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蚬子(虫见念什么)

蚬子(虫见念什么)

每日一字484:虫

今天分享的是:“虫”字。

虫,拼音chóng,“虫”和它的繁体字“蟲”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虫”本读huǐ,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古籍中多写作“虺”;繁体“蟲”读chóng,字形由三个“虫(huǐ)”组成,表示各种类型的虫子,后来“虫(huǐ)”被用作“蟲(chóng)”的简化字。

首笔撇画以斜切落笔,然后转锋向左快速提锋撇出,角度略平,短促有力;“虫”字左竖露锋入笔,右斜,勿长;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不要写重,行笔到位后先向上轻抬笔锋然后顿笔写右竖,竖身勿长,左斜;下横起笔实接左竖,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收笔托住右竖;中竖稍厚重,向下行笔略轻,稍带弯度,收笔稍向左带,引出下画;底横顺势向右下轻顿起笔,随即向右上方引毫写提,提笔勿长;右点紧凑收敛,挡住提画的收笔。

下面两个“虫”字的写法基本类似,不再重复赘述,注意各自的位置和形态,整体左收右放,左斜右正。最后“虫”字右点形体略长,重心下坠,稳住整字。

“虫”字的简体写法:

“虫”字的行书写法:

每日一字484:虫

今天分享的是:“虫”字。

虫,拼音chóng,“虫”和它的繁体字“蟲”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虫”本读huǐ,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古籍中多写作“虺”;繁体“蟲”读chóng,字形由三个“虫(huǐ)”组成,表示各种类型的虫子,后来“虫(huǐ)”被用作“蟲(chóng)”的简化字。

首笔撇画以斜切落笔,然后转锋向左快速提锋撇出,角度略平,短促有力;“虫”字左竖露锋入笔,右斜,勿长;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不要写重,行笔到位后先向上轻抬笔锋然后顿笔写右竖,竖身勿长,左斜;下横起笔实接左竖,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收笔托住右竖;中竖稍厚重,向下行笔略轻,稍带弯度,收笔稍向左带,引出下画;底横顺势向右下轻顿起笔,随即向右上方引毫写提,提笔勿长;右点紧凑收敛,挡住提画的收笔。

下面两个“虫”字的写法基本类似,不再重复赘述,注意各自的位置和形态,整体左收右放,左斜右正。最后“虫”字右点形体略长,重心下坠,稳住整字。

“虫”字的简体写法:

“虫”字的行书写法:

蚬子10人有9人不会做,只需要加上这些食材,下锅一煲,就很好吃

说到蚬子,相信有很多的朋友都没有吃过,这种在河沙子里生长的小贝壳,只有在遇到有人卖的时候才能买到,平时基本见不到!蚬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为中药药材,具有通乳、明目、利小便和去湿毒等功效。那么蚬子要怎么做才好吃呢?这期的美食教程,天健美食坊就准备给大家分享一道清热解暑的【蚬子汤】,喜欢吃蚬子的朋友们就赶紧围观吧,喜欢美食的朋友们也别忘了给我点个关注,我每天都会更新分享不一样的美食教程,相信总有一道会是你想学的菜肴哒!

在开始制作之前呢,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以下食材:蚬子2斤,梅花肉200克,干墨鱼2块,老豆腐300克,生姜1块,料酒2汤匙,食盐2茶匙

第一步:将买回来的蚬子,搓洗2遍,然后放到汤盆里面,加入2汤匙的食盐,加入没过蚬子的清水,浸泡一个小时吐沙。吐完沙之后再搓洗2遍!

第二步:将清洗干净的蚬子放入锅中,将梅花肉也切小块放入锅中,豆腐切小块放入锅中,再将生姜切片放入锅中,最后加入没过食材2倍的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

第三步:小火慢慢的煲1个半小时,将所有食材的营养煲出来,煲好之后,揭盖加入2茶匙食盐,就可以盛碗食用了!

这样一道清热解暑祛湿,汤鲜味美的【蚬子汤】就制作完成了,喜欢的朋友们就跟着做来试试看吧,保证这个味道不会让你失望的!

好啦,朋友们!这期的美食教程【蚬子汤】就分享到这里,如果你在阅读本文教程的过程中,有看不明白的步骤,请在本文下方的留言区给我留言,我看到后会马上为你解答的,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或者更好吃的做法,同样也欢迎你在留言区留言分享!当然了,如果你想学又暂时没时间呢,也可以先收藏起来哦!

我是给你分享美食的天健美食坊,感谢你的阅读,我们下期再见吧!

每日一字484:虫

今天分享的是:“虫”字。

虫,拼音chóng,“虫”和它的繁体字“蟲”本是两个不同的字。简体“虫”本读huǐ,状似一条蛇,本义为较小的毒蛇,古籍中多写作“虺”;繁体“蟲”读chóng,字形由三个“虫(huǐ)”组成,表示各种类型的虫子,后来“虫(huǐ)”被用作“蟲(chóng)”的简化字。

首笔撇画以斜切落笔,然后转锋向左快速提锋撇出,角度略平,短促有力;“虫”字左竖露锋入笔,右斜,勿长;横折与左竖虚接,横画抗肩,不要写重,行笔到位后先向上轻抬笔锋然后顿笔写右竖,竖身勿长,左斜;下横起笔实接左竖,抗肩角度与上横一致,收笔托住右竖;中竖稍厚重,向下行笔略轻,稍带弯度,收笔稍向左带,引出下画;底横顺势向右下轻顿起笔,随即向右上方引毫写提,提笔勿长;右点紧凑收敛,挡住提画的收笔。

