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李雨函名字代表什么(李雨函)

李雨函名字代表什么(李雨函)

保送清华、直博人大!河南超级“学霸团”火了,颜值高,成绩更好!

随着9月的到来,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渐渐开始返校,而对于新入学的“小萌新”们来说,一段全新的求学之路也在眼前缓缓铺展开来。理想像星光,在高处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但在星光之外,人们也需要一些源自榜样的火光,驱散路途中的黑暗。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有这样一群榜样青年,他们的经历是如此耀眼,不断激励着一批批“后浪”奔涌向前。今天,小编就把这些优秀保研人的故事讲给你听。

以不变应万变,有舍有得——李雨函

李雨函,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新闻实验班2017级本科生。绩点:3.74/4.0,获国家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一、二等奖、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在校期间获2020年“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第七届铁塔记者节”系列活动二等奖、青年摄影网“发现青春,记录生活”第一届青年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奖、“第八届铁塔记者节”系列活动一等奖等奖励。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继续深造。

李雨函认为在保研准备中要有舍有得,提前做准备,在时间安排上做权衡。专业基础要打牢,同时关注时政和社会热点。

水滴石穿,功不唐捐——陈宇恒

陈宇恒,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新闻实验班2017级本科生。绩点:3.78/4.0,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两次)、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在校期间参与大学英语短剧大赛、“我和我的祖国”征文大赛、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啦啦操大赛等多项活动并获奖励。现已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博连读。

陈宇恒一入校就下定决心走保研之路,他认为保研是一场长跑,“绩点为王”。同时,他坚持每日学习英语,并通过劳逸结合、自我鼓励来建立自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徐丽娟

徐丽娟,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绩点3.94/4.0,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两次)、河南省三好学生、校三好学生(三次)、校优秀学生干部(三次)等荣誉。在校期间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第17届秋季赛营销策划类国家级金奖、“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公益广告创作征集活动”国家级铜奖、2019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C类二等奖等奖励。现已保送至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继续深造。

徐丽娟一入校便锁定了保研目标,她说保研是场信息战,要随时关注各大高校的消息动态。同时,在面试时也要熟悉自己的每一份材料的每一段内容。

时不我待,早早起程——张学铭

张学铭,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绩点:3.82/4.0,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校三好学生等荣誉。在校期间获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第三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汉译英组特等奖、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赛优秀奖、“普译奖”全国大学生写作比赛本科组优秀奖等奖励,现已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继续深造。

张学铭认为保研越早准备越好,她从大一起便开始了解保研政策、确定保研主攻方向,并积极准备。她说不同院校的活动召开以及考察模式不同,需提前了解、做足功课。

全面发展,单点突破——赵洋凡

赵洋凡,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绩点:3.74/4.0,获校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三次)、校三好学生(两次)、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在校期间获第十五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三等奖等奖励,现已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继续深造。

赵洋凡认为保研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履历,找到自己的独特点和闪光点。与此同时,也不能忘了提高自己做学术的能力。

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张恩雨

张恩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绩点:3.78/4.0,获国家励志奖学金(连续三年)。在校期间获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郑州大学选拔赛一等奖,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微电影专题入围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优秀奖等奖励,曾前往河南日报、河南省台都市频道实习。现已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继续深造。

张恩雨认为保研最重要的是成绩排名、英语水平、科研情况这三项。同时他说大一到大三的每一个学期都很关键,要有吃苦的准备和决心。

大学是最美好的时光,这个阶段有着最低的试错成本,也能最高效地积累知识和本领。希望每一位郑大学子都能以这六位“保研人”为榜样,明确目标,然后为之努力,拥有一段明明白白的奋斗青春。当你选择了全力奔跑,就一定能在远方遇见彩虹!

拓展阅读: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前身是1984年4月成立的郑州大学新闻系。2014年6月,新华通讯社与郑州大学签约共建穆青研究中心;2014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与郑州大学签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是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

学院新闻传播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现有4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其中,新闻学专业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新闻学、广告学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新媒体公共传播获得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平台资助;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新闻传播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与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接收本、硕、博等层次留学生在院学习。

欢迎关注"郑州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郑州大学的精彩资讯!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郑州大学招生网、青源志愿服务中心

4万年前,水洞沟人是怎么生活的?

