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吧河北」公益之路上的热心肠:冯顺做义工,很快乐
他是别人眼里的好邻居
是徒步群里的“热心肠”
是义工心里的老模范
他用一部相机、一辆小摩托
记录和丈量着牛城邢台的公益之路
让更多爱心集腋成裘
诠释普通人的“高大”
故事,要从别人的一句话说起
启民义工的每一次公益活动,冯顺和老伴袁桂芬都会参加,冯顺负责照相。有位义工说:“冯师傅相片清晰度不高,要是换台新相机就好了。”一句不经意的话,让冯顺一夜未眠。参加义工活动不图名不图利,别人还说相机不行,换成旁人干脆不照了,冯顺却不这样想,他一咬牙,换!要知道老两口的退休金并不多,家里还有个聋哑女儿和外孙女需要照顾。为了凑够买相机的钱,酷爱集邮的冯顺放弃了集邮,还把几套心爱的邮票忍痛卖掉,硬生生从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费中挤出一万元,买了新相机。每每举起新相机,冯顺都小心翼翼,照出的相片也格外精彩。这样的决心换谁也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冯顺做义工,付出的还不止这些。
他累计公益时长,超过4010小时
退休后,为了锻炼好身体,少给子女添麻烦,冯顺和爱人开始参加爬山和徒步运动,每次活动中准备饭菜、打扫卫生等苦活累活,他都是抢着干。2016年,冯顺加入启民义工后,累计参加活动超过412场次,累计公益时长超过4010小时。启民义工取消专职义工后,冯顺主动报名参加慈善馆值班,和另外两位义工一起担起了慈善馆值班的重任,他每周一、三、五下午都会准时到岗。
冯顺在参与中北岗、冶金岗两个地点的文明交通执勤时,几乎满勤。执勤的时候经常有人问:“给你们多少钱?”冯顺只用微笑回答。
或许很多人不理解义工的快乐,冯顺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做义工,很快乐。
小编手记:
冯老在帮助别人时
无论事情大小
那份从心底生出的快乐
又真又纯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严格来说这是个严肃的哲学问题
没有数学题一样的权威答案
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
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据新华网、邢台网、长城网等综合)
绍兴市历任市委书记
章耀德1983年08月~1988年06月在任
章耀德,浙江省临安市人,1951年7月参加工作,195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临安县副乡长、区委文书、县供销社股长、县委财贸部干事、县委办公室干事,昌化县委办公室主任,昌化日报主编,临安县委宣传部长,萧山、海宁社教工作分团工作组组长、办公室主任、副团长,临安县委常委、副书记,淳安县委副书记、书记,绍兴市委书记等职。他是党的十三大代表,中共浙江省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王咸波1988年06月~1989年06月在任
王咸波,安徽省绩溪县人,1950年5月参加工作,195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江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历任浙江省建德县、淳安县百货公司营业员,兰溪县百货公司计划员,金华地区百货公司副股长、地委财贸部干事,遂昌县委组织部干部,大田公社、里高公社副书记,丽水地委组织部干事、副部长,地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绍兴县委书记,绍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副书记、书记,浙江省纪委副书记等职。
汪曦光1989年06月~1991年01月在任
汪曦光,现任浙江省耀江集团董事长、总裁;曾任中共绍兴市委书记、浙江省人民政府秘书长、浙江耀江实业开发总公司总经理等职。
陈礼安1991年01月~1994年05月在任
陈礼安,浙江省慈溪市人,1952年2月参加工作,195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浙江省绍兴县斗门农技站干部,县农林局副股长、副局长、局长,县委副书记、县长、书记,绍兴市委副书记兼绍兴县委书记,市委书记兼绍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等职。
鲁志强1994年05月~1997年03月在任
