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公益创业者需要学会“攒局”?
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陌生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不乏企业家、军人、科学家和公务员等成功人士,也有学生、工薪阶层和曾有犯罪前科的悔过人员。为了公平正义,他们不计报酬,甚至甘愿冒着生命危险牺牲自己。
没错,这就是复仇者联盟。
在地球出现正常军事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这些能人义士们就会自动集结,为世界和平挺身而出。
复仇者联盟的成立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神盾局指挥官弗瑞。在洛基打破全球安危时,是指挥官“独眼侠”决定要创建一个“史上最强”的联盟组织,慧眼识超级英雄,并把他们集结到一起拯救世界。从此不管是再强大的劲敌,复仇者联盟总能化险为夷。
每次事件的牵头人都是极为关键的,他(们)往往是第一个精准识别问题、起草解决方案并有能力让它高效运转起来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创业精神”和“管理技能”已经成为公益领域的高频词,而“攒局能力”是一种值得更为重视的素养。
这是三一基金会内部在反思工作时的一些领悟。我们发现,“攒局者”是头脑清醒的、有方向感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每个分支的专家,也不一定是被组织架构天然赋予了权力的高层管理者,但必须是善于统筹和调用的领袖。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单方的力量往往独木难支,如何用攒局的方式推动目标的有效实现?我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圆桌对谈,并把对谈的精华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本期对谈嘉宾
沈丹玺,三一基金会秘书长
田宏媛,三一基金会运营总监
刘湘婷,三一基金会探客教育负责人
奶酪,三一基金会传播官员
-01-
从搭平台到“攒局”
奶酪
我很好奇的是,大家所说的攒局,和搭平台、建枢纽有什么区别吗?
刘湘婷
从发生路径来看,“平台”往往首先求规模大、人脉广,而“攒局”更注重入局者是否气味相投、高度认可这个共同的事业。
这让我想到了“群岛”,它的创始人一开始宁愿小而精,设置较高的门槛,找到具有相似教育理念的创业者来加入,一起学习和探索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学习。
田宏媛
我对攒局的理解是,作为一个攒局者,我也身处其中,与这件事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平台性的“中介”的角色。攒局者是要躬身入局的。
举例来说,三一基金会从推广科学公益理念和做事的方法,到现在有具体的议题和产品要推动和提供,这是逐渐聚焦、脚踏实地的过程,也跟科学公益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经验是一致的。
沈丹玺
确实,三一基金会自己也经历了从搭平台到攒局的过程。建立之初,我们希望可以创建一个创新有效公益的生态,所以当时3ESPACE作为一个实体空间应运而生。这就是一个让伙伴们相互交换、链接资源的平台。后来,我们不再拘泥于具体空间,而是希望聚焦在议题、理念或者方法上,更为聚焦地整合志同道合的伙伴力量,希望更踏实地把一些具体的事情做好。
/ 3ESPACE活动 /
搭平台建生态者,需要网罗、甚至中心化地吸引各路资源,这很重要。解决具体问题时,认真选择对的人入局、用好的机制“攒”起一个局,也很有价值。
-02-
“攒局者”和“入局者”
奶酪
说到选人,“攒局者”要找什么样的人入局?“攒局者”和“入局者”应该保持何种关系?
刘湘婷
我可以分享下工作中的经验。我们“挖啦挖啦探客教育”项目,从成立到运营,都很符合“攒局”的概念。
找合适的人入局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国内探客教育模式尚不完善、教学模式处于传统教学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适应。这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找谁。为此,我们团队花很多时间首先明确了三一基金会想要推广的“探客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再借用过往的经验和人脉找到相应专业的人,还要跟他们有效地联结起来。
成功的联结不是用丰厚的资金诱惑入局者,而是要深度理解对方的需求、动机和能力,激发和唤醒他的价值感,把单方的目标调适成为共同的憧憬。
当探客团队找的那些专家也认同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模式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业,当他们也认可在国内落地探客是教育行业的里程碑事件,那么,我们才算是真正地拥抱到了彼此。
/ 挖啦挖啦探客活动 /
沈丹玺
我觉得攒局本质上是要改变传统的交易型合作关系。交易止于价值交换,攒局则在此基础上更追求彼此成就。我觉得攒局是特别适合公益创业的一种思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达尔文的悖论”:达尔文去基林群岛考察时发现,陆地上生物稀少、物资匮乏,然而在几米外的珊瑚礁里,成千上万的生物都在蓬勃生长,壮观程度堪比热带雨林。
为什么在营养极少的水域里却能孕育出一方物种数量惊人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呢?
