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程秉洲(程秉)

程秉洲(程秉)

程秉:一时儒林,博通五经

所愿崇正学,慰我长相思。最近喜欢从史书的边边角角找些人物出来,既然史册留名,那多多少少也要尊重他们的事迹。本篇来聊聊程秉bǐng,字德枢shū。

程秉是豫州汝南郡南顿县人,汝南郡出品的士人在汉末也是大放异彩。程秉曾在大儒郑玄门下侍奉,凭着郑玄弟子这一身份,程秉的起点也不会太差。战乱年代,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生存,能远离战乱就走得远远的,躲不开的就要挣扎求存了。

程秉的选择是跑去交州避难,他在交州结识了名士刘熙,季汉学士许慈、吴国太子太傅薛综在交州避乱时也曾在刘熙门下学习。就汉末来说,这一时期有着众多名士星散各地,向后人们传授自己的学识,有的弟子成百上千,有的可能只是寥寥数人,刘熙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三国志·薛综传》

程秉时常与刘熙讨论经学,他也因此通晓五经,一般来说“五经”指的是《易》、《尚书》、《诗》、《礼》、《春秋》,交趾太守士燮xiè因此任用他为长史,这是程秉仕途的起点。顺便,士燮本身对于五经的研究颇深,尤其擅长研读《春秋》。

以曹丕时期的标准来看,负责在太学授课的五经博士都不一定通晓五经,只有乐详能教授这五经。曹丕制定了五经课试法,正常从太学毕业的学生至少需要八年才能做到通晓五经,从这也能看出程秉博通五经有多么难得。只是吴国的学宫命途多舛,孙权在黄龙二年(222年)设立都讲祭酒,而258年孙皓又下令重设学宫,说明吴国的学宫一度被废弃。

“郎中满二岁,能通五经者擢高第,随才叙用”——《决疑要注》

程秉的名声传到了孙权耳中,孙权一听说这是位名儒,就将程秉请来担任太子太傅,这时吴国的太子还是孙登,也就是说程秉是孙登的师傅。黄武四年(225年)孙登迎娶周瑜之女时,程秉作为太常迎接太子妃,本身“太常”一职就有掌管礼仪的职能。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续百官志》

孙权对此事也十分重视,他亲自跑到程秉所在的船上,也能看出孙权对程秉的看重。迎完太子妃后,程秉就教育孙登婚后行仍要依照礼仪,孙登也很痛快“我一定成全美事,挽回恶事,谨遵师傅的教导。”从孙登后来的作为来看,还是依循了师傅的教诲,或者说孙登本性如此,程秉只是因材施教。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三国志·程秉传》

程秉最终病逝在任上,留下了《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三部著作,共计3万余字。说起来人们可能更熟悉“舌战群儒”桥段中那个程秉,不过《三国演义》中他只是个配角,还是在自己的传记中做主角吧。

当年荣耀,一时儒林。

程秉:一时儒林,博通五经

所愿崇正学,慰我长相思。最近喜欢从史书的边边角角找些人物出来,既然史册留名,那多多少少也要尊重他们的事迹。本篇来聊聊程秉bǐng,字德枢shū。

程秉是豫州汝南郡南顿县人,汝南郡出品的士人在汉末也是大放异彩。程秉曾在大儒郑玄门下侍奉,凭着郑玄弟子这一身份,程秉的起点也不会太差。战乱年代,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生存,能远离战乱就走得远远的,躲不开的就要挣扎求存了。

程秉的选择是跑去交州避难,他在交州结识了名士刘熙,季汉学士许慈、吴国太子太傅薛综在交州避乱时也曾在刘熙门下学习。就汉末来说,这一时期有着众多名士星散各地,向后人们传授自己的学识,有的弟子成百上千,有的可能只是寥寥数人,刘熙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三国志·薛综传》

程秉时常与刘熙讨论经学,他也因此通晓五经,一般来说“五经”指的是《易》、《尚书》、《诗》、《礼》、《春秋》,交趾太守士燮xiè因此任用他为长史,这是程秉仕途的起点。顺便,士燮本身对于五经的研究颇深,尤其擅长研读《春秋》。

