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三陪是什么生肖的动物(三陪是什么)

三陪是什么生肖的动物(三陪是什么)

十二生肖与俗语——鼠

子鼠(mouse),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一位。老鼠小巧玲珑、行动敏捷、灵活多变,子时老鼠胆量最壮,活动最频繁。

鼠之所以排在生肖榜上的第一位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

子鼠给我们带来的俗语有:

老鼠拱不翻磨盘,跳蚤顶不起被单。

是说这事情安全,不用怕。

老鼠爱打洞,坏人爱钻空。

小心坏人钻空。

不怕出山狼,就怕藏家鼠。

怕的是内贼。

老鼠看仓,看个精光。

还是不放心仓库的保管。

一窝老鼠不嫌臊。

一窝子坏人谁也看不出谁更坏。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一个人坏了大家的事。

谁家仓里没老鼠。

这件事谁家都可能发生。

小老鼠捉光,大老鼠着慌。

喽啰都捉拿了,还怕那些比较大的头目吗?

耗子才知耗子路。

贼人都要留后路。

老鼠出洞前,也要掐算掐算。

坏人干坏事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活老鼠,怕死猫。

猫死威风在。

耗子上秤钩,自己称自己。

老鼠爬上了秤钩,当然是自己称自己啦。

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是说好事都在后面。

抓不住老鼠在猫身上出气。

这样的官员休矣。

耗子给猫当三陪,赚钱不要命。

讽刺为了利益不顾一切的人。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鼠的俗语呢?快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喝酒,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胆量,四陪靠色相

喝酒是一种礼节、喝酒是一种文化、喝酒是一种风度、喝酒是一种修养,喝得开心、喝的尽兴、喝出风格、喝出品位,就是不能喝出麻烦来…...

前段时间看到一段文字,感觉很有意思,所以结合我对喝酒的理解谈一谈这个技术活。

有人问我:你除了喝酒……你还会干什么?

我的天哪,我都想笑了!

喝酒,要具备以下条件:

会聊天,会沟通,会社交,会看人;

懂知识,懂娱乐,懂情调,懂舍得;

能熬夜,能早起,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你以为喝酒这么容易啊?

喝酒是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情趣。

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喝酒,说到底喝的并不是酒,而是一种氛围、一种感情、一种需求、一种背后的故事。

如果喝酒的目的就是为了喝醉,直接每人发一瓶,“吹”完散伙不就完事了吗?

为什么还要苦心巴啦的选择饭店、确定人员范围、喝什么样的酒,喝完之后安排什么活动……

这些事儿都不是小事,如果安排不妥当,就会让事情事倍功半,花钱搭功夫还不落好。

比如对饭店的选择,主宾喜欢吃哪一口必须要掌握,或者征求一下意见,这里面第一显个诚意,第二让吃者愉快。

如果请的人对海鲜过敏,你定了海鲜店,估计人家会找借口推了,毕竟,找借口不难。

再有就是请了主宾平时不感冒的人,这就比较尴尬了,气氛不融洽,酒也喝不起兴致。

酒桌上的主陪是关键,山东人对喝酒的规矩比较讲究,有一句顺口溜:

主陪靠威望,副陪靠酒量,三陪靠胆量,四陪靠色相。

意思是说主陪必须能够镇得主场,要么和主宾地位相当,或者高于主宾,主陪的主要任务不是喝酒,而是说话和调节氛围。

副陪的主要任务一般是喝酒或者结帐,也是喝酒的“发动机”,社会地位或者年龄一般都低于主陪,带酒的次数要少于主陪。

三陪更低于副陪,不管能喝不能喝都要敢喝,如果轮到三陪带酒时,一般就是两口或者一口干一杯了。

四陪更甚。

有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舒适坦然、心口如一、值得交往,这样的人往往会在后期的交往中成为自己的朋友。

但也有的人素质低下、欲望无穷、只顾自己、信口胡来,这样的酒场喝的剑拔弩张、冗长无味,最后也是一锤子买卖的事儿。

喝酒的确是一种文化,会喝酒的人不但通过酒局办成事儿,还能通过酒局结交新朋友,而在我们的社会中,朋友多就意味着人脉广。

朋友也分很多层次,比如关系铁、关系不错、一起喝过酒、认识、听说过。

其中就有一种朋友关系叫“一起喝过酒”,别管熟不熟,一起喝过酒就比没一起喝过酒显得近,至少之间有共同的朋友。

酒桌上不能只盯着主要客人,方方面面的客人都要照顾到,既能够重点突出,又不能厚此薄彼,应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的道理。

酒桌上有些恶习一定要戒除掉,比如:逢酒必喝、逢喝必醉;满嘴跑火车,说话不把门;有美女就兴奋、没完没了劝酒;以自己的酒量要求别人,强劝别人喝酒;喝醉了不回家,在路上惹事生非;酒后开车……等,希望大家珍惜自己身体,爱护自己的生命!

陆游被罢官的真正原因,竟是“公款吃喝”?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人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这首名为《秋晚登城北门》的诗,是陆游作于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当时他在成都,约53岁。诗意有点老生常谈,此类诗作大多借登高望远,抒“山河兴废”、“身世安危”之感;但若联系陆游年表及相关史料,不难发现,“卷地西风满眼愁”,这个“愁”字,才是诗眼所在。

有趣的是,这个诗眼“愁”还跟“公款吃喝”大有关联。

1.陆游为何发愁

淳熙二年(1175年),他应宣抚使王炎之招,千里迢迢来到四川,风尘未洗,就被派往嘉州(今乐山、峨眉等地)担任知州,原以为可以横槊赋诗大干一番,一展胸中抱负,然第二年却出事了。《文献通考》和《异闻总录》里都有一句比较模糊的话:淳熙三年,知嘉州陆游,因“燕饮颓放”被撤职。

“燕饮颓放”是个什么罪?前半拉好理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敞开衣襟、放开肚皮猛喝了一顿;后半拉不好理解,这位放翁大爷八十多岁还想去前线杀敌呢,说他颓废,我不信。若说他放浪不羁倒是有可能,譬如找个“三陪”啥的一起喝喝酒,这在南宋官场不算稀罕事儿。

可是,问题还是有的。一、陆游这次的吃喝,到底有没有违章使用公款?二、到底有没有犯禁请“三陪女”助兴?三、如果这两条罪名成立,孝宗皇帝为何只是罢了他的官,让去成都待命,却没有进一步查办他呢?

