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梁彤靖(梁彤)

梁彤靖(梁彤)

90岁清华院士黄克智:工作70年,每天与85岁老伴打网球

在你的印象中,90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的?

退休修养在家?

很难独立活动?

最大的运动量也只是“闲庭信步”?

今天,小青要给大家介绍一位

毫不符合“90岁特征”的

清华院士——黄克智↓↓↓

他已经年过90,但身体仍然健朗,

还能继续上班;

他能带研究生,能打网球,能骑电动车;

他在2005年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动脉中,

堵塞最严重的一根已经达到75%。

但是六年后却情况好转!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对运动的重视!

2017年12月10日上午,

“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提出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

已经年过90的清华院士黄克智教授,

用自己工作七十年的经历与感悟,

做了一场主题为

“健康是成功之本”

的主题报告。

黄克智教授20岁大学毕业,工作已经70年,

其中有69年服务于清华大学,

可谓是一个真正的清华人。

他在报告中说,

我目前还在上班,带研究生,参加创新的科研项目,我还坚持每天早晨打一场网球,还能骑着电动车,在清华园里到处活动,这一切都源于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

虽然黄教授现在9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但他的身体却不是一直如此的康健。2005年黄教授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动脉中,堵塞最严重的一根已经达到75%,这个指标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线,许多朋友首先劝他停止打球,几位大夫也劝他装支架,不能再激烈运动。

可是黄教授自我感觉良好,不甘心就这样变成一个病人。后来,黄教授在一位医生指导下继续打球,六年后再去复查,情况已然好转了。至今13年过去了,黄教授仍每天清早坚持和85岁老伴(1955年清华硕士毕业)一起打球40分钟。

工作70余年来,黄教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培养的研究生超过了100名

(他们当中已有5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得三次百优博士论文导师奖;

2004年还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首届突出贡献奖”

······

这些成就都是黄教授50岁以后获得的。

正因黄教授身体健康,长寿,

他才能有如此相对高的产出与成就。

而黄教授如此注重锻炼正是得益于

清华学校从建校之初就重视体育的校风!

“体育”,在清华绝不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以为清华大学所提出的“运动”

只是一句空口号,那你就错了。

清华体育的历史始于清华建校。

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实行

每日下午四时至五时的“强迫运动”。

何为“强迫运动”?

每日下午四时后,

将全校各处寝室、自修室,

以及图书馆、食品部等处之大门

一律关锁,

使全体学生到户外运动场,

投其所好,从事运动。

清华学校还规定,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必须通过“五项测试”:

即100码跑(14秒);

半英里跑(3分钟);

推铅球(20英尺);

跳高(45英寸)或跳远(12英尺);

射箭(10分)或熟悉篮球、足球规则。

体育不及格者不准出国留学。

在清华体育不及格?你的“下场”是这样

→1916届学生吴宓虽然各科成绩优良,但跳远只能跳到3米5,未达到3米65(即12英尺)的及格线,所以他不得和同级同学一起出国。

→1923届学生梁实秋因游泳成绩不合格,在一个月后补考才勉强通过,他自嘲这是“毕业时级不光荣的一个插曲”。

1914年的足球队

把体育当“政治任务”来做!

1952年,蒋南翔任清华校长,就任不足九周,他就在清华全体教师党、团员的讲话中说:

对于学生要订健康计划,保证同学一天有一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以后体育不及格的不能毕业。搞好身体,这是一个政治任务。

蒋南翔校长与优秀运动员举行座谈会

清华的教职工是这样运动的

蒋南翔校长成立了“锻炼小组”,

把校领导、老教授组织起来运动,

并聘请马约翰先生任指导。

马约翰先生是清华园的“活力名片”。

他1914年来清华任教,

首先在清华做化学系的老师。

后来他感受到了体育教育的紧迫性与严肃性,

所以转行教体育。

“锻炼小组”的课程安排在晚上,

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

每次锻炼跟上体育课一样,集合整队,先点名,

再由马约翰先生带领做准备活动,

然后按计划各自运动。

蒋南翔校长不仅参加,而且每次都早到,

其他人也不好意思迟到或缺席了。

他直至七十岁后,

仍能坚持游泳800至1000米的距离。

“四点半”,这是清华的“暗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每天下午四点半,

清华园中广播都会响起这段熟悉的声音:

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图书馆、宿舍、教室纷纷关门,

全校学生踊跃到操场锻炼,所以有“四点半”说法。

各班级组织起锻炼小组,

集合整队,由小组长带领高呼:

为祖国!锻炼、锻炼、锻炼。

清华体育走向世界

1919年清华的体育馆建成,

其建筑和设施是在当时中国高校中仅有的,

甚至在美国大学中也罕见。

其内有国内最先进的健身房、标准的篮球场

和实行水源消毒的游泳池,

建国初毛主席曾多次来到这里游泳。

近百年后,清华的体育师资建设已不可同日而语。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现在,

学校修建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气膜馆等

一批高水准的运动馆,

大大改善了师生们的锻炼条件。

学校更是把常年、持续、多样化的

群众性体育活动办的风生水起:

主要有“马约翰杯”全校学生体育赛事、

马拉松、校园长跑、新生赤足运动会和社团活动等,

每年历时10个月。

体育舞台上,清华学子的身影

清华大学自己培养的学生运动员胡凯

→2001年田径队选手梁彤首次实现了清华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全国运动会上夺牌的梦想,之后多名田径队选手不断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获得奖牌。

→2005年在土耳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眼镜飞人”胡凯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王颖获得女子三级跳远冠军。

→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清华学生运动员代表中国共取得4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

60年来,

清华人用卓越的体育战绩、

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

实现了老校长的要求和嘱托。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就这样把爱国敬业和一个学校的精神

连在了一起,

现在它被社会各行各业所接受和效仿,

这张带有清华标签的体育名片

已经传遍中国。

▎参考: 清华研读间

▎责编: 唐希

▎审发: 卢冠琼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90岁清华院士黄克智:工作70年,每天与85岁老伴打网球

在你的印象中,90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的?

退休修养在家?

很难独立活动?

最大的运动量也只是“闲庭信步”?

今天,小青要给大家介绍一位

毫不符合“90岁特征”的

清华院士——黄克智↓↓↓

他已经年过90,但身体仍然健朗,

还能继续上班;

他能带研究生,能打网球,能骑电动车;

他在2005年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动脉中,

堵塞最严重的一根已经达到75%。

但是六年后却情况好转!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对运动的重视!

2017年12月10日上午,

“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提出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

已经年过90的清华院士黄克智教授,

用自己工作七十年的经历与感悟,

做了一场主题为

“健康是成功之本”

的主题报告。

黄克智教授20岁大学毕业,工作已经70年,

其中有69年服务于清华大学,

可谓是一个真正的清华人。

他在报告中说,

我目前还在上班,带研究生,参加创新的科研项目,我还坚持每天早晨打一场网球,还能骑着电动车,在清华园里到处活动,这一切都源于有一个比较健康的身体。

虽然黄教授现在90岁了身体依然硬朗,但他的身体却不是一直如此的康健。2005年黄教授被查出心血管三根主动脉中,堵塞最严重的一根已经达到75%,这个指标是要放支架或不放支架的分界线,许多朋友首先劝他停止打球,几位大夫也劝他装支架,不能再激烈运动。

可是黄教授自我感觉良好,不甘心就这样变成一个病人。后来,黄教授在一位医生指导下继续打球,六年后再去复查,情况已然好转了。至今13年过去了,黄教授仍每天清早坚持和85岁老伴(1955年清华硕士毕业)一起打球40分钟。

工作70余年来,黄教授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培养的研究生超过了100名

(他们当中已有5名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获得三次百优博士论文导师奖;

2004年还获得清华大学颁发的

“首届突出贡献奖”

······

这些成就都是黄教授50岁以后获得的。

正因黄教授身体健康,长寿,

他才能有如此相对高的产出与成就。

而黄教授如此注重锻炼正是得益于

清华学校从建校之初就重视体育的校风!

“体育”,在清华绝不是说说而已!

如果你以为清华大学所提出的“运动”

只是一句空口号,那你就错了。

清华体育的历史始于清华建校。

1914年,清华学校开始实行

每日下午四时至五时的“强迫运动”。

何为“强迫运动”?

每日下午四时后,

将全校各处寝室、自修室,

以及图书馆、食品部等处之大门

一律关锁,

使全体学生到户外运动场,

投其所好,从事运动。

清华学校还规定,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必须通过“五项测试”:

即100码跑(14秒);

半英里跑(3分钟);

推铅球(20英尺);

跳高(45英寸)或跳远(12英尺);

射箭(10分)或熟悉篮球、足球规则。

体育不及格者不准出国留学。

在清华体育不及格?你的“下场”是这样

→1916届学生吴宓虽然各科成绩优良,但跳远只能跳到3米5,未达到3米65(即12英尺)的及格线,所以他不得和同级同学一起出国。

→1923届学生梁实秋因游泳成绩不合格,在一个月后补考才勉强通过,他自嘲这是“毕业时级不光荣的一个插曲”。

1914年的足球队

把体育当“政治任务”来做!

