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962年分手后是谁率先挑起了杨振宁与李政道之间的“杨李之争”?
杨振宁与李政道1962年分手,本着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的原则,他们两人约定都不再对外谈论彼此,对分手的原因守口如瓶。开始几年确实二人都遵守了这个约定,但是后续纷争不断。
二人获得诺贝尔奖典礼照片
随着2010年季承撰写的《李政道传》的出版发行(季承是李政道30年的朋友,不可避免倾向李政道,1962年导致杨李分手的文章也是李政道的好友伯恩施坦撰写的,明显偏向李政道,引起纷争),而且影响较大,多数读者根据该书的记录认为“杨李之争”是杨振宁首先挑起的。
但是,梳理历史史料发现,这场争论的源头开始于李政道。
1979年以前很多科学家告诉杨振宁,说李政道在多个场合提及他们二人合作的诺贝尔奖论文事情,李政道说杨振宁不过是他的一个计算帮手,贡献很小。
杨振宁没有看见真凭实据,就没有理会。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1979年杨振宁在欧洲的一家图书馆偶然发现李政道1970年的一篇演讲录。题目是《弱相互作用的历史》。这篇文章回顾了杨振宁与李政道在获得诺贝尔奖的关键研究中的合作。却很少提及杨振宁在其中的作用。在叙述重大理论发现时,文章连续使用了四个“我”。比如“我假设”、“我了解到”、“对我来说是这样”等等,似乎一切都是我主导的,而研究中的合作者杨振宁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这样的表述因为是完全英文版本,而且是学术会议论文集里面,很少有人读到。
杨振宁看到之后,当然不满,所以他在1983年出版的《杨振宁论文选集》中,在一篇论文的评注里提到了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发现以谁为主的争论,并从此为业内所知。
因此,大家都认为是杨振宁这条注释最先挑起了事端。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史料表明,杨先生长达21年(1962-1983)没有提及“杨李之争”。而李先生只有8年(1962-1970),而且是李政道首先挑起了“杨李之争”,在各种场合提及两人合作细节,贬低杨振宁的作用,拔高自己的贡献。
但是,通过后续杨振宁提供的诺贝尔论文原件可以证明:论文是杨振宁亲手写的,有笔迹和当时打字员凯克小姐佐证。
论文原稿有杨振宁手迹写的公式
对于这样的铁证如山,不知道李政道看见了会作何解释呢?
隋朝、唐朝的亲戚关系、血统问题,本该仇敌的杨李其实是互助互惠
隋炀帝杨广和李世民老爹李渊是表兄弟,李渊是哥,杨广是弟,那杨广自然是李世民表叔了。呵呵,可放在帝王家,这根本不算什么,皇家和高等贵族家庭的联姻很普遍,甚至辈分经常错乱,皇帝和这些家族互爱互杀,都是不手软的。因此,要在皇家里面谈亲戚,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不过,做为个案来说,唐朝李家确实从这层亲戚关系上大获好处,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先说说隋朝杨家和唐朝李家的血统问题。
不管怎么说,杨广、李世民都有鲜卑族的血统,这是没错了。因为,杨广他妈独孤皇后是肯定的鲜卑人,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开国功臣独孤信的七女儿。而李世民的鲜卑血统就更多了,他奶奶(李渊的母亲)是隋朝独孤皇后的四姐,他母亲的窦氏家族虽然自称是汉朝窦皇后家族的后裔,其实是鲜卑纥豆陵氏。然后,李世民还娶了长孙皇后,长孙氏更是拓跋氏的分支,因此唐高宗李治的鲜卑血更浓。
但杨家、李家的父系到底怎么样呢?
