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兰溪路属于哪个区(兰溪路)

兰溪路属于哪个区(兰溪路)

从真如古镇到曹杨新村,兰溪路串起了记忆

在普陀区境内有着这样一片“花繁叶茂”之地,放眼看去,路名中含有兰、枫、枣、花、棠、李、梅、桂、杏、柳等花木名称,为整个地区平添了几分清新雅致。其中始筑于1952年的兰溪路,位于该片区的中心位置,它东起曹杨路,经花溪路折向西北,呈现半环形走向,途经曹杨新村、兰溪公园、真如古镇等,在不少普陀人心目中,它承载着无数回忆。

从筑路至今,兰溪路的历史虽然只有不到70年时间,但环视它的周边,却能追溯到更为久远的往事。当行至兰溪路南石二路以北时,一座刻有“真如古镇”四个大字的仿古牌楼,把这一片的时光又带回到了距今约700年前的元代延祐年间:公元1320年延祐七年,真如寺的鼎建为真如镇的历史拉开序幕。据清代康熙年间《嘉定县志》记载:“真如教寺,在县东南五十里十都桃树浦。宋嘉定中僧永安以真如院改建。本在官场,元延祐间僧妙心请额移置于此,改为寺”,据说“真如镇”的得名就是因“真如寺”而来。

1950年8月的一天,古建筑专家刘敦桢的到来,使得尘封于这座古寺内的记忆被重新唤醒。据刘敦桢在《真如寺正殿》一文中的回忆:“1950年夏天,上海市政府因真如寺的头山门牌坊一座,面临犁辕滨、地势异常,往来车辆往往和牌坊冲突发生危险,拟撤除此坊,又恐毁坏文化史迹,同年8月,会同华东文化部蒋大沂先生前往勘察。蒋先生见此坊仅面阔一间,檐下饰有如意式斗拱,显系清代建造,在历史上并无特殊价值,但在此寺正殿内发现元延祐七年题字,引起莫大的兴趣。其后华东文化部为保存古代文物,曾继续调查二次。至11月底复邀本人赴沪考察,承蒋大沂、胡道静二先生向导,共同测量正殿平面,攀登上檐,检验斗拱结构,知此殿确建于元代中叶,而经明、清二代大规模的重修。”

这一发现,佐证了相关历史文献中对于真如寺记载的真实性。如今当人们迈进这幢“单檐歇山式”的建筑时,还能在额枋下清晰地看到确切记载其建造日期的“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末季夏月乙巳二十乙日巽时鼎建”这26个墨字,这在上海留存至今的古代建筑中实属罕见。在1992年到2006年间,真如寺在对正殿进行修缮的同时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扩建,建成于1999年12月24日的真如佛塔造型古朴端庄,远近闻名。

来到真如古镇品尝美食,一定是食客们所津津乐道的另一大话题。

而他们谈论的焦点,无疑是真如寺南面的“真如羊肉馆”。“真如羊肉”曾与杜布(纺织品)、豆制品一起并称为“真如三宝”,有白切与红烧两种。白切羊肉又称“阿桂羊肉”,以真如北石村人王阿桂的独特制作方法而得名,具有色、香、鲜、酥等特点,据说当年日销量能达150公斤以上,后来王阿桂的儿子还在朱家湾、北新泾开设了分摊。红烧羊肉又称“生糟羊肉”,以扶栏桥东赵群林、赵云山兄弟与李润强的余庆祥羊肉店为代表,食用时须热锅热吃,具有卤浓、肥甜、鲜糯、肥而不腻,酥而不碎等特点。真如羊肉加工技艺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追寻有关兰溪路的记忆,“曹杨新村的故事”是无法绕开的主题。

曹杨新村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为改善工人住房问题所建造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新村第一期工程(曹杨一村)始建于1951年9月,1952年5月竣工,位于兰溪路北侧的花溪路、棠浦路一带,处在后来整个曹杨新村的中心位置。当时共建成两层(60年代初时又普遍加盖一层)楼房48幢、167个单元、1002户、最初的居住者多为当时的劳动模范或是技术能手,包括杨富珍、裔式娟在内的114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有幸成为曹杨新村的首批住户。

