一片鬼哭狼嚎。最终,杨根思用18颗手榴弹解决战斗,攻下了全城制高点,获得“战斗英雄”称号。

跨过鸭绿江剧照

1946年10月13日,杨根思所在的部队向国民党守敌发起进攻。杨根思班的战斗任务是炸毁阵地前沿的一座碉堡。

杨根思接到爆破任务后,拎起一捆拉雷向前突击,他冲到碉堡前放下拉雷,返回隐蔽时拉雷却因受潮没有炸。杨根思冒险再次冲上碉堡放下第二捆拉雷,结果却还是没有炸。

杨根思没有犹豫,又拿出第三捆拉雷再次出击,这一回三捆拉雷同时爆炸,火光冲天。敌人的碉堡直接被炸毁了半边,战士们乘势冲锋,一举全歼了守敌。杨根思也因其英勇的行为被评为团级“爆破大王”。

跨过鸭绿江剧照

1947年1月,齐村战斗中,国民党李玉堂部被新四军包围。敌人依托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新四军久攻不下。其中,圆形大碉堡就是其中最坚固的工事之一。

杨根思奉命对圆形大碉堡进行爆破。他抱着炸药包运动到碉堡前,放好炸药包刚要引爆,忽听碉堡内传来争吵声。

原来,守卫碉堡的敌人被吓破了胆,吵吵着想要投降,而他们的军官却出来横加阻拦。杨根思当机立断,抱着炸药包一脚踹开碉堡门冲进碉堡。

他手拿导火索作出要拉的姿势大喊:“投降不杀,谁敢顽抗,一起报销!”敌人心胆俱丧,乖乖地高举双手爬出碉堡,就这样杨根思一个人足足俘虏了一个排的敌人。

跨过鸭绿江剧照

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的英雄事迹并不仅限于在朝鲜战场,其实在入朝前他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爆破大王和战斗英雄了。

这一次《跨过鸭绿江》剧组能够拿出一集多篇幅来展示杨根思的英雄事迹,也切实地反映出杨根思这位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

其舍生取义,不惧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历经70年后,杨根思仍然在精神层面不断鼓舞和激励着现代中国人砥砺前行。

参考资料:《抗美援朝战争简史》《杨根思烈士陵园.杨根思年庚表》《中华英烈网.杨根思英雄事迹》《泰兴政府网.《讲述抗日英雄的故事》:杨根思——英勇杀敌,不畏牺牲》《杨根思烈士陵园.杨根思事迹》《杨根思烈士陵园.特级英雄杨根思》等本文系闲人历史故事原创,未经许可不得抄袭和转载,请文抄公远离

史诗巨制《抗美援朝》不能复播,主要原因根本不在美国

跨过鸭绿江:朝鲜特使身份揭秘,当过中国县长,在朝鲜地位极高

跨过鸭绿江:获全国一等奖却不承认,首长急了:关系到部队荣誉

抗美援朝:彭总喊“38军万岁”时,为何志司洪邓二人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