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周易》到底是什么?入门必备基础知识,全是精华,看完收藏
01 连山易、归藏易与周易提到易经,有时候我们还会提到周易,那易经和周易是一回事吗?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部易经,一部叫连山易,一部叫归藏易,还有一部叫周易。这三部易经分别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所使用。
夏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伏羲演绎的。它是以艮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艮卦的上卦是艮卦,下卦也是艮卦,而艮卦象征山。从卦象上来看,上面是山,下面也是山,卦象所显现的是山和山连接在一起的景象,所以伏羲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连山易。
到了商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黄帝演绎的,它是以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坤卦的上卦是坤卦,下卦也是坤卦,而坤卦象征地。因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埋藏在土地里面,使用之后又回归于土地里面,所以黄帝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归藏易。
到了殷商末年,当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羑里的时候,他就利用被囚禁的这七年多时间对易经重新进行了演绎,历史上称周易。这部易经是以乾坤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开门卦。随着生产力和生活形态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导致原有的归藏易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
比如归藏易里面有“散家人卦”,当归藏易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处在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中国古人采用走婚形式而产生的结果。
但是到了殷商末年,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父系社会,继续沿用“散家人”的卦名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周易就在“散家人卦”的卦名中去掉了“散”字,称为家人卦。
从连山易、归藏易再到周易的发展简史可以看出,易经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02 文字易、符号易与哲学易易经发展史上先后有三位重要人物对易经的创作、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人文始祖伏羲的贡献最大。如果没有伏羲,也就没有八卦,更没有六十四卦。重要性居于第二位的人物是创作卦辞和爻辞的周文王,所以从周易开始,“文字易”就产生了。重要性居于第三位的人物是作易传的孔子。
所以伏羲被尊称为上古时期的圣人,周文王被尊称为中古时期的圣人,而孔子被尊称为近古时期的圣人。上古、中古和近古合称为“三古”,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合称为“三圣”,三古三圣是易经发展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
早在上古时期,伏羲演绎连山易、黄帝演绎归藏易的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当时的易经只有阴爻和阳爻,以及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画,也就是符号,所以称为“符号易”。
中古时期文字产生了,周文王就给六十四卦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卦辞”;同时又给三百八十四爻的每一爻也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爻辞”,于是“文字易”就产生了。其实在周文王创作卦辞和爻辞之前,易经的每一卦和每一爻都有解释性说明,只不过那时候是口口相传的口头语言。
到了春秋时期,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学习易经,孔子在研读易经之后就创作了“易传”,易传也称为“十翼”,对易经所包含的哲理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所以“哲学易”就产生了。
易传包括彖辞传、象辞传、文言、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其中的彖辞传、象辞传和系辞传又各自分为上、下两篇,合起来就有了十篇,这十篇文章对易经的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03 “周”“易”的丰富内涵易经在传承过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在汉代就已经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那“周易”这本书的书名有什么文化内涵呢?人们对“周”字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表示周朝,以及演绎易经的人是周文王。
第二表示周遍,表示易经内容包罗万象,万事万物都包含其中。
第三表示周转,也就是周而复始。
易经六十四卦,象征事物发展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结束的全过程。比如既济卦表示人们已经渡过河了,象征事情已经完成了。未济卦则表示人们还没有渡过河去,象征事情还没有完成。
那这两卦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矛盾,因为既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完成了;而未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新一阶段又开始了。
不仅仅“周”字有这么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易”字同样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对“易”字同样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易字的第一种含义表示变易,也就是变化。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易字的第二种含义表示简易,也就是简单。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无非是阴与阳的变化,动与静的变化,刚与柔的变化,损与益的变化,减与增的变化。
易字的第三种含义表示不易,也就是不变。无论事物怎么千变万化,它的变化规律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变化的只是现象,不变的才是规律。
比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地上的影子,但它的位置是时刻都在移动的,这就是变化,而且影子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中午短而早晚长,这就是“变易”。但是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天之中总是伴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而不断地变化,这就是“简易”。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时候影子在物体的西边;到了中午,影子就移动到了物体的北边;到了下午,影子又移动到了物体的东边。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昨天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明天还将是这样;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这就是“不易”。
如果从字形上来看,“易”字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 “日”是指太阳,象征阳;“月”是指月亮,象征阴。所以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易”字,象征的是阴阳的变化之道。
提到易经,大家可能觉得有些深奥难懂,看到易经的卦爻符号就觉得头疼。其实易经并不难学,只要掌握了易经的基础知识,再来看易经就容易多了,也就更容易入门,也能更好地把握其精髓与智慧。
邀请易经爱好者免费学习傅老师新课《易经入门》!