因为实际上,珊瑚礁里有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相互依赖的食物网络:珊瑚和虫黄藻的共生关系增加了从光合作用中获得的总能量,数量众多而又密切相关的物种有效地重复利用能源,创造了紧密的营养循环网。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其中的每个物种能蓬勃生存,更会让整个系统持续发展扩大。
社会发展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被废弃的老旧工厂和城市边缘的废墟里,能诞生最前沿的艺术和创意。如果仅仅依靠市场交易和功利动机,这种创造力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多思考怎么用攒局的思维真正创造“共建”关系。用创造性的紧密合作,而非博弈,来实现更好的工作结果。所以攒局者要找的人,不仅是在技能上匹配的人,更是在价值上同频的人。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比如三一基金会的公益创投,我们找的伙伴,首先是对相关议题领域有发自内心真诚的兴趣,是觉得自己无论有多少资源都希望做好相关服务,而非仅仅为了承接一个项目、获得相关资金。
从说“你要做、我能做”的伙伴里,找到喊“我要做、咱们一起做”的伙伴,才是成事的关键。
田宏媛
所以,入局的每个人都是利益共同体、是合伙人,双方不是一次性的合作,不是只存在交易性的价值,合作结束后就各分东西的关系,而是基于共同使命和目标来共建的、更具深度、友谊长存的战友。
-03-
怎样攒好一个局?
田宏媛
刚才你们提到谁入局不能光看技能,这让我想到了打牌斗地主,有的时候农民觉得自己抓了一手烂牌,但很有可能跟队友配合好就能逆风翻盘。
到底是把4个A用作炸弹,还是拆成“飞机”,怎么布局,怎么和队友配合,都是把局攒好的要素。
沈丹玺
对,所以攒局者要“懂牌”。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攒局者需要有强大的内在和包容的外在,他必须牢牢把握住“局”的内核和标准,用专业的理解、强大的定力,让相关方平等地对话,同时还要有不包揽一切、懂得适时后退的信任,以及对他人的敏感和强洞察。
攒局不是分包,其实攒局者本身是要费更大的心力的。
奶酪
这么说来,除了刚刚提到的探客项目,我们的乡村振兴业务也一直在“攒局”。
我看到项目组同事经常在村委、村民、社工等等多个相关方中周旋和协调,每一个局中人都怀抱着对村庄的相同的美好期盼,但大家的所求却千差万别。
/ 道童村村规民约及管理制度宣传活动 /
要把乡村振兴的事儿做好,光靠基金会这一支“外部力量”的投入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基金会同时也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坚实地推进让整个村庄振兴起来的核心目标,用这个共同使命去凝聚各方,不管是村民、村委,还是产业发展的合作伙伴、甚至社区营造的设计师。
沈丹玺
是的,从“怎么做”的角度去理解,攒局的本质也是公共动员。
群岛的顾远老师说知识写作是做知识的策展人,我觉得攒局者就是经验的策展人。艺术家产出自己的作品是一个人的创作,而当作品的集合被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在不同的空间展示的时候,就是策展人与作家共建的二次创作了。策展人不一定能创作出每一幅作品,但要知道如何将作品协同起来表达更丰富的意义。
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从这个角度理解业务,就会去重新思考如何构建合作机制。当然,机制是冰山一角,海平面下的场域构建也相当重要。科学公益通识课里提到管理学上的经典案例、梅奥教授的“霍桑实验”,也是在说这个道理,去看到局中每一个人的态度和情绪,在表面机制之下去打造文化上的共识,也是攒局者不可逃避的工作。
-04-
回到起点
奶酪
所以想要攒好一个局,必须经历几个步骤:为局定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深度理解大家的需求、动机和能力—>用不同的方式促进互动,激发和影响大家一起入局协作—>推动大目标的实现。
聊了这么多关于“攒局”的步骤、条件和对公益创业者而言的意义,我突然想问:三一基金会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攒局者呢?