以曹丕时期的标准来看,负责在太学授课的五经博士都不一定通晓五经,只有乐详能教授这五经。曹丕制定了五经课试法,正常从太学毕业的学生至少需要八年才能做到通晓五经,从这也能看出程秉博通五经有多么难得。只是吴国的学宫命途多舛,孙权在黄龙二年(222年)设立都讲祭酒,而258年孙皓又下令重设学宫,说明吴国的学宫一度被废弃。

“郎中满二岁,能通五经者擢高第,随才叙用”——《决疑要注》

程秉的名声传到了孙权耳中,孙权一听说这是位名儒,就将程秉请来担任太子太傅,这时吴国的太子还是孙登,也就是说程秉是孙登的师傅。黄武四年(225年)孙登迎娶周瑜之女时,程秉作为太常迎接太子妃,本身“太常”一职就有掌管礼仪的职能。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续百官志》

孙权对此事也十分重视,他亲自跑到程秉所在的船上,也能看出孙权对程秉的看重。迎完太子妃后,程秉就教育孙登婚后行仍要依照礼仪,孙登也很痛快“我一定成全美事,挽回恶事,谨遵师傅的教导。”从孙登后来的作为来看,还是依循了师傅的教诲,或者说孙登本性如此,程秉只是因材施教。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三国志·程秉传》

程秉最终病逝在任上,留下了《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三部著作,共计3万余字。说起来人们可能更熟悉“舌战群儒”桥段中那个程秉,不过《三国演义》中他只是个配角,还是在自己的传记中做主角吧。

当年荣耀,一时儒林。

脱了草鞋换皮鞋

又是一年高考季,今年的高考因为疫情姗姗来迟,又赶上南方暴雨,多地推迟高考补考。每一年高考都牵动亿万人的心,引起亿万人的回忆。这些回忆有金榜题名的喜悦,有名落孙山的忧伤,有差强人意的失望,有发挥不好的懊恼。41年前,我参加高考,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受到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两句话看起来通俗易懂,但对那个年龄来说还真不太懂。好好学习的态度不端正,好好学习的方法不对路,好好学习的恒心不足。最不理解的话是“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那时候,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周恩来总理号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大标语,激励着我们的家国情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似乎离我们太远了点,“做共产主义接班人”更是不理解其意,或者囫囵吞枣知其一二。

解放战争时期,从农村包围城市,调动亿万农民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口号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有土地就是土地的主人,不用交租,不用当长工。自己种的粮食自己吃,贫苦农民都跟共产党走。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搞大包干,“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自己的”。一下子就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热情,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农村改革从昔阳到凤阳,再到阜阳(农村综合改革),继而开启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全面改革。

也许我们老师受到了这些启发,贴了一个大标语“好好学习,脱掉草鞋换皮鞋”。对我们这些农村的穷孩子,穿的都是妈妈做的布鞋,不破就是好的了,哪里还敢奢谈皮鞋。结果,这一下激起了内生动力。可了不得,大家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皮鞋而奋斗。考不起大学就上中专,再不行上技校,几个月下来,班上成绩整体上升很快。又过了一阵子,语文老师又“口出狂言”:“别看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土里吧唧、鼻涕拉乎的样子,将来你们考上大学了,一定会成人成材。不久的将来,我们这些同学一定会大摇大摆长江路(合肥最长最寬最早的路),昂首阔步长安街!”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内生动力一旦激发出来,学习的热情如火山般爆发。晚上六点自习,十一点熄灯(真是灯,气灯),早上六点出操、自习,八点上课。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有同学熄灯后借着手电看书。整个班级200名同学,考上大学、中专近100%,只有一个同学当兵参加中越自卫还击战去了。

所以,我在想,如何把领袖的号召化为实际的行动要靠智慧、靠努力。党和国家号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怎么做梦、圆梦,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做。

