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葛天师的真名(葛天师)

葛天师的真名(葛天师)

中国神话人物――葛天师

葛天师:葛仙翁、太极仙翁、太极左仙公、冲应真人、冲应孚佑真君、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道教四大天师之一。道教灵宝派祖师。姓葛名玄,字孝先。道场在阁皂山。法器有灵宝仙葫、太极拂尘、冲应神符。

葛玄天师

天师葛玄,字孝先,葛家道创始人,为道教灵宝派祖师。被尊称为葛天师。汉族,丹阳郡句容人。《抱朴子·金丹篇》称曾从左慈学道,受《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于閤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苍、南岳、罗浮诸山。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灵宝”诸部真经;曾嘱其弟子郑隐,在他死后将“上清”、“三洞”、“灵宝”中盟诸品经箓付阁皂宗坛及家门弟子,世世箓传。据说,吴嘉禾二年(233),葛玄径往阁皂东峰建庵,筑坛立炉,修炼九转金丹。《灵宝经箓》传自葛玄,故后世灵宝道士奉他为阁皂宗祖师。

影视《西游记》剧照

《建康实录》记载:赤乌十年:帝初好道术,有事仙者葛玄,尝与游处,或止石头四望山所,或游于列洲。案,舆地志:赤乌二年,为玄于方山立观。 吴范刘惇赵达传注引抱朴子曰:“时有葛仙公者,每饮酒醉,常入人家门前陂水中卧,竟日乃出。曾从吴主别,到洌州。” 传说他的修行感动了太上老君、太极真人降临, 传授给他真经36卷,从而使他成了道教灵宝派的创始祖师。

太极仙翁葛玄

道教和民间关于葛玄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能将口中吐出的饭粒变成成千上万只蜂,能使顽石走路,蛤蟆、昆虫、燕雀能在他的指挥下台五音六律翩翩起舞,能从井里取钱请客喝酒,能画符箓为民祈雨,有的说他能拿妖捉怪,曾经在酒店鞭打妖邪,为一秀才解除蛇精缠身,焚邪庙恶小鬼,有的说他曾随孙权出游,沉于江中,数旬而归,有的说他曾给屈家二女仙丹,使二人服后成仙而去,有的说他曾在石壁炼食丹药,不小心掉下一粒,一鸟吃后,即成仙鹤,有的说他功行圆满后,东华帝君录其名入仙籍。

葛玄

葛玄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十五六岁便名震江东各地。他喜爱老庄清朴高雅,不愿入仕为官。乌角先生左慈自北方云游而来,入吴修行之时,见葛玄天资聪颖遂收其为徒,授以《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葛玄颇有道缘,加之勤练不辍,很快便掌握了胎息、符篆、变化、分身等等诸般神通。其中以符篆之术最为传神。三国年间,天地纲常崩坏,天怒人怨,引来大批水鬼在东吴沿海作乱。凡间兵士,不是水鬼对手,常常不战而溃,东吴之主孙权为此大为头疼。后来,孙权听说葛玄道法通玄,便亲自去请葛玄帮忙剿灭水鬼,葛玄欣然应允。于是,孙权问他需要多少兵士。葛玄则道:“四人足矣。”孙权不信,但以葛玄之言派出四名兵士听命于葛玄。四名兵士,在葛玄的率领之下,很快寻得水鬼下落。葛玄从道袍之中掏出四张符篆,分别贴在了四名兵士身上,继而念动法诀。须臾之后,只见那四名兵士,一化十,十化百,百化千。不仅如此,这些兵士还变得力大无穷、悍不畏死。在葛玄的符兵帮助下,东吴很快将水鬼彻底赶入大海之中。葛玄又连下七十二道定海符,自此之后水鬼再未出现在陆地之上。孙权见葛玄的符兵如此厉害,就想借葛玄之手平定天下。他对葛玄许以高官厚禄,葛玄却不以为然,声称自己将于八月十三飞升。孙权不信,遂亲自前去见证。到了那日,果然见到葛玄举霞飞升。自此,世人皆奉葛玄为太极葛仙公。

