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恐怖组织叫做家长微信群!戏精家长,请停止你们的表演!
经历了暑假的“休眠期”
家长微信群又活跃了起来
好不热闹
但一定有些家长何老师
开始犯难了
随着qq、微信的广泛使用
不少中小学、幼儿园
基本都会建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群
促进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本来老师创建个家长群
是为了及时公布一些信息
方便大家沟通、交流孩子的教育
追踪孩子的学习情况
不是为了闲谈
总有一些家长,总有办法
把这群变得“意义非凡”
有一种恐怖组织叫做家长微信群
这不九月份刚开学
今天就在微博上看到
某幼儿园家长们入园参观了两小时
随后就在家长群里面
分分钟“交出”500字小作文的事情
这样的一群戏精家长们
让有的网友看完,直接笑疯!
大家纷纷调侃式评论
写够500字可以返钱?
百度来的模板么家长们?
还是平时上班
工作报告写得6啊
当然,看到孩子入学
做家长的总会有所感慨
希望孩子新的学期一切顺利
怕孩子在学校万一有啥事
开学了后,不管有没有担心
孩子都得交给老师了
家长的心意,大家都懂的
现在不表达下心意
还等过年吗
所以家长们不是感谢老师们的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就是感受到了
所有老师们的热情和用心
其中戏最足的
应该是下面这位家长了
文字没有人家多不要紧
但是“感谢”一定要说到位
“亲爱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再一次感谢你们。
我要为你们鞠上深深的一躬
你们真的辛苦了。”
也难为家长们再三斟酌,措好辞
再仔细一个个字敲出了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家长们可以说生怕一个被拉下
对老师“问候不周”
甚至拍马屁还要大家一起复制的
不知道如果你是老师
看到家长这样“殷勤”
会作何感想
但好在以上还算有节有理
虽然“热情”稍微多了点儿
但“战战兢兢”为了孩子无可厚非
那份父爱母爱也还是很容易被接收到的
完全不会到达让人头疼的地步
很常见,但不正常的家长群现象
我们今天讨论家长群的问题
就是因为家长群除了是沟通群
很多时候已经衍变成了
“募捐群”“马屁群”、“广告群”等任意形态
给家长和老师们带来困扰
来让我们看看这些戏精家长们
都做了点什么
送礼群讨论给老师买礼物
礼多人不怪,但碍于平时就算有心送个礼,也没个“由头”,趁着节目,家长这理由可是充分极了,尤其是到了教师节。
开学季撞上教师节,给老师过节这个话题,相信被不少家长早早地提上了日程。但一些有组织力的家长,还可能避着老师,悄悄建一个“送礼群”,打算在教师节给老师购买花束、蛋糕和礼物。
买东西就得花钱,少了拿不出手,平均到每个家长身上怎么也得200元左右。但像池州,物价水平不算低,但人均工资却不高。两三千的工资,光支付日常开销,孩子的学习,再还个车贷房贷,随个礼包个红包……能剩下的也不多。
尽管一些老师可能已经表明不收礼,但总有些家长有真的太坚持,太热情,嘴上说自愿参加,手上准备功夫也没闲着。其实这样,会让一些家长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主动退出。
启蒙狗建议:其实家长有心的话,不一定非得买什么礼物。这样不仅自己觉不自然,也让老师心里过意不去。用心的就是最好的,让孩子动手做张卡片送给老师,这些“园丁”就很幸福了。
马屁群老师的一句话引发刷屏
送不送礼是个事儿,但至少不日常。
要是平时每天,可能还不止一次在群里打卡“收到”、“谢谢老师”,是有些心累了。不少家长,就会因为家长群过于热闹而苦恼。
就跟上班打卡,或者怕错过群里领导吩咐的任务 似的,很少有家长洒脱到不在乎家长群。总怕错过重要的事儿不敢屏蔽,可想看老师说什么,还得翻好久才找得到。
因为什么呢,因为无论老师说什么,不管需不需要回复吧,家长们都会发出各种表情和言论,“收到”、“收到,谢谢”,就看着这回复跟接龙似的,一局比一句长,“收到,谢谢,老师辛苦了”、“收到,谢谢,老师辛苦了,我家孩子说爱您!”
