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蔡邕怎么读(蔡邑)

蔡邕怎么读(蔡邑)

三国第一大恶人董卓死后,大才子蔡邑为何痛哭不止?

世人皆知董卓是个残暴万分的大恶人,其暴行为天下公愤,人人得而诛之。但偏偏就有如此不合群的人,偏偏要逆行为之,众人在得知董卓死了以后,都在忙着诛杀董卓同党,凡是和董卓沾边的人不管黑的白的都要一同杀掉,可就在这时,大才子蔡邑就冒出来为董卓哭丧了,他这般做究竟是为哪样呢?难道是犯了书呆子气才做下的蠢事么?

在《三国演义》中,蔡邑是受到了董卓的提拔才做上官的,但是董卓对蔡邑的并不是知遇之恩,蔡邑当初之所以会为官其实是因为董卓以蔡邑全家性命相威胁,被迫之下才勉强答应的。那么蔡邑哭董卓的目的就显而易见了,并不是真的要感谢董卓的知遇之恩,而是演给王充看的。

且来看看蔡邑被王充抓到后他是如何在王充面前为自己辩解的:“我蔡邑虽然没有满腹的才华,但是也知道仁义二字,我之所以哭董卓,不是因为要叛国迎合董卓而是感概当年他的知遇之恩啊!我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犯了大罪,恳请主公能够原谅,若主公能从轻发落削足隔耳,留我性命,让我将手中的《汉史》编撰完成,戴罪立功,实乃我最大的幸运了。”

从董卓的这番话可以看出,董卓其实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做赌注,故意在王充面前哭董卓,然后将自己对董卓的看法解释得一清二楚,罪是罪,恩是恩,不会因为董卓倒台就是非不分没有主见的倒向王充,将自己包装成了一个黑白分明、效忠君主的高尚人士,逼王充对自己加以重用。

可王充是何等人物,斗得过吕布董卓又怎会看不懂蔡邑的这点小伎俩,也不顾旁劝阻就直接将蔡邑砍了。可怜才子蔡邑,作死哭董卓反倒给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常见名人难读字汇

历史常见名人难读字汇

1、嫘(léi)祖,相传为轩辕黄帝之正妃。

2、仓颉(jié),传说中黄帝的史官,相传曾创造了汉字,也写作苍颉。

3、颛顼(zhuān xū),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

4、帝喾(kù),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

5、鲧(gǔn),传说为原始时代部落首领。

6、契(xiè),传说为帝喾之子,商朝始祖。

7、皋陶(gāo yáo),传说中夏朝人,被大禹选做继承人。

8、关龙逄(páng),夏朝贤臣,因劝谏桀而被杀。逄(páng)蒙。

9、妲(dá)己,殷纣王妃子。

10、妺(mò)喜,夏桀妃子。

11、褒姒(bāo sì),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

12、史籀(zhòu),周宣王时史官,曾作大篆,后世称大篆为籀文。

13、伍员(yún),即春秋时期楚国的伍子胥。

14、石碏(què),春秋时期卫国人,大义灭亲名垂青史。

15、阖闾(hélǘ),春秋时期吴国国君。

16、屠岸贾(gǔ),春秋时期晋国人。

17、赵衰(cuī),春秋时期晋国大臣。

18、伯嚭(pǐ),春秋时期吴国大臣。

19、叔梁纥(hé),孔子的父亲。

20、南宫适(kuò),孔子弟子。

21、禽滑釐(qín gǔ lí),墨子的弟子。

22、李悝(kuī),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

23、淳于髡(chún yú kūn),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

24、女嬃(rǔ xū)亦作“女须”。传说是屈原之姐(有争议)。

25、樗(chū)里疾,即嬴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

26、嫪毐(lào ǎi),战国时期秦国人,为吕不韦门下舍人,秦王政母亲赵太后的男宠。

27、樊於期(fán wū jī),战国时期秦国人,后投奔燕国,被荆轲借其人头以刺秦王。

28、党(zhǎng)氏,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29、高渐(jiān)离,战国时期燕国人,荆轲刺秦王他曾去送行。