◎ 采写丨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实习生 李雨函

◎ 策划丨赵英淑 林莉君 滕继濮

盛夏的西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射向大地,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郭家龙就已经爬上了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附近的最高处。

“太阳没升起前,光线是最柔和的。”为了获得珍贵的影像资料,郭家龙前一晚专门住在了考古工地。

水洞沟遗址有考古工作者造访的历史百年可溯。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去往内蒙古鄂尔多斯调查研究古生物的途中,偶然发现了这里蕴藏的大量旧石器、动物骨骼化石等。他们便留下来,进行了为期12天的考古发掘。

这次偶遇让水洞沟遗址横空出世,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序曲,从而纠正了“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

水洞沟遗址公园。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一个世纪以来,水洞沟遗址共进行了6次大规模的发掘,发现12个旧石器遗址点,构成了分布于边沟河两岸的遗址群。古人类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石器、骨器、装饰品、动物骨骼化石、火塘等数以万计的遗物、遗迹。

距今4万年至1万年左右的漫长岁月,水洞沟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百年来,其神秘面纱正被徐徐揭开。

1

读一本“地书”

驱车出银川,一路向东。

黄河贯穿平原,奔流不息;沙漠覆盖大地,绵延不绝。到了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遗址就在眼前。

人类起源于何地,又是如何在世界留存脚印的?这是考古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

“考古工作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是发掘研究深厚地层里的遗物和遗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主任高星说,“我们把这称之为‘地书’。”

层层叠叠的地层是一张张“书页”,而地层里的遗物和遗迹,则是书写远古历史的“文字”。

“通过解读这些‘文字’,我们对水洞沟人的生产、生活、行为方式有了一定认识,也知道了他们当时面临怎样的资源环境条件。”高星说。

郭家龙详细介绍第1地点的地层分布。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北京人、蓝田人、山顶洞人,很多人通过中学历史课本知道了他们的名字;然而,关于水洞沟人,见不到只言片语。

“在大学的专业课上却不是这样。”宁夏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李昱龙,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本科一路读到了博士。站在专业角度,他强调,水洞沟人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群体。

走进遗址公园,一块硕大的石头上,“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字样赫然在目。

水洞沟遗址的芳容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就打消了对于中国是否有旧石器文明的质疑。

1923年的那次发掘,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总量达300公斤以上,鬣狗、羚羊、牛、犀牛和马等均见其踪。

在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出土了大量使用勒瓦娄哇技术的石器。勒瓦娄哇技术是古人类制作石器的一种技术,最早发现于法国,盛行于整个欧洲及西亚中亚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20万年到3万年左右。

该文化性质的遗址在我国非常罕见,只有3处,另两处分别在内蒙古和新疆,都是2012年以后才被发现。而这一“舶来品”早在八九十年前就现身水洞沟遗址,从侧面印证了东西方人类之间的交流与迁徙。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水洞沟遗址的考古工作自此按下了“暂停键”,直至新中国成立。

第1地点出土的石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1960年,我国和苏联古生物考察队联合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这也是中国学者第一次发掘水洞沟。

1963年,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的开拓者裴文中,带队前来进行了又一次发掘。正是这次发掘,考古队员首次发现了第1地点包含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组不同的地层。

“这里不仅有旧石器时代文化,还有新石器时代文化,说明人类文明在这里是持续发展的。”李昱龙说。

1980年,为了进一步探索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的文化内涵,宁夏博物馆和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考察队进行了联合发掘。在38天的时间里,共发现了6700余件石制品和古生物化石标本。

2003年,水洞沟遗址迎来了陪伴它最久的朋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高星带领着他的团队进驻宁夏,两个研究所开启了长达20年的合作。

