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姻缘

战士的名字有哪些(战士的名字)

战士的名字有哪些(战士的名字)

请记住这16位中国军人的名字

来源:央视新闻

今年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并介绍《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的相关情况。

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16名中国官兵为了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名字已被写入《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 第39页。

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十二小烈士

直罗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直罗街宝塔山下,主要安葬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在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走近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静静伫立于苍松翠柏之间的20余米高的纪念碑。1985年8月,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为纪念碑题词——直罗战役烈士纪念碑。陵园内建有纪念馆、革命英烈墙、长征精神纪念碑等建筑。英烈区埋葬着此役阵亡的648人,其中有630位是无名烈士。拾级而上,在山腰一侧,可以醒目地看到十二小烈士纪念亭,亭内竖立着高约两米多的那座让所有瞻仰者动容落泪的直罗镇战役十二小烈士纪念碑。经过党史专家的多方考证,这些小战士牺牲时,他们都没有留下名字和任何影像资料。雕刻着红五星的纪念碑,向后来者述说着那段悲壮的革命故事。碑文内容如下: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直罗镇战役中活跃着中国工农红军二十五军的一支少共营,他们大多数都是十二、三岁到十四、五岁的少年,因为家境悲惨,亲人离散而投身于红军队伍。直罗镇战役前夕少共营十二名红军战士化装潜入国民党军驻地黑水寺侦察敌情,情报送出后在返回途中与国民党军遭遇,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其俘获,国民党军将他们押解到直罗镇关在一个油房大院的房屋内,关押期间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被围歼的国民党军败退前,惨忍的将十二名小红军战士杀害。他们没有留下名字,只留下带血带汗的脚印、只留下英勇的事迹。直罗镇战役胜利后,红军指战员们将他们十二位集中安葬在一起,为了铭记烈士勉励后人,立碑永记。

碑文简要记载了12名小战士在侦察敌情返回途中与敌相遇,不畏艰险、宁死不屈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12位年轻英雄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缅怀,读后震撼人心、令人肃然起敬。

(一)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先期到达陕北的红15军团在甘泉下寺湾胜利会师,恢复组建了红一方面军。这对国民党的统治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陕甘苏区成为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也成了国民党军“围剿”的重点。10月28日,蒋介石命令西北“剿总”重新调整战略部署,调集13个师另5个旅的兵力分别由鄜县(今富县)、合水东西对进,对陕甘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妄图围歼红军主力于洛水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彻底摧毁陕甘革命根据地。

11月17日,参加“围剿”的东北军第57军主力沿葫芦河向直罗镇前进,19日其先头部队第109师、第111师632团进至直罗镇西北的黑水寺地区。中央军委决定利用敌人骄纵麻痹、盲目冒进的有利时机,要求歼该师于直罗镇西北地区,令红15军团进入直罗镇东南地区,红1军团进至直罗镇东北地区做好战斗准备。

11月20日晨,国民党第109师第625、626、627团在飞机掩护下,分别沿葫芦河及南北山地向直罗镇推进,下午4时进入直罗镇,中央军委即令红军当晚将其包围。21日拂晓,红1军团从北、红15军团从南向直罗镇发起猛攻,敌人从睡梦中惊醒,十分慌乱,左冲右突,均不得脱。战至中午12时,敌大部被歼。残敌500余人在师长牛元峰的带领下退入镇东南的土寨内固守待援。红一方面军当即以第15军团第75师225团予以包围,主力部队准备打击由黑水寺东进的增援部队。红225团接受攻打寨子、歼灭残敌的任务后,立即发起猛烈进攻,一营冲到距寨墙几十米处时突遭敌猛烈火力拦击,被压制在干涸的河川里,前进受阻,伤亡很大。在此紧急时刻,周恩来来到前线指挥所,认为强攻不利,先要把敌人逼出寨子,在运动中将其彻底歼灭。23日黄昏,围歼战斗再次打响,我军以猛烈火力将敌压制,很快逼近寨子,并用手榴弹将敌人打乱,战士们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冲进寨子,与敌展开激烈的肉搏战。23日夜,敌从南门逃窜,我军猛追不舍,一直追出20多里,终将敌全部歼灭,师长被击毙。

24日,直罗镇战役胜利结束,共歼国民党1个师又1个团,击毙击伤1000余人,俘敌53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及其他物资,大大改善了红军的装备。