下面两个“虫”字的写法基本类似,不再重复赘述,注意各自的位置和形态,整体左收右放,左斜右正。最后“虫”字右点形体略长,重心下坠,稳住整字。

“虫”字的简体写法:

“虫”字的行书写法:

请依次朗读:蛤、蚶、蛏、蚝、蚬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说文解字》载:“贝,海介虫也。居陆名猋,在水名蜬。”

甲骨文“贝”。来源/汉典

在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中,“贝”字就像张开的蛤。不光是蛤,蚶、蛏、蚝、蚬,这些可都是“贝”。说来也怪,这些海洋贝类长得挺像,名字还有那么多花样,我们该怎么区分它们?

01 从“贝”到“虫”,各有分工

贝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已超过5亿年。根据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贝壳情形可以推测,其在很早之前就介入了人类生活,充当先民的信仰、坚硬的工具、原始生活的装饰品,抑或食用、药用等。

不过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蛤、蚶、蛏、蚝、蚬这些贝壳的偏旁部首,是“虫”而非“贝”,这或许折射了古人看中哪项功能——是相中美丽且坚硬的贝壳外表,还是将其作为小动物,喜欢它柔软嫩滑的肉体?

青岛海昌海洋公园。摄影/lucky9712,来源/图虫创意

其中,贝壳最广为人知的功能是“货币”。史书记载:“夏始知贝为货币。贝为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币。”在一些并不临海的夏商遗址中,均能看到大量的海贝出土。正是商品交换的扩展,使这些贝壳得以成功登“陆”。“至秦废贝行钱”,贝壳作为货币的功能一直到秦朝才逐渐废止。甚至,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到了明朝云南等一些地方都还在用,正因“贝”在货币流通中作出的卓越贡献,文字中跟金钱、价值相关的汉字通常都用“贝”字作为偏旁部首,如财、赐、贵。

海贝。摄影/tassel78,来源/图虫创意

就算没法当钱使,贝类凭借自己出众的外貌,仍可以魅力不减。《南州异物志》中写道:“南海中有大文贝,质白文紫,天资自然,不假雕琢磨莹而光彩焕烂,故名。”

透白肌底上浸着紫色纹路,生下来就美得发光。这一顿夸得,谁能不心动?再看《图经本草》中有言:“贝子,贝类之最小者,亦若蜗状,长寸许,色微白赤,有深紫黑者,今多穿与小儿戏弄,北人用缀衣及毡帽为饰......”即便不能拥有大文贝这种尤物,串一串小贝壳给小孩儿玩或者放在衣物上点缀,也是极好的。

作为钱币或藏品的贝类,多属宝贝科,也称宝螺科。凭借小巧玲珑的体型、独特的斑纹光泽、坚固耐久的材质,贝壳俘获了不少人的欢心。就是今天,谁到了海边还不得在沙滩上顺几个小贝壳回家?微风一动,贝壳做的风铃撞得叮咚哐啷,吹响了多少女孩儿的海边梦。

悬挂的贝壳。摄影/GoneWithTheWind,来源,图虫创意

如果说宝螺科是靠颜值出道,那之前提到的蛤、蚶、蛏、蚝、蚬,可以说是凭实力吃饭了。

在不少古籍中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浙江通志》中记载:“蛤蜊亦云圆蛤,壳口有紫晕者肥美,善醒酒”,在《朱君以建昌橘子见寄报以蛤蜊》一诗中还提到把蛤蜊作为珍贵的美味赠送给朋友。食者无不津津乐道,名流士族争先写文作赋,抒发对贝类美食的赞美。

蛤蜊汤。摄影/tongro,来源/图虫创意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是加固桥基。《本草图经》里面提到蚝附着在石头上生长,高低不平,连起来像一个房子,人们称此为蛎房,也叫“蚝山”。位于福建泉州的洛阳桥,被誉为中国第一座海港大桥,其中便采用了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古人利用牡蛎固着在岩石上生活的特性,使他们附着在桥基上生长,以加固桥基。《泊宅编》中描述道:“多取牡蛎散置桥基上,岁久蔓延相粘,基益胶固矣。”为了防止取蛎时引起基石松动,元丰初,知州王祖道还奏立法,禁取蛎。

洛阳桥。摄影/may,来源/图虫创意

古人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对贝类资源展开了丰富地观察和利用。那么问题来了,他们分得清谁是谁吗?

