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结婚冠笄是什么意思(冠笄是什么意思)

结婚冠笄是什么意思(冠笄是什么意思)

学会了这些词,再也不怕文言文

中国文人,把对世界的善意和细心,用强大的文字驾驭能力,如实展现在诗词歌赋之中。说文人“迂腐”“矫情”的声音几千年不断,然而今日再看古人措辞,不得不服。

形容女子

娉婷pīng tíng

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亦指美人,辛延年《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飒纚sà lí

女子长袖飘舞的样子。出自班固《西都赋》:“红罗飒纚,绮组缤纷。”

姽婳guǐ huà

女子体态娴静美好的样子。宋玉《神女赋》:“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

旖旎yǐ nǐ

本意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后引申为女子柔和美丽、婀娜多姿的样子。《楚辞·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便嬛biàn xuān

轻盈美好之貌。司马相如《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靓糚刻饰,便嬛绰约。”

愔嫕yīn yì

形容和善贤淑。宋玉《神女赋》:“澹清静其愔嫕兮,性沉详而不烦。”唐孙华《题文姬入塞图》诗:“曾读赐书四千卷,沉详愔嫕兼明诗。”

蹀躞dié xiè

小步走或者小步快走的样子。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女郎急以椀水付之,蹀躞之间,意动神流。”

流眄liú miǎn

目光流转。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含喜微笑,窃视流眄。”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曹植《洛神赋》:“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

妙鬘miào mán

形容美丽的秀发。王士禛《池北偶谈·谈异二·银杏树观音像》:“江都刘氏园中有银杏一株,百馀年物也,亦被伐及,工人施刀锯,则木之纹理有观音大士像二,妙鬘天然。”

瓠犀hù xī

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齐,色泽洁白,所以常用来比喻美人的牙齿。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翩跹piān xiān

形容轻快地跳舞。“流离木杪猿,翩跹山巅鹤。”

柔荑róu tí

本意是花的嫩芽,多用来比喻女子柔嫩洁白的手。 “红綃撇水荡舟人,画橈掺掺柔荑白。”

形容环境

淩澌líng sī

流动的冰凌。 苏轼《新渡寺席上次韵送叔弼》:“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棽俪shēn lì

形容繁盛茂密。亦作“棽丽”、“棽离”。班固《东都赋》:“凤盖棽丽,龢(hé)銮玲珑。”

泬寥jué liáo

亦作“泬漻”。形容空旷清朗,萧条,亦形容心情寂寞。《楚辞·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毰毸péi sāi

羽毛披散,经常用来比喻雪纷飞。王安石《集禧观池上咏野鹅》:“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

霅霅zhà zhà

光耀闪烁之貌。梅尧臣《明月楼》:“霅霅前溪白,苍苍后岭巍。”

瀺灂chán zhuó

石在水中出没之貌。宋玉《高唐赋》“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

氤氲yīn yūn

形容烟或云气浓郁。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叆叇ài dài

指浓云遮日。“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曈朦tóng méng

太阳将出天色微明的样子。“湖色浓荡漾,海光渐曈朦。”

形容年龄

幼年

度:小儿初生之时。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3日。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始龀: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都是换牙的意思。

九龄、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少年

金钗:女孩12岁。

豆蔻:指少女至少十三岁到至多十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以此比喻人尚未成年。

及笄:指女子15岁。古代女子16岁冠笄,从此成年,15岁很快就要到女子成年可以出嫁的年纪,故称及笄。

舞勺:指少年13至15岁。勺,古时的一种幼童学习的舞蹈。《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志学:少年15岁。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舞象:少年15至20岁。

破瓜:“瓜”字拆开是两个“八”,用以形容女子16岁。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女子20岁。

花信:女子24岁。

而立:30岁。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中年

不惑:《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50岁。

老年

耳顺、花甲:均指60岁,指人修行成熟,没有听不顺耳的事。

古稀、悬车、杖围:均指70岁。悬车原意是形容黄昏前的一个时间段,后指代70岁;《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朝枝: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是期待,颐是供养,百岁老人通常已经失去了自理能力,一切都要期待别人照顾,故指百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为“廿”,下面为“八”“十”“八”,二十加上八十八即为一百零八岁。

