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七鬼神动漫第一季(七鬼神)

七鬼神动漫第一季(七鬼神)

盘点古代传说的九位古神:三皇五帝不入流?帝俊神话才是华夏正统

文|一鸣惊人录

编辑|一鸣惊人录

中国远古神话错综复杂,古代华夏民间也诞生了不少的上古神明。

今天一鸣就来带大家盘点一下,这民间神话的九大古神。

至高无上的东皇太一只能排第二,秦始皇居然是造成我国神话断层的罪魁祸首!第一神明统治民间多年,连秦始皇都害怕他让自己皇位不保。

这九位古神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呢?

第九位 山鬼

山鬼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山神,关于他的形象一直是众说纷纭,人们并不清楚他到底是男是女。

在我国的国学经典著作《国语》《左传》中都曾有过关于他的记载,将山鬼定性为魑魅魍魉,是亦正亦邪的鬼神,性别是为男性。

但到了元明时期,山鬼的形象就突然发生了大的转变,被那时的画师们描绘成一位温文尔雅、闭月羞花的女神,甚至还传出了“巫山神女”这一说法。

虽说古代神话中确实有过巫山神女的传说,但这巫山神女却并不是山鬼,而是炎帝的女儿瑶姬。

山鬼在古代的祭祀当中,还是被定为男神而存在的,并在祭祀时派遣女巫上山祭拜。

关于山鬼的传说,人们总是以为《山鬼》中所描绘的,是“她”跟某位公子人神相爱的故事,但其实这故事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那位公子才是山鬼,而“她”只是上山祭拜的女巫。

第八位 湘君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春秋时期人们所祭祀的水神,两人是一对夫妻。

两位水神中,湘夫人是主导神,而湘君则是湘夫人的配偶神,因为古代社会对于幸福美满的家庭十分崇拜,而水又是最亲近于人的,所以人们在对水神展开幻想之时,便塑造了湘夫人和湘君这对夫妻神。

因为湘水是春秋时楚国最大的河,所以民间将其命名为湘夫人,是为湘水女神。

而在屈原著作的民间神话歌集《九歌》中,屈原根据民间的典故为湘夫人和湘君撰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曾令无数闻者潸然泪下。

这段故事流传开后,人们就把湘河比作爱之河,足以看出浪漫这种东西是在我国人们血液中扎根的,古有屈原后有李白当代还有徐志摩。

只可惜湘君和湘夫人的传说在秦汉之后,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屈原这首词还记载着当年的神话传说。

第七位 河伯

河伯是我国远古民间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他与湘君湘夫人不同,河伯执掌黄河,地位更在湘夫人之上。

在古代华夏民间,有不少关于河伯的传说。

小说《搜神记》中,曾有过河伯的登场,他本是一位在大禹治水时期,过黄河不小心被淹死的男子,愤恨的他将黄河告上天庭,结果却因他这因黄河而死的宿命,被天帝封为河伯,命他掌管黄河。

因为其风流潇洒,机缘巧合之下,河伯居然还攀上了高枝,成了泰山地府主宰泰山府君的女婿,地位瞬间就上来了。

屈原的《九歌·河伯》中也有记载,说河伯是一位风流成性的男子: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

其风流程度丝毫不亚于田伯光。

在汉唐时期以后,民间对于河伯的信仰仍然很高,于是道教便将河伯纳入道教尊神当中,成为了古神中唯一一个流传千年的民间信仰神明,名号“澄清尊神”“河渎神君”。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官方为其加封,河伯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也彻底稳固。

第六位 云中君

说起云中君,不少被游戏毒害的少年可能就要跳起来打我膝盖了,因为云中君其实并不是游戏中所谓云梦泽中的角色,而是我华夏先秦时期的远古神明之一。

云中君是远古民间神话中的云神、雷神。

屈原曾在《九歌中》以云中君为题,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天空中云朵的形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因为古代天晴时会有大片云朵带来微风,酷暑时云朵会为人们遮住太阳,所以古代人们又将云中君比作上天赐给人们的福音,所以自发祭祀云中君。