02 古人眼中的蛤、蚶、蛏、蚝、蚬

蛤(gé),是有两片儿相同贝壳的贝类泛称,左边的“虫”表示软体类似虫,右边的“合”表示壳能开能合。“蚌”与“蛤”算是古人认知中的元老级贝类,一度作为贝类的泛指,“长者通约蚌,圆者通约蛤”,对其他贝类的认识也是对标这两位。如对蚶的描述有言:“状如小蛤而圆厚。”

今天提到蛤,可能会想到文蛤、蛤蜊(gé lí)、花蛤等等,这些名词在古文献中也并不罕见。那时人们已经意识到:“蛤类至多,不能分别其为何蛤,故通谓之海蛤也。”通过大小和颜色,古人也晓得这些蛤还是不太一样,但很难对其加以区分和命名。就算有名字,也常常被叫得稀里糊涂的。这些名称中,蛤蜊出现的频次非常高。有人认为,古文献中的蛤蜊应该有两个含义,先是蛤类的通称,包含文蛤等,从唐宋起才开始逐渐划分,指代那些又圆又大的蛤类。

一开始,蛤作为最普通的海产品,地位很卑微,被视作低档次的食物。有身份的人要是吃了,纯属自降咖位:“若士食蛤蜊之肉,乃与民同食,安能升天?”但东晋后,世家大族为追求新口味,尝试了一下,瞬间沦陷,完全抵抗不住蛤的诱惑,掀起了一股食蛤风潮,一举扭转了过去鄙视蛤的观念。

蛤蜊。摄影/Sergio Martínez,来源/图虫创意

蚶(hān),与“酣”同音。因为贝壳表面像古式建筑屋顶的瓦垄,又被称为瓦屋子、瓦垄子、瓦楞子。蚶在《说文解字》中讲到“甘”的甲骨文外形是一个“口”,当中的一小衡是指事符号,表示嘴里含着美味的食物。凡从“甘”取义的字皆与甘甜、美味等义有关。若说“贝”如其名,这蚶是得好吃到什么程度呢?《岭表异录》载:“多烧以荐酒,俗呼为‘天脔炙’”。烧熟后配酒,快乐到升天,是神仙才配享用的肉。

蚶。摄影/gopfaster,来源/图虫创意

蛏(chēng),看到右边儿这个“圣”字,总是会让人有些美好的联想。“甘”是好吃,“圣”不会是好看吧?然而《本草拾遗》中这样形容到:“蛏,生海泥中,长二、三寸,大如指,两头开”。所谓“两头开”大概就是闭不拢。蛏子肥了的时候,中间的肚皮肉奶白鲜嫩,头顶有两根水管,有时还会喷出水来,如同粗短的手指头笨拙地比了一个“耶”。可以和“圣”字这种“轩轩如朝霞举”“濯濯如春月柳”的气质毫不沾边。

“蛏”凭什么和“圣”沾亲带故呢?或许靠的就是撑起的两个丑脚脚。“圣”的繁体字“聖”,上半部分,左边是“耳”,右边是“口”,即善用耳,会用口。除了我们熟知的神圣之意,“圣”还有敏锐、迅速之意。而蛏的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就缩入洞内。所以人家虽看起来不美,但确实实用。

蛏子。摄影/TravelPhotography,来源/图虫创意

蚝(háo),又叫蠔,也就是大家常提到牡蛎。相信大家对“蚝”并不陌生,大多数家庭的厨房里都有一瓶调味料叫“蚝油”。清光绪年间,一位名叫李锦裳的人为了生存,开了个摊儿煮蚝出售。有一天因为忙别的事忘了照看,突然闻到浓烈的味道,这才冲回来,心想:糟了糟了、怕是糊了。结果揭开锅盖一看,是厚厚一层沉于锅底、色泽棕褐的浓稠汁,香郁扑鼻,蘸一点放在嘴里,直呼美味无比。粤菜主要配料——蚝油,就此诞生。

“蚝”和“毛”有什么关系?其实,“蚝”是“蠔”的异形字,《本草纲目》对蚝的名字是有说法的:“蛤蚌之属皆有胎生卵生,独此化生,纯雄无雌,故得牡名。曰蛎曰蠔,言其粗大也。”“牡”是雄性的意思,“蛎”和“蠔”主要是形容它的粗大,其实这是由于没有了解牡蛎繁殖习性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在自然群体中,大多数牡蛎个体属于雌雄异体,小部分为雌雄同体,牡蛎还可以自发“变性”,同一个牡蛎在不同年份或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别。

生蚝。摄影/Maria,来源/图虫创意

在一些贝类遗址中,不乏蚬(xiǎn)的身影,但古籍记载却较为有限。有研究认为,蛤和蚝一直较为得宠,到清朝,人们对海味珍品有新的侧重,蚶、蛏、蚬等才逐渐热门起来。

03 一些科学的识贝技巧

有没有一些简单粗暴的技巧,能让我们在大排档点菜时,内心毫无畏惧。接下来,我们开始画重点吧。

牡蛎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我们平时称其为生蚝,闽南语地区也叫蚵仔,被誉为“海底牛奶”。不负责任地说,看起来最丑的、拿起来最膈手的,就是它了。牡蛎的两片壳不对等,它用左壳固着在岩石或海底木桩上,一般分布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不超过10米的范围内。

觅蚝。摄影/LEO333383,来源/图虫创意

外部特征第二明显的,就是“比耶”的蛏子了。作为双壳纲竹蛏科软体动物,蛏的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形。蛏子喜欢在盐度较低的软泥滩里挖穴生活,夏天暖和就钻得浅点儿,冬天冷就钻得深一些。如果我们在近岸的海滩上看到相距不远的两个小孔,说不定里边儿就有螠蛏,这两个小孔就是它两个水管伸出的地方,两孔间的距离大概是蛏子体长的三分之一。

除了螠蛏,竹蛏也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蛏子,差别主要是竹蛏的壳有纹路,形状像竹节一般。