东山岛传统婚俗的成人礼——​冠笄

冠笄,男子加冠、女子加笄,成人(结发)之礼仪,是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仍是人文遗产,所谓“冠笄有成人之容,婚嫁有成人之事”《通典.礼五一》。在东山岛传统婚俗活动中就有“吉日迎娶,良辰象头(‘象头’也作‘上头’是闽台、潮汕方言,指冠笄)”的说法,可见,冠笄仪式是整场婚礼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具有重大意义。其时间节点及注意事项被排到“造福吉课”行程上。

是日良辰,与良辰相克的属相生肖的人员应自觉回避冠笄仪式现场,忌冲煞到喜气。在事主人大厅奉祀的神明龛前地板上,放置着一个笳篱(属圆形超大码的竹编簸

箕),三柱清香上香炉一堂溢喜,时令蔬果供神明天地同欢的喜庆气氛。

新郎新娘双手共扶抬着竹(‘竹’与‘德’的方言谐音相同)篮饭,篮饭内剪放着一张篮饭内径大小的圆形红纸,盛上早稻米,插立上一杆由青铜制成完整的厘戥、一把红色的新竹布尺和剪刀,以及安放着一盏盛有花生油小瓷碟、并点燃着的简易草灯心油灯(‘灯’与‘丁’谐音相同)、两枚硬币一前一后沉压在草灯心上面,具有见红大吉、丁兴财旺,新人佳偶同心同德永结伴,开枝散叶长茂盛的美好寓意。新郎位左、新娘位右,并肩跨进笳篱,肃立于笳篱的正中央且面向神明,喻为立德积福勠力同心、鸳鸯并立幸福美满,互敬互爱共创共勉共进步。

此时,邀请的“师公”(从事民间红白事活动能择日、做法事专职人员的俗称,相当于道士)口念咒语,手拈着一对约有10㎝长的石榴树嫩枝,蘸起碗里烧烬过符箓的“圣水”,一手摇摆着铃铛法器,一手点洒着“圣水”,或单手作揖、或俯首弯腰,恭请厅堂上奉祀的神明来“鉴证”一 一这对新人已是能“辨是非、懂事理”的成年人了。

仪式上,族里的一男一女长辈,双手各持举着一只没有被切削掉竹铆钉(‘钉’与‘丁’谐音相同)的崭新竹米筛(竹编制品,底部有细孔可作筛滤用途),男性长辈持举的米筛里,黏贴着一张绘有八卦图案的正方形红纸,而女性长辈持举的米筛里,撒放着一把炒熟的黑豆,他们伴随着“法事”的进程,米筛在新人的头顶上方,忽作转动、忽作停顿,念着吉利的话语,表示筛走了晦气、消除了业障,元亨利贞,四季平安百事顺意、百年偕老,儿孙满堂圆圆满满。

冠笄礼成,标志着新人们正式步入成年人的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履行新使命,肩负起起家庭与社会之责任。冠笄仪式活动,彰写出以“成人之礼”来要求人的行为规范,激励“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传统美德,践行奋发有为、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进一步诠释自我的社会公德价值观,并赋予参与当地民俗特殊活动的义务和权利。

篮饭:由竹篾手工编织有较好密封性的日常器品,主要用于红白事的祭礼。主体是圆形的容器;在容器的边沿相互对称的部位编插一条弧形提手,提手的中间位置直立着一个耳环;一个锥形可以自由移动的盖三部分组成的。器品的外侧错落有致地手绘着喜庆吉祥的漆料图饰

编辑 | 田仔 图文 | 陈清河

厦门地方志:闽南民俗——礼仪风俗之婚姻(三)

婚期前夜或当日清晨,男女双方要举行“上头”,称成人礼。自中世纪后,冠笄之礼逐渐废弛。民间一般不再举行成年之礼,而是在将结婚之时,将儿女的头发梳理为成年人的发式,称为“上头”。新娘在“上头”之前,要请“好命人”(夫妻保老)来“挽面”,即用纱线来绞去脸上汗毛的美容方法。按民俗,女孩子出嫁前脸上的汗毛无论多长,都不能修剪,所以俗话叫“毛丫头”。女子头一次“挽面”是在出嫁之前,称“开面”。上等家庭的妇女,每隔一两个月就要挽面一次,一般家庭的妇女在清明、端午、中元、过年之前也要挽面。有专门从事该工作的“挽面婆”。