这还不算,怎么才能更让老师关注到自己呢?不光简单表扬,还要在群里@老师和园长。比如哪个孩子受到了老师的照顾,家长就会在群里大段大段地表扬老师,有家长表示就是是“强忍着吐看完的”。
启蒙狗建议:大家看看老师的反馈
简单点,相处的方式简单点~~
另外,老师可以对群里的言论规范一下
比如什么情况需要回复,怎么回复,什么内容可以发,什么内容不可以发。若有再三,@家长给与提醒。不用几次,大家都会自觉。
广告群动不动就蹦出网店链接
家长都愿意,且不怕给孩子花钱,只要是对孩子好。而为了整齐划一,学校或老师会要求家长们统一购买某物。于是,有很多家长从中看到了”商机“。
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比如说买校服,在微信里发一个网店的链接,说是怎么好,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店。”总之,群里总有家长组织其他家长给孩子买东西,这时候一些爸爸妈妈也会因碍于情面而掏腰包。
其实广告群的问题
不止是家长逼家长买东西
这个施加压力的还可能是老师
有时候老师会直接
把某网店的链接发到群里
家长就得通过这个链接买东西
“就连剪刀、胶棒这样的东西也是
有的时候明明家里有
也得重新花钱买”
一位学生家长无奈地说
话都到这儿了
我们顺带提一下家长群里
老师那些让人不舒服的做法吧
希望老师们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作业群有些“作业”是布置给家长的
9月开学,孩子上小学四年级的张女士反映,每次寒暑假最后一次召集前,家长委员会都会在群里发布各种任务,为班级洗窗帘、搬书、收拾卫生等等,甚至平时给打印机换墨盒、修打印机等小“作业”数量也不少。
“像收拾卫生这类事,我觉得应该老师带着孩子干,而不是让我们家长去做。另外修打印机这样的琐事,学校应该也有能修的老师,没必要非把家长叫来。”张女士说。
对于学校布置的任务,家长是分分钟不敢怠慢。
但请假有时候也难,怕单位领导给“脸子”看,不去怕老师给孩子“脸子”看,所以很多家长都是想办法抽时间,下班后或者选个周末到学校“加班家点”,义务劳动。
晒成绩群批评孩子 家长无光
以前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现在的老师,再也不是之前的”臭教书匠“了。
全民重视孩子教育的时代,家长对老师尊重得厉害,也让有些老师不自觉有了范儿。要说老师得姿态多高,本事多大呢,至少让步入中年、老年的学生家长,秒变回学生太容易。
在民意网上,网友郑先生因对家长微信群里的发布内容不满,将孩子所在初中英语老师投诉至民意网。
郑先生表示,老师在微信群里公开学生成绩、指名道姓批评某些学生和家长作业没有完成,做法简单粗暴。“现在一些家长、孩子最怕老师在微信群或者QQ群晒成绩,这次谁谁谁考了100分,谁谁谁不及格……“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都不一样,考试成绩不可能都一样。启蒙狗建议,对成绩差的学生要多鼓励,而不是用公布分数甚至排队来刺激他(她)。换位思考,这样做,很可能适得其反。
学生有受尊重、保护隐私的权利,不宜随意“晒”。如果老师的确需要和家长沟通,可以“私聊”。
关于网上讲的,做“贡献”的募捐群,小编也是经历过的。
班级增加一些新物品,老师会以几种方式分摊给学生,或者说家长。除了鼓励家长主动班级做贡献,更多的是大家分摊费用。
一个集体里生活,添置些东西说的过去,适可而止就好。羊毛出在羊身上正常,但家长绝对不是提款机。
买个一次两次家长还不会说什么,买的次数多了那就惹了众怒了……
在微信群做个优雅的家长
家长联系群
本身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和学习考虑