竹蛏。摄影/我心向阳,来源/图虫创意

蚶同样也较好辨认,不然对不起它瓦楞子的名号。看到形状如瓦垄一般的,就是蚶了。蚶子有两扇很厚很坚固的贝壳,这两个贝壳都很凸,所以合起来差不多呈圆球形。它也喜欢生活在内湾河口附近的软泥底质中,因为没有水管,所以潜入泥面下的深度不大,只是在泥底的表层埋栖。

蚶中分布广、数量多的有毛蚶、泥蚶、魁蚶。毛蚶外面有毛,俗称毛蛤、毛蚬子。

毛蚶。摄影/naraichal,来源/图虫创意

泥蚶,又称血蚶,在南方更为常见。汪曾祺曾写道:“我吃泥蚶,正是不加任何佐料,剥开壳就进嘴的。我吃菜不多,每样只是夹几块尝尝味道,吃泥蚶则胃口大开,一大盘泥蚶叫我一个人吃了一小半,面前蚶壳堆成一座小丘,意犹未尽。吃泥蚶,饮热黄酒,人生难得。”

血蚶。摄影/smilekorn,来源/图虫创意

魁蚶,也叫血贝、大毛蛤,日本人叫它赤贝。相比于毛蚶和血蚶,赤贝的个头比较大,主要生长于黄海、渤海一带。

接下来,就开始打脑壳了。古人分不清蛤是有道理的。区分蛤的难度,无异于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最后一小问二次求导。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把蛤类的诸多品种统一称为蛤蜊。但其实从现代生物分类学来看,蛤蜊是指蛤蜊科,包括西施舌、白蛤,而一些帘蛤科的贝类与其是分属于不同的科目的,如文蛤、花蛤。

花蛤,也被称为花甲、花嘎、花蚬子,学名其实叫菲律宾蛤仔,来自帘蛤目帘蛤科花帘蛤属,其外型特征为椭扇型壳,淡褐色,带着漂亮且独特的花纹。

花蛤。摄影/用户_5d5937b2,来源/图虫创意

花蛤有个兄弟叫油蛤,学名波纹巴非蛤,也是帘蛤目帘蛤科。与花蛤的区别在于壳更加修长,壳质更加光滑,看起来油光瓦亮,所以带个“油”字。它的花纹更加细密,有点儿像高频率锯齿波。

油蛤。摄影/我心向阳,来源/图虫创意

文蛤,还是帘蛤目帘蛤科。壳要厚些,与花蛤比起来更偏三角形。这是比较贵的蛤了,有“天下第一鲜”之称。

文蛤。来源/网络

白蛤,学名四角蛤蜊,则属于蛤蜊科。体型较小,外壳隆起比较高。顶部白色,幼小个体时呈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条深色边缘。生长线明显,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

白蛤。来源/网络

西施舌,同为蛤蜊科。呈厚实的三角扇形,外壳是淡黄褐色的,顶端有点高贵的幽紫色,打开外壳,就有一小截白肉吐出来,是一条小舌头。

传说越王勾践借助西施之力行使美人计,灭了吴国后,越王想接西施回国。而越王的王后怕西施回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叫人绑一巨石于西施背上,将她沉于江底。西施死后化为沙蛤,期待有人找到她,她便吐出丁香小舌,尽诉冤情,故名“西施舌”。

西施舌。来源/网络

此外,蛤蜊在很多地方被叫蚬子,花蛤就是花蚬子、白蛤就是白蚬子。但其实,真实的蚬子另有其物,它一般是指帘蛤目蚬科下的生物——河蚬。它栖息于淡水、咸淡水的江河、湖泊、沟渠、池塘内,特别是在江河入海咸淡水交汇的江河中。所以严格来讲,河蚬是河鲜,而不是海鲜。

河蚬有很多亚种,比如黄沙蚬,外壳金黄,生活的水质越好,贝壳越黄;而在淤泥中生长的称为泥蚬,外壳乌黑。一般来讲,黄沙蚬的味道比泥蚬要好,而内壳为紫色的黄沙蚬,是河蚬中的上品。

河蚬的形态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差异,体现在壳顶的膨胀程度、壳面花纹、颜色及光泽。越老越膨胀、颜色越深、越有光泽。

河蚬。来源/网络

如很多数学老师所提供的忠告:“我们就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就可以了,那种深难题型就留给学霸吧。”大家量力而行,实在区分不出来也没关系,好吃就行。

贝壳小小斑斓螺纹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自身身份的标示,更镌刻了海洋、人类与时间的秘密。正如小时候深信不疑的传说:“把耳朵放在海螺边,就能听到大海的声音。”摩挲这片小小的贝壳,我们就能走近几千年来的人类史。

参考资料

1.吴有为, 徐荣. 渔史文选 (第一辑)[M].

2.朱漂漂. 海洋贝类文化探究—名称考释、资源开发[D]. 中国海洋大学, 2015.

3.王赛时. 古代海产品的加工与食用[J]. 饮食文化研究, 2006,000(004):33-48.

4.许慎撰. 说文解字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5.刘月英, 吴小平. 中国古代贝类的记载[C]// 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

6.查竹生. 海生贝壳的传奇——中国货币文化漫笔之一[J]. 武汉金融, 1989(7):40-41.

