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年邓小平若接受元帅军衔 在诸元帅中列第几位
55年授衔时,他主动让出元帅军衔,后来成为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这位就是邓小平,毛主席曾这样评价邓公说他德才兼备,军政皆优,是一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非凡帅才。
其实在1955年授十大元帅名单中有邓小平的,当时名单排序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资料图
本来毛、周、刘也是要授元帅军衔的,当时毛主席的大元帅服装都做好了,结果毛首先否决了将自己评为大元帅的动议。说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说依我看,现在在地方工作的,不在军队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因此刘、周、邓等都表示不要元帅军衔了。
资料图
周、刘二人拒绝当元帅,这是可以理解的,周一贯谦逊、无私奉献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接受元帅衔。而刘并非军事见长,他的主要工作文职,而邓可不一样,首先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在在解放战争中任二野战军政委,和刘并称刘邓大军,还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正儿八经的前线指挥官。
为何邓坚持不肯当元帅,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主动让出元帅军衔。当时他的职务是秘书长,如果背着一个元帅头衔不利于开展工作。正是在他的再三坚持下,才接受了他不当元帅的请求。
资料图
邓主动谦让元帅,与世无争的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但是上天是公平,邓作为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坚持改革开放,最终让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因此在1978年和1985年,曾两次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泰山神东岳大帝为何在福建“娶亲”
泰山云海(新华网图片)
《中国国家地理·福建专辑》评价福建“山海碰撞的奇迹,众神狂欢的地带。”福建山海共生,蔚蓝色的大海意味着开放冒险和交流,而连绵的群山在带来封闭阻塞的同时,却也成为了强大涵养和保存的力量。开放与封闭,冒险与保守,种种矛盾在福建这部“山海经”中得到了奇妙地协调。体现宗教信俗上,则表现为既有本地创造的无数神灵,又有外来移民带来的信俗,并通过航海将信俗传播至海外。
许多在北方已经消失的泰山信俗始,依然保留在福建
福建的泰山信俗源自自然崇拜,儒释道和谐并存。秦汉时期,福建与中原的交往有所增加,汉人开始向东南沿海地区迁徙。从晋代到南宋,先后出现三次汉人南迁高潮——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宋靖康之难。晋代福建人口仅8000户,南宋嘉定十六年猛增至159.9多万户,中原汉人迁徙入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同时也带来了北方的信俗。
在晚唐至宋的造神高潮中,福建民间渴慕“中原正统”也在信俗中得到彰显:一方面,对北方传入的某些神加以在地演变,使之更加适合福建的人文、地理环境。外来神灵完成了本土化,本地神灵则具有世俗化的特点,福建逐渐形成了丰富而完整的信俗体系。如东岳大帝的正宫皇后是建瓯大洲人、东宫娘娘是福州旗汛口人、西宫娘娘是福州下渡人,并收福州康山何元帅为“谊子”。
福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保存了许多北方几近消失的泰山信俗形态,如早已被东岳大帝取代的泰山府君、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岳庙心镜”,同时也保存了许多泰山信俗的职能。
泰山神东岳大帝在福建“娶亲”
泰山信俗在福建的传播,福建文化精英曾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如南宋时,漳州人陈淳认为“祭不望越”,莆田人刘克庄则针锋相对地提出“虽不在望,非越也”。福建民间信俗与泰山信俗的互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泰山信俗的本地化、本地信俗的“正统化”。
