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寻短见”有哪些说道?这个汉字故事告诉你!一定长见识!
一课一个汉字故事。大家好!欢迎来到泠之硬笔书法讲堂。今天我们来讲讲“见”这个字。
“见”这个字在我们生活中算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字了!看似一个很简单的字,却蕴含多个奇特的义项。我们先从它的演变说起。
甲骨文时期的“见”字是一个会意字文字的下部是一个面朝右跪坐的人,而人的头上是一只巨大的眼睛,非常突出。
金文时期“见”的下半部分变成了一个半站立的人,面朝左,整个头部被一只栩栩如生的大眼睛所代替。演变到小篆时期后,“见”下部的“人”开始变得不像了,人头上的眼睛由一只竖立的眼睛讹变为“目”字之行。繁体楷书的“见”几乎同于小篆而简体字的“见”对“目”的简化,让人彻底看不出眼睛的样子了。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见,视也”。
“见”字的本义就是“看见”、“看到”的意思,进而又引申出“会见”、“觐见”的意思,比如生活中常听常说的: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出自《诗经·王风·采葛》,就是说:一天不见面,就好像隔了三年似的。由“会见”又引申出了“接见”,历史上有名的便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一段描述: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意思是:秦王坐于章台,接见了蔺相如。之后便是大家熟知的和氏璧的故事了!一个人或一样东西被看见则有了被动之义,所以“见”字又可以表示“被”,比如《孟子·尽心下》中就有“盆成括见杀”的记载,意思是:盆成括这个人被杀了。
再讲讲刚刚提到的“觐见”。在我国周代的时候,诸侯和觐见天子时就有很多规定,一年四季都有名的:“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其中,“时见”是没有常期的觐见,比如哪个诸侯不听天子的话了,天子就要集合其他诸侯去讨伐他,在集合其他诸侯的觐见就称为“时见”;“殷见”的“殷”意为众,也就是诸侯一年四季分批朝见天子。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见”字比较奇特的意义项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日常俗语中自杀为什么要被说成“寻短见”后“自寻短见”了?这要从古代的丧葬制度说了:上古时期我们古人主要实行的是简葬,人死后用木柴将尸体厚厚地包裹起来,埋到野外,既不封土为坟,也不植树立碑。后来慢慢开始了厚葬,人死后要装进棺材里,棺材外面还要再套上一层大棺,叫“椁”。在套“椁”时“棺”上要用帷幕覆盖起来,而这个覆盖“棺”的帷幕就叫作“见”,是用死者生前所使用的帷幕制成的,也称“棺饰”,就是棺木的装饰品。这样参加葬礼的人看不见棺木,只能看见覆盖的棺饰,因此这棺饰就叫作“见”。
“寻短见”这个俗语中的“短”指的意思是寿命短,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要举行成人礼叫“冠礼”,未满二十岁就死亡了被称作“短”。未成年人的身高要比成年人短,使用“见”这种棺饰自然也就比成年人短小了,所以称为“短见”。“寻短见”就是自己去寻找“短见”的棺饰,是寿命短、自寻死路的典型象征,因此用“自寻短见”或“寻短见”来比喻自杀寻死的意思。
总讲死也不好,何况这次还是早死!我们换两个跟“见”有关的词语故事讲讲吧:
相传,魏元忠还没有做大官时家境不富裕。有一天他老婆正在做饭,忽然来了个很通灵的老猿主动为她看起了灶火,他老婆赶紧跑出去告诉了魏元忠,魏元忠镇静如常的说:“老猿知道我没有仆人,所以来帮我的忙”。又一次,魏元忠大声的呼叫一个人,这人没答应,一条狗去答应了,魏元忠也并不奇怪。还有一次,魏元忠独自静坐时,一群老鼠恭恭敬敬的站在他面前。大家感到很惊异,而魏元忠又是一点也不奇怪,反而对老鼠们说:“你们一定是饿了想吃东西吧”?
为此,就有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后因引用“见怪不怪”这个成语,表示看的怪异的事物,镇静自如,不大惊小怪。
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有一天接到司空李绅的邀请前去喝酒。席间,刘禹锡一边喝着美酒,一边看着歌姬的表演,那翩跹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使他快乐异常,于是灵感迸发,吟道:
“䰀鬌梳头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李司空特别欣赏诗的后两句,为此特别挑选了两个最美的歌女送给了刘禹锡。后人引出“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
《史记·项羽本纪》中:“军无见粮”。可不是“军队没有看见粮食”的意思!而是:军队没用现成的粮食可吃。这里的“见”字要读为xian,是现成的意思。但要注意了,“见”读xian的时候,有时候也当“引见”或“推荐”来讲,比如《墨子·公输》中有:“胡不见我于王?”意思就是:为什么不向王推荐我?上古时期没有“现”字,所以“出现”的意义也都写作“见”。
还有,在古代的“视”和“见”的含义也是不同的,“视”表示看的动作,“见”表示看的结果。
一个汉字描述的只是一个瞬间,而解读它却需要万语千言!本课的汉字小故事就讲到这里吧,后续精彩不断!如果你喜欢就敬请关注:泠之硬笔书法讲堂多多支持。
一“字”千年,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汉字背后的历史和趣谈。
泠之硬笔书法讲堂更多汉字故事:爷爷为什么要亲孙子?一个汉字告诉你答案!原来有这渊源
古人为什么造了“犬”字还要再造个“狗”字了?汉字故事很有意思
讲两个调皮的汉字!因一时的顽皮,再也不能做回自己的故事
本来美丽动仙,却被刻意抹黑千年!这可能是汉字中最冤屈的一个字
为什么是在家里生孩子了?“字”这个字来告诉你!渊源可谓深远
古人明知女人能撑半边天!却为啥不给她们该有的地位?看“女”字
这可能是来自3600年前“最血腥”、“最残忍”的一个汉字了
人类战争的至高境界,竟完全浓缩在这个汉字里了
成语知识:锦囊妙计
来源:南京学习平台
“锦囊妙计”,出自明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荆州被刘备所占,东吴大将周瑜便一心想夺回荆州。他听说刘备的妻子刚刚去世,就设计要将孙权的妹妹许配给刘备,让刘备到东吴入赘,到时将他幽囚狱中,并用他换取荆州。诸葛亮识破此计,决计派赵云伴随刘备入东吴成亲。临行,诸葛亮悄悄对赵云说:“你保护主公到东吴,我给你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你到东吴后依计而行。”后来,赵云果然依计而行,保刘备成亲,并携新夫人安全返回荆州,使得周瑜的计谋成为泡影,只落得“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千古笑谈。
“锦囊妙计”原意指封在锦囊中的神机妙算,现在比喻能及时解决紧急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