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曹国舅为仙解签姻缘(曹国舅为仙解签)

曹国舅为仙解签姻缘(曹国舅为仙解签)

大隐隐于市,大道入尘烟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

上一节,我们跟着作者比尔·波特来到骊山和太白山,遥想古代隐士的风采,追寻当代隐士的踪迹。

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继续跟着比尔,来看看那些隐藏在红尘闹市中的隐者的故事,以及比尔想通过这本书传递出的思想价值。

用青山绿水治疗欲望和焦虑

比尔前面寻访到的隐士,大多过着清苦的日子。但终南山里还有另一类隐士,他们的物质生活非常充裕,能够青梅煮酒、扫雪烹茶,试图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来忘掉红尘中的名和利,以及由名利引发的欲望和焦虑。

对他们来说,青山绿水是味药,能带来久违的宁静和安慰,而王维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唐代世家太原王氏,从小就被寄予振兴家族的厚望。他也果真不负众望,三十多岁状元及第,《唐才子传》中记录他“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在诗词领域,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且被后人称为“诗佛”;在书法上,他擅长草书、隶书;在音乐方面,他娴熟音律,琵琶技艺更是天下一绝。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绘画,钱钟书曾称其“当坐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与此同时,王维也是事业上的赢家。他虽然入仕之后几起几落,但最后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大唐帝国的副丞相。在世人看来,王维的人生可以说是无限之圆满。

但在王维的诗画里,我们却品不到一点的矜贵骄横之气,而是自带世外高人的隐者风范。一个在政坛、文坛、画坛都拥有巨大能量的成功人物,是怎么像神佛一样,褪去身上烟火气的呢?答案就藏在他在终南山修建的辋川别墅里。

说起来,比尔很早就是王维的粉丝。十多年前在台湾寺庙里修行时,他每天一边背诵王维的诗,一边爬佛寺后面的小山。他喜欢这些诗词唤起的心境。有一天比尔爬到山顶,开始打坐,竟发现有一条带花纹的毒蛇盘在他的旁边。

从此以后比尔心有余悸,再没有背过王维的诗,但对王维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第二次拜访终南山时,他和史蒂芬雇了一辆车,沿着灞河向辋川方向开去。比尔曾在杂志上看到,王维曾在那里种下一棵银杏,至今仍活得很好。

于是比尔想圆这个梦,去亲眼看看王维的那棵树。不过,因为连日暴雨,山路滑坡,他们不得不在半路下车,爬过滑坡,坐上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此时天空飘起了毛毛雨,且越下越大。突然,几个警察赶到了三轮车旁,通知比尔二人他们被捕了。

要知道,比尔来辋川寻访隐者时,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刚刚恢复。附近村民们看到这两个老外拿着相机不停拍摄,担心他们是间谍,于是就报了警。最后外事局仔细调查后,发现这是一场乌龙,比尔和史蒂芬这才被无罪释放。

后来有人告诉比尔,即便没有这场乌龙,他们也没办法近距离欣赏王维的那棵树。因为当年的别墅已经变成了工厂,四面围墙把那棵树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有缘无份”吧,最终留给比尔的是一场“访王维不遇”的小遗憾。

访八仙观,看人生有着多重面目

如果说王维还需要用青山绿水来抚慰心灵,寻求生命中的诗情画意;那么在西安闹市中的八仙观里,比尔感受到了什么是“大隐隐于市”的世俗大智慧。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的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蓝彩和、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这八位仙人。因为他们都曾经在终南山隐居清修过,所以西安人给他们修建了这座八仙观。

在去辋川别墅的前一天,比尔和史蒂芬曾拜访了这座道观。在新修的大殿里,比尔上香、许愿、抽签。签文写着:“那些隐藏着的人,终有一天会大放异彩。”比尔说自己正在寻访隐士,解签的道士认为这个签文决定了他注定会成功。

因为同伴史蒂芬留着一把大胡子,特别显老,比尔就开玩笑说史蒂芬已经五百岁了。显然道士们很看重长生不老,眨眼间他们都聚拢了过来。于是,比尔赶紧澄清说自己在开玩笑,史蒂芬还不到五十岁。这些道士又像泄了气的皮球,四处散开。

