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庚时是什么时辰(庚时)

庚时是什么时辰(庚时)

“加长版”三伏来了!这些三伏知识你可知?

俗语说“热在三伏”

伏,指天气太热

宜伏不宜动之意

7月16日

“初伏”开始

又将进入一年中

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全国多地都会开启“蒸烤”模式

那么

“三伏”是怎么来的?

为何今年“三伏”是“加长版”?

为何“三伏”最热?

古人记载的“三伏”是怎样的?

“三伏”饮食习俗从何而来?

一起来看~

“加长版”三伏足足有40天!

我国古人采用“干支纪事”的方法用以计年、计月、计日、计时。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使用天干和地支的两个字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

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二十四节气的“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二十四节气的“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但由于“夏至”与第一个庚日之间的天数几乎每年都不一样,所以与“三庚”的天数也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但“中伏”天数则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时为10天,有时为20天。

今年的初伏(也叫头伏)是从7月16日至7月25日,末伏(也叫三伏)是从8月15日至8月24日。初伏和末伏之间的时间都是中伏,有20天。也就是说,今年“三伏”又是一个“加长版”。

为何三伏天最难熬?

夏天,北半球倾向太阳,太阳光的方向与地面近乎垂直。夏至这一天,太阳在天上最“高”,理应是最热的一天。但在实际上,最热的天不是夏至,而是一个多月后的“三伏天”。

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并不直接加热靠近地面的空气,而是先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把热带给空气。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约10吨的空气,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这样,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只有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因此,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即积累的热量的净变化。

夏至那天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多,但是在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不是最高了,但还是相当高;日照不是最长了,但还是相当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温度不断升高。只有当太阳足够“低”,每天接收的热量少于散失的热量后,温度才开始降低。

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

加上七八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控制中原大部分地区。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也就更热。

古籍中是怎样记载\"三伏\"的?

对“三伏”的记载,最早可见于《史记·秦本纪》:“秦德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对于“初伏”,南朝刘宋裴骃在《史记集解》中解释说:“六月伏日初也。周时无,至今乃有之。”唐朝文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解释得更为详尽、清楚:“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明代举人出身的谢肇淛在《五杂俎》中也记载说:“伏者何也?凡四时之相禅皆相生者也,而独夏禅于秋,以火克金,金所畏也,故谓之伏。然岁时伏腊,亦人强为之名耳,岂金气至是而真伏耶?《史记》,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蛊,则是西戎之俗所名,三代无之也,乃相承至今用之,何耶?然汉制至伏闭尽日,故东方朔谓伏日当蚤归,是犹避蛊之意。今不复然,但历家尚存其名耳。”

汉代学者刘熙在《释名》也记载:“三伏者,庚金伏于夏火之下。金畏火,故曰伏。”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也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三伏”对于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古人在农业书籍中也有记载。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说到“小豆”时就记载到:“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一亩用子八升。初伏断手为中时,一亩用子一斗。中伏断手为下时,一亩用子一斗二升。中伏以后则晚矣。”这里的“断手”是“断止”“停止”之意,指初伏终了前要完成小豆的播种。

在北方,民间还“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芥菜”的谚语,是说头伏开始种萝卜,二伏种白菜,秋末冬初可获丰收,过了季节可能就会白白浪费种子了。

三伏天不仅气候炎热,而且雨水集中,有时还会出现冰雹,有些地区还会连下几天暴雨,形成洪灾,古称“伏汛”。农谚“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等都是在提醒人们在炎热的数伏天气里,既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又要重视防汛工作,防止灾害发生。

“三伏”饮食习俗从何而来?

既然三伏天是一个独特的时令,民间自然也会传承下来诸多食俗,形成中国特有的饮食文化。民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就简明扼要地说明了北方“三伏”天的传统食俗。

过去,人们感觉炎热的夏季是一大灾难,因而将伏天称作“苦夏”。

入伏之时,夏粮收割完毕,家家有冷酷粮,正好利用这个时候享个口福。而饺子是平时难见的食物,自然是首选。天热令人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而饺子正是传统习俗中开胃解馋的好东西。所以,人们在头伏吃饺子,希望能平安度夏。另外,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就被人们赋予了“元宝藏福”之意。

二伏“吃面”,原是指食用“热汤面”。此时新粮入户,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的一身汗可以祛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除了吃热面,也可以吃过水面,配以黄瓜丝等“面码”,口感清爽,既可以祛暑改火,又能够刺激食欲。

到了三伏,天气开始转凉,但余热还很强,这个时节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不舒服了,那些“休伏”的母鸡们经过二三十天的“休整”也开始“工作”了,这时对普通老辈姓来说若吃上一顿烙饼摊鸡蛋,也可算是绝佳的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的意思。

既然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你今天吃饺子了吗?

吃的什么馅儿的?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参考资料:中国气象报

来源: 中国气象局

今日入伏丨“三伏”每伏有10天,但今年怎么一共40天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7月12日入伏,正式进入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今年的“三伏”共40天,7月12日至7月21日为“初伏”,7月22日至8月10日为“中伏”,8月11日至8月20日为“末伏”。

三伏为何有40天?

