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五志相胜思所胜的是(五志)

五志相胜思所胜的是(五志)

《黄帝内经》五志过极皆能化火

五志过极是人的五种神志(怒、喜、思、悲、恐)异常表达的总称,“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与“恐伤肾”,它是发生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文名五志过极出处《黄帝内经》类别中医基础术语概念五志,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志,亦泛指各种精神活动,是以五脏精气为其物质基础的。这些活动过度,就会损及五脏精气,或影响脏腑气机失调,产生疾病。解读祖国医学认为,五志过极,七情内伤,对健康极为不利,它是发生多种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五态志过极与七情内伤,泛指“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与“恐伤肾”。祖国医学中所指的心与肝,它的生理功能除本身(解剖学)的功能外,还包括精神、神经、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系统的部分功能。如大喜、大怒会引起血压上升,心绞病发作,脑血管意外,精神神志异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病变;祖国医学所说的脾、肺、肾,其生理功能也远远超出本身解剖学范围,也都与个人的心里心理素质、性格、精神、思维、情感有关。所患病症大多与大脑的功能相联系。五志过极,七情内伤,是指精神对健康的危害,心里对生理、病理的作用,古住今来,人间悲剧时有发生,许多复杂的情节,无不与此有关,无数事实都从不同角度印证了这个道理。精神刺激即五志过极,七俏窍内伤,轻则致病,重则杀人,而今人群中至少有70%以上的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恶化与死亡,包括部分传染病,如甲、乙两型肝炎及肿瘤,都与精神因素有关.。它在某种条件下是致人痛苦与死亡之海的无形杀手,千万不可等闲视之。中医应用情志失调对脏腑的影响1、扰乱气机。情志致病可通过扰乱气机而影响脏腑功能。《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出现面红目赤,呕血甚而晕厥;过喜则心气涣散,出现神不守舍,失神狂乱;过悲则肺气耗伤,意志消沉;过恐则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出现二便失禁,骨痠痿软,遗精;过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依,虑无所定;过思则伤神损脾,致气机郁结,出现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塘溏。2、耗伤气血。气血是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过激的情志活动可耗损脏腑的气血,从而引起脏腑功能的异常。过喜伤心,耗伤心血;大怒伤肝,肝不藏血,肝血亏虚;忧思伤脾,脾失健运,生血不足;悲哀伤肺,肺气消耗,气不生血;惊恐伤肾,消耗肾精,精血同源,精血两伤。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可通过影响脏腑功能从而影响到气血生化而耗伤气血。正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所云:“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耗损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3、直接伤脏。情志致病,可直接伤及脏腑。不同的情志刺激,对各脏有不同的影响。其伤脏的规律一般按内经中所说的五脏配五志的模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志亦可伤多脏。比如张景岳认为肝、胆、心、肾四脏皆能病怒。另外,心、脾皆可病于思;心、肾、肝、脾、胃可病于恐;心、肺、肝、脾四脏可病于忧;肝、肺、心可病于悲;肝、胆、胃、心可病于惊。总体而言,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最为多见。吴丽丽等研究了1040例情志病证医案,认为情志病的病位在五脏上主要是心、肝、脾、肾,尤以心、肝、脾为多,在六腑则主要涉及胃和胆。严灿等通过多年的大样本人群调查研究,发现脾胃、肝胆、心脑在情志致病中关系最为密切。4、多情交织对脏腑的影响。关于多情交织伤脏,甚则和其它因素,如风寒、饮食相杂致病的描述,散见于《内经》的条文中。如《灵枢·寿夭刚柔》曰:“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灵枢·贼风》曰:“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滕理腠理闭而不通。”《灵枢·玉版》曰:“病之生时,有喜怒不测,饮食不节,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现代研究发现,多情交织伤脏在临床上更为常见。周莺通过研究古代情志病证医案发现,情志诱因中以多种情志志因素混合诱发的达55。555.5%。张慧通过研究清代情志相关性疾病医案,发现在46236例情志相关性病证医案中,以2种或2种以上的情志混合致病为多。说明情志致病相当复杂,往往是多种情志的相合为病。由于多情致病的复杂性以及个体的多样性,多情致病的伤脏规律也较为复杂。乔明琦等在研究中提出了“多情交织共同致病首先伤肝”的学说,认为情志刺激并非致病之始因,引起情志刺激的“社会事件”才是情志致病的始发因素,由情志刺激所致始发病证主要为肝气上逆和肝气郁结两证。汤朝晖认为情志致病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主要影响到肝主疏泄和肝藏血两个方而面,而脾主思亦是引发情志病证的关键环节。从五脏与情志的关系分析,多情交织致病所涉脏腑以心、肝、脾为主。[1][2][3]参考资料[1] 李经纬等编著.《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5月[2] 陈晓鹏.论脏腑与五志的关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2月[3] 李明道.《肾病诊治实用秘要》.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