去年假期到安徽巢湖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参观,今年又到了马郢新农村建设扶贫点参观,感慨良多。脱了草鞋换皮鞋,在农村也能做到。农村的道路现在已经修得很好了,但缺上下水,尤其缺下水。房子布置得杂乱无章,外观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两个地方在老房的基础上稍加改造,各具特色,美轮美奂。远观山水田林掩盖下的村庄,十分耀眼、养眼。室内装饰宾馆化、个性化。农民干活回来,照样换上皮鞋。城镇垃圾、污水处理一应俱全,人居环境大为改善。这可能就是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方向,不要都挤到大城市水泥森林里。“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田里沉甸甸,屋内美如画”,这就是新农村的新画卷。

作者简介:

程秉洲,字半水。硕士研究生,高级会计师,高级职业经理人。合肥学院客座教授。现在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公司工作。书法家、艺术评论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协理事。出版过《心之路》、《激情飞扬》、《半水闲话》、《半水艺品》等艺术专著。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经济日报》、《安徽日报》、《南方日报》、《北京晨报》、《北京广播电视报》以及《书法》、《书法导报》、《红旗文摘》等众多报刊发表大量的诗歌、散文、艺术评论和理论文章。书法作品以“二王”为基,兼收并蓄,以行书、行草书见长。

《三大队》原型引热议!程兵结局为何最惨,细思才知改编有多绝

#记录我的2023#

文/小航

《三大队》点映口碑,反响,质量档次四丰收。

不出意外,或是今年贺岁最具影响力,票房猛涨的现象级影片。生猛,犀利,人情味十足。

有情有义,把酒狂欢,一块追凶的三大队男儿,”真汉子,真英雄。真够MAN“。 十二年追凶,从光辉荣耀,脱掉警服,和深爱的刑警无缘,蹲大牢,吃牢饭到沦为没手枪,力量薄弱,单枪匹马和凶犯赤手搏权作战,个个有恒心,有底气,足智多谋,敢拼敢闯。

不由自主地飙泪,情不自禁地感叹:干一行,爱一行承担的道德,刑罚,伦理拷问。三大队的五个男人,硬汉中的“中流砥柱”

我不确定哪一刻眼角湿润,上了年纪,不自觉地被真实故事击中,泪光闪闪。观影到最后十分钟,“送水工”程兵辗转来到贵州铜川,两次以送水袭击王凯{王二勇},正面碰瓷,拳打脚踢,头破血流,公园内“大打出手”,制造纠纷。白发苍苍,失去家庭的妻女程兵哪会在乎小伤小疤,亲手缉捕,泪珠大颗大颗往下掉,跟着主演的情绪共情。

王二勇落网,全国DNA比对显示,正是2002.9.21犯案人。2014年11.22,大案结尾。程兵弯着身躯告别当地警察,顾不上面子,低沉敬礼。耳边响起的《少年不知几多愁》,黄昏下战友,师傅那一句句“程队”光彩照人。幻想和现实总有分界线,艰难的路走完了,剩下的只有孤独。原型引热议!程兵结局为何最惨?细思才知改编有多绝

结局哭惨

遵从原作基础上,突破更有灵魂的改编。

读原文时,心里漠然敬仰,崇拜程兵,上对得起穿的警服,无辜受辱惨死的遇害女孩。下对得起黎民百姓,苦苦索求罪犯受惩治,受难家属。

被三大队成员浑然天成的默契,具备英雄主义的TA们团结一致,立抓犯人的决心震撼。 整整一部跨时代杰作,文字虽短,道尽人间百态,悲情世道下暗无天日的王法。

有原型的IP,搬到大荧幕最难的一点:篡改核心内容,把人物主线改的七零八碎。《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改得相当有看头,既无“废笔”,也无“破碎不堪”的细节,重笔体现人物12年性格,性情,处理事情风度,仍旧热血如初,齐心协力。