30、樊哙(kuài),汉初著名将领,开国元勋。

31、郦食其(lí yì jī),汉初刘邦谋士。

32、甪(lù)里,汉初年隐士。

33、冒顿(mò dú),汉初匈奴单于。

34、金日磾(mì dī),西汉时匈奴休屠王太子,兵败被霍去病俘获,投降汉朝为官,成为著名政治家。

35、王嫱(qiáng),即王昭君,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汉元帝宫女。

36、淳于缇萦(tí yíng)西汉临淄人,著名医学家淳于意之女。

37、阮瑀(ruǎn yǔ),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38、荀彧(xún yù)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谋臣。

38、毌(guàn)丘俭,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

39、蔡邕(yōng),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40、钟繇(yáo,一作yóu),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

41、曹叡(ruì),即魏明帝,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

42、曹髦(máo)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魏文帝曹丕之孙。

43、马谡(sù),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

44、繁钦(pó qīn),东汉颍川人,曾任丞相曹操主簿,以善写诗、赋、文章知名于世。

45、乐綝(chēn)。三国时魏国将领,乐进子。

46、羊祜(yáng hù),西晋开国功臣。

47、不准(fǒu biāo),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墓贼,生活在西晋时期。中国史学中一部重要著作《汲冢书》(即现在的《竹书纪年》)。

48、司马颙(yóng),西晋八王之一。

49、司马遹(yù),晋惠帝的儿子,传奇的太子。

50、祖逖(tì),东晋时期闻鸡起舞的著名人物。

51、慕容皝(huàng),十六国时期前燕的建立者。

52、宗悫(què),南朝宋名将,留下一句“乘长风破万里浪”豪言。

53、萧赜(xiāo zé),南朝齐武帝。

54、贠(yùn)半千,唐朝著名诗人、大臣。

55、李阳冰(níng),唐代文学家,书法家。

56、李勣(jì),本名徐世勣,也就是演义小说中徐茂公。

57、赵嘏(gǔ),唐代著名诗人。

58、綦(qí)毋潜,唐代著名诗人。

59、韩翃(hóng),唐代著名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60、尉(yù)迟恭,唐代著名将领。

61、郑畋(tián),唐朝宰相、诗人。

62、张蠙(pín),唐代著名诗人、才子。

63、卢仝(tóng),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

64、李柷(chù),即唐哀帝。

65、李存勖(xù),即后唐庄宗。

66、顾夐(xiòng),五代词人。

67、钱镠(li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建者。

68、孟昶(chǎng),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69、赵顼(xū),即宋神宗,北宋第六位皇帝。

70、米芾(fú),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

71、王雱(pāng),王安石之子。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道家学。

72、张耒(lěi),宋神宗熙宁进士,苏门四学士之一。

73、李廌(zhì),北宋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

74、李觏(gòu),北宋时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75、司马槱( yǒu),司马光从孙,北宋词人、政治家。

76、赵孟頫(fǔ),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77、高翥(zhù),南宋诗人,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

78、金兀术(wùzhú),即完颜宗弼,金国名将、开国功臣。

79、万俟卨(mò qí xiè),南宋奸臣,与秦桧一起残害岳飞。

80、赵眘(shèn),即宋孝宗。唐朝有诗人名叫刘昚虚。

81、毋(wú)制机,宋代教育家。

82、术(zhú)赤,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长子,蒙古汗国将领。

83、吾(yú)丘衍,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

84、揭傒(xī)斯,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

85、范梈(pēng),元代官员、诗人,“元诗四大家”之一。

86、朱棣(dì),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永乐大帝。

87、朱祐樘(yòu chēng),即明孝宗。

88、俞大猷(yóu),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89、孙蕡(fén),明代诗人。

90、解缙(xiè jìn),明代大臣,文学家。

91、过百龄(guō),明末围棋造诣最深、名声最大的国手。

92、仇(qiú)英,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

93、噶(gá)尔丹,清代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

94、胤禛(yìn zhēn),即雍正皇帝。

95、颙琰(yóng yǎn),即嘉庆帝。

96、洪仁玕(gān),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著有《资政新篇》。

97、爱新觉罗•奕譞(yì xuān),道光帝第七子,光绪皇帝生父。

98、翁同龢(hé),晚清大臣,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99、纪昀(jǐ yún),清代学者、文学家。

100、吴趼(jiǎn)人,清代谴责小说家。

史上最全!盘点三国易被读错的名字,看完三国再没你不认识的人!

