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纪念是什么意思(纪年是什么意思)

纪念是什么意思(纪年是什么意思)

世界各国都采用什么样的纪年方法?中国采用基督纪年是否合适

历史就像是一个坐标系,横轴代表着空间,竖轴代表时间。在历史学还没有成熟的年代,人们还没有纪年的意识,因此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录就不是那么的准确了。在人类早期没有纪年意思,只能通过记录特别的天象来表示个别的年份。

国人暴动:中国有纪年的开始

中国古代的纪年有有天干地支纪年、年号纪年、王位纪年等。官方史书一般采用年号纪年和君主纪年。中国有具体的纪年日期是从西周的共和开始,也就是前841年开始。从共和元年到西汉初期,中国采用的纪年都是君主纪年,如《春秋左传》就是严格按照君主纪年为线索编撰的史书。在西周时期,周王是各国历史纪年的共同标准,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王衰落,列国史书均以本国君主为纪年线索,因此导致各国历史纪年会出现一些混乱。在秦国统一六国后,这种现象得以终止。

《春秋》中的君主纪年

从汉武帝开始,中国就开始采取了年号纪年。不过从汉武帝到明朝之前,这个年号纪的更替有很大的随意性。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任意更换年号,比如武则天曾经用了18个年号,她在位时间却不足20年。唐高宗用了14个年号,汉武帝用了11个年号等。明朝时期,一般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这就使得年号相对规范些。目前日本依然采用着年号纪年。

唐朝皇帝年号

但是中国古代的纪年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使得整个时间被分成了很多小段,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时间轴。在这个纪年方式上,中国古代和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差距。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通史的方法纪年,也就是在本国历史上选择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作为元年,然后整个时间轴就按照这个顺序记录下来。

如古希腊曾经以神话中的世界被创造的那一年作为纪年元年(前5598年)。亚历山大之后的希腊化各国,采取第一届奥运会召开时间(前776))作为纪元的开始。巴比伦王国采用纳波纳沙尔登基的时间(前747)作为纪元的开端。罗马采用罗马建成的时间(前753年)作为纪元的开始。俄国古代采用“创世纪年”,将前5508年作为“创世纪年”的元年。

近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过一些特别的纪年方法。如印度曾经将公元78年作为印度历史的元年。韩国曾经将传说中的檀君建国时间(前2333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西亚北非国家目前很多都将穆罕默德出走的公元622年作为元年。

那么目前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公元纪年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了欧洲。公元535年,著名的教会历史研究者狄奥尼修斯推断耶稣是在罗马754年诞生,于是将这一年定为基督元年。后来这种纪元方式被世界广泛使用,翻译到中国,就将基督便成为“西元”或者“公元”。公元元年就是基督诞生的这一年。

基督纪年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但是这毕竟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产物。基督纪年对于各国来说,十分不合理。例如,耶稣元年,把中国化为公元前和公元后,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历史上也试图采取自己的通史纪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时,就号召使用“黄帝纪年”,将前2697年定为黄帝元年,以此类推,1912年就是黄帝4609年。不过黄帝到底在哪个年代,人们无法研究,这个纪年也难以实行。后来中华民国采用的是国家纪年。

小编认为,基督纪年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全世界,应该重新采取一种新的纪年方法。小编认为可以将公元前的3500年定为纪元的开始,之前的历史就是史前,之后的就是人类文明开端。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随后印度、中国、希腊也相继进入文明时代。

世界各国都采用什么样的纪年方法?中国采用基督纪年是否合适

历史就像是一个坐标系,横轴代表着空间,竖轴代表时间。在历史学还没有成熟的年代,人们还没有纪年的意识,因此那个时代的历史记录就不是那么的准确了。在人类早期没有纪年意思,只能通过记录特别的天象来表示个别的年份。