等到两人遭到拘留,被调查三天释放后,他们又来到八仙观,按计划采访在这座道观里常住的杨道长。杨道长当时72岁,双目已经失明。比尔他们进门时,老道长正在坐禅。但被两个外国人打扰后,他也不恼怒,脸上一片恬淡。

杨道长回忆往事,说自己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直到当了道士,才真正学会了阅读。他酷爱学习,但很快意识到,通过学习去修得智慧,就像风吹过耳朵,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后来他把精力集中在修行上,这才修得了大智慧。

杨道长说,修道就像当胎儿。人在母体内时,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摸索。此时人们不知道自己在母亲的体内,也不知道母亲是谁。只有出生后,人们才能靠看和听认知世界的真相。

同样,修道也要经历类似分娩的过程。当我们明白“道”是怎么一回事儿时,修行才告以结束。不过我们修的不是这个肉体,而是我们的真身。我们的真身藏在假身里,就像胎儿藏在母亲体内。除非把假身弃置一旁,否则真身就不会出来。

在闹市找到“大隐”之士

在杨道长身上,比尔似乎看到了古往今来很多隐士的影子。虽然科学和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吃的喝的比以前好了很多,但道依然未变,佛还是那个佛,老子还是那个老子,而修道人还是按照传统方式隐居修行。

最后,比尔问了杨道长一个现实问题:“您能通过教人修道来养活自己吗?”杨道长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这就像是手艺人的传承,师傅想把一辈子的经验传授给弟子,他又怎么算得清带这个弟子要花多少钱呢?传道也是不计价钱的。”

的确,和这些隐士们在一起时,比尔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热忱。对他们来说,哪怕是给外国人传道,也是不考虑价钱,要尽力点拨的。不过,比尔的归期已经到了,他需要向杨道长和终南山里的隐士们道别,向中国的大道道别。

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比尔去邮票专卖店给儿子买些邮票。从专卖店出来后没走几步,他注意到右首有一个手写的小标志:卧龙寺。比尔知道,这个寺名源自宋朝时的方丈维果禅师,他总是躺着参禅,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为卧龙和尚。

比尔还知道,当年虚云大师搬去嘉五台修行之前,就曾在这里落过脚。他循着这个标志,拐进一条小巷子里,然后来到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前。比尔推开了大铁门,只见前院一片荒芜,而寺院建筑破烂不堪,令人想要打退堂鼓。

就在比尔准备离开时,几个僧人突然出现了门口。比尔说自己正在寻访隐士时,其中一位大笑起来,说比尔来对地方了,他们都是这里的隐士。这个和尚名叫如成,是卧龙寺的方丈。但如成不承认这重身份,说自己太笨了,当不了方丈。

后来如成解释说卧龙寺不想要一个官方的方丈,并且他们也不想重修这座寺院,因为真正的禅寺不需要花哨的建筑。如成还说,卧龙寺里有两位老和尚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早上三点起床修行,午夜才去休息。他们都是虚云大师的弟子。

比尔和如成相谈甚欢,如成列举他认识的山中隐士,比尔竟然都认识。最后比尔补充说,自己这是第一次遇见城市中的隐士,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是啊,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只要心静自然凉,滚滚红尘里也可以绽放出数朵幽兰。

好,讲到这里,《空谷幽兰》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Road to Heaven》,即通往天堂的路。从照片上看,这些隐士们瘦骨嶙峋、衣衫褴褛,但比尔说“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幸福、最和善的人。”

表面看,比尔寻访的是深山中的隐士,实际上他找的是通往内心天堂的那条路。在滚滚红尘中,这条路能让我们感受到宁静与慰藉。亦如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隐士们之所以在苦修中不觉得苦,就是因为走在了这条通往天堂的路上。他们已经看透了人生的本质,不再为虚妄的成败得失而动心。

当然,我们今天谈隐士,并不是说要彻底地否定技术发展对时代的意义,也不是鼓励大家都跑去深山老林里,出家修行。这也不是比尔的本意,他只是通过描述隐士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一个面目。

当周边的世界变得日益喧嚣时,当时代裹挟着大家越来越“卷”时,当外部的消费社会让人心醉身迷时,我们不妨给自己一点独处的空间,问问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哪一条路才是自己真正应该追寻的人生之路。

