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天人道的人有什么特征(天人道)

天人道的人有什么特征(天人道)

中国神话中六界有几种说法 分别说的是哪些界面?

中国神话中的六界有几种说法 分别说的是哪些界面?

中国上古神话中,自然分六界,佛道两教均有此种说法。关于六界的说法很多,具体又有哪些呢?

一、神、人、魔、仙、妖、冥。

1、神界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远古人相信天地有三十六重,地为九重,天为二十七重,她们相信神的总管就是天帝,他和各路神都在天上居住和劳作,天帝居住的宫殿就在最上层,号称灵霄宝殿,也叫天宫或天庭。天帝的天宫在最上的一重。

2、仙界

起源晚于神界,乃是我国本土道教诞生之后,产生的世界。以起源于《山海经》、《西山经》﹑《海内西经》、《大荒西经》等,谓其为天帝在下界之都邑﹐百神所在﹐万物尽有﹔方圆八百里﹐高七万尺﹐每面九门﹐门有开明兽守卫﹔其下有弱水之渊﹐外有炎火之山﹐远望光芒四射﹔其上仙人﹐宫阙壮丽﹐园囿精美﹐奇花异木长在﹐珍禽祥兽毕呈。

仙界虽是下界之都邑,但不拘泥于神界的管束,人自修道圆满后,登昆仑,闯昆仑山,过守护兽,入昆仑门,进仙境。

3、人界

在远古的神话中,那个时候只有神界和魔界,它们之间的路被一个混沌的世界阻挡了,想要到达彼此的地方无比艰难。某一位继任的远古神帝为了战胜魔界,表示其修行的正义,下令劈开这混沌世界。可是众神们使劲了全部办法也无能为力,最后是混沌青莲诞生的盘古大神寻得开天斧,牺牲了自己才劈开了这世界。当这个世界出现时,神帝被这个有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奇妙世界吸引了,忘记了与魔界的矛盾,于是派燧人氏、华胥氏,还有他们的女儿女娲与儿子伏羲,到这个世界繁衍后代。之后他们发现,他们的后代基本很少具有纯正的神力,有的几乎没有,寿命也比神短得多,这事神帝知道后,不再将它们的后代叫神,而改为人,这个世界也就叫做了人界。有了人界,冥界、仙界、妖界也就随着诞生了。

人界是各界之源,虽在六界中地位较低,但实力可以说也是最强大的。在于人界万物自有情,可寻求自我的突破,不断修炼,感悟思考,可反道成魔,可修道生仙,可修术成神。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修炼成妖后,亦是如此。

4、妖界

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吸收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修炼成妖后,她们崇拜人,这也是为什么她们成妖后都化身成人的原因,但是她们大多禁不住魔界修行者的诱惑而自甘堕落危害人间。

妖人模仿学习道家,她们修习在于无量,修无止尽,不可限量,停滞将倒退不止,又保留着兽的弱肉强食的观念。她们修量圆满后,闯无量山,过守护兽,入无量门,进密境。

5、魔界

魔界是与神界相对的混沌世界,它处在混沌的阴面(神界是在混沌的阳面),景色与神界相反,大多阴暗。魔界修习着分两派,一派崇尚无拘无束、为所欲为、为武是天、以武治人;另一派主张修炼平乱平和、无欲无求、生死与共。但是前者的崇拜者比较多,也就导致魔界不满神界的约束,渐渐脱离了神界。

6、冥界

或称鬼界,乃各方万物的轮回之处,终点与起点,需五道轮回方其转世(道教的五道轮回区别于佛教的六道轮回)。据《云笈七签》中收录的道教记载(即《太上老君虚无自然本起经》),道教认为生前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体,其神便入五道。达鬼门关,走奈何桥,偿还生前之罪孽、褒赏有功之士,忘却前生过六桥转世。