鲁志强,出生于1945年6月,浙江绍兴人。浙江大学本科毕业,高级工程师。1967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诸暨机床厂技术员、厂团总支书记、团县委常委、副厂长、厂长,诸暨县委副书记,绍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绍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兼市级机关党工委书记,绍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绍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绍兴市委书记,省机械厅厅长、党组书记,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沈跃跃1997年03月~1998年12月在任
沈跃跃,女,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宁波人,1977年5月参加工作,198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
董君舒1998年12月~2001年10月在任
董君舒,男,汉族,1949年1月生,浙江奉化人,198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加工作,杭州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经济学学士。曾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冯顺桥2001年01月~2004年05月在任
冯顺桥,男,1957年8月生,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原浙江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于2008年5月14日被中纪委”双规“。
王永昌2004年05月~2008年02月在任
王永昌,男,汉族,1953年1月生,浙江金华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曾任浙江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金如2008年02月~2013年03月在任
张金如,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浙江桐乡人,1981年4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浙江大学土木系水利水电专业毕业,香港理工大学高级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工商管理硕士,工程师。曾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钱建民2013年03月~2015年04月在任
钱建民,男,汉族,1957年3月生,浙江温州人。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杭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教育学硕士,副教授。曾任浙江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金彪2015年04月~2015年10月在任
陈金彪,男,汉族,1963年4月生,浙江诸暨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理学学士。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
彭佳学2015年10月~2018年01月在任
彭佳学,男,汉族,1965年5月生,安徽潜山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宁波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马卫光2018年05月~2021年12月在任
马卫光,男,汉族,1962年10月生,浙江绍兴人,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浙江省杭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盛阅春2021年12月~2023年01月在任
盛阅春,男,汉族,1968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1990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现任湖北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温暖2023年03月~至今在任
