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历中缺失10天,是谁把这10天抹去?1852年到底发了什么
1582年的时候,颁布了新的历法,就是为了能和太阳年同步。而这次改革让太阳年和新历法差了足足10天的事件,如果不删除这10天,那么之后的日期就会出现错的时间。为了能和太阳年同步,这才将1582年10月删除了10天。现如今使用的历法,是从1583年才正式使用的,每年分为12个月,而每年有365天。
至于网上当时一直流传世界末日的信息,也只不过是一些人的“阴谋论”而已,再加上网上一直有声音,所以才会让人越来越相信。历史上有很多现代文明还无法解释的事情,都是因为目前的科学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关于地球是否会消失,也不是人类能决定的,宇宙这么大,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就好了,大家觉的呢?
人类历史上完全“消失”的十天,发生了什么...子衿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不负青云”看看呀~
169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上篇文章里,
我们聊了“2月为什么只有28天”的问题——
三尺微命:2月为什么只有28天?答案竟如此奇葩...zhuanlan.zhihu.com
于是我们知道,
这是儒略历搞的奇葩设定。
除了这一设定,
它似乎没有别的缺点。
当然,如果真的没有其它缺点,
它就不会被废除,
以至于被今天的“公历”取代了。
也正是它的另一缺点,
导致历史上有10天“完全消失”。
在儒略历里:
1年等于365.25天,
每4年有1个闰年,3个平年。
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然而,按照现代天文学的测量,
一年并不是365.25天,而是365.2422天,
二者相差11分14秒。
可是,每过400年,
当前日期会比实际日期慢3天,
到了16世纪(儒略历施行于公元前45年),
误差已经整整10天,
各种节日、日期变得十分混乱,
节气(如春分,夏至)也明显感觉提前了。
这时候,教皇出马了,
格列高丽十三世与众多天文学家商议后,
于1582年推出了以儒略历为基础,
稍作修改而成的新历,
即公历:
快进10天,
把次日的1582年10月5日改成15日,
修改了闰年的规则:
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这一规则保留,
新增一条: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
不是闰年。
例如,2100年表面上看是闰年,
其实,它是平年。
这样一改,
每400年就比原来少了3个闰年,
变成97个闰年,303个平年,
平均每年365.2425天,
与现代测量的365.2242日十分接近,
这样的精度,
3333年才会出现1天的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规则被继续完善,
完善到几乎可以没有误差,
例如400的倍数是闰年,
但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但3200和172800的公倍数是闰年;
128的倍数不是闰年...等等等等,
不再赘述(扯太远了)。
儒略历修改后,
日期变的更加精确,
按照既定规则,
基本不会再出现天数误差。
唯一的遗憾,
便是那消失的10天:
公元1582年10月5日~1582年10月14日,
在历史上不存在。
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万历年间,
对于使用农历的中国来说,
并无影响。
日历中缺失10天,是谁把这10天抹去?1852年到底发了什么
1582年的时候,颁布了新的历法,就是为了能和太阳年同步。而这次改革让太阳年和新历法差了足足10天的事件,如果不删除这10天,那么之后的日期就会出现错的时间。为了能和太阳年同步,这才将1582年10月删除了10天。现如今使用的历法,是从1583年才正式使用的,每年分为12个月,而每年有365天。
至于网上当时一直流传世界末日的信息,也只不过是一些人的“阴谋论”而已,再加上网上一直有声音,所以才会让人越来越相信。历史上有很多现代文明还无法解释的事情,都是因为目前的科学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关于地球是否会消失,也不是人类能决定的,宇宙这么大,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就好了,大家觉的呢?
人类历史上完全“消失”的十天,发生了什么...子衿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不负青云”看看呀~
169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上篇文章里,
我们聊了“2月为什么只有28天”的问题——
三尺微命:2月为什么只有28天?答案竟如此奇葩...zhuanlan.zhihu.com
于是我们知道,
这是儒略历搞的奇葩设定。
除了这一设定,
它似乎没有别的缺点。
当然,如果真的没有其它缺点,
它就不会被废除,
以至于被今天的“公历”取代了。
也正是它的另一缺点,
导致历史上有10天“完全消失”。
在儒略历里:
1年等于365.25天,
每4年有1个闰年,3个平年。
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然而,按照现代天文学的测量,
一年并不是365.25天,而是365.2422天,
二者相差11分14秒。
可是,每过400年,
当前日期会比实际日期慢3天,
到了16世纪(儒略历施行于公元前45年),
误差已经整整10天,
各种节日、日期变得十分混乱,
节气(如春分,夏至)也明显感觉提前了。
这时候,教皇出马了,
格列高丽十三世与众多天文学家商议后,
于1582年推出了以儒略历为基础,
稍作修改而成的新历,
即公历:
快进10天,
把次日的1582年10月5日改成15日,
修改了闰年的规则:
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这一规则保留,
新增一条: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
不是闰年。
例如,2100年表面上看是闰年,
其实,它是平年。
这样一改,
每400年就比原来少了3个闰年,
变成97个闰年,303个平年,
平均每年365.2425天,
与现代测量的365.2242日十分接近,
这样的精度,
3333年才会出现1天的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规则被继续完善,
完善到几乎可以没有误差,
例如400的倍数是闰年,
但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但3200和172800的公倍数是闰年;
128的倍数不是闰年...等等等等,
不再赘述(扯太远了)。
儒略历修改后,
日期变的更加精确,
按照既定规则,
基本不会再出现天数误差。
唯一的遗憾,
便是那消失的10天:
公元1582年10月5日~1582年10月14日,
在历史上不存在。
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万历年间,
对于使用农历的中国来说,
并无影响。
日历中缺失10天,是谁把这10天抹去?1852年到底发了什么
1582年的时候,颁布了新的历法,就是为了能和太阳年同步。而这次改革让太阳年和新历法差了足足10天的事件,如果不删除这10天,那么之后的日期就会出现错的时间。为了能和太阳年同步,这才将1582年10月删除了10天。现如今使用的历法,是从1583年才正式使用的,每年分为12个月,而每年有365天。
至于网上当时一直流传世界末日的信息,也只不过是一些人的“阴谋论”而已,再加上网上一直有声音,所以才会让人越来越相信。历史上有很多现代文明还无法解释的事情,都是因为目前的科学还没有达到那种程度,关于地球是否会消失,也不是人类能决定的,宇宙这么大,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就好了,大家觉的呢?