(二)

此役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倾其全力,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在陕西省富县策划和组织了直罗镇战役,亲自指挥三部分红军力量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毛泽东评价直罗镇一仗“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这是中央红军、红二十五军、陕北红军联合作战,为中国工农红军重新团结与发展,为未来的大会合和统一指挥举行的奠基礼;是彻底打破国民党军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为中央苏区的重新建立与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把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的奠基礼;是地方苏维埃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和奋力参战,尤其是红二十五军团这支年龄很小的少共营(因为这些战士都特别年轻,陕北老百姓亲切地叫他们娃娃营,12位无名小烈士也是少共营成员)主动参与战斗,确保战役取得最终胜利,为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为红军力量的充实扩大举行的奠基礼。这个奠基礼,为在困境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开辟出新的天地和道路。从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陕北有了较为稳固的立足点,中国革命事业发展走上了新的征程。

史上最著名的15位女战士

“历史书上充斥着战士,男性战士。但是,却经常忽略拿起长矛、弓箭、剑和棍棒的那些进行战斗的女性。”——本文作者Patricia S.Daniels说

从古至今,女性既参加过战斗,也领导过整支军队。历史学者帕梅拉·托勒(Pamela Toler)在《女勇士》一书中讲述了她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说起勇猛、阳刚的形象,我们总是把它跟男性联系在一起。各种作品中的戎装勇士,主角也多是男性。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千年的历史中,世界各地的女性都曾扮演过这样的角色。

传为清朝乾隆香妃的戎装像 清宫旧藏

本文中出场有15位女性,

她们的故乡跨越亚、欧、非、美,

来自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肤色,

但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女战士。

撰文:Patricia S.Daniels编译:霍思※本文编译自美国《国家地理》官网“历史杂志(History Magazine)”栏目,原文发布于2022年7月12日

公元前1世纪

布狄卡:向罗马帝国亮剑

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生于不列颠岛东北部凯尔特人部落艾西尼的女子布狄卡,原本不想成为一名战士。她的丈夫普拉苏塔古斯,是罗马帝国治下的傀儡国王。公元前60年,丈夫去世,罗马人对这位遗孀进行了残酷鞭打,并强奸了她的女儿。

面对这种残暴的高压,她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召集族人,发动了武装起义。她的军队,先后转战科尔切斯特、伦敦、圣奥尔本斯等地。

在古罗马历史学家迪奥·卡修斯笔下,布狄卡被描述为:“身材高大,眼神看起来很凶,拥有一头黄褐色的长发。”

最终,罗马帝国的将军苏埃托尼乌斯将她和她的战士们打败。根据另一位历史学家塔西佗记录,布狄卡最终服毒自杀。

布狄卡在她的战车上呼唤她的部队。

供图:IMAGE COURTESY OF CULTURE CLUB/GETTY IMAGES

12世纪

巴御前:有颜又能打的武士

说起日本历史上的武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铁甲武士。但是,其中有一位女性不得不说,她就是巴御前。她的丈夫是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著名的将军木曾义仲。

日本史书《平家物语》这样描述:“木曾义仲从信浓出发时,带着两个美女,一个叫阿巴,一个叫山吹……这位阿巴,肤白发长,容貌出众……”这里的阿巴,就是巴御前。

更传奇的还在后边:“(巴御前)善用强弓,无论马上或徒步,无不百发百中,神鬼皆愁,算得上是一可当千的英雄……”

木曾义仲击败平家的重要战役中,巴御前是右军副将,跟木曾手下的“四天王”名将并列。

她最后一次参加的战役中,义仲一方只剩下5名骑士。看她杀得浑身血污,义仲说道:“男人临死前和女人在一起,会被人耻笑。”巴御前答:“那就让我再为您战上一场吧!”于是,她顺手擒过敌军武将,一刀切下脑袋,然后突围而去。从此,这位日本女勇士消失在历史视野中。关于她的去向,也留下了各种传说。

巴御前,日本乱世战争中的女队长。供图:IMAGE COURTESY OF PAUL FEARN/ALAMY STOCK PHOTO

15世纪

圣女贞德:农家女战士营救祖国

15 世纪,英法百年战争进行最激烈的时候,法国的宫廷里出现了一位年轻的农家姑娘,她就是圣女贞德。她的出现,营救了法国。

1429年,贞德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英国人已经占领了法国的重镇朗斯,形势岌岌可危。这时候的贞德发出宣告:“我来了,奉上帝的名被派来为你自己和你的王国带来帮助。”经教会当局质询,她获准征兵,并骑马走上战场。