三伏的计算,综合了24节气和“干支纪日法”两种历法,自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庚日则是干支纪日法,庚是天干中的一个,每两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三伏天理论上共30天,但实际上,有时候也会是40天。这和三伏天的计算方法有关。

三伏天每伏10天,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为末伏。

庚日是干支纪日法中的说法,干支历以60为轮回,但无论是公历的太阳回归年,还是农历年,都不是60的整倍数。这导致干支历和公历、农历都无法严丝合缝地匹配,所以每年入伏的时间都不同。

庚是天干中的一位,天干有十位,也就是10天会遇到一个庚日。假如夏至那天恰逢庚日,第三个庚日,就是夏至后20天;假如夏至前一天是庚日,那么第三个庚日,就是夏至后29天。而三伏是以庚日为基础计算的,如果中伏过后10天,立秋还没到来,那就要再等10天,也就是中伏再加10天,等到下一个庚日才到末伏。这样的情况下,中伏就变成了20天。

有没有可能头伏没过完就立秋呢?从夏至到立秋,一共45天左右,因为庚日10天一轮回,所以45天中,最少有4个庚日,最多有5个庚日。具体来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最晚的情况是29天后,这时距离立秋还有16天左右,所以不存在头伏没过就立秋的情况。同理,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最早的情况是夏至后20天,到立秋还有25天左右,也不存在中伏加了10天后仍没有立秋的情况。

农历三伏天差距可能更大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24节气的匹配问题。

人们通常会认为,24节气是农历的说法。但有趣的是,24节气和农历并不完全匹配,反而和公历的匹配度更高。

《二十四节气歌》中说,“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里面的“六二一”和“八二三”都是指公历,也就是说,上半年的节气,都在每月6日和21日左右,下半年则在8日和23日左右,误差最多一两天,准确度极高。

相反,同一个节气,在农历的日期,最多可能会相差一个月。去年夏至,是农历五月初八,而今年夏至,则是农历五月十九,差了11天。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24节气是太阳历,计算方法是地球绕太阳一圈时间的24等分。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这个时间被称为太阳回归年,也叫回归年,除以24,稍大于15,所以按照太阳历,节气之间会相差一两天,现行的公历,就是太阳历。

而农历的一年比太阳回归年少11天,闰年时又比太阳回归年多19天,这就造成24节气和农历的匹配中,最大相差可能达到1个月。

干支纪年法有何用处?

在今天,大多数人不熟悉干支历的算法,是因为生活中已经极少用到干支历。

除了计算三伏之外,干支历还有什么用呢?

干支历和24节气都是阳历,也就是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计算基础。古人纪年、纪月、纪时都用干支。因此,古人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年纪、生肖、生日等,都和干支历有关。在今天,农村还有虚岁的说法,就是古代干支历应用的遗留。

虚岁是怎样出现的?在古代,人的年纪是没有虚岁的,一般认为,虚岁是农历和公历不一致引起的。

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在古代,干支纪年的起始和节气是一致的,在立春的那一天,干支纪年即改为下一年。属相的问题也是一样,现代人判定属相以农历正月初一为界限,但实际上,古人定属相的时间节点是立春。立春之后,纪年转换,属相也随之转换。

事实上,立春也是古代的春节。正月初一则是阴历名称,在古代叫做元旦,或元日。

近代以后,公历引入中国,元旦被“划拨”给公历的1月1日,正月初一则改为春节,新年的开始,也从立春转到正月初一,立春的春节意义消失不见。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不少学者呼吁将春节复归立春。主张回归的学者认为,春节是一年之始,而“年”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产生的,也就是太阳历的概念,和同样是太阳历的24节气正好匹配,反而和太阴历的十二月相左,所以把正月初一作为一年之始是不恰当的。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柳宝庆

2023癸卯年,“冬水黑兔年,春兔穿红衣”,明年兔年谁要穿红衣?

小雪时节,漫步于乡间的小路上,凌厉的寒风中夹杂着雨雪纷纷落下,雪水打在脸上,滴进心里,感觉特别的冷。一路小跑着回到家中,身上的衣服也早已被打湿,便披上一块毯子,围着火炉烤了起来。随手拿起一本老黄历看了起来,时间过得好快,马上农历癸卯兔年就要来了,瞬间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句农村俗语老话“冬水黑兔年,春兔穿红衣”,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明年兔年谁要穿红衣?

冬水黑兔年,春兔穿红衣

十二生肖文化作为民俗文化,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每个人的出生年份都对应着一个生肖,十二生肖依次为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古代人们发明并使用干支历法纪年,天干地支与金、木、水、火、土等五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庚和辛属金,金代表白色,象征秋天;甲和乙属木,木代表“青色”,象征春天;壬和癸属水,水代表黑色,象征冬天;丙和丁属火,火代表红色,象征夏天。

翻看老黄历,我们会发现,由于癸属水,代表黑色,2023年癸卯兔年又叫水兔年或者黑兔年。因为,十二生肖每隔十二年循环一次,所以,与自己生肖重合的年份,民间称之为“本命年。”人的一生会遇到几个本命年如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72岁、84岁等。在民间,人们对于本命年是十分重视的,在我们北方地区,每逢遇到本命年春节时都要买红内衣、红袜子等穿戴,寓意“辟邪”,人们认为穿上它们可以给自己带来好运。还有,在本命年要宜静不宜动,尤其是从事高危职业,在本命年就会有家长提醒要多加注意安全。总之,这是人们对实现美好生活的由衷期盼。

本命年究竟是不是一个吉利的年份呢?在民间,人们众说纷纭。反正,在老百姓中间,在本命年的年份,还是会有很多禁忌的。但是,我们今天透过科学的眼光看待它,会发现本命年也就是跟其他年份没有什么区别的年份,只是说本命年正好与自己的生肖属相重合相遇,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本命年做事不顺的时候,都比自觉的跟本命年扯上关系,认为所有的不如意都是本命年带来的,殊不知,人生的道路从开始到现在,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充满着各种荆棘和挑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直面眼前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使之努力克服。

很久以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关关难过关关过,踏平坎坷又出发。我们经历的人生,似乎并不完美,但是,每个人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所经历的挫折,都将会为我们的人生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每个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努力发挥它,就一定能战胜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