随后5年,他们发掘了水洞沟遗址第2、3、4、5、7、8、9、12地点。中国旧石器考古发掘的新方法、新理念,首次得到大规模运用。

李昱龙称,这是在“摸清家底”。

2018年至2022年,考古工作者又对第1地点进行了大规模系统化发掘,目前相关研究工作仍在继续。

这一次,考古人员彻底明确了第1地点地层的堆积序列,从中采集了大量测年样本,出土了包括火塘、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共计1万余件。

2

那些前尘往事

犬牙交错的土石,光滑平整的剖面,清理完毕的水洞沟遗址第1地点,掩映在茂密芦苇之间。

只有一层一层不规则的“花纹”,昭示着古人类生活的印记。

第1地点掩映在茂密芦苇丛中。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别看这里现在荒芜,在距今4万至3.8万年左右,水草可丰沛呢。”郭家龙告诉记者,据研究推断,如今的边沟河在当时是一片古湖,水洞沟人在这里制作石器、狩猎动物、采集植物。

水洞沟人在此生存的时候,正值全球环境变化较冷时期。水洞沟又位于毛乌素沙地边缘,所以有很多沙地、丘陵、草原。同时,水洞沟还处在黄河边上,又有很多湖泊。其地势是盆地,还有很多湿地和水塘。

环境如此多样,造就了水洞沟局部动植物资源富集的生态条件。

“我们从遗址里发掘出很多大型哺乳动物,骨骼都比较破碎,有工具切割的痕迹,这是人类狩猎然后敲骨吸髓,充分食用和利用了这些动物食物资源的结果。还有一些动物骨骼被人类作为原料加工成工具和武器。”高星说。

在利用植物资源方面也是一样。

考古人员在地层里发现了孢粉和植物果实,通过对现生植物观察发现,附近应该有二三十种可食性的植物食材,水洞沟人工具上的残留物也表明了这点。

丰富的风化岩石是远古人类制作石器的原料,主要是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岩。“这些材料对他们的生存非常重要,这也是4万年以来人类不断在水洞沟生存演化的原因。”高星指出。

然而在距今2万年左右末次冰期的高峰期,水洞沟没有人类居住的痕迹。因为气候特别恶劣,他们迁移到了更温暖的地区,气候转暖后又回到了这里。

与第1地点隔路相望的是第2地点,走路只需短短几分钟。可是在几万年前,水洞沟人花了万年才“走完”这段距离。

第2地点的规模不像第1地点那么大,时间为距今3.3万到2.7万年左右。从中出土的遗物的意义不容小视。

考古工作队对第2地点进行清理工作。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水洞沟人在这个地方有一些非常特殊的行为,比如说集中聚落式居住。

“这跟后期的定居还不一样,我们的证据就是在第2地点还有其他地点发现有密集分布的火塘。这表明在一定时期,人类在这里生存且具有一定规模。”高星说,“水洞沟人的技术也在变化。”

“这一时期,他们所运用的技术是小石片技术,这是中国本土连续进化的一种石器技术,与100多万年前北京猿人所使用的技术一脉相承。”李昱龙解释道,“本土延续进化的特点也标志着中国现代人的起源。”

高星特别强调,用火在这个地方非常出彩。

水洞沟人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把一些石头放到火里烧烤以后,石头质地结构会发生改变,然后制作出规整锋利的石器。

“用火来改造原料是一项重要发明,后期陶器制作、金属器物制作都是这种技术的延续。”高星补充道,“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明技术的开端。”

技术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审美能力的提升。

第2地点的古人类已经出现了典型的现代人的行为特征——利用鸵鸟蛋壳加工装饰品、制作骨器、石器原料热处理等等。

第2地点出土的鸵鸟蛋壳装饰品。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两个地点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以吴新智院士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的“中国现代人起源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论断。“虽然近在咫尺,但目前并没有发现第1地点和第2地点之间的联系,这也是未来探究的一个方向。”李昱龙说。

第12地点的发掘,则将历史的扉页翻到了距今1.2万至1万年。

这一时期的水洞沟人,狩猎采集行为越来越复杂,食谱愈加丰富。除了大型哺乳类动物,小型哺乳动物如兔子及水生动物、贝壳,也成了他们的采集对象。

水洞沟人并非纯粹的茹毛饮血者。他们知道将石头放在火上炙烤,再把滚烫的石头放入水中会让水迅速升温沸腾,沸腾的水便可以用来烹煮食物。

这是中国唯一能够证明“石煮法”被古人类应用的遗址。而古人类获取食物的手段更加先进、处理食物的能力更加复杂,业内称之为“广谱革命”,即农业产生的必要条件。

3

考古不是“刨土豆”