广义三国(从东汉末年到晋朝初年)人物繁多,所以工作量较大,因此在下此文也做足了功夫,还望各位看官老爷不吝关注,今后会常有原创精品文奉献,谢谢大家!

正确读音在括号中均有标示。这应是全网目前最全的整理了。

注:由于小说瞎编的人物实没有了解的必要,因此人物简介均以官方典籍为主。其中能力突出者或不俗者皆加粗标示。

曹叡(ruì 四声)曹魏明帝,在位十三年,颇有建树,为政治国不逊其父曹丕;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但文学造诣不如祖上。

荀彧(xún 二声 yù 四声)世之智士,是不可多得的一流人才。曹操麾下首席谋臣,品行高洁、功勋卓著。有“王佐之才”美誉。

荀攸(字公达)

荀攸(yōu 一声)世之智士,荀彧之侄,同为一流人才。曹操的军机顾问,机智过人、奇策迭出。有“谋主”之称。

荀恽(yùn四声)荀彧之子,有个好爹!

荀顗(yǐ 三声)荀彧之子,荀恽之弟,有个好爹之余,名气比哥哥稍大点点。

贾诩(xǔ 三声)世之智士,亦是一流人才。贾诩辗转半生,后事曹魏;其深谙人性,可谓料事如神、算无遗策。后世称之“魏晋八君子之首”。

程昱(字仲德)

程昱(yù 四声)世之智士,一流人才,文武双全不偏科。历史上的程昱明于军计、擅于审时度势,并非纯谋士,程昱领军打过不少仗,是一个被《三国演义》掰弯形象的人。

钟繇(yáo 二声)曹魏良臣,全能型选手。在军事、政治、书法等领域皆有造诣,其中尤以书法为甚。有“楷书鼻祖”之美誉。

钟毓(yù 四声)钟繇之子,有个好爹!

华歆(huà 四声 xīn 一声)东汉名士,曹魏良臣。史上华歆德高望重,清正廉洁。《三国演义》瞎几把黑了他一通。

崔琰(yǎn三声)东汉名士,事曹魏。先从袁绍后转事曹操。性格刚直不阿,后卷入政治斗争含冤而死。

邴原(bǐng三声)东汉名士,事曹魏。以道德高尚著称。

枣祗(zhī 一声)曹魏良臣。“屯田制”首倡者,深得曹操器重,可惜英年早逝。

杜畿(jī 一声)曹魏良臣。这哥们是被《三国演义》隐藏的王者,不为世人所知悉。杜畿能力不凡,其政绩尤是斐然,被评为“常为天下最”。

辛毗(pí 二声)曹魏良臣,先从袁绍后转事曹操。擅智谋、有远见。

杨阜(fù 四声)曹魏良臣。为人刚直,德才兼备。曾在自身条件艰苦的情形下击破马超。(很抱歉,马超此人在史上真的非常烂,诸君看看史书必深有体会。)

王粲(càn 四声)建安七子之一,事曹魏。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之一。

郗虑(chī 一声)东汉官员,事曹魏。参与孔融案件,存在感不强。

傅嘏(gǔ 三声)曹魏良臣。偏后期,所以没啥存在感,不过人倒是不弱。

鱼豢(huàn 四声)曹魏官员。著名史学家,《魏略》便是他的手笔。

夏侯惇(dūn 一声)曹魏重臣,一个功劳不大苦劳很多的人。(说实在这个粗加得勉强,因史上夏侯惇军事能力相当一般,几乎逢战必败。此人是《三国演义》里为数不多,不黑反吹的曹魏将领)

夏侯楙(máo 二声)夏侯惇之子。不是什么有用的货,时人对其评价很低。

典韦(wéi二声)世之虎士。曹操禁卫队长一号,相貌魁梧、膂力过人,能单手举起数个平常人都举不起的大旗,为当时少有之猛士。

许褚(字仲康)

许褚(zhǔ 三声)世之虎士。(多音字,有一读音chǔ,当褚作姓氏时方读此音)曹操禁卫队长二号,容貌雄毅,勇力绝人。(在个人武勇这点上,同时代能与典韦许褚相并肩的,也只有关羽、孙坚、张辽等寥寥数人而已。马超根本不够格,裸衣斗马超一事子虚乌有,史上许褚一瞪眼就把马超吓怂了)