大隐隐于市,大道入尘烟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

上一节,我们跟着作者比尔·波特来到骊山和太白山,遥想古代隐士的风采,追寻当代隐士的踪迹。

那么,在这一节中,我们继续跟着比尔,来看看那些隐藏在红尘闹市中的隐者的故事,以及比尔想通过这本书传递出的思想价值。

用青山绿水治疗欲望和焦虑

比尔前面寻访到的隐士,大多过着清苦的日子。但终南山里还有另一类隐士,他们的物质生活非常充裕,能够青梅煮酒、扫雪烹茶,试图通过这样简单的生活来忘掉红尘中的名和利,以及由名利引发的欲望和焦虑。

对他们来说,青山绿水是味药,能带来久违的宁静和安慰,而王维就是他们中的代表人物。他出身于唐代世家太原王氏,从小就被寄予振兴家族的厚望。他也果真不负众望,三十多岁状元及第,《唐才子传》中记录他“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

在诗词领域,王维被唐代宗誉为当时最伟大的诗人,且被后人称为“诗佛”;在书法上,他擅长草书、隶书;在音乐方面,他娴熟音律,琵琶技艺更是天下一绝。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绘画,钱钟书曾称其“当坐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与此同时,王维也是事业上的赢家。他虽然入仕之后几起几落,但最后官至尚书右丞,相当于大唐帝国的副丞相。在世人看来,王维的人生可以说是无限之圆满。

但在王维的诗画里,我们却品不到一点的矜贵骄横之气,而是自带世外高人的隐者风范。一个在政坛、文坛、画坛都拥有巨大能量的成功人物,是怎么像神佛一样,褪去身上烟火气的呢?答案就藏在他在终南山修建的辋川别墅里。

说起来,比尔很早就是王维的粉丝。十多年前在台湾寺庙里修行时,他每天一边背诵王维的诗,一边爬佛寺后面的小山。他喜欢这些诗词唤起的心境。有一天比尔爬到山顶,开始打坐,竟发现有一条带花纹的毒蛇盘在他的旁边。

从此以后比尔心有余悸,再没有背过王维的诗,但对王维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于是在第二次拜访终南山时,他和史蒂芬雇了一辆车,沿着灞河向辋川方向开去。比尔曾在杂志上看到,王维曾在那里种下一棵银杏,至今仍活得很好。

于是比尔想圆这个梦,去亲眼看看王维的那棵树。不过,因为连日暴雨,山路滑坡,他们不得不在半路下车,爬过滑坡,坐上了一辆三轮摩托车。此时天空飘起了毛毛雨,且越下越大。突然,几个警察赶到了三轮车旁,通知比尔二人他们被捕了。

要知道,比尔来辋川寻访隐者时,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刚刚恢复。附近村民们看到这两个老外拿着相机不停拍摄,担心他们是间谍,于是就报了警。最后外事局仔细调查后,发现这是一场乌龙,比尔和史蒂芬这才被无罪释放。

后来有人告诉比尔,即便没有这场乌龙,他们也没办法近距离欣赏王维的那棵树。因为当年的别墅已经变成了工厂,四面围墙把那棵树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有缘无份”吧,最终留给比尔的是一场“访王维不遇”的小遗憾。

访八仙观,看人生有着多重面目

如果说王维还需要用青山绿水来抚慰心灵,寻求生命中的诗情画意;那么在西安闹市中的八仙观里,比尔感受到了什么是“大隐隐于市”的世俗大智慧。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歇后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的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韩湘子、蓝彩和、张果老、何仙姑、曹国舅这八位仙人。因为他们都曾经在终南山隐居清修过,所以西安人给他们修建了这座八仙观。

在去辋川别墅的前一天,比尔和史蒂芬曾拜访了这座道观。在新修的大殿里,比尔上香、许愿、抽签。签文写着:“那些隐藏着的人,终有一天会大放异彩。”比尔说自己正在寻访隐士,解签的道士认为这个签文决定了他注定会成功。

因为同伴史蒂芬留着一把大胡子,特别显老,比尔就开玩笑说史蒂芬已经五百岁了。显然道士们很看重长生不老,眨眼间他们都聚拢了过来。于是,比尔赶紧澄清说自己在开玩笑,史蒂芬还不到五十岁。这些道士又像泄了气的皮球,四处散开。

等到两人遭到拘留,被调查三天释放后,他们又来到八仙观,按计划采访在这座道观里常住的杨道长。杨道长当时72岁,双目已经失明。比尔他们进门时,老道长正在坐禅。但被两个外国人打扰后,他也不恼怒,脸上一片恬淡。