第五位 大司命少司命

大司命和少司命是华夏远古神话中的死神,两神是一对姐妹,所谓“司命”就是掌管生命。

在古代民众信仰当中,大司命的形象是十分威严庄重并且神秘的存在,她掌管着人世间的生杀大权,所有人的性命都被她一个人捏在手里。

在近代也有过关于大司命的创作,但里面的大司命却都是一副阴狠狡诈的形象,与神话中那股恪尽职守、一心为公的形象大不相同。

古代人们对于大司命都十分敬重畏惧,但对于少司命却并没有这样。

少司命是掌管人间子嗣的神明,但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形象就像一个清新纯真、温婉深情的少女,是古代人们对于世间美好女子向往的真实写照。

在屈原的《九歌·少司命》当中,屈原直接露骨地描绘了一副温文尔雅,娇柔可爱的深情女子少司命形象,甚至古代还有不少男子会将女子比作少司命来称赞女子的温良美貌。

虽说如此,大司命和少司命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也确实是不低的,人们对于大司命少司命的祭祀也都不在少数。

第四位 东君

东君是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也叫东王公,在后民间神话中也一直存在的古神。

东君作为太阳神,在古代民间神话中的地位十分高贵,

传说他每天早晨都会驾着神龙拉着的座驾,从东方出现,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从白天走到黑夜从不停止,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太阳神。

人们对其的崇拜和歌颂不在少数,屈原的《九歌·东君》就不必多说了: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喝酒打猎听歌看风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东君在天边遨游的欢快景象。

不仅如此,唐代的王初,元朝的关汉卿,清朝的袁枚等大诗人大作家都曾在诗中赞扬东君,可见东君地位之崇高。

地位如此之高的东君都只能排第四,前三究竟是何许人也?

第三位 羲和

在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羲和是掌管太阳的太阳女神,又称“日御女神”。

她是华夏上古神话天帝帝俊的妻子,也是华夏远古神话中第一位天文学家,还作为天文史官的代表被后世所研究。

关于她的传说,有两个版本,其一是说,太阳是日御女神羲和与帝俊所生的十个儿子,结果后来被后羿射死了十个,最终只剩下了一个,也就是后来的太阳,而那时的羲和,则被人们称之为“日母”。

而另一个传说便是说羲和是驾车拉太阳的女神,每日从东方将太阳拉到西方深渊去,然后再昆仑山绕一圈再回到天庭。

在这一传言中,羲和则被称为“日御”,而近代人们对于羲和的印象也大多都是日御女神这一形象。

作为上古神话的太阳女神,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的地位和实力属实不算低,足以排名第三。

第二位 东皇太一

其实古代的民间传说大多都是从春秋楚国开始流传起来的,可以说楚国就是古代神话最开始流传的地方,而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屈原的那一篇《楚辞》了。

在《楚辞·九歌》中有记载,东皇太一就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神王,是连楚国国君都会祭祀的至高神。

东皇太一是上古神话中华夏的十大正神之一,也是影响力最广的古神之一。

许多人把东皇太一的名字当做是姓东皇,名太一,但其实东皇只是一种尊称,意为东方的皇帝。

东皇太一在战国时期为楚国百姓所信仰,在经历过秦朝时期的信仰断层后,汉朝政权又将太一神作为官方祭祀的正统神明,甚至还设立了正月十五的太一神祭祀大典,直到宋朝时期,官方开始推崇玉皇大帝这一信仰,人们对于太一神的信仰才逐渐没落。

虽然在汉朝之后,太一神等神明不再作为民间信仰受人祭拜,但在道教体系当中仍然不乏有关于他的记载,可见其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地位之高。

第一位 帝俊(qūn)

帝俊是我国华夏远古神话中的天帝,是古神话部落的始祖。

作为华夏上古神话的始祖, 帝俊神系是许多神话历史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华夏唯一有能力拥有神谱的正统华夏神系,也是唯一可以被称为华夏正统神话祖先的神明。