隋文帝杨坚应该是纯汉族血统,她母亲吕苦桃是确定的山东女人,他爹杨忠呢,虽然被北周实际开创者宇文泰赐予鲜卑普六茹的姓氏,而且还给他杨家编出一套武川镇(宇文泰、独孤信等都是此地人)的出身,但其实是汉人,而应该不是武川镇人。历史记载,杨忠年轻时游历山东,多半是为了娶亲(吕苦桃)之类的。杨忠的出身应该不高,他娶亲的范围不会太远,因此杨忠多半应该是如今山东或者河南、河北一带的人。至于隋文帝杨坚说他是弘农杨氏,是汉太尉杨彪的后代,这倒是不太可信。但那时候乱认祖宗是常态,不是鲜卑人的纥豆陵氏,也要认汉族的窦氏当祖先吗?杨坚这种作法也无可指摘。
李家父系的血统就很有争议了。陈寅恪先生曾对此有一段考证,说得很在理,几乎很难辩驳。他考证出李渊先祖李重耳就是北魏的将军李初古拔,其子李熙就是李买得。据此,有人就说李家是鲜卑人。其实呢,原书中陈寅恪先生早说了,他估计李家不是陇西李氏,而是赵郡李氏中较为没落的一枝。他们的名字有鲜卑化的倾向又是为什么呢?陈寅恪先生虽没明说,但道理是很清楚的。当时的北方长期处于北魏统治下,北魏统治者赐给汉族臣下一个胡名,便于他们用鲜卑话叫,这是太常见的事儿了。不能因为一个名字,就觉得他们是鲜卑人。当然,李家父系到底是鲜卑,是汉族,这还是不能完全确定的。
然而,不管怎么样,民族从来不是以血统来分的,而是以文化来分的。如今世界上那么多人,几乎就没有完全纯粹的血统,光看秦朝兵马俑与我们当代人长相的差别,就知道到今人大多已经是混血种。无论杨隋,还是李唐,都是以汉文化为正宗的,更何况如今已经没有了鲜卑族,全部融入了汉族以及周边各族之中。
二、再说说,杨李二家的亲戚关系对两家的影响
1、李家借杨家而起。李渊虽然自夸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但是李虎在八柱国中死得最早,和北周开创者宇文泰还有矛盾,战功也不算突出。因此在北周时代,李家比起其他八柱国家并不怎么显赫。若非因为他们与杨家的关系,李家几乎不可能建立李唐天下,还不提他们从隋朝继承的那么多好东西。李渊虽然一再描述,他表弟杨广将他视作眼中钉,想要杀他而后快,然而把他放在太原留守这个重要位置上,让他具有一争天下实力的,正是杨广。其姨妈独孤皇后和姨父杨坚都对李渊很是宠爱,李渊其实是背叛了杨家,结果终究难逃玄武门后父子冷漠的悲剧。真实的李渊,狡诈超出我们的想象,但虎毒不食子,才有了玄武门。
2、对杨家的影响。隋朝末年,杨家失去天下已经是必然的,不是李家,也会是其他的人。因此李渊虽然对他姨妈、姨父有些惭愧,倒也不是不可原谅。何况,进入唐朝后,杨家人屡屡和李家联姻,弘农杨氏对李家的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既有朝堂上的大臣重臣,也后宫中极为重要的女人,杨家借李家,依旧保持着一等贵族的姿态。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本号)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虽好,却易造成父母之间的争端
文|米粒妈妈日记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人在起名上也颇有研究,并且流传至今,尤其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更是写出了很多诗词佳句,值得我们后人去参考和借鉴,例如:诗经、楚辞等等都是现在人取名可以借鉴的不二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上已经不再拘泥于诗词名句,而是更大胆的去创新,一种新的起名方式就此诞生,还引领了起名的新潮流。
这种方式就是“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如果父亲姓李,母亲姓郑,孩子的名字就有可能是“李郑”或者在中间或末尾,加一个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这种方式虽说比较别出心裁,也将父母的姓氏,融入其中,但有时也会遇到尴尬的问题,引起父母之间没必要的争端。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虽好,却易造成父母之间的争端李女士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就因为宝宝的名字和丈夫大吵了一架,丈夫姓杨,那么一般来说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氏,但是李女士却坚持用父姓+母姓的方式来给孩子起名,那么“杨李”放在一起多少还是有些别扭,但是“李杨”放在一起却很通顺,但是“李杨”这个名字,杨先生又觉得有些俗气和普遍,为此两个人在孩子名字上面大吵了一架,最终杨先生妥协了,让孩子随了妈妈的姓。
姓氏组合存在哪些弊端?1. 名字听起来比较生硬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组合,很少有匹配度比较顺口的,就拿王姓和李姓来说组合成“王李或者李王”都不顺口,还有赵姓和周姓,组合的名字“赵周和周赵”也比较生硬,还很难听,所以姓氏的组合虽然比较流行,但是对于很多姓氏局限性非常大,还有些都不能称得上是名字,所以不建议父母用这种组合给孩子取名。
2. 容易影响父母之间的争端
现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以父姓为主,父亲姓王孩子也姓王,而如果利用父姓+母姓的方式给孩子取名,很多父姓都不适合放在前面,就像上面那对父母一样,容易造成父母之间,因为孩子随谁的姓氏而争吵,严重的还会影响父母与老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这种组合最好不要用到比较有争议和冲突的姓氏上面。
3. 容易出现谐音梗