在1952年首批居民入住新村的庆祝大会上,时任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指出:“曹杨新村工人住宅的建造,只是兴建工人住宅的一个开端,政府将继续在沪东、沪西、南市等地建造更多的工房,通过这一工程,为我们将来兴建更多的工人住宅创造了可贵的经验。”(曹立强、周敏浩、张秀莉主编《上海普陀城区史》)在这之后数年间,更多的工人新村在上海被兴建起来,因当时建造的这批工人新村一共可安排两万户家庭入住,故而这批工人住宅又被称为“两万户”,其中就有位于兰溪路两旁的曹杨二村至六村。

曹杨新村的建造,在50年代工人新村的起步阶段中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时较早入住进新村的工人群众而言,他们从之前的棚户区、滚地龙到相对宽敞明亮的居住环境中,欣喜之情发自肺腑,甚至有些新村老住户在谈及当年搬进曹杨新村的场景时还会激动地回忆“以为搬进了洋房”。

在曹杨新村初具规模后,新村周边的各项生活配套设施也相继建立了起来。1952年6月,第一条开进工人新村的公交线路56路开辟;同时,曹杨新村第一家商店“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开业;1952年8月,全市最早的工人新村幼儿园和小学“上海市实验幼儿园和曹杨新村第一小学”建成开学;1953年4月,全市首家工人新村卫生所“曹杨卫生所”建成;1954年5月,“曹杨公园”落成;1954年8月,“曹杨二中”创建;1957年,“普陀医院”兴建;1959年,“曹杨影剧院”开建……这些设施在为曹杨新村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整体的生活质量。遥想在距今60多年前的沪西,如今许多社区正在追求的“15分钟生活圈”在当时的曹杨新村社区早已初现雏形。

原先位于兰溪路、棠浦路西南面的“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在经50年代中叶被改建成为“曹杨新村商店”后,又于1985年被扩建为“曹杨商场”。改革开放后,位于兰溪路枣阳路转角口的曹杨影剧院除了继续播放电影外,还发展成为拥有舞厅、游艺、卡拉OK等多功能的综合文化娱乐场所;建成于1984年的兰溪公园为曹杨新村居民再添休闲漫步去处,一座“纺织女工塑像”在公园的入口矗立至今,成为兰溪路上又一大标志景观。

近期,随着曹杨一村成套修缮改造工程接近尾声,陆续重返家园的老住户们又迎来“重大福利”,2021年9月下旬,上海首座“高线公园”——百禧公园的开园成了兰溪路两旁又一道崭新的风景线。这座建造在原“曹杨铁路农贸市场”狭长地带上的公园因地制宜地将这片公共空间打造成上中下三层,游人可以在上层登高眺望“环球港”,也可以选择在中层运动嬉戏,或是在底层观展休闲,这样一处崭新且又造型独特的公园,为兰溪路又添了一段新的故事。

百禧公园

兰溪公园

曹杨公园

栏目主编:沈轶伦 文字编辑:沈轶伦

来源:作者:邱力立

上海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兰溪路148号列为高风险区,四地列为中风险区

来源:上海发布

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根据国家第九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要求,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决定,自2022年7月5日起,将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兰溪路148号列为高风险区,将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临汾路541号、551号、573号、583号,普陀区石泉路街道石泉一村,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芙蓉园小区,宝山区杨行镇盘古路927弄35-36号列为中风险区,上述中高风险区所在曹杨新村街道、临汾路街道、石泉路街道、杨行镇的其他地区列为低风险区。上海市其他区域风险等级不变。

2天完成100%签约!普陀这里的居民苦等多年终圆“新居梦”!