比起原版的柔软,刺骨。

影视化,却是另一种更全局观的内容,赋予社会议题。加重了五兄弟革命情谊,出狱求职讨工凄惨过往。在各岗各业碰壁,处境尴尬,感叹人性无情,世态哀凉

完全挑不出瑕疵,就是一部长篇平凡警察延续执念,办没完成的案,重新出山,遇险遇弯路的跌宕人生颂歌。不到尽头,悟不出深刻感悟。陈思成戴墨操刀以写实化出发,彰显不一样意识流,文学流层面,近镜头,朴实风讲述了5个男人12年间白发徒增,达成一致7站7城追凶的血色履历。

132分钟,有失意彷徨,有可歌可泣的相拥,有酒桌上豪言壮语的诉衷肠,有兄弟同心,分散天涯的不舍,太有感染力。

好看在从中体会到警察这一职业的屈尊,对难缠罪犯绝地追击,不放弃,信仰正派从事。每到一处,五人细心排查,嫌疑犯,挖地三尺,并肩作战。哪怕有再多的阻力,一座城来回奔波。结局催泪,过程揪心。

观《三大队》,我最深刻的感受:这五人身上散发的魅力,代表了一种没磨灭的情怀。坚定正义总有来的那天,深信逃犯总有露出蛛丝马迹的时刻。7站路程,4个人各自因个人事故,仓促离去。留程兵一人坚守原地,程兵坚持不懈,拿起高度精神注意力搜罗嫌疑犯踪迹,苦力完工,为上级解忧

程兵那“落魄可怜”的鞠躬

战友脱离队伍,有的因家事,经营夜宵店照顾妻儿老娘,有的因儿子读夜校,静心辅佐,引导。有的因遇真爱领证,有的胃癌早期。这一程,程兵对他们远走,并无怨恨。

陪了那么久,强行留人是不人性的理念。程兵是三大队的领导者,如果干涉队员,那愧对英雄牺牲,躺在墓地的师傅张青良。一个人背上的包袱越重,思虑的层面越多,伙伴不能走到胜利,用不着遗憾,挽留。因为事与愿违,人生夹杂着一次又一次的分开,成人之间怎会有永恒的交集。胸怀宽广的程兵认清惨痛事实,才迈上了一条无归期的险路。

这亦是《三大队》震慑人心的部分。通过小人物闪闪发光的美德,塑造刑警睿智敏捷的反应力,反侦察能力,实践才能。立意深邃,全员泪崩。得益于主演张译对角色的原汁原味演绎,优秀演员贡献演技这一块,从不应付。王炸配角,王骁,魏晨,曹炳琨,张子贤的多彩表演。

相逢亦是缘,相遇亦是情。前半段集体主义色彩浓厚,这几个落魄警察重振旗鼓,重新站到一起,胸膛燃起熊熊大火。后半段马振坤,蔡彬,徐一舟,廖健回故乡,几幕别离戏,临别语竟是全片抹不掉的精华,忍不住哭泣,抹眼泪

知己难寻,知音难觅。在三大队的日子,是这群中年男人泯灭不掉的时光,长沙第一站,五人分工尽职,拼命去做对的事,才有成果、马振坤临阵当逃兵,那一场争吵戏,车站送别,寓意了马振坤有愧于团体。他是真汉子,是群体里最有魄力的“勇者”

生活家庭,困境所迫,他没法继续漂泊,入狱五年,全是妻子一人,照顾老小。如果他在夜宵店没人经营,再去天涯海角肆无忌惮,终究是个失败的丈夫,不及格的儿子。

辽宁沈阳过年,廖健提出打退堂鼓“借口”,孩子学历薄弱,出来跑社会受鄙视,陪着孩子提高教育层面。广东茂名,徐一舟牵着命中注定的爱人陈兰,前来英勇辞别,那一瞬间徐一舟心中埋下了深层次的恨意。云南西双版纳,蔡彬程兵计划着一起送快递,哪想着蔡彬身体抱恙,患癌,光治愈几十万,拖着只能病情加重,治疗有效康复才是紧要任命。