一些家长这么“搅混水”
学校都看不过去了
为此,在建立“家长群”之初
不妨订立群规约法三章
以避免以后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不,一家幼儿园
针对将入学的小班小朋友家长群
刚开学发布了九条群规
1. 教师在上班期间专注于带孩子进行活动,无法随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请尽量选择中午或教师有空的时间交流,若有事请私信留言。
2. 群内的父母可以把孩子的其他直系亲属拉至群内,但限于直系亲属,其他人不要邀请进群,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 群内不要出现负面的言论、不发集赞、购买物品或拉票之类的信息,发布的内容要与家园沟通有关。
4. 如果个别家长之间交流的比较多的,可以私下进行沟通,切忌在群内进行个别聊天,以免影响到他人。
5.自觉维护班级微信群的积极和谐的氛围。
6.在班级群中不要聊得太晚,以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
7.如果有关孩子的个别问题,请私下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8.避免发大量图片刷屏而导致其他家长忽略了老师发的重要通知或提示。
9.当老师发布通知时,如若没有写【收到请回复】,便不用回复,如若写,请简单的回复【收到】即可,切忌在微信群中出现大量奉承拍马的行为,不仅会引起他人的不适,也会让老师觉得比较尴尬。
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
孩子要在学校待至少15年的时间
而家长群绝对是你
守卫孩子成长的一方根据地
请每一个做家长的我们
在群里做个优雅的家长
1.不要因客套或礼貌刷屏
2.别在班级群炫娃家长
3.尽量不要发布无关信息
4.不要在群里发生争执
5.不要对孩子过度关注
父母对孩子不止生养
更有教育责任
这不是老师和社会的事情
要知道,思想和行为直接挂钩
你的行为潜移默化中
对孩子有着不夸张地说
一辈子的影响
不要让变味的家长群
扭曲了家校关系
不要让家长群成“负担群”
让这个平台承担
它本来应该承担的使命吧
焦清风:我和老妈
欢迎关注《文学博山》
我和老妈
相处三十年了,和她,还是难舍难分。她很普通,是万千人群中不起眼的存在;她很特别,给了我生命,用自己的方式养育塑造了我。她是我的老妈。
对老妈最初的记忆,可以追溯到幼年。几十厘米的我,在老家,隔了很久远才见到她,妈妈穿着浅高跟鞋和黑色的丝袜。因为父母工作出差的缘故,爷爷奶奶暂时照看我。作为外地人还晕车的妈妈,坐了十几个小时的车颠簸不已回到小村庄,一见到我,体力已经不允许她拥抱和奔跑,而我也认出了她,却怯生生地走向前,慢慢蹲下,用小手摸摸妈妈的袜子,那是农村里未曾见过的。一份熟悉的陌生感涌上心头,是啊,美丽的妈妈,疲惫的脸庞,幼小的我却也恐惧和害羞地不敢拥抱。不过血浓于水,我们熟络得很快。可没过几天,爸爸妈妈又走了,只模糊记得那个场景,那个背影。
后来,爸爸的工作终于结束,我们仨重聚,我心底的兴奋堪比登天。那个冬天,妈妈常穿着格子呢外套,我刚学会嗑瓜子,香香的瓜子,充满诱惑,那种悸动到现在还有印象;尤其是嗑瓜子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再好玩不过了。也许人小时候就像猫猫狗狗,快乐纯粹且幼稚。我把一个一个瓜子嗑好,抓了两把,感觉像一笔巨款,塞进了妈妈的口袋,满心希望她一摸口袋时,能发现有惊喜。当时的心很简单,就是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妈妈;再就是冬天很冷,我在家有暖气,可妈妈上班的路上就要吹冷风,我想给她一点陪伴。憧憬了好几天,也没有听到妈妈说瓜子的事儿,有些失望,不过也能接受,只要妈妈吃到,就够了。我上幼儿园前,很不喜欢睡午觉,总是缠着妈妈,她就故意敲床板,假装警察来查岗。连哄带吓就把我弄睡了,不过,后面也成为一个玩笑梗。或许,每个妈妈都是搞笑的百变超人,在孩子淘气又可爱的时候。