葛玄

葛天师宝诰:天台得道,閤皂成真。昔受东华,复传西蜀。诏命玉京金阙,位证太极仙班。慈怜拯拔於沉沦,恩念普资於苦爽。葛天氏遗风显著。勾漏令丹砂俱存。括苍任游,罗浮乃止。脩闲玉笥,修理金书。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玉京东吴太极仙翁。雷霆玄省天机内相。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影视《天师葛玄》剧照

葛天师有诗为证:葛玄功行满三千,白日骖鸾上碧天。留得旧时坛宇在,后人方信有神仙。

葛玄

相关影视作品《西游记》、《西游记后传》、《天师葛玄》、《法灭尽经起世经楞严金》、《起世经一切唯心现》……

【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中华灵宝第一山!相传为道教天师葛玄得道升天处

(开栏的话)

为全面集中展示上饶市全域文化旅游资源,上饶文旅平台3月1日起推出“上饶天下SHOW——上饶市全域旅游宣传推广年”活动,以一月一县的频率,天天推送上饶市12个县(市、区)和三清山景区文旅资源。2023年5月为“上饶天下SHOW之铅山县文旅宣传月”,本月每天将推介上饶市铅山的文旅看点和热点。走遍千山,还是铅山,去铅山,品味江南山水的雄秀幽远,感受儒释道三教的历史标高,触摸传统商埠的昔日繁华!

它,是道教名山

有着“中华灵宝第一山”的称号

它,因江左著名高道葛玄而得名

它,就是葛仙山

葛仙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

2017年11月10日

葛仙山道教音乐

入选江西省第五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道教圣地——葛仙山

葛仙山接官亭

铅山县葛仙山,为著名的道教名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支脉。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另有名峰紫云峰、香炉峰。

葛仙山原名云岗山。相传,高道葛玄(东汉道教天师,被尊称为葛天师,为道教灵宝派祖师)曾在此炼丹传教,并得道升天。因此,此山遂被后人称为葛仙山,并成为闻名赣、皖、闽、浙四省的道教名山。至今,山上还有葛仙飞升台遗迹。

葛仙山飞升台

葛仙山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古石印《葛仙山志》(残本),其中收录了唐诗人白居易的《葛仙山景杂咏》:

登临太极殿,紫烟入云霞。

极目三天观,阳村山落下。

白居易题诗的时间大致为唐元和十年至十三年(815—818)。其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先后游览庐山、葛仙山等地。

葛仙山慈济寺

葛玄在葛仙山修炼之事,历代郡县志均有记载。如明代万历四十六年(1618)《铅书》记载:“县治南七十里,曰葛仙山,其高三十有六,二十里,汉仙人葛玄之所筑也。爰有仙坛、香炉、水碙,皆铁冶。有仙井焉,有龙池焉,有上马石,下马石,息心石;有试剑石,字书精妙;有飞升台,悬峰凌虚;有鹤迹鹿蹄。”

葛仙山试剑石 | 王霖 摄

至今,葛仙山上仍保留了众多关于葛仙的古迹,如“仙人足”“试剑石”“息心岩”“飞升台”“仙井”“龙舌池”“上马石”“下马石”等。

大葛仙殿 | 吴人少白 摄

葛仙山最有名的道观是大葛仙殿。大葛仙殿俗称葛仙祠,依山筑殿,坐东北朝西南,有大葛仙殿(主殿)、老君殿、观音殿、三官殿、灵官殿、地母殿、玉皇阁等建筑。主殿大葛仙殿的殿门与大香炉、香炉峰(位于大葛仙殿西南约3500米处,海拔1037米)构成三点一线,建筑构思考究。

航拍葛仙山

明万历年间《铅书》记载,“葛仙祠,在铅山县南西七十里葛仙山。……宋元佑七年,乡人立祠祀之。元至正间(1341—1368),增建太极观,中造仙翁像。”

葛仙山雪景 | 傅荣华 摄

清同治版《铅山县志》记载,葛仙祠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始称宗华观。宋治平二年(1065)被赐名玉虚观。宋元佑七年(1092),改名为大葛仙殿。后经又多次修葺。清嘉庆年间(1796—1820)毁于火,后修复。民国十七年(1928)又毁于火,次年再度重建。