温暖,男,汉族,1971年3月生,浙江温州人,198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浙江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
冯顺弟:17岁出嫁,23岁守寡,目不识丁,却把儿子培养成大文豪
冯顺弟
这个女人叫冯顺弟,17岁时嫁给大她30岁的男人做续弦。
23岁那年,她开始守寡,之后再没嫁人。
她没有读过书,却把儿子胡适培养成一个大文豪。
如果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那么,胡适背后的女人,便是他的母亲冯顺弟。
冯顺弟作为一个普通的母亲,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的故事。
23岁成寡妇冯顺弟出生于1873年,是安徽绩溪人。
她的父亲是一名裁缝,靠着手艺养活一家六口人。
冯顺弟作为家里的老大,看着父亲整日操劳,她很是心疼。
她无意中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的心愿是想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但是因为贫穷,翻修房子的事情迟迟没有动工,冯顺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是爱莫能助。
为了让父母不那么劳累,冯顺弟就经常帮他们做家务,照顾弟弟妹妹,时间久了,街坊邻居都知道老冯家的大女儿懂事贤惠。
等到冯顺弟要嫁人的时候,十里八村的人都争着抢着要娶冯顺弟。
一个叫胡传的就是其中之一。
胡传原名守珊,字铁花,和冯顺弟是同县。
他身材高大,是个读书人,24岁进学秀才后,之后几次乡试都没有中举,后来就放弃了。
之后,他便开始研究边疆地理为,走南闯北。
1884年,胡传被派赴珲春,会同俄罗斯官吏廊米萨尔,勘定黑顶子边界。
1887年,胡传随吴大澂南下至海南岛,考察黎峒山乡、天涯海角,得出“生黎驯,不必剿;林木少,不足来;黎峒窄,不值郡县”的结论,供吴大澂开发琼州时参考。
1888年,黄河在郑州决口,吴大澂被调任河道总督。胡传继续随行治黄。
1891年,胡传被派往江苏省知府候补。
胡传
胡传曾有过两个老婆,他的原配冯氏死于太平军战乱中,没有孩子。第二个妻子曹氏生三子三女后去世。
现在他上冯家提亲,就是听说了冯顺弟的好名声,他希望家里尽快有个女主人持家。
这个时候冯顺弟才17岁,而胡传比她大了30岁。
虽然胡家有钱有势,但是冯母却认为两人年龄悬殊,胡传的孩子甚至比自己女儿还大,况且还让女儿做填房,她心里终归是不愿意的。
就在她想找理由拒绝的时候,冯顺弟却主动提出愿意嫁给胡传。
听了女儿的话,冯父冯母惊呆了,他们问她为什么。
冯顺弟:“我知道父亲一直有想盖新房子的愿望,我作为家里的长女,却不能帮忙。如果嫁给他,他们就会给咱们一笔钱,这样父亲就可以盖房子了。”
父亲老泪纵横:“我是想盖新房,但是我更在意你是否幸福。”
冯顺弟安慰父亲:“我嫁给他并不全是为了钱,我没读过书,他是读书人,嫁给他,将来有了孩子也可以读书,以后就会过上好日子了。”
父母听了冯顺弟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他们经过反复权衡,最后接受了胡传的提亲。
就这样,冯顺弟成了胡传的第三房老婆。
冯父拿到了一笔钱,如愿以偿的盖了新房,冯顺弟在胡家的日子也是有滋有味。
可以说,冯顺弟嫁给胡传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婚后不久,冯顺弟生下儿子胡适,小名嗣糜。
1892年,胡传以“全台营务处总巡”身份去台湾岛赴任。
期间,冯顺弟带着孩子留在了上海。
1893年,胡适长大一些,母亲冯顺弟就带着胡适去到台湾和胡传团聚。
胡适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为了躲避战乱,冯顺弟带着儿子离开台湾,回到了故乡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
然而,就在冯顺弟回来不久后,就传出了胡传因重病在厦门病逝的消息。
冯顺弟听到噩耗,她的身体向后一倒,连人带椅子一起翻倒在地,立刻大哭起来,全家人也哭成了一团。
此时的冯顺弟才23岁,儿子胡适也才3岁。
就这样,年轻的冯顺弟开始了守寡生活。
重视儿子的教育在决定嫁给胡传的时候,冯顺弟就已经做好了让孩子好好读书的打算,虽然现在丈夫离开了,但是读书的事情不能搁置。
其实在胡适3岁之前,冯顺弟就已经教他认识了不少字了。
本来冯顺弟也不识字的,是婚后丈夫胡传教她的,胡传在方块红笺上写下楷字,一个一个教冯顺弟读写,然后冯顺弟再教给儿子胡适。
一年多的时间,冯顺弟识得近千字,儿子也认识了七百多字。
