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是什么生肖(败是什么生肖)](/d/pic/x/1125.jpg)
十二生肖是什么?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现代相同的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975 年12 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两批秦代竹简,其中有关“盗者”的内容:
“子,鼠也,盗者锐口,稀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酉,水也……戌,老羊也……亥,豕也。”
上述与现代生肖次第基本相同,但辰未写生肖;午对鹿;未对马;戌对老羊。
1986 年4 月,甘肃天水放马滩秦代墓葬出土甲、乙两种《日书》竹简,年代与睡虎地秦简相近。甲种竹简也有盗者的记录:
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蛇矣。午,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
该记录生肖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与现代相比,除“辰虫巳鸡”外,其余完全相同。
《诗经·小雅》载“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反映午马相对。但学者指出,秦简的午对应鹿而非马,午马不过是巧合。
最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同书卷二三《言毒篇》则云: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星。“
可见,最迟在东汉十二生肖已全部定型。清代梁章缸在《浪迹丛谈·续谈》也转述《论衡》的记载。
《北史·宇文护传》记述后周宇文护的母亲在齐的信:“ 昔在武川镇生汝兄弟,大者属鼠,次者属兔,汝身属蛇。”这是以生肖联系出生年见于正史的较早记载。
起源古文献记载未解决十二生肖的文化源头,古今学者对此众说纷纭。
星宿说生肖花钱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二八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岁星说十二生肖 象牙雕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图腾说十二生肖汉白玉雕塑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 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外来说十二生肖陶瓷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
取数十二生肖镶金工艺品
生肖取数十二,暗合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性认识。
中国先民感受到寒暑交替,植物枯荣的周期,以之为“一岁”。月亮的盈亏周期也与“岁”相关——十二次月圆正好一岁。用木星作为年的周期,“岁星”绕行一圈刚好十二年。《周礼·春官·冯相氏》云:“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除计年计月,十二也用做计量时辰。
十二也经常用于其他方面。《左传·哀公七年》中载,“周之王也,制札上物,不过十二。以为天之大数也。” 《国语·晋语四》记,“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 《后汉书·苟爽传》云:“故天子娶十二妇,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
“十二天象”又是古代对天气的统称,即暗、阴、雨、雪、冰、雾、露、霜、风、沙、雷、电;”十二经脉”是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知;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饮食有“十二食”;穿衣有“十二衣”……
排序生肖动物秉性各异,古今学者一直对其选取和排列提出众多观点,但每种观点又难以自圆其说。
民间故事说十二生肖富贵瓶【张同禄】
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结果老鼠忘了,从此猫见老鼠就寻仇。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偷偷爬上牛背占先机。虎和龙不服气,被封为山神和海神,排在牛的后面。兔子不服,要和龙赛跑,兔子跑到龙前面。狗不乐意,一气之下咬伤兔子,被罚倒数第一。蛇、马、羊、猴、鸡之间还经过一番较量,最后猪跑来占据末席。
该传说还解释生肖为何无猫。其实远古中国无猫,家猫传入中国时生肖早已形成。 这个近似于儿童故事的传说,远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动物习性说十二生肖布艺串件
清代刘献延《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
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啃未时之草而苗,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申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酉者,月出之时,月本坎体,而中含太阳金鸡之精,故酉属鸡。戌时方夜,而犬则司夜之物也,故戌属犬。亥者,天地混沌之时,如百果含生意于核中,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
此说从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持论即有先天不足,十二地支及生肖最初用来纪日、纪年,标记时辰是使用范围扩大的结果,有些解释显得过于牵强。
五行阴阳说生肖沙金摆件
明代叶子奇在《草木子》指出,十二种动物被安排是因为形体缺憾。
“术家以十二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神、猴无臀、鸡无肾、犬无肠、猪无筋,人则无不足也。”
但明代学者朗瑛在《七类修稿》反驳:“庶物岂止十二不全者?”他提出“地支在下”,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足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前半部为前夜之阴,后半部为当天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着偶数,属阴,占六地支。虎五爪,龙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六地支。