《易经》真的是天书吗?
是看王弼版还是朱熹版?
是先读原文?还是先看白话翻译?
占卦真的准确吗?
解卦有什么诀窍吗?
我这个年纪学《易》合适吗?
……
傅老师说,只要方法得当,《易经》人人学得会!
傅老师把40年的学《易》心法,一口气全教给你!
重要的来了,我们要学什么!
课程大纲
傅老师会从最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讲,由浅入深,确保你未来无论是深学还是浅懂,都为你学《易》打下最坚实的根基。
课程咨询
Q:《易经入门》是一个什么样的课程?和十年前的《傅佩荣详解六十四卦》光碟一样吗?
A:本课程是傅老师在2018年全新录制的高清视频课,和市面上流行10年前的版本并不一样。傅老师本次录制更加关注到学员在线学习《易经入门》的特点,在重点、时长、案例方面都有所调整。
Q:傅老师会对六十四卦进行精讲吗?
A:《易经入门》目的是帮助学员打下良好的学易基础,《六十四卦精讲》不在本课程学习范围。
Q:零基础的可以学习吗?
A:本课程适合零基础的学员。本课程是特别为零基础的学员准备了17讲易经入门课程。
Q:课程总共多长时间?
A:本课程总时长为270分钟左右,每集15-20分钟,共17集。每周日晚20点更新。
Q:可以反复观看吗?
A:课程在半年时间内,可以反复观看。
Q:我对占卜没兴趣,也可以学吗?
A:傅老师兼顾儒理和占卜,对占卜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易经》中哲理的部分。
Q:视频能下载吗?
A:本课程视频只能在线观看,不能下载。由于采用高清格式,请在有WIFI的网络环境下观看。
这么好的课程
是不是特别贵?!
此次课程,完全免费!
每周日20点更新,现已上线一集。
课程讲义请点击阅读原文了解。
《周易》到底是什么?入门必备基础知识,全是精华,看完收藏
01 连山易、归藏易与周易提到易经,有时候我们还会提到周易,那易经和周易是一回事吗?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部易经,一部叫连山易,一部叫归藏易,还有一部叫周易。这三部易经分别为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所使用。
夏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伏羲演绎的。它是以艮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艮卦的上卦是艮卦,下卦也是艮卦,而艮卦象征山。从卦象上来看,上面是山,下面也是山,卦象所显现的是山和山连接在一起的景象,所以伏羲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连山易。
到了商代人们所使用的易经是由黄帝演绎的,它是以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首卦。坤卦的上卦是坤卦,下卦也是坤卦,而坤卦象征地。因为人们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埋藏在土地里面,使用之后又回归于土地里面,所以黄帝演绎的这部易经又称为归藏易。
到了殷商末年,当周文王被殷纣王囚禁羑里的时候,他就利用被囚禁的这七年多时间对易经重新进行了演绎,历史上称周易。这部易经是以乾坤两卦作为六十四卦的开门卦。随着生产力和生活形态的急剧变化,这时候人类社会从母系社会进入了父系社会,导致原有的归藏易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
比如归藏易里面有“散家人卦”,当归藏易出现的时候人类还处在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中国古人采用走婚形式而产生的结果。
但是到了殷商末年,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父系社会,继续沿用“散家人”的卦名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所以周易就在“散家人卦”的卦名中去掉了“散”字,称为家人卦。
从连山易、归藏易再到周易的发展简史可以看出,易经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02 文字易、符号易与哲学易易经发展史上先后有三位重要人物对易经的创作、发展和传承作出了重大贡献。
