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合婚

扫墓时间有什么讲究(扫墓时间)

扫墓时间有什么讲究(扫墓时间)

早烧清明晚烧冬,明天寒衣节,上坟什么时间最合适?老传统要懂

农历十月一,迎冬祭祀授冬衣。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也叫“十月朝”、“祭祖节”。此时已经进入寒冬,北方不少地方甚至已经开始下雪,传统的寒衣节的习俗主要有两个,一是授衣,二是烧衣,授衣指的是古代的皇帝赐棉衣给文武百官们,以示体恤,民间妇女们也会拿出已经为家人准备好的棉服,让大家有厚衣服防寒。

烧衣则是古人认为已故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到了冬季需要冬装御寒,就在寒衣节到来之前,人们把用于祭祀的“衣服鞋帽”和“纸钱”都准备好,等到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烧给先人。这种习俗其实并不是迷信,而是对已故亲人的敬重与哀思,而且寒衣节“送寒衣”更能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是值得传承的。

如今,十月初一寒衣节逐渐忽略了“授衣”这个习俗,更偏向于祭祖烧纸的传统,每到农历十月一,人们便纷纷准备好“纸钱”和“冬装”烧给已故的亲人。按照传统习俗,送寒衣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早烧清明晚烧冬”说的就是送寒衣烧纸的时间,那到底什么时间最合适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早烧清明晚烧冬”是什么意思?

“早烧清明晚烧冬”其实是一句民谚中所截取的一部分,整句俗语应该是“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的小鬼等不到中”,这里的“早晚”指的都是祭祖的时间,意思就是清明节上坟祭祖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早上,而寒衣节的时间则要相对晚一些,中元节则要在中午前完成祭祀仪式。

何时上坟祭祖最合适?

这种传统看似是民间说法,却体现出了老祖宗的大智慧。这三大传统祭祖节日都分别在不同的季节,清明在仲春,中元节在夏末秋初,而寒衣节则在初冬,从白昼的时间长短来看,七月半中元节白天最长,天亮的最早,清明节次之,大冬也就是寒衣节最短,天亮的也最晚。

因为白昼比较短的原因,上坟祭祖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阳气中最为旺盛的,可以加强自身的阳气。另外通常上坟祭祖都会经过山林、野郊等地方,这些地方早上的寒气都比较大,等到太阳完全出来照射后寒气会降低,下午三点之后太阳开始下落,为了避免寒气的侵扰,所以选择9点到15点这个时间段来完成祭祖的所有仪式是最合适的。

全国还有不少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祭祖仪式也会有些不同, 有的地方的祭祖时间会相对比较长一些,但不管怎样都要合理安排时间,最迟不要超过下午三点。

上坟祭祖还有这3件事要注意

1、烧纸时要有始有终

寒衣节的主题就是为先人“送寒衣”,也就是给已逝的亲人“烧纸钱冥衣”,表达后辈对先人的哀思与孝敬。不过在烧纸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做到有始有终,必须要看到纸钱全部烧完化成灰烬再离开,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孝心完整表达出来,如果纸钱烧到一半就撤离,也不知道所有的纸钱是否烧完,如果没有烧完已故的亲人就会收到残缺的纸币或者衣物,这对先人很不尊重,容易惹怒先人。

通常烧纸的地方都处于山林田野之间,杂草树木比较多,再加上现在草木已经枯黄,遇到一点火星可能就会发生火灾,人们在烧纸时最好看着,直到纸币烧完熄灭再走,避免因为火种随风飘荡而点燃草木,引发较大的火灾,这个说法也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供品不用寓意不好的果品

人们在祭祖时,通常会选择一些水果用来供奉先人,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充当供品的,像寓意不好的梨、李子、栗子等,这些水果的名称与“离”谐音,有远离、分离等寓意,与表达孝心、慎终追远等祭祖主题刚好相反,是不适合作为供品供摆的。

3、不走亲访友

寒衣节这天人们都在忙着上坟祭祖等活动,这时最好不要走亲访友,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会比较忌讳这些,这不仅会打扰到朋友的安排,也会惹得别人家中的老人不高兴,老一辈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让大家心里都不舒服,探亲访友的效果反而不好,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不便、惹上麻烦。

