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一个姣字南北文化绝然不同的解释
同是一个姣字南北文化绝然不同的解释
广府俗语:“姣婆多亲戚,姣佬多人识” ,大意是说放浪的女人跟很多人上床,有很多露水夫妻,当然就多亲戚了。姣佬的意思差不多,可能是说这种男人的人脉广,艳名远播。粤谚又有:“十个女人九个姣,唔姣嗰个面皮巢。”(十个女人之中起码有九个爱美丽,不爱美丽的那个是老太婆。注:“面皮巢”,指脸皮像鸟巢一样)。
姣,按照《香港粤语词典》的解释,形容女性搔首弄姿,对男性态度轻挑,含贬义,一般称“发姣”,语气重一点的,曰“发姣发扽”,更重一点的是\"姣尸(或“死”?)扽笃”。“发姣”的女性称“姣婆”。姣又读haau4(孝),《广韵》胡茅切《集韵》《正韵》何交切。淫也。 如姣婆,指浪女人,发姣,指浪荡、放荡。
\"发姣”,原写为“发鲎“。因“鲎”字太难写而多采用“姣”字取替(但荃湾有条街名就是“鲎地坊”,却不能改成“姣地坊”)。鲎,原本是最古老的甲壳动物,又名“马蹄蟹”、“夫妻鱼”。鲎(hòu),俗称爬上灶、夫妻鱼、鸳鸯鱼,东方鲎等。鲎起源甚早,被称为活化石。
可是,这个“姣”字,普通话读JIAO,形声。从女,从交,交亦声。“交”指“相交”、“相错”。“女”和“交”联合起来表示“仕女比美:站位相交、走步相错”。本义:仕女比美之优胜者。引申义:容貌体态美好。姣拮美好。
北方人的字义解释:形容美丽,体态健美,例如容貌美丽,面目姣好。平时对受欢迎的、漂亮的、或迷人的姑娘、称之为姣姣者。最突出、名列前茅的人,也可称为姣姣者,如:\"他是我们班的姣姣者\"。
而广东人却用来骂不守妇道的女人,用“发姣”来形容女人发“春”,相当于北方人说的“骚”字,所以这个在北方话属于褒义的字,来到广东属于贬义词,南北文化差异也不只这个“姣”字那么简单。(聂巨平)
女生名字带“姣”的恶意,广东本地人才懂得,揭开多少父母的无知
“穷养儿,富养女”,并非单独指金钱方面,更多的是精神层次的财富,让男生从小经历更多的挫折与挑战,让女生开阔眼界见识更多的世面等,才能够为学生传输更正确且端正的教育与三观。
名字作为父母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往往也蕴含着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寄托,但并非所有的子女都能有着好的名字,就好比招娣、盼娣等,光是从名字上便能够感受到满满的“恶意”。
女生名字带“姣”的恶意,广东本地人才懂得,揭开多少父母的无知从学生的名字也能反映出家长的思维与想法,同时还能代表家长的文化水平,但若是明明有好的名字不取,却偏偏故意乱取名字,那可见父母的恶意有多么大了!
素质教育的发展,年轻家长也越来越多,自然也更重视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取名一事,也恨不得把字典“翻烂”,想给学生取个更朗朗上口的名字。
但女生名字带“姣”,看似取自“美人”的意思,但只有广东本地人才懂得,“姣”字有多大的恶意,姣在广东话里同“骚”,形容女人行为举止不安分的意思。
而一位女生表示自己名叫“刘贱姣”,也很难想象是什么样的父母,会给孩子取“贱”,就连姣也有着很大的恶意,也让女生总是感到自卑,只想长大快点改名字。
而女生名字带“姣”的恶意,也揭开多少父母的无知,有家长给女生取名“贱女”,其含义也可想而知,可见“重男轻女”在某些地区依然存在,也让人不寒而栗。
还有的名字叫“来弟”,与招娣、盼娣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含义更是让人没眼看,也让网友直呼:这是家里有“皇位”要继承吗?至于吗?
还有的网友表示,妹妹的班里有个女生名叫“夏地狱”,真的不懂家长是咋想的,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恶意!