其中人文始祖伏羲的贡献最大。如果没有伏羲,也就没有八卦,更没有六十四卦。重要性居于第二位的人物是创作卦辞和爻辞的周文王,所以从周易开始,“文字易”就产生了。重要性居于第三位的人物是作易传的孔子。
所以伏羲被尊称为上古时期的圣人,周文王被尊称为中古时期的圣人,而孔子被尊称为近古时期的圣人。上古、中古和近古合称为“三古”,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合称为“三圣”,三古三圣是易经发展史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
早在上古时期,伏羲演绎连山易、黄帝演绎归藏易的时候文字还没有产生,所以当时的易经只有阴爻和阳爻,以及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画,也就是符号,所以称为“符号易”。
中古时期文字产生了,周文王就给六十四卦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卦辞”;同时又给三百八十四爻的每一爻也创作了解释性的文字,这就是“爻辞”,于是“文字易”就产生了。其实在周文王创作卦辞和爻辞之前,易经的每一卦和每一爻都有解释性说明,只不过那时候是口口相传的口头语言。
到了春秋时期,为了方便人们更好地学习易经,孔子在研读易经之后就创作了“易传”,易传也称为“十翼”,对易经所包含的哲理作了进一步的理论解释,所以“哲学易”就产生了。
易传包括彖辞传、象辞传、文言、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其中的彖辞传、象辞传和系辞传又各自分为上、下两篇,合起来就有了十篇,这十篇文章对易经的传承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03 “周”“易”的丰富内涵易经在传承过程中,连山易和归藏易早在汉代就已经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周易。那“周易”这本书的书名有什么文化内涵呢?人们对“周”字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第一表示周朝,以及演绎易经的人是周文王。
第二表示周遍,表示易经内容包罗万象,万事万物都包含其中。
第三表示周转,也就是周而复始。
易经六十四卦,象征事物发展经历了从产生到发展再到结束的全过程。比如既济卦表示人们已经渡过河了,象征事情已经完成了。未济卦则表示人们还没有渡过河去,象征事情还没有完成。
那这两卦所表达的意义是不是相互矛盾的?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矛盾,因为既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某一阶段完成了;而未济卦所表达的是事物发展的新一阶段又开始了。
不仅仅“周”字有这么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易”字同样具有非常丰富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人们对“易”字同样总结和概括出了三种不同的含义:
易字的第一种含义表示变易,也就是变化。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这就是事物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易字的第二种含义表示简易,也就是简单。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无非是阴与阳的变化,动与静的变化,刚与柔的变化,损与益的变化,减与增的变化。
易字的第三种含义表示不易,也就是不变。无论事物怎么千变万化,它的变化规律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变化的只是现象,不变的才是规律。
