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1462年是明朝什么年代(1462年)

1462年是明朝什么年代(1462年)

1456-1462年摩尔达维亚战争与罗马尼亚

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是15世纪初期东南欧地区的一场重要战争。该战争在1456年开始,直到1462年才结束。

1456年,瓦拉赫亲王约翰·亚历山大在战争中被杀害,这使政治权力真空的出现。在这个时候,德拉库莱斯库家族的弗拉基米尔·德拉库莱斯库成为了瓦拉赫亲王的候选人。

但是,他的政治竞争对手达尼洛·卢波米尔斯基也宣称自己是瓦拉赫亲王的合法继承者,这使政治上的不稳定。

1462年,战争再次爆发,这一次是因为瓦拉赫亲王弗拉基米尔·德拉库莱斯库试图侵占摩尔达维亚。这场战争使许多摩尔达维亚城镇和村庄的破坏,同时也加剧了罗马尼亚地区政治不稳定。

在战争中,弗拉基米尔·德拉库莱斯库作为一个坚定的东正教徒,支持东正教在瓦拉赫地区的传播。

他的对手列沃·卡尔普特安努则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人,支持天主教在该地区的传播。这种宗教分裂在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之间造成了分裂,加剧了该地区的政治动荡。

双方争夺的不仅是瓦拉赫亲王的位置,还有对于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疆界的争夺。这使疆界不明确,领土争端不断的问题,增加了该地区的政治不稳定性。

1457年,奥斯曼帝国派遣大军入侵瓦拉赫地区,这使瓦拉赫地区的政治和安全危机。

1462年,奥斯曼帝国再次入侵摩尔达维亚,摩尔达维亚的领袖斯特凡大帝被迫向奥斯曼帝国投降。这种外部威胁加剧了该地区政治不稳定的局面。

战争期间,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都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动员和战争支出。这使财政变得格外困难。

罗马尼亚的文化和语言

1456年,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开始,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文化差异被进一步放大。

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在历史上一直是两个独立的国家,其文化和语言有很大的差异。

在战争期间,由于两国交战,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的文化差异变得更加明显,这对于统一罗马尼亚地区造成了阻碍。

1458年,摩尔达维亚公国的统治者斯蒂芬三世死亡,国内出现政治动荡。这使宗教分裂的情况。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宗教信仰差异也使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在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期间,瓦拉赫地区的主要宗教是东正教,而摩尔达维亚地区的主要宗教是天主教。这使得两国之间的宗教分裂加剧了文化和语言的差异。

1460年,瓦拉赫的统治者弗拉基米尔二世在对付土耳其入侵的过程中,与摩尔达维亚的统治者斯蒂芬三世达成了联盟。

在战争期间,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增加,这使罗马尼亚地区文化的多元化现象。

例如,在瓦拉赫地区,匈牙利文化的影响变得更加明显,而摩尔达维亚地区则受到波兰文化的影响。

1461年,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结束,战争期间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领土争端也对罗马尼亚地区的文化和语言造成了影响。在这场战争中,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使罗马尼亚地区的政治发生动荡。

在战争中,土耳其帝国与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交战,土耳其文化逐渐影响到了罗马尼亚地区。例如,土耳其语词汇开始进入罗马尼亚语言中。

而且土耳其文学和艺术中的许多元素被融入了罗马尼亚文学和艺术中。

东欧地区政治联盟

在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中,波兰立陶宛联邦支持瓦拉赫公国抵御摩尔达维亚的进攻。

作为回报,瓦拉赫公国在1462年加入了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联邦的一个省份。这使波兰立陶宛联邦在东欧地区的名声扩大,瓦拉赫公国与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关系紧密相连。

1512年摩尔达维亚公国的加入奥斯曼帝国,在战争中,摩尔达维亚与土耳其帝国对抗,最终被迫签订了一项条约,承认土耳其对摩尔达维亚的领土主张。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摩尔达维亚逐渐成为土耳其帝国的附庸国。最终,摩尔达维亚公国正式加入了土耳其帝国。

1859年罗马尼亚联合公国的建立,在战争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一直是分裂的。

直到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支持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的统一,结果在1859年,两个公国合并为罗马尼亚联合公国。