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叫娥皇,另个一便是羲和。

传说这帝俊的后代遍布八荒四海,山海经中记载的大荒诸国中基本都有他的子孙后代存在, 帝俊神话体系逐渐有了雏形。

只可惜秦汉时期,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与民间信仰,焚书坑儒,一手制造了信仰大断层,导致帝俊神话体系刚刚有了发育的苗头就被摁死在了摇篮里。

帝俊神话渐渐被人淡忘,民间又创造了新的三皇五帝取代帝俊, 帝俊彻底消失在了民间供奉神位中,成为了传说中的传说。

以上就是我国民间神话中的九大古神,你心目中的第一古神又是哪一位呢?

盘点古代传说的九位古神:三皇五帝不入流?帝俊神话才是华夏正统

文|一鸣惊人录

编辑|一鸣惊人录

中国远古神话错综复杂,古代华夏民间也诞生了不少的上古神明。

今天一鸣就来带大家盘点一下,这民间神话的九大古神。

至高无上的东皇太一只能排第二,秦始皇居然是造成我国神话断层的罪魁祸首!第一神明统治民间多年,连秦始皇都害怕他让自己皇位不保。

这九位古神都是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神话传说呢?

第九位 山鬼

山鬼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山神,关于他的形象一直是众说纷纭,人们并不清楚他到底是男是女。

在我国的国学经典著作《国语》《左传》中都曾有过关于他的记载,将山鬼定性为魑魅魍魉,是亦正亦邪的鬼神,性别是为男性。

但到了元明时期,山鬼的形象就突然发生了大的转变,被那时的画师们描绘成一位温文尔雅、闭月羞花的女神,甚至还传出了“巫山神女”这一说法。

虽说古代神话中确实有过巫山神女的传说,但这巫山神女却并不是山鬼,而是炎帝的女儿瑶姬。

山鬼在古代的祭祀当中,还是被定为男神而存在的,并在祭祀时派遣女巫上山祭拜。

关于山鬼的传说,人们总是以为《山鬼》中所描绘的,是“她”跟某位公子人神相爱的故事,但其实这故事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那位公子才是山鬼,而“她”只是上山祭拜的女巫。

第八位 湘君湘夫人

湘君和湘夫人是春秋时期人们所祭祀的水神,两人是一对夫妻。

两位水神中,湘夫人是主导神,而湘君则是湘夫人的配偶神,因为古代社会对于幸福美满的家庭十分崇拜,而水又是最亲近于人的,所以人们在对水神展开幻想之时,便塑造了湘夫人和湘君这对夫妻神。

因为湘水是春秋时楚国最大的河,所以民间将其命名为湘夫人,是为湘水女神。

而在屈原著作的民间神话歌集《九歌》中,屈原根据民间的典故为湘夫人和湘君撰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曾令无数闻者潸然泪下。

这段故事流传开后,人们就把湘河比作爱之河,足以看出浪漫这种东西是在我国人们血液中扎根的,古有屈原后有李白当代还有徐志摩。

只可惜湘君和湘夫人的传说在秦汉之后,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只有屈原这首词还记载着当年的神话传说。

第七位 河伯

河伯是我国远古民间神话中的黄河水神,他与湘君湘夫人不同,河伯执掌黄河,地位更在湘夫人之上。

在古代华夏民间,有不少关于河伯的传说。

小说《搜神记》中,曾有过河伯的登场,他本是一位在大禹治水时期,过黄河不小心被淹死的男子,愤恨的他将黄河告上天庭,结果却因他这因黄河而死的宿命,被天帝封为河伯,命他掌管黄河。

因为其风流潇洒,机缘巧合之下,河伯居然还攀上了高枝,成了泰山地府主宰泰山府君的女婿,地位瞬间就上来了。

屈原的《九歌·河伯》中也有记载,说河伯是一位风流成性的男子: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