沈丹玺
前面我们也聊到,攒局是一种很适合公益领域的工作思路。商业要追求竞争优势和最大利润,意味着它必须有单兵作战杀出重围的能力,但公益组织面对的是更复杂的问题、更多元的需求,而现实中往往公益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又更加有限,就势必需要多方共创。普通交易关系所带来的工作结果,可能会很受限于“甲方”的能力,但共建可能会激发出更多的智慧。
从三一基金会角度而言,我们也不再将自己仅仅定义为慈善资源的分配者,而是希望躬身入局地与伙伴共同助推社会改善。基金会的资源、能力和经验也是有限的,必然需要团结和激发志同道合者,凝聚成更大的力量。
另外,从科学公益的理念上来说,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在摸索如何把好事做得更好的方法,“攒局”本身就是正在验证中的科学公益方法论的一种思路。如果这个思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能被更好地总结、推广,那未来在不同议题上、有更多伙伴能去攒局、整合资源,或许也能在现有的公益格局上,摸索出一些行业升级和进步的新的突破口。
这次关于攒局的讨论在愉悦的氛围和深度的思考中渐入尾声,被拉进来的人不知不觉已经入了“圆桌谈”的局。
不可否认,攒局时刻皆可发生,而攒一个好局必不可少的是攒局者和入局者之间的化学反应。
如果你也我们提出的攒局的概念有所思考、对社会创业有你的见解,欢迎在下文留言,期待看见你的观点~
为什么公益创业者需要学会“攒局”?
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陌生人,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不乏企业家、军人、科学家和公务员等成功人士,也有学生、工薪阶层和曾有犯罪前科的悔过人员。为了公平正义,他们不计报酬,甚至甘愿冒着生命危险牺牲自己。
没错,这就是复仇者联盟。
在地球出现正常军事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这些能人义士们就会自动集结,为世界和平挺身而出。
复仇者联盟的成立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神盾局指挥官弗瑞。在洛基打破全球安危时,是指挥官“独眼侠”决定要创建一个“史上最强”的联盟组织,慧眼识超级英雄,并把他们集结到一起拯救世界。从此不管是再强大的劲敌,复仇者联盟总能化险为夷。
每次事件的牵头人都是极为关键的,他(们)往往是第一个精准识别问题、起草解决方案并有能力让它高效运转起来的人。
在某种程度上,“创业精神”和“管理技能”已经成为公益领域的高频词,而“攒局能力”是一种值得更为重视的素养。
这是三一基金会内部在反思工作时的一些领悟。我们发现,“攒局者”是头脑清醒的、有方向感的角色,他们也许不是每个分支的专家,也不一定是被组织架构天然赋予了权力的高层管理者,但必须是善于统筹和调用的领袖。
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单方的力量往往独木难支,如何用攒局的方式推动目标的有效实现?我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了一场圆桌对谈,并把对谈的精华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本期对谈嘉宾
沈丹玺,三一基金会秘书长
田宏媛,三一基金会运营总监
刘湘婷,三一基金会探客教育负责人
奶酪,三一基金会传播官员
-01-
从搭平台到“攒局”
奶酪
我很好奇的是,大家所说的攒局,和搭平台、建枢纽有什么区别吗?