年代的久远,科技的匮乏,都一度是掣肘水洞沟遗址发掘的重要因素。

“以前受科技手段所限,德日进和桑志华在发掘过程中主要以文物石器、动物骨骼为主,至于微小的标本采集以及遗物的空间分布,根本无从谈起。”带记者参观的路上,郭家龙忍不住慨叹。

1980年,宁夏考古工作者有了新的“伙伴”——各种科技手段隆重登场。随着铀烯测验方法和碳十四测量方法被首次运用,考古工作者第一次获得了水洞沟遗址相对科学的年代数据。

如今的水洞沟饱经风雨侵蚀,曾经的它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要想探究,必须依靠科学方法。

植物孢粉分为孢子和花粉,虽然用肉眼难以看到,但可以保存很久。孢子和花粉的外壳非常坚硬,既耐盐碱又耐腐蚀,在几万年的地层中形成了孢粉化石。不同植物的孢粉有着不同形态。通过采集植物孢粉,可以将这片土地上曾经生长过的植物逐一铺展开来。

在第2地点的考古研究中,考古工作者就大量使用了植物孢粉研究技术。他们将土层从上到下划分为47个连续的孢粉层,逐一观察发现,第2地点在旧石器时代地貌的总体特征是荒漠草原。

当然,孢粉由于轻、小等特点,即使在这里发现了某种植物的孢粉,并不能百分百确定它就是“土著”,也有可能是“移民”。

第2地点发掘现场。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步入新世纪,水洞沟遗址开启了连续性发掘期,新理念、新方法的运用成为主旋律。

“没有无人机之前,想拍一张遗址的整体空间分布图,要爬到很高的梯子上。想拍一张包含遗址周围山川河流关系的大范围照片,更是难上加难。”郭家龙说,“自从有了无人机,这些都不是事儿。”

在新一轮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不再只关注单个文物,而是侧重厘清文物之间的空间关系,从而描摹出水洞沟人生活的空间蓝图。

“我们发掘到的文物是不能动的,等清理出一个平面,要进行拍照、测量、绘图,才可以将它们彻底发掘出土。”李昱龙说。

空间分析理念像是一根引线,将水洞沟遗址的各个文物串联起来,让散落满地的“珍珠”重新各归其位,成为美丽的“珠串”。

于现代考古而言,最重要的是真实科学地记录。

“不能老想着要挖出什么。这不是刨土豆,你挖一个就装一个。”李昱龙笑着说。

第12地点出土的动物骨骼。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全站仪被首次应用在水洞沟遗址考古当中。它像是一台超能的摄像机,将水洞沟人生活的场景复原。

遗迹发掘出来,利用全站仪给遗址建立一个三维坐标系,明确每件遗物的位置及遗物之间的相对位置。遗物的长度、倾向角、埋藏深度一一被测量,包括是否受过流水的影响、经历过地震,都能精准展现。

通过全站仪,考古团队建立了关于水洞沟第2地点遗物立体分布的数据库。这对于管窥水洞沟人的生活无疑是重要之举。

全站仪的应用对考古发掘工作来说已然是一次跃升,数字化发掘更让它搭上了科技的快车。精妙之处在于,以前只是单纯地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现在则将它与数据库、3D建模系统连接在一起。

考古发掘现场测量到的点,立刻通过电脑转移到数据库,再辅以拍照、摄像等,一个立体的遗址模型便做好了。并且每一次发掘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可以通过电脑整合在一起,待发掘完毕时,整体的三维模型及遗物遗迹数据库即可呈现。

在水洞沟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旧石器考古发掘和研究方法,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数字化发掘流程。目前,这一工作流程也正从水洞沟走向全国。