厦门有睡喜床的婚俗,即洞房新床铺好后,要请一位“好命的”(家境好,多兄弟,最好生肖属龙)不满七岁的男孩在新被席上打滚或睡觉,即使溺尿也不介意,叫做“翻床铺,生乾埔(男)”,寓意早生贵子,一般床上放有男孩的新衣服、糖果与钱,用来酬谢男孩。

“迎娶”,俗称“娶新娘”,是婚事中的高潮,最为热闹。结婚之日,男家张灯结彩,户内外贴喜联,窗贴喜字和吉祥图案,门口张贴大红双喜字。俗话说:“新娘出嫁,卡(较)大(胜过)皇帝。”因此,礼节多,忌讳也多。新郎先拜祖先,告别父母,由媒人陪同,带着迎娶新娘的花轿队伍从男家出发,迎娶的轿子有“单顶轿”和“双顶轿”之分。新郎亲迎的称“上门娶”。迎娶人皆乘轿。轿的顶数有“十六娶”、“二十四娶”等称呼。迎娶队伍前导为“字姓灯”(书有男家郡望、姓氏),并有2名“挑灯舅子”领先,轿前悬挂两盏红灯,灯者丁也,男子为丁,寓意早日添丁。后有媒人陪同等人,还有鼓乐(吹鼓手)吹打,沿途鸣放鞭炮。女家在迎娶队伍到来之前,关闭大门,让媒人来敲门,媒人敲门时,女家问说:“何事?”媒人答:“娶新娘。”这时,女家将门稍稍开启一缝,媒人依礼送一个红包给开门的人,可门又关上了。媒人重新叫门,如此三次,才开大门迎客,俗称“拍门娶新娘”。

新娘离开女家不远,要从花轿中扔下一把扇,俗称“放心扇”,意在让父母放心,不要牵挂。一路上还是吹吹打打,鸣放鞭炮,行人都会驻足观看。男家大门口早已站满了等待迎亲和看热闹的人群。花轿一到,又有踢轿门,请出轿、牵新娘、跨烘炉和拜天地、掀面罩、闹洞房等一系列的礼俗活动。新娘出轿时,轿夫要念4句吉利语:“今日轿门两旁开,金银财宝一起来,新郎新娘入房内,生子生孙状元才。”新娘初进男家门槛,要跨过一堆用稻草烧过还在冒烟的火炭。此时送嫁姆要念道:“跨炭薰(烟)、年年春(剩余),明年抱乾埔孙(男孙子)。”然后行拜堂仪式。男方在堂前设供案,置香烛,陈祖先牌位或遗像。拜堂之前,燃烛、焚香、鸣爆竹、奏乐,随着礼生所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新郎新娘就位跪拜。民间重视“拜堂”,因男女相交是从结婚开始,才有人伦之义,所以要拜天神地 ;从结婚开始,女子才成为男方家族的一员,所以要拜列祖列宗;从结婚开始,才把男女的个体合成一体,所以夫妻一定要交拜,以示郑重其事,拜过堂就是夫妻。因此“拜堂”是亲迎中的大礼。近代婚礼,多不跪拜,新郎新娘改行鞠躬礼。掀面罩也称挑盖头或挑头巾。盖头多为红色的绮罗轻纱,质料贵贱不等,后称头纱,一般较稀薄透亮。新娘在上花轿前,把婿家送给的盖头蒙上,原意为遮羞和避邪。至婿家拜堂时或入洞房后,由新郎用簪、秤、杼或木杈挑下,以露芳容。用秤挑盖头是因秤杆上标明斤两的星星,由天干地支相配而成,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3星,共16星(旧16两为1斤),意为大吉大利。

来源:厦门地情网

03

《老黄历》看好择吉时日,教师节平安顺利!

今天是9.10号,阴历八月初一日,是教师节!

【宜】嫁娶 纳财 开市 作灶 出行 纳采 盖屋 修造 动土 竖柱 求财 开仓 祭祀 入学 裁衣 立券 栽种 置产 求医

【忌】安床 伐木 上梁 纳畜 移徙 安葬 斋醮 祈福 破土 入宅 分居 词讼

具体今天一天里的好时辰,见下面的图表。

出門先看“好”老黃歷,宜忌術語講究說詳細

有諸多的朋友都對傳統文化的《老黃歷》很感興趣,有的現實生活中運用《老黃歷》看好出行或做事,順風順水的。但不足的是許多朋友對《老黃歷》裏的好多術語不懂。這裏呢,就把用《老黃歷》擇日宜忌術語,細細地解說壹下,以方便朋友們對照使用。天人互惠祝各位萬事大吉大利!順風順水吉祥平安!