国人暴动:中国有纪年的开始

中国古代的纪年有有天干地支纪年、年号纪年、王位纪年等。官方史书一般采用年号纪年和君主纪年。中国有具体的纪年日期是从西周的共和开始,也就是前841年开始。从共和元年到西汉初期,中国采用的纪年都是君主纪年,如《春秋左传》就是严格按照君主纪年为线索编撰的史书。在西周时期,周王是各国历史纪年的共同标准,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周王衰落,列国史书均以本国君主为纪年线索,因此导致各国历史纪年会出现一些混乱。在秦国统一六国后,这种现象得以终止。

《春秋》中的君主纪年

从汉武帝开始,中国就开始采取了年号纪年。不过从汉武帝到明朝之前,这个年号纪的更替有很大的随意性。皇帝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任意更换年号,比如武则天曾经用了18个年号,她在位时间却不足20年。唐高宗用了14个年号,汉武帝用了11个年号等。明朝时期,一般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这就使得年号相对规范些。目前日本依然采用着年号纪年。

唐朝皇帝年号

但是中国古代的纪年都有一个缺陷,那就是使得整个时间被分成了很多小段,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时间轴。在这个纪年方式上,中国古代和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差距。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采取通史的方法纪年,也就是在本国历史上选择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作为元年,然后整个时间轴就按照这个顺序记录下来。

如古希腊曾经以神话中的世界被创造的那一年作为纪年元年(前5598年)。亚历山大之后的希腊化各国,采取第一届奥运会召开时间(前776))作为纪元的开始。巴比伦王国采用纳波纳沙尔登基的时间(前747)作为纪元的开端。罗马采用罗马建成的时间(前753年)作为纪元的开始。俄国古代采用“创世纪年”,将前5508年作为“创世纪年”的元年。

近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采取过一些特别的纪年方法。如印度曾经将公元78年作为印度历史的元年。韩国曾经将传说中的檀君建国时间(前2333年)作为纪年的开始。西亚北非国家目前很多都将穆罕默德出走的公元622年作为元年。

那么目前在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公元纪年是怎么产生的呢?在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统治了欧洲。公元535年,著名的教会历史研究者狄奥尼修斯推断耶稣是在罗马754年诞生,于是将这一年定为基督元年。后来这种纪元方式被世界广泛使用,翻译到中国,就将基督便成为“西元”或者“公元”。公元元年就是基督诞生的这一年。

基督纪年已经成为了全球通用,但是这毕竟是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产物。基督纪年对于各国来说,十分不合理。例如,耶稣元年,把中国化为公元前和公元后,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历史上也试图采取自己的通史纪年。孙中山成立中华民国时,就号召使用“黄帝纪年”,将前2697年定为黄帝元年,以此类推,1912年就是黄帝4609年。不过黄帝到底在哪个年代,人们无法研究,这个纪年也难以实行。后来中华民国采用的是国家纪年。

小编认为,基督纪年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于全世界,应该重新采取一种新的纪年方法。小编认为可以将公元前的3500年定为纪元的开始,之前的历史就是史前,之后的就是人类文明开端。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进入了文明时代,随后印度、中国、希腊也相继进入文明时代。

什么是干支计时纪年

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 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 (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3500年之前便已出现了,在殷墟商代考古发现的六十甲子表的残片也证实了这一点。

一开始,古人仅是用天干来纪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纪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用十二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纪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表示不同的日期。具体方法为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从申开始,地支从子开始,60年为一周期。

如《尚书·顾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择。甲子,王乃洮颂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意思是说,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倚着玉几坐着。后来,干支纪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纪年,纪月和纪时了。

干支纪年真正萌芽应该是在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通行于东汉以后。虽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在汉武帝以前用干支纪年。可是,这就是太岁纪年,用太岁所在纪年,干支表示十二辰 (把黄道附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木星11. 862年绕天一周,所以太岁约86年走过一辰,这叫作“超辰”。此时,干支纪年也有使用,在颛顼历上,西汉武帝太初元年 (公元前104 年) 是太岁在丙子,太初历用超辰法改变为丁丑。汉成帝末年,由刘歆重新编订的三统历又把太初元年改变为丙子,把太始二年 (公元前95年) 从乙酉改变为丙戌。由此知,西汉时期的干支纪年存在与太岁纪年转换的一些混乱。

到东汉时,历学者没用超辰法。所以太岁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太始二年表面一样。汉章帝元和二年 (公元85 年) ,朝廷下令在全国推行干支纪年。从此干支纪年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未再混乱。

公元纪年是怎么回事儿?