4

遗憾的魅力

“有些遗址一辈子都挖不完。水洞沟发掘到今天,我们还有遗憾。”留驻考古工地的郭家龙,戴着一顶遮阳帽,面庞黝黑暗沉。

天刚亮不久,考古工作队就在第2地点发掘现场开始忙碌。科技日报记者 王迎霞 摄

他与水洞沟已经朝夕相伴了10个年头,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石,都已经深深刻入了他的脑海。

“印象最深的是清理火塘,因为火塘周围遗物分布特别密集。”那也是郭家龙第一次在水洞沟清理出文物,欣喜自不待言。

另外一次令他久久难以忘怀的,就是发掘出马鹿牙齿。带有钻孔的马鹿牙齿装饰品彰显了古人类的审美能力,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郭家龙当时就意识到,“这可不得了”。

因为特殊的石器技术,不同时期的人群变化,复杂的环境演化背景,水洞沟遗址成为中国北方乃至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对解决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东西方文化与人群交流以及农业起源等一系列国际重大课题有着重要作用。

2021年,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之际,水洞沟遗址入选中国考古“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正如郭家龙所说,遗憾也是一种魅力,水洞沟仍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世人探索。

旧石器时代人类流动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迁居式,另一种是后勤式。迁居式就是不断搬迁,在某一地点短期居住,与游牧民族的营地相似;后勤式则是古人类建立较大的“后勤大本营”,虽然去往不同地方狩猎采集,会建立小的营地,但终会回来。

“在第1地点发现了古人类生活的聚落,但并不足以说明他们在此定居。水洞沟人是何种流动方式,仍是考古学界的重要课题。”李昱龙说。

第12地点出土的热处理石制品。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尚未发现古人类化石。

早些时候,虽然在第1地点修路的过程中发现过一块人的头骨片,但不是正式发掘出来的。由于脱层,它的时代不是很清楚,而且骨骼较小,不能对其形态进行研究,对遗传信息很好地提取分析。

“未来,假如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地层里找到人类化石,那么水洞沟人到底是本土人,还是有一定混血或者是有外来人群的迁徙共同演化成我们今天的人类,应该会有眉目。”高星的语气柔和而坚定,“我们肯定会继续发掘研究。”

水洞沟遗址不仅是考古研究的宝地,更是一个野外的“课堂”,包括郭家龙、李昱龙在内的年轻人都从这个“课堂”走出。

自2003年开始,水洞沟遗址考古队就注重对旧石器考古研究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年进驻的队伍,除钟侃和王惠民两位年龄较长的专家外,其他均为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

这一工作模式也使得水洞沟遗址继周口店遗址后,成为我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又一个人才培养基地。从水洞沟走出的新一代学子,许多已经成长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中坚力量。

在第2地点,郭家龙正在指导工作队对一些沟隘的边边角角进行抢救性发掘。他透露,目前水洞沟考古发掘的面积非常有限,地点也非常有限。

这恰好与高星所言相吻合。“一方面是力量有限,这种精耕细作的发掘,进展非常缓慢,假如发掘面积很大,根本做不过来;另一方面就是要把更多遗产保存下来,留给后代学者,因为到那个时候,他们会有更好的科技手段和研究能力。”

“留下大量空间,也是为未来的发掘研究奠定基础。”高星说。

几万年来,风吹过又走,雨下过又停。读懂水洞沟,中国考古人在努力,剩下的交给时间。

科技日报•深瞳工作室出品

来源: 科技日报

青年阮演奏家李雨涵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 《山海经·她语》

10月22日,青年阮演奏家李雨涵携自己的中阮演奏作品专辑《山海经·她语》亮相爱乐汇艺术中心。作为李雨涵首张个人专辑,《山海经·她语》用中阮这门中国传统乐器,惟妙惟肖的描绘出了《山海经》这部上古奇书中的精卫、嫦娥和女娲三位不同的女性人物形象。

在李雨涵看来,阮这件乐器的声音比较温和,可甜可咸,可以表达出多样的音乐和音色。“这三个神话人物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特质,而她们所代表的典故和人物形象也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某种精神象征,希望我能以音乐的方式来表达出这种意象。”