其风流程度丝毫不亚于田伯光。

在汉唐时期以后,民间对于河伯的信仰仍然很高,于是道教便将河伯纳入道教尊神当中,成为了古神中唯一一个流传千年的民间信仰神明,名号“澄清尊神”“河渎神君”。

自此之后,历朝历代都有官方为其加封,河伯在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也彻底稳固。

第六位 云中君

说起云中君,不少被游戏毒害的少年可能就要跳起来打我膝盖了,因为云中君其实并不是游戏中所谓云梦泽中的角色,而是我华夏先秦时期的远古神明之一。

云中君是远古民间神话中的云神、雷神。

屈原曾在《九歌中》以云中君为题,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了天空中云朵的形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

因为古代天晴时会有大片云朵带来微风,酷暑时云朵会为人们遮住太阳,所以古代人们又将云中君比作上天赐给人们的福音,所以自发祭祀云中君。

第五位 大司命少司命

大司命和少司命是华夏远古神话中的死神,两神是一对姐妹,所谓“司命”就是掌管生命。

在古代民众信仰当中,大司命的形象是十分威严庄重并且神秘的存在,她掌管着人世间的生杀大权,所有人的性命都被她一个人捏在手里。

在近代也有过关于大司命的创作,但里面的大司命却都是一副阴狠狡诈的形象,与神话中那股恪尽职守、一心为公的形象大不相同。

古代人们对于大司命都十分敬重畏惧,但对于少司命却并没有这样。

少司命是掌管人间子嗣的神明,但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形象就像一个清新纯真、温婉深情的少女,是古代人们对于世间美好女子向往的真实写照。

在屈原的《九歌·少司命》当中,屈原直接露骨地描绘了一副温文尔雅,娇柔可爱的深情女子少司命形象,甚至古代还有不少男子会将女子比作少司命来称赞女子的温良美貌。

虽说如此,大司命和少司命在民间传说中的地位也确实是不低的,人们对于大司命少司命的祭祀也都不在少数。

第四位 东君

东君是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也叫东王公,在后民间神话中也一直存在的古神。

东君作为太阳神,在古代民间神话中的地位十分高贵,

传说他每天早晨都会驾着神龙拉着的座驾,从东方出现,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从白天走到黑夜从不停止,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太阳神。

人们对其的崇拜和歌颂不在少数,屈原的《九歌·东君》就不必多说了: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喝酒打猎听歌看风景,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东君在天边遨游的欢快景象。

不仅如此,唐代的王初,元朝的关汉卿,清朝的袁枚等大诗人大作家都曾在诗中赞扬东君,可见东君地位之崇高。

地位如此之高的东君都只能排第四,前三究竟是何许人也?

第三位 羲和

在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羲和是掌管太阳的太阳女神,又称“日御女神”。

她是华夏上古神话天帝帝俊的妻子,也是华夏远古神话中第一位天文学家,还作为天文史官的代表被后世所研究。

关于她的传说,有两个版本,其一是说,太阳是日御女神羲和与帝俊所生的十个儿子,结果后来被后羿射死了十个,最终只剩下了一个,也就是后来的太阳,而那时的羲和,则被人们称之为“日母”。

而另一个传说便是说羲和是驾车拉太阳的女神,每日从东方将太阳拉到西方深渊去,然后再昆仑山绕一圈再回到天庭。

在这一传言中,羲和则被称为“日御”,而近代人们对于羲和的印象也大多都是日御女神这一形象。

作为上古神话的太阳女神,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的地位和实力属实不算低,足以排名第三。

第二位 东皇太一

其实古代的民间传说大多都是从春秋楚国开始流传起来的,可以说楚国就是古代神话最开始流传的地方,而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屈原的那一篇《楚辞》了。

在《楚辞·九歌》中有记载,东皇太一就是中国民间神话中的神王,是连楚国国君都会祭祀的至高神。

东皇太一是上古神话中华夏的十大正神之一,也是影响力最广的古神之一。

许多人把东皇太一的名字当做是姓东皇,名太一,但其实东皇只是一种尊称,意为东方的皇帝。

东皇太一在战国时期为楚国百姓所信仰,在经历过秦朝时期的信仰断层后,汉朝政权又将太一神作为官方祭祀的正统神明,甚至还设立了正月十五的太一神祭祀大典,直到宋朝时期,官方开始推崇玉皇大帝这一信仰,人们对于太一神的信仰才逐渐没落。