刘湘婷
从发生路径来看,“平台”往往首先求规模大、人脉广,而“攒局”更注重入局者是否气味相投、高度认可这个共同的事业。
这让我想到了“群岛”,它的创始人一开始宁愿小而精,设置较高的门槛,找到具有相似教育理念的创业者来加入,一起学习和探索什么是好的教育和学习。
田宏媛
我对攒局的理解是,作为一个攒局者,我也身处其中,与这件事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而不仅仅是做一个平台性的“中介”的角色。攒局者是要躬身入局的。
举例来说,三一基金会从推广科学公益理念和做事的方法,到现在有具体的议题和产品要推动和提供,这是逐渐聚焦、脚踏实地的过程,也跟科学公益从理论走向实践的经验是一致的。
沈丹玺
确实,三一基金会自己也经历了从搭平台到攒局的过程。建立之初,我们希望可以创建一个创新有效公益的生态,所以当时3ESPACE作为一个实体空间应运而生。这就是一个让伙伴们相互交换、链接资源的平台。后来,我们不再拘泥于具体空间,而是希望聚焦在议题、理念或者方法上,更为聚焦地整合志同道合的伙伴力量,希望更踏实地把一些具体的事情做好。
/ 3ESPACE活动 /
搭平台建生态者,需要网罗、甚至中心化地吸引各路资源,这很重要。解决具体问题时,认真选择对的人入局、用好的机制“攒”起一个局,也很有价值。
-02-
“攒局者”和“入局者”
奶酪
说到选人,“攒局者”要找什么样的人入局?“攒局者”和“入局者”应该保持何种关系?
刘湘婷
我可以分享下工作中的经验。我们“挖啦挖啦探客教育”项目,从成立到运营,都很符合“攒局”的概念。
找合适的人入局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国内探客教育模式尚不完善、教学模式处于传统教学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适应。这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就是找谁。为此,我们团队花很多时间首先明确了三一基金会想要推广的“探客教育”到底是什么样的,再借用过往的经验和人脉找到相应专业的人,还要跟他们有效地联结起来。
成功的联结不是用丰厚的资金诱惑入局者,而是要深度理解对方的需求、动机和能力,激发和唤醒他的价值感,把单方的目标调适成为共同的憧憬。
当探客团队找的那些专家也认同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模式是一件值得努力的事业,当他们也认可在国内落地探客是教育行业的里程碑事件,那么,我们才算是真正地拥抱到了彼此。
/ 挖啦挖啦探客活动 /
沈丹玺
我觉得攒局本质上是要改变传统的交易型合作关系。交易止于价值交换,攒局则在此基础上更追求彼此成就。我觉得攒局是特别适合公益创业的一种思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达尔文的悖论”:达尔文去基林群岛考察时发现,陆地上生物稀少、物资匮乏,然而在几米外的珊瑚礁里,成千上万的生物都在蓬勃生长,壮观程度堪比热带雨林。
为什么在营养极少的水域里却能孕育出一方物种数量惊人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呢?
因为实际上,珊瑚礁里有一个错综复杂而又相互依赖的食物网络:珊瑚和虫黄藻的共生关系增加了从光合作用中获得的总能量,数量众多而又密切相关的物种有效地重复利用能源,创造了紧密的营养循环网。最终结果,不仅仅是其中的每个物种能蓬勃生存,更会让整个系统持续发展扩大。
社会发展里也可以看到类似的例子:被废弃的老旧工厂和城市边缘的废墟里,能诞生最前沿的艺术和创意。如果仅仅依靠市场交易和功利动机,这种创造力是不大可能发生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多思考怎么用攒局的思维真正创造“共建”关系。用创造性的紧密合作,而非博弈,来实现更好的工作结果。所以攒局者要找的人,不仅是在技能上匹配的人,更是在价值上同频的人。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比如三一基金会的公益创投,我们找的伙伴,首先是对相关议题领域有发自内心真诚的兴趣,是觉得自己无论有多少资源都希望做好相关服务,而非仅仅为了承接一个项目、获得相关资金。
从说“你要做、我能做”的伙伴里,找到喊“我要做、咱们一起做”的伙伴,才是成事的关键。
田宏媛
所以,入局的每个人都是利益共同体、是合伙人,双方不是一次性的合作,不是只存在交易性的价值,合作结束后就各分东西的关系,而是基于共同使命和目标来共建的、更具深度、友谊长存的战友。
-03-
怎样攒好一个局?
