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卜筮全书和卜筮正宗哪个好(卜筮全书)

卜筮全书和卜筮正宗哪个好(卜筮全书)

占卜类古籍,卜筮全书270页

古籍善本分享-《卜筮全書》一套6册

刘伯温《黄金策》之蚕桑 -提示:本文有删减

种植桑树的主要目的是养蚕和采集桑叶,以此生产丝绵。蚕桑的种植和养蚕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蚕桑工作颇为辛苦,但人们愿意付出努力,因为它们知道这是为了产出高质量的丝绵。

养育孩子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它的结果往往是无法预先确定的。因此,当人们面临养育过程中的吉凶悬惑时,往往会通过卜筮的方式来寻求答案或指导。子孙后代若能拥有自己的土地和财富权力,他们将能够更积极地投身于蚕桑产业,实现更高的收益。

人们之所以重视土地和财富权力的积累,是因为它们对蚕桑产业的发展和收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福德,又恰巧在吉利的日子里得到了帮助,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好运和成功。相反,如果一个人失去了妻子或财富,可能会遭受不利和困扰。兄弟之间互助和支持确实非常重要,但是个人的利益和回报也应被考虑在内。

个人的努力和责任固然重要,但同样离不开适当的条件和支持。人们在面对权威和控制力量时,需要保持警惕,因为可能会遭受伤害和损失。同时,在追求亨通和好运的过程中,需要避免遇到不祥和阻碍的情况,以免遭受损失。

人们在面对“日主受冲”和“妻财合应”时要小心,避免品德不好的人进入自己的生活,以及遭遇不好的婚姻关系或者财务问题。当面临“子受暗冲”和财位影响的时候,人们要小心对待,要在每个时辰都要仔细观察和处理。同时财富的保全和增加与财位的状态有关。

如果财没有受到伤害和克制,财富的价值就会增加,兄弟们离散或者失去联系,就像丝线被白雪掩盖一样无法找回。福气的降临则如同蚕茧里积聚了黄金一样珍贵难得。

古卜筮知识简介

古卜筮知识简介

一、古书中关于卜筮的记述

有很多人喜欢古代卜筮(俗称算卦)知识,陶冶情操,怡情逸性。

古书中关于卜筮的记述。

《诗经·大雅・解》:“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契是刀刻。卜者在龟甲上钻孔,然后灼之见裂缝成兆,才可断吉凶,最后把吉凶断语刻在龟甲上。

又如“初,懿氏卜妻,敬仲占之曰吉。……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占到《周易》上的观卦,再变到否卦,就按《周易》之卦辞断吉凶。

“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左传禧公四年)。

筮从竹,是用策来占卦。后用草作作蓍,认为不如龟卜古老可信。

又如“索琼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离骚)。注:“楚人名结草折竹以卜曰篿。”可见这是南方卜法。

“往见太卜郑詹尹,…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楚辞卜居),可见这是北方卜法。

占卜是迷信行为,古代人相信,所以古书上常记卜筮活动。

二、古卜筮的起源和发展

上古时代,因知识不足,遇到无法解释的事物就向鬼神占卜或祭祀祷告。

《史记》“商尚鬼”,商代开始有卜,专业人员(本是奴隶出身)叫卜人、卜史、筮史。

“史”字,《说文》“从又(手)持中”。实是手持龟甲片,商代占卜就用龟甲,在腹甲平版上钻一孔,用火烧灼,看其裂缝如卜、K、V等形,定其吉凶。

“卜”字正象裂纹形,卜音也象爆裂声。商代甲骨卜辞,原来都是卜后定其吉凶之辞。卜人刻在龟甲上,就成了中国最古的史料。

龟卜产生最早,所以“卜长筮短”。当初商都河南安阳,还是沼泽地带,盛产龟,肉可食,甲可作卜。后来水退了,龟也少了,就改用筮。

筮从竹,是竹片,如今竹制筹码,方法是用左右手把竹片来回揲数,最后得出六十四卦中的某一卦。

今《易经》前附有《筮仪》一篇,详载其法,可参考。

筮从竹,可见古代河南一带气候很热,产竹。《离骚》筳篿也是用竹,只是楚方言叫筳篿。后再用著,从草,就用一种草来占卜了。

在农村城隍庙土地庙中还有拈阄、算卦、抽签等求神问卜的述信活动,都是商周传下的余风。现在的预测学,是根据事实和大量材料加以推算,有科学依据,与古代的占卜不是一回事。

秦始皇焚书,独卜筮医书不烧。《史记》有(龟策列传》。汉代有京房、虞翻,三国有管辂,晋有郭璞,唐有李淳风,宋有邵雍(康节),明有刘基(伯温)等,都是有名的占卜人物。

从《汉书·艺文志》开始著录卜筮书,后来历代经籍志的子部都载卜筮书,可见封建帝王都以此统治人民。

占卜术历代都有变化,有文王课、六壬课、梅花数、灯花占等。专著有《六壬大占》、宋祝泌撰《卜法详考》清胡煦撰《火珠林》、《卜筮正宗》等。

三、之卦、互卦简释

《左传》中有遇观之否,这是什么意思?