东欧地区宗教信仰的变化

1456年,匈牙利国王马蒂亚斯一世在战争中击败了奥斯曼帝国。为了庆祝胜利,他将名为拉贡尼察的东正教主教任命为罗马尼亚的大主教。

1462年,沃伊沃德·卢波米尔斯基在保卫克里姆林的战斗中被俘。他被迫接受了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伊斯兰教信仰,并被派往君士坦丁堡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傀儡。这个事件让东正教世界感到震惊,并在罗马尼亚引起了不安。

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期间,一些罗马尼亚人可能转向天主教,因为匈牙利和波兰都是天主教国家,支持摩尔达维亚的罗马尼亚人可能感到更亲近这个信仰。

军事技术和策略

1456年的别洛瓦尔之战中,瓦拉赫军队成功地使用了弓箭手抵挡了奥斯曼帝国的骑兵冲锋,这使得奥斯曼军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1462年的滨海之战中,弓箭手再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摩尔达维亚王子斯特凡成功地利用弓箭手的优势,在防御中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时期,火器开始在战争中应用在1456年的别洛瓦尔之战中,瓦拉赫军队成功地使用火枪来击退了奥斯曼骑兵的进攻。

远程攻击也是一种重要的战术手段。瓦拉赫-摩尔达维亚军队主要使用弓箭手和火枪手来进行远程攻击。

在1456年的别洛瓦尔之战中,瓦拉赫军队成功地占领了奥斯曼军队的一个城堡,1462年的滨海之战中,摩尔达维亚王子斯特凡也成功地利用了城堡的优势,将其作为防御的据点,成功地抵挡了奥斯曼帝国的进攻。

经济发展

1456-1462年,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期间,由于军事行动和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许多商人避免前往这个地区进行贸易。

战争还导致了经济衰退和贫困,这也使得许多人无法购买商品和服务。因此,这段时间内罗马尼亚的贸易额下降了很多。

那时,许多土地被破坏或遭受战争影响,让土地的重新分配。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的领主们在战争中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而许多普通民众则失去了他们的土地。

由于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的不稳定性,许多工厂和企业关闭了,导致了许多人失业。原材料供不应求,工业的发展极大程度受限制。

为了支持战争,政府不得不增加税收,政府的财政状况也逐渐恶化,这使得政府无法有效地管理经济和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为了解决经济问题,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的统治者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他们还改良农业技术,推广新的种植方式,并鼓励人们种植更多的农作物。

他们开始开采更多的金、银、铜等矿产资源,并提高了开采技术和矿业生产效率。

政治制度

在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的战争之后,两个领土于1459年合并成了一个瓦拉赫-摩尔达维亚联合体,由瓦拉赫的弗拉基米尔二世和摩尔达维亚的斯蒂芬大帝领导。

1459-1462年,瓦拉赫-摩尔达维亚联合体在成立后,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法律和条例,包括军事、经济和民事法律,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1462年,弗拉基米尔二世成功加强了自己的权力,成为瓦拉赫-摩尔达维亚联合体的统治者。他通过改变政府机构的构成和制定新的法律,进一步加强了国王的权力和控制。

1462到1500年,在瓦拉赫-摩尔达维亚联合体的基础上,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这个过程开始于弗拉基米尔二世的时代,但真正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由他的继任者形成的。在这些国王的统治下,国家实行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19世纪,虽然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和中世纪时期的政治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改变了罗马尼亚的政治制度,但真正的民主政治制度直到19世纪才出现。

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

1456-1462年,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期间,两个公国之间的团结被加强了。罗马尼亚历史上的这段时期被视为两个公国之间关系最亲密的时期之一。

这场战争中,瓦拉赫和摩尔达维亚的领导人开始强调他们的共同历史和文化传统,尤其是古罗马时期的传统。这种历史意识被视为后来罗马尼亚民族主义的基础。

战争时期,摩尔达维亚的文化繁荣也吸引了许多来自意大利、德国和波兰的艺术家和学者前来交流。

瓦拉赫-摩尔达维亚战争期间,弗拉德三世在布加勒斯特建立了一座城堡。这座城堡后来成为罗马尼亚的首都。这让罗马尼亚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转移。

历史上的“大明风华”:“艺术皇帝”争权杀叔?两立皇后实有隐情?