比如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地上的影子,但它的位置是时刻都在移动的,这就是变化,而且影子的长度也在不断变化,中午短而早晚长,这就是“变易”。但是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又是有规律可循的,一天之中总是伴随着太阳的位置移动而不断地变化,这就是“简易”。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这时候影子在物体的西边;到了中午,影子就移动到了物体的北边;到了下午,影子又移动到了物体的东边。影子的这种移动和变化,昨天是这样,今天是这样,明天还将是这样;在中国是这样,在国外也是这样,这就是“不易”。
如果从字形上来看,“易”字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 “日”是指太阳,象征阳;“月”是指月亮,象征阴。所以由“日”和“月”这两个字会意而成的“易”字,象征的是阴阳的变化之道。
提到易经,大家可能觉得有些深奥难懂,看到易经的卦爻符号就觉得头疼。其实易经并不难学,只要掌握了易经的基础知识,再来看易经就容易多了,也就更容易入门,也能更好地把握其精髓与智慧。
《易经六十四卦》基础口诀(精辟),收藏学习吧
先天六十四卦方圆数字图
在这乾、坤之间有一条红线,代表夜间天空中的银河,亦代表地球南极、北极的磁场,从以上方圆数字图再看各卦的排列,规律就一目了然。
六十四卦《卦象次序》口诀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朱熹卦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简易口诀
六十四卦口诀
一一得乾 一二得履 一三同人 一四无妄 一五得垢 一六得讼 一七得遁 一八得否
二一得夬 二二得兑 二三得革 二四得随 二五大过 二六得困 二七得咸 二八得萃
三一大有 三二得睽 三三得离 三四噬嗑 三五得鼎 三六未济 三七得旅 三八得晋
四一大壮 四二归妹 四三得丰 四四得震四五得恒 四六得解 四七小过 四八得豫
五一小畜 五二中孚 五三家人 五四得益 五五为巽 五六得涣 五七得渐 五八得观
六一得需 六二得节 六三既济 六四得屯六五得井 六六得坎 六七得骞 六八得比
七一大畜 七二得损 七三得贲 七四得颐七五处盅 七六得蒙 七七得艮 七八得剥
八一得泰 八二得临 八三明夷 八四得复八五得升 八六得师 八七得谦 八八得坤
易经64卦口诀
(含卦名、卦义、卦象)
乾天刚建,自强不息。坤地方直,厚德载物。
水积雷响,屯积助长。山下流水,启蒙德育。
水在天上,需等饮食。天升水落,讼兴不争。
地下藏水,师出有名。水漫于地,密交亲比。
风行天上,小畜积雨。天下有泽,和悦慎履。
地天相交,和谐通泰。天地相悖,闭塞成否。
天火同燃,同人团结。火燃天上,大有收获。
地中隐山,谨慎为谦。雷响于地,豫乐自警。
泽中有雷,随机应变。山下有风,蛊惑横行。
地高于泽,居高临下。风拂大地,遍观通达。
火闪雷鸣,噬嗑威刑。山脚火焰,贲饰文美。
高山附地,剥蚀去伪。地下雷鸣,刚阳复兴。
天降暴雷,守道无妄。山中有天,大畜能容。
山下有雷,养志颐情。泽淹风木,大过之征。
习坎为水,守信克险。附离为火,柔顺亨通。
泽山相应,咸感贞吉。雷响风行,识道守恒。
天下藏山,退遁避险。雷震天上,识礼大壮。
火出地上,晋升明德。地压潜火,明夷避祸。
风熊火里,家人同乐。上火下泽,睽违少和。
水漫山路,蹇滞艰难。雷鸣水降,解除旱象。
高山低泽,损下益上。风激雷荡,益下损上。
泽与天上,夬决坚刚。天下微风,阴生姤合。
泽汇于地,萃英聚众。地平风扬,贤能萌升。
泽中漏水,知困早悟。水盛风木,井收勿幕。
泽中起火,改制旧革。火燃风木,鼎新之物。
震雷压惊,反思内省。艮为山止,知止当止。
风木依山,循序渐进。雷震泽上,归妹依礼。
雷鸣火电,丰茂光明。火烧山外,旅途亨通。
巽为风顺,大人齐物。兑为泽悦,修德和睦。
风行水面,离析涣散。水溢泽岸,节制礼数。
风吹泽面,中孚信诚。雷惊山上,小过无妨。
水火相融,既济功成。火水离错,未济大江。
易经八卦歌诀
先天八卦: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先天八卦序数的消长现象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它们的顺序分别是“1、2、3、4、5、6、7、8”,在从1到8的循环过程中,其中的“阴阳”符号的对冲和消长是一个很耐人寻味、拍案叫绝的——
比如从乾卦到兑卦,乾卦有三个阳爻,兑卦有两个阳爻,计五个阳爻,减去兑卦中的一个阴爻,还有四个阳爻;
用此四个阳爻和离卦对接,用四加上离卦中的两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离卦中的一个阴爻,还有五个阳爻;
