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洞庭湖挖藕人:月薪上万,工作全靠力气,却越来越没人干
每年11月,洞庭湖团湖中,就有一群年过半百地“挖藕工”们,迎着深秋冷冽的寒风和刺骨的湖水,一边在大半个身体高的淤泥中行走,一边双手伸进泥中“挖藕”。
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藕,就像宝贵的“金子”一样。
很多人觉得挖藕这么辛苦又容易得病的职业,但这些“挖藕工”一天辛苦8小时,就能月薪过万,这是多少人都羡慕不来的薪资啊。
有人就要问了,挖藕真的能赚这么多钱吗?
讨生活的“挖藕工”湖北孝感的陈新国是一个世代挖藕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跟着村里人进湖挖藕。
其实,一开始陈新国并未从事挖藕这份工作,他初中毕业后,做了很多份工作,都没干长久,也没有挣到很多钱。
机缘巧合之下,年轻的陈新国听说挖藕能挣大钱,只需要力气大,有耐性就能干。
陈新国认为自己才20岁出头,除了一身的蛮力,也没有其他擅长的技术,就开始跟着同村人挖藕。
那会所有地方的挖藕工作,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是人工挖藕的旺盛期,再加上藕又大又嫩,非常美味,供不应求。
放眼望去,湖里遍地都是老老少少的藕工,释放着蓬勃的生命力,即使天气不好,人们也争先恐后地下湖采藕,这样一天下来,陈新国的收入非常可观。
至于他的成本,除了一身的力气就只有那把一直陪伴了他20多年的铁制工具。
早些年的挖藕工作,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条件好,有专门挖藕的装备、冲开淤泥的高压枪、坚硬的手套、防水的衣服。
不管是冬天挖藕,还是夏天挖藕,都需要挖藕人穿着自己的衣服进入湖中,半天换一次或者一天换一次。
这种环境下,陈兴国更喜欢在夏天挖藕,不仅天气暖和,洗完的衣服也很快就干了。
冬天气温太低,手指被冻僵是比较轻的情况,有的莲藕皮薄身脆,陈新国有时候不注意,会直接将手指伸进莲藕里,弄断莲藕。
弄断的莲藕不易保存,也因为进了水和泥,吃起来一股味道,很少有人买,所以挖藕人很注意这一点,如果弄断莲藕,就相当于白干了。
而正因为挖莲藕需要小心翼翼,所以即使有了机器辅助作业,但仍然缺少不了人工的辅助作业。
机器弄开淤泥,人下湖捡藕,并放到专门裝莲藕的船上。
因此,要想机器完全取代人工,至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是不可能的。
只是陈新国仍然乐意使用现代化的机器,减轻自己的工作量。
以前陈新国为了离家近,都是在湖北孝感的老家挖莲藕,挖的都是家养的藕。
自从2020年湖北遭遇了洪涝,陈新国为了维持生计,才和其他人一起来到洞庭湖的团湖来挖野藕。
凌晨6点多,天空还被雾气笼罩着,灰蒙蒙的一片。
洞庭湖畔的团湖村,一间瓦房的灯光伴随着这静谧的早晨,亮起来暖黄色的灯光。
这20多个莲藕工就挤在一起住在这里,昏暗的灯光催促着他们起床,开始进行新一天的挖藕工作。
吃过早饭,已经8点左右了,陈新国和其他人穿戴好专门的装备,一人撑着一条船,沿着已经结了薄冰的人工河道,进入被雾气围绕的湖中央。
在朝阳的映衬下,已经枯黄的荷叶残梗铺满了湖面。
藕工们各自选好挖藕的地方,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挖藕工”月薪过万虽然陈新国从事挖藕工作多年,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来一套挖藕经验,但挖野藕的经历却没有多少。
然而为了多挣钱,陈新国还是要来挖。在选定好区域后,他开始尝试用挖家养的藕的经验,寻找野生的藕。
陈新国先找到一截红色的、粗大的荷叶枯管,再顺着枯管寻找藕。
只是家养的藕和野生的藕毕竟不一样,陈新国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一定能找到野生的藕。
对于这种凭借运气的事情,陈新国没有时间发出怨言,他拿起自己的挖藕工具,直接跳入淤泥中,一铁锹连着一铁锹,将淤泥铲到了身后,边挖边摸。
等到终于摸见藕了,淤泥的堆积深度已经快到陈新国的脖子部位了。
洞庭湖团湖的野藕采挖权通常是外包出去的。挖藕工人在早上吃过饭后下湖开始挖,等到中午11点多。藕老板会将饭带到洞庭湖团湖附近的大棚,吆喝湖中给自己干活的藕工们停下手里的活,上岸吃饭。