中国的文字寓意深刻,有时候和谐音连起来,就会从名字升级为搞笑的词语,还是举刚刚的例子:爸爸李妈妈姓郑,孩子的名字可以取为“李郑”,虽说看起来比较简单,念起来也不会觉得生硬,但是“李郑”和“立正”有谐音,很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给孩子的童年带来麻烦,所以还是不太建议用这种起名方法。
如何让名字又好听,又不会出现重名呢?1. 尽量在中间一个字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方式不是彻底不可取,要看怎么利用起来,还是举上面这个例子,父亲姓李母亲姓郑,依然可以取“李郑”但是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字,可以取“李郑轩”,这样加上一个字,听起来既好听,又不会重名,把父亲和母亲的姓氏又全部都融合进入非常的有意义,推荐使用这个方式。
2.在结尾加一个字
如果想要孩子的名字变得更特别,又想融合父母的姓氏,还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字,这样即可以避免谐音梗,也能让名字变的更悦耳,拿个明星举例子“蔡徐坤”,就是爸爸姓蔡,妈妈姓徐,如果叫蔡徐一定会很尴尬,但是在结尾加上一个“坤”字,名字立刻就上了一个档次,所以取名也不要太局限,发散思维才会更有意义。
2. 取名尽量为3个字
其实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重名,会给孩子取一些比较个性的名字,例如“王者荣耀、刘小灵通、春秋战国”这样的名字,虽说这样的名字比较有创意,也不容易重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名字是一定会被淘汰的,而3个字的名字到什么时候都是主流,所以切记一定要给孩子取3个字的名字。
结语:
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的关键,好的名字不仅悦耳动听,还能在人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不好听的名字却会让孩子从小失去自信,同时名字作为一个代号,是会印在孩子的身份证件上,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在起名上,父母一定要认真和谨慎。
今日探讨话题:你觉得“父姓+母姓”的组合给孩子取名合适吗?你家孩子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而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米粒妈妈,愿与你共同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记得关注我哦!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虽好,却易造成父母之间的争端
文|米粒妈妈日记
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中国人在起名上也颇有研究,并且流传至今,尤其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更是写出了很多诗词佳句,值得我们后人去参考和借鉴,例如:诗经、楚辞等等都是现在人取名可以借鉴的不二选择,随着时代的进步,父母在给孩子取名上已经不再拘泥于诗词名句,而是更大胆的去创新,一种新的起名方式就此诞生,还引领了起名的新潮流。
这种方式就是“父姓+母姓”,的取名方式,举个简单点的例子:如果父亲姓李,母亲姓郑,孩子的名字就有可能是“李郑”或者在中间或末尾,加一个字,变成孩子的名字,这种方式虽说比较别出心裁,也将父母的姓氏,融入其中,但有时也会遇到尴尬的问题,引起父母之间没必要的争端。
“父姓+母姓”成起名新潮流,名字虽好,却易造成父母之间的争端李女士在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就因为宝宝的名字和丈夫大吵了一架,丈夫姓杨,那么一般来说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氏,但是李女士却坚持用父姓+母姓的方式来给孩子起名,那么“杨李”放在一起多少还是有些别扭,但是“李杨”放在一起却很通顺,但是“李杨”这个名字,杨先生又觉得有些俗气和普遍,为此两个人在孩子名字上面大吵了一架,最终杨先生妥协了,让孩子随了妈妈的姓。
姓氏组合存在哪些弊端?1. 名字听起来比较生硬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组合,很少有匹配度比较顺口的,就拿王姓和李姓来说组合成“王李或者李王”都不顺口,还有赵姓和周姓,组合的名字“赵周和周赵”也比较生硬,还很难听,所以姓氏的组合虽然比较流行,但是对于很多姓氏局限性非常大,还有些都不能称得上是名字,所以不建议父母用这种组合给孩子取名。
2. 容易影响父母之间的争端
现如今大部分的孩子都是以父姓为主,父亲姓王孩子也姓王,而如果利用父姓+母姓的方式给孩子取名,很多父姓都不适合放在前面,就像上面那对父母一样,容易造成父母之间,因为孩子随谁的姓氏而争吵,严重的还会影响父母与老人之间的矛盾,所以这种组合最好不要用到比较有争议和冲突的姓氏上面。
3. 容易出现谐音梗
中国的文字寓意深刻,有时候和谐音连起来,就会从名字升级为搞笑的词语,还是举刚刚的例子:爸爸李妈妈姓郑,孩子的名字可以取为“李郑”,虽说看起来比较简单,念起来也不会觉得生硬,但是“李郑”和“立正”有谐音,很容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给孩子的童年带来麻烦,所以还是不太建议用这种起名方法。
