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正月黄历查询(正月黄历)

正月黄历查询(正月黄历)

黄道吉日大揭秘!2024年1月好日子有哪些?

2024年农历1月黄道吉日查询,共计15天。在选择结婚、搬家等大事时,许多人都会查农历黄历并选择黄道吉日。那么2024年农历1月黄道吉日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选择重要日子时,了解农历黄历和黄道吉日的信息是很有必要的。许多人相信黄道吉日对自己的命运和运势有影响,因此选择适合的日子来办重要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2024年农历1月的黄道吉日一共有15天。具体日期如下:正月初三,正月初四,正月初六,正月初七,正月初九,正月十二,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月十八,正月十九,正月廿一,正月廿四,正月廿五,正月廿八,正月廿九。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这些黄道吉日对应的公历时间和星期。农历2024年正月初三为公历2024年2月12日,星期一。农历2024年正月初四为公历2024年2月13日,星期二。农历2024年正月初六为公历2024年2月15日,星期四。

农历2024年正月初七为公历2024年2月16日,星期五。农历2024年正月初九为公历2024年2月18日,星期日。农历2024年正月十二为公历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农历2024年正月十五为公历2024年2月24日,星期六。农历2024年正月十六为公历2024年2月25日,星期日。农历2024年正月十八为公历2024年2月27日,星期二。农历2024年正月十九为公历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农历2024年正月廿一为公历2024年3月1日,星期五。农历2024年正月廿四为公历2024年3月4日,星期一。农历2024年正月廿五为公历2024年3月5日,星期二。农历2024年正月廿八为公历2024年3月8日,星期五。农历2024年正月廿九为公历2024年3月9日,星期六。选择黄道吉日的方法因人而异。有些人会参考黄历上的宜忌和五行,有些人则更注重黄道吉日对自己的命运和运势的影响。

对于一些古代雅称、岁相关的庆祝活动,黄道吉日的选择也与立春有关。古代以立春作为岁始,所以农历黄道吉日的选择也与此有关。在现代社会,尽管很多人对农历黄历和黄道吉日持怀疑态度,但仍有人坚信黄道吉日对自己的运势有所影响。无论人们选择哪种方法来选择黄道吉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信仰和习俗的延续。总之,在选择重要的日子时,我们可以参考农历黄历和黄道吉日的信息。这可以帮助我们在做出决策时更加谨慎和理智。2024年农历1月的黄道吉日有15天,希望这份一览表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会如何选择黄道吉日呢?你相信黄道吉日对自己的命运和运势有影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你觉得选择黄道吉日是一种迷信还是一种有意义的习俗?对于那些不相信黄道吉日的人来说,他们是否应该尊重那些选择遵循黄道吉日的人的决定?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话题吧!2024年农历1月黄道吉日一览表立春被古人视为“岁始”、“岁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也是农历一年的开始。虽然现在的春节并非立春日,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古代词语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在秦汉以前,春节原本指的是立春这个节气过的“岁节”,后来统一的历法将岁节挪到了阴历一月一日,称为年节。立春也与正月、春季等概念相关。了解这些与立春相关的词语和概念,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立春这个节气,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把握?在古代,立春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楚辞·招魂》中说:“献,进;征,行也。言岁始来进,春气奋扬,万物皆感气而生。”这句话表达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景象。在现代,虽然我们已经使用国际标准的阳历,但立春仍然是我们迎接春天的重要节点。在这一天,我们可以向大自然致敬,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也可以思考一些现代社会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立春,我们来看看与立春相关的一些词语和概念。正月原本指中国古历一年的第一个月,但汉代以后仅指夏历一年的第一个月。另外还有一些与正月相关的词语,如春正、新正等。而在正月时,人们习惯将银柳插在瓶头,所以正月也被称为柳月。端月则是因为秦始皇当政时,正月改为端月,其中的“端”与“嬴政”的“政”谐音。寅月则是古人将十二支和十二个月相配,以冬至所在的农历十一月配子,所以正月被称为建寅之月,简称寅月。陬月是古人对正月的另一种称呼。而泰月这个词来源于易经中的“天地交,泰”,指的是正月由冬交春的过程。从这些词语和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春季和立春的重视。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立春中汲取到很多的启示与价值。首先,立春意味着新的开始和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把立春看作是一年的重要节点,向自己展示新的计划和目标。其次,立春也提醒我们注意环保和生态保护。

