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半个时辰是多久的时间(半个时辰是多久)

半个时辰是多久的时间(半个时辰是多久)

古代深夜为啥要打更,安静地睡觉不好吗?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大壮实验室编辑/大壮实验室

古代的晚上总会被现代人们赋予悬疑的色彩,冤假悬案也总有那消失的打更人作为起始,夜晚是充满未知与风险的,但那用梆子敲击的打更人,还是能够一天不落的每天深夜出现,那么安静睡觉不好吗?为什么古人非要深夜发出打更声?

古人为什么要夜间打更?

古代的时间与我们现在所常说的时间上略微有所不同,现在的人们常说的一个小时其实只是古人的半个时辰,古代的一个时辰在现在就是两个小时了。

而人们的夜晚可以分为“五更”,所说的“戊时一更”指的是19-21点,“亥时二更”为21-23点,“子时三更”是23-凌晨1点,丑时四更和寅时五更分别是,凌晨的1-3点和3-5点,古时人们喜好早睡早起,那么打更也就有了其重要作用。

报时,打更对于古人的时间概念并不如现代人们,可以有钟表等较为精准的时间仪器,而在制度森严的古代,时间的准确掌握,更能体现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得以重用,所以打更人的责任也就更为重要。

古时人们在白天时,可以通过太阳光照角度或是日晷等类似装置,判断所处时辰调整作息时间,但夜晚人们都处于放松与休息中,也没有太阳光作为参照,迷糊睡梦中的人们就需要,听取打更人敲击梆子的次数与喊出的话来判断所处时间。

催促,古时人们在夜晚的19点就要开始准备睡觉了,在一更响起之时,就会用打更的梆子声,提醒人们在熄灭火烛时要小心,避免产生失火,过去也会叫做“走水”的现象,催促人们快点而上床睡觉和注意安全。

打更人们会有其固有的职责范围,沿着规定好的路线挨家挨户的门前,或是走到亮灯的窗前敲击手中的梆子,从而提醒房主或是屋主,睡觉时间已到可以快点儿休息,多点儿睡眠也免得误了早起的时辰。

警示,在古代即不可能有摄像头也不可能有红外检测装置,所以家家户户的安全基本是,有钱的靠家园护卫把守、没钱的就靠关门,但往往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的盗贼,在人们进行重要的睡觉活动,并进入沉沉梦乡之时,实施盗窃行为。

有些盗贼甚至还具有翻墙走壁的能力,即使是有钱人家的护卫偶尔也会有,在一些地方存在疏漏的情况,而打更一方面会提醒盗贼这个时辰家主们可能睡熟了或守卫可能松懈,另一方面也在提醒主家护卫二更三更时,要注意盗贼、打起精神。

信息传递,在古代还有一些打更人会肩负提醒的责任,像是战时或是国家城池较为危难之迹,作为古人已经稀松平常的打更日常中,打更人的敲击做出些许改变,可能敌方人员并不能够完全了解。

可以借打更的次数话语提醒,人们收到或发出隐秘讯息,暴露敌方人员、实行抓捕间谍的行为,或是组织行动传递出动或是收到的反馈信号,在现在的一些古装影视剧中也能看到,为达某种目的,从打更人入手往往会能够取得隐蔽的成功。

情报网络,打更人日常的打更活动,古人们因为习惯也较容易忽略他们,往往这群人被允许可以穿梭与大街小巷之中,兼顾了收集信息与组成密集情报网络的任务,不被在意的他们可能知道或撞见,人们所不知道的那些秘闻与消息。

在夜间的打更人们更是容易遇到一些,不便被白天宣之于众的隐藏消息,他们所连接起的情报网络,不亚于现代人们的大数据网络,人们的喜好与习惯都有可能被他们无意或是有意的收集,在打更人具有危险的同时也就有了其存在的意义。

什么是“打更人”,为什么消失了?