刚刚结束播映的《大明风华》把明朝开国以来的靖难之役、五征漠北、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夺门之变等重大事件,与皇室成员间的恩怨情仇穿插在一起,精彩纷呈,不少网友评论说“了解到不一样的大明”。不过,影视剧毕竟有演绎成分,《大明风华》也不例外。

▌电视剧《大明风华》海报

在剧中,朱亚文扮演的朱瞻基不但会“撩妹”,而且能征善战,在皇位争夺中战胜了两位叔叔。“朱瞻基”的精彩表现吸粉无数,不少人表示“朱瞻基”死后,就不想再看后边的剧集了。不过,历史上的朱瞻基和剧中人物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真实的朱瞻基文武双全,上马能战,15岁时就跟着永乐帝远征蒙古;下马能治,“仁宣之治”是明朝三大盛世之一;并没有像剧中那样处心积虑地要除掉两位皇叔。除此之外,朱瞻基文才出众,和宋徽宗一样,是一位艺术皇帝,他在书画方面皆有很高的造诣,现在还有众多作品被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国外一些博物馆收藏。

而在北京保卫战中登上皇位的朱祁钰,并非太妃胡善祥所生,他的生母其实是吴妃。当然了,剧中把胡善祥和孙若微设定为建文朝忠臣的女儿,有姐妹之情等,也是演绎。

“艺术皇帝”朱瞻基:书画成就可比肩宋徽宗

提起中国古代的艺术皇帝,宋徽宗赵佶当仁不让。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的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在艺术人才上,赵佶还培养了王希孟、张择端、李唐等一批著名书画家。如果没有“靖康之耻”,宋徽宗留给后世的印象应该以其对北宋文化发展的贡献为主。

到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是可与宋徽宗赵佶比肩的书画大家。朱瞻基是明朝帝王中比较有作为的一位,性格活跃,修养深厚,他在位期间,宫廷文化艺术呈现出繁荣兴盛的面貌。他自己在文化上的造诣也很深,长于诗歌文赋,精于绘画。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藏品众多,其中有一把山水人物扇很特别,可能是传世折扇中形体最大的工艺美术佳作,纵58厘米,横151厘米。在这把折扇上作画的,正是朱瞻基。

▌《松下读书图》明宣宗朱瞻基绘,故宫博物院藏

古代的文人墨客不仅喜欢用折扇,并且乐于在扇面上作画赏玩,风雅至极。唐伯虎、文徴明、郑板桥等都有传世的扇面作品,而朱瞻基的这把折扇是目前流传下来较佳的扇面作品。扇面上是朱瞻基自绘的《松下读书图》。画面当中有一棵古松,松叶苍翠、松干遒劲,一位文士衣着随意,盘腿倚于树下,面前是一本摊开的书卷,在他身旁有一红衣书童。溪水潺潺流过,幽静中营造出一份惬意。

在这件作品中,朱瞻基不落前人窠臼,没有像其他画家那样为人物设计一个捧书细读的姿态,而只是在文士的面前摆放一张素纸。文士悠远深邃的目光也没有落在素纸上,而是专心地凝视着崖石旁缓缓流淌着的溪水。扇面款署:“宣德二年武英殿御笔”,钤“武英殿宝”。所绘笔法笔墨简洁,清润活泼,设色明快秀雅,不失为朱瞻基系列书画作品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武侯高卧图》是朱瞻基赐予大臣陈瑄的御作。当时陈瑄已六十有余,宣宗赐画给他的目的是激励他效法前贤,为国鞠躬尽瘁。作品描绘的是诸葛亮出茅庐辅助刘备之前隐居南阳的形象。修竹丛下,诸葛亮袒胸露怀,头枕书匣,躺卧于草地上,神态安逸。整幅构图饱满,线条洗练流畅,背景画竹林一片,笔墨潇洒,显示出相当高的绘画技巧。

此外,朱瞻基的《寿星图》、《行书新春等诗翰》、《秋塘群鹭图》、《花下狸奴图轴》、《壶中富贵图》、《戏猿图》等书画佳作也流传于世。《万历野获编》之“宣宗御笔”称他的书法“学颜清臣,而微带沈度姿态”,他的行楷清丽潇洒中带些皇室的雍容之气。