春天是植物萌发和生长的季节,我们可以通过种树、植花等方式来保护环境和生态。最后,立春也是一个思考人生、反思生活的好时机。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综上所述,立春不仅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气,更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和丰富内涵的节日。通过了解与立春相关的词语和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个节气。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从立春中汲取到很多的启示和价值。因此,我们应该珍视这个节气,重视环保和生态保护,同时也应该思考人生、反思生活,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和目标。

赵运涛:春节——历法与神秘“禁忌”的破解

“春联”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过年一个重要的民俗活动就是换“黄历”,“黄历”本是“皇历”?民间流传的“黄历”中,有很多迷信的“吉凶宜忌”,其背后的文化逻辑是什么?《红楼梦》中宝玉挨了贾政的打,贾母说他是星宿不利,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这体现的是“黄历”中哪种民间俗信?《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出发前,唐太宗命人给他选了一个吉日,即某日为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这又体现的是哪种民间俗信?“老皇历”是什么的代称?我们常用的干支纪年“丙戌年”“丁亥年”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算起的吗?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腊祭说、巫术说、鬼节说,等等。春节期间的民俗事项经过千年的文化沉淀生成了许多象征性的文化符号,如年夜饭、拜年、春联、门神、年画、窗花、“福”字、灯笼、爆竹,等等。我们最熟悉的大概就是贴“春联”了,“春联”起源于桃符,到了宋代,桃符逐渐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一般用吉祥的红色纸张。明代初年朱元璋大力提倡民间贴对联以迎春,因此称为春联。明末清初陈尚古《簪云楼杂说》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始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经过帝王的提倡,过年张贴春联的风气日盛,这一习俗与叫法一直延续到现在。清人绘《卖春联》。图上题写:“此中国卖春联之图,此系能写大字之人,年底无事,用桌一张,备下纸笔墨砚,沿街摆摊,书写对联卖之。”

春联分上联和下联,一般上联以仄声字结尾,下联以平声字结尾。横批从左右哪边读起,哪边就贴上联。春联根据贴的位置,又有很多不同的叫法:贴在门楣的横木上的叫“横批”,贴在两边门框的叫“框对”,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的叫“门心”,贴在家具、影壁上的正方菱形的叫“斗斤”或“门叶”。此外还有一些“春条”,如“白虎大吉”贴在石头上,“井泉龙王”贴在水缸上,“树大根深”贴在树上,“五谷丰登”贴在粮仓上。其他的“春条”还有“春色满园”“抬头见喜”“出门见喜”,等等。清人绘《万国来朝图》局部。图中有门神与春联,满族人的春联是白色的,入关后,一般老百姓汉化,用红色的春联,但宫廷依然以白色为主。黄历中“吉凶宜忌”的来历

古人过年,实际在正月初一之前就开始了。每到年底,就会有各种充满年味的民俗活动,而其中千家万户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更换“黄历”。我们现在常提到的“黄历”,实际上在古代叫“皇历”,辛亥革命以后打倒了皇帝,才把“皇历”改写成“黄历”。虽破除了封建权威,但在民间,又与传说中的黄帝历混为一谈。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决定中国实行阳历与去除了黄历中迷信成分的阴历并行的制度,按阴历进行农事活动和过传统节日,按阳历进行政治活动和新节日纪念,阳历即公历下附星期,阴历即农历下附节气,这种“新旧二历并存”的日历一直影响到现在。中国古代特别重视天文历法,因为它关系到农业生产。《尚书·尧典》记载尧即位后制定了新的历法,“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而后羿射日,天上出现十个太阳的说法,则是历法乱了的体现。古代新王朝建立后,往往第一件事就是改“正朔”,“正”指正月,“朔”指初一,即确定哪个月为岁首,以表明自己得天时,是天命所归。据说夏代以农历正月为第一个月,商代以农历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代则以农历十一月为第一个月。楚帛书以及秦简《日书》为现今可见较早的历书,而汉代的《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资料的第一部传世历法,它沿袭夏历,以正月为岁首,并且将中国独创的二十四节气分配于十二个月中。我们现在所用的农历或称夏历,就是以《太初历》为基础的。清代徐扬绘《日月合璧五星联珠图》局部。乾隆二十六年(1761)正月初一,观象台钦天监测到“日月同升,五星联珠”的天文异象,据说这是“海宇晏安,年谷顺成”的预兆。