陆游发愁的原因就在这儿。罢官的罪名不清不楚,参劾的人光知道玩文字游戏,却没个明确说法。天下那么多官员利用公款大吃大喝,都跟没事人似的,而到了他这儿,却丢了官,你说发愁不发愁?

这一系列的问题,还得从两宋对于公款吃喝的相关制度说起。

2.两宋的吃喝政策相当宽容

民以食为天,官也不例外,只有让官员们吃好喝好,才有心思为“家天下”尽忠卖命。为此,两宋的皇帝特别关心官员的吃喝,在政策上做了极大让步。

如,中央有“旬设”之制,每十天举行一次公费宴犒,允许大小京官们吃个够喝个饱(据《宋史》)。另,《职制令》还规定:“国信使传宣使命,准许赴公筵;因点检或议公事也许赴酒食;各发运司监司遇圣节许赴公筵;巡历所至,薪、炭、油、酒、食各费并依例听受。”“各监司及其官属、帅司等处,及其所差干办公事官,于廨宇所在,应赴筵会而赴者,听送酒食”。

用白话说,就是出差在外的、因公干误了饭点的、应该参加的公务宴会、皇帝和太后的生辰之日,等等,中央及地方各级衙门可以用公款招待各级官吏,朝廷还按期拨付若干茶宴费。

在宽松政策的基础上,宋廷还进一步细化了操作性很强的监控条例和具体惩罚措施。

如《庆元条法事类•职制门》(卷七)“监司巡历”里规定,凡“下基层”或外出视察的官员,都有统一就餐标准,曰“券食”(相当于定量饭票),超标会受罚,随同吏员也不例外。如果违规接受地方吃请,或超标消费,将会被处分或法办,即所谓“送法”。

除规定“诸道守任臣僚,无得非时聚会饮宴以妨公务”外,对于官员吃喝时妓乐助兴,朝廷更有限制:“州郡遇使命经过应官侍者”,是可以的。但各州县官“非遇圣节及赴本州岛公筵若假日,而用妓乐宴会者,杖八十”;《职制敕》还规定各官“预妓乐宴会者各徒二年,不应赴酒食而辄赴,各杖一百”。

说明白了没?如果陆游这次确实属于公款吃喝,且违规超了标准,甚至妨碍到正常的公务了,那么,他罢官就不算冤。但若找了“三陪女”,却不予“送法”查办,就显得有些蹊跷。我们还需进一步做些分析。

3.陆游罢官冤不冤

不论陆游花的是公款还是自掏腰包,也不论此处的“颓放”是不是就是指找“三陪”,在官邸“燕饮”,他都犯了“无得非时聚会饮宴以妨公务”这一条。起码在理论上,参奏者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王炎奏请朝廷让他去四川干吗的?就是因为陆游曾上条陈,说自己有办法对付边境蛮夷滋扰。陆游去了嘉州后,确实做了大量工作,但毕竟时间仓促,效果不可能很快显现,王炎又是个急功近利的人。矛盾就出现在这儿。

虽无资料显示参奏陆游的人就是王炎,但幕后指使的嫌疑,他免不了。用所谓的“燕饮颓放”作为弹劾语,其实是在暗示宋孝宗:陆游“非时聚会饮宴”妨碍了正常戍边公务,他是个夸夸其谈、不务正业的家伙。

陆游在四川数年,薪俸都花在了买书和印书上,钱袋子一直比较瘪。且据《朝野杂记》载:两宋各衙门都有“公使钱”(小金库)用于宴请迎送,曰“公使苞苴”。陆游作为嘉州一把手,支取公使钱当不是难事。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这次吃喝,确乎动用了“公款”,但未必就真的违规或超标准了。

很显然,陆游被罢官,并不冤枉,但以“燕饮颓放”的不伦不类罪名被罢,就有点冤。换了谁,也会发愁的。

4.陆游是不是个好官

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据此说陆游不是一个好官。

所谓瑕不掩瑜,宋代官场乃至整个社会风气,就是这个样子,读书人三五成群,士大夫吆五喝六,聚在一起除了作诗填词、吟风弄月,不来点饮宴助兴,还能干吗?就别说陆游了,范成大曾做过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还不是一样的“知法犯法”!如淳熙十四年,范与知平江府王希吕、祠禄官胡元质常相聚宴,“一饮之费率至千余缗”,被孝宗“怒而诎之”。

比起同时代因“在任专事筵宴,库帑告竭”被降职罢官的湖州知州刘藻,陆游的“公款吃喝”真不算什么;比起干道五年因被揭原在袁州任内“日事饮宴,殊不事事”被撤除任命的峡州知州郭大任,陆游的自律也还不错。

历史的局限,决定了个人的局限。作为一个封建士大夫,陆游已然做得很好了。为官三十余年,一心为公,宠辱不惊,被贬被罢五次;立世八十六载,两袖清风,正气凛然,忧国忧民一生。去世前还不忘交代子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凭这份至死不渝的爱国心,陆游这个名字,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丰碑。

本文选摘自《挖历史》(第二辑)私家野史 主编 九州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