葛仙祠西北方向的山坡上,是娘殿,祀葛玄之母。传说葛玄在葛仙山上修练,其母特地从江苏老家赶来探望,不意行至半山突然故去,未能见上儿子一面。因此,后人在葛母仙逝处筑殿祀之。

香客在葛仙山祈福 | 红粉飞飞 摄

自宋代以来,葛仙山的香火一直旺盛。每年六月初一,葛仙山“开山门”;十月初一,“关山门”。这期间,四方信众络绎不绝。

历代登临葛仙山者,不乏文人名士,如诗人白居易、李商隐、韦应物等,名士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及北宋丞相王安石、明代内阁首辅夏言。夏言来到葛仙山,就曾写下《沁园春·登葛仙山飞升台》,感叹“神游八检,不觉超凡”。

葛仙山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演奏《小开门》 | 潘俊男 摄

葛仙山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开始于宋代,是葛仙山玉虚观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2017年,葛仙山道教音乐入选江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宋末元初时期,名道雷思齐到葛仙山修炼,整理斋醮仪范,为葛仙山道教斋醮音乐正式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道教法事仪式 | 潘俊男 摄

清代康熙年间,葛仙山道士金熙进一步整理科仪道教音乐,吸取了许多民间戏曲曲调,融入道教音乐。除了打击乐器钟、磬、鼓等,还增加了吹管和弹拨乐器。并作诗:“仙坛遥搆碧霄中,我亦扶笻驭好风。携得香烟飞篆白,旋添活火煮丹红。千年宝剑玄关秘,一道灵泉石窍通;夜向息心台下坐,神光相搭老仙翁。”

举行道教法事仪式 | 潘俊男 摄

到清末明初,葛仙山道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葛仙山道教音乐。自2007年以来,在葛仙山寺观管理委员会主任李绍华的主持下,进一步发掘和整理葛仙山道教音乐,召集第十一代传人饶明亮道长等道人,收集整理了道教音乐近百首曲谱。

葛仙山道教活动现场

在演唱和演奏方面,葛仙山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演奏均由道士担任。声乐的形态也可以分为很多种,有吟诵、念唱、咏唱等。使用的乐器包括锣、鼓、磬、木鱼、铃、铛等打击乐,笛、箫、唢呐等吹管乐,二胡、板胡、琵琶、扬琴等弹拨乐。

葛仙山道教活动现场

葛仙山道教音乐经韵曲调,兼具江南丝竹、赣东北赣剧委婉、俊美、清澈、秀丽的韵味。

为了对葛仙山道教音乐的传承保护,铅山县人民政府出台了文件,葛仙山寺观管理委员会也安排资金和场地,组织传承人和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发掘道教音乐文化,并对外进行交流和传播。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铅山文旅

初审:黄文琪

复审:刘诗良

终审:谢华杰

投稿邮箱:2792173215@qq.com

鸣谢:本文部分照片由王霖等作者摄影,其他未署名作者请私信联系我们一并鸣谢,感谢广大作者、读者对上饶文旅支持。

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道教四大天师是谁,他们的来历职能是什么?

四大天师:

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萨守坚、许旌阳,为玉皇大帝通明宫的四位尊神。

张天师

张天师即张道陵本名张陵(34-157年),字辅汉,道教称为祖天师。他是汉代张鲁的爷爷,是道教的创始人。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旦。张道陵生时黄云笼室,紫气盈庭,空中光如旦。从小聪明颖慧,七岁时遇河上公,得授《道德真经》通晓五千言精微义理。宝物有正一盟威符箓”,三五斩邪雌雄剑、阳平治都功印、平顶冠、八卦衣、方裙、朱履等。太上老君剑印符箓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为原型的。

天师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

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

张道陵,初名张陵,后改今名。本是太学书生,性好学,博五经,邃于黄老之道,七岁即能通道德经及河洛图讳之书,皆极其奥。长为博学之士。后弃官学道。创立了正一盟威道,简称正一道。汉顺帝时永寿元年在鹤鸣山创建正一盟威道,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自称“三天法师正一真人”,并纂道书24篇。汉桓帝时在四川苍溪县境的灵台山(又名天柱山)飞升,传说时年123岁,道教称为“祖天师”。传说第1代天师张道陵跟太上老君学道得老君亲授,得天独厚,道法高强。