同伴走后,程兵回了一趟老家,女儿慧慧给了一张合照,父女送行,车上,女儿通过爸爸的微信,原来曾经点歌的姑娘小雨点正是慧慧。程兵眼角湿润,也许凄惨的岁月风霜,才能让他明白抓真凶的肩膀艰巨,跑路便是失职,三大队称号不复辉煌。

后来,做环卫工,送水员,顺藤摸瓜摸到王二勇现居住地,经过接二两三地碰壁,凶犯归案,到公安局和逃犯对决,自证清白。《三大队》尾声,程兵那“落魄可怜”的鞠躬看哭了我,这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有力度,最有胆量的诀别,12年肩上的担子终于卸下,可以笑着向前走,无所顾忌地昂首挺胸,怀念那一段逐梦而行,赤胆忠心的竹马年华。

全片泪点

为什么说委婉鞠躬,是全片最落泪的地方。

其一程兵从一个英俊潇洒的警察蜕变为一位普通得看不到风采的老者,历经风霜,沧桑事故,无所顾忌地开始新行程。程兵带着使命,职责实现了对送他一箩筐茶叶蛋岳阳爸爸的约定。

其二程兵为三大队立下光辉形象,大致今后不会有这么有凝聚力的团队,但彼此一块奋战,一同站立在第一岗位共事队友的年轮,是从警时光最有祭奠的光景。

其三12年为兑现承诺的一次痛的体验,像学生时代交作业那般壮志凌云。对程兵而言,7城追凶的故事,是这辈子最有记忆,最荣耀的曾经。

其四:致敬程兵原型 甚至更催泪。上亿观众对此品透人世变故,顾学着珍惜眼前人,也让剧中因追捕王二勇脑梗突发张青良,程兵狱友秦哲冤魂安息。

孙式武学传人程秉钧先生于昨日仙去,太极、形意、八卦兼修大才

据程先生徒弟称,程先生已经于2018年12月12日22时29分仙去,我们表示深深的哀悼之情。

程秉钧先生是河北唐山人,是孙氏武学的第四代传人,年少师从张玉书前辈(孙禄堂先生入室弟子孙振川先生传人),学习孙式形意拳,也曾师承栾福童前辈(师承孙振岱,孙存周二位先生),学习孙氏武学。之后又随董海川三代传人郭梦申前辈学习八卦刀,八卦枪技艺,全面掌握了三拳及器械。

程秉钧先生一生拜访请教过多位名师,并且将武术作为了毕生事业,在太极,形意,八卦上均有造诣,之后程先生在唐山地区及承德地区收有众多弟子,致力于将传统武术继承,推广和发展。 其弟子秉承师爷教诲,注重德艺修为,为人低调,从不张扬,其中武功卓越者大有人在,其中家师张民强,张剑秋,师叔宋宝福等均得师爷真传,在散手推手上造诣极深。

程先生个人照片

习武之人多重品行,程先生一生品行纯良,受人爱戴。一位他的徒孙回忆说:“师爷一生淡泊名利,教徒授武从不收受财物,更不搞磕头拜师的俗套,他看重弟子的人品修为,对品行不端者一概拒之门外。”并且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回忆了程先生潜心修学的一生。只可惜,文章笔墨还未干尽,程先生就已经不在了,令笔者也感觉闻者落泪,听着伤心。

人们常说传统武术已经没落,但是兢兢业业,一直坚持不懈传承中华传统武术的大有人在,程先生便是其中一个。虽然只是在一个地区深受爱戴,旁的地方或许没人知晓,但是只要是与程先生相见相交之人无不为他的品行折服。

传统武术家广受门徒可能会有优有劣,人的精力有限,总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真正的习武之人总会将武德看得重中之重,就是害怕武术成为欺凌弱小的代名词,若要习武,请拜师德高望重、品行端正之人,切勿听信江湖骗子,学一些速成、威力巨大、不费力气之类的“武学”,这是在给传统武术抹黑。程先生仙逝,是传统武术的一大哀事,吾辈所能之事,就是继续弘扬传统武术,科学弘扬传统武术,就武术作为中国的一个标志,走向世界。

愿程先生安息,愿中国传统武术早日走向世界,得到更多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