田宏媛
刚才你们提到谁入局不能光看技能,这让我想到了打牌斗地主,有的时候农民觉得自己抓了一手烂牌,但很有可能跟队友配合好就能逆风翻盘。
到底是把4个A用作炸弹,还是拆成“飞机”,怎么布局,怎么和队友配合,都是把局攒好的要素。
沈丹玺
对,所以攒局者要“懂牌”。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攒局者需要有强大的内在和包容的外在,他必须牢牢把握住“局”的内核和标准,用专业的理解、强大的定力,让相关方平等地对话,同时还要有不包揽一切、懂得适时后退的信任,以及对他人的敏感和强洞察。
攒局不是分包,其实攒局者本身是要费更大的心力的。
奶酪
这么说来,除了刚刚提到的探客项目,我们的乡村振兴业务也一直在“攒局”。
我看到项目组同事经常在村委、村民、社工等等多个相关方中周旋和协调,每一个局中人都怀抱着对村庄的相同的美好期盼,但大家的所求却千差万别。
/ 道童村村规民约及管理制度宣传活动 /
要把乡村振兴的事儿做好,光靠基金会这一支“外部力量”的投入是不可能成功的,但基金会同时也在其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坚实地推进让整个村庄振兴起来的核心目标,用这个共同使命去凝聚各方,不管是村民、村委,还是产业发展的合作伙伴、甚至社区营造的设计师。
沈丹玺
是的,从“怎么做”的角度去理解,攒局的本质也是公共动员。
群岛的顾远老师说知识写作是做知识的策展人,我觉得攒局者就是经验的策展人。艺术家产出自己的作品是一个人的创作,而当作品的集合被以不同的排列方式、在不同的空间展示的时候,就是策展人与作家共建的二次创作了。策展人不一定能创作出每一幅作品,但要知道如何将作品协同起来表达更丰富的意义。
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从这个角度理解业务,就会去重新思考如何构建合作机制。当然,机制是冰山一角,海平面下的场域构建也相当重要。科学公益通识课里提到管理学上的经典案例、梅奥教授的“霍桑实验”,也是在说这个道理,去看到局中每一个人的态度和情绪,在表面机制之下去打造文化上的共识,也是攒局者不可逃避的工作。
-04-
回到起点
奶酪
所以想要攒好一个局,必须经历几个步骤:为局定调—>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深度理解大家的需求、动机和能力—>用不同的方式促进互动,激发和影响大家一起入局协作—>推动大目标的实现。
聊了这么多关于“攒局”的步骤、条件和对公益创业者而言的意义,我突然想问:三一基金会为什么要成为一个攒局者呢?
沈丹玺
前面我们也聊到,攒局是一种很适合公益领域的工作思路。商业要追求竞争优势和最大利润,意味着它必须有单兵作战杀出重围的能力,但公益组织面对的是更复杂的问题、更多元的需求,而现实中往往公益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又更加有限,就势必需要多方共创。普通交易关系所带来的工作结果,可能会很受限于“甲方”的能力,但共建可能会激发出更多的智慧。
从三一基金会角度而言,我们也不再将自己仅仅定义为慈善资源的分配者,而是希望躬身入局地与伙伴共同助推社会改善。基金会的资源、能力和经验也是有限的,必然需要团结和激发志同道合者,凝聚成更大的力量。
另外,从科学公益的理念上来说,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在摸索如何把好事做得更好的方法,“攒局”本身就是正在验证中的科学公益方法论的一种思路。如果这个思路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能被更好地总结、推广,那未来在不同议题上、有更多伙伴能去攒局、整合资源,或许也能在现有的公益格局上,摸索出一些行业升级和进步的新的突破口。
这次关于攒局的讨论在愉悦的氛围和深度的思考中渐入尾声,被拉进来的人不知不觉已经入了“圆桌谈”的局。
不可否认,攒局时刻皆可发生,而攒一个好局必不可少的是攒局者和入局者之间的化学反应。
如果你也我们提出的攒局的概念有所思考、对社会创业有你的见解,欢迎在下文留言,期待看见你的观点~
双攒的读音?
双攒的读音?