张道陵先退隐北邙山修道,后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

祖天师宝诰 :

至心皈命礼 本来南土 上泝蜀都 先获黄帝九鼎之丹书 後事老君於玉局 千轴得修真之要 一时成吐纳之功 法籙全成 受盟威品而结璘玦 正邪两辨 夺福庭冶而化咸泉 德就大丹 道齐七政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三天扶教辅元体道大法天师 雷霆都省泰玄上相都天大法主 正一冲玄神化静应显佑真君 六合无穷高明大帝降魔护道天尊!

葛天师

葛天师又名葛孝先,葛仙翁,太极仙翁,姓葛,名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相传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道教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级左仙公”。他的修行感动了太上老君、太极真人降临, 传授给他真经36卷,从而使他成了道教灵宝派的创始祖师。

葛天师宝诰 :

至心皈命礼 天台得道 閤皂成真 昔受东华 复传西蜀 诏命玉京金阙 位证太极仙班 慈怜拯拔於沉沦 恩念普资於苦爽 葛天氏 遗风显著 勾漏令 丹砂俱存 括苍任游 罗浮乃止 脩闲玉笥 修理金书 大悲大愿 大圣大慈 太上玉京东吴太极仙翁 雷霆玄省天机内相 玉虚紫灵普化玄静常道冲应孚佑真君 垂恩广教慈悲大帝度人无量天尊!

萨天师

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号全阳子。赤面,红须发,双目火睛,红袍,绿靴,风带,左手火车,右手金鞭,状貌躁恶。”徒弟王灵官即后来便成为整个道教所尊奉的护法神王灵官,他镇守在几乎所有的道教宫观。

萨天师守坚庸琐下士,遭遇明师,得其设施以正,故驱雷役电,祷雨祈晴,治祟降魔,禳蝗荡疠,炼度幽魂,普施符水,累行累验,如谷应声。

萨祖宝诰:

至心皈命礼,派流西地,迹显龙兴。施财合药济群生,积行累功修至道。授铁师之教旨,掌玉府之雷书。身披百衲伏魔衣,手执五明降鬼扇。代天宣化,咒枣书符。运风雷于咫尺之间,剪妖魔于斗罡之下。道参太极,位列先班。松筠野鹤任纵横,遐迩孤云常自在。方方阐教,为万法之宗师;处处开坛,作后人之模范。都天宗主,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

许天师

许天师又称许敬之、许真君、许仙、许旌阳、许祖、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江西南昌县(今属江西)长定乡益塘坡人,祖籍汝南(今河南许昌),晋代著名道士,道教净明派祖师,尊称许天师。道教尊为许真君,晋太康元年(280)举孝廉,出任旌阳令,后弃官东归,于西山中修道炼丹,着书立说,创“太上灵宝净明法”,白日飞升。

许天师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进一步想,有此而少彼,补东而缺西,时刻忧愁。退一步想,良田万顷,一日止食米一升;;大厦千间,一夜止眠地八尺。一升八尺,受用不久,多何用乎?计较为自身,死后何曾到手中?计较为儿孙,儿孙自有儿孙福。家财数百万,阴功无丝忽。积下与儿孙,未必能保守,转世变畜生,儿孙替不得。

《转轮歌》曰:

畜生本是人来变,人畜轮回古到今。

不见披毛并戴角,劝君休使畜生心。

百年世事有天罗,休把心机太用过。

富了又贫贫又富,江河成路路成河。

良心自有良心报,奸狡还须奸狡磨。

莫道苍天无报应,十年前后看如何?

许天师宝诰 :

至心皈命礼 混元始祖 一炁分真 多劫之前 积修至道 勤苦备悉 经纬逾深 万法千门 罔不斯历 救灾拔难 除害荡妖 功济生灵 名高玉籍 众真推仰 宜有甄升 大悲大愿 大孝大仁 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雷霆泰省天枢伏魔上相 至道玄应神功妙济掌九天司职太乙定命注生真君 三天按察都检校普奏谏议大夫 天医大帝度人祖师净明普化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