在古代,历法就是统治秩序的象征,因而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不仅设置管理天文历法的机构,还不断组织学者对历法进行更为细致的完善,如唐代的《大衍历》、元代的《授时历》等。根据历法排列年、月、节气等,以供查考的工具书被称为历书。前一年年底,朝廷会选定一个日期,颁布下一年的历书。如清代,每年十月初一,朝廷就会向天下颁布次年的历书,用于指导百姓的生活。《燕京岁时记》记载:“十月颁历以后,大小书肆出售宪书,衢巷之间也有负箱唱卖者。”目前所见,唐代太和九年(835)已有木板刻印的历书出现了。因为历书是由朝廷颁布的,所以人们又将它称为“皇历”。朝廷的“皇历”不仅有这一年的历法,还有风水、禁忌等。先秦以来,择日与风水也是历法的一部分,不论祭祀、移徙、嫁娶、丧葬、出行、上官赴任、修造动土,乃至洗发、沐浴、裁衣,都要先择吉日而后行。王充《论衡·讥日篇》说:“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岁、月之传既用,日禁之书亦行。世俗之人,委心信之;辩论之士,亦不能定。是以世人举事,不考于心而合于日,不参于义而致于时。时日之书,众多非一。”在古代,有一段时间,干什么事都有专门的择日书,还没有和皇历混在一起。如专门讲祭祀吉凶的《祭历》,专门讲丧葬吉凶的《葬历》,专门讲洗澡吉凶的《沐书》,等等。随着皇历的流行,人们才逐渐在一本历书中将择吉日、易学、星相、阴阳五行等与历法结合起来。我们常见的黄历中的“吉凶宜忌”,其制定依据是什么呢?第一,根据五行、天干地支,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数术文化中最基本的符号,也是“择吉”的主要依据。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单对单,双对双,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每一天也对应着一个基本单位,如甲子日,后面就是乙丑日。此外,人们又将天干与五行对应,如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将地支与五行对应,如亥子属水,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辰戌丑未属土。五行又是相生相克的: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于是就又形成了天干与地支的相生相克。古人认为如果是“干生支日”,那么就是“上吉”,如庚子日,天干“庚”五行属于金,地支“子”属于水,金生水,这一天就是大吉;如果是“支生干日”,就是小吉;如果是“干克支日”,就是小凶;如果是“支克干日”,就是大凶。第二,根据二十八星宿来择吉。古人将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分成四方: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又将二十八星宿分为十四个吉星,十四个凶星。最初是根据天象位置,如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的时候,正好指在“角”星上,寅月就是正月,是干支历中的第一个月份。古代干支历法以甲子年为开头,六十年一轮回,所以“甲子年”的正月初一便为“角”星当值,那么,正月初二就是“亢”星当值,正月初三就是“氐”星当值,依此类推。古人发现,当危宿当值的时候,天灾人祸就特别多。就靠着这样的“大数据”总结,形成了星宿的吉、凶,也就形成了每日的吉、凶。清人绘《危日燕坚镡》。危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危宿,日是七曜之一,燕子是与星宿相配的二十八种动物之一。后来二十八星宿又逐渐神秘化,每个星宿成为了“神煞”,有了自己值班的日子。如果这一天恰好是某吉星神值班,那就是吉日了。《红楼梦》第三十六回中宝玉挨了贾政的打,贾母说“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这正是把宝玉挨打与星宿吉凶联系了起来。第三,以“建除十二值”作为吉凶的依据,这也是最常见的判定“宜忌”的依据。古人定了十二个字,轮流值日,周而复始,即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淮南子·天文训》说每年从立春后第一个寅日起为“建”日,后面就是“除”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每一日人们又不断加入一些认为吉凶的人事。如“建”日一般主吉,可以祭祀神灵。“除”日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大吉,故很少有不宜之事。“满”日,旧书云:此日只宜祭祀、祈愿,其他均不吉利,特别是赴官上任、婚姻嫁娶等不宜取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祖先已经是圆满之人,所以宜祭祀,而去求官或者结婚都得有空缺才行,这一天既然位置满了,就不容易成功。其他的字也都有其延展的意思,如“平”日,此日表示平平,对于老人来说平平安安就是福,对于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则未必是合乎心意的好日子;“定”日适合干能固定下来的事情,如定协议;“执”日则适合干执行力强的事情,如建房子、植树;“破”日不可以做任何事情;“危”日可以攻击盗贼;“成”日可以计划事项、办理大事情;“收”日可以买卖、娶妻;“开”日可以拜见上司;“闭”日可以开掘池塘,等等。古人就这样根据每天不同的字的意思,形成了今天干什么吉利,干什么不吉利的“宜忌”了。道教还有观星择日的依据,认为天上有九星:妖星、惑星、禾刀、煞贡、直星、卜木、角己、人专、立早。这九星也是有吉有凶,每日有一星值班,轮流反复。《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出发前,唐太宗就命人给他选了一个吉日,“有钦天监奏曰:‘今日是人专吉星,堪宜出行远路。’”此外,人们某天干成了某事,于是就渐渐形成了某日适合干某事的惯例,这也是“宜忌”来源的一种。再有,原来专门研究某日适合干某事的书,以及民间的一些说法,也渐渐与天干地支形成的吉凶结合了起来,如民间流传的《彭祖百忌》就讲了一些日常禁忌,这也是黄历中“宜忌”的依据之一。因为各个地方制定吉凶宜忌的根据不同,也就出现了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说法。从根本上来说,这些都是封建迷信。到了后来,更是不良市场竞争下一些人的故弄玄虚罢了。皇历是百姓日用之物,市场需求极大,民间出现大量私自刻印的现象。为了市场销量,民间人士又在皇历中大量加入自己理解的民俗中的禁忌及趋吉避凶的相关规则和内容,并称其为“秘传”,或某某仙人、名师的嫡传,等等。这实际都是利用了民间业已形成的看日子出门的习惯。因皇历每年都不一样,一年一更新,如果拿着去年的皇历来查今年的历法,肯定不对,于是“老皇历”就成为因循守旧的代称。民国八年《营业写真·卖历本》,写有“历本也须改花样”等字样,体现的是人们对多种形式历本的审美追求。