胡传去世后,冯顺弟一直记着他的遗言:“ 儿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
所以,冯顺弟在儿子四岁时,就把他送去了私塾读书。
在私塾,因为个子太矮,胡适爬不上凳子,每天还要人抱上抱下,可冯顺弟却不放弃让他读书。
为了让老师多关照胡适,多给胡适讲知识,冯顺弟每年都会多给老师学费。其他学生每年的学费不过两块银圆,冯顺弟却送了六块。到后来,竟达到十二块。
这对于生活困苦的冯顺弟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她还变卖了自己的首饰。
但是为了儿子能多学一些知识,冯顺弟心甘情愿。
冯顺弟希望儿子可以成为一个如丈夫般顶天立地的男子,“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抑或出丑的意思。)
胡传曾经对冯顺弟说过曾子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她便坚持以此鞭策儿子。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冯顺弟坐在床沿上,叫胡适站在床前,好好想一想今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该背的、该写的功课是否完成。
早上天蒙蒙亮,她就会把儿子叫醒,催儿子快点上学。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胡适都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胡适没有让母亲失望,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当胡适九岁时,他便开始看《水浒传》等经典文学。
十一岁时,胡适已经能用朱笔点读《资治通鉴》,而且还自己创编了一部《历代帝王年号歌诀》。
后来这部稿子传到当地知府手中,知府大为赏识,让人用宣纸印了数百本,到处散发。胡适从此得了个“小神童”称号。
1904年,胡适在私塾老师的推荐下前往上海求学,临行前,冯顺弟特意在枕套上绣上“男儿立志出乡关,读不成名死不还。”
后来,胡适去美国留学,为了支持儿子进一步的学术造诣,冯顺弟听说亲戚家有一套书《图书集成》低价出售时,她竟借了80块钱钱为儿子买了下来,只因为她曾听儿子说过非常想要这一套书,不过因经济拮据而不能如愿。
可以说,冯顺弟以一个母亲最深沉的爱,为胡适架起了一座通往知识国度的桥梁,她用最朴实的做法支持着儿子一路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对儿子言传身教冯顺弟虽然只有一个宝贝儿子,可她从不娇惯。
胡适小时候在台湾得过一场病,身体很瘦弱,所以母亲冯顺弟不准他乱跑乱跳,更不允许他和调皮的孩子们一起玩耍。
但是小孩子天性爱打闹,每逢胡适做错了事,冯顺弟从来不在人前责备他,只用严厉的眼光一瞅,胡适就被吓住了。
到了夜深人静,冯顺弟才关起房门狠狠地教训他,让他牢牢地记住自己的过失。
冯顺弟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
有一次,冯顺弟让犯了错的儿子罚跪,胡适一边哭一边不断用手背擦眼睛,眼睛不小心感染了细菌,并患了一年多的眼疾。
后来冯顺弟听到一个土办法,就是用舌头舔可以治好眼疾,那天晚上,冯顺弟叫醒熟睡的胡适,用舌头舔他的病眼,最后他的眼病还真的好了。
冯顺弟做法真是让人动容,在这种严格的教育中,更多的却是母亲的慈爱。
胡传去世后,冯顺弟就成了当家主母,她持家十分严格。家用多少,每月每日、一分一毫也要求年幼的胡适记录下来,让家中各人知晓。
她的当家,不会为私人,挪贪一分一毫。她每次都要胡适亲自记录,是要让儿子知道,她的钱是怎样用的,她的持家公正。
没了丈夫,过得很卑微胡传死后,一大家人失去了顶梁柱,也没有了经济来源,日子越来越艰难。
由于胡适的大哥、二姐都比冯顺弟年龄大,所以,二十三岁的她执掌这样一个大家庭,真是难上加难。
胡适的大哥从小就是个败家子,他吸鸦片烟、赌博,只要钱一到手,立刻就全部花光。没钱的时候,就把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出卖。
胡适
每年除夕,都会有一大批要账的人上门,起初冯顺弟就装作没看见,直到半夜,她才央求邻居本家给要账的人每人发一点钱,好说歹说才把他们打发走。
要债的走了,胡适的大哥才敢敲门回家。
尽管这样的事情出现了六七年年,但是冯顺弟从来没有骂过这个比自己还大的大儿子。
好在胡适的二哥非常争气,一直在外面辛辛苦苦地经商挣钱养活着一家老小,这也让作为当家主母的冯顺弟稍微轻松了一点。
虽然在经济上轻松了一点,但是冯顺弟过得很是卑微。
胡适十一岁那年,冯顺弟问胡适的二哥三哥:“糜今年十一岁了。你老子叫他念书。你们看看他念书念得出吗?”
二哥没有说话,三哥冷笑道:“哼,念书!”