虽然在汉朝之后,太一神等神明不再作为民间信仰受人祭拜,但在道教体系当中仍然不乏有关于他的记载,可见其在古代民众心中的地位之高。

第一位 帝俊(qūn)

帝俊是我国华夏远古神话中的天帝,是古神话部落的始祖。

作为华夏上古神话的始祖, 帝俊神系是许多神话历史专家们研究出来的,华夏唯一有能力拥有神谱的正统华夏神系,也是唯一可以被称为华夏正统神话祖先的神明。

帝俊有两个妻子,一个名叫娥皇,另个一便是羲和。

传说这帝俊的后代遍布八荒四海,山海经中记载的大荒诸国中基本都有他的子孙后代存在, 帝俊神话体系逐渐有了雏形。

只可惜秦汉时期,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与民间信仰,焚书坑儒,一手制造了信仰大断层,导致帝俊神话体系刚刚有了发育的苗头就被摁死在了摇篮里。

帝俊神话渐渐被人淡忘,民间又创造了新的三皇五帝取代帝俊, 帝俊彻底消失在了民间供奉神位中,成为了传说中的传说。

以上就是我国民间神话中的九大古神,你心目中的第一古神又是哪一位呢?

黑白漫画 鬼神童子第七卷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说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神奇数字7

古人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般认为,这句话是整个《道德经》的核心,即天地万物,皆出于三。

然而,提起“三”,就不得不说到另一个被赋予了神秘色彩的数字“七”。

正所谓“三生万物,逢七必变”,“7”这个数字里蕴含的自然秘密,比起“三”,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7”所代表的意义也是大有不同,游走在笔锋下的数字到底有着怎样神奇的故事,接下来我们来一一揭晓。

中国的“7”

对于古老的中国传统而言,“7”在一众数字中那可是相当受宠的,提起“7”来,古人的各种讲究可多了。

首先,这“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的说法来源,就很玄妙。

“三生万物”指的是《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句。此处的“一”,具体为太极初始之意;“二”,乃是阴阳两极,即阴和阳;“三”即阴阳两极之相交产物,乃世间万物之意。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略笔提及《道德经》。

《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一生参透人生哲学的著作,被称为不废江河万古流之作。“道”一字,极为玄幻,有人追求一生都不得参悟,有人了却尘缘、大彻大悟。

目前,老子思想研究会遍布全球,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曾评价老子说道:“在人类生存的任何地方,老子的道家哲学都是最早的一种哲学。”可见其地位之高、影响之远。

所以“三生万物”之理作为《道德经》的核心所在,其中对自然万物奥妙的揭示影响了几千年,实在难得。

而“逢七必变”的说法一般都是以《易经》中每卦六爻为准,即古人认为,自六爻之后的数字“7”开始卦象就会生变,所以其后变化之多,不宜占卜。

不同于《道德经》对人世自然、生活哲理的参透,《易经》一书,更像是一本穿越千年的神秘之作,至今都令人无法理解。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其中内容涵盖万物,包罗万象,是中华文明真正的起源。

而且,此书主要是以“玄学”为主,上到宇宙无垠奥秘,下到自然存在哲理,无一不囊括其中,可谓博大精深,震撼古今。

此书尤其研究世间万物之推演变化、八卦之说、以及玄学理论,何人能说清楚?但就是这个让人无法参透又极为着迷的玄学,古来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平民百姓、修道之人为之趋之若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据说其中用阴阳学说印证二进制,对后代计算机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让人无不嗟叹。其中“逢七必变”的观点,让“7”这个数字,在中国历史上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7”的神奇表现在哪里呢?我们接下来一一揭晓。

首先,我们常说“七年之庠”。这表示夫妻二人结婚长达七年之后一切矛盾的总称,此时二人的感情到了倦怠期,需要经历一次较大的波折。

那为什么是“七年”呢?