在寒衣节这天,不管是烧纸钱的时间,还是其他传统习俗和忌讳,这些表面看起来虽有些迷信,但总的方向是在为人们安全、健康等着想,为避免因为疏忽而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老井说——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我国的三大祭祖节日,尽管现今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化,但这些祭祖节日中的习俗仍然要继续传承。特别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在祭祖时会与家人同行,这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人们情感沟通的载体。#寒衣节#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早烧清明晚烧冬,明天寒衣节,上坟什么时间最合适?老传统要懂

农历十月一,迎冬祭祀授冬衣。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也叫“十月朝”、“祭祖节”。此时已经进入寒冬,北方不少地方甚至已经开始下雪,传统的寒衣节的习俗主要有两个,一是授衣,二是烧衣,授衣指的是古代的皇帝赐棉衣给文武百官们,以示体恤,民间妇女们也会拿出已经为家人准备好的棉服,让大家有厚衣服防寒。

烧衣则是古人认为已故的亲人在另一个世界,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一样,到了冬季需要冬装御寒,就在寒衣节到来之前,人们把用于祭祀的“衣服鞋帽”和“纸钱”都准备好,等到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烧给先人。这种习俗其实并不是迷信,而是对已故亲人的敬重与哀思,而且寒衣节“送寒衣”更能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是值得传承的。

如今,十月初一寒衣节逐渐忽略了“授衣”这个习俗,更偏向于祭祖烧纸的传统,每到农历十月一,人们便纷纷准备好“纸钱”和“冬装”烧给已故的亲人。按照传统习俗,送寒衣是有很多讲究的,比如“早烧清明晚烧冬”说的就是送寒衣烧纸的时间,那到底什么时间最合适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早烧清明晚烧冬”是什么意思?

“早烧清明晚烧冬”其实是一句民谚中所截取的一部分,整句俗语应该是“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的小鬼等不到中”,这里的“早晚”指的都是祭祖的时间,意思就是清明节上坟祭祖的时间最好安排在早上,而寒衣节的时间则要相对晚一些,中元节则要在中午前完成祭祀仪式。

何时上坟祭祖最合适?

这种传统看似是民间说法,却体现出了老祖宗的大智慧。这三大传统祭祖节日都分别在不同的季节,清明在仲春,中元节在夏末秋初,而寒衣节则在初冬,从白昼的时间长短来看,七月半中元节白天最长,天亮的最早,清明节次之,大冬也就是寒衣节最短,天亮的也最晚。

因为白昼比较短的原因,上坟祭祖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早上9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是一天中阳气中最为旺盛的,可以加强自身的阳气。另外通常上坟祭祖都会经过山林、野郊等地方,这些地方早上的寒气都比较大,等到太阳完全出来照射后寒气会降低,下午三点之后太阳开始下落,为了避免寒气的侵扰,所以选择9点到15点这个时间段来完成祭祖的所有仪式是最合适的。

全国还有不少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祭祖仪式也会有些不同, 有的地方的祭祖时间会相对比较长一些,但不管怎样都要合理安排时间,最迟不要超过下午三点。

上坟祭祖还有这3件事要注意

1、烧纸时要有始有终

寒衣节的主题就是为先人“送寒衣”,也就是给已逝的亲人“烧纸钱冥衣”,表达后辈对先人的哀思与孝敬。不过在烧纸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要做到有始有终,必须要看到纸钱全部烧完化成灰烬再离开,这样才能将自己的孝心完整表达出来,如果纸钱烧到一半就撤离,也不知道所有的纸钱是否烧完,如果没有烧完已故的亲人就会收到残缺的纸币或者衣物,这对先人很不尊重,容易惹怒先人。

通常烧纸的地方都处于山林田野之间,杂草树木比较多,再加上现在草木已经枯黄,遇到一点火星可能就会发生火灾,人们在烧纸时最好看着,直到纸币烧完熄灭再走,避免因为火种随风飘荡而点燃草木,引发较大的火灾,这个说法也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供品不用寓意不好的果品