二哥始终没有说什么。
冯顺弟忍气坐了一会,回到了房里才敢掉泪。她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如果儿子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
所以冯顺弟只能掉眼泪,终年不敢哭。
胡适的两个嫂子经常吵架,而且还会互骂,不堪入耳,有时候还会打骂小孩子出气。
冯顺弟从来都不搭腔,装作没有听见,有时候他们骂的实在太难听了,冯顺弟就会找个没人的地方躲起来。
冯顺弟待人非常仁慈温和,从来不说伤感情的话,但她却不能忍受人格方面的侮辱。
有一次,冯顺弟听到了胡适的五哥传她的谣言:冯顺弟家里有事的时候,总是请某个人帮忙,很可能给了他什么好处,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不清白。
冯顺弟知道后直接气哭了,她请本家的几个长辈主持公道,找胡适的五哥当面对质。
胡适的五哥是个无业游民,没有正当职业,他整天无事生非,经常嚼舌头,搬弄是非。
在长辈的面前,他自知理亏,最后他向冯顺弟赔礼道歉。
冯顺弟在家中要看胡适哥嫂的脸色,要维系大家庭的和睦,还要被无缘无故冤枉,还要竭力为胡适从生活的夹缝中争取教育经费……
这种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实在是难以想象。
胡适怀念母亲时写道:“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为儿子包办婚姻在胡适的教育上,冯顺弟是一位非常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母亲,但在儿子的婚事上,冯顺弟却不那么开明了。
胡适十三岁那年,冯顺弟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女方叫江冬秀,比胡适大一岁,两家有点亲戚关系,江冬秀的舅母,就是胡适的姑婆。
江冬秀出身大户人家,但是没有读过多少书,只认识简单的字,能读信。
江冬秀与胡适
江母非常喜欢胡适,认为他有前途,是江家最合适的女婿,一心要结成这门亲事。
起初,冯顺弟是不愿意的。
后来江母拜托胡适的本家叔叔(给他了很多好处),在江村教私塾的胡祥鉴先生做媒,江冬秀正时这位胡祥鉴的学生。
为了促成这门亲事,胡祥鉴在冯顺弟面前极力美言,说了江东秀很多好话,冯顺弟被他说动心了。
后来,冯顺弟又看了江冬秀的“八字”,和儿子非常合适。
就这样,他们的婚事在1904年定了下来。
但是,胡适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
后来,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与一个叫韦莲司的美国姑娘好上了。
韦莲司出生于纽约的一个书香门第,算起来长胡适7岁,与胡适同在一所大学,算是同学,只不过她学的是美术。
两人产生感情之后,胡适就给母亲冯顺弟写信,要求与江冬秀解除婚约。
冯顺弟收到信后,她一边告诉胡适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另一边她还给韦莲司写了一封信,告诉她胡适家中已有妻子。
韦莲司
本来韦莲司的母亲都不同意她和胡适在一起,再加上冯顺弟的“神助攻”,胡适和韦莲司这对恋人不得不分手。
最终,胡适回到家乡和江冬秀完婚。
把儿子培养成大文豪1910年初,胡适的二哥得知同年6月份京城将举行留美官费生招生考试,强烈建议胡适参加。
胡适写信告诉母亲,冯顺弟立刻回信,鼓励儿子抓紧攻读,进京赴考。考取留美官费生之后,胡适写信向母亲报喜。
冯顺弟当即复信给儿子:“你到美国后,宜勤寄家信,每月至少必须一次。每年必照两张相片寄家,切勿疏懒。”
胡适在美留学期间,只能写信与母亲交流。