1952年,蒋南翔任清华校长,就任不足九周,他就在清华全体教师党、团员的讲话中说:

对于学生要订健康计划,保证同学一天有一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以后体育不及格的不能毕业。搞好身体,这是一个政治任务。

蒋南翔校长与优秀运动员举行座谈会

清华的教职工是这样运动的

蒋南翔校长成立了“锻炼小组”,

把校领导、老教授组织起来运动,

并聘请马约翰先生任指导。

马约翰先生是清华园的“活力名片”。

他1914年来清华任教,

首先在清华做化学系的老师。

后来他感受到了体育教育的紧迫性与严肃性,

所以转行教体育。

“锻炼小组”的课程安排在晚上,

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

每次锻炼跟上体育课一样,集合整队,先点名,

再由马约翰先生带领做准备活动,

然后按计划各自运动。

蒋南翔校长不仅参加,而且每次都早到,

其他人也不好意思迟到或缺席了。

他直至七十岁后,

仍能坚持游泳800至1000米的距离。

“四点半”,这是清华的“暗语”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每天下午四点半,

清华园中广播都会响起这段熟悉的声音:

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参加体育锻炼,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

图书馆、宿舍、教室纷纷关门,

全校学生踊跃到操场锻炼,所以有“四点半”说法。

各班级组织起锻炼小组,

集合整队,由小组长带领高呼:

为祖国!锻炼、锻炼、锻炼。

清华体育走向世界

1919年清华的体育馆建成,

其建筑和设施是在当时中国高校中仅有的,

甚至在美国大学中也罕见。

其内有国内最先进的健身房、标准的篮球场

和实行水源消毒的游泳池,

建国初毛主席曾多次来到这里游泳。

近百年后,清华的体育师资建设已不可同日而语。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

现在,

学校修建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气膜馆等

一批高水准的运动馆,

大大改善了师生们的锻炼条件。

学校更是把常年、持续、多样化的

群众性体育活动办的风生水起:

主要有“马约翰杯”全校学生体育赛事、

马拉松、校园长跑、新生赤足运动会和社团活动等,

每年历时10个月。

体育舞台上,清华学子的身影

清华大学自己培养的学生运动员胡凯

→2001年田径队选手梁彤首次实现了清华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全国运动会上夺牌的梦想,之后多名田径队选手不断在全国乃至国际赛场获得奖牌。

→2005年在土耳其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眼镜飞人”胡凯获得男子100米冠军,王颖获得女子三级跳远冠军。

→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清华学生运动员代表中国共取得4枚金牌、1枚银牌和1枚铜牌。

60年来,

清华人用卓越的体育战绩、

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

实现了老校长的要求和嘱托。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就这样把爱国敬业和一个学校的精神

连在了一起,

现在它被社会各行各业所接受和效仿,

这张带有清华标签的体育名片

已经传遍中国。

▎参考: 清华研读间

▎责编: 唐希

▎审发: 卢冠琼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驻省国土资源厅纪检组对省地调院新任干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

近日,驻厅纪检组组长梁彤靖代表省纪委驻省国土资源厅纪检组,对省地质调查院16位新提拔及平级调任的处级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省地调院副院长黄建军主持会议。

梁彤靖首先对新任处级干部走上新的领导岗位表示祝贺,向新任领导干部重申了党的纪律和廉洁自律规定,希望新任干部能通过任前廉政考试和廉政谈话,提高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增强廉洁勤政的意识,在新的岗位上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向,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开好头、起好步,在新的岗位上不掉队、走正路。

梁彤靖组长在谈话中,围绕“做官与做事”、“工作与生活”、“德行与廉政”三个问题,旁征博引、事例贴切、分析透彻、深入浅出,给大家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廉政党课。她引用“白糖的故事”等多个典型案例,论述了全面从严治党、干净责任担当、廉洁高效履职的重要意义,告诫新任干部坚定信仰做到目标认同,践行党章做到纲领认同,以德为先做到价值认同。鼓励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时刻绷紧纪律之弦,“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到“一岗双责”,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同时,向参加谈话的所有干部提出三点要求:一要讲政治,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二要重修为,注重履职根基,时刻保持廉洁自律;三要守底线,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会上,16名新任处级干部逐一表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这堂党课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牢固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严守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再接再厉,树立廉洁从政良好形象。(驻省国土资源厅纪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