乐进(yuè 四声)曹魏上将。出身行伍,容貌短小精悍。乐进以骁勇果决而闻名,擅长先登陷阵,为一流上将。其征战一生,击袁绍、讨吕布、破关羽、败孙权,克敌无数,少有败绩。

张郃(hé 二声)字隽乂(与俊义同音)曹魏上将,先从袁绍后转事曹操。用兵冷静机变、擅用地形。史上张郃征战四方、拒刘备、破马超,功勋卓著,和那个被《三国演义》黑成草包的形象,有很大的出入。

徐晃(字公明)

徐晃(huǎng 三声)曹魏上将。(多音字,有音huàng,义为:摇晃,地名,徐晃字公明,古人讲究名与字对应,因而正确读音为huǎng,义为:闪耀、闪亮)又一个《三国演义》弱化的大将,史上徐晃智勇双全,治军严整,当属一流上将,更在绝对劣势下接连击破关羽两次,用兵正奇结合,无往不胜。

臧霸(zāng 一声)曹魏名将,先为山大王后事曹操。初镇守一方,后成为守吴先锋,活跃于前线,颇有战功。

吕虔(qián 二声)曹魏名将。受曹操赏识提拔,独镇一方十数年,保境安民,甚有威惠。

王昶(chǎng 三声)曹魏名将。此人也是个多面手,垦农治军、筹划平叛,样样俱全。

毌丘俭(guàn 四声)曹魏名将。曾两度击破高句丽,打得其几近亡国。后为魏室反抗司马氏,兵败身亡。

郝昭(hǎo 三声)曹魏名将。曹真举荐的人才,在陈仓仅以千余人抵御诸葛亮数万大军,并将其击退,一战成名。

何晏(yàn 四声)曹魏官员,曹操养子。小有才名,但浮夸,魏晋玄学倡导者之一。

王弻(bì 四声)曹魏官员,刘表外孙。魏晋玄学倡导者之一。

车胄(zhòu 四声)小人物。史上死于刘备之手而非关羽。(为突出某人,《三国演义》张冠李戴的事多了去)

师纂(zuǎn 三声)小人物。不值得记住的货色,看看就行。

丁廙(yì 四声)小人物,看看就行。

邓飏(yáng 二声)小人物,看看就行。

丁谧(mì 四声)小人物,看看就行。(这类人还蛮多的,想想还是不一一列举了)

羊祜(字叔子)

羊祜(hù 四声)魏晋名将。西晋开国重臣,出身名门,德才兼备,在晋灭吴一事上建立了不朽之功。与东吴陆抗传有一段惺惺相惜之佳话。

陈骞(qiān 一声)魏晋名将。也是个全能型人才,为人朴实持重,可托大事。

荀勗(xù 四声)魏晋官员。文学家、音乐家。

嵇康(jī 一声)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首。此人名气大,但技能点清奇,爱好:文学、弹琴、瞎扯淡、挂机、睡大觉。(说实在这个粗加得也很勉强,是看在他名人的影响力给的。要知道,名人并不等于牛人。)

阮籍(ruǎn 三声)竹林七贤之一。比较避世,志大才一般,不适合做官。爱好:文学、养生、边缘划水。

刘伶(líng 二声)竹林七贤之一。爱好:文学、挂机、扯淡、喝酒、裸奔。

王戎(róng 二声)竹林七贤之一。比起上面几条咸鱼,这位倒是有点建树。

朱桓(字休穆)

朱桓(huán 二声)东吴名将。也是一员鲜有人知的大才,勇而有谋、战功彪炳。曾以弱制强力克曹仁,击败曹休,令魏军闻风而惧。(曹仁、曹休在史上能力均优异,特别是曹仁,属于上乘。唉~又是两个被《三国演义》黑惨的孩子,小说害人,害人呐...)

全琮(cóng 二声)东吴名将。孙权女婿,有智略、能打仗、才能不俗,堪称文武兼备,是东吴的中流砥柱。

全怿(yì 四声)全琮之子。有个好爹!