用五个阳爻和震卦对接,用五加上震卦中的一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震卦中的两个阴爻,还有四个阳爻;
用四个阳爻和巽卦对接,用四加上巽卦中的两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巽卦中的一个阴爻,还有五个阳爻;
用五个阳爻和坎卦对接,用五加上坎卦中的一个阳爻,计有六个阳爻,用六减去坎卦中的两个阴爻,还有四个阳爻;
用四个阳爻和艮卦对接,用四加上艮卦中的一个阳爻,计有五个阳爻,用五减去艮卦中的两个阴爻,还有三个阳爻;
用三个阳爻和坤卦对接,坤卦没有阳爻,只能加零,还是三个阳爻,用三减去坤卦中的三个阴爻,于是“阴阳”的“总数”成为了零。
相对方向上的阴阳属性是互补关系
天地定位—--—乾坤两卦的阴阳爻对应互补
雷风相博—--—震巽两卦的阴阳爻对应互补
水火不相射——坎离两卦的阴阳爻对应互补
山泽通气—--—艮兑两卦的阴阳爻对应互补
八卦卦象歌云: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这个“歌诀”也反映了每每两卦间阴阳爻的互补关系。
在相对的两卦中,通过两卦的爻象阴阳的互补关系,保持了八卦的圆形世界阴阳和谐的平衡关系。
五行生克混合图
老子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这个“道”,必需是具备“阴阳”的双重性,矛盾的“合化”与“统一”才可以体现。
也就是说,五行的关系必需要让它的“生”与“克”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合化、共同存在,才可以体现出五行的从“相生、相克、相制”再到“相化”的圆融模式。
我们不妨把“先天卦五行相生图”和“先天卦五行相克图”这两张图进行一次重叠的演绎,看看是什么样的效果,看图——
看到了吗?
这是先天八卦的“五行生克混合图”。
这是一幅十分和谐、均衡、对称与完美的能量分布图,真不敢想象,八千年前的伏羲是怎样通过八卦的模式、五行的原理把宇宙的正负能量现象进行的归纳,并且通过数学模式进行了合理的碰撞与对接的!
我们通过认真分析这张图可以发现——
在“震”、“巽”两卦之间的场力连线在这张图中因为没有五行的生克关系,所以没有得到描画和体现。
在“艮”卦和“坤”卦之间,“乾”卦和“兑”卦之间,也有没有连接上的线,也就是能量场在这里没有进行分布与互换,而这正是五行生克流转过程中断开的两个“气口”,这两个气口就是西北方的“天门”和东南方的“地户”,也就是五行能量的来去之根。
但是无论怎么说,正是由于缺乏了“震”卦与“巽”卦的连接线,“艮”卦与“坤”卦的场力连线,使这一幅如此平衡、和谐与美丽的场力图有了一点点“白玉有瑕”般的遗憾,那么怎么办呢?
后天八卦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后天八卦手指记忆法:
“后天八卦”的卦,还是乾、坤、离、坎、震、艮撰、兑八个卦,可是图案上摆的位置完全不同了。周文王的八卦,为什么卦的方位要作这样的摆法,这要特别注意。假使学《易经》学到需要在某一方面应用,而且用得有功效,就要特别研究后天八卦了。“先天八卦”等于是表明宇宙形成的那个大现象,“后天八卦”是说明宇宙以内的变化和运用的法则。
从图可以看到,后天八卦的位置,坎卦在北方,离卦在南方,震卦在东方,震卦对面的西方是兑卦,东南是卖卦,东北是艮卦,西南是坤卦,西北是乾卦。
说到这里,先讲一点八卦的运用,现在大家把这个后天八卦,放到左手的手指上,排的位置是这样的:
无名指的根节上放乾卦,中指的根节上放坎卦,食指的根节放艮卦,食指的中节放震卦,食指的尖节放龚卦,中指的尖节放离卦,无名指的尖节放坤卦,无名指的中节放兑卦。
我们看了这幅手掌图,谁能说我们不科学?能把如此一个大宇宙的法则,放在几个手指上搬来搬去,太科学了!太科学了!带一副仪器在身上,多么不方便,这样放在手心上玩,要多方便有多方便,指断了还可在手掌心上用,真是再高明不过了!可见说八卦不科学的人,一定是不科学的人,一定没有学好科学;真的学好了科学的人,看它都很合乎科学方法。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道理、原因和方法,不能说自己所不懂的,就指为不科学,只是观念不同,方式不同。古人在八卦的运用上,不用电脑,就能用这个方法算出来,多简便,能说不科学吗?