这里面就有一番说法了。科学表明,人体的细胞平均每七年就会完成一次整体的新陈代谢,也就是说,细胞不是同时更换,而是交替更换累计,七年后就会全部完成。

而爱情是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内产生大量“爱情激素”导致的结果,这个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戒断反应的。

没有人能够保持长久的亢奋情绪,也没有人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对自己无比熟悉的对方充满激情,何况还被生活的柴米油盐所累。

所以,七年之后,当双方体内的细胞全部更替一遍之后,从医学严格意义上来说,那个人已经不是当年你所认识的对方了。

据科学表明,大脑对爱情的倦怠期也就是七年左右,此时双方就会对彼此产生无聊乏味的情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爱情沟壑——七年之庠。

不过人类是高级动物,具有高级智慧,懂得节制方才长远,这也是很多人都熬过漫长的七年,还牵着对方的手一直走下去的原因所在了。

除了“七年之庠”,传统中国还有众多与“7”有着千丝万缕的说法。

第一,天有七星,主要指北斗七星,主位居于紫薇中垣。分别名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第二,地有七宝,主要指地藏经中的珍宝无数。在《阿弥陀经》中,七宝分别是金、银、琉璃、玻璃、玛瑙、珍珠。

第三,人有七窍,主要指人体部位。是人体头面部七个孔窍,眼二、耳二、鼻孔二、口一,加起来,就是数字“7”。

第四,色有七彩,彩虹的颜色,就是我们常说的“赤橙黄绿蓝靛紫”。

第五,乐有七律,即音律乐谱中的“哆来咪发唆拉西”。

第六,死有做七,这就是真正的轮回之说了。

我国古代信奉鬼神之说,认为人死后,必然是要进入轮回的。而轮回之说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理论,这些理论,将“7”这个数字,奉为神明。

古人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后转世之时,是以“中阴身”存在于死生之间的。

此时他以童子之形游走于天地之间,寻找生缘,七日为一期,总共七期,待七七四十九日后,无论结果是否满意,必得一生窍。

所以我们常说的“做七”,就主要是说,活着的人为死去的人超度、祭奠,以助其找到轮回之道,托生一心愿之所。

第七,七出之罪,是古代规范女子在夫家生活的条条律律。分别为,无子、淫泆、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若犯其一,夫家便可以将这女子休妻谴回娘家。

除了“七出之罪”与“7”有关,古人还有约束女子的“三从四德”,这加起来,也是数字“7”。由此可见,“7”的用途之广,神秘之说。

我国还有“竹林七贤”等文人团体,他们对“7”也是推崇有加。

行文至此,读者大概已经完全看出来,“7”这个数字的神秘之处以及古人对这个数字的偏爱,它能流传千年,衍生出那么多相关的“周边产物”,实在也不是巧合。

“逢七必变”的说法,自然不是空穴来风。

世界的“7”

“7”这个数字不仅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西方文明中,数字“7”也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符号。

最为经典的故事就是《圣经》里上帝造万物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里的“7”,直接奠定了长达几千年来人们对“7”最为幸运的认知。

传说中,天地混沌之时,是上帝用了7天,创造了这世间的一切。

第一天,上帝将光明与黑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从此昼夜不相见,轮替交织,成就万物。

第二天,上帝创造了空气,弥漫于间,凝聚于上,称为“天”。

第三天,上帝创造了旱地山岩之壁,称为“大陆”;创造了凝水所聚之地,称为“海洋”;接着又在大陆上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花果青草、开花结籽的蔬菜以及结满果子的大树。

第四天,上帝为“夜”造就了无数的星斗,寂寥的暗夜中多了繁星点点的陪伴。

第五天,上帝为江河湖海创造了数不清的大鱼小鱼,水中生命;为平原山川创造了各种各样的陆地走兽;还为辽阔无垠的天际创造了数不清的飞禽鸟类。一时间,世间生命良多,它们繁衍后嗣,遍布天地。