孙贲(bēn 一声)东吴将领,孙策、孙权堂兄。协助孙策开国,立有功劳。

孙韶(sháo 二声)东吴名将,孙贲亲戚,同为东吴宗室。年少有为,有胆勇。被孙权赏识提拔,成为抗魏先锋。

孙翊(yì 四声)东吴宗室,孙策、孙权之弟。性格严厉暴躁,被下属刺杀。

张紘(hóng 二声)东吴良臣,江东二张之一(另一个叫张昭)。是一个声名远播,且很有文化的老人家。

步骘(zhì 四声)东吴良臣。性情宽宏,文武兼备(东吴文武双全的人真多~),曾远征交州并平定叛乱,能力足以独当一面。

潘濬(jùn 四声)先属蜀汉,后事东吴。早年在刘备麾下比较透明,归吴后得到重用,为官正直、多有建树。

周鲂(fáng 二声)此人史上是武将而非文官,平过叛乱,击败过魏军,能力功绩都还可以。

滕胤(téng二声 yìn 四声)东吴重臣,孙权女婿。擅于为官、享有声望,后死于政变。

吾粲(càn 四声)东吴官员。虽是文职却常赴沙场,有功。

阚泽(kàn 四声)东吴官员。排除小说的强行加戏,此人在史上并无谋略,就是个读书搞天文的学者。

诸葛恪(kè 四声)东吴重臣,诸葛瑾之子。自幼聪明,能说会道,看起来像个王者,实际上干出来的事更接近于白银,雷声大雨点小的人物。(跟夏侯惇、嵇康同一观感,不太对得起加粗)

妫览(guī 一声)一个想霸占别人而被反杀的小人物。

孙綝(chēn 一声)垃圾人。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东吴后期一大败家子。

费祎(字文伟)

费祎(yī 一声)蜀汉良臣,四相之一(其余三者为诸葛亮、蒋琬、董允)。费祎很有才能,同时也是性格温良的老好人,曾多次阻止不自量力的姜维动武。

马谡(sù 四声)蜀汉良臣。此人是有些才能的,可为谋士不可为将帅,可惜诸葛亮把他放错了地方,以致悲剧结果。

张嶷(nì 四声)(多音字,“nì”为幼小聪慧的意思,“yí”义为地名,由于直接用地名作人名的概率太小,因此在下认为,前者更可能是正确读音。)此人不错,蜀汉后期将才。

刘禅(shàn 四声)蜀汉后主,刘备之子。此字多音,“chán”多指佛教事物,刘备无佛教信仰,此地因作“shàn”,义为封禅、禅位。(顺道一提,刘禅只是庸主,并非昏主)

麋竺(mí 二声zhú 二声)蜀汉重臣。原为徐州巨贾,富到流油,在刘备危难之时赞助其东山再起,并与之联姻,刘备成大业后,麋竺倍受荣宠。

彭羕(yàng 四声)蜀中官员。此人有小才,却是一狂人,命途多舛,下场凄凉。

吕乂(yì 四声)蜀汉官员。爱好读书弹琴,没有存在感。

秦宓(mì 四声)(有一音fú,作为姓氏时读此音,字义为屈服、隐藏;mì义为安静,显然后者较为适合成为人名,不过前提得排除爹妈不是文盲。)蜀汉官员。有点才学、爱逼逼的键盘侠。

傅肜(róng 二声)蜀汉将领。夷陵败于陆逊之手,一战即死,很酱油,一般看见“傅彤”指的就是他。(垃圾《三国演义》,写个书还老把人家名字抄错。)

傅佥(qiān 一声)蜀汉将领,傅肜之子。看起来好像很不错,但排除小说强行加戏后,跟酱油角色没什么区别。

陈袛(dǐ 三声)蜀汉后期重臣。控制朝局,有大权。

郤正(xì 四声)蜀汉后期官员、学者。后随刘禅降晋,才能尚可。

蔡邕(字伯喈jiē)

蔡邕(yōng 一声)东汉大文豪、书法家、音乐家。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才学和影响力在当世都很高,甚至影响后世。后王允看蔡邕不爽,将其杀害。

袁隗(wěi 三声)东汉名士、重臣。袁绍、袁术的叔叔。存在感不强。

何颙(yóng 二声)东汉名士。参与刺董计划,失败告终。

马日磾(mì 四声 dī 一声)东汉官员。在下到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日”在这里读“mì ”......