杨道长回忆往事,说自己家境贫寒,没有机会读书,直到当了道士,才真正学会了阅读。他酷爱学习,但很快意识到,通过学习去修得智慧,就像风吹过耳朵,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后来他把精力集中在修行上,这才修得了大智慧。

杨道长说,修道就像当胎儿。人在母体内时,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见任何声音,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摸索。此时人们不知道自己在母亲的体内,也不知道母亲是谁。只有出生后,人们才能靠看和听认知世界的真相。

同样,修道也要经历类似分娩的过程。当我们明白“道”是怎么一回事儿时,修行才告以结束。不过我们修的不是这个肉体,而是我们的真身。我们的真身藏在假身里,就像胎儿藏在母亲体内。除非把假身弃置一旁,否则真身就不会出来。

在闹市找到“大隐”之士

在杨道长身上,比尔似乎看到了古往今来很多隐士的影子。虽然科学和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吃的喝的比以前好了很多,但道依然未变,佛还是那个佛,老子还是那个老子,而修道人还是按照传统方式隐居修行。

最后,比尔问了杨道长一个现实问题:“您能通过教人修道来养活自己吗?”杨道长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这就像是手艺人的传承,师傅想把一辈子的经验传授给弟子,他又怎么算得清带这个弟子要花多少钱呢?传道也是不计价钱的。”

的确,和这些隐士们在一起时,比尔能感受到他们的真诚、热忱。对他们来说,哪怕是给外国人传道,也是不考虑价钱,要尽力点拨的。不过,比尔的归期已经到了,他需要向杨道长和终南山里的隐士们道别,向中国的大道道别。

在西安的最后一天,比尔去邮票专卖店给儿子买些邮票。从专卖店出来后没走几步,他注意到右首有一个手写的小标志:卧龙寺。比尔知道,这个寺名源自宋朝时的方丈维果禅师,他总是躺着参禅,因此当时的人称他为卧龙和尚。

比尔还知道,当年虚云大师搬去嘉五台修行之前,就曾在这里落过脚。他循着这个标志,拐进一条小巷子里,然后来到一个锈迹斑斑的大铁门前。比尔推开了大铁门,只见前院一片荒芜,而寺院建筑破烂不堪,令人想要打退堂鼓。

就在比尔准备离开时,几个僧人突然出现了门口。比尔说自己正在寻访隐士时,其中一位大笑起来,说比尔来对地方了,他们都是这里的隐士。这个和尚名叫如成,是卧龙寺的方丈。但如成不承认这重身份,说自己太笨了,当不了方丈。

后来如成解释说卧龙寺不想要一个官方的方丈,并且他们也不想重修这座寺院,因为真正的禅寺不需要花哨的建筑。如成还说,卧龙寺里有两位老和尚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早上三点起床修行,午夜才去休息。他们都是虚云大师的弟子。

比尔和如成相谈甚欢,如成列举他认识的山中隐士,比尔竟然都认识。最后比尔补充说,自己这是第一次遇见城市中的隐士,说完两人哈哈大笑。是啊,所谓,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只要心静自然凉,滚滚红尘里也可以绽放出数朵幽兰。

好,讲到这里,《空谷幽兰》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Road to Heaven》,即通往天堂的路。从照片上看,这些隐士们瘦骨嶙峋、衣衫褴褛,但比尔说“他们是我见过的最幸福、最和善的人。”

表面看,比尔寻访的是深山中的隐士,实际上他找的是通往内心天堂的那条路。在滚滚红尘中,这条路能让我们感受到宁静与慰藉。亦如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

隐士们之所以在苦修中不觉得苦,就是因为走在了这条通往天堂的路上。他们已经看透了人生的本质,不再为虚妄的成败得失而动心。

当然,我们今天谈隐士,并不是说要彻底地否定技术发展对时代的意义,也不是鼓励大家都跑去深山老林里,出家修行。这也不是比尔的本意,他只是通过描述隐士的生活方式,告诉我们人生并不是只有一种活法,一个面目。

当周边的世界变得日益喧嚣时,当时代裹挟着大家越来越“卷”时,当外部的消费社会让人心醉身迷时,我们不妨给自己一点独处的空间,问问自己内心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哪一条路才是自己真正应该追寻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