二、五行八荒、芥子六合、九曲黄泉、直符灵动、宇宙混沌、坤元中宫。

1、五行八荒界 (人间)守护神:青龙 孟章神君,化之一十二,尊名七宿苍龙。

2、芥子六合界 (次序)守护神:白虎 监兵神君,又名真一咸池。化身二十六。

3、九曲黄泉界 (九地)守护神:玄武 执明神君,真武大帝。化身七十二,十二巫之雨之祖巫。

4、直符灵动界 (九天)守护神:勾陈 万雷句陈,北极勾陈上帝,化身五千九百二十九。

5、宇宙混沌界 (太阳)守护神:凤凰 九天娘娘,谓之九天玄女圣母娘娘,化身有二。

6、坤元中宫界 (太阴)守护神:(太阴)朱雀 陵光神君 化身二十四。

三、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人。

六道者:1、天人道(化生);2、阿修罗道(魔);3、人道;4、 畜牲道;5、饿鬼道;6、地狱道。“天人道”又分为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人道和天神为善道,行善可成天人,其中众生造作善业多于恶业,乐多苦少。

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天人道”指的福报,和道教的“天道”是不一样的,道教的“天道”指的是规律和真理,运行法则。

人死后可能成为饿鬼,也可能转入“天人道”享受天神的“福报”,人死后成不了规律。

阿修罗魔享有天人福报,但其心受种种染污,造种种不善业。并因此福报衰减,堕入人、畜牲、饿鬼道中;而造作地狱业因的则会堕入地狱道中。

畜牲、饿鬼、地狱称作三恶道,其中众生造作恶业多于善业,苦多乐少。其中地狱众生唯苦无乐。

“天人感应”学说在董仲舒这里如何得到发展?它又有何独特之处?

董仲舒,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哲学家。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答武帝策问时,详细地阐述了他的“天人感应”思想,并谏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对天人感应做了详细介绍,把人说成是天的副本,他认为人的模样与天的模样相同,人的道德品质是“天意”“天志”的体现,以此来论证他的天人感应论。

一、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的理论来源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和殷周以来“上帝说”和“天命说”、先秦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汉代阴阳家的阴阳五行学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在殷商时期“上帝说”和“天命说”非常盛行,《尚书·召诰》曰:“有夏服天命”、“有商服天命”。到了西周这种宗教神学思想发展成了“以德配天”的理论,“惟王其疾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尚书·召诰》)这时的天人思想应该说是理性主义在宗教神学体系中的萌芽,人们观念中的上天是神灵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统一。

春秋时期的天人思想里增加了孔子所说的命运之天的意思,《论语·颜渊》中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把人的生命归之于天,使天和人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也说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人们要是能扩充和尽量发挥自己的“本心”,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性——四端,因为“本心”当中就包含着自己的本性,一旦“知性”,进而就可以认识“天命”。

秦汉时期,人们开始探索自然天道与社会人事之间的种种联系,认为自然与社会、人事之间有某种机械的感应关系,并认为这种感应关系不是由某种神秘的原因所决定,而是由阴阳五行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秦汉时期人们对自然天道和社会人事的探索,促使阴阳五行学说逐步的构造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并成为中国古代解释自然界阴阳两种物质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理论根据及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哲学概念依据,使得“天”和“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紧密结合。

董仲舒就是在传统“天命观”和“上帝说”的影响下,进一步融合先秦哲学的“天人合一”观,并且汲取了已有的阴阳五行说和诸子百家学说的有关内容,将其熔于一炉,建构了适应汉代政治需要的“天人感应”理论。

二、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思想的迸发都是一定社会坏境的产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也不例外。

首先,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政治背景是维护国家政权的统一。在吸收先秦灭亡的经验中,董仲舒充分认识到,先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王权力的滥用,因此,必须借助某种手段对君王集权进行制约,这时,“天”就成为董仲舒的首要选择,通过上天的威力,可以对君王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使得君主自觉对自己加以约束;

其次,“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有其经济背景,先秦对于百姓的压榨使得民不聊生,进而使得百姓揭竿起义,加速秦王朝的灭亡。汉朝初期,由于饱受战乱之苦,人们的生活依然苦不堪言,为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董仲舒在“天人感性”思想中提倡“天”是有意志的,并且是具有兼爱精神的主宰者,以此稳定人心,巩固国家统治;

最后,“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但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君权。在“天人感应”的思想体系中,君主的权利授于天,君主可以和天交相感应,这就增强了君主的神圣性,使其更容易控制政权,百姓出于对“天”的敬畏,对“天”在世间的代言人——君主也就充满了敬畏之情,因此,君主可以借助天的权威,增强自己言语和行为的神圣性,因此便可以加强对于百姓思想的控制,以及社会的管理。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的内容