冯顺弟深知儿子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她理解并支持儿子,7年时间里,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甚至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冯顺弟嘱咐家人说:“我若一病不起,不可将此事告诉我的儿子,仍要请人按月写信给他,做出我还活着的样子。待他学成回国时,把我的这张照片给他看,就如同见到我本人一样。”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期望。1917年,他通过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的答辩,取得博士学位,回到了家乡。
冯顺弟倚着门,远远望见儿子,忍不住泪流满面。
胡适回国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了,冯顺弟却因劳累过度,体力不支,第二年便与世长辞,年仅四十六岁。
在冯顺弟的培养和影响下,儿子胡适后来成为中国新文学,史学,哲学的开山之人,在国际上声名远播,甚至曾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冯顺弟虽家境贫寒,在当时不过是万千女性中最普通的一位,她的不凡之处在于她培养了一位出色的儿子。
假如说,胡适的学问,像巍巍昆仑一样巍峨,那么冯顺弟,也许更要高大。
藏界|折扇在明代是真正的怀袖雅物,但清代却并不相同
折扇在明代是怀袖雅物,是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的象征物,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折扇的概念和审美发生多次不尽相同的演变。割裂的传统犹如断了线的风筝,今人对折扇的认知再无可能复归到明代。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今后将陆续推出《藏界》栏目,本期将关注折扇藏家刘峻和他的扇子收藏之道。
在藏扇家刘峻看来,1949年之后的六十余年间,人们对折扇的认知都存在偏差,最普遍的是把折扇看成是书画的一种载体以及纳凉的工具。由于痴迷于折扇收藏,刘峻爬文数典广泛阅读古籍中对折扇的记载,他认为,“折扇在明代是怀袖雅物,是文人士大夫身份地位的象征物”。然而随着历史变迁和朝代更迭,折扇的概念和审美发生多次不尽相同的演变,刘峻希望今人对折扇的认知可以复归到明代折扇的概念,然而割裂的传统犹如断了线的风筝,可望不可即。
民国湘妃成扇
刘峻对折扇的喜爱源于江南地区传统折扇文化普遍的影响,自小家里就有收藏折扇的传统。1990年代末期,在经营旅游公司的闲余,刘峻开始花很多精力去着手整理和完善家庭收藏。他对折扇的理解也与日俱增。
“折扇在古代不叫扇子而叫箑。《说文》‘箑,扇也。’就是专指竹子做成的折扇。竹子历来被文士赋予人格化的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等精神文化象征,因而折扇迎合了文人士大夫的爱好,成为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明代是文人扇发展最高峰,从统治阶级到文人士大夫均把扇子抬到了非常高的地位。携带折扇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作为一种怀袖雅物,它一定是被放到袖子里,待到宾客坐定,才把扇子拿出来亮身份。明代衣服的袖子恰恰是所有朝代里唯一袖口收袂缝袋可以放东西不掉出来的。”同时折扇在明代几乎是一种万能的符号,生活中所能想象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折扇来解决。比如初次会面互赠见面礼,在婚姻嫁娶之间所下的聘礼都是由扇子来完成;行贿也会送扇子,送扇子是雅,送金子是俗,品就会显得低一等。
支慈厂刻“士大夫莫忘此味”(竹子)
清初著名传奇剧本《桃花扇》就处处蕴含扇子的象征寓意,扇子在明代的社会地位和使用风尚由此可见一斑。“侯方域走过李香君的绣楼,听到她在弹琴,直觉琴声优美,想约见小姐,第一件事情他会把扇坠拿下,用丝帕包着扔上绣楼。小姐自己不动声色,差遣丫鬟去看,一看是扇坠,小姐又很关心扇坠的材质(因为扇坠的材质往往代表主人的身份,《长物志》里有云:文人士大夫使用扇坠以沉香、白玉为雅)。丫鬟说是白玉,小姐便放心了。晚上见面、留宿,第二天一早把折扇留下作为聘礼。剧情最后李香君对侯方域彻底失望,撕毁扇子,以示决裂。扇子无疑是里边最重要的贯穿和线索。