如何让名字又好听,又不会出现重名呢?1. 尽量在中间一个字
其实父姓+母姓这个方式不是彻底不可取,要看怎么利用起来,还是举上面这个例子,父亲姓李母亲姓郑,依然可以取“李郑”但是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字,可以取“李郑轩”,这样加上一个字,听起来既好听,又不会重名,把父亲和母亲的姓氏又全部都融合进入非常的有意义,推荐使用这个方式。
2.在结尾加一个字
如果想要孩子的名字变得更特别,又想融合父母的姓氏,还可以在后面加一个字,这样即可以避免谐音梗,也能让名字变的更悦耳,拿个明星举例子“蔡徐坤”,就是爸爸姓蔡,妈妈姓徐,如果叫蔡徐一定会很尴尬,但是在结尾加上一个“坤”字,名字立刻就上了一个档次,所以取名也不要太局限,发散思维才会更有意义。
2. 取名尽量为3个字
其实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重名,会给孩子取一些比较个性的名字,例如“王者荣耀、刘小灵通、春秋战国”这样的名字,虽说这样的名字比较有创意,也不容易重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名字是一定会被淘汰的,而3个字的名字到什么时候都是主流,所以切记一定要给孩子取3个字的名字。
结语:
名字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的关键,好的名字不仅悦耳动听,还能在人与人初次见面的时候给人留下好的印象,而不好听的名字却会让孩子从小失去自信,同时名字作为一个代号,是会印在孩子的身份证件上,伴随孩子的一生,所以在起名上,父母一定要认真和谨慎。
今日探讨话题:你觉得“父姓+母姓”的组合给孩子取名合适吗?你家孩子的名字是根据什么而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米粒妈妈,愿与你共同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记得关注我哦!
传奇杨振宁,西南联大学生,与爱因斯坦同事
1. “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杨振宁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履历卡。可以看到杨振宁是1938年12月入学,由化学系转到物理系。
“西南联大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我在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本科教育,也是在那里受到了同样良好的研究生教育,直到1944年取得硕士学位。战时,中国大学的物质条件极差。然而,西南联大的师生员工却精神振奋,以极严谨的态度治学,弥补了物质条件的不足:学校图书馆存书不多,杂志往往过了一两年才收到;但就在那座图书馆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冬天,我们的教室又冷又透风,实验课时,我们只有少得可怜的一点设备;但是,总的说来,课程都非常有系统,而且都有充分的准备,内容都极深入。”
2. “学到了方法与方向”1948年的杨振宁风华正茂。与父亲一样,他也在芝加哥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杨振宁曾经多次说,他到芝加哥大学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一般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方法与方向”。所以他说“我是很幸运的”。“[我于]1945年来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我很快就发现这里学物理的空气与西南联大不一样。西南联大课教得都比较认真,包含的方向很广,常常比较深入而详细。美国教授主要做研究工作,上课不大认真。但很快我发现他们有很多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和实际问题比较接近,使我知道哪些问题可以有发展,并且学到一些思想方法。”
3.爱因斯坦的同事: “别人问我爱因斯坦跟我说了些什么,我竟讲不清楚。”“1949年秋天,我到了普林斯顿。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只有约20位教授,都是知名学者。研究方向有数学、理论物理和历史。最有名的学者,当然是爱因斯坦。大家公认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个物理学家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1949年爱因斯坦已经退休了,不过每天仍然到办公室去。我们年轻人不大愿意去攀谈,因为怕给他添麻烦。有一天,他叫助手来找我去跟他谈谈,因为他看到我和李政道写的一篇文章,是关于统计力学的。他在年轻时候做的工作有两个主要的方向:一个是电磁学,一个是统计力学。所以他一直对统计力学很有兴趣。他找我去谈了不少时候。爱因斯坦那时讲的英文夹了许多德国字。我不懂德文,而我去看他的时候又很紧张,所以我跟他谈完出来后,别人问我爱因斯坦跟我说了些什么,我竟讲不清楚。”
4. “父亲临别时写了两句话:‘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1957年,杨武之写给杨振宁夫妇的字。