围场方言大全八(C4)
刺拉cīla:①风吹。你头疼是不是让风~着了;②晾晒(尤指有在有微风的情况下)。衣服还湿呢,拿外边~~再穿。
刺棱火cīlenghuǒ:差劲。他真~,把公家的东西都拿他们家去了。
呲cī:①发泄、排泄、喷射。宝宝把尿~了一被子;~了一身水;②吹。有点让风给~着了。
呲嘚儿cīdeir:斥责。把他好一顿~。
呲(儿)噔cī(r)deng:训斥。动不动就~他一顿。也说呲(儿)嗒cī(r)da。
呲风岗子cīfēnggǎngzi:常受风吹地势较高的地方。那块儿是~,太冷。
呲花cīhuā:烟花燃放时放出光芒。呲冷cīleng风吹晾。衣服潮,~~就好了。
呲尿cīniào:小便。
呲儿cīr:训斥、叱责。他惊天挨了一顿~。
呲毛儿cīmáor:调皮捣蛋、不服约束。在我跟前他不敢~。
跐cī:坏、糟。这事让他给整~了。
跐蹬cīdeng:因没踩实而滑动。踩石头踩~崴脚脖子了。
跐溜(1)cīliū:动作迅速、敏捷。孩子~一下钻水里了。
(2)cīliu:脚底滑。脚一~摔了一个个子。
龇cī:不读zī。张嘴露出牙齿。~牙咧嘴。
龇牙(1)cīyá:张嘴露牙。你龇个大牙干啥呢。
(2)cīya:微笑、窃笑。你在那一~一~的美啥呢。
瓷棒cíbeng:坚实。地压得挺~。
瓷鼓眼儿cíguyǎnr:干瞪眼没办法。一句话气得他乔~。
瓷实císhi:紧密、坚实、东西挤压得很紧、质地紧密。
瓷儿cír:插、奸。给她~上了;把她~了。也说干gàn、闹nào。
跐凳cǐdeng:①放在地面贴着炕沿帮用于垫脚的石块儿、木凳等。②用于垫脚的石块儿、木凳或挖的土坎儿。
跐着鼻子上脸cǐzhebízishàngliǎn:得寸进尺。你还~了呢。
伺护人儿cìhurénr:伺候人、侍奉人。当护士是~的活,难干。
刺儿头cìrtóu:不守纪律、不好对付的人、好挑头闹事的人。他是个~。
刺儿(得)哄的cìr(de)hōngde:说话带刺,让人不悦。你嘴干净点,别~的。
刺儿了嘎叽cìrlegājī:调皮捣蛋、好刁难人、不好对付的人。你把好手都挑走,~的都剩下了。
刺木果子cìmuguǒzi:①野玫瑰;②野玫瑰结的果。也说刺木果儿cìmuguǒr。
刺挠cìnao:①刺痒;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得慌;②逗引找事儿;你~啥,找揍呀!③欲做、想办某事儿还在犹豫不定。也说刺刺挠挠的,就是心里痒痒地想去做。他心里~也想去。
从打cóngdǎ:自从。~那会开始,他就没得好儿。
凑巴còuba:拼凑、加起来。~几个钱供孩子上学。
凑堆儿còuduīr:聚堆儿。你们这么些人~要去干啥。
凑份子còufènzi:①凑钱随份子;②添麻烦。你别在这~了,麻烦不。
凑乎còuhu、也说凑和còuhuo:①将就。那个牌子的手机好吗,~用吧;②凑近、加入。说着说着他就~到跟前了。
凑活còuhuo:往一起聚。会玩的都~到一块了。
凑和事儿吧còuhuoshìrba:将就,对付。他的成绩也就是~。
粗粗拉拉cū culālā:粗心、草率、粗糙。这活做得~的。
粗得拉儿cūdelār:粗糙一些。~就行了,不用那么四置。
粗个伦敦cū gelēndēn:人体或物体粗、臃肿。他长得~。
粗拉cūla:①粗糙。那活干得挺~的;他是个~人;②制作的不精细。这个写字台做得太~了;③做事粗心、草率。你这么~还行。
粗实cūshi:①人的身体粗壮健康、物体粗壮。那棵树挺~的;②矮而胖。他长得太~了。
醋心cùxin:伤心、失去耐心、失去信心。他整天那样,他媳妇儿~了。
撺cuān:匆忙去做。事前现~哪赶趟啊。
蹿cuān:①走、跑。没等说完话他就~了;②喷射而出。鼻子口~血。