如今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用挂历以及黄历的人越来越少了。过去在新年伊始时,几乎家家都会换上一本封面上印着财神的黄历,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然,现在在一些地区,如台湾、香港依旧有使用黄历的习惯。这些黄历,内容依旧很丰富,最基本的是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还包括二十四节气与星期,日常禁忌、诗词歌赋、风土人情、妙语箴言,等等。黄历中的内容虽然有的属于封建迷信,但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反映的则是中华民族的择吉文化。摈除其中的迷信因素,老黄历中又包含着很多艺术性的作品,因而至今在民间还活跃着收藏老黄历的活动。总之,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诸多的风俗习惯,除了我们熟悉的贴春联,换黄历也是节日标志性活动之一。但要说明的是,黄历中的干支纪年方式,如“丙戌年”“丁亥年”,实际都是从立春算起的,而非农历正月初一。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去年是狗年,今天正月初一了,农历新的一年开始了,但还没有立春,那就还是狗年,过了立春才是猪年,也就是说,如果恰好有人立春前出生了,那么他的属相就是狗,而非猪。当然,因为春节与立春时间相距很短,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选择属相。

摘自赵运涛著《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2021年7月出版,有删节

2023正月十四出门好还是十五好

正月出行是是常见的事情,毕竟一到十五年也就算过完了,大家都开始出门打工,但是大家为了图个吉利在出行之前人们还是会看日子适不适合出行,一起看看2023正月十四出门好还是十五好。

2023正月十四出门好还是十五好

如果可以不建议大家这两天出门,因为作为元宵佳节前夕,是很讲究一家团聚的,如非必要就守在家中,帮忙准备过节的事情吧。不过非要出远门,那就查询黄历是否是出行吉日,如果是就可以出远门,在出远门前要做好出行准备。

正月十四出门打工怎么样

每天都有无数的人出行,出行是人们的常态。为出行挑选一个吉日可以让出行变得更加顺利。挑选大吉大利的日子,才能让以后的出行更加顺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挑选一个适合出行的黄道吉日想知道正月十四适不适合出门,可以翻翻老黄历,若是黄历上说忌出行,那么今年的正月十四不是一个出门的好日子。

正月十四出门打工日子好不好

正月十四出门打工日子好不好是很多人在问的,毕竟日常生活中每一天的宜忌不同,有些日子适合结婚,有些日子适合出行,所以想要挑选适合的黄道吉日,我们就要具体查询到每一天黄历宜忌如何,若是不根据年份,只根据日子来查也可以得到相应答案。

来源:网站q2d

作者:墨狸

注:小编发表此文主要用于传播信息和为广大读者拓宽信息来源,若小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利,请持证明与小编联系,小编会在第一时间维护您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