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洪范图(洪范)

洪范图(洪范)

稀珍易学古籍《洪范图解》分享

正月初八开工大吉,在此分享希珍易学古籍《洪范图解》一篇,以觞读者。祝大家新快快乐,大吉大利,恭喜发财。

《洪范》,《尚书.周书》中的一篇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概述:五行、五事、八政、五纪、皇极、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六极,以上九大范畴。《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

“河图”、 “洛书”是华夏文化的源头。《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所以这本书无论从那个层面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源头性和根本性意义。值得深研细究。或可以借此正本清源。即便不学,作为收藏亦是价值无穷。

四库提要:是编因蔡沈《洪范皇极》内外篇复为图解,於每畴所分之九字,系以断语,俾占者易明。其揲蓍之法,与《易》之蓍卦相同。所言休咎,皆本於《洪范》,亦与易象相表里。盖万物不离乎数,而数不离乎奇偶,故随意牵合,无不相通云。

此书提到,要利用“六极”作威,利用“五福”作福,所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所谓的作威作福或便来源于此,正解和古意亦在此。今日分享此书,以明一年祸福之道。正好切题。

不过奈何篇幅有限,无法给出全部,有兴趣的不妨先关注我,然后后台私信,我再将此书全本转发出去结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十三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

原文:《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尧命四子以“敬授民时”,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饥”,是为政首。

【释义】

古语原文释义为:《洪范》的八种政务官员中,一是管民食的官,二是管财货的官。食是指农民生产的可以吃的好谷,货是指可以穿的布帛……,这两样,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从神农时代就开始兴起。食物充足货物流通,国家就充裕人民就富足,这样政教风化就形成了。黄帝以下:“为百姓变通,使他们不感到厌倦。”尧帝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把天时节令告诉给人民”,舜帝在“百姓开始饥饿”时任命后稷,这就是为政的首位。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是从以上古文中概括化用而来,意为:《洪范》当中的八种政务,粮食为政务之首。

【启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成功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吃不饱、吃的饱到吃的好,逐步筑牢了装好中国粮食的中国饭碗。

粮丰天下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恒课题。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放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这,是国之政首。

洪范五行相宅(一)

学习风水,一定要对各门派都有所了解,然后对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不误导于人。只求“过路阴阳”不求“三元三合”,只相信”八宅风水“却不信”玄空风水“等等,这种片面的追求都是有问题的。好些朋友在评论区留言用词很犀利、甚至很过激,这都可以理解,这其实也是对”易“的真正理解层次。我之所以愿意将自己多年来的所学所悟用通俗的语言文字来跟各位共同分享,是因为易理风水这门宝贵财富博大精深,大家都有责任将其进行传承和发扬。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章中的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朋友们在阅读时一定要结合其它古典书籍参考研究。

第四篇章——洪范五行相宅法。

“洪范五行”还称为“宗庙大五行”,该法根据河洛理数之原理演化而来,根据洪范五行歌诀、24山长生诀和九星等断来去水的吉凶。该相宅方法在运用时并不复杂。

一、基础知识

1、洪范五行

洪范五行跟赖公五行、正五行都有区别。

水局——甲、寅、辰、巽、戊、坎、辛、申

木局——艮、震、巳

火局——离、壬、丙、乙

金局——兑、丁、乾、亥

土局——丑、癸、坤、庚、未

洪范五行歌诀:

甲寅辰巽大江水,戊坎辛申水亦同,

艮震巳山原属木,离壬丙乙火为宗。

兑丁乾亥金生处;丑癸坤庚未土中,

为有金山冬至后,便做下年墓运同。

注意:运用时地盘正针用来格龙定向,天盘缝针用来纳水。

2、十二长生

十二长生也叫做五行的12种运势,用来比喻天下万事万物产生、发展、衰败、消亡的整个过程。

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长生: 婴儿刚出世;新事物刚产生时,具有欣欣向荣的气息。