1、祭祀:指祠堂之祭祀、即拜祭祖先或廟寺的祭拜、拜神明等事。

2、祈福:祈求神明降福或設醮還願之事。

3、求嗣:指向神明祈求後嗣(子孫)之意。

4、開光:神像塑成後、供奉上位之事。

5、塑繪:道觀寺廟之彩繪或雕刻神像、畫雕人像等。

6、出行:指外出旅行、觀光遊覽。

7、齋醮:設醮建立道場祈拜、求平安等事。

8、出火:謂移動神位,“火”指“香火”而言。

9、納采:結婚:締結婚姻的儀式、受授聘金。

10、裁衣:裁制新娘衣服或制作壽衣。

11、合帳:制作蚊帳之事。

12、冠笄:“冠”指男,“笄”指女。舉行男女成人的儀式,稱之為冠笄。

13、嫁娶:男娶女嫁,舉行結婚大典的吉日。

14、納婿:指男方入贅於女方為婿之意。同嫁娶。

15、沐浴:指沐浴齋戒而言。

16、剃頭:初生嬰兒剃胎頭或削發出家。

17、整手足甲:初生嬰兒第壹次修剪手足甲。

18、分居:指大家庭分家、各自另起爐竈之意。

19、進人口:指收納養子女而言。

20、解除:指沖洗清掃宅舍、解除災厄等事。

21、修造:指陽宅之堅造與修理。

22、起基動土:建築時,第壹次動起鋤頭挖土。

23、伐木做梁:砍伐樹木制作屋頂梁木等事。

24、豎柱:豎立建築物的柱子。

25、上梁:裝上建築物屋頂的梁木。同架馬。

26、開柱眼:指作柱木之事。

27、穿屏扇架:制作門扇、屏障等工作。

28、安門:房屋裝設門戶等工事。

29、蓋屋合脊:裝蓋房屋的屋頂等工作。

30、求醫療病:僅指求醫治療慢性痼疾或動手術。

31、安床:指安置睡床臥鋪之意。

32、移徒:指搬家遷移入住所之意。

33、入宅:即遷入新宅、所謂“新居落成典禮”也。

34、掛匾:指懸掛招牌或各種匾額。

35、開市:開業之意。商店行號開張做生意。“開幕禮”“開工”同。包括:頭初開始營業或開工等事;新設店鋪商行或新廠開幕等事。

36、立券交易:訂立各種契約互相買賣之事。

37、納財:購置產業、進貨、收帳、收租、討債、貸款、五谷入倉等。

38、醞釀:指釀酒、造醬料等事。

39、捕捉:撲滅農作物害蟲或生物。

40、栽種:種植物“接果”“種田禾”同。

41、畋獵:打獵或捕捉禽獸。

42、納畜:買入家畜飼養之事。

43、教牛馬:謂訓練牛馬之工作。

44、破屋壞垣:指拆除房屋或圍墻。

45、拆卸:拆掉建築物。

46、開井/開池:開鑿水井、挖掘池塘。

47、作陂/放水:建築蓄水池、將水灌入蓄水池。

48、開廁:建造廁所。

49、造倉庫:建築倉庫或修理倉庫。

50、塞穴:指堵塞洞穴或蟻穴等。

51、平治道塗:指鋪平道路等工事。

52、修墓:修理墳墓等事。

53、啟攢:指“洗骨”之事。俗謂“拾金”也。

54、開生墳:開造墳墓。

55、合壽木:制作棺材。

56、謝土:建築物完工後所舉行的祭祀。

57、安葬:舉行埋葬等儀式。

58、入殮:將屍體放入棺材之意。

59、成服/除服:穿上喪服、脫下喪服。

60、移柩:舉行葬儀時、將棺木移出屋外之事。

61、破土:僅指埋葬用的破土,與壹般建築房屋的“動土”不同。即“破土”屬陰宅,“動土”指陽宅也。現今社會上多已濫用,擇日時,須辨別之。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秘笈和玄机,请点击关注“天人互惠”!祝大家吉祥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