基本上这时候,陈新国的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由于挖藕工们在“挖藕”时,需要在充满淤泥的湖里到处行走、翻找,所以在中午上岸吃饭时,他们浑身上下基本没有干净的地方,全部沾满了泥土,需要先擦拭干净之后再吃饭。
陈新国有时候为了挣一点钱,不想将白天的时间浪费到洗漱、吃饭上,会站在湖里把嘴擦干净,吃面包充饥。
这样辛苦的活,陈新国抓紧时间干,一天最少要挣五六百块钱,一般都是日结,所以陈新国虽然很累,但仍有使不完的劲。
今天的陈新国并没有在站在湖中随便吃点。
他听到老板在岸边呼唤他后,就摇着船使劲往大棚边行驶。
坐下来吃饭的陈新国,看着周围的二十多个挖藕工,脑海里不禁浮现出,往日人山人海共同挖藕的画面。
因为工作的辛苦,以及机器普及的原因,愿意挖莲藕的人越来越少,即使给出的薪酬很高,也没有人来。
陈新国在这个行业干了20多年了,从“青年”步入“中年”,见证了采藕行业的变迁。
陈新国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不再那么富有生命力了,只是这个让他赖以生存的职业,他无法丢弃,他需要生活。
此外,陈新国家里有高龄生病的老母亲需要赡养,女儿们也还在读书,日常的花销非常大。
陈新国从来不敢懈怠,为了抓住这个采藕的旺季,多挣一些钱,他和其他边挖边休息的工友不一样,他每天都会按时来到湖边挖藕,也是最迟一个上岸的。
央视曾经有一档节目,就将莲藕的整个采摘过程拍成了纪录片,这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挖藕工”这个职业。
纪录片中说:挖藕工们每天工作8小时,就能拿到超过一万的月薪,这样的高额薪资让很多人蠢蠢欲动。
真的有这么高的薪资吗?
其实,这并不是现在网上的引流“噱头”,这是真实存在的薪资。
挖藕工们平常时候,一天干八小时活,能挖一千多斤藕,一个月下来就能拿到上万薪资。
尤其在年底时,他们的工资更高。因为过年,藕的需求量非常大,他们一天可能要干十几个小时,挖三千多斤。因为“加班费”很高,所以赚得也多,但累是真的累。
所以月薪上万的挖藕工的薪资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些挖藕工们吃的苦也是一般人无法忍受的。
没落的“职业挖藕工”只是在陈新国看来,挖藕是最简单的活,挣得也多,不需要挖藕的人使用多少技巧,只要有足够的力气并且不怕辛苦,不停的将湖里的淤泥翻起来,就能够挖到藕,赚到钱了。
如今,陈新国因为身体原因,已经逐渐开始借用机器挖莲藕了,但他仍然需要穿着十五六斤的防水服,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待在水里。
每当谈起以往,陈新国总是充满了无奈和感叹,因为他年轻时候没有其他一技之长,挖藕是他主要的生活来源。
陈新国平常都是沉默寡言的,只有谈起女儿时才会滔滔不绝,他平时非常节省钱,都是将赚来的钱用在家里以及寄给两个女儿,希望她们能好好学习,不用为钱的事情操心。
又一天的挖藕工作结束了,陈新国回程休息时,看着夜色下被荷叶枯枝铺满的洞庭湖团湖,心里生出无限感慨,他虽然快50岁,但却是是这个挖藕行业里年纪最小的。
时代在飞速前进,洞庭湖的藕还在年复一年的生长,但是职业的“挖藕人”就如同时代翻新篇一样,逐渐消失在了时代变迁的长河中。
一方面,不断研发的先进机器替代了人工,提高了挖偶效率,不再需要太多地“挖藕工”。
另一方面,年轻人们学历越来越高,见识越来越广,有多种职业可以选择,这样又苦又累地“挖藕工作”,已经不是新一代年轻人们的首选了。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前些年,陈新国还能看到挖藕队伍里边添加新面孔,但是近些年基本都是老面孔。
只剩下很多已经从事挖藕工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挖藕工,还在坚持。
陈新国明白,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很可能是洞庭湖上最后一代挖藕人。
就像很多传统农耕手艺人一样,如劁猪匠(阉猪的人)、割漆人(爬漆树割漆制成涂料的人)等,在现代化科技盛行的时代下,“挖藕人”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