据有关记载,打更人又可以叫做更夫,是古时汉族民间的一种夜间制度,最早大约出现于秦汉时期,每天夜里会敲竹梆子或是锣进行巡夜打更,提醒人们夜晚时间与需要注意的一些事。

“打更人”也有据传言,古人的思想中认为妖魔邪祟会在晚上出没,黑暗中设立打更这一职位,大多选取阳气更为旺盛的男性作为夜晚的打更人,他们可以驱邪镇鬼,守护城池内的一方安宁,是守护着的一种存在,但后来主要用来夜晚报时作用。

打更这是古代的一项比较重要的职业,从工作的区域又可以分为宫廷与民间的打更人,作用与工作时间及性质都差不多,但是两者待遇可能会有所区别。

宫廷的打更人需从宫内层层选拔,工作身份地位也会使得他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赏银和收入;而民间的则也是官府在报名的民众中进行筛选,选取一些更胆大心细的人们,当然也不乏一些贫苦的百姓为了赚取一定的收入。

这份工作特别在于与其他人们的作息时间是相反的,在人们休息时他们需要准确的承担报时和提醒的任务,而晚夜也较白天温度更低,能见度也没有白天清晰,在工作中还可能遇到未知的风险,所以也是古代较为辛苦的工作之一。

早年的孙中山先生,其父亲就曾是打更人,是与打更相关的较为有名气的一个人物,在中国完全解放之前,打更人也算是个较为普遍的一种职业,那时的经济与技术都相对落后,城市中也少有钟表这种西洋玩意儿,晚上报时还的靠打更。

一些农村与城镇也在那是始终保留着打更的习惯,大家晚上少也没有大城市丰富的生活文化娱乐,人们的生活多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有序进行着,只有在听到更夫的敲击声,才能够更准确的知道时间,也是一项古老且重要的职业。

被人们从秦汉一直沿用到解放前后的时间,并随着国家的渐渐强盛繁荣,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钟表也得到普及,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方式掌握和了解时间。

有了更为先进的时间仪器和越来越丰富的人类生存活动,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项职业,也就渐渐被人们所淘汰甚至消失了。

关于“打更”的那些事儿

为什么将打更读成打jing呢?

人们是不是总会有一种记忆被篡改,或是记忆出偏差的错觉,在影视古装剧之中,或是早时的学习中,有时会听到人们说打jing,而非打geng,但在现在的书本或是人们的交流中,却又往往被读作打geng,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最开始这项职业也是读作jing的,后来因为人们习惯喜好的汉语拼音发音规则,也因为读作geng的人太多,所以就将读音又改成了geng,这就像铁骑的发音,本来要读铁ji,表示一人一马,但后来因为人们使的频率与习惯改成qi。

不是人们的记忆出现了混乱,而是中华文化具有深厚底蕴,我们的文化习惯也在随着人们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像是许多小时候课本学到的发音与读法,在现在小学或中学课本中就会有所改动,那些读音往往不是因为错了而是其变了的原因。

打更人去哪儿了?

时代的需求在慢慢发生着改变,职业也在被不断的细分与合并着,而古代的一些智慧职业有的被精密的科学研究仪器所取代,但有的却依然有着他们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意义。

打更在古代不仅是智慧的象征,也是古代的重要需求,他们报时的任务渐渐被钟表取代,但像是提醒人们注意防火防灾,又与现代的消防警务人员有着相似的工作,需要在宣传教育注意防火时,还会有帮忙救火甚至救助的更多用处。

还有在安全维护上面,也会类似于现在的巡逻警察或是保安,这些职业的人们又是会需要承担夜间巡视,和减少人员危害的作用,保障人们夜间安全的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罪犯或是有危害人员的押解与逮捕。

在保证人们安全的同时,又不会过多的打扰到人们的生活,还有其他的一些附加职业需要也在被其他的所取代与细化,所以打更人可能不是消失了,而是被分散到了更多的职业岗位,有了更专业的作用和能力。

打更人的这项职业虽然已经消失,但“打更”这件事的意义并没有完全消失,古时的人们需要打更,也可能打更的声音也已经深入骨髓的被古人所接受,对于现在人们睡觉不可以有声音不同,他们也许已经适应那种有声的水面环境。

像是现在也有地区依然有类似的传统,更多的用来作为一种艺术传统文化,现在的磁器口古镇就是保留了传统打更文化的一个地方,会有许多慕名而来的怀旧人们,专门来到这里夜游磁器口,感受古人当年的文化与智慧。

随着一声声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人们也开始了他们的夜晚生活,摆脱了城市里的热闹喧嚣,设身处地的体会古人智慧,即使在现在这样的职业已经不那么需要了,但还是会有人们纪念或是喜爱这项古老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