蹿蹿嗒嗒cuā(à)n cuan dādā:蹦蹦跳跳的样子。那孩子~地去上学了。
蹿嗒cuānda:①一蹦一跳的样子。孩子在操场~着玩呢;②到处活动。他四处~,想托人往上爬;③串联、联系。你要是看上她,我给你~~。
蹿蹬cuāndeng:鼓动、怂恿。老王就爱~老李去干那样的事。也说撺掇cuānduo、撺弄cuānnong。
蹿火cuānhuǒ:冒火。鼻子口~。
蹿苔cuāntái:①蔬菜抽梗、开花。蒜~了;②长得过快过高。那小子这两年~了。
蹿稀cuānxī:拉稀屎。
蹿烟cuānyānle:迅速离开。一回头的功夫孩子就~了。
攒cuán:①鼓动、怂恿。他一~就上套儿。②用石头打、砸。他挨~了;~他一顿。
攒大柳树cuándàliǔshù:鼓动、怂恿使上当。
攒堆儿cuánduīr:把分散的人或东西聚拢在一起。把沙子攒成堆儿。
攒酒儿cuánjiǔr:聚众并鼓动别人请客。他们几个又~呢。
攒局cuánju:聚拢人一起玩或活喝酒。快下班了,他们不回家又几个~呢。
攒人cuánrén:①用石头打人。那孩子在那~呢;②鼓动、怂恿。他在那~呢;③鼓动怂恿别人针对某人。他好背后~。
攒人儿cuánrénr:①聚拢人。我请客、你~;②怂恿别人。他好~。
攒事儿cuáshìr:挑事儿。你这人咋好~呢。
攒桌儿cuánzhuōr:凑人聚桌。他中午~请客呢。
脆成cuìcheng:①脆。大萝卜吃着~;②声音响亮。那孩子说话~;③办事、说话果断,不拖泥带水。他那人,说话办事就是~。也说脆生cuìsheng、脆绷cuìbeng。
皴cūn:①皮肤上积存的泥垢;②皮肤上积存的老皮。手都起~儿了。
蹲cún:手脚猛然用力使手腕子、脚脖子受伤。他脚~了。
蹲筋cúnjīn:肌腱或韧带因猛然受到震动而受伤。脚脖子~了。
寸cùn:凑巧。真~,在北京碰上他了。
寸劲儿cùnjìnr:①巧妙的手法、凑巧的机会。敲开那个得~;②凑巧的状况。一个~把球投进去了。
搓巴(1)cuōba:简单搓洗。衣服~两下就行了。
(2) cuóba:见搓搓cuócuo①,搓磨cuómo①。
蹉脚石cuōjiǎoshí:山路上的砂粒。下山道都是~,小心别挨摔。
撮cuō:吃,可劲儿吃。你请我们~一顿吧。
撮子cuōzi:铁质类似簸箕样的器具,盛土或垃圾用。
搓cuó:揉搓、因为压、揉等使卷折。注意点,别把书~~了。
搓搓cuócuo、搓咕cuógu:①揉搓、因为压、揉等使卷折。书让你~坏了。也说搓巴cuóba;②行为让人烦躁、难受。你这孩子,别老~人。
搓磨cuómo:①揉搓。别把书~坏了;②折磨、缠着。这孩子就知道~人。
矬cuó:①个子矮。那孩子长得~;②削减。把价~下来点吧。
矬 把 子cuó bà zi 矮小的人。
矬地炮cuódìpào:矮人。
矬 子cuózi:矮个子。
矬 老婆高声cuólǎopogāoshēng:人矮说话声音大,尤指在不该大声说话的时候出声儿。
措措脚cuòcuòjiǎo:因为着急两个脚跟来回相搓。不让他去急的他直~。
错缝儿cuòfèngr:两物体的衔接处出现裂缝或错位。墙面~了。
错环儿cuòhuánr:错位、脱臼。他胳臂摔~了。
错偏cuòpian:对不齐、不合牙。衣服扣钉~了。(下篇D1)
攒局也是探究文化起源
——拜访张飞庙
文 刘会军 图 阿峰
啥叫攒局啊,百度一下呗:就是聚集起来干事情,局,有饭局,酒局,K歌局,麻将局,几个人凑一起玩就叫局,攒就是找人,凑人数。
2022年3月2日,我被人攒局了。严格说,是一次社交局,也可以叫饭局、酒局。
凌晨,我照例在网上浏览地球上的“业务”,在这个时间段,我比“皇上”还忙。审核各种资讯,填充一些我负责的地方(网站)内容。
一个微信奏过来:有时间吗?想去张飞庙。
视频加载中...