▌《武侯高卧图》,明宣宗朱瞻基绘,故宫博物院藏

在治国上,朱瞻基统治的宣德年间(1426年-1435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史学家对明初盛世有两种称谓,一曰“永宣(永乐、宣德)盛世”,一曰“仁宣(仁宗、宣宗)之治”,无论哪种说法,宣宗都毫无愧色地位列其中。总之,宣德一朝是继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后的又一盛世局面。

生于帝皇家的朱瞻基之所以上马能武,下马能文,与其爷爷朱棣的培养是分不开的。永乐九年(1411年),朱棣正式立朱瞻基为皇太孙,并亲自挑选当时的著名文臣担任朱瞻基的老师,多次指示要尽心竭力地教育。同时,明成祖朱棣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之战,他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这对后来朱瞻基的娴于武事、富于胆略有很大的帮助。

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他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做一位爱民的好皇帝,这种精心教导对朱瞻基以后成为著名的守成之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然,朱瞻基与其两位皇叔叔侄相残经常被文人指谪。封建社会皇室内斗甚多,唐朝有玄武门之变,明朝有靖难之役,清朝有雍正与诸兄弟之争……不过,《大明风华》中,朱瞻基未登皇位前就处心积虑地想除掉两位叔叔,显然有演绎成分。

汉王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自幼就性情凶悍。朱棣起兵靖难时,朱高煦随军出征,他狂悍斗狠的性格终于有了发泄之处,在战争中经常作为前锋。朱棣兵败东昌(今山东聊城)时,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差点成为俘虏。朱高煦率精骑数千,直前决战,救出了朱棣,扭转了战局,取得了胜利。屡立战功的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尤其是父亲的那句“世子常常生病”的暗示,使他萌生了取代长兄朱高炽以继承帝位的野心。但是,朱棣即位后,认为长子朱高炽仁厚贤明且又没有任何过失,相比之下,朱高煦过失太多,实在令人放心不下,因此还是于永乐二年(1404年)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让其去云南就藩。大失所望的朱高煦对此极为不满,说:“我有什么错,让我去万里之外?”因此一再拖延,不愿到云南就封藩国。后来跟随成祖朱棣巡视北京,朱高煦乘机力请和其子归居南京,对儿子狠不下心的成祖朱棣只好答应。

朱高煦自负勇武,又常跟随成祖左右,便多次挑拨是非,陷害太子,致使支持太子的解缙冤死、黄淮入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五月,朱高煦被改封到青州,他却托故留侍,不愿前往。成祖渐渐疑心他有夺嫡之意,下诏催他就藩。朱高煦还是不肯动身,并私自挑选卫士,招募精兵三千人,又击杀兵马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车马器物。受到成祖朱棣的责备。因此,《大明风华》中朱棣病逝前,要把皇位交给朱高煦的剧情,显然是演绎。

朱高煦谋皇位酿祸端

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朱棣返回南京,得悉朱高煦不法数十事,对其严加申斥,剥夺了他的亲王冠服,将其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废其为庶人。一向被弟弟算计陷害的太子朱高炽果然是个仁厚之人,他念及兄弟之情,涕泣力救,极力请求父亲宽恕朱高煦。深深为太子的未来担忧的成祖朱棣说:“我是在为你计谋大事,不得不去割你的祸患。你却养虎为自己所患!现在我削去他护卫,并安置在山东乐安州。那离北京很近,一旦听闻有变,朝夕就可以捉拿他了。”朱高煦被赦免抵达乐安后,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对父兄非常仇恨,于是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太子朱高炽多次写信劝戒,他始终执迷不悟。

1424年,明成祖在北伐鞑靼的回军途中病逝于榆木川。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汉王朱高煦之子朱瞻圻当时正在北京,窥视朝廷举动,朱高煦也派遣心腹入京,伺机叛乱。仁宗知道逆谋后,在同年八月,将朱高煦召回京城进行安抚,增加其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仍命他返回乐安,还将他的长子封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明仁宗朱高炽像轴》,故宫博物院收藏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打算在半路设伏,截杀朱瞻基,但由于行动仓促,没有成功。不久,朱瞻基继位,改年号宣德,是为明宣宗。宣宗对两位嫡亲叔叔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表示敬重,对他们的赏赐往往厚于其他王府。七月,朱高煦陈奏利国安民四事,宣宗对侍臣说:“永乐年间,皇祖(朱棣)经常对皇考(朱高炽)和我说,这个叔叔有异心,宜防备著他。然而父亲对待他非常好。像今天所说的话,果然是出自真诚,则是过去想法已经革除了,不得不顺从啊。”于是命有关官员将其建议予以执行,并复信表示感谢他。此后,凡是朱高煦提出的请求,宣宗都按照他的意见一一照办,朱高煦却认为宣宗软弱无能,于是更加骄横狂妄。