她的军队解放了被围困的奥尔良,为查理二世最终加冕扫清了道路。到了 1430 年,英国人将她俘虏,将审判为异端。一年后的 5 月 30 日,英国人将她活活烧死。

后来,法国人将英国人赶走。国王查理七世为贞德进行平反。1920年,天主教会将她封为圣徒,法国人将她奉为守护神。

圣女贞德要求神职人员在她面前举起十字架。1431 年,她被判火刑,被英国人以“异端”的罪名烧死在火刑柱上。供图:IMAGE COURTESY OF PHOTOS.COM / GETTY IMAGES15世纪

唐赛儿:起义反抗沉重徭役

公元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迁都期间,永乐皇帝大兴土木,组织人力开挖运河,在山东整掉十万民夫,劳动人民徭役负担沉重。

这个时候,刚刚20岁的唐赛儿,在山东益都(今青州市)发动起义。唐赛儿是当地人林三之妻。丈夫死后,据说她得到一方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赛儿研习后,通晓军事兵法。唐赛儿起义后,全歼前来围攻的官军,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朝廷派出京师精兵前来征讨,唐赛儿诈降,然后在夜里袭击官军,突围而出。

随后,她的部众攻下许多重要城市。起义军,最终还是寡不敌众。但唐赛儿安然逃走。有人说她又回来营救乡亲,被凌迟处死。有人说,她远走高飞,浪迹江湖。

唐赛儿,率领起义军在战场上冲杀。绘图:项维仁,出自黑龙江美术出版连环画

17世纪

恩津加:她定义了17世纪的安哥拉

恩津加,是一位智慧的非洲女王,甚至可以说,是她定义了 17 世纪安哥拉的历史。她生活的年代,葡萄牙人对她的王国虎视眈眈。1622 年,她的兄弟,也就是恩东戈国王,委托她去负责一项和平条约的谈判。

1624年,她的兄弟国王去世,恩津加成为女王,这一行为违背了只有男性才能统治的传统。不过,她迅速证明了自己是一位伟大的君主。她与曾经敌对的国家结成联盟,并与葡萄牙人开展了长达 30 年的战争。一直到70多岁,她都拥有“将军”的头衔。

1830 年代的手工上色的石版画,描绘了恩津加女王的肖像。

供图:IMAGE COURTESY OF IANDAGNALL COMPUTING / ALAMY STOCK PHOTO

18世纪

普鲁登斯·卡明斯·赖特:美国建立的女英雄之一

卡明斯·赖特,出自北美马萨诸塞州的一个保皇派家庭,但她本人却站在了反抗英国统治的前沿。1775 年 4 月,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战役之后,丈夫与英国人作战时,她被选为妇女民兵组织的领导人。因为她的出色领导,这个组织被称为“赖特夫人卫队”,肩负着保卫该地区安全的使命。

她的保皇派兄弟,曾率人从加拿大向波士顿走私,她大义灭亲地采取了行动。有间谍穿过镇上的廊桥,她带领妇女们没收了文件,并将她们囚禁起来,这一行为,打破了波士顿英国人窥探美国军队动向的企图。

列克星敦战役,发生于1775 年。

供图:IMAGE COURTESY OF SCIENCE HISTORY IMAGES / ALAMY STOCK PHOTO

19世纪

苏族印第安女子:苏族印第安人的斗士

这位女子没有留下正式的名字,1876年6月25-26日,美军和苏族印第安人进行了最惨烈的小巨角河战役。这场战争中,名将乔治·卡斯特被杀死。据口述故事讲述者称,她是在卡斯特被枪杀之前用棍棒从马背上击打卡斯特的人。

鲜为人知的是,这场战争中,女子扮演了重要角色。战役期间,她英勇地拯救了她的弟弟。族人将这场战斗称为“女孩拯救她兄弟的战斗”。

画家拉塞尔的《卡斯特之战》描绘了卡斯特在小巨角河战役中的最后一场战斗。

供图:IMAGE COURTESY OF IANDAGNALL COMPUTING / ALAMY STOCK PHOTO

2019年,历史学者帕梅拉·托勒(Pamela Toler)出了一本书叫《女勇士》,专门研究历史上那些勇武女性的故事。

研究这些女性战士的事迹后,托勒重点思考了“她们为什么要参战”。她们有母亲、女儿、妻子、遗孀、和平缔造者、诗人、王后等诸多角色。

但是,当这些女性走出这些日常角色,去变成一个战士的时候,发生了什么?这位学者作家,也是一位女性。她还特别关注了:女性在战场上贡献良多,但这些事迹为什么被历史抹去了?