发微信者是我的一位朋友:涿州忠义文化协会副秘书长黄建平。
俺今天本来安排有些事,但都不是非办不可的事儿。略加思索,即回复:可以。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来接我。
我有一位姓张的朋友,来涿州发展几个月了,住在市中心范阳大街某处,觉得能在一起做事,印象也很好,但他没去过我们今天要去的地方。正好有车,我即通知那位姓张的朋友,几点几分在某某地方,我接你去看你们张家的庙。
接上人,车出范阳路,拐到107国道。我的一位老弟---张飞庙庙主柳金柱电话带过来:到哪里了?我在家等你们。
一个们字,我顿悟:我是被黄建平攒局了。当然,我也攒了我的另一位朋友张升。
柳金柱电话还有话啊:老哥,您请一下张三清,最好再请一下李长青,一块儿过来呗。
哈哈哈,有点意思了,柳金柱咋也是一个路子,还真愿意攒局啊。
“二青”都是我的好兄弟,一个是涿洲文学诗词大家,一个是涿州的无冕之王,我们都是忠义协会的发起人,是会长刘书堂认可的好哥儿们。
我留了一个心,询问:还有谁呀?柳金柱回答:还有王惠贤妹妹。
这就好办了,本来我还担心张三清兄弟的老年代步车和李长青先生的车是否限号,既然有我们一个会的“中国好人”王惠贤,那就让她继续做好人吧,由她开车拉上“二青”兄弟。
至此,一个局攒成。
我和第一次到张飞庙的黄建平、阿峰、老张三人,由张飞庙庙主柳金柱陪同开始了溜达,这三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眼不够使了。尤其是到张飞正殿后,姓张的那位兄弟浑身发抖,有强烈的感应,鸡皮疙瘩出来了。在叩拜后,竟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
在种有99棵桃树的后花园,大家随着庙主柳金柱的讲解,听得如醉如痴。张飞故居的小院,我还是第一次进入。
后,回到三国书画院,柳庙主慧眼识英雄,挥毫泼墨,主动为来自河北沧州的张升兄弟题写了一幅墨宝。
黄建平此行是有所求的,她也得到了柳庙主一幅墨宝。
回来的路上,我第一次看到他们手中的牛皮纸大信封,揭开了一个秘密:装字画的大袋子印有张飞庙简介,呵呵呵,那是我的贡献。是在去年应柳金柱庙主的要求,由我这个所谓的文化人进行文字整理的。
酒局是安排在柳金柱的住房客厅。搞了几样菜,都是弟妹安排的。
需要提示的是:住房要在庙前而不要庙后,是在庙的东侧而不是西侧,柳庙主很懂风水啊,住在庙前的前侧和东侧。
都是老朋友了,大家高高兴兴,把酒言欢。
长青先生被大家推到正坐上,我和柳庙主分列左右,张三清、王惠贤、黄建平、张升、阿锋等同坐一桌,谈笑风生。
都是老朋友闲聊呗,有一个主题,也是忠义文化协会2022年的一项活动计划:农历八月二十八的张飞庙大集和书画展活动。坐正坐的长青先生一锤定音:届时我来策划组织,办一届有文化、有档次、有力度的活动。至于还谈了些什么,无非就是什么地球咋转,俄乌闹腾,如何保健,怎么养生和一些草民们的衣食住行云云,就别打听了啊。
其实
,我也没闲着,今日凌晨,我即把已收藏于忠义协会网站的《三国志.张飞传》发到了我的朋友圈以及我知道的要来的主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