观卦和否卦是六十四卦中的两卦。六十四卦的卦辞分彖辞、象辞。彖辞是卦的总意,象辞是每一爻的爻意。

八卦只三画,再重迭,每卦六画,成六十四卦了。每画称爻,从下向上画,称初,二,三,四,五,上。爻又分阴阳,连的画“一”称九为阳爻,断的画“--”称六为阴爻。

观卦,从下而上,读:初六、六二、六三、六四、九五、上九。

“之否”是变到“否卦”,即把“观卦”第四爻六四变为九四就成“否卦”了,这叫“之卦”。

这是由于“观卦”卦辞不合适,于是想个巧法变到“否卦”,这样就会找到占卜者想用的合适卦辞了。

“之卦”一法外,还有“互卦”一法。即在一卦六爻中从二到四,三到五抽出另成一卦。如观卦从二到四抽出,再从三到五抽出,合起来就成了“剥卦”了。

这本是卜筮者辩吉凶的一种巧法。到后汉虞翻为了注释《易经》,也利用这一巧法,在六十四中求通。

今人已把周易考定为上古历史书、哲学书,六十四卦的变化是上古数学(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所说),恢复了《周易》的本来面日。周代把它附会成卜筮书,应该批判,但绝不要因此而完全否定这部中国古代文献《易经》,《周易》卦爻辞都是周初史料。在中国哲学史上最早提出辩证法的,也正是这部书的《系辞传》。

欢迎关注【昌图牧歌】

《卜筮正宗》并不正宗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卜筮正宗》这本书。在六爻界,很多人首推《卜筮正宗》和《增删卜易》。《增删卜易》还可以理解,优点很多,而且案例多。但是《卜筮正宗》我就真的不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把它奉为圭臬。

首先王惟德在书的前边部分,辟诸书之谬,王所说的大部分都是错的。他把《易林补遗》批的是一无是处。其实张星元先师的水平比王惟德高太多了。王认为,《易林补遗》书中张先师的伏神论法,十二长生用法,应为他人,卦的用法,婚姻的论法,甚至终生大小限的用法都是错的。其实王惟德根本没有看懂《易林补遗》,他连张先师的大小限都没搞明白。他拿自己举了个例子,大家可以去把他那个卦排出来,再和星元仙师所论去对比就知道了。

王惟德还辟了禄马贵,天医,本命,爻位,《卜筮全书》世身和神煞。这说明了王惟德根本不会用神煞,不会用本命,世身也不懂。也不懂卦在六爻里边的用法。他的主要理论是六亲,我说过,六亲当然很重要,但六亲不是六爻系统的全部。而且他不懂伏神的用法,他只知道如果用神没有上卦,就去找伏神。伏神的用法岂止就这一点。

《卜筮正宗》中间重点注解《黄金策》部分,大部分抄录姚际隆《卜筮全书》。前边听信“姚际隆之诠注未明”,后边却大量抄录人家的注解,这么做不好。抄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他还擅自改动,有些地方把姚际隆的原意给完全曲解了。而且姚际隆原注有一些案例,王惟德也一并删除了。

《卜筮正宗》的最后部分十八问答,里边大量抄录《增删卜易》案例,而且有些理论论述也是有问题的。比如十五独静独发里边说到“倘六爻安静,内有一爻日辰冲动者,亦云独发也。”他这种说法是绝对有问题的,静卦有暗动是不能算独发的,因为它是暗动,没有变爻。这里很明显王惟德没有区分暗动和明动的区别。

《卜筮正宗》这本书的基础理论是抄录其他古籍的,他辟的那些也基本都是胡言乱语,注解黄金策也大量抄录姚际隆,最后十八问答的部分案例也是大量抄录《增删卜易》,而且理论有问题。书中内容大多是抄袭其他古籍,辟诸书之谬是自己写的,可又基本都是错的。所以说《卜筮正宗》这本书基本不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