阴阳学说解释生肖排序并非朗瑛创见,宋朝学者洪早在《旸谷漫录》中已有类似观点。朗瑛还将动物性情和阴阳学说相结合,把排序原因具体化:
十二生肖雕塑
“如子为阴极,幽潜陷晦,以鼠配之;鼠藏迹也。午为阳极,显明刚健.以马配之;马快行也。丑为阴也,俯而慈爱生焉,以牛配之;牛有舐犊。未为阳也,仰而秉礼行焉,以羊配之;羊有跪乳。寅为三阳,阳胜则暴,以虎配之;虎性暴也。申为三阴,阴胜则黠,以猴配之;格性黠也。日生东而有西酉之鸡.月生西而有东卯之免,此阴阳交感之义,故曰卯酉为日月之私门。今兔舐雄毛则成孕,鸡合踏而无形,皆感而不交者也。故卯酉属兔鸡。辰巳阳起而动作.龙为盛,蛇次之,故龙蛇配焉。龙蛇,变化之物也。戌亥阴敛而潜寂,狗司夜,猪镇静,故狗猪配焉。狗猪,持守之物也。”
佛教说《法苑珠林》引《大集经》:“阎浮提外,四方海中,有十二兽,并是菩萨化导。人道初生,当菩萨住窟,即属此兽护持、得益,故汉地十二辰依此行也”。但佛教于东汉才传入,此说不攻自破。
这些败家的生肖属相,你知道吗
想要拥有好东西,这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都想要名贵的首饰、豪华的住宅,但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要量力而为。但有些生肖就是自己没钱也要攀比的,他们不在乎自己的钱包里有多少钱,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在人前露脸,这种败家的生肖到底谁排前列,看过下面的排行就知道了。
1.生肖猪
属猪的朋友始终跟着时代走,他们引领时尚,走在时代前端,但凡有高新产品,他们总是第一个知道,并且想破头皮也要得到。但囊中羞涩的他们总是要为凑钱而苦恼,不过不要紧,他们总是会在得到产品的那一刻,开心地忘记欠债的事情。
2.生肖虎
属虎的人懂得享受,他们对生活十分讲究,无论是工作还是住宅,他们都要求最好的,但生活总是不能尽如人意。属虎的人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总是会花光手里的每一分钱,导致自己成为月光族,即便如此,他们也毫不在乎。
3.生肖牛
属牛的朋友讲究穿着打扮,他们追逐时尚美好的事情比起属猪的人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能让自己看起来更精神一些,他们会将最后一分钱拿出来买衣服和高档品,就算饿肚子,也无所谓。虽然追求美好的生活不是什么坏事,但要量力而为,如果为此而使得自己的生活入不敷出,那可真是没必要,要善用钱财,量入为出,这才是生活的根本。
备战小升初: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诵读与积累”总复习
合肥市六年级小学生,这个毕业季语文总复习不好安排。因为前五年,一至五年级我们都用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今年,毕业班了,才换了部编人教版语文课本。那我们语文总复习,是复习苏教版的课本知识,还是部编版的呢?也不知道怎么考。
苏教版一至六年级语文课本,每单元练习里有一项“诵读与积累”,相当于部编版教材里语文园地里的“日积月累”。内容相当丰富,有儿歌、成语、三字经、歇后语、对联、古诗词、古今贤文、名人名言等。
今天整理好,以备新课学完复习之用,有备无患。因为让学生找来10来本旧语文书放在书包里,也不太现实。还是汇总一下,让学生读读背背,做好基础知识复习吧。书到用时方恨少,多多积累用处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诵读与积累
第一册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第二册
1.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2.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4. 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
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5.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张灯结彩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百花盛开 争奇斗艳 五彩缤纷 色色俱全
跋山涉水 餐风饮露 水送山迎 赏心悦目
舐犊之爱 乌鸟私情 天伦之乐 其乐无穷
摩拳擦掌 生龙活虎 身强力壮 铜筋铁骨
莘莘学子 立雪求道 春风化雨 孺子可教
感人肺腑 可歌可泣 艰苦卓绝 惊天动地
披星戴月 流星赶月 众星捧月 烘云托月
第三册1.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 始于足下。
3.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 ——莎士比亚
4.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5.长歌行 节选 汉乐府民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春联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松竹梅岁寒三友
桃李杏春风一家
7.欢声雷动 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百折不回 勇往直前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漫山遍野 绿树成阴 天长日久 树大根深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有备无患 防患未然
临危不惧 多谋善断 从容不迫 方寸不乱
第四册
1.成语
金风送爽 雁过留声 秋色宜人 天朗气清
日月如梭 光阴似箭 寒来暑往 星移物换
风吹草动 雨过天晴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滴水成冰 雪窖冰天 鹅毛大雪 雪兆丰年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人一己百 奋起直追
宁折不弯 义正辞严 威武不屈 大义凛然
火树银花 数不胜数 灯火通明 观者如堵
2.十二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3.读书名言
读书万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第五册1.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世上今人胜古人。
若使年华虚度过,
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书到用时方恨少,
是非经过不知难。