蛤、蚶、蛏、蚝、蚬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群美味海怪与人类的故事

欢迎来到:自说自话的总裁

传说,在我们这颗蓝星上,只要进化出贝壳儿,就可以躺平了。

比如,扇贝、花甲、象拔蚌,这都是几亿年不进化的躺平侠。

而没有贝壳的动物们疯狂内卷,卷到几百万年前,突然出现了一群会赶海的猴子。

然后,躺平侠们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贝壳儿·小海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们的故事。

2017年·北极贝

时间回到2017年,11月2日,距离双11还有9天。

加拿大某海鲜公司的CEO突然控诉,中国市场上50%的北极贝都是假的。

果然,3天后,中国工商部门突击检查,发现了上千公斤的假货正在被包装成北极贝,20多人被逮捕。

但很快,被查处公司声称,他们使用的绝非假货,他们包装的是北寄贝,这就是北极贝。

比如,那家加拿大海鲜公司,在日本销售的同款产品,包装上就叫北寄贝,而到了中国,换成了北极贝。

所以,北极贝,北寄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原来,这背后,是一场汉英日三语的重大翻译事故,具体的故事,大概得从1950年代说起。

那个时候,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还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来自北极的寒流和来自墨西哥的暖流在这里交汇,让纽芬兰渔场成了一个踩着鳕鱼背就能上岸的地方。

但是到了1950年代,纽芬兰渔场突然枯竭,加拿大政府展开调查。

调查后发现,原来是新型渔船的问题,这些渔船采用机械化拖网捕鱼,一个小时就能捕获200吨,而过去一艘传统渔船一年才能捕获100多吨。

这种速度,渔场能不枯竭吗?

于是,加拿大政府开始执行配额制,也就是,每条渔船、每个渔业公司,每年可以捕多少鱼、捕什么种类的鱼,都必须由国家统一规划,渔船持证捕捞。

一旦发现违规,就将构成非法捕捞罪,受到严峻的惩罚。

所以,到了1970年代,纽芬兰的鳕鱼们算是得救了,但渔民们可就惨了,渔船都是贷款买的,捕捞配额又都被那些大公司瓜分了。

于是,这些小公司,只能去捕捞龙虾、贝壳,然后开着自己的小皮卡,走街串巷,去推销这些西方人不太能接受的美食。

前面提到的那家加拿大某公司,它的创始人——某R——这个时候,正在开车皮卡卖龙虾,还经常被警察当做贩卖违禁品的小混混给伺候一顿。

如果不出意外,某R就将在皮卡和龙虾当中沉沦一辈子。

但一切的商业故事都有意外。

1987年·北寄贝

这年,一个日本人正在加拿大的海鲜市场里寻找北寄贝。

他叫做大岛孝男(Takao Ojima)是被松下公司派过来的业务经理。

那几年,日本富豪们吃得非常讲究,尤其偏好日本本土的稀有美食,这其中就包括一种北海道特产——北寄贝。

它的学名叫做库页岛马贝(库页岛马珂蛤),最漂亮的是那一颗巨大的斧足,还略带灰红的颜色。

但北海道那点儿产量,显然不够。

从哪里还能进口到北海道同款北寄贝呢?

这个问题,显然就像哪里还能捡金子一样直白。

大岛孝男也想回国去当富豪,于是,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他在日本的时候就听说过,最极品的北寄贝,在寒冷的库页岛,寄在日语中就有靠近的意思。

北寄贝,不正是在说,这是一种越靠近北极越极品的贝壳吗?

所以,加拿大也很靠近北极啊,为什么自己就一直找不到同款贝壳儿呢?

大岛孝男还在转悠,突然听到一个鱼贩说,你去找某R看看,他的船刚刚被消减了捕龙虾的配额,政府补贴给他捕捞贝壳的配额,没准儿,他正在船上,对着一堆贝壳发愁呢。

大岛找到某R,某R听完描述,果然拿出了一种10厘米左右的贝壳和北寄贝长得非常像,大岛忍不住生吞了一只。

就是这个味儿,真的很北寄。

某R在旁边看傻了,大岛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解释,刺身刺身,日本传统。

某R似懂非懂,又拿出一些煮过的贝壳出来,问大岛要不要尝尝熟的。

大岛看到这些鲜红的斧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种鲜红色,可比北海道的北寄贝好看不止一万倍,这简直就是日本人心中最完美的北寄贝。

大岛的膝盖就像中了一箭一样,拉着某R的手问,你有多少这种贝壳的配额。

某R说,100%。

大岛突然觉得眼前是一尊金闪闪的财神。

然后,大岛跟某R讲了一遍自己的天才营销方案,就是日语中北寄,这个概念有点难解释,于是大岛直接用了北极,这个词汇。

某R也听懂了,原来,这种加拿大人不吃的贝壳,是日本的奢侈品。

于是,大岛和某R兵分两路,展开了行动。

1988年·北极贝

一年以后,第一船加拿大北极贝抵达北海道,进口文书上写着,这是一种学名叫做大西洋冲浪蛤蜊(Arctic Surf Clam)的冷冻海鲜。

在冷冻前,已经用沸水汆过一遍,所以,呈现出鲜红的颜色。

检疫合格,货品开卖。

在货架上,某R按照大岛的解释,使用了北极贝,这个名称来销售。

结果半年下来,销量并不好。

除了北海道,日本其他地方,基本卖不动。

某R怀疑的看着大岛,大岛却已经看出了问题——那就是,名字不对。

当时日本人崇尚的是本土国货,觉得吃日本北寄贝才叫奢侈。

加拿大北极贝是什么鬼?日本人并接受。

看来全日本追捧北寄贝,都是盲目跟风的假象,除了北海道人民,绝大多数日本人没有吃过北寄贝,他们并不能从口感和外观上对日本北寄贝和加拿大北极贝做出合理的评判。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北海道卖得好的真正原因。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把大西洋冲浪蛤蜊的名字直接改成北寄贝。