人们在祭祖时,通常会选择一些水果用来供奉先人,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充当供品的,像寓意不好的梨、李子、栗子等,这些水果的名称与“离”谐音,有远离、分离等寓意,与表达孝心、慎终追远等祭祖主题刚好相反,是不适合作为供品供摆的。

3、不走亲访友

寒衣节这天人们都在忙着上坟祭祖等活动,这时最好不要走亲访友,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会比较忌讳这些,这不仅会打扰到朋友的安排,也会惹得别人家中的老人不高兴,老一辈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敬,让大家心里都不舒服,探亲访友的效果反而不好,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不便、惹上麻烦。

在寒衣节这天,不管是烧纸钱的时间,还是其他传统习俗和忌讳,这些表面看起来虽有些迷信,但总的方向是在为人们安全、健康等着想,为避免因为疏忽而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老井说——

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我国的三大祭祖节日,尽管现今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化,但这些祭祖节日中的习俗仍然要继续传承。特别是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在祭祖时会与家人同行,这不仅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人们情感沟通的载体。#寒衣节#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和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大家都说说一年会扫几次墓?

看到这个话题,估计有人会喷我了。

扫墓还能扫几次啊,一年一次啊。或者有人会说,如果你有时间天天去扫墓都可以。

是啊,怎么说都有道理,问题是:正常人家庭,如果常年在外,只有春节回家,那么会在春节期间去扫墓。

国家法定清明节假日,就是祭拜祖先,扫墓的日子。

把这个话题拿出来讨论是因为昨天刚跟婆婆吵了一顿。事情是这样的,婆婆说国庆要回去扫墓,我说一年要扫多少次墓?春节扫了,清明也回去扫了,怎么国庆又要去扫墓?是当地的习俗还是婆婆个人想回去扫墓?之前也说重阳要回去扫墓,我就搞不懂了,正常人一年去扫墓一次,婆婆一年要扫4-5次。我说家里这些长辈,活着的时候都没有机会好好伺候,人去世了,化成土了,现在一年扫3-4次有必要吗?

2023年冬至祭扫提示发布,预计这5天为祭扫高峰日

冬至将至,申城又将迎来祭扫高峰。12月5日,上海市民政部门发布了2023年冬至祭扫提示。

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预计12月16、17、22、23、24日(共5天)为祭扫高峰日。为做好市民冬至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今年冬至期间,上海实行“延长周期、错峰引导、鼓励预约”的做法。

上海市民政部门表示,将延长祭扫周期。目前,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已完成祭扫接待各项准备工作,方便市民提前错峰祭扫。

鼓励高峰日预约祭扫。为避免交通拥堵、停车困难、人流拥挤等情况,在12月16、17、22、23、24日五个祭扫高峰日鼓励市民预约祭扫,未预约的市民也可入园祭扫;当祭扫人流量达到公墓的安全承载力一定比例时,将优先保障预约的市民入园。

自12月8日8时起,各公墓在微信公众号上也将开启预约服务,提供5个高峰日每天6个时段(7:00-16:00、每时段1.5小时)祭扫预约服务。其余时间无需预约即可入园祭扫。市民通过各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公布的电话、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登记个人信息后选择祭扫日期和时段。预约成功后最多可携4位亲友同行。

此外,有关部门推出了祭扫便民措施。一是在各公墓微信公众号免费为市民提供网络祭扫服务;二是为不能前往现场祭扫的市民提供代客祭扫服务;三是为残疾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开设绿色通道,完善电话预约、轮椅租借等服务措施,为有需要的特殊群体提供帮助;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公墓在冬至期间提供轨交短驳、定点班车等便民交通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全市殡葬服务单位全面实行“无烟祭扫”,建议市民通过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方式进行祭扫。

上海市民政部门表示,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们提前预约、错峰祭扫;不违规燃放烟花爆竹、不燃烧迷信殡葬用品,不在城市道路、广场小区等公共场所焚烧祭祀用品;选择现场祭扫的市民,请在祭扫活动中听从工作人员的引导,通过共同努力,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祭扫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