——《古今贤文 劝学篇》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3. 身怕不用,脑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心二意,一事无成。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4. 梅花 南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5.成语
(1)大雨滂沱 夕阳西下
一帆风顺 草长莺飞
连绵不断 湖光山色
根深固本 浇树浇根
根深叶茂 叶落归根
(2) 高堂广厦 玉宇琼楼
错落有致 曲径通幽
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3) 雏鹰展翅 老马识途
鱼贯而入 倾巢而出
鸡飞狗跳 狼奔豕突
群龙无首 狡兔三窟
(4)忍辱负重 以屈求伸
发奋图强 救亡图存
催人奋进 羽翼丰满
报仇雪恨 卧薪尝胆
(5)大街小巷 人头攒动
风驰电掣 车水马龙
华灯初上 流光溢彩
美轮美奂 巧夺天工
(6)和风细雨 春风化雨
呼风唤雨 栉风沐雨
未风先雨 见风是雨
凄风苦雨 暴风骤雨
(7)戎马一身 身经百战
刮骨疗伤 传为美谈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运筹帷幄 好谋善断
(8)学海无涯 书山有路
九牛一毛 沧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第六册(1)气象万千 风云变幻
奇峰异岭 若隐若现
腾云驾雾 飘飘欲仙
白云苍狗 瞬息万变
(2)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言 有恃无恐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3)风华正茂 出类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手不停挥
笔下生花 力透纸背
(4)精妙绝伦 炉火纯青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梦笔生花 浑然天成
斗酒百篇 鬼哭神惊
(5)沙漠之舟 自强不息
忍辱负重 始终如一
飞沙走石 志在千里
义无反顾 坚定不移
(6)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7)波涛浩渺 一碧万顷
游人如织 谈笑风生
一帆风顺 风平浪静
鸥水相依 海波不惊
(8)杯弓蛇影 螳螂捕蝉
鹬蚌相争 叶公好龙
狐假虎威 黔驴技穷
揠苗助长 掩耳盗铃
行政区歌:
辽吉黑蒙,冀晋陕宁,
鲁皖苏浙,渝沪津京,
川黔滇桂,甘新藏青,
豫鄂湘赣,台闽粤琼,
港澳回归,举国欢腾!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林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树木成林,空气清新。
绿了大地,润了人心。
功在当代,造福子孙。
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
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明日歌 明代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东流水,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第七册风 唐代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竹篮打水——一场空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人无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火心要空 人心要实。
黄金失去可再得,
名誉失去难挽回。
春联:
山河增秀色 大地沐春晖
神州有天皆丽日 祖国无处不春风
春雨洗尘埃一片清新好风景
东风送和煦千株红艳最芬芳
1. 后人的成就超越前人: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2. 关于教育: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3. 人物的品质:以身许国 碧血丹心 疾恶如仇
大义灭亲 敢怒敢言 忧国忧民 横眉冷对 浩气长存
4. 写景色的美、祥和:湖光山色 人间天堂 明月清风
桂子飘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画 鱼米之乡
5. 天地之间的变化的: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6. 学识渊博、书读得多: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7. 精读: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追根究底、合英咀华
8. 泛读:一目十行、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9. 读书刻苦:手不释卷、囊萤映雪、悬梁刺股
10. 成绩显著: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11. 修养气质: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12. 互相信任、合作的友谊:肝胆相照 开诚相见 同舟共济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亲密无间 荣辱与共 唇亡齿寒
13. 人们生活祥和、美好:春满人间 欣欣向荣 千帆竞发 万马奔腾
六畜兴旺 五谷丰登 国泰民安 人寿年丰
第八册 真知
真知不像哗啦啦的小溪,俯身就能将溪水捧起;
真知不像红艳艳的桃李,举手就可摘下它的果实。
它像美玉,深藏在岩芯,它像原油,奔涌在地底。
只有用“探索”这部钻机,才能探知它的秘密……
做人的道理、学习的道理: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摘自《三字经》
人心齐,泰山移。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水涨船高,柴多火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一块砖头砌不成墙,一根木头盖不成房。
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根麻绳难扯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古今贤文·合作篇(上)》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滕王阁序》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