孔伷(zhòu 四声)东汉豫州刺史。诸侯讨董时意思意思了一下,存在感不强。

张邈(miǎo 三声)东汉陈留太守。此人是曹操老友,后在曹操征徐州时,与陈宫一同反叛,兵败身死。(顺便一提,陈宫也是被小说夸大的人物,实际能力不咋地。)

陈珪(guī 一声)东汉沛相。不出彩,完全没小说里那么牛。

皇甫嵩(fǔ 三声)东汉名将。东汉最后的几根军事支柱之一,农民军克星,在平定各地叛乱中立有莫大功劳。

朱隽(jùn 四声)东汉名将。东汉最后的几根军事支柱之一,破黄巾、定叛乱。同为农民兄弟的克星。

麴义(史书无记载其字)

麴义(qū 一声)袁绍麾下能力最强、战功最彪炳的名将。曾以八百弩士大破公孙瓒步骑二万余人,斩首千余;后再战公孙瓒,麴义更是打得他叫爸爸。(袁绍麾下,拿麴义一比,颜良文丑都可以一边凉快去,这俩货不过是小说为抬高关羽而吹出来的“名人”而已,名气虽大能力却是个迷,可以肯定绝不是什么牛人,此二人史上战绩根本不值一提)

沮授(jū 一声)(“沮”为多音字,作为姓氏时应读一声)袁绍首席谋士。细看典籍,会发现沮授是胜过田丰的,此人深谙韬略,是袁绍势力不可多得的大才。(很凑巧,袁绍麾下脑子最好用和打仗最给力的人,名字都容易读错)

荀谌(chén 二声)袁绍谋士,荀彧从兄。小有谋略,只是后来莫名其妙不知所踪。

逄纪(páng 二声)袁绍谋士。脑子尚可却习惯性想歪。很可能是笔误所致,现多做“逢纪”,或许是因为“逄”字实在生僻,人们都下意识的喜欢把它看成“逢”。

阴夔(kuí 二声)袁绍将领。虽受重用但却没啥存在感。

袁燿(yào 四声)袁术之子。有个很出名的爹,可惜这爹不咋地。

桥蕤(ruí 二声)袁术将领。但却敬佩孙策为人,后战死。

董旻(mín 二声)董卓之弟。沾了哥哥的光。

李傕(jué 二声)董卓麾下真正的猛人,后为军阀。击破过朱隽、吕布、徐荣(徐荣也是一猛人,打败过曹操、孙坚)。李傕政治眼光较浅,但军事上倒是个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郭氾(fàn 四声)/汜(sì 四声)董卓麾下战将,后为军阀。不容小觑。可怜和李傕都被《三国演义》黑成弱鸡。(“氾”字有漂流、广泛的意思,较为可能成为人名;“汜”只是个地名;在流传下来的“郭氾”,“郭汜”中,大概率存在一个笔误,亦或通假字。)

韩遂(字文约)

韩遂(suì 四声)凉州军阀。(suí用于“半身不遂”,suì义为成功。韩遂的名儿是他自己改的,因此在排除韩遂是文盲的前提下,应读四声)韩遂雄踞一方三十余年,能力超出被小说抬高的马腾,还有墙头草的特质。

士燮(xiè 四声)交州军阀。盘踞在山旮旯,也曾独霸一方。后归附东吴。

韩暹(xiān 一声)白波军将领。汉末军阀之一。

左髭丈八(zī 一声)黑山军将领。看其名,再结合山贼身份,左髭丈八很明显是个外号。(此人在史书上就剩一个外号了。)