到了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久蓄逆谋的朱高煦终于起兵造反。但朱高煦的反叛纯属为了一己之利的孟浪之举,在军民中缺乏响应的基础。宣宗所派的征讨大军刚刚兵临城下,城内叛军就都想抓住朱高煦献给宣宗。实际上是个政治庸才的朱高煦无奈投降。宣宗赦免城中守军之罪,改乐安州为武定州。返回北京后,宣宗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归极门附近,“在六科廊后,此门之西南礓磜之下”(刘若愚《酌中记》)的馆舍中,并颇有讽刺意味地称之为“逍遥城”。还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东征记》,昭示群臣。逆党王斌等人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纵和藏匿反贼而被处死或戍边的计一千五百余人,发配到边远地区的计七百二十人。

三年后的某一天,宣宗去探视朱高煦,却被朱高煦故意伸脚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三百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朱高煦勇武有力,竟将大缸顶起。宣宗又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炙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朱瞻垐、朱瞻域、朱瞻埣、朱瞻墿、朱瞻垣随后也全都被杀。

有民间传说,朱高煦和其子的尸骸都被葬在西郊金山之阴(山北)。由于朱高煦曾是汉王,其葬地本应称为汉王府,后因这里葬的还有其子朱瞻垐、朱瞻域、朱瞻埣、朱瞻墿、朱瞻垣等人,故称汉王家族的墓府,简称汉家府。后人不熟悉这段历史,将汉家府错写成韩家府。该村在清代尚不见记载。1932年《北平市自治区坊所属街巷村里名称录》中才首次出现“韩家府”的地名。1996年《北京市海淀区地名录》将韩家府并入董四墓街词条中,韩家府地名从此消失了。

胡善祥与孙若微演绎太多

胡善祥与孙若微这两位明宣宗朱瞻基一前一后册立的皇后,在《大明风华》中被设定为一对姐妹,并且是建文朝忠臣景清的女儿,与朱棣有杀父之仇。这却与史实不符,在入宫以前,她们是没有交集的。

▌电视剧《大明风华》海报,左一为胡善祥(邓家佳 饰),左二为孙若微(汤唯 饰)

胡皇后名善祥,山东济宁人,生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四月初十,是锦衣卫百户胡荣的第三女。孙皇后名若微,山东邹平人,是永城县主簿孙忠之女。这两位年龄相仿的皇后,胡皇后册立在前,而入宫却是孙若微在先。按《明史》记载,胡善祥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册为皇太孙妃,成为朱瞻基的嫡妻。正史记事往往过于疏略,忽略了很多内情,从而导致前后因果不太明晰。而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中,则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比较清楚:原来在永乐初年,彭城伯夫人偶然在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官舍见到他的容貌姣美白皙而且聪明可人的女儿,非常惹老夫人的喜爱。彭城伯夫人是明仁宗的岳母,永乐八年,她借着永乐皇帝要为太孙择配的因由,便把年仅十岁的孙若微推荐入宫,成了大明第一家庭的小童养媳,在宫中生活了七年之久,与朱瞻基青梅竹马,自幼为伴。所以,《大明风华》中朱瞻基碰到“仇家”之女,然后“撩妹”成功的剧情,纯属演绎。

到了永乐十五年,朱棣正式下诏为皇太孙朱瞻基选聘太孙妃。在洪武年间以才色选为女官,此时正任“尚宫”(高品位女官)的胡善围(胡善祥的长姐,就是剧中胡尚仪的原型)大概是施加了一些影响,司天监奏称应天象,皇太孙妃应在“济河间”(鲁地)寻求。最终,后入宫的胡善祥因“合法相”而被册立为皇太孙妃,而孙若微只能册为太孙嫔。作为公公的明仁宗朱高炽是知道内情的,所以他即位后,特赐孙若微与胡善祥一样穿太子妃的冠服。宣宗即位后,胡善祥被立为皇后,孙氏被册立为贵妃。按照旧时的宫廷礼制,皇后册封后赐金册宝(印),贵妃以下有册无宝,但宣宗特地为孙氏破格,制金宝赐予孙氏。自幼在宫中成长的孙氏心机很重,她并不甘心,一直在伺机夺取皇后之位。所以,她不像剧中塑造的那样品性正直。