第六天,上帝总觉得这世间少了什么,最终照着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类,使其成为这万物之灵的首位,繁衍生息,创造文明。

第七天,上帝眼见万物齐聚、世间安然,便完成了这创世之功。历时六天,他终于歇息了。所以后代人间神父传达上帝旨意,以每七天为一个轮回,第七天便是万物休息之日。

《旧约·创世纪》里上帝创世的故事是西方人眼中万事万物的起源,是人类的诞生。

所以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认为,“7”是一个幸运数字,一周有7天,而第七天就如同上帝创世,是需要停歇的休息日。后来,便又有了“LUCKY7”的说法。

除此之外,“7”这个数字的吉祥之兆还经常表现在西方的文学电影中。

很久以前,在一部电影中,一个男人站在老虎机前,当机器上的数字变成三个“7”的时候,出现了非常神奇的一幕,大量的金币从老虎机澎涌而出,他欣喜雀跃。

剧中的这一幕,其实在潜意识中也是西方文化对数字“7”幸运之意的一种表达。由此可见,在众多数字中,“7”的独特之处绝不是偶然。

风靡全球的《安徒生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生活在一起;古罗马历史中,著名的凯撒大帝以其出生的7月为傲,便将自己的名字JULY作为七月的写法,表示幸运之意;在意大利民间传闻中,人们通常认为,猫有七条命,因为数字“7”很幸运......

西方文明对数字“7”幸运之意的起源,除去《圣经》的故事,可以最早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为得到“天圆地方”说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天论》中推演,他观测宇宙星辰之变化,认为天际的构成有七层,日月星辰皆依附于上。

所以“7”这个数字被冠上了神秘的色彩,那个时候的人们相信,天有七层,死后的人如果去不了天堂,堕入地狱,那必然是罪大恶极之人。

而七重天堂极乐世界,是留给大善之人的重生之地,他们死后,会被上帝带走。

在西方教堂传颂的《新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彼得问耶稣:“主啊,我的兄弟得罪了我,我应该饶恕他几次呢?七次可以吗?”

耶稣说:“不是七次,应当是七十个七次”。

这是耶稣在告诉彼得,他需要拥有“无限宽恕”的博爱之心,这样才能积累功德。

此处不讨论“神爱世人”的问题,彼得一开始,就提出“7”次,说明在西方人的观念中,“7”是一个十分具有文化内涵的数字。

除此之外,西方人将人类的美德分为七种,分别是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节制、以及谨慎。

同时,他们又将人类的阴暗分为七种,名为“七宗罪”,分别是骄傲、易怒、懒惰、贪欲、善妒、贪食、淫欲。

还有《圣经》中关于尼罗河“七只母牛”的故事;毁灭大洪水到来时,诺亚进入方舟之前必须要带的“七公七母”;圣母玛利亚的“七件快乐”和“七件悲伤”之事;以及“七个印章”封印上帝手中书卷的故事等等。

从古至今,从古希腊到当今全球,在上帝的西方世界中,他的世人认为,数字“7”是一个无比幸运的数字。

神奇的“7”

“三生万物、逢七必变”,看完了全文,我们发现“7”这个数字无处不在,而且除了古老的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7”也是一个具有特殊含义的数字。

在跨越了种族、宗教,隔绝着万水千山,西方人最喜欢的数字调查结果显示,“7”身居高位,仿佛这个数字,真的会很神奇的得到上帝的帮助。

人们总是寄希望于一些他们喜欢的事物、人物、数字,以此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寄托自己的情感,而数字“7”,只是很幸运地被选中了。

但是生活从来都不是因为你得到了关于“7”的眷顾而变得幸运,是你自己的刻苦努力与不服输的顽强赋予了数字“7”不同平常的意义。

在世间人眼中,“7”代表幸运、眷顾、团结、善良...... 代表世间的一切美好。

世人谁知,这幸运,这美好,从来都是你自己的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