5月30日晚上22时45分

随着真如镇街道兰溪路221弄1号、2号最后一户居民

在协议书上郑重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至此历时2天

南大街旧住房成套改造基地

圆满完成100%签约

标志着40户居民苦等多年的“新居梦”

终于踏出了关键一步

面临诸多挑战

此次成套改造涉及的居民楼为真如镇街道兰溪路221弄1、2号的1个自然幢,房屋建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不仅存在内外结构老化严重,外墙渗水、管道堵塞等问题,更窘迫的是,这里的居民还要忍受2家合用一个卫生间的不便。因此,居民要求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的呼声十分强烈。

在区房管局、西部集团等部门鼎力关心指导和支持下,真如镇街道成立专班,发挥临时党委引领作用,通过前期40余天大量细致的基础工作,在正式签约启动后,用时两天两夜,完成南大街旧住房成套改造基地100%签约。

据了解,该自然幢采用的是贴扩建的方式进行成套改造,建筑南侧外墙向外扩建,然后进行北侧室内厨卫独立分割、调整布局等。改造以后,使房屋由“合用”变为“成套独用”,且每户人家都能适当增加一些面积。

不过,虽然这是项居民们期待已久的惠民实事工程,但在推进过程中,由于每户情况和需求各有不同,困难和挑战非常大。真如镇街道二级调研员张英说,个别居民一开始存有“政府总会有一些钱款补贴给到老百姓”的错误想法,甚至还有部分居民认为修修补补不解渴,房屋征收才是王道……这些都是推动签约的制约因素。

那么

面对如此多的挑战

张英团队又是如何

在2天内完成100%签约呢?

用好党建红色引擎提速

真如镇街道成立了“三旧”换“三新”居住小区环境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并调派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张英团队”入驻南大街居民区,用心、用力、用情为居民服务。

这支团队由工作经验丰富的部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主任、优秀社工和老书记工作室成员、人民调解员、市人大代表等12人组成。

他们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挑战“不可能”——“39天拆39户”“41天完成122户全市首例新公房征收3个100%且腾地为王”“中鼎豪园居委会成功换届选举”“十多年未换届的上海家园业委会成功换届”等便是他们的战绩。

在工作中,张英团队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基地工作组所有党员自觉佩戴党徽上阵,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枚党徽一颗心。耐心与居民沟通、诠释旧住房成套改造的政策,让居民放心,最终同意签约。

“在为居民宣传政策时,团队传递的是党的声音;在工作遇到阻碍时,摸摸胸前的党徽,再次鼓起勇气坚持下去。”张英解释道。

发挥“红色议事厅”磁场效应

解决居民难点堵点

这次启动签约的楼栋内,老年住户比例占了大多数,由于腿脚不便等原因,搬家外出过渡安置成了他们心中一桩“烦心事”——既要就近安置,又要价廉物美,最好是低楼层单间。

为此,街道方面积极联系挖掘身边的社会资源,帮助居民联系了小区对面的共建单位宾馆进行过渡,并在价格上予以适当优惠。此外,针对居民们提出来的就餐问题,街道也与宾馆方协商在简易食堂内多供应家常菜,解决吃饭问题。

在设计改造方案时,有部分居民提出想要在改造中增加一个室外阳台,虽然无法答应这个“不情之请”,但工作组也尽量柔性操作,同设计方一同探讨,在不影响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将窗门放到最大化,以提高房屋通风和采光,无形中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内阳台”。

……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工作中,工作组进一步做深做实“红色议事厅”,把居民的难点堵点作为重要议题,秉持“用真心·得如意”的理念,设身处地站在居民们的角度解决问题,从尽可能多让居民得实惠的角度出发,最终制定出让居民满意的改造方案。

一起期待他们

早日住上新房子吧~

编辑:朱翼

普陀这家国企助力企业走出“冬天”!

“五五购物助扶贫”活动启动!

脚底涂牙膏能解决脚气?真相竟是……

市委第八巡视组巡视普陀区工作动员会召开

普陀这里的“红色议事厅”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