2018年,李雨涵曾首演过中阮协奏曲《精卫》,这是她首次接触与《山海经》有关的题材。当时她就想“如果能把这首协奏曲创作成三个乐章的完整的大型协奏曲该多好。”这个想法一直没有被李雨涵淡忘。2019年,北京演艺集团为李雨涵申请到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个人项目的基金。她终于能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这张专辑从敲定选题到最终出版历时将近五年时间。其中三个乐章的中阮协奏曲《山海经·她语》,是作曲家傅章苒与张嘉阳联手,用新颖别致的写作、配器手法,呈现出中国古籍《山海经》里三位经典的女性人物形象精卫、嫦娥和女娲。“在中国民族管弦队当中,中低音的声部的填充就是靠我们的阮声部。”在李雨涵看来,阮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音色看起来没有那么多个性化的特点,但是又离不了它。因此,用阮这件乐器既可以表现精卫的灵动,又可以表现嫦娥的优雅和大地之母女娲的宽广。

除了这首作品之外,专辑当中还融合了另外四首作品在其中。用李雨涵的话来说,“十年一剑,五年成辑。专辑中,以《阮仙》思念故人,举《兵圣》体察家国,将《画心》感悟爱意奇闻,用《琴弦上的芭蕾》记录从小弹琴的心路历程。最终以《山海经·她语》汇集而成。同时我也深知,在阮乐传承的这条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

在李雨涵看来,用山海经这类中国神话故事作为主题的协奏曲确实是少之又少,“我希望通过新专辑和新作品,让大家更多的认识中阮这个乐器,也为填补传统文化作品方面的空缺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作为北京民族乐团阮首席,近年来,李雨涵在完成乐团演奏工作之余,不断拓展自己的舞台,也参加了《长安三万里》等动画电影的录音,以及众多音乐剧和综艺节目的录制。对此,李雨涵表示,“我希望我们的阮专业可以走向综合化发展的道路,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这门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乐器。”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给孩子取名字最常用字,看看你家孩子是否中枪?

闺蜜小花刚生了个女儿,她说出院的时候伤口痛是其次,最犯难的反倒是给女儿取名字这件事。出院时必须要向医院提交出生证明的资料,着急忙慌的,她也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其实从怀孕的那刻起,她就已经设想过给孩子取名,取了很多名字,但一直到出院,她都不知道该选哪个好。

最后她给孩子取名叫李雨涵。后来她在重名系统查询到全国有七万人叫这个名字,有男孩也有女孩。但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出生证明已经拿到手,再改名就很麻烦了。

父母给孩子取名时,往往会考虑到名字的吉祥、美好以及是否容易记忆等因素。而在选择名字时,也有人会参考一些数据,例如使用最多的字等。那么,给孩子取名字使用最多的字是哪些呢?

据统计,新生儿名字使用最多的字是“安”、“悦”、“婧”、“怡”、“佳”、“涵”、“雨”、“嘉”、“思”、“舒”、“梓”等。这些字在名字中的出现频次较高,也成为了很多人取名的首选。

“安”字在名字中的使用十分广泛,这是因为这个字本身具有平静、安全、稳定等意义,符合人们对孩子健康、平安成长的期望。同时,这个字也容易搭配其他字形成吉祥美好的组合,例如“安安”、“安妮”、“安琪”等。

“悦”、“婧”、“怡”、“佳”等字则更多地体现了人们对孩子性格的期望,希望孩子拥有开朗、活泼、自信等积极的性格特征。这些字也常常用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美好未来的祝福。

除此之外,一些具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了取名的热门选择。例如“涵”字表示涵养、含蓄,寓意为孩子的内涵与修养;“雨”字则表示滋润、清新,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嘉”字则表示美好、赞美,寓意为孩子的美好品质和成就。

当然,取名并非一定要使用这些常见字,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特殊情况,通过别出心裁、富有创意的方式来为孩子取名,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果能够避开最常用的字那就最好了,重名的几率会小点。

总之,无论使用哪些字来为孩子取名,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家庭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同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良好的风俗习惯,为孩子的未来加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