泰山信俗的本地化前面已略有论述,东岳大帝纳了本地的皇后、娘娘,收了本地的谊子。本地民间信俗的“正统化”则主要体现在本地神灵请东岳大帝“封神”方面,如东岳大帝的三位公主分别配三位驸马:南天呼元帅、紫清宫何元帅、仁圣宫王千岁。福建著名女神陈靖姑属下的五花邓将军也被纳入泰山神系,称血湖司主宰五花邓将军。闽江万寿桥(今解放大桥)第五个桥墩的神灵陈亮,被东岳大帝敕封为岳宗闽省都督,至今桥墩上仍有香炉遗存。榕树甚至可以代理东岳大帝,福州市康山有康山灵树庙,此树受东岳大帝敕封,在康山代理东岳大帝职权,称“东岳大帝灵树王”,清代候官人林枫《榕城考古略·郊坰第三》记载:“康山灵树庙,在易俗里,俗称泰山庙,里有乔木甚著灵。”康山另有康山庙供奉“康山五大元帅”,其中何元帅被东岳大帝收为谊子,五大元帅一同纳入了东岳神系,两庙便合二为一,主祀东岳大帝、旁祀五大元帅。由于泰山属于国家祭祀对象,是“正统”的代表,因此福建民间信俗中的神灵渴望获得东岳神职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泰山庙所祀实为纳入泰山神系的本地神灵。这也彰显了曾经的“边陲”渴望与“中原正统”文化靠近的意愿。
福建泰山信俗传播过程中的“以神代人”
泰山信俗也影响到了现实世界。如福州市仓山区林浦村泰山宫原是南宋皇室南逃时的驻跸行宫,南宋灭亡后,当地人为祭祀南宋君臣,在蒙元的高压政策下不得不采取“以神代人”的方式,用泰山“康太保”代指“康王”赵构,用康太保二子代指赵昰、赵昺二末帝,用妈祖代指殉国的杨太后,暗格中陪祀陆秀夫、文天祥、陈文龙、张世杰等忠臣烈士。明朝抗倭战斗中,戚继光属下曹大金将军身负重伤,夜宿莆田东岳观,伤重不治而亡,当地人将其列入泰山神系塑像奉祀。明末时,黄檗山万福寺隐元禅师冒着生命危险,在后俸村东岳禅寺为亡者超度。在闽南,郑成功之母田川氏自杀殉国,泉州人在泉州东岳行宫塑像奉祀田川氏与郑成功,在当时的高压政策下不敢直呼其名,称田川氏为“东岳血疯夫人”,以郑成功“国姓王”谐音称为“郭圣王”。
在革命年代,泰山庙也多次见证了历代仁人志士的奋斗。1911年,孙中山的秘书黄展云来到福州市东岳路东岳庙,发出了招募“福建北伐学生军”的通告。而闽侯籍吴石将军回忆,他便是在东岳庙弃笔从戎、走上了革命道路。在福州市台江区太平山山仔里16号,有一座老宅高家大院,曾作为中共闽浙赣省委福州太平山联络总站,现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红色教育基地。据高氏后裔高文仁先生介绍,太平山联络总站有两台发报机,藏在了距离高家大院几十米的九案泰山府山仔里堂的神像中,躲过了敌人的一次次搜查。1931年,龙田、高山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福清酒店村泰山寺为指挥部举行“龙高暴动”,此后,福建省抗日游击队福清支队、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先后以泰山寺为指挥部指挥武装革命暴动。1981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曾亲身参加龙高暴动的程序同志回到泰山寺,题写了四个大字“勿忘人民”。1949年5月13日,建瓯县解放,6月,《福建日报》在建瓯东岳庙创办,至今每年的6月份,《福建日报》仍会在建瓯东岳庙举行纪念活动。(本文系“福州船政文化口述历史计划”的成果之一。)
口述:王东峰
整理:江心雨 邓啸林
编辑:卫中
道教中的周元帅与邓元帅!
周元帅最早似乎是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北游记》称周广泽为“斗隔山”中的妖怪,号“广泽大王”,赤发獠牙,脚踏风火轮,手持一把大钺,见到好东西或俊美的女子,便在飞沙走石间,将其卷入自己的洞府中享受。被北方真武大帝降服后,就成了真武的随从,玉帝封其为“风轮周元帅”。
邓元帅
道教雷部诸神之一,也称“律令大神邓元帅”,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部下天神的首领,故常被供奉于道观中的雷神殿。《封神演义》中指称其名为邓忠,《西游记》中称其名为邓化,都是指邓元帅。
邓九公-《封神演义》中人物
成汤三山关总兵邓九公。其女邓蝉玉,女婿土行孙。闻太师奉纣王之命讨伐西歧命丧绝龙岭之后,纣王启用邓九公出兵攻打西周。
邓九公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邓九公
∙别名
邓总兵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
∙出生地
商朝
∙职业
成汤三山关总兵
∙主要成就
死后被姜子牙封“青龙星”,位于群星之首
1故事记载 | 2电视剧形象 |
编辑本段故事记载
书中所言:“(闻听闻太师兵败丧命绝龙岭之后)纣王着实伤感。王问左右文武曰:“太师新亡,点那一员官,定要把姜尚拿解朝歌,与太师报仇。”众官共议未决;有上大夫金胜出班奏曰:“三山关总兵官邓九公,前日大破南伯侯鄂顺,屡建大功;若破西岐,非此人不克成功。”纣王传旨:“速发白旄、黄钺,得专征伐。差官即往,星夜不许停留。”使命官王贞,持诏往三山关来,一路上马行如箭,心去如飞,秋光正好,和暖堪行。......