胡善祥虽容貌出众、性情贤淑,但对宣宗热衷的游幸活动,时常规讽劝谏,毫无媚顺之态,这本是一个皇后的本分,却招致了宣宗的不悦,加上孙氏的挑拨,帝后间有了嫌隙。胡善祥生了顺德、永清两位公主,却始终没有生育皇子,这也给了孙氏可乘之机。宣德二年(1427年),孙贵妃喜生龙子。宣宗对孙氏眷宠益重,还听信她的谗言,逼胡后辞位。

身为皇后的胡氏,一无子,二有病,三不为宣宗宠信。第二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她只能遵旨,成为明朝第一个被废的皇后,从此退居长安宫,奉黄老,为仙姑。孙氏则“母以子贵”,被册封为皇后。废后胡氏在失意与绝望中做了十五年的“仙姑”。胡皇后无过被废,令人十分同情,宣宗多年后也只是表示出些许歉疚之意,自解称“此朕少年事”,但并不改过。

宣宗的母亲张太后十分同情这位儿媳,为了不让她感到过于孤寂,常把她召到自己的寝宫清宁宫居住,内廷的朝宴,也让她居孙皇后的上首,搞得孙皇后心中很是怏怏。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去世,在祭奠时,胡善祥被列名妃嫔中,不能再与孙太后同列。胡善祥痛哭不已,一年多后就在寂寞中了结此生,谥为“静慈仙师”,仅仅以嫔御礼草草葬于金山。明朝有“陵山之祭”的制度,凡皇家成员入葬启土,都要祭告山神。胡废后入葬时,“以营建静慈仙师坟园毕,遣官告谢金山之神”(《明英宗实录》),足见初建的“静慈仙师坟”等级不会高。

朱祁钰的生母是吴氏

在电视剧《大明风华》中,将胡善祥设定为明代宗朱祁钰的生母,这也是不合史实的,其实剧中胡善祥的经历更接近于代宗的生母荣思贤妃吴氏。

这位吴贤妃在《明史》中的记载很是简略,仅寥寥数语:“吴太后,景帝母也,丹徒人。宣宗为太子时,选入宫。宣德三年(1428年)封为贤妃。景帝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复辟,复称宣庙贤妃。成化中薨。”朱祁钰出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八月初三日,很显然,吴氏的被封为贤妃与她为宣宗生下子嗣有关。

也有文献记载,吴氏常年居住在宫外,宣宗也很疼爱吴氏母子。但直到朱祁钰出生数年后的宣德八年(1433年),吴氏母子才得以入居宫中,这就令人疑窦重重。如果是按《明史》记载的那样,吴氏既然在早年就入侍宣宗,那么在宣宗即位后入宫受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却为何常年不得居于宫中呢?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明朝遗民査继佐的《罪惟录》一书有不同的说法。书中称,吴氏本是宣宗的叔父汉王朱高煦府中的一位侍女。宣宗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后,汉王府邸中的女眷按制度被全部充入后宫为奴。在返京途中,宣宗邂逅了吴氏,被她的美貌与聪慧所打动,令她陪伴直到北京。回京后,宣宗将她安排在一个紧贴宫墙的大宅院中,并时常临幸。按封建礼法,吴氏这样的罪臣女眷成为皇妃是有碍皇室尊严的,为免遭非议,宣宗只好让吴氏母子常年居于宫外。直到生病时,宣宗才吐露实情,告诉张太后:“更一哥哥(在)陈符(宣宗的亲信太监)家,急呼来。”于是太后“遂取其母子入宫,帝抱持哭”。人之将死,宣宗才选择让母亲知道自己有个“私生子”的秘密,托孤母亲,同时心怀歉疚,抱儿痛哭,情状感人。此情此景,也让张太后放下芥蒂,接纳了二人。