而再看这些“恶意”满满的名字,也会成为学生的“心理阴影”,更何况改名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年龄越大改名也越困难,也让很多学生深受名字的困扰。
家长给学生取名时,还需注意哪些因素?每个家长的想法不同,对待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也并不相同,不可否认的是,依然有“不爱子女”的父母的存在,甚至还有的家长无知不自知,也属实叫人嗤之以鼻。
家长若想要为学生取个好名字,可以多利用古诗词,或是水果、植物或药材等等,或是结合父母双方的姓名等等,总好比招娣、盼娣要好得多,更何况都2023年了,家长乱取名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
笔者觉得,带有恶意的名字留着也毫无意义,不改还留着“过年”吗?而学生也要保持清醒,别受家长不良思维所影响,尤其是面对家长莫名的恶意,也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并充分保障自身权益,以免自身安全受到威胁。
但若是家长对学生抱有太多的“恶意”,那显然也是不被允许的,说不定还会接受法律的制裁,所以家长可别明知故犯!
家长“乱取名”的背后,反映出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别大意高知家庭与普通家庭之间的差距,从学生教育上便有着深刻体现,而且学生的名字也会更加有深意,尤其是家长没多少文化,自然学生名字也不会有太深刻的意境或内涵,更别说是取自“古诗词”之中了。
家长也需提升自身文化水平,走在教育的前端与潮流,并且对学生教育更加重视,而不是“只管生,不管养”,尤其是将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情强加到学生身上,那也是没有道理的事情,毕竟学生不是家长的“附属品”。
而且家长也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好的名字不光能在班级中占优势,就业也是如此,而且结婚生子时也是同等道理,但若是故意取带有“恶意”的名字,那也别怪学生会怨怼家长,那也是家长自找的麻烦!
写在最后:名字伴随着人的一生,而家长给学生取名时也别犯糊涂,更别恶意乱取名,那毁掉的不仅是学生,还有自己,毕竟家长与学生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若是学生名字不好听,那也会被他人议论,家长可别“引火烧身”!
话题:你的名字是否有其他含义?
记得点一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啦~
(图片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粤语“发姣”一词的来历你知道吗?鱟、爨、糴这三个字你知道吗?
海洋鱼类有一种粤语称为“鱟”的动物,又名马蹄蟹,甲壳如盔,尾齿如剑,有一条尖长的利须。据考证“鱟”属于三叶虫科,有五亿年历史,至今保留的貌状,与五亿年前一样,因此“鱟”公认为地球最古老,为生物学之活化石。
由于“鱟”繁殖时,是雌方主动,每攫雄性而接合,所以粤语中指女性主动喜欢男人而情挑之,谓“发鱟”,用一个“鱟”字,借喻“发春”、“发情”、“发痒了要男人”之直白,很含蓄。因为笔划繁多,渐变成“发姣”。
粤语中有许多如“鱟”一样的活化石,是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来,随着普通话教育推广,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孩子们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说普通话,众多如“鱟”一样中国粤语文化字词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希望相关教育部门、文化部门能重视该问题。
“爨”字现在比较少用,该字在广府话中读作“串(cyun3)”,即“煮食”。在三国魏时张揖撰的《廣雅》有註:爨,炊也。南唐徐锴《说文繫傳》: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昔日的商户多有供膳食,雇请伙头煮饭,称为“开火爨”,伙头即厨师。但时至今日许多商户都甚少自开火爨,取而代之的是叫外卖。
讲开饮食,在广府俗语中有一句话叫“你有牛白腩,我有荔枝柴。”牛白腩亦称牛腩,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鬆软肌肉,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分有坑腩、爽腩、腩底、腩角、挽手腩等。由于牛腩肉质较粗及带有筋,所以需要用较长时间烹调,才可入味及够软身。
在旧时未有燃气、煤气、石油气的年代,煮食都是用柴。用荔枝树的树枝做的荔枝柴,因为火力较强劲及耐烧,用来焖牛腩就最适合,所以就有“你有牛白腩,我有荔枝柴。”的俗语,意指实力相当。
粤语之古雅,是其中的化石和结晶,俱有出处。譬如粤语有一词叫做“糴米”,老一辈的广府人就会记得这个词(“糴米”买米)。这个“糴”字,粤语发音近似“笛”。左边从“入米”,也就是说:米快吃完了,要去市场买米入货了。
古时候中国是时有飢荒的农业社会,因为惧怕饥荒,奔走于米粮,世代遗传总有点慌张仓皇的心情。所以这个“糴”字有一点紧张求援的意思。史记里讲晋朝:“四年,晋饥,乞糴于秦。”晋国闹饥荒,向秦国要粮食求救。左传:“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糴宋、齐、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