邓九公
话说天使所过府、州、县、司,不止一日。其日到了三山关,驿内安歇。次日,到邓九公帅府前。邓九公同诸将等焚香接旨,开读。诏曰:
“天子征伐,原为诛逆救民。大将专阃外之寄,正代天行拯溺之权。兹尔元戎邓九公,累功三山关,严出入之防,边烽无警;退鄂顺之反叛,奏捷甚速;懋绩大焉。今姬发不道,纳亡招叛,大肆猖獗。朕累勤问罪之师。彼反抗军而树敌;致王师累辱,大损国威,深为不法,朕心恶之。特敕尔前去,用心料理,相机进剿;务擒首恶,解阙献俘,以正国典。朕决不惜茅土,以酬有功。尔其钦哉,毋负朕托重至意。故兹尔诏。”
邓九公读毕,待天使,等交代。王贞曰:“新总兵孔宣就到。”不一日,孔宣已到。邓九公交代完毕,点将祭旗,次日起兵。忽报:“有一矮子来下书。”邓九公令进帅府。见来人身不过四五尺长,至滴水檐前行礼,将书吾上。邓九公拆书,观看来书,知申公豹所荐,乃是“土行孙效劳麾下”。邓九公见土行孙人物不好,“欲待不留,恐申道友见怪;若要用他,不成规矩。……”沉吟良久,“……也罢,把他催粮应付三军。”邓九公曰:“土行孙,既申道兄荐你,吾不敢负命。后军粮草缺少,用你为五军督粮使。”命太鸾为正印先行;子邓秀为副印先行;赵升、孙焰红为救应使;随带女孩儿邓婵玉,随军征伐。邓元帅调人马离了三山关,往西进发。一路上旗幡荡荡,杀气腾腾。”
邓九公死于纣王的长子殷郊之手。殷郊原是纣王之长子,后被妲己迫害出走,投玉虚派十二上仙广成子门下,师成之后,广成子命殷郊下山助西歧攻打商纣,奈途中被申公豹言语蛊惑转投成汤攻打西周。两军阵上用法宝阴阳镜将邓九公及其女儿女婿全都杀死。
后邓九公归位封神榜,封神为青龙星。
编辑本段电视剧形象
邓九公兵打西岐,出阵和黄飞虎打成了平手,被哪吒用乾坤圈偷袭打伤。土行孙大显神威,邓九公酒后失言,将女儿邓蝉玉许配给土行孙。土行孙被惧留孙捉住,归顺西岐,希望和邓蝉玉完婚。邓九公设下圈套,假装答应,要活捉姜子牙,可没到姜子牙将计就计,将邓九公打败,邓蝉玉被土行孙捉住,嫁给了土行孙。邓九公在女儿的劝说下,归顺了西岐。 身为曾经暗算过姜子牙的降将,邓九公为了洗清嫌疑,在阵前多次抢先出战,拼死效命,立下了赫赫奇功。殷洪背反,邓九公斩杀了其麾下大将刘甫。殷郊背反,邓九公生擒了马善。张山李锦伐西岐,邓九公三十回合回马刀劈了钱保;与张山大战三十回合,战张山不下,刀法渐乱;后来在孙焰红的帮助下,劈死了张山。洪锦伐西岐,邓九公刀斩先锋官柏显忠。武王伐纣,黄飞虎兵发青龙关,邓九公任先行官,头一阵将青龙关的先行官马方劈于马下;第二阵奋勇走马,刀劈了余成,又一刀,把孙宝挥于马下,枭了首级。哈将军陈奇出战,喷出黄光,吸走邓九公的魂魄,邓九公落马被擒,立而不跪,大骂丘引陈奇,丘引恼羞成怒,将邓九公斩首示众。姜子牙岐山封神,封其为青龙星,位列群星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