宣德十年,宣宗去世,朱祁钰的哥哥朱祁镇继承皇位,是为明英宗。宣德十年二月辛亥日这天,英宗封自己唯一的弟弟祁钰为郕王,并在京城修建王府供他们母子居住。代宗朱祁钰即位后,吴氏母凭子贵,得以和孙太后并尊为皇太后。夺门之变英宗朱祁镇复位后,吴太后被降称宣庙贤妃。天顺五年十二月,吴贤妃去世,被葬于金山,1998年,墓在景泰陵南边不远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西山管理处院内被发现,出土有《荣思贤妃圹志》等文物。

▌景泰陵 摄影:甘南

孙皇后在正统年间被尊为皇太后。土木堡之变后,她批准群臣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的建议,稳定了形势,化解了危机,被加尊号“上圣皇太后”。景泰八年(1457年)孙太后又支持石亨等朝臣发动“夺门之变”,拥戴英宗复位。英宗复位后,上孙太后徽号为“圣烈慈寿皇太后”,明代后宫的徽号自此始。天顺六年(1462年)九月初四日,身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六朝的孙太后崩逝。上尊谥曰“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与明宣宗合葬于明十三陵的景陵。(责编 杨昌平)

来源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王密林

编辑:白杏珏

流程编辑:王梦莹

“走回人”是什么人?有说是汉奸有说是草原叛徒,但明朝礼遇他们

明代的蒙古人

众所周知,土尔扈特部回归是清代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但其实招徕流落异国他乡的华夏儿女重回祖国的举动,在明代就已经存在。走回人,就是这一政策下的产物。

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一些原本在北部边疆地区的明朝军民或因掳掠,或因生活困难,不得已逃向塞外。为了能取得有利的战争情报以及减少一些有军事才能的汉人对明朝边疆产生的破坏作用,明朝政府开始有意识地招徕走回人,不仅免除他们的徭役,赏赐银两,还给予官职,吸引他们重返明朝,这对加强明朝边防、增强民族融合都有很大帮助。

土尔扈特东归

一、何为走回人

“走回人”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宣德十年(1435),“戊申,镇守大同总兵官都督同知方政奏,大同右卫百户李智将虏中走回军丁马祥等匿而不报”。走回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原本是明朝治下的百姓,因为被蒙古或女真掠夺到塞外或在内地犯罪偷渡到塞外,之后反悔又再想回到明朝的社会群体。

走回,等同于逃回,是说这些到塞外后的明人以“逃”的方式“回来”。回到故土,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逃回人”。走回人还有其他称呼,比如回乡人、归乡人、脱归人、逸归人等等。大漠荒原,不仅缺衣少食,还要逃避追兵,可以说走回人在重回明朝时,困难重重。

草原的汉人

二、走回人的类型

走回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主动奔赴和被动奔赴。被动奔赴就是被蒙古或女真诸部掠夺的明朝百姓,沦为奴隶后,时刻想着回归大明。主动奔赴的走回人还分以下五种:

1.元朝入主中原时,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内迁。朱元璋北伐之前曾颁布“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的诏书。元朝以汉人为主,但明初时有些元朝贵族曾携带部分中原百姓北返,朱元璋在招降时则以蒙古等少数民族为主,日本学者荻原纯平也将他们也列为了“走回人”。

2.宗教信徒。走回人中一大批人是宗教信徒。白莲教在明朝北部地区影响广泛,有大批信众。1365年,朱元璋就下令剿灭白莲教,结果却导致信徒愈来愈多,“河以南北,多信白莲”,黄河一带百姓大多信奉白莲教。万历时期甚至出现“京师人,人无女男,皆立会焚香,动辄数百”,所以白莲教始终是明朝政府打压的对象。嘉靖时期,山西白莲教造反,遭到镇压。白莲教头目赵全、丘富等人带着大批心腹逃入蒙古。

俺答的王廷

3.逃兵投敌。明中期以后,贪腐成风,也蔓延到边疆地区。戍边之卒不仅拿不到兵饷,还要被边将盘剥,常常难以饱腹,往往酿成逃亡。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发生了陕西军卒200余人逃亡的恶性事件;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发生了大同军卒500余人“投虏”事件;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辽东镇因为太监高淮的剥削,发生了数千军卒阴谋“举家北投”之事。泰昌元年(1620年),发生了甘肃军卒“声言投虏”之事。

4.贫民逃亡。主动奔虏的大明百姓,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生活困难,不得已逃亡塞外。《经世文编》中说明朝沿边地区百姓赋税“岁无空役,役无空时”,再加上战乱、自然灾害等,导致生活难以为继。在这种情况下,沿边百姓只能逃窜,以塞外为家。