再后来,我开始上学,只记得妈妈总是很忙、很累,护士三班倒,我常常见不到她,见到的时候,妈妈已经困得躺在床上睡了。她常常连续给我做西红柿鸡蛋汤,因为最快。连续到第四天,见到这道菜,我已经泣不成声。我心里没有怨恨,只觉得吃不下,又是妈妈做的,很为难,也很难表达拒绝。后来,就开始吃食堂,我们轮流去买;或者外面吃,或者小饭桌。直到妈妈快退休的这个月,我才过上了“回家吃饭”的生活。这是一种久违又陌生的温暖,为了不让妈妈辛苦,我也都从自己工作的食堂带饭,常常骑着车在路上,不禁流出眼泪。不是伤心难过,而是感动和感恩。好像工作中、生活中一切疲惫都因为这份期盼而消散,这5分钟的路途,既短暂又漫长,既期待又害怕失去。大概是太幸福了所以会想,妈妈要退休了,我还能拥有她多久呢?人生见面,见一次少一次,每一次都值得珍惜,也尽量留下美好的回忆。所以,即使是一根鸡腿,我也会问问妈妈吃不吃,因为她的喜好和心情会变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尊重地询问,让她感受女性被看见的温柔;买来新奇的食物,我知道她一定不喜欢吃,但也会做出好吃的样子,让妈妈开口要求,让她做个会被满足探索欲的小孩,疗愈童年伤痛也罢,延续童年“恶习”也罢,偶尔的宠爱,能让妈妈开心,我就开心。
汪曾祺说“多年父子成兄弟”,我并不想说“母女如姐妹”这样俗气的押韵。对待妈妈,有一份给予生命和最初照料的感念,有一份肝胆相照的朋友义气,还有一份照顾老爸妻子的责任,最主要的,是一种莫名的义务和持久冲动的感情,和深爱背后又怕对方有压力的隐忍和沉默。去年收拾地下室的垃圾,偶然翻到一个旧包裹,里面是妈妈年轻时托人从上海买的衣服、裙子,历经几十年依然平整,而我没见她穿过,大概是生完孩子身材走形,或者也无心打扮了吧。另一边放着我上小学前穿的衣服,整整齐齐。我瞬间泪流满面,是啊,每个妈妈在成为妈妈前,都是美丽的少女,都爱打扮,爱时尚。但从怀孕的那一刻,孩子成为第一位,美丽和自己会放在第二位甚至慢慢不见。这是我做了老师后才体会到的,爱孩子,真的可以做到无怨无悔;我也是个深爱父母的孩子,孩子们通常都会用心感念老师和家长的付出,他们知道长辈的爱和不容易。
要说和妈妈关系有没有不好的时刻,真心说,是有的。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身边常有人对着我唱衰爸爸妈妈的爱情,我曾经一度很疑惑他们为何会一直一起生活。但后来日常的点滴让我明白,妈妈是最好的妻子、媳妇。在爷爷奶奶临去世的那几年,我们背负着房贷,拿出所有的钱给老人家治病送终,她没有说过一句不愿意,闹过一次别扭。最让我感动的是,爸爸妈妈从没有因为钱而吵过一次架。与此同时,每年的三十或初一,妈妈都会去单位值班。印象里,我们一起过了很多个没有新衣服的春节,延续至今;也过了很多没有大鱼大肉的年岁,我的清瘦、老爸正常的血脂血糖,都还要归功于老妈的清淡烹饪。虽然偶尔会羡慕其他人吃鸡的生活,可是心底依然最喜欢水煮菜和妈妈做的糖拌西红柿。在老家,语言不通、习惯不同,老妈显得格格不入,但她从不抱怨,只是默默地呆着。听不懂的话,交往不来的人,她就选择默默离开,找点能做的事;在哪个群体里都是不留恶言恶语,更不会参与小团体去攻击他人。前几天闲聊才知道,老妈和爸爸谈恋爱的时候,就有人试图拆散,不过爸爸还是选择坚定地和妈妈站在一起。