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连心。
——《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景色秀丽:春深似海 风月无边 世外桃源 山外有山(除外)
飞瀑流泉 古木参天 诗情画意 蔚为壮观
学习本领不扎实:浅尝辄止 囫囵吞枣 浮光掠影 不甚了了
关于勤奋:天道酬勤 熟能生巧 寻根问底 无所不晓 秉烛夜读
评价诸葛亮一生的成语:初出茅庐 才华横溢 料事如神 胆大心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独木难支 回天无力
鼓声大振 喊声大举 天摧地塌 岳撼山崩
白衣天使 玉洁冰清 救死扶伤 处变不惊
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含辛茹苦 舍生忘死
倦鸟知还 成群结队 一唱一和 呼朋引类
欢呼雀跃 如痴如醉 夜深人静 昏昏欲睡
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 闪烁其词 支支吾吾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谈笑风生 眉飞色舞
继往开来 革故鼎新 一衣带水 以德为邻
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科教兴国 与时俱进
第九册题秋江独钓图 清代—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通俗易懂的歇后语故事——道理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4、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5、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观察的名言:
1. 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
2.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3.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跟戏曲有关的谚语
1、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2、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3、 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4、 若要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5、 艺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
6、 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7、 三分靠教,七分靠学。
邯郸学步 请君入瓮 唇亡齿寒 退避三舍
指鹿为马 围魏救赵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螳臂当车 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
第十册
有关看的词语: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高瞻远瞩
睹物思人 一览无余 面面相觑 虎视眈眈 登高眺远
仪态风貌:风流潇洒 气宇轩昂 温文尔雅 仪态万方
神采奕奕 满面红光 威风凛凛 相貌堂堂
风度翩翩 落落大方 处之泰然 习以为常
令出如山 振臂一呼 浩浩荡荡 络绎于途
惊涛骇浪 水土不服 讲和通好 观风问俗
奇珍异宝 互通有无 五湖四海 心悦诚服
对称的古都——北京。
音乐之都——维也纳.
花城—法国巴黎
雾城—英国首都伦敦
佛教之都—曼谷
沙漠古都—开罗
绿色首都—莫斯科
狮城—新加坡
水城—威尼斯
日光城—中国拉萨
春城—中国昆明
头头是道 娓娓而谈 信口开河 夸夸其谈
理直气壮 侃侃而谈 胡编乱造 无稽之谈
海阔天空 无所不谈 拾人牙慧 老生常谈
清平乐 六盘山 (1935年10月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桃红柳绿 芳草如茵 骄阳似火 大雨倾盆
金风送爽 万里无云 风雪交加 寒气袭人
岁月如流 一刻千金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第十一册练习4 戏曲
生旦净丑 喜闻乐见 粉墨登场 锣鼓喧天
唱念做打 有板有眼 余音缭绕 字正腔圆
惟妙惟肖 活灵活现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练习6
《大风歌》 (西汉 刘邦)
大 风 起 兮 云 飞 扬,威 加 海 内 兮 归 故 乡。
安 得 猛 士 兮 守 四 方!
练习7
古今贤文(读书篇)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
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第十二册练习1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雪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
练习2
春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练习3
齐天大圣 大闹天宫 不避艰险 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 来去无踪 千变万化 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恶务尽 天下太平
练习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识鱼性,近山识鸟音。
欲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多看事实,少听虚言。
满招损,谦受益。
知过必改,闻过则喜。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
钟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练习5
水滴石穿 一心一意 感激涕零 百感交集
深思熟虑 匪夷所思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
鉴往知来 莫衷一是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练习6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唐 李贺 《马诗》
练习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