沐浴: 婴儿降生后须洗去污垢;新事物初登台,很不完善。

冠带: 从小儿到青年,可以穿衣戴帽,显得仪表堂堂;新事物也进入了华秀的阶段。

临官: 人长成后,可以出仕做官,或挣钱养家;新事物也已成熟,地位日益巩固。

帝旺: 人到壮年,身体和智力都到了鼎盛阶段,最能全面发挥一个人的作用;新事物已至完善,被世所公认。然而旺极必衰,无论是人是事,到了鼎盛阶段,也同时播下了衰败的种子。

衰: 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期,人至此感到气衰神弱,力不从心;新事物至此已成旧事物,该面临其他新事物的挑战了。

病: 人逐渐衰老,便要百病丛生;旧事物千疮百孔,积重难返。

死: 人衰老之后,继之就是肉体的死亡;旧事物以及被淘汰或死亡。

墓: 旧事物死亡后遗迹被送进博物馆,或被收于仓库,又叫\"库\"。

绝: 又被称\"受气\"、\"胞\"。人在未受孕前,母腹内空空荡荡;万物未产生前,无形无象。

胎: 即受胎,指人受孕时;万物在地中萌芽时。

养: 就是成形,人在母腹中成形;万物在地中成形。

在四柱推命十二长生中,长生、冠带、临官、帝旺代表旺盛的运势,称为\"四旺运\",沐浴、死、暮、绝,代表恶劣的运势,称为\"四恶运\",衰、病、胎、养代表平淡的运势。在洪范五行相宅中,长生、冠带、临官、帝旺和养为吉,其余为凶。

起十二长生时,将天盘24山两两顺时针结合,形成12个双山(也称12仙),即: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

其中:

水局——以坤申起长生,看罗盘,顺时针依次有庚酉为沐浴、辛戌为官带……

木局——以乾亥起长生

火局——以艮寅起长 生

金局——以巽巳起长生

土局——以坤申起长生

诀窍:起双山十二长生的时候,要看罗盘正针一律按照顺时针布。

十二长生配九星(洪范五行在应用时辅弼二星不考虑,只用七星)

长生配星歌诀:

大墓起破军,绝胎是禄存,

养生贪狼位,沐浴冠带文,

临官旺武曲,逢衰是巨门,

病死廉贞位,九星逐位奔。

十二长生配星分布如下:

长生(配贪狼星—吉星)

沐浴(配文曲星—凶星)

冠带(配文曲星—吉凶参半)

临官(配武曲星—吉星)

帝旺(配武曲星—吉星)

衰(配巨门星—凶星)

病(配廉贞星—凶星)

死(配廉贞星—凶星)

墓(配破军星—凶星)

绝(配禄存星—凶星)

胎(配禄存星—凶星)

养(配贪狼星—吉星)

在实际相宅运用时,也可以直接根据十二长生来断吉凶。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毛泽东同志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十三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

——2013年1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出处】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第四》。

原文:《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二者,生民之本,兴自神农之世。……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黄帝以下“通其变,使民不倦”。尧命四子以“敬授民时”,舜命后稷以“黎民祖饥”,是为政首。

【释义】

古语原文释义为:《洪范》的八种政务官员中,一是管民食的官,二是管财货的官。食是指农民生产的可以吃的好谷,货是指可以穿的布帛……,这两样,是人民生活的根本,从神农时代就开始兴起。食物充足货物流通,国家就充裕人民就富足,这样政教风化就形成了。黄帝以下:“为百姓变通,使他们不感到厌倦。”尧帝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把天时节令告诉给人民”,舜帝在“百姓开始饥饿”时任命后稷,这就是为政的首位。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是从以上古文中概括化用而来,意为:《洪范》当中的八种政务,粮食为政务之首。

【启悟】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解决好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我国成功解决了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吃不饱、吃的饱到吃的好,逐步筑牢了装好中国粮食的中国饭碗。

粮丰天下安。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了一个永恒课题。作为13亿多人口的大国,粮食安全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不管形势如何变化,中国人的饭碗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放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这,是国之政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