但这个改名字的计划却拖拖拉拉办了4年才办好。

终于在1992年,加拿大北极贝出口协会(The Canadian Hokkigai Export Association)使用了加拿大北寄贝(Canada Hokkigai)代替了大西洋冲浪蛤蜊(Arctic Surf Clam)这个名称。

北寄贝三个金闪闪的大字,也终于印到了包装上。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岛和某R数钱数到手抽筋。

接着,1994年,某R带着他的北寄贝,来到中国,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加拿大某公司。

某公司的北寄贝在中国销量一直很一般。

某R也没有多想,毕竟当时中国的经济水平和日本还有差距。

但是,到了2007年左右,某公司的北寄贝在香港已经卖得越来越红火,没道理中国别的城市卖不好啊。

于是,某公司聘请广告公司进行市场调研。

调研结束后,广告公司又把当年大岛讲给某R故事,给某公司的中国高管们讲了一遍——没错,汉语和英语一样,也没有北寄这种奇葩概念。

跟中国人沟通,你就要用北极、纯天然、无污染这种暴力词汇。

所以,要想卖得好,请在中国包装上印上大大的北极贝三个字。

果然,某公司自称在中国包装上印上了北极贝三个大字,简直就像掉到了一个黑洞当中一样,即使天天涨价,还是永远填不满……

这个时候,某R在加拿大已经不是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问题了。

而是被加拿大政府开始重新考虑当年那个100%的配额是否合理……

就在今年1月,某R的公司已经完成了重组,配额被政府重新分配,这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北极贝在中国到底有多火?

相信大家都有体会,但是,为什么你在很多日料店吃得北极贝那么难吃呢?

其实,这又是另外一种贝,叫做朝鲜马贝,也就是朝鲜马珂蛤,产自朝鲜、丹东海域。

加工出来和加拿大北极贝一模一样。

后来证实,2017年查获的那批假货也主要是把朝鲜马贝当成某公司的拿大北极贝来包装。

这就是贝壳名称的混乱,仅仅一个北极贝就这么复杂了,我们再梳理一下。

首先,这种灰红色斧足的蛤蜊,学名叫做马珂蛤,或者马贝。

库页岛马贝,就是日本的北寄贝,很贵,日本人都不够吃。

大西洋冲浪马贝,就是某公司的加拿大北极贝,很好看,在中国卖疯了。

朝鲜马贝,就是伪装成加拿大北极贝的李鬼,看上去和北极贝没有区别,但价格只有北极贝的1/5左右。

我们接着说贝壳儿当中的蛤蚶蛏蚝蚬,这又都是些什么东西呢?

市场上最常见的贝壳儿小海鲜,叫做蛤蜊,东北人称嘎拉。

其中有一种带花纹的小贝壳儿,叫做花蛤,俗称花甲,青岛人的最爱,配啤酒的通风套餐。

如果你看到它伸出两只脚滋水,还滋你一身,那么请一定把它煮了。

因为,它刚刚在骂你,让你快滚,它还活着。

花蛤的兄弟叫做油蛤,稍微大一些,花纹也规则一点。

通常和花蛤一起下锅。

北派辣炒

南派清炒

东派煮汤

西派烧烤

它们还有一个兄弟,叫做文蛤,看起来就像大号花蛤,是日本人的最爱,但却是天皇禁食的物种。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日本人刺身一切,但唯独不刺身文蛤。

这是因为,文蛤中含有一种酶,专门分解人体内的维生素B,而维生素B背后

又有一个日本噩梦——脚气病,害死过上百万日本人,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花甲还有一个丹东兄弟——白蚬子,个头虽小,但辣炒无敌。

其实,它并不是蚬,而是蛤叫做白蛤。

另外,北极贝也是蛤。

蛤中的极品,都是在海里会跳远的。

所以,当我们吃蛤的时候,主要是在吃它的斧足,比如这种号称西施舌的蛤蜊,那斧足很性感。

当然,蛤当中也有不吃斧足的奇葩,这个我们稍后说。

我第一次看到血蚶的时候,是万万不敢下口的。

这个贝壳儿怎么在流血?