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主宰人类社会,天人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天能干预人事,而人的行为也能感动天。自然界的各种灾异、祥瑞现象代表了上天对人们的谴责和嘉奖。人的行为,特别是帝王的作为能够对天产生巨大的影响,灾异的起因源于上天对君王暴政的谴责。”

(一)天人感应学说中“天”的概念

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中,“天”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宇宙万物都是“天”有意识创造的,董仲舒虽然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人格神,但是他对于“天”的认识不是把先秦时期的作为人格神的“天”进行简单的重复,他通过对阴阳五行学说的改造以及对自然界现象随意比附、解释来论证天有意志,并且把阴阳五行和自然季节的变化都说成是天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扩充了天的意志内容。

(二)天人感应的理论依据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过程》中,冯契分析了董仲舒如何运用其逻辑范畴。指出董仲舒讲述《春秋公羊传》的方法主要是用类比这样一种主观主义的方法,通过类比的方法,董仲舒指出天和人能够相互感应的原因主要有两条:同类相感以及天人同类。但是冯契没有指出天和人本不同类的两者变成同类的原因。

其一,同类相感。在董仲舒看来,凡是属于同类的事物必定会相互感应,在《同类相动》中他说到:“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如马鸣则马应之,牛鸣则牛应之。”也就是说,同类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感应的关系,如声音的共鸣、天气对疾病的影响等等,都属于“物之以类动者”。

其二,董仲舒利用同类相感的原理解释任何天人之间的互相感应。但是很明显,在现实世界中天和人是不属于同类的,因此,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用来说明天和人是相通的。他认为,人的精神意志、道德品质、生理构造与功能都来源于天,并且是按照天的模式组建而成的,“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性情有由天者矣。”(《为人者天》)这是从人的情感意识方面讲天人同类,在这里董仲舒指出每个个体都是一个小的宇宙,都是阴阳五行之天的具体而微者,因此天人是同类和同理的,在这个基础上,天人也就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三)天人感应的途径

1.阴阳五行学说

“五行”这一观念早在《左传》里就已出现,“金木水火土谷,谓之六府。”《左传》中的五行主要是指地之五类实用资材。战国时期的邹衍对传统的五行学说进行了改良,使得五行有了新的特征,他的五行不再仅仅指具体实物,而是把五行上升为天之五气。气与天相连接,成为天命的工具。除此之外,邹衍的五行还有五德的意思,天命支配五德,五德支配朝代的更替。邹衍的五行虽把五行上升为五气,但是五气并未与天产生某种联系。董仲舒是第一个把天与五行之气联系到一起的人。他用阴阳五行学说改造了传统的天神信仰,他认为天神是有意志有情感的,但是它的意志和情感并不是直接表达或者以鬼神和巫觋为中介来表达,而是通过阴阳五行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首先,在董仲舒看来人间政事和人的情感气候变化是一致的,并且把这些变化归结为是上天的情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春秋繁露.阴阳义》)。

其次,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基义》),“阳”为主,“阴”为从,人间礼制名分都根据阴阳的主从关系而有等级差别,这也就说明,人间礼制的等级名分受“天”的意志的影响,是“天”的意志的表达。

最后,董仲舒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不同的物质构成,“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董仲舒还把五行配入时空位置,“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除此之外,董仲舒又把五行配入四时,按照董仲舒的说法,如果宇宙按照五行运转,则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春夏秋冬皆会合理的生成和运行,五行失序则是引起灾异的主要原因。

通过以上论述,表明董仲舒在他的天人感应学说中把“天”彻底变成了阴阳五行的主宰者和操纵者,“天”并不能靠自己的能力直接发号施令,而是借助阴阳五行来显示自己的权威。

2.圣人

上面所叙述的阴阳五行是天人交相感应的一个中介,而圣人则主要是天和君之间交通的媒介,只有圣人能沟通天与万物、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重政》)、“圣人能系心于微而致之著也”(《二瑞》,董仲舒构建的权力分配的三权构架是天、圣、君,在董仲舒的学说中,“圣人”是孔子的化身,因为孔子究天人,通古今,作春秋,为尘世帝王预警,为万代治平立法,是意识形态的最高主宰和尘世的精神导师。

董仲舒继承和改造了西周以来的天命观,在天与君主之间安立了圣人的权威,试图实现君与师,势与道的分离,为儒家展示其内圣外王的抱负开辟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崔瑞德、鲁惟一著,杨品泉、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2.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五行之义》,中华书局,1992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