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其是什么结构的字体(其是什么结构的字)

其是什么结构的字体(其是什么结构的字)

《齐国佐不辱命》中“其晋实有阙”的“其”字如何训释?

今天重读《齐国佐不辱命》。

这篇文章有三个难点,稍不留意就可能得不到好的训释。

是的,不好的训释并不耽误理解文章大意,但好的训释能使我们体会文章的微妙之处。

一、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于地。

此前,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齐侯派宾媚人把纪国的甗、玉磬和土地赠送(给晋国)。

后来看到徐仁甫的《广古书疑义举例》,书中P7-8写道:

一词两属例。句中一词,不属于上,就属于下,这是常例。古人行文,却有一词上下两属的,这种变例,学者不可不知。即“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玉)甗、玉磬与地。”

翻译一下:齐侯派宾媚人把纪国的玉甗、玉磬和土地赠送(给晋国)。

徐先生的学养很高,不得不信。

二、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此前,我认为“所为”是“所”字结构,即“所为”是一个名词性词组,而“之”取独,使得“客之所为”成为动词“听”的宾语。

后来,查到一篇文章,详细探讨了“之所”结构。文章针对这种结构,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

当“名词+之+所+动词”以主谓短语的形式充当动词的宾语时,“所+动词”就保留了动词的性质,这就与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产生了差别,因而“之”就属于结构助词,类似于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那么,“所”字应该是语助词,而不是指示代词或结构助词。在古汉语中有些情况用“所”和不用“所”字意义相同,这种判断其实接近于“所+动”具有动词性质。

此处的“名词+之+所+动词”就是“客+之+所+为”,因此,这一句应该译作:(齐顷公说:)“(如果晋国)不答应,就听凭晋国作为。”

三、其晋实有阙。

此前,我认为这里的“其”字,作介词“于”解,意思是“对于晋国(而言)确实有过失。”

此次重读,总感觉文义不顺畅,应该是我的训释有不妥之处。

遍查各虚词词典,“其”可训“故”和“则”,但到底应该是哪一个呢?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P402的“则”训例句帮助不大。

后来,我在徐仁甫《广释词》P179发现了与此句极相似的例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惟二三臣?”徐仁甫认为此句中的“其”应训为“则”。

比较“其郑国实赖之”和“其晋(国)实有阙”,发现字词和句式几乎一样,因此,“其晋实有阙”的“其”字亦当训“则”。

翻译一下就是:那么晋国确实有过失。

反复诵读,觉得这回文义终于通顺了。

解决一个重要的疑难问题,似乎能解决一大片的小问题,我能真实感觉到自己解读文言的能力在节节提高。

以上。

古文观止字字过关资料群号214161918

其组词偏旁三年级下册?

甲骨文识辨:“其”还是“贞”?

二里岗现唯一有文字的牛肋骨的重要性,在于证明中国商代即有文字。现一网友将其试读:

该网友将上图二里岗牛胁骨上第7个字释读为“其”,显然不当。下附笔者(甲)与网文作者(乙)的讨论:

甲:其字应为贞(卜)。

乙:不是,贞有卜(戈),其没有![握手]

甲:你的附图也说的很明白:甲骨文以鼎为贞,金文才上加卜为贞。此处是甲骨文,不是金文。干支后出现贞,是甲骨文里问卜的起始格式语。

甲:刚刚又查了一下中国国家博物馆李维明教授的解读,他也将此字识读为贞,佐证了本人的看法。

此附上李教授篇读原文:

又乇土羊,乙丑贞,及孚,七月。

独体字合集

弄明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轻松辨别独体字与合体字

本文只针对我国1986年颁布的简体汉字而言

♦♦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特点,汉字分为独体字(单一结构)和合体字(复合结构)两大类。本文仅对1986年颁布的简体汉字(有少数未简化)中的独体字的特点进行疏理归纳,以便能明确与合体字区分开来。

♦♦小子感到困惑的是,查询了“百度文库”“百度百科”和“在线汉语词典”三处权威资料,都声称是《简化汉字独体字表》(280字),可小子在察觉异样时,细心数了数个数,其实各有取舍,“百度文库”中列举是270字,““百度百科””列举是282字,“在线汉语词典”列举是279字。

♦♦以上三处都是按“笔画”进行罗列的。固然,就总体而言,独体字比起合体字来笔画是相对较少,但独体字也有笔画多的,合体字也有笔画少的,故小子本文综合考量,将此282字进行重新归类,以期寻求便于理解和掌握的规律。

☞ 三画以内,简洁明了

♦♦1. 一画:一、乙。

(小子补充:〇。)

♦♦2. 二画:二、十、丁、厂、七、卜、八、人、入、乂、儿、九、几、刁、了、乃、刀、力、又、匕、乜。

♦♦3. 三画:三、亍、于、干、士、土、工、才、下、寸、丈、大、兀、与、万、 弋、上、小、口、山、巾、千、川、个、彳、么、久、丸、夕、及、广、亡、门、丫、义、之、尸、己、已、巳、弓、卫、孑、孓、子、也、女、飞、刃、习、叉、马、乡、云、丌。

(小子补充:乞、乇、凡。)

☞ 笔画相连,彼此联手

♦♦日、曰、月、田、王、虫、百、歹、两、面、五、西、酉、再、天、丑、目、井、开、氏、凸、凹、无、巨、互、内、予、正、石、矛、臣、而、页、角。

(小子补充:亚、击、疋。)

☞ 笔画穿插,连贯一体

♦♦半、巴、本、必、币、秉、出、册、车、承、冉、重、串、丹、舟、电、东、斗、耳、丰、夫、夹、戈、更、艮、母、鬼、果、牙、曳、央、夷、雨、尹、永、聿、肃、甲、戋、来、耒、里、史、吏、隶、乐、毛、米、丐、民、末、未、木、年、乌、鸟、牛、农、爿、片、平、求、曲、事、卅、身、申、生、失、豕、毋、世、手、书、束、水、头、屯、瓦、为、韦、我、由、专、廿、甘、中、午、长、夬、弗、乎、羊、用、甩、朱、束、芈、豸、羌、臾、柬、禺、禹。

(小子补充:卑、犮、乖、乘、弔、豖、发、巿、毌、卌、疌、巫、臿、噩、隺、㠯、肀、丗、畞、帇、甴、冊、譱、垂。)

☞ 貌似分离,实不可分

♦♦立、心、气、少、父、火、办、兆、贝、见、欠、肉。

(小子补充:尔、豆、州、言、卝、丱、非。)

(备注:区别于:卯、卵、北、比、朋、拜等。)

☞ 添加指事,共释其义

♦♦白、卞、不、尺、斥、斤、氐、示、方、亥、禾、户、韭、且、臼、良、龙、尨、犬、尤、皿、亓、丘、壬、升、文、血、夭、矢、业、缶、玉、止、主、自、亚、太、爪、瓜、勿、术、戊、乍、匆、乒、乓、产、严、甫、系、画、食、彖、象、黄、甪、亓。

(小子补充:乏、囟、玄、元、衣、亦、云、灭、)

☞ 困惑:小子觉得,有个别“独体字”实际是合体字,比如“兆”分明是左右结构,“黄”分明是上下结构,“勿”分明是右上结构,“用”分明上三包围……不管分开有无意义,字形就说字形,它按规则是什么就该是什么。

【温馨提示】欢迎友好探讨,谢绝诋辱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