流言蜚语因为两个年轻人的坚持,也不攻自破。爸爸是农村出身,家里穷,一开始收入还不如妈妈,妈妈却从未以此拒绝爸爸,几十年一直如此。年轻时,妈妈被蚊子咬,忍不住痒就抓破了,留下了一些疤印,而身边很多女生朋友不听解释,认为这是传染病而疏远了关系,可爸爸从不介意,只是去默默买来清凉油和好看的衣服鞋子。我打趣说到,爸爸之所以成为爸爸,是因为他是人群中最爱妈妈的人。他们的爱,超越了物质、阶层、地域、年龄、疾病,用忠诚和包容走到现在,他们是我心中最美的爱情的模样;是很平凡,却很坚忍,很真实,很善良,很伟大。而这一切的起源,或者维持的原因,是老妈拥有最珍贵的品质—爱和包容。
有时,老妈的真实率性,也会很直接地刺破我“脆弱的自尊心”(一笑),她是一个“友直,友谅,友多闻”的存在,比如“不要和别人比较”“不可以贪小便宜”“女孩要有女孩样子”之类的道理是经常挂在嘴边的。不亏不欠,尽量多做点的我是完成得不错,但“女孩要有女孩样”这个命题实在是为难。我们会就此展开讨论,比如“女性如何面对婚姻”“独身如何养老”等等问题,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观点不同而展开辩论。想想也觉得好玩儿,明明大学毕业很多年了,但“哲学思辩课”还是经常在我家上演;节假日能凑到一起的时候,一家人也会探讨一下本年度的内心感想、自我和想法的变化等等。思考的过程很开心,可也会有一丝难过涌上心头,我长大意味着父母变老了,这是唯一的遗憾。而这份遗憾,会消解很多因自尊维系带来的冲突,或者说,老妈的真实也拓宽了我内心包容的疆域。我也“揶揄”过老妈两次,如果恋爱时话这么多,估计也不会谈成,哈哈。不过,哪怕她如此的“犀利直接”,甚至可能是世俗意义上的“情商低”,我依然喜欢她,甚至因此而更加爱她,我想爸爸也是。
很少写亲情类的文字,因为总会边写边哭;加之,情深便容易失了理性,词不达意或逻辑混乱。可现在又觉得,即使混乱、自降水准又如何呢?这是我的亲人,更是最值得记录的点滴。每天跑回家,想见妈妈的心情,就像《宝莲灯》里的沉香,或许孩子和妈妈的心是紧紧连着的,不论年龄多大;还会随着时光流逝而加深,绝不是减少。是很希望被妈妈看到自己的难处,但又会坚强地不去诉说,而是化作顾家的行为。我亲耳听过好几次,有人直接说我回到博山是在外面混不下去、没出息,即使我解释道,妈妈身体不太好,我放心不下,对方也并不相信,依旧充满轻视甚至蔑视,当面嘲讽转为背后说。不过,时至今日我依然不后悔,当初从国外回来的决定,是因为博山的机会和设施虽然不那么齐全,但因为老妈而温暖;能常常见到她,能让她见到我,就是意义。时至今日,我依然保持着北上广的工作节奏和时长,工作到深夜的最后一步,是检查老妈的被子,那一刻的幸福和心安,可以抵消所有的辛苦和辛酸。
老妈快过生日了,每年都要提前几个月,设计好几个方案,准备好几份惊喜和礼物,比如带她去补拍婚纱照,买买鲜花和新鲜玩意儿。不过今年,已经把惊喜放到每天,是买妈妈喜欢的酸奶和水饺皮,是无声无息添置酱油醋,是每天的扫洒和倒垃圾,是可以碰凉水的日子里,加班后把碗刷了;是好好照顾自己,为自己而活,让老妈放心。生命不可承受的是轻,而不是重;爱,是最甜蜜的负担和羁绊。
交往三十年,没听过多少老妈表达爱意或谢意的话语,老爸也是这样的风格。可能他们的年代和经历决定了,无法将这样的话说出口。所以就让我来填补这份空白,用温柔的视角观察和记录。我和老妈的故事和爱还在延续,我希望这故事久一点,慢一点;这份眷恋,浓一点,深一点,因为亲情的挂念是永恒。
这就是我和老妈的故事,未完待续的浪漫。
做她的小棉袄,以她的快乐为快乐,是单纯的幸福。
作者简介:焦清风,现为博山地区语文教师,《文学博山》组委会成员。爱孩子,爱思考,爱生活,爱写作。
壹点号 文学博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