1971年,“乒乓外交”以民间交往的形式,让中美关系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同年4月的一天,杨振宁在看报的时候,忽然在报纸上一处很不显眼的地方看到美国政府发布了一个告示,在原来美国公民不可任意去的国家中,把中国取消了。他心情大为振奋,立即决定抓住这个说不定瞬间又会失去的机会,回国探视。杨振宁为此行曾做了多年的准备,例如他在此前20多年中,绝对不与核武器研制的相关部门有任何瓜葛。“1971年夏天我回到了阔别26年的祖国。那天乘法航自缅甸东飞,进入云南上空时,驾驶员说:‘我们已进入中国领空!’当时我的激动的心情是无法描述的。”周恩来与杨振宁,1971年8月4日摄于人民大会堂。这是杨振宁出国26年后首次返华,也是华裔科学家第一次访问新中国。受其影响,林家翘、任之恭、何炳棣等一大批学者于此后访华,从而促进了中美学术交流。5. 这一愿望实现了。毛泽东与杨振宁,1973年7月17日摄于中南海。这是杨振宁第四次访问新中国。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在他那有名的书房里接见了杨振宁。左起:周恩来、周培源、毛泽东、杨振宁。
1973年7月12日,杨振宁第四次到北京访问,夫人杜致礼也陪他一起来了。这一次,他提出希望拜会毛泽东主席。这一愿望实现了。
“那天是由周培源先生陪我去中南海的。到了毛主席书房,周总理出来迎接我们,随后陪我们进去,把我介绍给毛主席。最初是周培源先生和我坐在毛主席两旁,由于我最初听不懂湖南话的成语,周总理就和周培源先生换了位置,靠近主席坐着,以便给我们解释。”
“主席造诣非常之深,对于我在1956年的研究还记得很清楚。不仅询问了宇称的守恒、非守恒的问题,而且问到了光子的性质和质子的可分与不可分性。”6.“为了写今天这个短短的讲词,我花了很多时间。”
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随即访美,当时担任全美华人协会会长的杨振宁在欢迎仪式上发表了致辞。左起:杨振宁、何炳棣、邓小平,1979年1月30日摄于华盛顿。
“我们深深知道因为我们同时扎根于中美两大民族的文化,我们对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和了解肩负着特别的责任。”
7. 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自此更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1999年5月,石溪分校为杨振宁举行了盛大的退休仪式,校长肯妮在仪式上宣布,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自此更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
“1982年,我60岁那一年,我认为自己有一很大的发现,也可以说很深的觉悟,即:生命是有限的。好像这种想法在我60岁以前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里出现过。而今,我76岁了,在过去一年半中我与致礼经历了四次手术,所幸每一次手术都很顺利。但我知道:一个人逐渐老去时,他的哲学观点也必然会随之改变。于此,我想起大约一千一百年以前,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写下的不朽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本世纪初,另一大作家朱自清,他是我父亲的朋友,把那两句诗改写成这样: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1999年5月,杨振宁在自己的退休研讨会上的发言——以上内容节选自《杨振宁传》《杨振宁传》:走近中国科学巨擘的传奇人生;了解杨振宁先生人生历程、科学成就、思想轨迹、家国情怀的扛鼎之作
杨建邺 著本书对天才少年杨振宁的描写,对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等的求学和治学经历,对他在中美科学界的沟通以及归国后在科学界、教育界做出的贡献等,进行了翔实描述,对杨李之争、杨翁之恋等问题没有回避,并且给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杨振宁的地位一直被某些国人低估,本书非常有力地还原了杨振宁在世界物理学界乃至科学界的贡献。《晨曦集(增订版)》:了解杨振宁先生治学心迹、家国情怀、精神历程的重要著作
杨振宁、翁帆 编著本书收录了杨振宁先生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大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书中也收录了亲人、同事、友人、媒体人和学生所撰文章,对杨振宁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评述。新版《晨曦集》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有两篇非常有分量的文章:一是杨先生1971 年访问新中国后回到美国的演讲。杨先生是首位自美国访问新中国的华人科学家,他讲述了在新中国的所见所闻,眼里是新中国的各种好,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二是1971 年邓稼先先生给杨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邓先生告诉杨先生,中国原子弹除了开始时有苏联专家的一点帮助外,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功的。杨先生见信一时难掩心中激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