公元,是世界上多种纪年体系中的一种,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纪年体系,起源于西方。

公元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于1582年被教会批准颁行。在耶稣诞生之后的日期本来被称为Anno Domini(A.D.),而在耶稣诞生之前的日期本来被称为Before Christ(B.C.)。现代社会为了淡化宗教概念,后期都该称为公元前和公元后。

我们国家于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国际通用的公元作为我国的纪年法,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但是仍然并用我国的传统农历。

公元纪年法中每十年称为一个“年代”,每百年称为一个“世纪”。由于公元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因此2001年被称为21世纪的起始年。也是在这一年开始世界格局开始了日新月异的飞速变化。

说起21世纪,楼主总会记起黎叔的名句: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你们想到了什么呢?留言互动吧 ^_^

当我们纪念屈原时,我们在纪念什么?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6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当我们纪念屈原时,我们在纪念什么?》的报道。

又到一年端午季,千家万户粽子飘香,大江大河龙舟竞渡。

端午节源自上古时代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流传沿袭,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是当前唯一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

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围绕端午习俗出现了不同版本的“人物纪念说”,这些在学术界实际上被认为是后世附会的产物。其中,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以至于中国人把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了一起。

闻一多曾说:“惟其端午是一个古老的节日,足见它和中国人民的生活如何不可分离,惟其中国人民愿意把他们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转让给屈原,足见屈原的人格,在他们生活中,起着如何重大的作用……”

时光流转,当今世人依然年复一年地专门用一个珍贵的传统佳节缅怀屈原,他的优美诗章、高洁人格和千古之志,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是纪念《楚辞》《离骚》成就了中国文学中隽永的诗篇、仰望的星河。

孔子整理编辑的古代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创作的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

诚然,在屈原之前,中原地区已有《诗经》流传,并普及到了主要位于长江流域的楚国。但《诗经》中的内容,大多篇幅短小,且并未体现一位专门以文学创作得名的文学家。直至《离骚》问世,洋洋洒洒两千余言,辞藻瑰丽、奇特浪漫,堪称中国诗歌历史上的鸿篇巨制。屈原的登场,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用诗人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符号。端午节由此也成为诗人节。

“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耳!”“千古第一才子”苏轼自幼喜读屈原,对屈原崇拜有加。他不吝文辞,赞美屈原追求理想宁可愁苦终生也不从俗追名逐利的高尚节操。司马迁在《史记》中更是这样赞美屈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如今,在屈原故里、中国脐橙之乡湖北秭归,《橘颂》是最常被人们重温和新唱的名篇。“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这首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咏物四言诗,表明屈原选择做一棵坚定的橘树,永远忠于故土。无论是“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的忠贞不移,还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玉洁冰清,亦或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百折不挠……字里行间都是屈原给予后人的启示和激励。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数千年来,中华典籍文献世代相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端午相关的典籍,世人最熟悉的就是《楚辞》。这部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流传甚广,多达十几个版本。其中,湖北省图书馆馆藏的明万历二十八年凌毓枬刻朱墨套印本,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湖北省图书馆馆长、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刘伟成说,与屈原相关的馆藏典籍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为持续弘扬端午文化,树立广大群众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是纪念历史浪潮中风云万变之时的清气、群凶嚷嚷之时的清傲。

除了行吟诗人,屈原的身份标签还有楚王后裔、达官士卿。他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却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屈原像战士一样,坚守自我理想,践行君子之道,绝不允许世俗的秽气玷污自己高洁峻美的人格,绝不同意一丝松懈与放弃出现在自己的生命意志中。