这个时候,霞浦人会忽悠你说,这不是血啦,食之壮阳。

但事实上,这就是血,妥妥的血红蛋白,因为血蚶是极少数拥有血红蛋白的贝壳儿,而其他的贝壳都是血蓝蛋白,血蓝蛋白一般是无色的。

而血红蛋白,正是和人血一样的鲜红色。

血蚶的兄弟叫毛蚶,上海人的最爱。

一定不能煮熟,用开水烫一下,烫开壳儿了就赶紧拔毛下口。

鲜美至极。

但现在,你几乎不可能品尝到这种鲜美了。

因为,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最后证实,就是吃了生烫毛蚶造成的。

所以,从那以后,生烫毛蚶已经从江浙沪所有的餐馆中绝迹了。

毛蚶的兄弟叫做大毛蚶,有手掌那么大。

日料中叫做赤贝,日本人认为仙台湾秋天的赤贝是刺身中的极品,一定要吃出哗啦啦的感觉。

但事实上,蚶中极品,我认为,还是要去霞浦烧一锅开水,烫开一盆血蚶。

这是一种长条形,会挖洞的贝壳,它那两根虹吸管,一根管进,呼吸、吃饭加喝水,一根管出,尿尿、排泄加生娃。

福建最地道的吃法叫插蛏,找个罐子,插满、撒盐、蒸熟,来点葱花,热气腾腾。

到了东北,吃法就更惊悚了,叫做,辣炒小人仙,还特意给你摆个四脚朝天,肚皮很肥的造型。

蛏子的兄弟叫做竹蛏,更细长。

竹蛏的兄弟叫做长竹蛏,更更细长。

厦门朋友说,长竹蛏一定要吸着吃,不能掰着吃,至于为什么,你可以掰一棵试试。

蚝的学名叫做牡蛎,全世界似乎都有生吃牡蛎的传统。

一问原因还都差不多——食之壮阳。

但是,你吃的牡蛎很有可能是不育的三倍体。

这又是基因工程的杰作了,本来,大自然中有四倍体牡蛎和二倍体牡蛎。

它们分别是有四对基因和两对基因的牡蛎。

1990年代的时候,美国人突然发现,就像杂交无籽西瓜一下,把四倍体牡蛎和二倍体牡蛎杂交,竟然也能得到三倍体牡蛎。

三倍体牡蛎和三倍体西瓜一下,无籽,不育,所以,它就可以安安心心的长肉,长得又肥又美。

就是吃起来,心里有点儿膈应——拿一个不育的家伙谈壮阳?

但只要不告诉你它的三倍体真身,你就不会有心理作用啦。

所以,下次烤生蚝之前观察一下,野生的二倍体牡蛎,性腺很白,很发达,真的就像一颗肾一样。

而三倍体,很小,无籽,至于它食之究竟是壮阳还是减阳,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传说,最极品的渔获,都不是海鲜,而是河鲜。

蚬子,其实就是一个低调、个小肉又少的河鲜。

生活在内陆河流、湖泊的泥沙当中,也会在大江大河的入海口生活。

长在泥里的叫泥蚬,黑黑的,长在沙里的叫黄沙蚬,外黄内紫,霸气十足。

韩国的大酱汤、日本的味增汤,都是用蚬子做得底料。

丹东人尤其痴迷鸭绿江里的蚬子,已经到一种疯狂的状态。

他们把花蛤叫做花蚬子,把白蛤叫做白蚬子,把青柳蛤叫做黄蚬子。

但事实上,鸭绿江里并不盛产蚬子。

要吃真正的蚬子,还是去江浙沪,稍微靠近内陆一点的地方。

煮一大盆,就像磕毛豆一样,极度下酒,能吹一夜牛。

烧烤三杰

除了蛤蚶蛏蚝蚬,还有扇贝,它是扇贝科的躺平侠,烧烤三杰之首。

扇贝的闭壳肌非常发达,可以在水里飙车,所以,我们会用蒜蓉和粉丝来清蒸它的闭壳肌。

另外,扇贝还是个长了几百只眼睛的小怪兽,长在裙边上,所以,它的裙边也很好吃。

三杰之二就是生蚝,这个前面已经说过了。

三杰之三叫做江珧,这是一种闭壳肌高度发达的三角形贝壳儿,在海里是这个样子的,最大可以长小半米长。

所谓的瑶柱,就是中国古籍里,专指江珧的闭壳肌,古典又优雅的美味珍馐。

其实,现在烤着吃有点浪费。

海瓜子

和江珧长得比较像的,是另一类躺平侠,叫做贻贝,俗称青口。

它的特点是有足丝,就像是没洗干净的水草一样,其实这是它用来固定身体的结构。

在东北,贻贝叫做海虹。

在福建,它叫做淡菜。

在西班牙,它叫做海鲜饭。

在烧烤摊上,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海瓜子,这是一种小型贻贝,也是海瓜子的正宗。

它产区非常小,基本就在霞浦到闽南那一代,所以,出了福建到了江浙沪,海瓜子变成了这种叫做彩虹明樱蛤的小蛤蜊。

再到了大连、青岛,又变成了这种叫做虹光亮樱蛤的小蛤蜊。

而到了烟台,妥妥的不安套路出牌,海瓜子变成了这种小螺丝。

所以,再梳理一下,这群贝壳小海鲜按生物学分类来说,就是:蛤蚶蛏蚝蚬,外加扇贝、江珧和贻贝,当然,还有一些什么鸟贝、龟足什么的,也经常混进来。

其实鸟贝是鸟蛤科,各种蛤是帘蛤科,算是亲戚。

而龟足就有点过分了,这是节肢动物门的,学名叫鹅颈藤壶,虽然吃起来很像贝壳。

但其实是螃蟹和虾米的亲戚。

故事分享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还有一种贝壳儿始终没有提到,那就大名鼎鼎的——象拔蚌。

蚌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躺平侠呢?

其实,蚌类一般都巨难吃,和在河边烧过河蚌的朋友们一定都有体会。

而所谓的象拔蚌其实不是蚌,而是蛤。

还记得前面我们前面说,蛤类里面有一个不吃斧足的奇葩吗?