人类历史上完全“消失”的十天,发生了什么...子衿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不负青云”看看呀~
169 人赞同了该文章
上上篇文章里,
我们聊了“2月为什么只有28天”的问题——
三尺微命:2月为什么只有28天?答案竟如此奇葩...zhuanlan.zhihu.com
于是我们知道,
这是儒略历搞的奇葩设定。
除了这一设定,
它似乎没有别的缺点。
当然,如果真的没有其它缺点,
它就不会被废除,
以至于被今天的“公历”取代了。
也正是它的另一缺点,
导致历史上有10天“完全消失”。
在儒略历里:
1年等于365.25天,
每4年有1个闰年,3个平年。
闰年366天,平年365天,
看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然而,按照现代天文学的测量,
一年并不是365.25天,而是365.2422天,
二者相差11分14秒。
可是,每过400年,
当前日期会比实际日期慢3天,
到了16世纪(儒略历施行于公元前45年),
误差已经整整10天,
各种节日、日期变得十分混乱,
节气(如春分,夏至)也明显感觉提前了。
这时候,教皇出马了,
格列高丽十三世与众多天文学家商议后,
于1582年推出了以儒略历为基础,
稍作修改而成的新历,
即公历:
快进10天,
把次日的1582年10月5日改成15日,
修改了闰年的规则:
被4整除的年份是闰年这一规则保留,
新增一条:
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的,
不是闰年。
例如,2100年表面上看是闰年,
其实,它是平年。
这样一改,
每400年就比原来少了3个闰年,
变成97个闰年,303个平年,
平均每年365.2425天,
与现代测量的365.2242日十分接近,
这样的精度,
3333年才会出现1天的误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个规则被继续完善,
完善到几乎可以没有误差,
例如400的倍数是闰年,
但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3200的倍数不是闰年,
但3200和172800的公倍数是闰年;
128的倍数不是闰年...等等等等,
不再赘述(扯太远了)。
儒略历修改后,
日期变的更加精确,
按照既定规则,
基本不会再出现天数误差。
唯一的遗憾,
便是那消失的10天:
公元1582年10月5日~1582年10月14日,
在历史上不存在。
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朝万历年间,
对于使用农历的中国来说,
并无影响。
2000年是闰年,1900年却不是闰年,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2000年是闰年,但是你翻开任何一本老黄历,都会发现1900年却不是闰年,这是怎么回事儿?不是说好的每隔四年就是一个闰年吗?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的。
我们制定历法主要是根据地球环绕太阳运转的规律来进行的。我们知道地球环绕太阳的运行周期大约是365.242199074天。也就是约等于365又四分之一天。这并不是一个整数。所以历法规定平年为365天,而将能被四整除的年份设置为闰年,闰年有366天。这样每隔四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就大致让天数和年数符合上了。但是这样推行下去每隔100年就会少出来大约一天。因此历法有又规定凡是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不再置润,这样就解决了每100年少一天的问题。因此1900年虽然能被四整除,但由于也是100的倍数,因此还是平年。但是这样做400年以后问题又出现了,人们发现又多出去一天,因此历法又规定凡是能被400整除的年份都是闰年。
这样就可以了吗?3200年之内是可以,因为我们大多人数都活不了那么长所以后面的事也就不用去管他了,但是修订历法的人考虑的很多。为了避免新的误差出现,凡是能被3200整除的年份,将不是闰年。这样就可以了吗?还是不行!172800年又不准了,所以又规定172800年是闰年。但是考虑地球公转的不稳定性,我们的立法能不能实施到那时候?我看我们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所以将来的立法怎么调整还是个未知数。
下面说说公历的来历。公历又被称为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它是1852年由基督教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实施的。这个历法是由以前的儒略历修改之后形成的。而儒略历则是由罗马时期的独裁统治者儒略·凯撒根据当时的天文学家索悉琴尼所研究出来的历法,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格里历开始实行的时候将儒略历删除了十天,并且规定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后来为了淡化宗教的影响,又将其改名为公历。我们国家是1949年解放以后才由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正式采用公历。之前我们国家一直实行的是自己的农历,但是公历采用以后农历并没有被废除。所以我们今天所过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传统节日都还是用农历来计算的。
公历是纯粹的阳历,并不考虑月亮的运行周期。所以每个月都跟月亮的阴晴圆缺对不上号。但是我们自己的农历是阴阳复合历。每个月都和月亮的阴晴圆缺完全对应,使用起来似乎更科学一些。另外还有24节气,则是以太阳的运行规律为计算准则的,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世界上现在通用的历法除了公历和我们国家的农历以外,还有伊斯兰教历、佛教历、犹太教记年,日本纪年、希腊纪年等。
好了就说到这儿了。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我:笔耕南阳,以便收到更多有趣的文章。谢谢!记得加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