他用自己的名字反映所追求的道德标准。《离骚》开篇写道:“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大意是,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把我的字叫作灵均。“正则”的含义是正直、正派,恪守做人原则;“灵均”的意思是聪颖、智慧、公平、公正。

他以橘树的“独立不迁”体现自己的人格情操。在《橘颂》中,屈原写道:“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现实中,他不愿同流合污,与蝇营狗苟形成鲜明对比。

屈原对人格美学的追求,至死不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中的这一句话,意思是只要合乎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九回也不后悔。屈原仿佛生活在楚国的高空,他鸟瞰着世间纷纭的一切,心中洞明,却无能为力。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屈原悲愤交加,投江殉国。今年,是他逝世2300周年。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李向振说,屈原的千古之志在于其文学作品和政治抱负无不站在人民立场上,他的伟大之处在于始终怀着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悲悯之心,始终怀着强烈的忠君爱国的激昂之情。

他的事迹和作品之所以能够和民众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并成为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的主要纪念对象,就是因为他的言行流露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故土文化无限的爱,其中深深蕴藏着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持久力量。“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屈原亦曾考虑过“何不去国”的问题,但他最终并没有去国远游,这也正体现了他对精神和文化的坚守。

而今,每逢端午节,湖北秭归、湖南汨罗等地都突出祭祀屈原主题,歌颂屈原正道直行、忠君爱国的精神,通过讲述端午节与屈原的故事、开展诗词吟诵和赛龙舟等活动,引导带领公众学习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今天我们纪念屈原,是纪念屈原代表的传统中国士人直面生死、敢向未知勇猛叩击的“天问”精神。

在长诗《天问》中,屈原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并从设问中表达自己的宇宙观念、历史观念和政治主张。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敢于怀疑一切、敢于批判一切的探索精神,令人叹服。

中国行星探测任务名为“天问”,实际上表现了中国人对既有传统观念的批判精神和对科学真理的探索精神。没有对旧有观念的批判,就难以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天问》给今人的启示,不仅是要怀疑传统的偏见和凝固的史观,更要在不断地批判和追问中,追求思想维新和科技创新。

时至今日,我们回看历史、重新阅读屈原会发现,尽管历史上某些时刻曾出现对屈原的责难甚至否定的声音,但那只是历史浪潮中微弱的浪花。

李向振指出,屈原作为一种精神符号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从过去到现在以至未来都发挥着非比寻常的重要作用。倘若中国士人图谱中没有屈原这样一位伟大的先贤,那么整个中国士人群体势必就会缺少一种精神的力量,而中国历史也会失掉不少悲壮的生命气势。

屈原生活在湖北,又曾流放汉北和江南,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事迹。屈原的作品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了历朝历代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不同时代的社会都竞相研习。

东汉后期政治动荡,社会各阶层怀念屈原,强化了屈原和端午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这种动荡的局面与战国末期楚国面临的情况类似,屈原精神被再度推崇。隋唐时期,以纪念屈原为主题、以食粽和竞渡为主要内容的端午习俗,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端午习俗,被北方的士大夫和朝廷君臣认同,直至流传后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发展,端午节原有的社会土壤和依存的文化生态都发生了变化,部分年轻人对于过端午的仪式感、神圣感日益消减。如何让端午节味更浓、参与度更高?这一议题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内容。

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彭雷霆说,端午节在传承中也需因时而变,丰富其文化内涵,可结合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赋予其时代内涵,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时代风貌。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潜移默化地融入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不少人对传统文化符号产生了兴趣,并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这就是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的表达。

文明弦歌终不绝,屈子精神永流传。

我们缅怀屈原,就要弘扬他“深固难徙”的家国情怀,以爱国之情砥砺报国之行;我们追思屈原,就要赓续他“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以奋进之志开创发展新篇;我们纪念屈原,就要传承他“哀民多艰”的民本思想,以赤子之心落实惠民之举;我们景仰屈原,就要秉承他“志洁行廉”的高尚品格,以敬畏之心铸就忠诚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