抢粮

5.明朝主动派遣的间谍。随着九边防御体系的确立,明朝对北方蒙古及东北女真就以防御为主。但为了掌握对方相关军事情况,明朝常往这些地区派遣间谍。比如正统十四年(1449年),有“夜不收五人入虏”刺探情报。嘉靖中期,总督蓟、辽、保定的杨博就特别选取蓟镇夜不收“探丑虏向往”。明朝间谍种类众多,有尖哨、夜不收、通事、家丁等。其中有些间谍潜伏敌营长达数年,他们是走回人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走回人为何走回?

走回人毕竟曾是明朝人,被掠到塞外或关外的自不必说,就连主动投奔者,也因多方面原因,最终回到中原。

蒙古军

1、为了生活返回中原。草原环境恶劣,朱元璋北伐完成后,为了边境安稳,曾多次下发诏书,以中原的花花世界诱惑草原人民主动返回中原。荻原纯平统计明初至少有60万旧元官兵、人民来投奔明朝,这中间甚至有大量的蒙古人、女真人。

2、受到明朝诱惑,主动回国。宗教信徒和逃亡士卒,从本质上来讲,二者一样,他们主动投敌,对九边威胁最大。他们长期活跃于九边,熟知九边状况、地理、语言。白莲教信徒丘富等就依附于当时的草原大汗俺答,给俺答当带路党,指引蒙古兵“数犯宣府,屡袭大同”,给当地百姓造成巨大损失。

逃亡士卒性质更恶劣,不仅打击九边士气,他们当中有些人还借用人脉,一度潜回九边充当间谍,可谓罪行严重。明朝中央为了招抚他们,特意下令只要这些人“返乡”就既往不咎,如果杀死少数民族贵族来归,还能赏赐爵位,“斩大虏来归,爵赐如常”。在名利诱惑下,1558年,丘富、赵全等白莲教头目差点“悔罪来归”。这起了示范效应,隆庆年间,重视招徕走回人,“应诏而返者络绎不绝”。

明军

3、明朝安抚政策下平民“走回”。土木堡时期,英宗和大量明朝军士被掳走,英宗对草原生活深有体会,所以归国之后十分同情在草原的汉族百姓,为此景泰、天顺时期,朝廷鼓励在草原的汉人,想尽办法返回中原。明朝曾下令只要百姓“自还”(主动返还)可以免军役三年、徭役终身,杀贼而返者领有赏赐。

四、走回人的作用

走回人“走”而又“回”,在华夏、夷狄之间流动,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此举并不寻常,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1.促进民族融合。走回人本为明朝百姓,他们在汉族和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来回流动,实际上相当于为彼此架起了一座的桥梁,帮助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在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到中原的蒙古人

2.充实大明军队,巩固边防。精壮男子是明代走回人的主体,他们常年生活在边防地区,有较强的军事素养和战斗力。嘉靖时期,甘肃巡抚石茂华大力提倡以走回人增加边军战力,“抚而用之,俱为劲卒”;戚继光镇守蓟州时也很认可走回人的军事作用,主张把他们别立一营。明末,驻防于皮岛的毛文龙打游击的时候,为了补充军队,也大量招收走回人;而关宁明军所构筑的山海关防线自始至终都没有被清军正面攻破。

明军

3.提供军事情报。明军九边在防守状态下,要想获取草原情报,就需要派遣间谍,比如正德、嘉靖时期的甘肃总兵姜奭就收到过走回人朱氏的报告,说哈密王子要来甘肃抢粮,当时甘肃实际作战兵力不足两万,分散各处,实际能调动的兵马不过千人,但就是因为走回人的情报,姜奭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挫败了哈密的阴谋。

文史君说

走回人是明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构成复杂,既有被掳走的汉人,也有蒙古人、女真人,甚至还有色目人。明朝出于安抚所需,对他们一视同仁,积极招收他们返回中原。明朝不仅给予走回人优厚待遇,甚至将他们编入军队,用于巩固边防。明朝招抚走回人的行为,正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襟。

参考文献

1.赵茜茜:《明代“走回人”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2.王桂东:《明代中朝边疆地带的人员流动及遣还》,《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8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