眭固(suī 一声)黑山军将领。后被徐晃、曹仁等击破。

张闿(kǎi 三声)陶谦将领。没啥用,出名是因为贪财做掉曹操的家眷。

蒯越(kuǎi 三声)刘表谋士,荆州望族,后归曹魏。史上存在感不强,也是一个被小说加过戏的人。

傅巽(xùn 四声)刘表官员,曾劝刘琮降曹。爱好:诗赋、论文。

泠苞(líng 二声)刘璋将领。抵抗过刘备入侵,史上战败后不知所踪。

刘璝(guī 一声)刘璋将领。与泠苞一同抵抗刘备,多了个与刘循(刘璋子)在雒城抵抗刘备一年多的实绩,存在感比前者稍强。

管辂(lù 四声)东汉末年一条大大的神棍,精于占卜,据说算得很准。

三国里最倒霉的才子蔡邕,才华横溢却因一声叹息被王允诛杀

文:王锦远

封建社会的环境下,文人从政,难有善终,这几乎是铁律,且越是大家,结局越惨。东汉名士蔡邕用自己浮沉的一生,为此做了生动的注脚。

01

蔡邕可谓旷世奇才,一代大家。《后汉书》中载:蔡邕“博学多闻,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可谓多才多艺。蔡邕少时,即扬名于世,皇宫里几个宦官听说蔡邕操得一手好琴,极力囊掇汉桓帝召其入宫献技。或许是出于对宦官的不屑,纠结了多日,蔡邕才在地方官吏一再催促下怏怏上路,可走到半路,又以病为由,返回家中。

文人大多清高自负,蔡邕也不例外,屡拒朝廷辟召之命,直到37岁,才看在司徒桥玄的面子上,出仕为僚属。桥玄是东汉名臣,对蔡邕颇为赏识,极力举荐,不久,蔡邕迁任河平县长,实现了由吏到官的龙门之跳。蔡邕之长在治学而非治事,干了没几天,旋即蔡邕又被召拜为郎中,在国家图书馆——东观校书,时间不长又升为议郎。

校书期间,有感于观藏古籍经典错讹过多,蔡邕与同僚一起奏请正定《六经》。得到汉灵帝恩准后,蔡邕抖擞精神,时间不长,便告完成。而后,他又用朱笔亲自将正定好的《六经》书写于碑石之上,并让匠人刻立在太学的门侧,据称这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经精书美,石碑甫立,当日就圈粉无数,观看摹写者不绝如缕,时不敷日,就有千余辆车到场,街道为之堵塞。可以说这是蔡邕一生的高光时刻。

蔡邕心中的理想是治国、平天下,而非只是正正经。升任议政后,一肚子学问的蔡邕屡屡上疏。他人上疏先是对皇上尧舜禹帝奉承一番,再破题说事,说事时也是弯弯绕,含蓄委婉,点到为止,而后再假惺惺地自贬一番。而蔡邕则不然,每次上书,先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展示一下文采,随后就直奔主题,或指点江山,或直陈时弊,或抨击权贵,且点名道姓,火力全开,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因此得罪了朝中大批权臣。不久,蔡邕便被下狱,拟弃市问斩。后经宫中几个“铁粉”反复申诉,最终,被“减死一等,与家属髡钳徙朔方”。幸运的是,九个月后遇大赦,蔡邕得免,并许其返回原籍。

02

蔡邕正准备启程回乡,久仰其名的太守王智设宴为蔡邕送行。酒至半酣,王智乘兴起舞,欲来段“京东大鼓”夸夸蔡邕,孰料热脸蹭上了冷屁股,竟遭到蔡邕的无视。王智是皇帝面前炙手可热的中常侍王甫的弟弟,向来骄矜自负,本想附庸风雅,蹭蹭名人,沾点星光,未料竟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遂恼羞成怒,露出了本相,破口开骂:“你一个犯人,竟敢狗眼看人低!”蔡邕站起身来,抖抖衣服,一言不发,昂首而去。

无论是附庸风雅,还是蹭名沾光,王智设宴,本是出于善意,或至少不是恶意。如想清高到底,可寻个由头不去就是,既然放下身段去了,说明蔡邕默认了王智的好意。宴中王智不仅准备了美酒佳肴,中途还特意为蔡邕加演了一个节目,这是多大的面子。按常理,蔡邕应有所表示,哪怕违心地哈哈几句,应承应承也好,于人于己情理两宜。可千不该万不该,蔡邕却在此时玩起了清高,结果把一副好牌生生地给玩砸了。

王智怀恨在心,不久便密奏皇上,说蔡邕“心放怀怨,诽谤朝廷”,云云。蔡邕明白,朝中一众宦官和权贵早被自己得罪了个遍,无论是回乡还是回朝,都不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当即远走吴会等地,前后达十二年之久。这可以说是蔡邕一生少有的几次明智之举。

