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杭州铁娘子”受到全国表彰 茹意荣获“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个人”称号
杭州网讯 她是脱贫攻坚的“铁娘子”,搭起了杭州与黔东南、恩施州扶贫协作的“连心桥”。
日前,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杭州市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局对口帮扶处处长茹意“榜上有名”。
全神贯注协调各方
用实干健全帮扶体系
茹意在任发改委办公室副主任期间,即开始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做好保障性工作,为结对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自任对口帮扶处处长后,她便面临着帮扶地区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产业发展底子薄、帮扶协作系统运行不畅等一系列问题。上任的第一个月时,茹意已经三赴黔东南州对接。五年时间以来,茹意用脚步丈量黔东南、恩施24个贫困县,赴两地协调沟通各项指标任务、现场踏勘项目70余次,航程达9万公里,每年有近100天奔波在贫困山区。
在短时间内,茹意很快就建立起与上级扶贫领导机构与帮扶地区扶贫工作机构的工作联系。横向上,制定了与两地扶贫办年度联席会议、季度工作调度、月度工作进展通报的实时协同机制;纵向上,建立起与国务院扶贫办的定期沟通联系。
与此同时,她从建章立制入手,高位推动扶贫协作。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助力对口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确立了市、区、街道(乡镇)、企业“四级联动”,资金支持、人才支援、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社会帮扶“五位一体”的结对帮扶体系;建立健全了市对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出台相关考评办法,纳入全市综合考评,在较短时间内搭建起杭州市扶贫协作的整体框架。其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扶贫协作的作法得到了国扶办的肯定,并在其他帮扶城市推广。
全力以赴统筹推动
用担当突显帮扶实效
五年来,杭州共安排实施帮扶项目1520个,分别用于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扶贫及教育医疗。帮扶资金70%以上用于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1.43万人。
据了解,茹意发挥杭州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引技术、提品质、拓渠道、打品牌,帮助两州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品牌化、一二三产全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为两州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黔东南岑巩县的蚕桑,剑河的食用菌,丹寨的吊瓜,雷山的笋用竹,榕江的中药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恩施玉露、利川大黄、巴东牛蒡等多个现代产业园初具规模。更多的杭州企业开始把黔东南、恩施作为产业梯度转移的投资地,直接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生产。
为了让农产品出得了大山,卖得出好价钱,她多次协调市商务局,积极推介杭州各大电商平台入驻对口地区,通过相互合作推动对口地区走农特产品品牌化、推广销售互联网化之路,改造升级的黔东南州原产地商品30余种,已在各大电商平台和大家见面。
全心全意尽已所能
用真情诠释帮扶初心
在茶厂建设方面,茹意了解到吉利控股集团捐赠2000万元在黔东南雷山县新建一家集绿茶、红茶加工一体化的现代化茶叶精深加工厂——雷山云尖公司。而雷山是黔东南有名的贫困县,虽然县里茶园众多,但长期存在着工艺落后—成品茶价低—茶青收购价低—贫困户收入低的恶性循环。
考虑到现代化茶厂可以帮助当地提升生产工艺,对农户种植茶青进行保护价,茹意主动和吉利集团联系,积极跟进茶厂建设。施工建设、土地流转遇到问题了,她就找雷山县政府进行协调;购置生产线、确定生产工艺流程没有经验,她便到市农业局联系专家;销售有了困难,她和吉利集团找到浙茶集团帮助销售。截至目前,短短一年间,雷山云尖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40万元,累计兑现茶农茶青款390万元,惠及茶农1.6万余人次。
这便是“杭州铁娘子”茹意与黔东南、恩施州的故事。这个过程里,她和这两个地方都在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