晚清刻金文竹扇
清代因为满族统治,受其影响,扇子也出现了很多变化,明清两朝的扇子几乎是向着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发展。
“比如,明代扇子流行挂扇坠,很少有扇套,清代满族人要骑马,扇子都要加上一个扇套,然后悬上钩子跟筷子、刀一起挂在腰间,把一件象征物变成一件使用物。扇子的外形也会做得很粗大、笨重,完全失去明代文人气息。”
民国以后,对扇子的认知又完全不同于清代,对扇子的定位和要求有不少明代的概念回归,非常注重扇骨和扇子的完整性。一把好折扇,扇骨、扇面都是一字一画是当时较明显特征。主要是在以杭州、苏州、上海为中心的有限范围内,西泠印社金石书画家们会订制一些具有明代折扇特点的高级竹扇来使用和创作,最顶级、最高端的文人折扇在杭州出现。同时另一种概念的扇子也在杭州蓬勃发展,就是王星记的黑纸扇,当时对王星记的黑纸扇有一把折扇半把伞的俗话,可见黑纸扇除纳凉外还有遮阳挡雨的功能。可惜文人雅士喜爱的精致明式折扇流行范围有限,高端订制折扇风气仅在民国存在短短十余年,昙花一现,并未形成主流。
支慈厂刻“士大夫莫忘此味”扇骨(梅花)
1949年以后,扇子变成单纯功能性的纳凉工具、旅游商品为主,至此六十年间生产每况日下。“扇子作为一个象征物,至此不能回到我们的生活中了,能留下的记忆就是以前读书人出门是应该拿把扇子的。”刘峻说。
出于对扇子的深刻理解和明代文人扇的推崇,刘峻对于自己所藏折扇有着特定的审美要求和固定的收藏理念。比如他对于折扇“重骨轻面”,就继承了明代传统。“我们说扇子是文人气节的象征物,肯定是指扇骨而非扇面;扇骨像建筑里面的柱子,扇面像墙,骨架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倒掉,骨架还在,墙可以重新砌,扇面也可以重新换,有了此种概念后,扇骨要精做。”
清早期大圆头竹扇(局部)
明代扇骨提倡大雅不雕,讲求“以轻为贵,以素为雅”。然而想要找到一把扇骨和扇面都完整且是原配的明代折扇,非常不容易。刘峻藏扇又非常注重扇子的完整性,“扇子最好的是成扇,单纯扇面或扇骨还是存在缺陷。”于是他开始寻求如何将扇骨与扇面以最佳的状态组合起来,成为一把完整的成扇。
“这种复原组合有个要求:题材、内容、年份都要是同一个人,最好是原配。如果找不到原配,同一年份、时代、题材的扇骨和扇面也可以组合得不错。”比如刘峻的家庭旧藏中有一把支慈厂刻的扇骨,一面是梅花,一面是竹子(称为晚节晓风双清图),而后他又在自己的收藏中找到一张扇面,其上画的是青菜萝卜并有题跋“士大夫莫忘此味”,配在一起非常和谐。“读书人最喜欢这三样东西:竹子、梅花以及扇面中间的青菜萝卜,题跋是点睛:’士大夫莫忘此味’。”
重配成扇“士大夫莫忘此味”
刘峻说,他应该算得上是折扇收藏圈中最早提倡要注重扇子完整性的人。最初藏家们收到扇骨或扇面,各顾各地放在一处。现在大家收到一把好的扇骨,都会配上一张好的扇面,对老扇骨而言的确是更利于保存和使用,“即使是白面也要弄得清清爽爽的,现在基本都按这个标准。”刘峻笑着说。
(本版藏品与说明由藏家提供)
折扇藏家刘峻
沪上知名扇子藏家,收藏折扇20余年,尤好明代文人扇。
Q&A
收藏十问
Q:你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
A:受家庭和区域影响。
Q:你记忆中最早的藏品是什么?
A:支慈厂原配扇子,扇骨是家里留下来的,扇面是市场上买来配的。
Q:你最喜欢的藏品是什么?
A:一把嘉定派浅浮雕扇骨。
Q:你的“收藏之道”是什么?
A:注重扇子的完整性。
Q:藏品主要通过什么渠道收藏?
A:拍卖会、古董交流。
Q:知道自己有多少藏品吗?
A:两三百件。
Q:你觉得自己是收藏家吗?
A:只是一个主题的收藏,成家太丢人了,大师遍地都是。
Q:你觉得收藏带给你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A:自己很快乐。
Q:收藏中遇到过赝品或挫折吗?
A:每年都碰到。有意思的是,我只要用心一下,肯定不会出错,要是潇洒一点,享受过程,肯定会中刀。
Q:有一天能放弃你的藏品或捐出吗?
A:希望能够完整传承。因为把它们收集起来真的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