妇好、库娜涅、马维亚,分别来自中国商朝、古希腊、古罗马治下的阿拉伯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国家地理,从这本书中选了9位“女勇士”进行了图片故事报道。劳伦·布雷夫(Lauren Brevner)为她们精心描绘了图像:

妇好,生活于公元前12世纪的中国商朝,她是武丁的王后,也是一名军事指挥官,曾指挥并领导了很多战役。河南殷墟妇好墓葬中,曾出土100多件兵器。

妇好,商王武丁的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女将军。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库娜涅(Cynane),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同父异母的妹妹。不到20岁的她,就因为军事才华而广受赞誉。公元2世纪,历史作家波利埃努斯(Polyaenus)考证认为,她曾经率领马其顿人打败了一支军队,并在肉搏战中杀死了对方的国王。

库娜涅(Cynane),古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之妹。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马维亚(Mawiyya),生活于公元4-5世纪。丈夫去世后,她成了阿拉伯女王,率领“塔努克联盟”开展了一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运用沙漠游击战战术,她的军队深入巴勒斯坦腹地,战胜了罗马军团。

马维亚(Mawiyya),阿拉伯帝国诞生前的女王。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西非摩洛哥的女王恩津加(Njinga)再次出现,17世纪,为了保卫家乡和祖国,她运用了游击战和外交手段,与葡萄牙人进行抗争。70多岁的时候,她还带领年轻的士兵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

恩津加(Njinga),敢于跟葡萄牙帝国死磕的西非女王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拉斯卡丽娜·布布丽娜(Laskarina Bouboulina)生活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为了反抗奥斯曼帝国的压迫,她秘密地建造了一艘战舰,并组建了一支海军,攻击了奥斯曼帝国的一个重要港口。因功勋卓著,她获得了海军少将军衔。

布布丽娜(Bouboulina),少有的海军女统帅之一。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胡安·阿苏杜伊·德·帕迪拉(Juana Azurduy De Padilla),生活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是一名南美洲的起义领袖,她和丈夫一起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军,在今玻利维亚和阿根廷一带战斗。丈夫死后,她带领士兵们继续战斗。

帕迪拉(Padilla),南美解放运动的女领袖。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中野竹子((Nakano Takeko),生活于19世纪中叶,是一名日本女武士。在日本北部的一场战役中,她带领30名女武士对抗敌方士兵。她和她的军队使用传统长刀和剑来对抗热兵器的军队。最终她被一颗子弹击中,受重伤去世。

中野竹子,敢以刀剑对抗热兵器的武士。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罗赞(Lozen),生活于19世纪中晚期,是印第安基里卡瓦族(Chiricahua)反抗白人殖民者的领导人,她的哥哥称赞她是“人民的盾牌”。她参加了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反抗殖民的战争。据说,她很懂战斗策略,同时具有出色的医疗技术,还擅长在突袭中抢敌人的马。

罗赞(Lozen),印第安人民的盾牌。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米伦卡·萨维奇(Milunka Savić )生活于20世纪,是一位来自塞尔维亚的战斗英雄。因为作战勇敢,萨维奇多次获得勋章。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她通过男扮女装参军入伍,后来被一枚手榴弹击伤,进行治疗时才被发现是个女人。尽管如此,她拒绝离开战场。

萨维奇(Savić ),堪称塞尔维亚版的“花木兰”。

插图:劳伦·布雷夫纳(LAUREN BREVNER)

从古至今,女性群体的命运从未像今日这样被关注。通过“女勇士”或“女战士”这个专题,我们想用一种特殊的视角,来歌颂女性,并再次唤起人们对她们的关照。

最后,我们以托勒《女勇士》书里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

女性们战斗不息,

不是不顾女性的身份去抗争,

恰恰是因为“她们是女性”而抗争。

女武士巴御前全副武装,英姿飒爽。摄影:对 Tomoe Gozen 的凶猛描绘让她身穿全副武装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