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百家讲坛大全app安卓下载(百家讲坛大全)

百家讲坛大全app安卓下载(百家讲坛大全)

曾经引得万人空巷的《百家讲坛》,为何在近几年会落得无人问津?

《百家讲坛》是央视科教频道2001年开播的一档公益性质的科普节目,节目一开始并不关注收视率。最早的一期节目,还是杨振宁教授主讲。

后来,栏目调整了风格,开始走大众化路线。请来国内外文史精英,讲解大众喜闻乐见的话题而走红。易中天、于丹、蒙曼、王立君、阎崇年等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易中天讲《三国》,最红的时候,也曾达到“万人空巷”的程度。颇有些回到儿时,听田连元评书的感觉。

节目一般每天中午十二点过播出,正好是午饭时间。一到饭点,家人们就齐聚在客厅观看,一边看一边点评。夜猫子晚上不睡,快到12点还能看一次重播。

《百家讲坛》在2004年的阎崇年说《清十二帝疑案》,收视在一个月之内冲上了央视科教栏目之冠。后来陆续播出了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于丹说《论语》等节目。

内容涵盖上下五千年文史精华,能与大众建立通道的题材,如帝王将相、社会名流、四大名著和金庸小说,甚至是张恨水,20年内基本已经讲完。

看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这么受欢迎的一档节目为什么会衰落呢?就是因为栏目在选题的路上越走越窄,没有突破。再加上栏目过分的“戏剧化”,品牌做砸了。专家、学者们流向别的平台。所以,《百家讲坛》就没有什么人关注了。

下面重点谈一下《百家》衰落,除了选题枯竭以外的其它原因。

一、观众对节目戏剧化的不满

某一些网友经常批评《百家讲坛》上的专家是“二流货色”,甚至“三流货色”。这样说虽然显得不够尊重专家,但是一定程度上是反映了一些人的心声,大众已经不相信《百家讲坛》的权威性了。

一流的专家埋头搞研究,没空来走秀。不过二流三流的专家还是专家,叫他们“货色”还是有点过分的。他们多数人都是行业精英,同时也在学校任教。讲课是他们的老本行,所以让他们上《百家讲坛》向全国老百姓讲课,才能保证让节目做到“雅俗共赏”。

再说,2001年《百家》开播之时,第一期节目的主讲是物理科学界的泰斗杨振宁。他就是一流的专家,可是他讲的课太高深,没有基础的观众根本不知所云。《百家讲坛》为了科普,不得不放下架子,请来高校的老师,再找到雅与俗的“接口”来进行文化传播,达到“开启民智”的目的。

为了吸引观众,《百家讲坛》的编导们非常努力地在讲课中引进了“好莱坞叙事技巧”,每隔一段时间,就在节目中刻意制造悬念。一边讲话,一边通过电脑程序绘制地图场景,或者是找专人拍摄影片,增强听众的“代入感”,导致节目越来越戏剧化。

戏剧化程度越高,学术性越低,理性的观众越是觉得“扯淡”。

二、节目本身公信力下降

在2001年至2004年之间,百家讲坛一度十分火爆,到阎崇年讲清宫十二帝时,清宫戏在国内火爆多年,所以节目收视率一度达到了0.57%,名列科教节目之冠。随后,蒙曼说武则天红极一时,于丹说论语时节目走红,但是反对的声音也随之高涨。

一部分观众表示某些主讲“戏说”太过分,完全成了“胡说八道”。有一次于丹在现场演讲时,甚至被愤怒的人群赶下讲台。后来阎崇年在外面搞签售,又被人掌刮,结果栏目收视迅速下滑。

科教栏目本身很难做,如果不“故事化”,就没有人看;如果不“明星化”,就不会红。但是“故事化”和“明星化”,必然带来“细节上”违背历史真实的结果。

一部分理性的观众会因此感觉受到愚弄:假如你要这么乱讲的话,那《百家讲坛》和地摊文学,民间野史有什么区别呢?我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看你的节目?

愤怒的观众不看电视倒也罢了,主要是他们会进行“逆向宣传”,其结果就是栏目的口碑下滑。而一些借着这档节目“发财”的专家、教授们,也不肯洁身自好,为敛财干出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更有一些青年成名的主讲,得意忘形、胡说八道,结果直接被封杀。

三、专家们有了更多的展示舞台

《百家讲坛》讲到后来,口碑和收视全都崩塌了。不过,观众还是很怀念那些曾经通过这个节目红起来的主讲们。比如易中天老师、王立群老师,还有个人特别喜欢的曾仕强教授。

当时如果栏目能够请回他们,再优化一下选题,节目未必就不能再次火起来。不过这些优秀的主讲们,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新去处。在那之后,网络飞速发展,网络平台多如雨后春笋,只要他们自己乐意,就可以随便找一个平台就可以发挥了。

比如凭借《百家讲坛》走红的马未都,后来自己就开了直播。余秋雨跑到一个平台上讲起了《中国文化课》,一边卖音频课程、一边卖书,简直赚翻。

有人说,假如在《百家讲坛》的全盛时期,他们一边讲课,一边卖售名书不会比现场赚得少啊。但是,事实上《百家讲坛》因为“公信力的破坏”,导致收视率不可逆转地下降,而这些主讲有了新的平台,可以用和从前差不多的模式赚钱,为什么还要回去呢?

比如在网络平台上卖课,余秋雨都不需要出镜,只要录好音频就有上三千万人付费收听。完了也能再卖书,何乐不为?