记住了这个手指上的后天八卦,要注意同时记住几个数字,记忆的方法,可以用下面四句歌词,背诵下来,更容易记住:
“一数坎兮二数坤,三震四巽数中分,五寄中宫六乾是,七兑八艮九离门。”
由这首歌谣,可见古人教育方法的高明,把如此复杂难记忆的事,写成韵文以后,可以唱出来,不但容易学,容易熟记,尤其容易运用了。
从图上看数字,好像很乱,其实仔细研究一下,一点也不乱,试把这个八卦圆圈,加几条线,改成方图:
从这个图的位置上看,凡是相对的两个卦加起来,都得十的和数,如果连中心的五亦计进去,则无论任何一行,横的、直的、斜的三格总和都是十五,而两卦相加,都合而为十。所以中国人、印度人,乃至天主教徒,行礼都是两掌合起,就是合十。
数是科学的东西,其中的道理非常多,不要轻视它。我们即使不管八卦,以这个数字排列的现象,以这个法则来领导人事、管理人事、处理家务、驾车,乃至打西洋拳都有用处,这是运用它的道理,不是迷信。
图文均来自网络
《周易》名言125句,熟读背诵,安身立命
《周易》名言名句
1.潜龙勿用。《乾·初九》
2.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九三》
3.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乾·彖》
4.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乾·象》
5.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象》
6.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乾·文言》
7.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乾·文言》
8.庸言之行,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乾·文言》
9.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乾·文言》
10.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乾·文言》
11.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文言》
12.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乾·文言》
13.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乾·文言》
14.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
15.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
16.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文言》
17.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乾·文言》
1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乾·文言》
19.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乾·文言》
20.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
21.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彖》
22.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彖》
2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文言》
2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坤·文言》
25.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26.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文言》
27.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小畜·象》
28.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履·象》
29.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
30.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31.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同人·彖》
32.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象》
33.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大有·上九》
34.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
3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初六象》
36.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蛊·上九》
37.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
38.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复·初九》
39.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象》
40.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
41.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彖》
42.君子以立不易方。《恒·象》
43.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九三》
44.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遁·象》
45.君子好遁,小人否也。《遁·象》
46.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象》
47.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晋·象》
48.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人·彖》
49.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50.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彖》
51.君子以同而异。《睽·象》
52.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
53.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解·六三》
54.君子以惩忿窒欲。《损·象》
55.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益·彖》
56.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象》
57.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夬·象》
58.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夬·象》
59.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60.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
61.君子以致命遂志。《困·象》
62.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象》
63.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彖》
64.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革·象》
65.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上六》
6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67.君子以居贤德俗。《渐·象》
6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丰·彖》
69.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旅·象》
70.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兑·彖》
71.君子以朋友讲习。《兑·象》
72.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彖》
73.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象》
74.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中孚·九二》
75.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象》
76.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象》
7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系辞上》
78.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系辞上》
79.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
80.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系辞上》
81.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上》
82.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上》
83.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
84.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85.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86.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而违之,况其迩者乎。《系辞上》
87.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
88.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系辞上》
8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系辞上》
90.德言盛,礼言恭。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系辞上》
91.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系辞上》
92.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
93.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系辞上》
94.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系辞上》
95.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系辞上》
96.形而上者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系辞上》
97.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系辞上》
98.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趋时者也。《系辞下》
99.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下》
100.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辞下》
101.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系辞下》
102.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
10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系辞下》
10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
105.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系辞下》
106.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系辞下》
107.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下》
108.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系辞下》
109.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系辞下》
110.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系辞下》
111.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
112.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系辞下》
113.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
114.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系辞下》
115.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系辞下》
116.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自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系辞下》
117.《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118.苟非其人,道不虚行。《系辞下》
119.《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下》
120.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系辞下》
121.惧以终始,其要无咎。《系辞下》
122.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系辞下》
123.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
124.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
125.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
图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