虽说是逃亡,但这十二年,算得上是蔡邕人生最幸福的时光,他也将自己的艺术人生推到了极致。一次,蔡邕路过会稽城外,见一高亭的屋顶东间第十六根椽竹结构奇特,认为可以做笛,便指于友人,友人也好奇,当即取下,做成笛子,果然笛声独绝。

又一次,读书中的蔡邕,无意中听到一块桐木在火中乒乓爆裂,当即认定这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良材,伸手将其从火中拣出并乘兴做成一把竖琴,拿来一弹,果然音色美妙,不同凡响。

03

这一两次的偶尔为之,再加过往的名声,为蔡邕圈来了无数铁杆粉丝。一次,有个“铁粉”在家中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派仆人前去请“蔡”。当蔡邕随同仆人来到门口时,突然听到从室内传来阵阵琴声,仔细一听,隐隐约约似有肃杀之音,蔡邕大惊,想到自己逃犯的身份,以为屋内设下的是“鸿门宴”,当即抽身而去。仆人见状,急忙进门通报。主人起身狂追,见到蔡邕,问其缘由。支吾了几句后,蔡邕只好以实相告。当他们返回室内,弹琴的客人苦笑道:“我弹琴时,见一只螳螂正张牙舞爪要扑向鸣蝉,蝉将飞未飞,我心中有感,不觉通过指尖传于琴弦,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琴为心声吧?”蔡邕莞尔一笑:“正是,正是。”

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董卓乘机窃位司空,专擅朝政,听说蔡名人光耀南国,便想将其召至麾下,借机秀秀自己的光辉形象。彼时的董卓,是天下公认的乱臣贼子,蔡邕又岂能不知?因此多次征召,蔡邕皆老调重弹,以病相辞。未料竟惹怒了董卓,放言:如不应召,将抄家灭族。不得已,蔡邕只好应命,遂被董卓任命为代理祭酒,旋即又被举为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连升三级。

第二年,蔡邕又被拜为左中郎将,随汉献帝迁都长安,不久,又被封为高阳乡侯。董卓不光给蔡邕戴了一连串高帽,还在诸多事情上“虚心”征求蔡邕的意见,并多少吸纳了蔡邕一些无关痛痒的建议。每次举宴,董卓皆请蔡邕参加,并请其鼓琴助兴。见董卓这样拿自己当“菜”出,蔡邕知恩图报,鼓琴时使尽浑身解数,倾情投入。

董卓的目的是篡位,征召蔡邕无非是应景做样而已,在董卓心中,蔡邕就是个花瓶,小是小非可以给点面子,大是大非则另当别论。因此当蔡邕就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发表见解时,大多被董卓否决,蔡邕一度颇为郁闷。一次,他对堂弟蔡谷说想故伎重演,再玩一把跑路的游戏。可蔡谷却兜头泼过一盆冷水:“您是名人啊,长得像个明星似的,天下谁人不识君,想躲起来,难啊!”估计蔡邕也只是说说而已,见蔡谷态度如此,颇为受用的蔡邕很快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04

公元192年,天下公贼董卓被司徒王允设计诛杀。不久,蔡邕在与王允的交谈中,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想起董卓对自己的种种优待,不由地动起情来,双眼也隐隐作红。王允勃然大怒,当场呵斥蔡邕,还不解气,又索性将蔡邕收监,准备治罪。蔡邕这才回过神来,立马道歉,甘愿以抹额、截脚为罚,以续汉史,戴罪立功。朝中几位好友也纷纷出手相救,可令人遗憾的是,蔡邕最终未能逃脱厄运,仍被王允斩杀,时年六十岁。

封建社会的文人与政客,是两种不同的存在和活法,行事逻辑和人生路径各异。文人以唯美为意趣,情感丰富,天真浪漫,耽于幻想,天马行空,高蹈空灵,胸中涌动的是诗情画意,万千气象。而政客则不然,追求的是功名利禄,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满脑门子的心机与算计,肚子里长的都是牙,为了利益可以抛却亲情义理,甚至一切。

蔡邕说到底就是一个玩情的文人或文豪,一个意气之士,政治上的菜鸟,如能安心于文,本可大放异彩,光照千秋。可他却非要跨界斜杠,踏入荆棘丛生、虎啸猿啼的政界,最终不仅葬送了自己的艺术青春,也搭上了脑袋,令人唏嘘。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王锦远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