它正是象拔蚌。

这的奇葩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1883年·西雅图

时间回到1883年,这天的《纽约时报》上突然出现了一篇有关蛤蜊王子的报道。

写得非常讲究,一看就出自欧洲某位豪门美食评论家之手,但作者并没有留下姓名。

而是优雅的介绍了他在普吉特湾的经过,他说当地的印第安土著,邀请他品尝了这种蛤蜊王子。

王子有长长的虹吸管,肥美、醇厚,简直比法国最优雅的牡蛎还要美味。

第二天,普吉特湾就瞬间变成了网红赶海的打卡圣地。

而当科学家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传说中的蛤蜊王子已经找不到了。

由于当时没有留下照片,所以科学家们始终不确定,这个美味的蛤蜊王子究竟是什么。

而直到1960年,又有了新的发现。

这天,一个叫做罗伯特·希茨(Robert Sheats)的美国海军正在普吉特湾例行潜水,寻找丢失的鱼雷。

结果他在潜入胡德运河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海底成片成片的象拔蚌,它们正在狂欢,摇摆着自己的大象拔,喷射出一团团黏糊糊、白花花的东西。

这其实是雄象拔蚌在喷射精子,雌象拔蚌再喷射卵子。

而罗伯特立刻意识到,它们可能正是当年传说中的蛤蜊王子——深海象拔蚌。

本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象拔蚌只生活在潮起潮落的浅滩上,而这种浅滩象拔蚌并不算美味,所以,一直被排除在蛤蜊王子的候选名单之外。

而这些深海象拔蚌,罗伯特却听当地的印第安土著提起过,非常好吃,在海岸上极难收获。

所以,罗伯特拔了一颗带上岸,品尝了一下,果然鲜美,然后按照规定,交给生物学家做研究。

研究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品尝一下——嗯,这大概就是当年的蛤蜊王子了。

于是,大规模的深海科考开始了。

接着,所有人都惊呆了,普吉特湾底下,竟然生活着至少6300万只深海象拔蚌……

到了1970年,罗伯特从海军退休以后,他就和妻子开了一家海鲜公司(Bubble Heads,Inc.),专门售卖象拔蚌。

但结果,各大餐厅都表示,这种丑陋的蛤蜊,他们最多花每磅0.25美元的价格收购。

显然,象拔蚌还在,当年那种真正懂吃的欧洲贵族已经消失了。

1970年代的美国人,谁吃这玩意儿。

罗伯特和他的象拔蚌就这样彻底沉沦了吗?

转机

1988年,一个叫做霍奇森(Brian D. Hodgson)的后生仔找到罗伯特,要求买走他公司所有的象拔蚌捕捞配额。

罗伯特苦笑,他知道这个后生仔的野心,有一个地方叫做——香港。

象拔蚌简直就像是为香港的富豪们量身定做的美食一样,味道、质地、外观竟然都能与当地文化完美匹配。

罗伯特和霍奇森都非常了解中国客户心中对象拔蚌的这种渴望。

但是,罗伯特已经老了,73岁了,虽然他海军出生,为人正派,平时不少和霍奇森这个鱼贩出生的后生仔竞争。

但现在,老海军也只能向时间低头,将自己的份额转给了霍奇森。

霍奇森从此一统普吉特湾的深海象拔蚌供应。

于是,他带着一位叫做近藤(Carol Kondo)经销商,杀到了香港。

然后,这又会是一个大岛和某R一样的传奇故事吗?

显然,霍奇森和近藤手里的象拔蚌比北极贝更能让东亚富豪们热血沸腾。

接着,普吉特湾的象拔蚌源源不断地流入香港。

同时,香港的背后,有一整个庞大的中国市场正在经历着改革开放,追捧象拔蚌,简直就成了那个时代的中国富豪标志。

霍奇森彻底低估了市场的实力,自己的产量还是太低。

于是,到了1990年,霍奇森几乎把整个华盛顿州的潜水员都雇佣了,还专门绘制了一张海底资源分布图,日夜捕捞。

但很快,美国政府开始察觉到不对劲儿。

怎么西雅图的中餐馆里,象拔蚌煲汤都涨到5美元一碗了?

普吉特湾难道已经连通香港了吗?

果然,在警方的调查下,一张黑幕浮出了水面。

原来,霍奇森太贪心了,他通过虚报捕获量、走私出关等手段,在2年之内,已经从普吉特湾运走了20年的法定捕捞量。

这是非法捕捞实锤,1990年底,霍奇森和近藤被捕入狱。

而象拔蚌生意的空缺,却被西雅图黑帮出来填补了。

后面的黑帮故事更加的狗血,被记录在《贝壳游戏》这本书当中。

总之,从1994年开始,西雅图的黑帮都改行做象拔蚌生意了,慢慢就从良了。

真是想不到,中国吃货,既然拯救了西雅图的社会治安。

到现在,普吉特湾底下的象拔蚌已经是非常稀罕的美食了,听说随便一只,都有100多岁的年纪。

象拔蚌的年纪会像年轮一样长在壳儿上,目前发现最老的一只,174岁。

它们几乎一辈子都躲在泥沙里,靠那两根长得像象拔一样的虹吸管呼吸、进食、尿尿和生娃。

这绝对是躺平侠中的极品,直到某一天,它们被人类挖开沙子,像这样捞了上来。

然后,以形补形。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请大家把这五个字再念一遍(蚬蚶蚝蛏蛤)。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