结语

《百家讲坛》之所以没落,主要是因为选题的范围狭窄。二十年来,栏目高不成、低不就,光指着历史和古代文学吃饭,资源被消耗殆尽。而后他们一度想要朝艺术类拓展,也讲过一些绘画和音乐方面的内容,但是效果都不好。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栏目本身“公信力下降”。本来人家收看这档节目,是希望通过听专家讲课,学习文史知识。结果栏目走红后,上来了一批年轻的专家、学者,讲课的方式过去“戏剧化”,宣传则近乎明星炒作,结果让栏目在“八卦”的路上越走越远,让真正热爱文史的观众心生反感。

内容本身缺乏吸引力,失去公信力后,节目让人觉得“没有含金量”,没有观看价值,自然就不红了。

来《百家讲坛》,听北师大教授解读“中国传世名画”!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将从2月15日(正月十五)推出系列节目“中国传世名画”,邀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王鹏,以十五集的篇幅对中国传世名画的内容呈现、艺术特色、美学价值等精彩分析,深入解读名画中蕴含的中国艺术创作智慧和艺术家的人生情感,带领我们一起领略艺传千载,国韵流芳。

《百家讲坛》“中国传世名画”

(上部)系列节目

播出平台: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

播出时间:2月15日—3月1日

首播中午12:00 重播次日6:30

网络平台:百家讲坛-CCTV节目官网

主讲人简介

王鹏,笔名王鹏澂,1981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博士。获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青年骨干人才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书法摄影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工笔画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三届、第七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等大型美展30余次,出版《中国式表达:中国画图像系统建构研究》《芳香之旅:王鹏工笔人物画辑》等专著8部,论文作品发表于各类学术期刊百余次,入选首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主持国家艺术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校级课题10项。慕课《中国传世名画鉴赏》获首批国家一流课程。获北京市美育案例一等奖、“传承的力量——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学校艺术体育课程展示优秀奖”、大成国学奖教金、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等。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为中国的国粹有着辉煌的成就,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多种门类和流派,形成了气韵不凡、意境独具的中国画“大家族”。而那些历尽磨难、流传有序的传世名画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熠熠生辉,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价值。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韩滉的《五牛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赵佶的《瑞鹤图》,这一幅幅精彩纷呈的传世名画,如同流动的历史、无声的乐章,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气质,描绘着华夏神州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山河。

亲近民族文化经典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曾经高锁于庙堂之上或者藏于深宅的名作已经可以通过开放的美术馆、博物馆、发达的传媒渠道飞入寻常百姓视野。王鹏老师在中国画的教学和传播中一直秉持一个理念:“每一个人都平等的拥有享受艺术的权利,在当下高速发展的时代,体验经典艺术给心灵的滋养。”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所学何种专业,无论你之前与艺术接触多少,大家欣赏艺术并且获得享受的权利是平等的。也就是说,艺术面前应该人人平等。艺术就是在有限的物质空间给大家无限的精神享受,我们应该接受时代发展带给我们的便利。在全民美育观念深入人心的当下,节目以名画为切入口,从而达到亲近民族文化经典,体验中国式的艺术表达的目的。

瑞鹤图

把一幅幅名画变成可“说”的,是王鹏老师一直以来的实践尝试,也是节目本身的创新。这些名画非常重要,但在一般的美术鉴赏写作中往往只能写寥寥二三百字,而在节目中每一幅画都要讲足40分钟,这需要讲述者找到新的角度,统筹运用丰富的知识信息,层层深入,既要讲“精”、讲“透”、讲“深”,让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名画为什么精彩,又要用平易的方式输出让大众接受,同时留给观众反思和回味。王鹏老师认为,美术鉴赏不应该是美术史或美术理论的简化版或“低配版”,而是更加综合,要有深度,要区别于一般碎片化的介绍。“为了讲好这些画,我在一些部分融入了探秘辨析的方式,比如《洛神赋图》可能是顾恺之那个时代画出来的吗?《虢国夫人游春图》哪个才是虢国夫人?《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故事会是真的吗?节目的录制也给了我一次创新的机会,最后在和那尔苏、孟庆吉老师带领的节目组团队历时一年多的努力下,节目才得以呈现。”

高逸图

捣练图

揭秘传世名画的文化密码

作为一位美术教师,也作为一位长期在一线创作的画家,带着这双重身份,王鹏老师诚挚邀请大家一起走进这系列的节目。一方面,节目用大容量的数据图像呈现传世名画的绚丽璀璨;另一方面,用精读文本、立足当下、多重视角地综合性分析去揭秘中国画传承千年、生生不息的密码,触碰古人的心绪体温,亦去感受那凝结在一花一草、一山一水、一笔一墨间的永恒气韵。道不远人,名画亦不远人。

牧马图

节目播出安排

2月15日

第一集

翩若惊鸿

《女史箴图》

2月16日

第二集

洛川之恋

《洛神赋图》

2月17日

第三集

步辇疑云

《步辇图》

2月18日

第四集

画圣传奇

《送子天王图》

2月19日

第五集

丽人游春

《虢国夫人游春图》

2月20日

第六集

纤手素织

《捣练图》

《纺车图》

2月21日

第七集

似水年华

《簪花仕女图》

2月22日

第八集

以形写神

《伯牙鼓琴图》

2月23日

第九集

千年传宴

《韩熙载夜宴图》

2月24日

第十集

竹林高逸

《高逸图》

2月25日

第十一集

如飞如飞

《八十七神仙卷》

2月26日

第十二集

五牛传神

《五牛图》

2月27日

第十三集

骨峻风清

《牧马图》

2月28日

第十四集

徐黄体异

《写生珍禽图》

《双喜图》

《雪竹图》

3月1号

第十五集

祥云瑞鹤

《瑞鹤图》

点击收看抢鲜版 第一集《翩若惊鸿》

-bnuweixin-

来源:艺术与传媒学院

排版:杨艺华

责任编辑:姜思宇 杨越梅

投稿/加入我们:xwzx@b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